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捨得與道德經

捨得與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06-17 01:07:17

⑴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是什麼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指出:「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意思很明白,大意是聖人不積攢錢財求發達,他把自己的學問才識奉獻給了別人,可自己卻更加富有;他把自己的財物贈送了別人,而自己反而擁有的更多。蒼天的法則是便利萬物而不加傷害,聖人的法則是奉獻而不與人爭奪。

老子的意思容易明白,所含道理卻深而又深。現在的社會,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詞是「競爭」,是「要爭」,而不是「謙讓」,不是「給予」。社會資源的貧乏,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使得我們習慣於競爭性思維,習慣於零和性的思維(也就是只有你輸我才能贏的思維),殊不知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的規律恰恰是相反的,是不爭,是謙讓,是給予,是奉獻,是去做(有為)而不去爭,是和諧共贏。

這是聖人之道,也是君子之道。世界就是這么怪,你不去爭,一心一意去做事,反倒會擁有的很多很多。小人錙銖必較,爭而不為,一天到晚爭來爭去,就是不去做,結果反而什麼都得不到。就算一時得到,也會有一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先舍才能後得,這個道理不少人知道,但遇事就難以做到了。其實,想明白了就會發現,舍與得,給予與收獲,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方面。給予的同時就是在獲得,堅持不斷的給予,就會有大回收獲。每當我們以自己的學識能力和財力幫助朋友、幫助夥伴擺脫困境,不斷成長的同時,我們的心靈獲得的滿足和成長,也許比被幫助的夥伴更多。我們幫助他人創業,獲得生命品質的提升,同時我們內心獲得的成就感與富足感,是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

我們奉獻不求回報,我們去施捨不求得到,我們堅持廣種福田,一定會「已愈有,己愈多」的,因為金錢不過是為別人提供價值的回報。而精神上的富足更是只有通過謙讓、付出和奉獻來獲得的,而不是索取、爭搶與斤斤計較。

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吧。

⑵ 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道德經 全文 譯文 .txt

道德經.txt

求點贊,o(* ̄︶ ̄*)o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

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

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

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

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

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

以喪禮處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

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

微明。

36.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

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

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

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

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

而成。

5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61.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

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6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

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以此。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

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6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

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

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6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

耀。

6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

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嗇。

69.治大國,若烹小鮮。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

所欲,大者宜為下。

7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2.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

能成其大。

73.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7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5.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76.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

國,國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

與之爭。

7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8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

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81.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8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

此。

87.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

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88.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90.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

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92.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

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9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9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9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

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⑶ 道德經是講什麼得

老子的《道德經》究竟講什麼呢?就講聖人道,講其特性和原則,講聖人如何循天道對待事物(名、無、有、玄、妙等),如何無為不爭地治國、生活、用兵,等等。《道德經》通篇都在講「聖人」是怎樣的,如何才能成為聖人。

⑷ 《道德經》全文,及翻譯

《道德經》全文+解釋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范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眾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 斯惡已(是因為丑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為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 斯不善已(是因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為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為弗居(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使民眾不為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註: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欲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為無為(以無為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沖(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為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為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復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復制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為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為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啟),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為己有), 為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輻共一轂(卅根輻條圍成一個軲轆), 當其無有車之用(因為中間有空車才能行進)。 然埴以為器(燃燒粘土使其成為器皿), 當其無有器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器皿才能容納)。 鑿戶牖以為室(開鑿門窗建造居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為利(有形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們利用), 無之以為用(是因為看不見的無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貪圖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惡); 五音令人耳聾(喜聞順音令人聽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餚令人品不了疾苦);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令人圖謀不軌)。 是以聖人之治(因此聖人治理國家), 為腹不為目(重視內在的充實而放棄表面的愉悅),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捨得)。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寵辱若驚)? 辱為下(把榮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驚(得到了無比驚喜), 失之若驚(失去了無比驚恐)。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強烈患得患失的心態), 為吾有身(因為我有自我的觀念),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麼理由患得患失)。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重視自身為天下的人), 則可寄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於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自身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看不到圖象), 名曰夷(稱著夷); 聽之不聞(聽不到聲音 ), 名曰希(稱著希); 摶之不得(觸不到形體), 名曰微(稱著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此無色、無聲、無形之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故混而為一(只能稱它為陰陽未判之混元一氣)。 其上不謬(它的上面不見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見黑暗), 繩繩不可名(實在是無法給它下定義), 復歸於無物(還是把它復歸於無物吧)。 是謂無狀之狀(這應該是無狀態之狀態), 無物之象(無物象之物象), 是謂恍惚(這就是似無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時開始), 隨之不見其後(往後跟隨不知何時結束)。 執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駕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來龍去脈), 是謂道紀(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綱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古時善於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見解微妙而深遠通達), 深不可識(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夫唯不可識(夫惟恐言不達意), 故強為之容(故努力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開始學道者謹慎的象嚴冬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尤其懼怕鄰里的干擾), 儼兮其若客(嚴肅的好象虔誠的客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繼而他的性格會變的灑脫無羈渙然冰釋), 敦兮其若朴(品質會變的敦厚誠懇朴實無華), 曠兮其若谷(心胸會變的曠達開朗虛懷若谷), 渾兮其若濁(意識會經歷渾濁及混亂的考驗)。 孰能濁以止(如何將這種混亂的雜念止住呢)? 靜之徐清(把心靜下來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麼方法能保持安靜狀態長久)? 動之徐生(感悟靜極生動帶來的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種方法修道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會驕傲自滿),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棄陳舊獲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虛極(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 守靜篤(安守寧靜氣定神閑)。 萬物旁作(萬物在時空的隧道中行進), 吾以觀其復(我可以反復觀察他們的循環)。 夫物芸芸(天地萬物芸芸眾生), 各復歸其根(各自都要歸於它們的因果)。 歸根曰靜(看到因果可以說是靜的作用), 靜曰復命(只有靜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 復命曰常(生命的真諦就是變化的規律), 知常曰明(了解變化規律才算通曉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變化規律), 忘作凶(妄作非為自然帶來凶險)。 知常容(知道變化規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達), 公乃全(公正豁達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長治久安), 沒身不殆(終身都不會感覺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猶兮其貴言(謹慎做到不隨意發號施令), 功成事遂(幫助人民實現心願),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大道廢除), 有仁義(自然出現仁義); 智慧出(智慧頻出), 有大偽(自然混雜大偽); 六親不和(六親不和) , 有孝慈(自然彰顯孝慈); 國家昏亂(國家昏亂), 有忠臣(自然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崇高的聖賢志士不用奸詐治國),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崇高的仁愛之士不搞義氣用事), 民復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復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爭奪名利), 盜賊無有(盜賊自然不會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僅此三者作為法則是遠遠不夠的), 故另有所屬(所以另外還須心有所屬): 見素抱朴(保持純朴的心態), 少私寡慾(減少自私的慾望)。 絕學無憂(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真理與謬誤), 相去幾何(相差多少)? 美之與惡(真善美與假惡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裡)? 人之所畏(人們所畏懼的東西), 不可不畏(也畏懼人嗎)?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懸而未決的道理)。 眾人熙熙(眾人都喜歡熙熙攘攘湊熱鬧), 如享太牢(比如去參加盛大的祭祀活動),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臨樓台遠眺美景)。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們確淡泊恬靜好象未開竅), 如嬰兒之未孩(如嬰兒剛出世還沒有學會笑)。 乘乘兮(隨風漂泊啊), 若無所歸(彷彿找不到歸宿)。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希望自己富貴有餘), 而我獨若遺(而我們卻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們這種愚人的心靈啊), 沌沌兮(多麼象混沌無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獨昏昏(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獨悶悶(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蒙在鼓裡)。 眾人皆有以(眾人皆有遠大的志向), 而我獨頑且鄙(惟獨我們冥頑不化而且鄙陋寡聞)。 澤兮其若海(沉靜啊就像地平線上的大海), 飂兮若無止(卻有著無法遏止的生命動力)。 我獨欲異於人(我們與眾人不同的理由), 而貴食母(是因為推崇從道中得到養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 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認從)。 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萬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 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眾生萬物的規律)? 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則直(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 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 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 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干反能獲得成功); 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發號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飄風不終朝(狂風不會堅持一上午), 驟雨不終日(驟雨不會堅持一整天)。 孰為此者(誰會這樣大發雷霆)? 天地(這是天地的傑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長久保持), 而況於人乎(又何況於人呢)? 故從事於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規律中的人們), 道者同於道(修道者喜歡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於德(有德者喜歡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於失(失落者喜歡同失落在一起)。 同於道者(於道相同的人), 道亦樂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德者(於德相同的人), 德亦樂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失者(於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樂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納)。 信不足焉(誠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腳不粘地不曉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騎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見者不明(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 自伐者無功(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 自矜者不長(自恃聖賢不能成為首領)。 其在道也(這樣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餘食贅行(必然犯餘食贅行的毛病)。 物或惡之(有人或許厭惡這種觀點), 故有道者不處(但得道者會超越這種境界)。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有一種物質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於天地產生)。 寂兮廖兮(寂靜啊無形啊), 獨立而不改(獨立存在而永恆不變), 周行而不殆(周而復始而不會殆盡), 可以為天下母(可以認為它是天下萬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字之曰「道」 (就送它一個字叫「道」 ), 強為之名曰「大」 (勉強為它起了一個名叫「大」 )。 大曰逝(它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過去和未來), 逝曰遠(遙不可及的過去和未來也可以說是無比深遠), 遠曰反(知道它的深遠是因為能了解它周而復始的緣故)。 故道大(所以說道是偉大的)、 天大(天是偉大的)、 地大(地是偉大的)、 人亦大(人也是偉大的), 域中有四大(宇宙中有四個偉大), 而人居其一焉(而人也占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人尊循於地的法則), 地法天(地尊循於天的法則), 天法道(天尊循於道的法則), 道法自然(道尊循於自然的法則)。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穩重是飄然的根基), 靜為躁君(寧靜是狂躁的主宰)。 是以聖人(所以聖人), 終日行不離輜重(終日行進而不離載重車輛)。 雖有榮觀(雖有豪華生活), 燕處超然(卻能超然物外)。 奈何萬乘之主(無奈有一些擁有萬輛馬車的國主), 而以身輕天下(只知滿足自身慾望而輕天下社稷)。 輕則失本(因輕浮而失去道德跟本), 躁則失君(因狂躁而失去主宰地位)。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善於行動不會留下痕跡), 善言無瑕謫(善於言談不會留下話柄), 善數不用籌策(善於算術不用籌碼工具), 善閉無關楗則不可開(善於關閉無需門閂頂杠也無法打開), 善結無繩約則不可解(善於捆綁不用繩索制約也無法解脫)。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常善救人(常常善於拯救世人), 故無棄人(所以沒有人被遺棄); 常善救物(常常善於拯救萬物), 故無棄物(所以沒有物被遺棄)。 是謂襲明(這是傳承大道之明)。 故善人者(所以善於拯救世人的人), 不善人之師(是不善於此道者的老師); 不善人者(不善於此道者的人), 善人之資(是善於此道者的資源)。 不貴其師(不尊重這樣的老師), 不愛其資(不愛惜這樣的資源), 雖智大迷(雖有智慧卻身在迷中)。 是謂要妙(這是善人之道的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知道陽剛的雄健), 守其雌(卻甘願安守雌柔), 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為天下溪(成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離(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復歸於嬰兒(這樣就能回復嬰兒般的純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裡), 守其黑(卻安於暗昧之處), 為天下式(這是天下人的榜樣)。 為天下式(成為天下人的榜樣),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會失卻), 復歸於無極(這樣就能回復到最初的無極狀態)。 知其榮(知道榮耀的珍貴), 守其辱(卻能守得住謙卑), 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虛谷一樣)。 為天下谷(天下的虛谷容納萬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復歸於朴(這樣就能回復到返樸歸真的境界)。 朴散則為器(這種品質的人到哪裡都是成大器者), 聖人用之(聖人如果用他), 則為官長(會讓他做領導), 故大制不割(所以美好的制度不會割捨他的)。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將征服天下定為人生的目標), 吾見其不得已(我預見他不可能獲得成功)。 天下神器(世界是神聖的), 不可為也(不可能讓人為所欲為)。 為者敗之(為所欲為者必敗), 執者失之(執迷不悟者必失)。 故物或行或隨(萬物有獨行的也有群隨的), 或噓或吹(有熱血的也有冷血的), 或強或羸(有強大的也有羸弱的), 或載或隳(有天上飛的也有水中游的)。 是以聖人去甚(所以聖人去除一切極端的念想), 去奢(去除一切不切實際的奢望), 去泰(去除一切過度的要求)。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以道輔佐人的主觀意識), 不以兵強天下(不以武力強行征服天下), 其事好還(這樣的結果有好報應)。 師之所處(因為軍隊駐扎之處), 荊棘生焉(田地荒蕪雜草叢生)。 大軍之後(大的戰役結束之後), 必有凶年(必定帶來凶災之年)。 善者果而己(善於把握結果者會適可而止), 不敢以取強(不敢用武力去強硬獲取勝利)。 果而勿矜(達到目的不要自誇自大), 果而勿伐(達到目的不要盲目自負), 果而勿驕(達到目的不要驕傲自滿), 果而不得已(達到目的要認為這是不得已的), 果而勿強(達到目的不要肆意逞強)。 物壯則老(事物發展到壯盛則是衰老的開始), 是謂不道(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 不道早已(不遵從這個規律難免會過早衰亡)。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最好的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物或惡之(有人或是厭惡這種說法), 故有道者不處(所以有道者會超越凡人的境界)。 君子居則貴左(君子平時會強化士兵戰斗的意志), 用兵則貴右(而在戰爭時卻會強調冷靜)。 兵者(軍隊), 不祥之器(是國家預防不測的機器), 非君子之器(不是君子一個人的機器), 不得已而用之(只有在不得已時才被迫使用)。 銛襲為上(依仗鋒利的兵器偷襲為上), 勝而不美(即使是贏得勝利也不光彩)。 而美之者(而喜歡用這種戰術贏得勝利的人), 是樂殺人(往往是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夫樂殺人者(一個樂於殺人的劊子手), 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是不可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志向的)。 吉事尚左(喜報可以鼓舞士氣), 凶事尚右(厄報可以冷靜思考)。 偏將軍居左(偏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勇猛), 上將軍居右(上將軍的使用應當側重冷靜), 言以喪禮處之(戰斗的動員令要站在視死如歸的高度)。 殺人之眾(面對陣亡的眾多將士), 以悲哀泣之(要以悲哀的心情來緬懷他們)。 戰勝(取得戰爭的勝利之後), 以喪禮處之(要以辦喪事的禮節來慶祝勝利)。

⑸ 《道德經》中闡述的「捨得」被譽為人生最好的「策略」,何謂捨得

捨得就是有舍才有得,這是一種等價交換原則,也是一種人生處世的哲學之道,是道家創造人老子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財富。

捨得就是讓我們捨去蠅頭小利,把目光放長遠,放長線釣大魚,這樣子你才能得到滿園春光,才能收獲更大的喜悅。

就算是你不帶有目的,不想得到什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你也會收獲心靈的滿足,你照樣會得到精神上的回報,此為捨得之道。

⑹ 道德經是怎樣說捨得的 跪求大神指點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銳 之 , 不 可 長 保 。
金 玉 滿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貴 而 驕 , 自 遺 其 咎
說的都是不舍帶來的負面影響,與道相違,自然麻煩不斷。後面一句,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說明只有肯舍才能健康的長久保持,而這個才符合天道。

⑺ 以《捨得》為話題的議論文有什麼

  1. 捨得,是一種藝術。

聽過這樣一則寓言:一位腰纏萬貫的大地主,成天坐在大樹下發愁:「為什麼快樂離我如此遙遠,是我做錯了什麼,還是……?」於是他下定決心去尋找快樂,於是他背起自己的金銀珠寶踏上了尋找快樂的征程。

他來到一座寺廟,看到裡面掃地的小和尚面帶笑容,十分快樂,於是他走進去,來到小和尚面前說:「小師傅,你為何如此高興?」小和尚笑笑說:「因為我很輕松,所以我十分快樂!」「小師傅,那我該如何做才能快樂呢?」我師傅說了,「只要肯放下,做自己樂意做的事才會快樂。」聽了小和尚的話,他放下背上的金銀珠寶,果然他輕松多了,於是他笑著走出寺廟,大聲喊道:「我很快樂!」

捨得,捨得,有舍才會有得。在我看來,最好的處事方法不就是要學會放下么?現在的放下不就是為了未來的更好的得到么!人活一生不就是在舍與得之間徘徊嗎?

慾望是人的本性,在金錢、權利的誘惑下我們往往無法控制自己,正因為有了慾望我們才會拼搏,但在慾望面前我們往往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太多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捨得,不去斤斤計較那小利,將心放寬一點,你會過得更輕松。

學會舍才會有得,看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最終得以滅吳;韓信強忍胯下之辱方成大器,田忌賽馬,舍小而獲大,

人是如此,世間萬物亦是如此,金子總在沙中淘得,蟬在脫皮中長大。陽光在風雨後顯得更加燦爛!

想想過去的我們,曾經因為一塊糖而喋喋不休;因為一句話而撕打一團,因為一個朋友做錯事而發誓三個月不同他說話。想想這些,值得嗎?人的一生是短暫的,難道我們應該將這短暫的一生荒廢在這些繁瑣的小事上嗎?放下這些,去尋找自己的理想不是更好嗎?

失敗,可能會讓你落入陷阱無法自拔,成功可能會讓你步入天堂。你往往因為失敗而痛苦,因成功而自大,然而這些早已都成為過去,過去屬於時間,放下失敗,更要放下成功,努力向新的目標進發!

事在人為,人可為亦可不為,爭中求讓,求忍讓亦求不讓。仔細想想,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該舍便舍,有時候小舍是為了大得,舍隨意。該得就得,有時候得過後也會有舍,得隨緣。捨得 捨得,可以是捨得錢財,名利,可以據一些例子,范蠡、梅蘭芳、 也可以是捨得生命,海子,王國維, 舍棄凡塵:弘一法師

舍小我:王昭君為代表的和親女子 或是捨得自由,甘地,蘇武 有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自由„ 也可以用上 感動中國的人物,抗擊非典的人物,地震救災的 做出某一種犧牲,其實就是一種捨得,捨得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從最初等的財務,到慾望,到追求,到生命,是一個不斷修

3.得 亦 失,失 亦 得

植物失去了美艷的花朵,收獲了甜蜜的果實;大地失去了 鮮嫩的綠色,收獲了純潔的白雪。人類得到了物質的滿足,失去了心靈的感動。 得到與失去,似乎是兩個必然要相連的次,失去的越多,或許將來得到的就會越多,得與失,應該是互為因果無法分離的。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上天是公平的,他想賜給你與他人的不同的偏愛,那麼他將會拿走你同他人相同的優越。張海迪得到的先天條件與我們普通人是無法比擬的。可以說她一開始就在失去,然而他懂得,上天是公平的。他沒有常人健康的身體,但他有遠遠超越於常人的毅力,他用他所擁有的,向我們每個健康的人展現著生命的奇跡。他失去了很多,得到的更珍貴。 失亦得,得亦失。相信提起「非典」,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絲觸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重創呢? 得亦失啊,我們太過於追求物質生活的發展了,忘記了自然的規律,我們向自然所取太多了,我們得到了可利用的資源,鮮美的果實,美味的肉食,上天給予我們已經很多了,但我們還不滿足,還要去掠奪,所以他發怒了。讓我們失去的亦是更多。讓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記住,不要太貪婪。

如果你在抱怨生活的艱難時,不防看看你在艱難中得到的快樂;如果你在抱怨學習的枯燥,抱怨失去了童貞時,不妨想想將來你可能會得到的優越生活。如果你擁有很多很多,那麼不要被幸福沖昏了頭腦,要有失去的准備。 人生是美好的,上天是公平的,我們都應該懂得:有時候,得亦失,失亦得。不要渴望太多,抱怨太多,你在左邊失去那麼右邊會得其他。享受得與失的快樂,相信公平的定則。

.有這樣一道面試題: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晚上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病人;一個是曾經救過你的醫生;還有一個女人(或男人),她(他)是你的夢中情人。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在200個應征者中,又有一個人被僱用了。他並沒解釋任何理由,他又說了馬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病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等公共汽車。」 我將這個故事說給很多朋友聽,每一個人都認為這是最完美的答案。但一開始卻很少有

人想到,我想這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捨得放入手中的優勢(車鑰匙)! 苦惱最大的來源便是患得患失。人們常參不透,你要有所取,必須有所舍所謂捨得捨得,

4.不「舍」怎麼「得」呢?

捨得放棄優勢,有時候是一種予人予已方便的做法,也是一種升華自己的途徑。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對我說抓好自己的優勢,善於踩著優勢站起來。也許是有那麼幾次我站起來了,但心中卻少了一份成就感和奮斗的動力。逐漸,我產生了依賴感。有一天,當我發現優勢不再是優勢的時候,我茫然了,少了一份精神的依託,這使我惶恐不安。彷彿一隻被束縛了雙冀的鳥兒,眼看著同伴們已揮翅高飛,而無卻在原地徘徊;彷彿一隻被扔進深淵的小蟲,在黑暗中摸索,在黑暗中掙扎,伸手碰觸周圍的一切,除了冰涼還是冰涼???直到我看到這則故事,我才對「優勢」給鄧了重新的理解。對得失有了重新的思考。 「優勢」可以是一個人的榮耀,但絕不可成為依*。有時要學會放棄優勢。有這樣一句話「你在成熟的同時亦在不斷拋棄那曾引以為榮的美麗」我們不能活在過去,那樣只會成為歷史的俘虜。不了解這一「舍」的境界,則當取得越多時越覺得負累沉重,無從解脫,結果必致諸般牽絆與干擾紛至沓來,揮之不去,致使自己舉步難艱,「取「之東就變得更為沉重了。一旦優勢變了質,成為負擔那麼其價值也就不存在了。就像魚和熊掌,(若我被取誰而攪得頭昏眼花時,那我寧可不要)當無難以取捨,甚至被其攪得頭昏眼花時,那我寧願誰都不要。優勢僅僅是一種憑借,倘若你把它看得太重甚至將其扭曲,那麼遲早有一天你將會被它絆倒! 「舍」與「得」原本就是兩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字,但有人卻因此飛黃騰達而有的人卻一敗塗地。其原因就是我們在面對優勢時的捨得與不捨得。 有時,捨得會將你人格提升,許一閃捨得便可讓您邂逅一生中的她(他)。 總之,從這樣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明白優勢不是至勝的法寶,在適當的時候捨得放棄,你的人生可能從此與眾不同。

捨得放棄優勢,你終究不能腳踏實地。 捨得放棄優勢,也許你可以超越白雲享受藍天。篇二:高考作文:捨得(放棄) 舍 得 賈平凹說:「捨得實在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藝術。」 捨得二字看似簡單,其實充滿哲理與智慧,古人對此都有很多論述,像吃虧是福、小不忍則亂大謀等都是說「舍」與「得」的這種關系。《老子》也有這樣一句:「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意思是,想奪取它,必先給與它,這就是先「舍」然後再「得」,我們的古人幾千年前就總結出來這個道理了,《道德經》里這種哲理的論述很全面,不懂得這個道理者,往往碰得頭破血流。人們往往捨不得一點錢財,而送了性命,這種事歷史上很多,西漢末年的王莽,歷史上也有這樣一段記載,當時起義軍實力強盛,攻佔了很多要塞,京城震動。王莽任命了九位將軍,號稱「九虎」派兵鎮壓,但王莽捨不得錢,只賞給了九位將軍少得可憐的一點錢,這九虎根本無鬥志,很快就潰不成軍,敗下陣來,逃的逃,被殺的被殺,起義軍很快就攻進了京城。王莽愛錢,可是在這社稷命懸一線,十分危急的時刻卻犯糊塗。王莽最後連個屍首都沒留下,這在歷代皇帝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捨不得錢財最後丟了性命,丟了政權,一個朝代就這樣滅亡了。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運用好自己手中的錢財,做到有「舍」有「得」,很多男性往往還不如女性,巾幗不讓須眉,這方面運用自如,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當時雖受到皇上的寵幸,但在宮中只是被冊封為「昭儀」,在後宮排在第三等,在與皇後和蕭淑妃的斗爭中,武則天廣施錢財,與人傾心相結,宮女、太監都為武則天通風報信。最終,武則天取得了勝利,當上了皇後。

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平衡好舍與得的關系,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 捨得是選擇、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智慧、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悅、捨得更是一門藝術。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復。

5. 舍·得

有人說,舍棄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誠如是,世間萬物有舍必有得,但二者又不可兼得。 從黑發到銀絲,捨去的是青年的躊躇滿志,得到的是暮年的壯心不已;從凌寒獨自開到零落成泥碾作塵,捨去的是獨賞繁華的孤身傲影,得到的是香留千古的佳話傳奇;從居廟堂之高到處江湖之遠,捨去的是至高無上的金錢權益,得到的是硝煙散盡的閑適與自由。世間萬物 皆是在生而復死,失而復得的慣性規律中轉換出歲月的荏苒,人生的苦樂。 我曾經一度抱怨命運的吝嗇,因為它竟捨不得給我一點「從容」。朋友則笑著提議:「不如我們玩個游戲,現在你開始向前走,凡是在你的路上的石頭你都要裝進你的籮筐,直到前邊那棵樹下。」於是我開始走,開始拾,在半路上我便再也背不動了。朋友笑著幫我扔了許多,等我背不動時再扔幾塊,只留下幾塊,終於,我到達了。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經歷呢?從人能行走開始,我們便背起籮筐上路,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諸如理想,利益??如果不懂得取捨,終有一天會累倒在地,無法爬起。所以,懂得捨得,才能更好地獲得。 這使我想到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個孩子,伸手到一個裝滿榛果的瓶子中,當他想把手收回來時,手卻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願意放棄榛果,又不能把手縮回來,不禁傷心地哭了起來。故事的結局該由他自己選擇,一是仍然貪心地死抓著大把榛果,然後不得不讓大人砸爛瓶子,再挨一頓臭罵;二是懂得知足,只拿一半,讓拳頭小一點,雖然舍棄了一半,但問題卻因此得到了解決。所以有些時候,當付出的代價與利益成反比時,能否使問題迎刃而解,就要看你捨得不捨得了。

當然,捨得的獲益多少並不只關繫到懂不懂得,願不願意,它更多地關繫到捨得的對象。如背上籮筐拾石子,我們不可能傻乎乎地盲目取捨,就像不能盲目取捨利和理一樣,至少要讓留下來的石頭賞心悅目,能有用處,這才不枉此行哪!再如伸手抓榛果,我們大可多推敲會兒榛果的軟硬大小,品質好壞,也不要把殘核爛果倏地一把抓起,這只會省了手上功夫,卻誤了自己口福;飽了眼下飢腸,卻拉了三天肚子,得不償失。所以,我們還應當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去取捨。畢竟,適當地捨得,才能讓獲得更有意義。 到底該如何捨得?我徘徊於愈見寬廣的六尺巷中,翩然於陶淵明暗香浮動的菊花溪畔,追隨在魯迅棄醫從文的迢迢路途上??我從中找到了答案。 今後的燦爛人生,我明白了怎樣捨得。

6.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199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在有些人眼裡簡直是「怪人」:遠離政治,從不拋頭露面,整日浸泡在書本中和實驗室內,甚至在諾貝爾獎桂冠加頂的當天,他還如常地到實驗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國高科技研究的前沿領域,崔琦居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腦盲」。他研究中的儀器設計、圖表製作,全靠他一筆一劃完成。而一旦要發電子郵件,也都請秘書代勞。他的理論是: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我沒有時間趕上!放棄了世人眼裡炫目的東西,為他贏得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也就為他贏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人的一生很短暫,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而世界上又有那麼多炫目的精彩,這時候,放棄就成了一種大智能。放棄其實是為了得到,只要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放棄一些對你而言並不必需的「精彩」,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從前有個孩子,伸手到一隻裝滿榛果的瓶里,他盡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當他想把手收回時,手卻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願放棄榛果,又不能把手縮出來,不禁傷心地哭了。這時旁邊一個人告訴他:「只拿一半,讓你的拳頭小些,那麼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來了。」 面對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如果一股腦塞進嘴裡,塞得太滿,不僅腸胃消化不了,連嘴巴都要撐破了!所以,在眾多的目標中,我們必須依據現實,有所放棄,有所選擇。這樣我們才能選出適合自己的營養食品,然後慢慢咀嚼,細細品味,直到完全吸收,我們不就又有充沛的精力了嗎?

放棄是為了更好地調整自我,准備良好的心態向目標靠近。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競爭日趨激烈,每個人的生存壓力也越來越重。追求的太多,其失望也愈深。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要做那個抓滿榛果哭泣的孩子,因為畢竟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孩了! 放棄,是一種睿智,是一種豁達,它不盲目,不狹隘。放棄,對心境是一種寬松,對心靈是一種滋潤,它驅散了烏雲,它清掃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會陽光燦爛。所以朋友們,別忘了,在生活中還有一種智慧叫「放棄」! 學會放棄科學家找來馬林魚做試驗:在水池中用一大塊玻璃隔著,馬林魚總想能夠沖過去, 卻碰到玻璃,一次、兩次、三次,十多次了,馬林魚碰得頭破血流,仍然向著玻璃沖去,仍然又是頭破血流?學會放棄!

學會放棄,放棄不是舍棄,是一種等待,等待更好的時機。「義」字化身的武聖關公,不也有過「降曹」的經歷?可他「人在曹營心在漢」,心中總想著扶劉復漢,最終就有了「千里走單騎」的壯舉! 學會放棄,放棄不是退避,是一種貯蓄,貯蓄更大的勇氣。古語謂「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不是懦弱,是一種長遠的策略,是為了「伸」得更遠。拳頭收回來, 是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最終取得大敗吳國的戰績。 學會放棄,不要硬挺著堅持,這樣只會消磨你的意志,終究會迷失自己。一味地堅持再堅持,只能作出無端的犧牲,這是一種愚蠢者的傻與痴。孔明出山有出山的輝煌。約瑪.奧利拉使 諾基亞放棄電視機製造、機械以及其他產業,專心搞好電信業和行動電話業務,自有他的奧妙之處。握住手中最後一張牌固然美麗,那得看看你的臉上掛滿淚水還是寫著笑意。 放棄了榮華富貴,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放棄了懦弱苟且,聞一多便有了面對敵人槍口仍然挺身,大義凜然發表最後一次講演的壯舉;放棄了美國麵粉,朱自清用死詮釋了一個中國男兒的骨氣。正確地選擇放棄,會有一種更多的得到、更大的自豪!

7.學會放棄,放棄是一種智慧的美麗。

懂得放棄,才更懂得擁有,懂得珍惜。 學會放棄很久以前,一個人請教智者。智者帶他到一條由五彩石鋪就的小路,給他一個背簍,要他把小路上他喜歡的石頭都撿進背簍里。此人無論是什麼顏色的石頭都一一撿進去。終於,他雙肩沉重得支持不住,一跤跌倒。智者見狀,讓他把最喜歡的石頭留下,其餘的統統扔掉。這樣一來,他頓感輕松無比,很快抵達盡頭。雖然他放棄了五彩斑斕的石頭,但他獲得輕松、愉快的心情,並取得了成功。因此我們應學會放棄。 放棄有時是一種更好的獲取。 古今中外有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放棄中的,但他們卻不會由於選擇放棄而彷徨。因

為殘酷而痛苦的放棄之後,才有機會獲得嶄新的生活,取得事業的成功。魯迅棄醫從文,才有了今天的《孔已己》;梵高拒絕做傳教士而做了畫家,才有了今天的《向日葵》;比爾·蓋茨放棄了在哈佛大學深造的機會,投身商海,才有了今天的微軟公司??正是他們學會放棄才能成功的駕馭人生,取得成功。是啊,這正如那位哲學家說過的:有時放棄並不意味著失敗,而是對生命的過濾,對心靈的洗禮,對自己的重新認識。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有兩條河流從源頭出發,相約流向大海。它們穿過山澗,來到了沙漠的邊緣。一條河流說:「我一定要流過去。」另一條則說:「不如回去再辟新徑吧。如果繼續前進,我們可能走不出沙漠就乾涸了。」結果一條河流繼續前進,乾涸在沙漠里;另一條回到源頭,再辟新徑,最終流向了大海。第二條河流不正是因為放棄而獲得新生的嗎?放棄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你的每次放棄都將無愧於自我,學會了放棄你才能夠向成功的彼岸邁進。放棄不但能使人取得成功,也能使人生更有價值。 在最近的報紙上我了解到了這樣一件事。一位以撿破爛為生的老頭,見到了一個裝有十幾萬現金的皮包。面對著十幾萬元的誘惑,這位老頭選擇了放棄,把錢如數交給了警察。這十幾萬是這位以撿破爛為生的老頭終其一生也賺不到的,但他選擇了放棄。 雖然他放棄了十幾萬的巨額現金,但他獲取了人生的價值。 我們學生也一樣,應學會放棄。在周末,我們放棄了休息玩耍的時間,發展特長,看似我們是放棄了,但我們使生活更充實;考試時,我們放棄了一道苦思冥想也不會做的填空題,把更多時間放在完成會做的題上,看似我們放棄了,但我們獲得的更多;要裝進一杯清泉,你就必須選擇倒掉已有的陳水;要獲取一支玫瑰,你就必須選擇放棄到手的薔薇。雖然你放棄了但同時你也獲得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十字路口,太多的選擇,太多的放棄,就在這選擇與放棄中我們走向了成熟,走向了成功的彼岸。 朋友,學會放棄吧,相信今天的放棄也許正孕育著明天更大的成功!篇三:話題作文 捨得之間見智慧 話題作文 「捨得之間見智慧」 「智慧人生,品味捨得」,這是四川名酒捨得酒花了重金在央視打的廣告。 好酒需要細細品味,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造物主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之初,就已經賜予我們不完美,我們命中註定要過不完美的生活。然而,可嘆的是古往今來許多痴呆冥頑之輩始終不明白這個最簡單的道理,一輩子這也放不下那也捨不得,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落得個期期艾艾,死了還帶著一身怨氣。

捨得是生活的必需,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學會舍棄一些,去爭取另一些。有些人知道該舍棄什麼,該得到什麼,什麼時候該舍棄,什麼時候該得到,有些人卻根本不知道,這樣,就有了境界的大小,品位的高低。 公元406年,著名隱逸詩人陶淵明一改傳統文人的軟弱形象,呼「我怎麼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毅然而決然脫掉穿了八十一天的皂羅袍,踏上了自己心中的光明路,為浩浩中華豎起一面光照千古的智慧大旗。 曹雪芹說,世人都曉金銀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他說的是凡夫俗子,嘆的是冥頑之輩,偉大的陶淵明自然不在其中。

東晉末年,上層的政權走馬燈一樣更迭,殺戮與卑鄙一幕幕上演, 眼前的黑暗現實終於把陶淵明心中的理想之火澆滅,早歲大濟蒼生的夢想終於停止了呼吸,陶淵明終於明白了七百年前孟老夫子說過的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的,最後的時刻已經到來,堅守還是蛻變,是時候抉擇了,這一次為了守住尊嚴與人格必須舍棄許多。這里斷不是理想的樂土,只有選擇離開才能堅守理想,只有舍棄虛無的功名利祿才能保全神聖的人格。於是,他痛痛快快地甩掉了無數人朝思暮想垂涎三尺的烏紗帽,快快樂樂地回到了無數人棄若敝履唯恐避之不及的田園。從此,自己開荒種地,自己釀酒,賦詩,彈琴,採菊,即使遇到荒年不得已乞討,也還是面無愧色,也還是拒不接受權貴的施捨,始終保持了人格的獨立,堅守了自己心目當中最高的道德律令。 最值得稱贊的是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貧病交加卧床數月的詩人,趁著神志還算清醒的機會,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的結尾寫到「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此刻,他已經把冰冷漆黑的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一直以來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死神在他面前,吃驚得張大了嘴巴。 生既苦矣,死如之何?拋棄所有,歷盡磨難,堅守住了理想,堅守住了最後的尊嚴,縱然面對死亡,又能有什麼遺憾呢? 面對強權,有人舍棄了尊嚴;面對利益,有人舍棄了道義;面對黑暗,有人舍棄了原則;面對不公,有人舍棄了真誠。當大多數,乃至絕大多數人都選擇舍棄尊嚴、道義、原則與真誠時,人間何異於地獄?

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沒有精神的人的確無異於畜生,甚至不配被罵做畜生。然而,面對現實利益,面對強大的黑暗勢力時,人們還是很容易徹底放棄,放棄人之為人的價值。朋友,從今天起,請把陶淵明記在心裡,時時刻刻記在心裡吧,你一定會從他身上汲取到智慧與力量,它們一定能讓你的人生散發出迷人的精神之光。 「我怎麼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這一聲驚天動地,這一聲光照千古。 而今,陶淵明早已化作一個符號,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勇於舍棄功名利祿,堅守人格尊嚴堅守理想的可貴精神。 千百年來,在他的感召之下,後世無數文人士大夫,無數志士仁人,面對強權,面對黑暗腐朽的制度,敢於說不,敢於抗爭,譜寫了一曲曲人間高歌,為天地樹正氣,為人間謀得福祉,正是他們,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樑。 千年之後的今天,又一次想起陶淵明,想起他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由得被他的捨得智慧傾倒,不由得被他的無畏高潔精神鼓舞,恍惚之間,但覺脊樑直挺,呼吸也順暢起來。

8.舍與得 舍與得 王娜 禪宗有言:「舍一朝風月,得萬古長空」,緊緊握住黑暗的人永遠也得不到陽光。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有舍才會有得,人生才會有滋有味。(引論簡明得體,好!) 鯨不懂得舍棄,對沙丁魚窮追不舍,最終陷在海沙中無法動彈。試想,倘若鯨把目光放遠,舍棄面前一條小小的沙丁魚,他還會成為海沙的俘虜么?正是因為它不懂得舍棄,才使自己走進死亡的「天堂」。(表達好,簡明得體!)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舍棄的過程。青年時期的毛澤東,舍棄青春的美麗,舍棄青春的無憂,高喊出「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壯志豪情,他投身於革命事業,長征途中留下他的足跡,天安門前留下他自信的微笑。是捨得,才讓他成為一代偉人領袖,是捨得,才讓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 人生的口袋只能裝載一定的重量,沒有舍棄,就會壓倒在沉重的包袱下。舍棄,也是為了更好的獲得。

文人隱士陶淵明,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人皆喜於名利,他卻舍棄官場世俗的顯赫,出淤泥而不染。對於他來說,舍棄一切世俗,是為了獲得不違背心的自在,是為了獲得一樣瀟灑的人生。舍棄,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捨得,舍的是一份幸福,得到的卻是眾多的幸福。

胡忠謝曉君夫婦,舍棄自己無憂的生活,帶上年幼的孩子,放下年邁的父母,卻是為了更多的孩子,為了更多的父母。因為敢於舍棄,才使他們成為高原上綻放的並蒂雪蓮。 世界上,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是絕對沒有隻有得到而沒有舍棄的事的。縱觀古今,敢於舍棄的人不在少數,正是因為他們不斷的舍棄,才獲得了一個人乃至多個人的幸福。 要想品嘗到美味的佳餚,就必須得付出相應的金錢。對於我們來說,要想取得優異的成績,要想得到老師的肯定,要想在社會有立足之地,就必須要學會舍棄一些東西。我想,能在舍與得之間做出正確抉擇的人才能走上一條光明大道。敢於舍棄,這一切都是進行在得與舍之間的,有舍才有得,得與舍是辯證統一的。

最快樂的人並不是一切都是好的,而是他們善於舍棄,敢於舍棄,所以他們才擁有的更多。身處凡塵鬧世,我們難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所以心中應有一桿權衡利弊的天平。在成長的道路上讓我們學會舍棄,去體驗人生成長的智慧吧!

⑻ 以捨得為話題的作文怎麼寫

賈平凹說:「捨得實在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藝術。」
捨得二字看似簡單,其實充滿哲理與智慧,古人對此都有很多論述,像吃虧是福、小不忍則亂大謀等都是說「舍」與「得」的這種關系。《老子》也有這樣一句:「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意思是,想奪取它,必先給與它,這就是先「舍」然後再「得」,我們的古人幾千年前就總結出來這個道理了,《道德經》里這種哲理的論述很全面,不懂得這個道理者,往往碰得頭破血流。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一段這樣的描寫:范蠡在協助越王勾踐消滅了吳國後「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隱居起來,並改變姓名。「耕於海畔,苦心戮力,父子治產」,沒多長時間家產達到數十萬。後又隱居在「陶」這個地方,自稱「陶朱公」,他的小兒子也成長起來了。就在這時范蠡的二兒子殺了人,並被囚禁在楚國。范蠡明白,殺人償命,這是天經地義的,但俗話「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意思就是千金之子不應該死在刑場上,於是范蠡就讓小兒子前去探視,並准備了「黃金千鎰」,這是非常大的數目。但范蠡的大兒子以家中長子為由,堅持應該由他去辦這件事,否則太沒面子,並以死相威脅。范蠡無奈只好讓大兒子去了,並寫了一封信帶給他的好朋友庄生,囑咐大兒子,到了楚國,就送千金到庄生處,全權由庄生處理,不可多問。大兒子就出發了,路上大兒子就私自藏匿了數百金。到了楚國,大兒子找到庄生家,送上書信和千金,庄生囑咐大兒子馬上離開這里,不可逗留,等你弟弟出來不要多問原因;但大兒子並沒聽從庄生的囑托,反而用私自藏匿的那些金子去賄賂楚國相關的高級官員。
《史記》記述:「庄生家負郭,披藜藿到門,居甚貧。」這位庄生雖然窮迫,但在楚國卻是出名的「廉直」,全國上下都尊他為師,對范蠡送來的金子,根本就沒留下的意思,只是作為信物,囑咐他的夫人,不要動這些錢,待事成之後就歸還,但范蠡的大兒子並不明白。庄生在有機會的時候和楚王說,看天象某星座對楚國不利,做善事才可以解除,楚王對庄生非常信任,於是准備大赦。而受到大兒子賄賂的那些官員則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大兒子,大兒子覺得楚王大赦,弟弟肯定會赦免的,千金白白送給庄生了,就到了庄生家說,楚王要大赦了,特來辭行,庄生驚奇大兒子沒離開此地,也明白了他是來要那些金的,就讓大兒子把那些金子帶走了,大兒子感到非常高興。
庄生感到被大兒子戲弄了,非常羞辱,就和楚王說,本來我們准備做好事,但現在外面的輿論說是因為陶朱公有錢,賄賂了各級官員,這次大赦是為了他二兒子的,不是為了楚國做善事。楚王大怒,寡人雖然沒德,但也不至於為了他兒子而大赦,遂下令先把二兒子處死,第二天大赦。這樣大兒子只把弟弟的屍骨接了回來。其母和家人非常悲傷,但范蠡卻笑著說,我知道大兒子的所作所為必然會傷害他的弟弟,並非不愛他的弟弟,這是因為大兒子是在窮困中跟著我長大的,知道生活艱難,所以看重錢財,而小兒子是我富有時長大的,整天乘著堅固的車,騎著駿馬去打獵,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所以不吝惜錢財,這就是為什麼開始要小兒子去辦這件事的道理,其實我早就預測到這件事的結果了。
看到《史記》的這段記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往往捨不得一點錢財,而送了性命,這種事歷史上很多,西漢末年的王莽,歷史上也有這樣一段記載,當時起義軍實力強盛,攻佔了很多要塞,京城震動。王莽任命了九位將軍,號稱「九虎」派兵鎮壓,但王莽捨不得錢,只賞給了九位將軍少得可憐的一點錢;《資治通鑒》記載:「時省中黃金尚有六十餘萬斤,它財物稱是,莽愈愛之,賜九虎士人四千錢。眾重怨,無斗意。」這九虎在眾人強烈怨恨下,跟本無鬥志,很快就潰不成軍,敗下陣來,逃的逃,被殺的被殺,起義軍很快就攻進了京城。王莽愛錢,可是在這社稷命懸一線,十分危急的時刻卻犯糊塗。如果在黃金尚有六十餘萬斤,財物多的是的情況下,多賞賜給將士一點,鼓舞一下士氣,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打幾個勝仗,哪怕能抵擋一陣,王莽的新朝也許不會這么快就滅亡了,王莽被殺連舌頭都被憤怒的人們割下來吃了,王莽最後連個屍首都沒留下,這在歷代皇帝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捨不得錢財最後丟了性命,丟了政權,一個朝代就這樣滅亡了。現實中不是每個人都能運用好自己手中的錢財,做到有「舍」有「得」,很多男性往往還不如女性,巾幗不讓須眉,這方面運用自如,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女皇武則天,武則天當時雖受到皇上的寵幸,但在宮中只是被冊封為「昭儀」,在後宮排在第三等,在與皇後和蕭淑妃的斗爭中,武則天廣施錢財,與人傾心相結,宮女、太監都為武則天通風報信。《資治通鑒》記載:「武昭儀伺後所不敬者,必傾心與相結,所得賞賜分與之。由是後及淑妃動靜,昭儀必知之,皆以聞於上。」武則天除了把皇上賞賜的分給他的耳目,也對朝廷的官員封官許願,對支持她當皇後的李義府,皇上賜珠一斗,《資治通鑒》記載:「昭儀又密遣使勞勉之,尋超拜中書侍郎。於是衛尉卿許敬宗、御義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皆潛布腹心於武昭儀矣。」也就是說朝中很多官員成了武則天的心腹,最終,武則天取得了勝利,當上了皇後。
王莽的失敗和武則天的成功,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深刻的政治原因,舍與得也不僅僅體現在錢財上,在對錢財的使用上,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資治通鑒》對一點小錢也費筆墨描述,這說明這點小錢曾在歷史上發揮過作用,有一定的影響,是值得費筆墨的。通過這點小插曲來反映一個人的執政能力,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一個人的處世哲學。這種處世哲學是一個人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包括感情、名利、地位、婚姻等,均在捨得范疇之中,平衡好舍與得的關系,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很多人也明白這種哲理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用中卻不盡人意,這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熟練掌握的一門高超藝術,就像岳飛說的那樣:「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作戰時,應根據客觀情況,善於籌劃,靈活運用,而要做到這一點全在於你的心靈。
「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這是在民間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話,這句話怎麼來的,現在自然無法印證,我們的先人在套狼時用孩子做誘餌也未可知。可這句話是經不住推敲的,一是套狼並非要用孩子,二是你非得要用孩子套狼,未免有點不計成本,或是說投入產出反差太大,不符合最小投入,獲取最大收獲的原則,怎麼說這孩子和狼也沒法畫等號。但這句話這么流行,應該是有它的道理的,這不外乎表示你下了很大的決心,把最大的心愛之物——-孩子都捨出來了,還有什麼不捨得的,另外就是賭一把,帶有冒險的意思了。這句話怎麼看都是一句誇張語,就像唐詩:「白發三千丈」。誇張得越大,也就越流行,既然是流行語,我們就權當這句話是正確的吧。
捨得是選擇、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智慧、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悅。你若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復。

⑼ 《道德經》中的3條大智慧,分別是什麼

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器晚成。這三條道理都是老子在自然中領悟的。對大家非常的受用。

⑽ 欲其取之,必先予之 出自哪篇古文

「欲其取之,必先予之。」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36章。

原文為: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譯文:想要收獲它,先擴張,想要削弱它,先增強它。想廢除它,先推舉它,想奪取它,就先給予它。是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鬆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有付出才有收獲。

欲擒故縱,想要擒獲一個人的時候,先去放開一個人。欲擒故縱是城府極深的一個招數,對於很多場合都非常實用。它能在表面上先迷惑一個人,造成其鬆懈的一種狀態,然後以乘其不備支持去攻擊一個人,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10)捨得與道德經擴展閱讀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質」、思慮的「精神」、理性的「規律」,而是造成這一切的無形無象、至虛至靈的宇宙本根。「物質」、「精神」、「規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無極,「道」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簡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萬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萬物的源頭根本。

熱點內容
司法行政法律全覆蓋圖版 發布:2025-01-25 07:43:53 瀏覽:158
2013合同法司考解析 發布:2025-01-25 07:42:04 瀏覽:4
定陶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5 07:39:18 瀏覽:826
航海條例影響 發布:2025-01-25 06:42:59 瀏覽:151
社區兩委班子法律知識培訓 發布:2025-01-25 06:19:44 瀏覽:673
民法自救行為 發布:2025-01-25 06:19:06 瀏覽:366
誅六族刑法 發布:2025-01-25 05:56:49 瀏覽:521
第五版國際商法翻譯 發布:2025-01-25 05:40:12 瀏覽:599
復旦大學法律碩士好考嗎 發布:2025-01-25 05:23:18 瀏覽:244
額頭的閉合性粉刺應該用啥防法治療 發布:2025-01-25 05:05:41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