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依法治統
❶ 如何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新時期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充分發揮統計在科學決策、促進發展、反映民情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和完善部門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4〕6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依法統計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川府發〔2015〕22號)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的意見》(攀府發〔2014〕32號)精神,結合東區實際,現就加強新形勢下統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一、營造統計發展宏觀環境
(一)提高統計重要認識。統計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政府用於科學決策、推進優化管理的監測和計量成果的重要體系,各部門(單位)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主動應對「新常態」下統計調查的發展變化,將進一步加強統計監測與經濟運行態勢研判放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上予以重視。
(二)強化統計法制建設。要准確把握統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基本內涵和要求,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基本特點,各行業部門(含園管會)和街道(鎮)、社區(村)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統計法制宣傳和動員,夯實依法治統的基礎和各個環節,完善企業和個人依法獨立上報統計數據的信用體系和制度,推進統計執法和行業、區域統計管理的常態化、標准化。
(三)推進統計改革發展。區統計局要進一步加大政府統計體制改革創新的調研,致力於構建領域完整、指標健全、標准統一、數據共享的統計體系,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整合各類數據資源,促進統計數據更好地展現當前社會化、多元化、市場化的發展現狀,更好地發揮統計數據咨詢、監測和預警功能,主動為國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
二、全面推進統計能力建設
(四)加強基本單位名錄庫建設。基本單位名錄庫遵循「要有數,先入庫」的基本規則,是法人、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作為經濟社會活動的最主要載體,其產生、發展、變化、消亡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度量。各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要按照「以條為主,條塊結合」的統計原則劃分責任,全面、准確掌握本行業、本區域經濟活動單位的基本情況及變化狀態,在區統計局的統一安排組織下,及時在線更新基本單位名錄庫,推動政府名錄資源集約共享,科學制定產業梯隊發展規劃和措施,為區委、區政府准確評價行業、區域發展滿意度奠定基礎。
(五)推進數據統籌信息化建設。要進一步加大統計信息化建設力度,把統計信息化建設納入區政府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區統計局要在確保統計信息網路、系統安全保護等基礎上,加強各類基礎數據管理和資源整合,引入空間地理信息技術,積極開展縣(區)域經濟社會綜合管理系統建設試點,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統計合作和信息共享機制建設,完善政府綜合統計數據共享平台。各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應緊密配合,提出明確的需求和改進措施,廣泛利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手段,載入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切實為增強區委、區政府決策能力服務。
(六)培育組建專業化調查隊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區委、區政府以及各行業管理部門需要掌握了解的各類發展變化情況日益增多。區統計局要深入研究並強化統計專業調查隊伍建設,緊密聯系東區發展現狀和各部門調查需求,逐步整合全區各類調查資源和力量,組建一支統一的、專業化的調查隊伍,承擔全區各類調查任務。區統計局要培育、鼓勵發展第三方統計力量,以勞務外包等方式促進基層統計人員的淘汰選拔,按照降低成本、增強能力的方式逐步推進專業調查隊伍的建立完善,參與完成全區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承擔各類專項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等任務。
三、夯實統計基層基礎建設
(七)強化部門統計工作。各部門(含園管會)要結合東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認真貫徹國辦發〔2014〕60號文件精神,在建立健全部門統計制度、完善部門統計指標體系、創新部門統計方法、規范部門統計程序、做好行業企業統計管理指導的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劃分標准以及部門職責,設置好部門統計機構,明確統計工作分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配備專(兼)職統計人員並保持相對穩定;二是緊密配合區統計局,深入梳理部門數據渠道和職責體系,積極整合調查和數據資源,明確提出部門數據需求和數據供給的范圍與內容,為數據和資源共享做好准備。
(八)加強基層統計基礎。各街道(鎮)、社區(村)要嚴格按照國家、省、市、區統計規范化建設要求,全面推進標准化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統計制度建設、業務管理、條件保障和績效考核建設。重點做好完善機構和人員配備,要按照鄉鎮、街道人口規模3萬人以下、3萬—5萬人、5萬—10萬人、10萬人以上,分別配備不少於2名、3名、4名、5名統計人員的標准,配備統計人員。各街道(鎮)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統計經費的補充、使用和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要密切配合區統計局做好專業調查隊伍的選聘、競爭,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優化整合水平。
(九)加強企業統計基礎建設。區統計局要緊密配合各行業管理部門做好行業聯網直報「四上」企業的統計管理和指導工作,要確保直報「四上」企業建立內部統計機構,確定統計負責人,配備相應的統計人員。企業統計從業人員應取得統計從業資格證書,定期參加統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並向區統計局、行業管理部門統計股和街道(鎮)統計站報備。各行業管理部門統計股、各街道(鎮)統計站要根據區統計局要求指導企業開展統計工作,監督、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統計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和統計上報資料的審核、簽署、交接、歸檔等管理制度,有效推進企業統計規范化,降低統計風險。
四、著力提高統計服務水平
(十)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咨詢職能。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發揮區統計局法定數據統籌整合權力,做好各類統計信息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深入剖析,強化實用性分析和應用,充分反映經濟運行態勢,著力把握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動向,為區委、區政府和區級有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十一)充分發揮統計預警監測功能。建立和完善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警監測制度,根據經濟形勢及社會發展變化,適時調整統計預警監測重點,加強經濟運行預警監測。定期召開經濟運行監測會議,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配合,提供相關基礎性數據,做好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跟蹤監測,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及時作出預警。
(十二)加強統計數據應用管理職能。嚴格執行國家統計制度和統計標准,對涉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統計數據,依法由區統計局統一對外發布。各部門依法取得的各類統計數據,在發布前應報送區統計局審核備案。區統計局要充分利用政府公開網路平台,加強統計公共信息的公開發布以及指標數據解讀,做好各部門統計信息數據共享開發延伸工作。
五、加強統計工作組織保障
(十三)完善統計基礎制度建設。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及時修正《攀枝花市東區人民政府統計工作管理辦法》,建立統計數據責任約談制度,建立科學、完備、規范、合理的制度保障體系,指導全區統計工作,規范統計人員行為,強化統計管理和監督,切實維護統計工作的規范性、專業性、嚴肅性和權威性,保障統計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十四)加強統計組織領導建設。統計工作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區級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統計組織領導能力建設和班子能力建設,配備懂經濟、熟悉統計、有責任心、有較強組織協調能力的幹部從事統計領導工作。要認真解決統計工作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確保統計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十五)加強統計專業隊伍建設。區級相關部門應根據國家、省統計局相關文件及人員配備要求,按照全區經濟總量、統計調查單位總數和統計工作業務量等因素的變化,結合實際,進一步加強區統計局專業隊伍建設,採取招考、引進等方式,在核定編制內選拔優秀統計專業人才(會計師、統計師等統計急需中級職稱以上),新增編制由區統計局按程序向區機構編制部門報批。要高度關注統計專業執法隊伍建設,並妥善解決統計執法工作條件。
(十六)強化統計隊伍穩定機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相關規定,結合東區實際,明確區統計局主要負責人的調動應徵得市統計局的同意。區級各部門和街道(鎮)統計分管領導的調動應征詢區政府統計工作分管領導的同意,並經區委組織部門審定、備案。區級各部門和街道(鎮)統計人員的調動,應徵得區統計局的同意並報區人事管理部門備案。各級統計人員變動必須辦理交接手續,確保統計檔案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十七)強化統計培訓交流機制。區級各部門、各街道(鎮)要將統計知識和統計法律法規列入幹部教育學習內容,提高領導幹部統計意識。要關心培養統計幹部,拓寬統計幹部使用渠道,把德才兼備、綜合素質優、業務能力強的統計幹部推薦到經濟建設第一線鍛煉。區統計局要緊密聯系省、市統計局,加強統計專業人才隊伍素質管理和培訓教育,強化統計從業資格認證,重視統計文化建設,進一步改善和提升我區統計專業人才隊伍結構和整體素質。
(十八)強化統計經費保障機制。區財政局要將統計常規工作、重大國情國力普查和大型調查等統計工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並結合物價水平和經濟發展等因素適時提高標准。區統計局應將社區(村)統計工作經費和人員補貼列入基層綜合統計工作經費和名錄庫建設專項經費,確定勞務費支出方式並確保按時撥付到位。經費保障要與日益增長的統計需求和統計任務相匹配,新增統計任務所需經費應列入財政預算,據實足額撥付。
(十九)建立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區目標督查辦公室要按照省、市目標督查意見和要求,將部門(含園管會)、街道(鎮)統計工作納入本級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由區統計局按照區政府年度目標考核體系相關規定,具體負責實施。區統計局要對部門、街道(鎮)、社區(村)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區目標督查辦公室並予以通報和督促整改。
❷ 2021年教育事業統計縣級怎樣駁回校級上報數據
摘要 2021年教育事業統計工作即將開始,今年是數據填報上報方式由原來的單機版安裝填報審核調整為採用線上直報的模式進行。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教育部在網上發布了由復旦大學牽頭的網路培訓課程,幫助各學校做好2021年教育事業統計填報工作。
❸ 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政府應該怎麼做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013年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將推進法治建設、建設法治中國作為一項重大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抓好這項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雲夢縣作為法治湖北建設試點縣,法治建設工作起步較早,行動較快,通過先行先試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推進法治建設,要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要處理好傳統思維和工作理念的關系
推進法治建設,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的問題,思想認識不深入、不到位,工作效果自然會打折扣。要通過創新理念、打破舊局、理順關系、重建機制,為法治建設注入強大的工作動力。
一是要摒棄問題。以前,我們抓法治建設,形成了這么幾種思維定勢:習慣認為法治建設是政府的事,而忽略了黨委依法執政這一塊,在實際工作中,縣政府法制辦抓依法行政,法治建設的日常工作主要交由職能較弱的司法局承擔下來,造成工作力度不夠、難度很大;法治建設是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軟性工作,既不容易操作落實,也難以立竿見影;經濟建設是第一要務,平安建設是第一責任,法治建設說起來重要,落實起來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構建和諧社會,許多矛盾往往一調了之,有時嚴格按法治來,現階段一些實際問題還沒辦法解決等等。這些不合時宜的認識和觀點要堅決摒棄,切實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法治上升到地方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發展環境、城市精神重要內涵等高度來理解認識。
二是要傳承發展。雖然我們傳統思維上推進法治建設也有不少積極的東西,也出了不少實實在在的經驗作法,特別是創造了一些難能可貴的法治品牌,一定要傳承發揚,打造亮點。我們在原來全省頗有名氣的雲夢縣「阿玲熱線」普法宣傳品牌、「全國優秀公安局」政法品牌等基礎上,成功建樹了雲夢網友義務巡邏隊、「眼鏡哥」李志宇、90年好青年鄒小彪等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法治標桿,擴大了全縣法治建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要開拓創新。2013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於推進法治湖北建設的實施意見》(鄂發[2013]9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法治湖北建設推進方案》(鄂辦文[2013]22號)等文件後,我們創新工作格局,按照歸口管理、整合力量的思路,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縣委政法委、縣政府法制辦、縣司法局「三位一體」,套起「三駕馬車」拉起法治大車。注重學習借鑒,積極聯系匯報,採取上情、外情、內情「三情」結合,高度重視頂層設計,由縣委政法委牽頭抓總,統攬法治建設工作全局。奮力推動爭先進位,雲夢縣被確定為法治湖北建設試點縣,作為全省縣市區唯一代表在法治湖北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典型交流發言,撰寫的法治建設調研文章被省《法治政府》季刊刊載,法治建設「五法五最」作法被省政府法制網採用。
二、要處理好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的關系
法治是平安的手段,平安是法治的目的。法治建設為平安建設提供保障,平安建設是法治建設成效的顯現,長治久安靠法治。雲夢縣堅持「三個統籌」,實施總體布局,全面理清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的關系,進行科學謀劃、整體統籌、捆綁推進,努力使法治建設與平安建設在建設幸福雲夢的過程中相得益彰。
一是要統籌組織領導。成立了平安法治領導小組,實行兩項工作一套班子、一個聲音。領導小組下設依法執政和基層民主建設指導組、依法行政和經濟法治指導組、公正司法和社會管理指導組、法治文化建設和法律服務指導組、科學立法和依法監督指導組5個專項工作組,逐一明確每個工作組組成人員、正副組長及主要職責、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體系和指導協調機制。
二是要統籌目標管理。按照「大平安」 、「大法治」的要求,將平安、法治建設的任務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各部門,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制定實施細則和落實措施,深入開展平安法治鄉鎮、平安法治單位、平安法治社區(村)等創建活動。採取以點帶面和分層分類推進,抓緊開展平安、法治試點行動,邊實踐邊完善邊總結,通過努力爭取盡快通過全省最佳平安縣、全省法治建設先進縣檢查驗收。
三是要統籌工作推進。縣委將平安、法治建設工作一起研究、一並決策,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平安雲夢建設的意見》、《關於法治雲夢建設推進方案》、《雲夢縣平安、法治建設責任目標管理辦法》等重要文件,召開了動員會、現場推進會、督辦會等,進行半年考評、年度考評,做到兩項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
三、要處理好長遠規劃與短期安排的關系
按照《法治湖北建設綱要》和《推進法治湖北建設的實施意見》,法治建設遠期有目標,中期有規劃,年度有工作計劃、方案、推進措施。要遵循統分結合、條塊結合的思路,分年度、分步驟、分領域大力推進法治雲夢建設,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要遠近結合。精心編制好法治建設長遠規劃、中期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有效銜接、綜合配套。法治建設長遠規劃以5至8年為宜,在進行深入調研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的目標、行動進程、工作步驟、措施辦法、組織領導等,形成一個切實可行的法治建設實施意見,力爭到2020年左右,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法治化。中期目標是經過3年左右的努力,全縣各鄉鎮和各行業法治建設全面開展;依法決策水平明顯提升;各級政府職能依法實現轉變,做到嚴格依法行政;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領導幹部基本養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化解矛盾的習慣;人民群眾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明顯提高,科學發展的軟環境進一步改善。而年度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就更加明確,措施和要求就更加具體,指導性和操作性更強,直接實行掛圖作戰。
二是要軟硬結合。按照時間節點,分別列出工作計劃,對號入座,逐步推進落實。在軟體方面,該出台的文件要出台,該制定的方案要制定,該整理的資料要整理,更好地體現頂層設計的思路框架。在硬體方面,在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要建樹一批法治建設的示範點,推動法治建設工程化、項目化,加強硬性投入,落實經費保障,建設高標準的法治示範一條街,建設一批法治宣傳長廊、法治宣傳櫥窗、法治宣傳專欄等法治宣傳陣地和法治建設樣板點。
三是要條塊結合。要站在更高的視野謀劃法治建設,保持工作的整體性、連貫性和一致性,承前啟後,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通過打基礎、抓鞏固、促提高,使各鄉鎮、各行業法治建設水平穩步提高,逐步實現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步入法治的軌道運行。我們研究制定《法治雲夢建設2013年行動方案》,一共有法治建設考評體系建設行動、法治建設試點行動、依法決策推進行動、司法公信力提升行動、領導幹部法治思維養成行動、法治建設品牌創建行動、全民學法守法用法教育行動「七大行動」,這「七大行動」密不可分、相輔相承,保證了法治建設多頭聯動、整體推進。
四、要處理好外在形式與實質內容的關系
法治建設事關根本性制度建設,涉及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五位一體」建設法治化、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習慣養成、全民法治意識提高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復雜、艱巨的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要依託一定的形式和載體,助推和加速法治建設進程,反映法治建設的進展情況和工作面貌。
一是試點引領,提升法治水平。雲夢縣選擇縣直政法部門、行政執法部門,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國土資源、衛生、教育、環保、食品葯品、民政、交通、城管、城建等行業開展法治雲夢建設行業試點,確立了「民主法治示範村」、「法治社區」、「法治學校」、「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公正司法示範單位」、「誠信守法企業」、「法治鄉鎮」共30個縣級試點,同時,12個鄉鎮1個開發區確定了65個試點,每個試點都做到「十有」,即有法治展牌、有固定標語、有電子顯示屏、有宣傳陣地、有領導小組工作專班、有活動記錄、有台賬資料、有特色介紹、有依法治理案例、有以法治促發展思路,積極開展評選民主法治村(社區)、法治文明戶、遵紀守法戶、誠信守法企業(經營戶)等活動,形成了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法治建設工作格局。
二是強化宣傳,弘揚法治文化。在城區繁華地段打造「法治文化一條街」,在全縣所有的單位都建設了「法治文化牆」,在所有的學校都建設了「法律教育欄」,廣泛開展電視宣傳、學校宣傳、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學法、尊法、用法、守法的濃厚氛圍。結合地方文化建設,組織專家整理了頗具地方特色的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以形象生動的碑刻、石刻、雕塑、標志牌,點綴布置法治文化陣地,培育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
三是開展活動,促進法治惠民。堅持把法治建設融入各鄉鎮、各部門工作的方方面面,狠抓工作結合,舉辦系列活動,務求實效。組織開展執法隊伍教育整頓活動,突出依法行政,不斷提高各級各部門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促進提能善政。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維權活動,突出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努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開展社會管理創新活動,突出基層民主管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按照三個「1+X」的模式,在全縣所有鄉、村都建設黨員活動中心、群眾服務中心、信訪維穩中心。在此基礎上,大力推進城鄉網格化管理,積極開展「法治進社區,服務進網格」活動,推行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對接」,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組織開展打擊「四霸六強」、優化法治環境專項行動,用足用活法律武器,依法快偵快辦、快捕快訴、快審快判,為企業健康發展和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法律保障。逐步形成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維護穩定、推動發展的工作機制。
❹ 全社會如何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公正廉潔,執法嚴厲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備的法律,使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來後,必須遵守和執行。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它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行使國家行政執法權和司法權。違法必究就是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要遵照"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給予懲處。
現實的迫切需要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民主與法治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礎,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只有人民掌握政權,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才能使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結構、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需要有法律加以確認、規范,並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來保證實施。
其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比較完備的法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顯得更加緊迫。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出現不少混亂現象,如失信毀約、制假販假、偷稅漏稅、欺行霸市等,破壞了市場秩序,干擾了國家建設,損害了群眾利益。這些都與我們相關法律不夠健全以及執法不力有直接關系。
再次,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只有實行依法治國,才能更好地促進思想道德建設、科學技術進步、文化教育發展。比如,我國的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法等法律,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把道德義務轉化為公民的法律義務,從而增加了道德規范的約束力,這無疑有助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國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嚴重破壞精神文明建設的行為規定為犯罪或行政違法行為,並對違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處罰,直接保證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
最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可靠保障。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比較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依靠法治來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還要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宏大的系統工程
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多方面努力。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現在,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所處環境和隊伍結構已經發生許多重大變化。這些重大的變化,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把黨對國家的領導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同時,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帶頭遵守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在短短的20多年間,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截至2001年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已審議通過了400餘件法律或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頒布了近1000件行政法規,各地出台了約8000件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和有關地方政府還發布了3萬多件規章。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目標正在逐步變為現實。在新的世紀,我國的立法工作還要不斷加強和提高。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嚴格執法。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在我國,約有80%的法律和法規是由行政機關執行的,行政執法在法律實施過程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司法則是懲治犯罪、保護公民權利的最終有效手段。能否做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關鍵。要進一步健全權責明確、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高效運行的司法體制,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做到公正司法。
實行依法治國,必須增強全體人民的法律意識。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的基礎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法治國的根本問題是提高人的法制觀念。鄧小平強調:"要講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要通過加強法制教育,使全國人民樹立起自覺的法制觀念。1985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四次作出關於開展全國普法教育的決議。我國已經完成了三個五年普法工作,現在進入了"四五"普法階段,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要繼續做好普法工作,使人們進一步養成遵守法律的習慣,自覺以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自己的權益。
❺ 如何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管理國家與社會事務的重要方針.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動社會和諧進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都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步伐.
一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加強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近年來,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過去五年間,僅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39件法律議案,制定、修訂了137件行政法規.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改革和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立法工作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要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產品質量和安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的立法;特別要注意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質量.要創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機制,擴大立法工作的公眾參與.在法律法規起草、修改過程中,要通過組織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原則上要公布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二是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政府的組織、政府的權力、政府的運行、政府的行為和活動,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准繩,都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須與憲法和法律保持統一和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的現代行政執法觀念,形成職責許可權明確、執法主體合格、適用法律有據、問責監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機制.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強對行政收費的規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執法財政保障機制.健全行政復議體制,完善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制度.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訴訟權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護.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保持清正廉潔,促進行政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確保行政權力正確行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確保權力正確行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要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政府權力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使.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執法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力度.改善和加強新聞輿論對行政執法的有效監督.切實強化政府層級監督,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要把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作為重點,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確保監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積極探索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形式,善於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傳媒,精心組織各種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法制教育的科學性、准確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憲法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權威,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遵守.加大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牢法治思想基礎.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范、引導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機制實現的.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必須強化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既要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也要增強法治意識和義務意識.具體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權利的行使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國家保護合法的權利;國家提供權利的保障、救濟和保護.只有讓每個公民都樹立了正確的法制觀念,自覺在法制框架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才能夠真正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實處,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❻ 如何落實依法治國,依紀依規管黨治黨要求
一是要積極爭取同級黨委的領導和重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是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工作格局。紀檢監督機關必須妥善處理好紀委與同級黨委、上級紀委的關系,既要落實查辦案件堅持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的要求,又要主動向同級黨委匯報,爭取黨委在政治、思想、組織上對重要案件工作的領導,得到同級黨委主要領導同志的支持和宏觀上的統籌安排,提供財力物力上的保障,排除外界干擾,順勢推進辦案工作。
二是要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的作用。各級黨委都成立了反腐敗協調小組,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級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充分體現黨的領導作用和紀委的組織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樹立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法紀意識,切實履行職責,形成良好工作機制,凝聚反腐合力。
三是要督促下級黨委履行好主體責任。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是管黨治黨責任的兩個重要方面。紀檢監察機關要把督促和推動黨委主體責任落實當成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牛鼻子」,作為紀檢監察機關履行好監督責任的前提和基礎,當成頭等大事來抓。要持續抓好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責任制檢查考核、考核結果通報、黨委書記向紀委全會述職述廉等多種形式,督促和推動主體責任的落實,並加大落實主體責任的責任追究力度,用主體責任的落實來進一步強化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領導。
❼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布局有哪兩個堅持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內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容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❽ 鄉鎮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工作中應該重點落實那些措施
深化認識,加強領導。法制宣傳教育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礎性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保證,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社會穩定、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作保障,特別是市場經濟,對法治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全體公民都知法、守法、依法辦事,並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有序發生,社會各項事業才能納入法治軌道。因此,各級黨組織和領導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極端重要性,增強責任感,確保普法教育真正列入本單位工作目標之中和其他工作一並落實,一並考核。
明確職責、齊抓共管。首先要明確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是黨委、政府在開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導、協調機構,而且是政府編制內的常設機構,不是市司法局的內設股室。依法治理辦公室擁有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督查、考核等職能和許可權。依法治理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揮組織指導和協調保障作用。法制宣傳教育是全黨的任務,必須在黨委的領導下,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全社會參與」的普法工作格局。黨委宣傳部門、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擔負著普法的主管職責,責無旁貸。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參與,發揮自身優勢,樹立「大普法」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發動一切力量開展普法工作,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完善制度、強化考核。「六五」普法要在考核評估上下功夫,建立一種權威性的長效考核機制。由依法治理辦公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考核內容標准和辦法,對考核取得優秀等級的進行表彰獎勵;對考核不合格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對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對其主要負責人實行免職;個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的,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建立領導幹部法律知識任職考試制度。按照任命許可權,由任命機關組織,對考試不合格的暫緩任命,對經兩次補考不合格的不予任命或不再提請任命,以激勵和督促各單位及其主要領導認真履行職責,重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建立個人學法檔案制度。將個人年度學法考試、考試結果列入個人績效檔案,作為幹部年度工作考核、任免、晉升、獎懲的依據之一。
強化隊伍、抓好落實。做好普法工作,關鍵靠人、靠隊伍。一是要配齊、配強一支專職普法青年隊伍。這支隊伍主要來源於全市鄉鎮從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人員和村級幹部,這些人應當挑選政治素質好、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熱愛普法的工作人員;二是組建一支以律師、法律工作者、從事法律教學和法律工作為主體的普法講師團。三是建立一支由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村幹部和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組成的義務普法志願者隊伍。鼓勵、引導和組織三支隊伍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中堅作用,以骨幹普法帶全民學法。
抓好重點、緊貼實際。公職人員的普法教育,已經形成制度,有較高的法律素養、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辦事已成為全體公職人員的行為標准。「六五」普法在重點對象上,應由公職人員向村民、居民、進城務工人員、青少年和刑 滿釋放人員方面轉移,在普法內容上,突出維護社會穩定,普及依法行使權益,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宣傳教育。在普法形式上,舉辦各類法制學習班,發放法制學習資料,開展經常性的法律咨詢,把法律交給廣大公民、人人爭做法律「明白人」。
落實經費、保障運行。開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經費問題至關重要。普法經費要按上級的精神列入每年市財政預算,專項劃撥,專項專用,切實落實到位。不要把普法專項經費與司法局辦公經費混在一起,普法專項經費是用於全市普法工作,是全體普法對象的經費;司法局的辦公經費是司法局工作人員工作經費,兩項經費有嚴格的區別。司法局工作人員不多,所撥付的辦公經費也相應有限。更不能把普法經費名義上列入財政預算,敷衍上級檢查,而實際並未真正撥付。沒有經費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無法正常運轉。
創新形式,營造氛圍。以農村法制宣傳月,青少年法制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活動為載體,繼續運用宣傳車,法律咨詢,發放法制宣傳資料,創辦法制宣傳欄,懸掛法制橫幅標語等傳統方式營造法制宣傳氛圍。廣泛運用廣播、電視,政府內刊,信息網站等傳媒,加大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電視台,政府信息網站要開辟法制宣傳教育專題欄目,建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在休閑公園,車站,碼頭,集貿市場等人員集中的繁華地段,設置法制宣傳欄或者法制宣傳公益廣告牌,使全體公民出門見法,抬頭見法,時時刻刻把法律裝在心中。
法治實踐、普治結合。普法教育堅持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抓重點、治難點、重實效。以「法治縣(市區)」建設為平台,加大三個創建活動的力度。一是以「四民主、兩公開」為重點的「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二是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為重點的「依法辦事示範窗口單位」的創建活動;三是以依法辦事為重點的「依法決策示範領導班子」創建活動。
❾ 鄉鎮統計站建設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一是加強統計機構的網路化建設。配備充足的統計人員,實行統計系統垂直管理。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統計隊伍的穩定性.統計工作的連續性.統計資料的完整性.統計信息的時效性和統計標準的一致性。
二是加強統計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人員的素質是決定工作質量的關鍵,鄉鎮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當前各項普查和大型調查接踵而至,更需要高素質的專業人員承擔任務。因而必須加強對鄉鎮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以全面提高基層人員的統計業務水平.實際操作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同時要深入開展統計普法和統計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基層統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和依法統計的自覺性;要不斷加強統計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確保所有統計人員持證上崗。
三是加強統計手段的現代化建設。當前,要重點解決統計站的上網問題,尤其是縣市區與鄉鎮之間的聯網問題,做到上下互聯互通,實現統計資料的網上傳輸,逐步實現統計信息採集.處理.傳輸.應用和管理的現代化。採取直報式,盡量排除人為干擾。
四是加強統計管理的制度化建設。首先要建立健全基層統計機構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檢查制度等,逐步實現統計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准化。其次要嚴格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五是加強統計資料的檔案化建設。統計工作中形成的統計原始記錄.統計台賬.基層統計表.統計調查分析以及其他有保存價值的統計資料,都要及時整理歸檔,妥善保管。統計人員如發生變動,對所保管的統計資料應當及時登記造冊,辦理交接手續,從而確保統計資料的連續性。
加強法制建設 堅持依法治統是保障
實踐證明,要抓好統計基層基礎工作,法制是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要加大統計普法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互聯網開展多種形勢的統計法律法規宣傳。要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讓各級領導幹部和社會公眾進一步提高對弄虛作假行為的嚴重危害性的認識,讓基層統計人員明確自己的合法權利和法定職責。另一方面,要嚴厲打擊各類統計違法行為。對虛報.瞞報.遲報.拒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等統計違法行為,一定要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