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商業道德
A. 目前中國的商業道德狀況如何
當代中國商業道德構成特質與模式初探
在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類社會生活——特別是社會經濟生活,無一例外地經受著價值規律和商業道德這兩只「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和驅使。價值規律這只無形之手對於市場經濟的作用早已為人們所共認,而商業道德為何也擺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呢?這是因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商品經濟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向前發展的今天,商業經營行為和商品交換原則不僅聯系著生產和消費的商業領域,而且貫穿於商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和融資、消費等領域中。因此,商業道德既是商業經營者的行為規范,也是商品生產者的行為規范。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為人類生存所必需。可以說,商業道德狀況如何,對於我國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和全社會的道德面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眾所周知,道德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而法制則是道德的後盾和保證,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商業道德為經濟法制和法規的實施築起第一道防線。在為實現十四屆五中全會的宏偉目標和建立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調控體系的積極奮斗中,在完善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同時,我們必須盡快構築起社會主義商業道德規范,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扼止我國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泛濫、缺斤短兩、坑蒙行騙、欺行霸市、投機倒把,走私販私等腐敗之風蔓延,使社會主義市場運行進入有序狀態。本文試就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特質、構成模式作初步探討。
一
在我們分析當代社會主義商業道德的特質之前,首先探討一下對目前市場上商業道德嚴重扭曲現象應持的正確態度。
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國。但自原始氏族社會未期社會第三次大分工——商業同手工業分離時起至春秋戰國時代,就曾存在過發達的商業活動和生機勃勃的民間商業精神。根據史聖司馬遷《貨殖列傳》的記載,在物阜民豐的800里秦川,「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 巴蜀地區地饒物豐「民工於市,易賈;」隴右地區則「與關中同俗」。燕趙地區的趙國以邯鄲為中心,「北通燕涿,南有鄭衛」;齊魯地區魚鹽、絲織、冶鐵名聞天下,足智多賈。當時雖多半僅限於地表資源的開發,但仍可看出南北東西,各產奇貨,商人越山俎海,周流互易,供天下人民養生送死之需〔1〕。
關於農工商虞〔2〕四者的關系,司馬遷認為是「待農而食之, 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司馬遷還特別列舉了齊國由瀉鹵不毛之地,因太公望採取了興絲織漁鹽之利的正確政策,使齊國衣冠天下,萬民往歸,至管仲相齊,興商惠工,使齊國稱霸天下。由此,司馬遷總結並系統闡發了追求財富乃人之自然本性的觀點。他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3 〕他在列舉了「千金之子不死於市」的諺語後,進而揭示出「求利」是「自然人」千古不變的自然律,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4 〕上述觀點閃耀著鮮明的唯物論思想光輝。
B. 商業道德的特徵主要表現
商業道德具體有: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文明經商,禮貌待客;遵紀守法,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
商業道德,是指公認的道德規范在具體商業情景和商業活動中的應用。
職業道德的一種。商業道德從分析商業的本質、商務活動的前期行為入手,為人們提供了判斷商務活動是否符合道德規范的商業道德行為准則。中國古代就有經商要合義取利、價實量足等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商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文明經商,禮貌待客;遵紀守法,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
C. 從哪些方面來加強中國的商業道德建設
(一)以商業職業道德准則為切入點,全面推進商業職業道德建設。「守法、誠信、公平、敬業、服務」是商貿流通業必須遵循的商業職業道德准則。守法是基礎,誠信是核心,公平是最基本要求,敬業是本份,服務是落腳點。商貿流通業要以「十字」商業職業道德為中心內容,大力開展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為建立良好商業信用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二)以誠信為核心,重塑商貿流通行業新形象。商貿流通領域歷來就有以德經商、誠信為本的傳統商業美德。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又顯得極為重要。要牢固樹立以德經商、以信立業、誠信為本的企業理念和價值觀,經營、與人合作,都必須誠信為先,這是企業一切活動的前提。 抓緊制定行約行規,加強行業自律 (三)以商品質量為重點,堅決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商品流通領域。絕假冒偽劣已成為社會和人民的公敵,當前以打擊絕假冒偽劣為重點內容的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活動已深入到生產與流通的各個環節,然而假冒偽劣「整」而不死,「打」而不絕,這說明從根本上制止假冒偽劣現象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商貿流通領域要站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前列,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加強商品質量的管理,建立商品的質量管理、質量監督和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把好商品的進貨關、檢驗關和銷售關,從入口環節把好關,不讓假冒偽劣商品進入流通領域。 (四)以服務為手段,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全面提高商貿流通業的服務水平。服務已成為商貿流通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擴大市場銷售的重要手段。當前,市場銷售一直不旺,假日消費後勁不足,新的銷售熱點難以形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還不能適應消費者的要求。面對新的市場形勢,服務內容和服務范圍要有新的要求,要強化服務意識,創新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用服務來吸引顧客,用服務去佔領市場。 (五)以公平為杠桿,與供貨商建立良好的信譽關系。供貨商是商貿流通業的重要合作夥伴,如何與供貨商建立正常、穩定的關系,是流通企業一直在探討的重要課題。然而假冒偽劣、債務糾紛、合同信用、不合理收費等問題在流通企業和供貨商方面時有發生,影響了二者的正常關系。選擇供貨商要重信譽、公正、透明,不暗箱操作,不歧視小規模供貨商,不向供貨商收取不合理費用,不與供貨商發生債務糾紛,以建立良好、穩定的供貨渠道。 (六)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重點,從源頭上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是我國流通改革和發展的根本要求。要以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到新型流通組織形式和營銷方式為切入點,提高流通企業的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實現經營行為的規范化和經營方式的標准化,從根本上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市場,凈化流通環境,規范流通秩序。 (七)以建立商業信用體系為目標,推動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的深入開展。商業信用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市場經濟越發達,商業信用越重要。要從重點企業、重要崗位、重要部門入手,逐步建立起商業企業、職工個人的信用檔案,建立不良信用記錄制度和失信懲戒制度,建立科學的企業商業信用等級評定體系,逐步完善商業信用的認證和防範機制。 (八)培育典型,不斷深化商業職業道德建設。過去幾年來的「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為我們開展商業職業道德建設打下了好的基礎。今後要在總結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經驗的基礎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進一步發揮「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單位、「青年文明號」、「職業道德雙十佳」等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典型示範作用。要積極探索「品牌服務」、「星級服務」、「誠信服務」等活動開展的有效形式,營造加強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的良好氛圍。通過培養、樹立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的先進典型,不斷擴大和深化商業職業道德建設的內涵,激勵職工以誠信為本,做誠信人,辦誠信事。
D. 目前中國的商業道德狀況如何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商業道德建設
商業道德實質是商家企業的社會責任,普遍如股市反應。良莠不齊的制度性建設泛濫,要從企業家、企業管理層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開始。好比一個患者,再好的醫療設備和葯品以及醫生,都離不開患者自身積極主動地配合,離不開患者對健康的強烈追求。
E. 目前中國的商業道德狀況如何
摘要 當代中國商業道德構成特質與模式初探
F. 目前中國的商業道德觀狀況如何
中國人的道德之說,常常是掛在嘴上的,
黨政官員,百姓,都是這樣,所以中國社會全面缺損正氣和誠信。
說的、寫的,大家千萬不要去聽,更不能去信以為真。
G. 商業道德觀中,在中國有哪些行為規范
商業道德,商業工作中應遵守的行為准則和規范。職業道德的一種。中國古代就有經商要合義取利、價實量足等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商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文明經商,禮貌待客;遵紀守法,貨真價實;買賣公平,誠實無欺等。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商業道德有不僅僅是局限於商人或與之發生關系的人,商業道德遵守和社會公德的維護是一個俞發緊密地關系。
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道德應該主要體現在民事法律關系中,這一點最為核心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則的城市信用的原則。和同為民法的公平原則不同的是,誠實信用的原則是建立在交易道德基礎上的當事人之間的公平的較量。也就是判斷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悖於城市信用原則的首要的標準是是否有悖於交易道德,次之為當事人的利益是否因此而失衡。灼見民法中極為重視傳統意義上的,局限於當事人雙方的商業道德
所謂企業倫理(又稱為企業道德),是企業經營本身的倫理。不僅企業,凡是與經營有關組織都包含有倫理問題。只要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在本質上始終都存在著倫理問題。一個有道德的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沖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企業倫理觀念是美國70年代提出的,最近幾年日本也開始對企業倫理問題進行研究。而我國對企業倫理的認識與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對企業倫理的內涵尚缺乏了解。有人認為,企業是將賺錢作為主要目標的,倫理則是追求的道德規范,企業的經營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必然聯系,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倫理是相矛盾的。其實這不過是表面現象,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思維方式是落後於新時代的。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沒有必要的倫理觀指導,經營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體現了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社會要素的理念。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倫理道德方根發揮著以下作用: 1、崇高的企業目標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以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相聯系的崇高的目標作為企業追求的目標,賦予了企業一種庄嚴的使命感,為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2、提高員工的道德素質有利於企業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的配置。3、管理者運用倫理手段可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4、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可以增加企業的內聚力。管理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管理者的道德素質決定,它能產生威信,使管理者贏得員工的信任,有助於二者之間的溝通,它能產生感染力和號召力,使員工產生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責任感,並進一步轉化為對企業的忠誠,產生強大的內聚力。5、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是企業立足社會的保證。產品質量、企業信益和服務是一個企業立足社會的三大要素,產品倫理道德內涵意味著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堅持一流的產品意識,堅持信益高於一切和堅持一流的服務意識和行動。6、注重社會效益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動力。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企業不僅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而且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履行社會的義務和完成社會的使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7、高尚的道德覺悟是企業間競爭與合作的基礎。
H. 中國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需加強商業道德
我的看法是:現在在企業中普遍存的
管理道德
與社會責任問題是企業一邊在打著這兩面漂亮的旗,一邊卻是只是在官方和客戶方面的壓力時,才會做一些關乎這兩方面的工作,而且只是表面工作
I. 商業道德具體有哪些
1、企業與員工間的勞資倫理:勞資雙方如何互信、勞資雙方如何擁有和諧關系、倫理領導與管理、職業訓練(員工素質的提升,包括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2、企業與客戶間的客戶倫理:
最主要是服務倫理,服務的特質包括;無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異質性(heterogeneity)與易逝性(perishability)。
客戶倫理的核心精神:滿足顧客的需求才是企業生存的基礎。顧客是企業經營的主角,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價值。
3、企業與同業間的競爭倫理:不削價競爭(惡性競爭)、散播不實謠言(黑函、惡意中傷)、惡性挖角、竊取商業機密。
4、企業與股東間的股東倫理:
企業最根本的責任是追求利潤,因此企業必須積極經營、謀求更多的利潤,藉以創造股東更多的權益。
清楚嚴格地劃分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讓專業經理人充分發揮、確保企業公司營運自由。
5、企業與社會間的社會責任:
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重視社會公益,提升企業形象。
謀求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6、企業與政府間的政商倫理:政府的政策需要企業界的配合與支持,金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因而金融政策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企業體必須不但要遵守政府相關的法規,更要響應與配合政府的金融政策。
(9)中國企業商業道德擴展閱讀
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社會里,利潤關繫到每一個企業的命運,因此有的經營者為了追求利潤,不把經營事業的目光放在「永續經營」上,而著眼於「短線操作」,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不惜採取各種非法途徑去達到目的:假冒仿製、欺詐行騙、商業賄賂、行業壟斷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猶如商海里的一股逆流,擾亂了市場秩序,也使企業掉入火坑,萬劫不復。
無視倫理准則,違反法律法規,不講公眾意識的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誠實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企業本身也失去了公眾的信任。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正當的市場競爭永遠沒有贏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在美國、西歐、日本的一些先進的企業,就已經在組織內部建立起嚴格的倫理制度和監管制度,企業不再認為企業的競爭是赤裸裸的斗爭,不再認為打垮對手就是贏得了自己。這些認識,促使企業改變舊有的經營觀念,把企業定位在追求利潤與推動良性的社會變遷上,使企業能夠長久地生存下去。
例如,美國的美體小鋪(body shop)創立之始就很注重企業倫理,《天下》雜志在新聞媒體的專業倫理要求上也堪稱媒體之最,據了解,這兩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均超過同業水準。因此,要同時兼顧企業倫理與企業的生存絕非不可能,倫理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石,有了它,企業可以同時擁抱利潤與靈魂。
其實,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一種極為寶貴的無形資產,會對人的經濟行為發生作用,從而促進對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因此,在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必須加強倫理建設。
J. 商業倫理的判斷標准有哪些
賄賂、脅迫、欺騙、偷竊、歧視等現象做重點探索,以警示這些行為所造成的終極損害以及波及到一系列的社會負面影響。
作為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對價值、利益、善與惡等判斷的倫理觀念,也就自然而然地滲透到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去。從中國傳統哲學汲取思想運用到現代管理,是大多中國企業家所採用的做法。
他們自儒、道、釋的學說中,提煉適用於自身企業特徵的論點,藉以發揮——作為中國思想文化的基本元素,儒、道、釋的哲學追求總體上是積極和向善的,它們在歷朝歷代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和學習商業倫理學的基本方法可以依從以下線索:
從現實的商業現象、商業關系的事實入手,找到深層的商業倫理矛盾;揭示和把握隱藏在商業倫理矛盾中的內在必然規律,以及合理的商業倫理秩序目標;根據商業倫理規律和目標提出的客觀要求,設計出能夠調節商業倫理關系的社會制度,制定商業道德規范,以及相關的具體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