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改變意識

立法改變意識

發布時間: 2022-06-17 08:04:16

『壹』 談談對目前中國人立法維護權意識的認識

在目前的情況下,中國人的維權意識還沒有停留在法律的層面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是想維權但是不知道怎樣途徑去維權;維權人不懂得法律程序!法律宣傳面不廣!
2、知道途徑去維權的卻又耗不起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這方面需要法律規定的繼續健全!如「懲罰性賠償」!比如:哪怕是被詐騙購買了50元的商品,商家也要賠償給消費者10萬!罰到他不敢違法!這才有真正的法律維權意義!
3、即使維權成功,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比維權成功所得來的代價還要大,沒有了維權的實質意義;
4、一旦用上「維權」這個詞語,大多就是「無權無勢」的平民,去向「有權有勢有錢」的部門或單位去追討權益,一般人都會認為:他們隨便出點錢就擺平那些部門的領導或法官了,你能有說理的地方嗎?你願意用胳膊去跟大象搏鬥嗎?這樣明顯的「輸多贏少」的結果,那又何必浪費時間呢?認命吧、咽下去吧!
5、中國的律師沒有公益意識,個個都是看錢辦事,不會跟受害者先分析道理怎樣,而是先開口就是,這個官司要多少多少律師費!讓人感覺不知道結果怎樣都要先挖一塊肉出來!有點讓自己「送羊入虎口」的感覺。並且還要提防這個律師到底會不會被對方收買了!
所以,我們要改變這個固定思維!法治是一步一步努力出來的!需要在健全法律的基礎上,加大法制的監管力度,加大宣傳!提倡更多的維權保障機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正在修訂中,尤其是原來的第四十九條,拭目以待!

『貳』 結合材料,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說明為什麼要修改立法的相關答案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同時,意識又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方法論意義:①一方面既要承認物質的第一性,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另一方面又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反對只承認物質決定意識而否定意識能動性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反對片面誇大意識能動性,否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唯心主義②要堅持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物質文明是基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牢牢把握,毫不動搖,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所以也不可放鬆。

『叄』 如何培養公民正確的法治意識

1、通過學校教育的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憲法和法律具有至高無上權威的理念,培養秩序與自由相統一的法治觀念,引導他們確立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規則意識,踐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行為准則。

2、加快普及國民素質教育 。通過大面積普及國民素質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使社會成員都具有較強地獲取知識技能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具有較強地獲取和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

3、提高普法工作水平 。普法工作應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推進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以灌輸給公民現代法的基本觀念為主要內容,重點在於對公民權利意識、訴訟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

4、完善法律體系建設。完善法律體系就是要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水平,使所制定的法律更具有嚴密性、具體性、可操作性,能更加有效地規范和制約現代社會生活的運轉。

5、建設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我們今天社會所呈現的法律意識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知識宣傳普及的結果,而不是從社會現實和文化深層生長出來的,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宣傳的社會效應和效果,這也是法律意識提高的一種必要手段。

(3)立法改變意識擴展閱讀:

增強公民的法治理念、培養公民的良好法治思維習慣,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公民的法律素養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准。

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

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但是如今,有些公民,包括個別黨員幹部,遇事第一時間、第一思維,不是依法、求法、找法、靠法,而是求人、找人、靠關系、走後門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最後被逼無奈才走法律程序,把打官司告狀當醜事。

在他們心裡,人大於法,權大於法,甚至有人拿法律當兒戲,這都是缺少法治理念、法治思維習慣的表現。

《決定》指出「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為依法治國指明了方向,如何培養公民的法治思維習慣是提高公民法律素養的關鍵、前提。

多年來,我們在立法的修改、完善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這只是第一步,如果第二步跟不上或者脫節,法律再完善,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必須在普法上下功夫、做文章。

普法,就是讓公民了解法律,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利用各種途徑,多種形式普及法律知識。如利用媒體開展法制講堂、課堂、會議、學習培訓等,讓普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氛圍、環境。

學法,就是讓公民掌握法律,學習法律常識、知識,學習法治思維,增強法治理念,遵法、守法。目前,應該從小學生抓起,讓法進課堂,開辦法治課,從小就讓學生掌握法律知識,打上法律烙印,養成法治思維習慣。

作為黨員幹部要帶頭學法,做學習法律的模範,帶頭、帶領、帶動全民族學法熱潮,樹立正確的法治理念,形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會風氣。

用法,就是讓公民駕馭法律。法律,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不成社會。法律是保護公民自身與他人的雙刃劍,普法、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用法,學會用法律武器,小到修身、齊家,大到治國、平天下。

有法、守法,天下太平,無法、違法,天下大亂。教育引導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運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提高自己的用法水平,這是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也是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關鍵。


參考資料來源:光明網-培養公民良好的法治思維習慣

『肆』 漢朝的立法指導思想先後發生了哪些變化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伍』 法律調整的行為與人意識之間的關系

法律關系是法律在調整人們行為的過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權利和義務關系。或者說,法律關系是指被法律規范所調整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法律關系是以法律為前提而產生的社會關系,沒有法律的規定,就不可能形成相應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的社會關系,當法律關系受到破壞時,國家會動用強制力進行矯正或恢復。
法律關系由三要素構成,即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關系的客體和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這一命題至少說明三個問題:第一,法律規范是法律關系產生的前提。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存在,就不可能產生法律關系。第二,法律關系不同於法律規范調整或保護的社會關系本身。社會關系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有些領域是法律所調整的(如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行政管理關系等),也有些是不屬於法律調整或法律不宜調整的(如友誼關系、愛情關系、政黨社團的內部關系),還有些是法律所保護的對象,這些被保護的社會關系不屬於法律關系本身(如刑法所保護的關系不等於刑事法律關系)。即使那些受法律法規調整的社會關系,也並不能完全視為法律關系。例如,民事關系(財產關系和身份關系)也只有經過民法的調整(即立法、執法和守法的運行機制)之後,才具有了法律的性質,成為一類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第三,法律關系是法律規范的實現形式,是法律規范的內容(行為模式及其後果)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得到具體的貫徹。換言之,人們按照法律規范的要求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並由此而發生特定的法律上的聯系,這既是一種法律關系,也是法律規范的實現狀態。在此意義上,法律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合法(符合法律規范的)關系。這是它與其他社會關系的根本區別。
從實質上看,法律關系作為一定社會關系的特殊形式,正在於它體現國家的意志。這是因為,法律關系是根據法律規范有目的、有意識的建立的。所以,法律關系像法律規范一樣必然體現國家的意志。在這個意義上,破壞了法律關系,其實也違背了國家意志。
但法律關系畢竟又不同於法律規范,它是現實的、特定的法律主體所參與的具體社會關系。因此,特定法律主體的意志對於法律關系的建立與實現也有一定的作用。有些法律關系的產生,不僅要通過法律規范所體現的國家意志,而且要通過法律關系參加者的個人意志表示一致(如多數民事法律關系)。也有很多法律關系的產生,往往基於行政命令而產生。總之,每一個具體的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是否要通過它的參加者的意志表示,呈現出復雜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
法律關系是以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它是法律規范(規則)「指示」(行為模式,法律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在事實社會關系中的體現。沒有特定法律關系主體的實際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就不可能有法律關系的存在。在此,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是法律關系區別於其他社會關系(社團組織內部的關系)的重要標志。

『陸』 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養,對個人的職業生涯與生活有何影響和意義

良好的法律素養是中國社會走向法治的希望,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需要,也是個人維護權益的需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入平等,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別、民族、種族、職業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規定的權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管是什麼人,只要是犯了法,都要依法受到追究。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會接觸有關法律的事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在遇到問題時法律會保障我們的權益不受到傷害。

(6)立法改變意識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保護人民的利益。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法律精神。法律的基本精神不僅反映了國家的本質,也反映了社會的矛盾。

法律是最高的社會規則,掌握了法律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命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由人民來制定,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應該掌握在人民手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本質的純潔性和調節社會矛盾的有效性。

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是規范活人的,而不是死人的。法律工具主義者認為法律是一種死板的工具,一種不可改變的教條。它違背了民主和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是人類社會創造的對象,也是人類解放自身的工具,它反過來又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柒』 試論法律意識的培養

一、法律意識的內涵法律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對現行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感知、理解、心理體驗和價值評價等各種意識現象的總稱。它包括人們對法的本質和功能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適用的評價、對各種法律行為的理解、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識等等,是法律觀點和法律觀念的合稱。①法律意識的核心,很大程度上是指權利意識。法律規定的人與人、人與機關、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實際都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大家必須按照權利義務關系的規則來運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公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提高,尤其是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不斷加強,已成為了一種直覺,但是,如果產生了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的守法意識、義務意識、責任意識還很弱,還有所欠缺,不太平衡。法律意識是一種全面意識,你不能只要求自己的權利,而去削弱或淡化你的責任意識、義務意識,這是現實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法律意識,就是對法律的忠誠、信仰,人們信仰法律和法律所建立的規則。二、法律意識與社會存在的關系法律意識作為意識的一部分,當然也來自存在。也就是說社會存在決定了人們的法律意識。比如人們對法律存在價值的認識,在法律不健全的國家肯定是不高的。相反,在法律健全的國家,人們對法律存在的認識則會很高。比如對於無罪推定價值的認識,法律健全與不健全的國家是不同的。在法律健全的國家,人們認為任何人在沒有經過法院宣判有罪之前都是無罪的;而在法律不健全的國家,人們卻認為只要上了法庭甚至不論是民事庭還是刑事庭,都被認為是有罪的。另一方面,法律意識又對社會存在起著一定的影響。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隨著人們對國外法學的研究,對法律的認識有了重大的改變,而這一改變又使立法機關對現有法律進行修改。比如九三年頒布的公司法,如果站在當時的角度去看,可以說該法是一部比較完備的法律。但是隨著人們對法律意識的提高,也必然會對其補充和修改。比如對於一人公司如何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超過五十人如何處理等等現行公司法都沒有規定。隨著法律意識的提高,這些內容也必然得以完善。三、法律意識與其它社會意識的關系作為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法律意識與其它社會意識也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在其它社會意識中,政治、宗教、文化意識對於法律意識的影響是最大的。比如政治中的階級力量對比關系決定了法律的任務;宗教中信仰問題決定了法律對不同教派教徒行為的價值判斷;文化中的法律觀念影響了人們對法律的認識。相反,法律意識對其它意識也有重大的影響。比如政治活動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不得以宗教的名義宣傳迷信思想;文化方面的議論自由不得超越法律的限度等等。四、法律意識的微觀結構法律意識就其形成來看,同樣也要遵循認識的一般過程。因此筆者認為法律意識也同樣應當分成人們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階段。在對法律的感性認識階段,表現為對法律的感覺、知覺和表象。具體地說,應當包括人們對法律的認識,進而發展到人們對法律的情感。②但是在這一階段人們的認識還只是現有的法律是如何規定的,還不知道法律如此規定的價值所在。在對法律的理性認識階段,表現為對法律的判斷、評價,進而發展到對法律的運用。在這一階段,法律意識可分為人們對法律的評價和法律行為的外化兩個部分。五、法律意識的作用法律意識對於人們的任何行為都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的。正如前面所述的,法律意識從認識的過程來看應當分為法律認識、法律情感、法律評價和法律行為的外化四個部分,也就是說人們認識法這一特殊事物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法律行為外化。但是對於不同的主體,其法律行為外化的方式則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法律意識在不同的群體中起著不同的作用。首先,法律意識對於立法起重要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法律意識對立法起到了預測的作用。我們知道,法律規范一般都包括假定、處理和制裁三個要素,那麼法律意識制定了立法者如何去假定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決定了如果出現了這種問題應如何處理即立法的價值取向;如果行為人的行為偏離了這一價值取向則又如何制裁。比如罪刑法定原則的確立,使立法機關必然要在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發生之前在法律中加以規定,以免使危害社會的人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2、法律意識對立法起到了選擇的作用。比如對於訴訟的原則,大陸法系採用法官主義審理而英美法系則採用當事人主義審理。在對兩大法系的立法進行研究之後立法者必然按其得出的法律意識進行選擇; 3、法律意識對立法起到了追蹤檢測的作用。在法律現有的社會關系發生變化以至現有法律調整時,立法者必然基於變化了的社會關系產生新的法律意識,從而對現有法律進行廢、改、立。其次,法律意識對於執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法律意識對執法者正確評價行為人的行為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執法者 對於同一個案件的認識以及同一個法律規定的認識可能不同,這些都是由於執法者的法律意識不同造成的;2、法律意識對執法者正確適用法律起了重要作用。正如刑罰的作用一樣,刑罰本身也是一種惡,是用不得已的惡去除惡。這種惡用之得當則兩受其利,用之不當則兩受其害。因此法律意識對執法至關重要。再次,法律意識對於守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1、法律意識影響著人們處理日常生活的行為方式。比如某百貨公司向某廠購買產品,法律意識好的業務員可能會簽訂書面合同,而法律意識不好的業務人員未必會簽訂書面合同;2、法律意識影響著人們的訴訟觀念。法律意識好的人會認為訴訟是保護權益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意識不好的人則會認為「好人不為訟」,「屈死不打官司」。六、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現狀自1986成以來,我國已連續實施了三個五年普法規劃,到目前為止,法律知識的普及已全面展開,並初步實現了從法律知識的啟蒙教育向提高以領導幹部為重點的全民法律意識的轉變,從單一普法向全面推進依法治理實踐的轉變,普法工作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識也有了相應地提高。雖然意識的提高不能完全和知識劃等號,但如果沒有法律知識做前提,所謂法律意識不可能是空穴來風;有了法律知識不一定有好的法律意識,但法律意識肯定是以法律知識為前提的。另外,在法律知識的普及上也有不足,法律知識的普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同時把所有的法律知識都普及了,要考慮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問題,普法要有針對性,這樣才更有實際效果。比如,讓一個農民去學公司法,他就會覺得沒有什麼用處,但要讓農民去學婚姻法或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這樣他就會很感興趣,因為與他的實際生活有關。七、影響公民的法律意識的因素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我們制度和現實的影響,是利益沖突因素的影響。除了傳統文化中非理性和非人性因素的影響外,制度和現實因素的影響十分重大。第一,是制度沖突與協調問題。人們心目中的法律、書本上的法律、文字上的法律和他本身經歷的法律之間有時會有碰撞與沖突,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法律與制度之間、與改革開放之間的協調問題,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們之間存在一個磨合的問題,有著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沖突。在處於轉型時期的動盪變化的社會結構中,經濟制度、體制改革、經濟利益和法律制度之間的矛盾,是會影響老百姓的法律意識的。 第二,是制度設計問題。法律制度設計,不僅形式,還應該有符合實質的公平與正義。在這方面,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整個法律制度的設計,包括其他制度,應該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法律制度不能反映公平與正義,不能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就會出現深層次的問題。甚至會起到一種相反的作用,在法律制度的設計上,應該考慮到公平和正義的原理。③第三,在我國的法制建設中,有了較好的法律制度,但在現實生活中能否得到很好的落實最為關鍵。而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很多好的法律制度在貫徹和落實的時候,遇到了阻礙,被打了很大的折扣。這不是法律本身的問題,這是制度與法律之間不配套。比如國家賠償法,這幾年間,法院依據國家賠償法判決賠償,但由於財政不給錢,判了也沒用。這不是國家賠償法的問題、法律制度本身是好的,只是貫徹落實時出了問題。第四、法制建設在規范公共權利方面應當做一些改進。在現實生活中,不少情況就暴露出現行財政制度對我們法制建設有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法院獨立行使權力,但法院的錢是財政給的。當一個執法人員在執法時遇到有利害關系的情形他應當迴避,但是當一個部門在執法時有利害關系時就可以不迴避。許可審批要收費,年檢審核要收費,罰款要下達指標,警察拖車成為了有償執法,等等,這些現狀,既便管住了一個小的不合理,卻容忍了一個大的不合理。第五、立法、司法和行政體制的主體導向。立法、司法和行政體製作為國家制度安排的主體組成部分,其自身的設計和定位不僅直接關繫到整個制度是否能真正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直接影響了民眾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成長。首先,立法的程序設計是否能真正體現一個法治國家的要求,做到民主性與科學性的有機統一,是現行法律能否取得民眾認同的關鍵。所謂立法的民主性不僅指制定法律的機關是由民選產生的代議機構,而且指立法過程的民主、公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眾從實際意義上參與立法的過程,使法律必須為他們所了解。立法的科學性則要求立法不僅要真實地反映當前社會的現實需要,而且要為社會的發展留下適當的空間。總之,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學性要求所制定的法律必須一方面能體現絕大多數人的意志,給人們或者至少是給絕大多數人帶來利益;另一方面要照顧到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需要。其次,司法體制是否體現客觀公正的要求直接影響了民眾對法律權威的認可。民眾對法律權威最直接的感受來源於司法機構本身的權威性。而司法機構的權威則主要受兩種因素的制約:一是司法權力作為國家權力的構成部分,自身應當具有足夠的獨立活動空間,這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二是司法機構在行使自己的權力時,能否真正合乎法律制度的要求,也就是所謂的「司法合法」,這是司法贏得社會公信力的根本依據。第三,行政體制能否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運作。在整個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中,行政管理涉及的范圍最廣,與民眾的聯系也最為密切,因此,行政體制的建構是否合法,直接影響民眾對法律的遵守。它要求,一方面,行政體制必須服從法律制度的安排,嚴格遵循職權法定的原則;另一方面,行政機關在行使對社會事務管理職能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八、當前,培養我國公民法律意識的主要途徑法律意識作為現代法治精神的內核,其形成和發展既可呈現為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也可以是人們有意識地選擇和培育的結果。在我國這樣一個典型的主要依靠政府推進實現法治的國家,要培植法律意識,使全體公民牢固樹立對法律的信仰。 第一、隨著我國國民教育和素質的普及提高和普法教育的深入發展,對全體社會成員要全面進行更深層面的法律意識教育。要使每個社會成員都懂得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必須依法行為。第二、要繼續完善各個領域中的立法,使法律法規更具有嚴密性和細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加有效地規范和制約現代社會生活的運轉。這種法治社會環境必然「感染」及於每個社會成員,形成普遍的、更具深層面的法律意識。建立健全現代化行政執法、行政管理機制。使執法者意識到其必須依法行政,所行使的行政權力是管理社會和為民服務的行政,消除以法治百姓的傳統觀念;通過不斷改革和完善司法體制及其相應的監督機制,使司法人員樹立嚴明司法的意識。為此,國家必須逐步完善公務員考試制度和司法考試制度,選拔高素質和相當懂得法律知識的人任國家行政、司法機關的公職。第三、強化民主與法制、依法治國的法律宣傳機制,通過各種渠道和各種形式傳播於全社會。要經常不斷地運用各種典型實例,有選擇地借鑒國外有益的實例,向社會各個角落進行傳播,使每個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升華於這種法治氛圍之中。④第四、不斷發展和擴大基層民主自治。要進一步消融國家優位理念,逐步樹立起社會優位理念。要在加強基層民主自治體制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獨立於政府及其它權力機關的社會中介組織,努力建成一個健康發展的公民社會,使公民在自治中培養民主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樣重要的是,要不斷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礎,市場經濟對規則的需求,市場主體對權利意識的發育和擴張都為法律意識的成長准備了土壤。從歷史上看,正是市場經濟造就了市民社會的主體,拓展了市民社會的活動空間,塑造了市民社會的意識形態,塑造了市民社會的自治體制,促進了適合於市民社會的法律理念和制度的形式。⑤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指出:「必須看到,法治和經濟並非是絕對的因果關系,而是一種結構上的功能互動的關系。法治為經濟的發展創造提供一種理想的秩序和制度環境,經濟為法治提供某種基礎。」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對古希臘羅馬法治精神起源的考察之後,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生產要素的流動特別是勞動力的流動帶來得最顯著的政治法律後果就是打破了以等級和特權為基礎的社會關系格局,建立了自由、平等、契約的新格局,從而孕育和催化了人們對法律神聖、法律至上的精神追求。可以說,沒有市場經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公民社會,也就沒有法治,更談不上公民法律意識的養成。

『捌』 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

一、從小做起,樹立法律意識。
二、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公民。
三、觀看法制宣傳視頻或者電視節目,增強法律意識。 四,積極參與法制宣傳活動和志願活動,親身體驗實踐,增強法律意識。

『玖』 如何提高自身法律意識

(一)提高專業法學教育的質量。中國目前的法學教育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專業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相分離。出現受到大學法學教育的人卻很少能進法院工作的怪現象。其次,專業法學教育本身存在著諸多問題,在法學教育的目標定位方面,必須把培養學生的現代法律意識作為法學教育的教育之本,從課程、教材、師資等方面予以切實的保障,只有這樣,才能為全社會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創造條件。

(二)提高普法工作的質量。普法教育應以提高公民法律素質,推進中國公民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調整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具體來說,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在普法教育的目的方面,應將公民法律意識的現代化作為普法教育的目標。第二,在普法教育的內容方面,應由原來的具體法律規范和條文的教育為主轉化為現代法律意識的教育為主,編寫較為易懂的全國統一的普法教材,主要灌輸給公民現代法的基本觀念和主要內容,重點在於對公民權利意識、訴訟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

(三)完善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首先要進一步做好我國立法許可權劃分工作,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人大與其常委會、國務院各部委及其直屬機構與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許可權關系,盡量避免立法許可權不清楚現象的發生,解決好法律等級效力問題,盡量避免立法沖突;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立法程序。我國應進一步把立法程序細化,使之更具有操作性,更具有民主性和公開性,從而從程序上保障"良法"的出台;最後,要進一步提高立法技術,保證立法質量。立法技術直接影響到立法的質量。認真研究和熟練運用立法技術,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個必要條件。

(四)實施依法行政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任感。行政機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直接行使著大部分的國家權力。必須對行政權進行控制。實踐證明最為有效的是法律方法的控制。我們應進一步加強與完善行政組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和行政救濟各個方面的立法,提高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法律對行政權的控制。

(五)通過公正司法增強公民對法律的信任感。公正是司法的靈魂,是司法的基本價值取向。司法公正代表了社會公正。倘若司法公正受到懷疑,社會公正便失去了最後一道屏障。當前,針對司法過程中存在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敗現象,應當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司法體制改革,建立較為完備的對司法權的監督機制,為司法公正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和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在司法體制上改變目前法院的建制。理順司法機關與地方黨政機關和權力機關的關系,從宏觀司法體制上確保司法獨立,防止司法機關受到地方黨政機關乃至權力機關的非法干涉,導致司法不公。二是通過嚴格法官任用制度,近年來一些學者呼呈精英司法,如今這一建議得到了司法機關的重視。我國已經實行的全國司法統一考試,將法官、檢察官、律師三考合一,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是提高法官素質的有力保障。但同時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目前的制度措施仍是有限的,我們應當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嚴格法官的任用條件,通過精英司法以保障法治最後屏障的穩固。

『拾』 談談你對目前中國人立法維權意識的認識

上不完善 很多不實際不人性化 但是一點點再因為社會發展反應出的問題改變 完善中。 比如從前庭審判決是疑罪按有罪 一般重判,後來立法改變為疑罪按無罪 輕判 該而言之就是一個成長中的問題青年

熱點內容
額頭的閉合性粉刺應該用啥防法治療 發布:2025-01-25 05:05:41 瀏覽:605
名詞解釋立法機關 發布:2025-01-25 04:38:00 瀏覽:721
勞動法司法考試真題2012 發布:2025-01-25 04:37:48 瀏覽:25
道德經密法 發布:2025-01-25 03:56:02 瀏覽:663
法治化論述 發布:2025-01-25 03:55:51 瀏覽:743
司法扣押退回 發布:2025-01-25 03:53:53 瀏覽:713
夫妻動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3:53:52 瀏覽:938
交通法與民法典 發布:2025-01-25 03:38:19 瀏覽:74
法院現場直播 發布:2025-01-25 03:35:15 瀏覽:953
按摩受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2:45:11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