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解釋法的淵源
司法解釋不屬於法律淵源。很多學者認為司法解釋不具有法律淵源地位,認為其不具有合法性依據,侵犯了立法法。但司法解釋具有相當高的合理性,在實踐中也一直發揮著法律淵源的作用。
B. 中國法的淵源中,「立法解釋」是屬於「立法」嗎
立法機關有關所立法的解釋是指立法解釋嗎?
是
「司法機關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釋」版中的「法律解釋」指的是司法解權釋嗎?
是.如果沒有這個大前提的話,法律解釋就可能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學理解釋等.
行政解釋屬於直接法律淵源嗎?
行政解釋這一概念並不存在,行政機關對自己立法(如規章)的解釋仍稱立法解釋。
說道直接法律淵源,是指可以在訴訟中直接作為法律依據的法律淵源,道德規范和正義觀念,社團規章和民間合約,外國法,理論學說特別是法律學說都不屬於這一類。
C. 法的淵源是指什麼
法的淵源簡稱「法源」,是指能作為法律決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資料。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兩種。前者為成文法,後者可以是判例、慣例甚至法理。
一、含義
法的淵源一詞在中外法學著述中是一個有種種詮釋、包括多種含義而並非特指某一確定含義的概念。它可以指法的實質淵源,即法是根源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還是神的意志、君主意志或人民意志;可以指法的形式淵源,即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如憲法、法律、法規;可以指法的效力淵源,即法產生於立法機關還是其他主體,產生於什麼樣的立法機關或其他主體;可以指法的材料淵源,即形成法的材料來源於成文法還是來源於政策、習慣、宗教、禮儀、道德、典章或理論、學說;等等。但無論中西方法學著述,對法的淵源的解說,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認為法的淵源主要指法的效力來源,亦即根據法的效力來源不同對法所作的基本分類。在中國,法的淵源的含義的規范化表述,是指由不同國家機關制定、認可和變動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或地位的各種法的形式。
二、淵源
法的淵源理論通常把法的淵源分為正式意義上的和非正式意義上的兩種。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以規范性法文件形式表現出來的成文法,如立法機關或立法主體制定的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條約等。非正式意義上的法的淵源,主要指具有法的意義的觀念和其他有關准則,如正義和公平等觀念,政策、道德和習慣等准則,還有權威性法學著作等。
法的淵源是發展的,不同時代和國情之下的法的淵源多有不同。如古羅馬的法的淵源主要是法律、習慣、最高裁判官的告示、法學家的著作;中國封建社會的法的淵源主要有成文法、有關的封建綱常禮教和習慣,其中成文法在不同朝代又常有不同形式。就是說,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國家,不可能有種類完全一樣的法的淵源。一國有多少種法的淵源,有什麼樣的法的淵源體系,主要由該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
三、內容
法的淵源
在中國也稱為法的形式,用以指稱法的具體的外部表現形態。任何法都有一定的表現形態,例如以成文法形式表現或以判例法形式表現,以法律形式表現或以行政法規形式表現。立法者或執政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便在於使所制定或認可的法,獲得適當的、科學的形式。執法、司法和守法者要明了不同的法的形式或淵源與自己和自己經辦的各方面事項的關系。
法的內容
一指法的階級本質,一指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即法規定了什麼內容。法的形式則指法的內容的表現形式。
法的形式
與法的內容的關系呈現出兩種情況:一方面,作為表現法的形式淵源和法的效力淵源的法的形式,與法的內容在一般情況下是統一的,內容決定形式。不同本質的法往往有不同形式,如封建製法的本質決定封建製法中存在皇帝的敕令、詔書這種形式。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內容也決定法的形式,如無論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存在需要以憲法、法律、法規來調整的社會關系,因而都有相應的法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有的情況下法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又是復雜的。一是同一種法的形式往往也可以為不同階級本質的法所採用,如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這些法的形式,既為資本主義法所採用,也為社會主義法所採用。再是具有相同階級本質和調整內容的法,往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即使在同一國家的同一歷史時期內,由於創製法的國家機關的復雜性和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所擔負的任務的復雜性,也必然造成法的淵源的復雜性、多變性。前者如,同是西方國家的憲法,在美國、法國採用成文憲法形式,在英國採用不成文憲法形式。後者如,在中國,1982年憲法之前有一種稱為法令的法的淵源,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但由於形勢發展的需要,1982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同全國人大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制定的也是法律,這樣,現行中國法的淵源中就不存在法令。這類情況是由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國情造成的。
法的淵源有重要意義:
首先,法的淵源是區分法與其他社會規范的一個重要標志。不是所有的社會規范都是法,只有那些由一定國家機關通過一定程序制定或認可、成為法的一種淵源的社會規范,才是法。要把某種意志上升為法這種特殊的社會規范,必須使這種意志採取法的表現形式。一般說,只有成為法的淵源的社會規范,才能成為司法機關辦案的依據。了解當代中國法的淵源,才能明了今天中國有哪些形式或種類的法,才能明了今天中國司法機關的辦案依據主要有哪些。
其次,法的淵源所以有不同的類別,是因為它們由不同的國家機關產生或認可。立法者不能制定或認可不屬於自己許可權范圍的法的淵源。研究法的淵源問題有助於解決什麼樣的國家機關有權產生什麼形式的法的問題。
再次,不同的法的淵源可以表現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研究法的淵源有助於採取適當法的形式表現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級,有助於明確哪些法的效力高些,什麼樣的法具有最高效力。
最後,不同法的淵源適合於調整不同的社會關系,不同法的淵源亦有不同的技術特點,研究法的淵源問題,有助於立法者採取適當法的形式調整一定社會關系,運用特定立法技術制定或認可特定形式的法。
D. 刑法淵源包括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嗎
刑法淵源包括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是錯誤的理解。
刑法的淵源包括:
1.刑法典
系統性地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即狹義的刑法。是指1997年全國人大出台的刑法,包括刑法修正案。
注意:刑法修正案的來由,目前有七個刑法修正案。
2.單行刑法
刑法典之外,獨立地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法律。目前我國的單行刑法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1998年12月29日頒布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創設騙購外匯罪;將逃匯罪的主體由國有單位擴大到所有中國的單位;將非法買賣外匯定為非法經營罪)
3.附屬刑法.
即附帶規定於經濟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一些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如《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有關刑事責任的規定。
注意:單行刑法與附屬刑法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專門規定犯罪與刑法的規范,後者是其他法律規范中附帶指明罪刑規范。但我國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附屬刑法,因為我國的附屬刑法實際上是對於刑法典內容的重申,即單獨地依靠附屬刑法並不能給行為人定罪量刑。
4.變通規定
(1)含義: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級人民代表大會根據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則制定的、涉及犯罪與刑罰的變通或補充規定,也屬於廣義刑法的內容。
(2)特點:這種規定只在該特定區域適用。
E. 立法解釋是民法淵源嗎
法律分析:民法的直接淵源包括法律和習慣。在適用順序上,法律優先於習慣,習慣充當了法律的補充。此處的法律是廣義的法律,包括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和自治條例,特別行政區法規、經濟特區法規以及我國簽署或者承認的國際條約與協定。立法解釋與司法解釋作為法律的從屬者,理應屬於法律的范疇。習慣是特定地區的人們在生活中長期形成的一種穩定的生活交往的方式。它存在於特定的地區,具有長期穩定性,為人們所普遍信奉與遵守,往往是以道德、風俗傳統的形式存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F. 立法解釋屬於法律淵源嗎
法律分析:是我國法律淵源,法律淵源,簡稱法源,基本含義是法律來源,又指國家機關、公民和社會組織為尋求行為的根據而獲得具體法律的來源。我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立法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所以立法解釋屬於法律淵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四十五條 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G. 法律解釋到底是不是法的正式淵源
法律解釋到底不是法的正式淵源。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中央一級國家機關中,作出的法律解釋最多、影響最大的是最高院作出的司法解釋。有利於填補法律漏洞、統一法律適用、為立法及制度創新積累經驗。符合法律規范的形式特徵(公開性、權威性、規范性、普遍性),在法律適用中援引。但不是我國法的正式淵源。
1、立法解釋
立法解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區別在於對於立法解釋的主體即立法機關和立法解釋的對象即法律的不同理解。
在我國立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大各部門委員會以及省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解釋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2、行政解釋
行政解釋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對於不屬於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進行的解釋。
3、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對司法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做的解釋。司法解釋分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解釋和這兩個機關聯合作出的解釋。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有原則性分歧時,應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
(7)立法解釋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許可權劃分
1、按憲法、立法法的規定,我國法律的最高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凡法律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作出規定。
2、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如果有原則分歧,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
3、不屬於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國務院及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4、凡屬地方性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地方人大的常委會進行解釋或作出規定。凡屬地方性法規規章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解釋。
5、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國務院及主管部門解釋。國務院主管部門的規章由主管部門解釋。
H. 法的淵源的分類
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兩種。前者為成文法,後者可以是判例、慣例甚至法理。法的淵源簡稱「法源」,主要指法律規范的來源或源頭,是指能作為法律決定的前提的那些法律資料。
法的實質淵源,即法是根源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還是神的意志、君主意志或人民意志;可以指法的形式淵源,即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如憲法、法律、法規。
可以指法的效力淵源,即法產生於立法機關還是其他主體,產生於什麼樣的立法機關或其他主體;可以指法的材料淵源,即形成法的材料來源於成文法還是來源於政策、習慣、宗教、禮儀、道德、典章或理論、學說;等等。
(8)立法解釋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法的淵源是發展的,不同時代和國情之下的法的淵源多有不同。如古羅馬的法的淵源主要是法律、習慣、最高裁判官的告示、法學家的著作;中國封建社會的法的淵源主要有成文法、有關的封建綱常禮教和習慣,其中成文法在不同朝代又常有不同形式。
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國家,不可能有種類完全一樣的法的淵源。一國有多少種法的淵源,有什麼樣的法的淵源體系,主要由該國的具體國情所決定。
在中國也稱為法的形式,用以指稱法的具體的外部表現形態。任何法都有一定的表現形態,例如以成文法形式表現或以判例法形式表現,以法律形式表現或以行政法規形式表現。
立法者或執政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便在於使所制定或認可的法,獲得適當的、科學的形式。執法、司法和守法者要明了不同的法的形式或淵源與自己和自己經辦的各方面事項的關系。
I. 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是不是中國的正式法律淵源
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是法律的補充文件。正式法律的淵源是一個國家的憲法,所有解釋和立法,都源於憲法。
J. 法的淵源是什麼
所謂法的淵源是指法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就是法的具體表現形式,正如法的概念所表述,法是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上層建築的范疇的概念,是個抽象的表述,而抽象的法勢必需要一個具體的表現形式為我們實際生活所運用,也就是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分為正式淵源和非正式淵源兩大種類:正式淵源即由具體的法律規范、法律條文所形成的法的淵源,也就是各種成文法;非正式淵源即由一些散見的不成文的規范,如習慣、判例、政策等。
(10)立法解釋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中國法的正式淵源有八個,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自治法規、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
另一類是法的非正式淵源,即指那些具有法律意義的准則和觀念,這些准則和觀念都尚未在正式的法律中得到權威性的明文體現,故也叫不成文法,例如習慣、判例、政策、法理學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