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修養求是

道德修養求是

發布時間: 2022-06-17 15:41:45

㈠ 如何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任何人的性格特徵,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成功與否,都是在個體文化和社會文化組成的座標系中取座標。換言之,一個人的成功既取決於個體的素質,又取決於你所面臨的環境。因此,同學們走向社會,取得成功,既要認識自己,又要認識環境。
首先,學生生活環境是經過加工的。秩序化的環境,職業生活環境是自然的、未經設計的環境。學校教育是根據一定的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因此從教學計劃到教材、授課、作業,從課內到課外,從班集體的組織到環境的布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學生生活很有秩序。職業生活則主要靠自己去摸索、奮斗,再沒有人為你去精心設計了。因此,不同的對待方式,結果會大不相同。其次,學生生活是浪漫的、想入非非的;職業生活是現實的、鄭重其事的,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思想言行一般不直接轉化為社會現實。做作業是為了消化、鞏固課程學習,演講是為了訓練口才和思維……錯了不要緊,可以重來。職業生活則根本不同,你設計橋梁,建造樓房、工廠,錯了一個數字,後果不堪設想;你當法官,做記者,不實事求是,會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你當教師,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因此,職業生活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再次,學生生活屬非分配領域,同學之間不發生利益沖突;職業生活屬分配領域,相互間利益相關。學生來校是為了學習,相互間不存在利益沖突,同學之間的感情是非常純潔的,因而保持的時間也最長。在校期間,也會發生一些矛盾,但畢業生回過頭來看,大家都會覺得根本算不了什麼。職業生活屬分配領域,人們通過職業生活既要成就事業,又要養家糊口。選拔幹部時,一個或幾個名額,大家都想上;工資、獎金的發放,住房的分配等等,都與個人利益相關。職業生活的協調靠政策、機制。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有些同學對此極不適應。

總之,認識環境是我們適應社會、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我在對畢業生進行調查中,當問到「影響你成功的因素」時,40%左右的人回答是「機遇」。有人對中國當代名人成功素質進行分析時,把「抓住機遇」排在第一,其它幾項依次是:功底與才華、信念、敬業精神、特殊個性、承受力、人際關系、善於表現自己、口才。可見,機遇對一個人成功有重大影響。

機遇可分為先天機遇和後天機遇。先天機遇是指你生下來是男、是女;你是出生在北京的高幹家裡,還是出生在貧困的山區農家裡……這對你今後的事業肯定會產生影響,但你無法改變,這也是人們常被稱之為「命運」的東西。後天機遇是在你成長、發展中所遇到的社會需求,其本質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一種必然需求。大機遇就是那種持久的社會需求。我們通常所說的機遇是指後天機遇,這種機遇對我們的成功則是富有彈性的。

首先,能否抓住機遇富有彈性。機遇是客觀存在,但你能否抓住它,則取決於你的素質。有人分析總結,改革開放20年來,有七大機遇:1978年至1986年是文學藝術家的黃金時代;1979年至1992年是個體戶成功的最佳時期;1980年至1986年,是演講藝術發展中的黃金時期;1980年至1994年是我國計算機市場機遇的最佳時期;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是中國人在股票市場上成功的最佳時期;1992年初至1993年上半年是房地市場一次罕見的大成功機遇;從1996年開始,下崗也許是一次機遇。這是從大的方面來說,在每個人發展的空間內,還有很多的機遇。

機遇一般有三個階段:潛伏、高潮、衰退。在機遇的潛伏時期,它表現出風險大、困難多,要進入機遇將承擔很大的壓力,但只有早進入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進入機遇晚,機遇就不再成為機遇,而是巨大的負擔。抓住機遇,就要審時度勢,看準社會發展趨勢,及早進入機遇。

其次,進入機遇後能否取得成功,同樣富有彈性。抓住機遇,取得成功,需要有膽略、學識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機遇只偏愛那些為事業的成功作了最充分准備的人,換句話說,只有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東風才顯得珍貴和富有價值。因此,我們不要在那裡等待機會,而是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使自己具備相應的足以勝任的資格。在長期艱苦准備的基礎上,一旦抓住機遇,就可以如魚得水,干出一番大的事業。

任何事業,特別是大的事業的成功,都可能遇到風險,遭受挫折。一旦遇到挫折,我們決不能「把眼前當永遠,把暫時當永恆」。不少人的失敗都源於此,自以為一次失敗了,就永遠會失敗,一次成功了,會永遠一帆風順。遇到挫折,我們也不要埋怨。有的人,老是埋怨,埋怨社會,埋怨領導,埋怨父母,一輩子下來,背著埋怨兩個字走向墳墓,累得要死,一事無成。永遠保持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態度,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㈡ 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意義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

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有責任心是必要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2)道德修養求是擴展閱讀

概括而言,職業道德主要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忠於職守,樂於奉獻;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依法行事,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

1、忠於職守,樂於奉獻

尊職敬業,是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一種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務實、優質服務、勤奮奉獻的前提和基礎。從業人員,首先要安心工作、熱愛工作、獻身所從的行業,把自己遠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實處,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非凡的貢獻。

從業人員有了尊職敬業的精神,就能在實際工作中積極進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質量關。對工作認真負責和核實,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為自己的天職和莫大的榮幸;同時認真進行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積累經驗。

敬業奉獻是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隨著市場經濟市場的發展,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態度、技能、紀律和作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職業作為認識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可謂默默無聞、枯燥煩瑣。沒有名利可圖,無私奉獻的道德品質,只有「不唯上、不唯書、只為實」的求實精神,是很難出色地完成任務的。為此,我們要求廣大從業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熱愛工作,獻身事業,樹立崇高的職業榮譽感。

要克服任務繁重、條件艱苦、生活清苦等困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於寂寞,樂於奉獻。要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刻苦鑽研。

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關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德與弘揚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2、實事求是,一票否決

實事求是,不光是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的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問題,而且是統計職業道德的核心。求,就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是,有兩層涵義,一是是真不是假,二是社會經濟現象數量關系的必然聯系即規律性。為此,我們必須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和制止工作上弄虛作假。

這就需要有心底無私的職業良心和無私無畏的職業作風與職業態度。如果夾雜著個私心雜念,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慾需要,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就在所難免,也就會背離實事求是原則這一最本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尤其對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根據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對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作為一個工作者,必須有對國家對人民高度的負責的精神,把實事求是作為履行責任和義務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從業人員要特別注意調查研究,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來面貌如實反映,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隨波逐,不看眼行事。

3、依法行事,嚴守秘密

堅持依法行事和以德行事「兩手抓」。一方面,要大力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亂紀的現象,依靠法律的強制力量消除腐敗茲生的土壤。

另一方面,要通過勸導和教育,啟迪人們的良知,提高人們的道德自覺性,把職業道德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節,融於工作的全過程,增強人們以德的意識,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

嚴守秘密是統計職業道德必須的重要准則。保守國家、企業和個人的秘密。

4、公正透明,服務社會

優質服務是職業道德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優質服務是職業生命力的延伸。

㈢ 品德修養八個標準是什麼

一、厚道。

古人雲:厚德載物,就是說人只要有好德行,沒有承載不了的事,相反人無大德便無法成就大事。這些名言忠告,告誡我們要樂於吃虧,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成就事業。同時,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二、善良。

善良是好人品的關鍵要素。人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方能使人敬仰。要多存善心,多興善舉。只有這樣,才能坦坦然然做人,達到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境界。

三、守信

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什麼事也干不好。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鍵是要講信用。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講究言必行,信必果。尾生為愛情魂斷藍橋,曾子因--句話為兒子殺豬,都是守信的千古佳話。人在社會上如果不講信用,肯定沒有人願意與其交往,更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四、寬容。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要能容下難容之事。我們要學會寬容與自己看法不同的人,特別是與自己有矛盾的人。

寬容別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的心靈松綁,否則,只會給自己的心靈加壓,受累的還是自己。要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多看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寬容別人不足之處,一分為二地看待別人。凡事爭則兩敗,讓則兩利。

五、誠實。

誠實是立身之本,誠實是一一種美德。人之無誠,不可為交。「欲當大任,須是篤實」。做人只有實實在在,老老實實,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我們對待工作也一一樣,不管是匯報工作,還是反映問題,都要實事求是,絕不可弄虛作假,失信於人。

六、謙虛。

謙虛是好人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什麼時候把自己看低一一些,總是好事,一方面有利於自己的進步,另一方面有利於與人相處。古人雲「無論做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何等業,總不可有粗浮心」。干任何事情,不要總認為自己賢能,不可少之,這樣不好,容易讓人討厭。謙恭之人,人皆愛之。

七、正直。

一個人不一定能成為一一個偉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為一一個正直的人。正直之人,首先要做到憑良心辦事。清人王永彬有雲:「求個良心管我,留些餘地做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幹事都能從良心出發,那絕對是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人還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遇到問題要有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堅持真理,不能因為關系好把錯說成對,也不能因關系不好,而把對說成錯。

八、執著。

人貴有恆。干任何事情要有決心、恆心和耐心,要有執著追求的精神,這是成就事業的關鍵。否則,將一一事無成。所謂「滴水穿石,鐵棒磨針」,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愛國將領馮玉祥說過:「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因為這些人一旦認准目標,只管朝前走,所以才會取得成功。相反,有些所謂聰明之人,因為腦子轉速太高,幹事業左顧右盼,思東想西,結果還是成不了事。

我們自己不妨做個傻子,把自已看得渺小一一點,有什麼不可呢?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只要是認準的事,就應該想盡千方百計把它完成,把它干好,奮力追求成功的樂趣。這種恆心和勇氣,就是執著追求的具體體現。

㈣ 道德素養指什麼

道德素養:道德: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素養:即修養。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煉,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段的思想道德要求,在個人品質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我國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由傳統道德教育發展的,符合社會進步的道德准繩。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儒家學說里得到了良好的體現。古人把為人處事的經驗和教訓,總結為人處事的准則,流傳並且教育後代,使大家以同一種規則准則要求自己,衡量別人,慢慢形成了所謂的道德標准。這種確定下來的標准,絕大多數仍然符合現在社會的要求,甚至更加需要。提高新青年的思想道德修養,就必須接受、傳承這些教育。明白這些道理,不是把他們當作封建殘留的腐朽文化而予以摒棄。
仁、義、禮、智、信 這五個字是傳統道德最濃縮的精華所在,也是現在社會最需要的道德品質。不論是在商業交往,還是社會交際,這些品德都是一個人能否成功,得到社會肯定的法寶,也是一個人作出判斷的堅定依據。也就是做人的信念。這些信念和科學信念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為學的人,一定要志存高遠(仁),尊敬他人(禮),尊敬他人的研究成果(義),誠實守信(信),實事求是(智),這些都是科學信念最基本的體現,也是仁、義、禮、智、信五個字的體現。
提高傳統道德就要知道傳統道德屬於什麼范疇,傳統道德是依附於傳統文化而存在的,要理解傳統道德的真正含義,就要對傳統文化、傳統哲學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對祖國文化都應該有一定的認識,所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對古代道德啟蒙教材的學習是最好的途徑,下面是長春市實驗中學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一段時間後一個同學的日記:
(長春市實驗中學一年21班學生張陽的"心情日記" )
從小到大,我總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父母的關愛,朋友的體諒,本身就是無可厚非的。於是,我常常發小姐脾氣,。。。粗聲粗氣,絲毫沒有感到歉疚之意。。。"中華傳統美德"這門課。。。走進了我們的教室。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人" 的為人准則,理解了"溫良恭儉讓"的做人修養,也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表現。。。過去的一切歷歷在目:中考那幾天,父母經歷了他們人生中最難熬的歲月,我們在考場答卷,他們在外面鼓勵,烈日當空卻始終不肯離去。。。在我重病的那些日子裡,母親日夜的守候。是愛讓他們可以為我們犧牲,是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們可以為了我們風雨兼程。對於這樣超越了人生感情的來之不易的關懷,我們怎麼可以不去珍惜,不去用愛來回報?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美德不正是我們應該展現出來的嗎?"親所好,力為具"不也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嗎?今天,我幫母親洗了碗,給身體不好的父親捶了背。望著他們嘴角綻放的笑容,眼中飽含的愛意,我深深感到:一個人的美德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愛的回報。"君投之以桃,我報之以李。"
是什麼讓一個少年對做人的認識產生了前後如此劇烈的差異,就是傳統文化的熏染。有人質疑說,這種文化過於腐朽,不適宜現在的競爭性社會。這些顧慮是值得考慮的。因為傳統的東西中並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有一些糟粕,已經不適合現在社會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就不能盲目的尊崇傳統,應該以科學的視角來審視觀察,也就是我們說的科學信念。但是這些事情其實是不用過於擔憂的,因為一種文化只要根基是好的,即使葉子黃洛了,或者蟲蛀了,還會再生新的、健康的枝葉。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只要樹立正確的科學信念,就能夠辨別傳統文化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正如論語所說:「擇其善者而從制,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就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最經典適用的一個判斷標准:擇善而從。這樣,以科學信念作支撐的思想道德,才是現代的思想道德。
總而言之,提高思想道德修養,首先要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同時樹立並堅持正確的科學信念,明確科學和科學信念的真正含義,以科學的信念為人處世,以高尚的道德作為科學信
念的精神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畢竟,歷史上沒有缺德的科學家,更沒有缺德的大醫。同時提高與進步,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徑。

㈤ 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國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准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 表現在十個方面即「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系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准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范」(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包銷祖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們要把二者盡量同意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節」:節氣、名節、操守、節制。崇尚理想、信念、信仰。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在《騰文公下》中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至理名言。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軟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煉和發展。熔鑄成為不圖名利、為政清廉、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涌葆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堅強、剛毅。中華傳統文化對「勇」賦予了豐富內涵:「持節不恐謂之勇」,「持義不掩曰勇」,「投身為義曰勇」,「知死不避曰勇」,「懸命為仁曰勇」,「棄命為仁曰勇」,「勝敵壯志曰勇」。「勇」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說真話,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和」「和睦、和氣、中和、和平、和諧。求同存異。中華傳統文化把「和」作為最高價值,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禮用之,和為貴。」(《論語*學而》)提出為政應「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和」以治國。周幽王大夫史伯針對當時周政權危機,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濟」的理論。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和」被認為是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標。傳統文化還把「中」與「和」並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中和」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強調「和諧」、「允執其中」、「時中「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順和鄰里、和諧社會、協和萬邦、天人合一、和氣生財、和平天下、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 「十德」可分為兩組:原「五常」——「仁、義禮、智、信」為一組;新「五德」——「忠、孝、節、勇、和」為一組。10個字內涵外延,相對區別,難免有交叉,主要取其本意、主意。「十德」既有內向的,就自身內心修養而言的;又有外向的,從與他人關系、社會關系、改造世界而言的。每組各字之間,均有次序,相互對應,仁忠、義孝、禮節、智勇、信和,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基本內涵概括更加完整、豐滿、全面。孟子認為,「四德」不是平行的,「仁」是之首,是「四德」之根本,「信」貫穿;新「五德」,「忠」為首,是根本,「和」貫穿。「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核心思想。「和」也是貫穿「十德」整體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最高目標。 「十德」具有綜合性、全面性、現實性。「十德」是全方位的,「十德」中有道德,有價值,有人格,有文化,有制度,有法治,有經濟,有政治,有實踐,有家庭,有國家。 「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本內涵,是要義,是精華,是人生的基本准則,是社會倫理規范。「十德」充分表明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博大精深,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深厚底蘊,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 「十德」是個很高、很全、很美、很理想的目標,是崇高的境界。每個人,甚至每一代人,不可能徹底做到,不可能完全達到,但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嚮往之、為之奮斗之,不懈努力,不斷地接近,直到永遠! 「十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至德要道。中華民族堅持「十德」、弘揚「十德」、追求「十德」、實踐「十德」,那麼,我們的社會一定是非常和諧的,我們的國家一定是非常發達的,我們的民族一定是非常強盛的,我們的人民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㈥ 怎樣提高一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人以一種思想道德准繩對自己的教育,鞭策。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樹立科學信念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在邏輯上密不可分。

引 言: 1、研究背景:當今的東西方文化觀念交融產生強烈沖擊時代。 2、問題提出及研究意義:從改革開放以後,道德教育一直處於一種是否繼承傳統,科學信念處於獨立於道德之外的情況。通過論述,研究希望明確二者之間的客觀關系。 3、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本文探討了科學信念和思想道德修養的概念,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敘述了如何樹立科學信念,如何加強自我道德修養。得出了只有堅持客觀科學態度,秉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達到目的的結論。
正 文:
在現在社會中,提高樹立科學信念,提高自我思想道德培養,最好方法應該是學習並繼承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客觀的融入現代文化,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思想道德標准,同時明確科學信念的真正含義,毫不動搖地維護二者之間的關系。
什麼是信念: 信念指人們對某種觀點、原則和理想等所形成的內心的真摯信仰。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意識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現為人們內心深處的判斷標准和行為動機。信念是後天的, 它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對各種觀點、原則、理論和事業經過鑒別和選擇而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當某個人確認某種思想、某種理論和某種事業是正確的,是真理,並去自覺維護這種思想理論和事業,就確立了信念。這些信念大多數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某種認識。所以,信念是帶有主觀性的,並不能客觀地反映每個人的思想和想法。
(首先明確一個悖論,我們往往說某某事物是科學的,就表明此事物是正確的,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科學不等同於正確,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科學信念不是指信念是「科學」的,而是指科學的信念,科學的信念是以科學的世界觀為前提,以科學真理為依據建立的,因此.它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理性的推敲。我們學的是自然科學,所以我們要樹立科學信念,以科學信念為基礎,堅定自己的學習動機和方向。但是在提高樹立科學信念的同時,要對科學信念有明確客觀地認識。比如說,現在網路上有人這樣評價定義信念和科學信念:
信念,它強調的是實踐當中的信,或者說強調的是堅定的觀念。共產黨人信仰的信念是什麼?是馬克斯主義。信念在實踐當中分為科學信念和非科學信念,什麼是科學信念呢?樹立社會主義信念,就是科學的,我們實踐當中說的,宗教、迷信、封建就是非科學性的。
這個論斷本身就是有悖科學信念的。科學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范疇,而是隨著不斷的研究探索,擴大其適用范圍。所以現在未知的,或者當今科學上不能解釋的事物或現象,未必在今後的科學發展中仍然不能被解釋,所以,上述論斷就是違背科學原理的。科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日心說在布魯諾時代就是偽「科學」,但是到了後期逐漸得到的「科學」的認證,成為了當時的「科學」,可是現在的科學研究表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恆星而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日心說最終被確定為非科學的觀點,但是符合當時發展方向,有進步意義。
所以樹立科學的信念就要有科學的態度,而科學的態度的形成必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修養。
什麼是思想道德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是指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一定階段的思想道德要求,在個人品質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我國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由傳統道德教育發展的,符合社會進步的道德准繩。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儒家學說里得到了良好的體現。古人把為人處事的經驗和教訓,總結為人處事的准則,流傳並且教育後代,使大家以同一種規則准則要求自己,衡量別人,慢慢形成了所謂的道德標准。這種確定下來的標准,絕大多數仍然符合現在社會的要求,甚至更加需要。提高新青年的思想道德修養,就必須接受、傳承這些教育。明白這些道理,不是把他們當作封建殘留的腐朽文化而予以摒棄。
仁、義、禮、智、信 這五個字是傳統道德最濃縮的精華所在,也是現在社會最需要的道德品質。不論是在商業交往,還是社會交際,這些品德都是一個人能否成功,得到社會肯定的法寶,也是一個人作出判斷的堅定依據。也就是做人的信念。這些信念和科學信念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為學的人,一定要志存高遠(仁),尊敬他人(禮),尊敬他人的研究成果(義),誠實守信(信),實事求是(智),這些都是科學信念最基本的體現,也是仁、義、禮、智、信五個字的體現。
提高傳統道德就要知道傳統道德屬於什麼范疇,傳統道德是依附於傳統文化而存在的,要理解傳統道德的真正含義,就要對傳統文化、傳統哲學思想有一定的了解。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對祖國文化都應該有一定的認識,所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就要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對古代道德啟蒙教材的學習是最好的途徑,下面是長春市實驗中學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一段時間後一個同學的日記:
(長春市實驗中學一年21班學生張陽的"心情日記")
從小到大,我總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父母的關愛,朋友的體諒,本身就是無可厚非的。於是,我常常發小姐脾氣,。。。粗聲粗氣,絲毫沒有感到歉疚之意。。。"中華傳統美德"這門課。。。走進了我們的教室。通過學習,使我明白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人" 的為人准則,理解了"溫良恭儉讓"的做人修養,也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表現。。。過去的一切歷歷在目:中考那幾天,父母經歷了他們人生中最難熬的歲月,我們在考場答卷,他們在外面鼓勵,烈日當空卻始終不肯離去。。。在我重病的那些日子裡,母親日夜的守候。是愛讓他們可以為我們犧牲,是強烈的責任感讓他們可以為了我們風雨兼程。對於這樣超越了人生感情的來之不易的關懷,我們怎麼可以不去珍惜,不去用愛來回報?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美德不正是我們應該展現出來的嗎?"親所好,力為具"不也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嗎?今天,我幫母親洗了碗,給身體不好的父親捶了背。望著他們嘴角綻放的笑容,眼中飽含的愛意,我深深感到:一個人的美德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愛的回報。"君投之以桃,我報之以李。"
是什麼讓一個少年對做人的認識產生了前後如此劇烈的差異,就是傳統文化的熏染。有人質疑說,這種文化過於腐朽,不適宜現在的競爭性社會。這些顧慮是值得考慮的。因為傳統的東西中並不都是百分之百的好,有一些糟粕,已經不適合現在社會的東西,這時候我們就不能盲目的尊崇傳統,應該以科學的視角來審視觀察,也就是我們說的科學信念。但是這些事情其實是不用過於擔憂的,因為一種文化只要根基是好的,即使葉子黃洛了,或者蟲蛀了,還會再生新的、健康的枝葉。
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只要樹立正確的科學信念,就能夠辨別傳統文化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正如論語所說:「擇其善者而從制,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就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最經典適用的一個判斷標准:擇善而從。這樣,以科學信念作支撐的思想道德,才是現代的思想道德。
總而言之,提高思想道德修養,首先要提高傳統文化的修養,同時樹立並堅持正確的科學信念,明確科學和科學信念的真正含義,以科學的信念為人處世,以高尚的道德作為科學信
念的精神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畢竟,歷史上沒有缺德的科學家,更沒有缺德的大醫。同時提高與進步,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徑。

㈦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水平

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質、工作能力等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校準人生坐標、奮斗方向,是擺在每一名黨員幹部面前的重大課題。為此,黨員幹部務必著力在十個方面下工夫。

1、要做終身學習的人

學習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一個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的人,必定是一個能夠有所成就的人。學習能夠使人進步,令人踏實、有底氣,讓人贏得比較優勢,使人生更有品質、更富光彩。廣大黨員幹部應當讓學習成為自己的興趣、精神需要和生活方式。

勤奮學習、學有所成,學以致用、用以促學。首先,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只有保持理論上的清醒,才能做到政治上的堅定。對黨員幹部而言,懂理論、講政治對個人成長十分重要。只有牢牢掌握黨的理論和政策,才不會犯原則性、方向性的錯誤。

其次,要學習現代經濟、科技、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再次,要堅持從實踐中學習。經歷是財富,實踐出真知,要重視在實踐中增長個人才幹。要通過學習積累知識、豐富思想,理清思路、增強本領,做一個明白人、清醒的人、有智慧的人。

2、要做充滿激情的人

激情是指一個人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充沛旺盛的精力、樂觀自信的精神勤奮工作、開創事業的勁頭。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只有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積極向前的精神狀態,時刻准備著,才能在機會來臨的時候緊緊把握住;始終洋溢著工作激情、生活激情。

奮勇向前,生命才會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有價值,事業才會更有成就。尤其在面對繁重任務、應對復雜局面時,黨員幹部更需要有一種面對困難敢於挑戰、面對落後敢於奮起、面對競爭敢於爭先的激情和勇氣。

3、要做能經受考驗的人

在人生的旅程中,各種工作、生活上的考驗就像不速之客,總是不期而至。尤其對黨員幹部來說,考驗和磨煉往往伴隨自己的一生,必須經得住挑戰、頂得住壓力、受得住委屈、保持住韌勁。黨員幹部既要經受住逆境的考驗,也要經受住順境的考驗。

面對逆境要堅定信心,遇到非議不自卑、遇到苦難不失志,能夠迎難而上、負重前行,相信風雨之後必能見彩虹;面對順境,要沉穩寧靜,做出成績、聽到贊揚時不得意忘形,時刻想著以更高的標准要求自己,以更廣的胸懷博採眾長。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做到淡泊坦然、靜水流深,才能在各種風浪考驗中砥礪前行。

4、要做心胸寬廣的人

只有心胸寬廣,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差別。一個人胸懷是否寬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事業成就的大小,以及幸福指數的高低。個人能力再強,但是胸襟不寬廣、不能容人容事,單槍匹馬也難成大事。

黨員幹部要與人為善,樂於看到別人成功;要保持平常心,經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多為他人著想。只有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心態平和、豁達寬容,才能廣交朋友,營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



5、要做謙虛低調的人

謙虛是美德,低調是智慧。具有謙虛低調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時能溫和有禮、進退有度,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黨員幹部謙虛低調,更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得到群眾的支持。既不能好高騖遠,又不要自足自滿、停步不前。

因此,黨員幹部對待自己應有自知之明,面對成績不自負自傲,面對缺點和問題不文過飾非,而是主動、認真地改正不足,爭取更大進步。

6、要做實事求是的人

黨員幹部應從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來看問題、辦事情,應根據事情的本來面目、真實狀況判斷是非曲直,從實踐出發,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不事張揚,做到能幹事、干成事。革命先驅李大釗有段名言:「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而惟以求真的態度做踏實的功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就。」這就要求黨員幹部不空談、不作秀、不作假,力戒驕躁、急躁、浮躁,防止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而要少說多干、厚積薄發。

7、要做勇於創新的人

勇於創新,是當今時代每一名黨員幹部成就事業的基本要素。一個因循守舊、總是原地踏步的人,往往會變得固執而沒有生氣,最終在各種競爭中被淘汰。黨員幹部要不斷追求思想上的進步、知識上的進步、能力上的進步、工作上的進步

在工作中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立足崗位、開拓創新,敢於做前人沒有完成的事、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追求創造性思考、創造性工作、創造性落實。

8、要做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一種生活智慧。黨員幹部更應該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既要為已經擁有的一切而感恩,也要為在工作中苦苦追求、艱辛探索的奮斗過程感恩。

因為這個過程能讓人收獲難得的人生經歷。黨員幹部要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美德,在心中深深紮根。

9、要做嚴於自律的人

自律,應時刻伴隨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可以說,人離開了自我約束,就不可能走好人生之路。做人缺乏自律就會失德,做事缺乏自律就會失誤,甚至違法亂紀。只有嚴於律己、正視自己的過錯並努力改正,才是一個對事業、對集體、對家庭、對自己負責的人。

才是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一個讓人信任和令人信服的人。黨員幹部要在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政治信念;在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標準定得更高一些,而不能敷衍應付、得過且過;在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慎始慎終慎獨慎微、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10、要做團結協作的人

成功的事業,離不開志同道合的夥伴,離不開團結和諧的集體,離不開和睦相處的團隊。團結共事是事業的需要,同時也是難得的緣分、難忘的歷程、人生的幸運。黨員幹部要堅持把團結和諧作為一種境界來提升、一種責任來追求、一種行為來養成。

但講團結不是和稀泥、做老好人,要防止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化」團結、不講原則隨波逐流的「表面化」團結、以個人為中心劃圈的「狹隘化」團結、以私利為取向的「功利化」團結;要增強團結意識、大局意識。

積極配合,相互支持,合作共事;要講感情、講友誼,多溝通、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利用團隊的力量做好工作、促進事業、實現發展。

㈧ 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請認真回答我的儒家思想學

考題最以回答,專家不會在網上給你回答,非專家也不敢給你回答。我不是專家。我喜歡儒家思想,我簡要的回答一下你上面提出的問題:
一:儒家思想重視實踐,而一切成果,都來自於實踐。
二:儒家思想重視現實,實事求是,是儒家思想的內核。
三:儒家思想淺顯易懂,朴樹貼近我們的生活。
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就是要用儒家思想指導你的實踐,多學習,多實考。

㈨ 道德修養包括哪些方面

1、思想道德素質 一般是指三個方面,一是是非標准,這主要是指崇尚真、善、美.二是勇於堅持真理,一個科學家,他應是屬於祖國和世界的,要為真理而獻身
2、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人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在政治傾向、理想信仰、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等方面養成的較穩定的品質
3、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人們的道德認識能力和道德行為技能在人的素質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它在每個人的成才中都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思想道德素質的高低決定人生價值的品位是大學生奉獻、回報社會的根本前提
4、思想道德素質是指導,文化素質是基礎,科學素質是本領,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本錢.我們談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為目的的教育
5、所謂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人們在社會生產、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

6、兩者相比,思想道德素質是指直接與世界觀、人生觀、政治觀相聯的認知、價值、觀念和態度.而文化素質表現為一個人的文化基礎、人格狀況、觀察和思考問題的視野、對社會事物和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以及生活的趣味等等
7、首先要理解的是,社會主體是指對象性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承擔者,是社會歷史發展一定階段上有意識、有目的的從事社會實踐的人.社會主體就是人.思想道德素質主要是指勞動者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勞動態度以及事業心、責任感等,科學文化素質主要是指勞動者學習、運用知識
8、思想道德素質是指認識客觀世界的觀點(實事求是、辯證、唯物、科學的觀點等)道德情操、法紀觀念、審美觀念等等
9、主導思想 道德素質所謂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人們從事社會實踐活動和為人處世所必需的基本要求和品質素養,它包括思想修養和道德品質兩個基本方面

10、思想道德素質是指信仰和對社會倫理關系進行調節產生的良好效果程度和水平涉及到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問題.學校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通過課程得以體現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知識獲得經驗和能力
11、思想道德素質主要是指人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事業心以及責任感等人的全面和持續的發展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是人的可持續發展
12、思想道德素質是指醫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擁有的基本品質,主要指人的政治觀點、理想信念、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及道德規范等方面
13、思想道德素質是指在醫學職業活動中的工作態度、積極性、責任感、敬業精神等,其由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決定
14、思想道德素質是指應具備先進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在我國先進的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㈩ 如何加強個人道德修養

1、從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從目前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現狀來看,提高思想道版德素質,就需要從以下這三權個方面來做出努力:

一、應該在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結合上。我們既不否定每一個人的自我價值,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社會價值,所以正確的正位,就是要把二者結合起來,善於把自我價值融入社會價值之中,善於通過社會價值的實現體現自我價值。

二、維系道德良心。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我們就很有必要從「四個心」入手,從培養「四個心」入手,這「四個心」就是仁愛心、責任心、同情心、羞恥心。

三、優良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做善事你要不斷做,你不亂扔垃圾你不斷實踐,把認識落實到行為,行為沉澱為習慣,習慣升華為信念。

2、道德修養釋義:是人的道德活動形式之一,它是個人自覺地將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轉變為個人道德品質的內在過程。不同社會、時代和階級的道德修養有不同的目標、途徑、內容和方法。在中國古代,人們常用「內省」、「自省」、「潔身」、「澡身」、「修身」等表示道德上的修養。北宋理學家程顥第一次正式使用「修養」這一概念,認為「修養之所以引年,國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於聖賢,皆功夫到這里則有此應」。

熱點內容
福建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1-25 01:27:36 瀏覽:234
法院專送郵箱 發布:2025-01-25 01:23:34 瀏覽:174
法學考公務員占優勢嗎 發布:2025-01-25 01:21:23 瀏覽:780
勞動法對入職人員 發布:2025-01-25 00:47:14 瀏覽:966
人社系統開展法治建設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 發布:2025-01-25 00:25:04 瀏覽:506
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14 發布:2025-01-24 23:51:00 瀏覽:788
法學論文的格式 發布:2025-01-24 23:50:58 瀏覽:286
微法院垃圾 發布:2025-01-24 23:32:58 瀏覽:288
刑法體系分為 發布:2025-01-24 23:13:43 瀏覽:563
替身的道德 發布:2025-01-24 22:55:16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