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立法
1. 論述如何更好地完善立法,加強執法,促進法治社會的發展寫篇論文
字數要求多少 什麼時候需要 方便的話把詳細的論文要求發給我
2. 如何做好「促進型立法」工作
近年來,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法律法規,它不像以往的法律法規一樣以管制性、約束性規范為主要內容,而是重在提倡、促進某項事業的發展。近幾年直接以「促進」命名的法律就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就業促進法》;除此之外,雖未直接以「促進」命名,但以提倡性、促進性內容為主的法律還有很多, 像《科學技術進步法》《公益事業捐贈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另外,在筆者從事地方立法的實際工作中也經歷過一些此類地方性法規的制定,除了為實施上位法而制定的促進性實施條例外,如《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辦法》,在創制性地方性法規方面,也有一些以「促進」命名的地方性法規,如《北京市促進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條例》《北京市專利保護和促進條例》,另外還有一些以促進性內容為主的地方性法規,如《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等。除專門以促進、提倡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外,在其他法律法規中也存在很多提倡性、促進性的條文規范,比如《憲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四條、第四十七條等分別規定了多處提倡、鼓勵的內容,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也就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學質量提高等內容規定了提倡性、鼓勵性條款。對於此類立法現象,有學者稱之為「促進型立法」[1]。
對於此類以促進為主要內容的法律法規和提倡性、促進性的法律規范,人們的認識並不統一,有人認為這類立法是軟法,此類事項不應當立法,有人認為這類立法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等。作為地方立法工作者,應當重視這種立法現象,研究其立法規律,以做好今後相應的立法工作。
一、促進型立法中法律規范的主要類型
促進型法律法規中的法律規范和其他法律法規中的提倡性、促進性規范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道德提倡性規范
在一些法律法規中出現的提倡性、促進性法律規范屬於對人們道德義務的重申。比如《婚姻法》第四條規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夫妻互相忠實、敬老愛幼等屬於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現在被以法律規范的形式體現出來。這種提倡性的道德規范多規定在法律法規中的總則部分。
(二)政策宣示性規范
這種規范主要是重申當前或者今後一個時期內對有關問題發展的政策取向,主要目的在於提高有關主體對某項事業發展的信心,為事業的發展奠定基調,穩定秩序。比如《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條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在當前民辦教育發展良莠不齊,社會各界對民辦教育質疑聲不斷,限制甚至取消民辦教育的聲音不斷出現的情況下,法律的這一規定明確了國家對民辦教育鼓勵、支持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民辦教育舉辦者或者准備進入民辦教育行業者的顧慮。
(三)明確發展趨勢的規范
此類規范主要是通過法律規范的形式明確某項事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比如《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第六條規定:「中關村科技園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其他智力密集型產業。」這就通過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未來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方向,為預備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單位和個人提供參考。
(四)具體的促進措施
通過具體的措施來推動和促進某項事業的發展是促進型立法的主要內容,也是這類立法能夠發揮實際作用的依託。從法律法規的規定看,促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類:
1.減免稅費。這是所有促進措施中最有力度的一類,幾乎所有促進型立法都涉及此類措施,比如《中小企業促進法》第二十三條、《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第二十六條等。
2.資金支持。作為需要促進、鼓勵發展的對象,一般在發展的資金保障上都存在不足,需要通過立法增加財政經費投入、企事業單位的經費投入以及其他途徑的經費投入。法律、法規規定的資金支持措施主要有設立基金、專項資金,優惠貸款,提供擔保等。比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財政用於科學技術、固定資產投資和技術改造的經費,應當有一定比例用於科技成果轉化。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財政經費,主要用於科技成果轉化的引導資金、貸款貼息、補助資金和風險投資以及其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用途。」
3.降低進入門檻,簡化手續。促進型立法所要提倡、促進的對象,往往是以往受到約束和限制過多而不能充分發展的領域,通過立法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在進入門檻上予以降低,在程序、手續上給予簡化,從而為其發展創造條件,達到促進的目的。比如《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第九條規定:「在中關村科技園區設立企業,辦理工商登記時,除法律、法規規定限制經營的項目外,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經營范圍不作具體核定。」根據有關方面反映的情況,中關村科技園區關於企業設立登記的改革促進了園區登記企業數量的快速增長。
4.給予表彰、獎勵。對於在某項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一種姿態宣示,雖然它無法覆蓋到全部參與者,但在某些領域里具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和帶動作用,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不僅是專門性的促進型法律法規,幾乎在所有的法律法規中,都有表彰獎勵條款,有些地方性法規還把肯定性和否定性的法律後果放在一起,規定為「獎勵和處罰」。
5.突破法律規定創設新的制度措施。在一些法律法規中,為了達到促進的目的,可能會在普遍性的法律規定之下創設新的制度措施,從而使此類立法具有改革性、試驗性的特徵。值得注意的是,突破性規定的促進型立法必須有足夠的政策依據,比如國家設立的綜合改革試驗區、特區等,如果缺乏政策支撐,創新性規定就會成為對法制統一原則的違背。
6.地方性的措施。在一些地方立法中,可能會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規定一些具有明顯地方性的措施。比如在二元結構的體制下,作為稀缺資源的城市戶口,在一些重要的領域被作為具有顯著促進作用的措施規定在法規中。《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在「人才引進」一節中不但明確科技園區引進留學人員、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戶口優惠措施,還直接規定了子女教育問題。《北京市促進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條例》也就私營企業主獲得北京市戶口的問題進行了規定。這類措施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也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階段性。
(五)管理性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專門的以「促進」來命名的法律法規中,也並不完全是促進、提倡的內容,也有大量的管理性、約束性規范,這種立法思路一般被表述為通過管理來促進,管理也是一種促進,也就是要通過管理、規范、提高來推動某項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關於管理類規范,可以分為兩類:
1. 著眼於創造被促進對象發展的良好外在環境,減少發展的阻力,達到促進的目的。比如《北京市促進私營個體經濟發展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向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收費、罰款、攤派。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權拒絕不合法的收費、罰款;有權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違法向其攤派人力、物力、財力;有權拒絕強行要求贊助、捐款、集資;有權拒絕非法有償服務或者搭售商品、訂購書籍報刊等侵權行為。」根據當前我國政治體制運作的實際狀況和資源配置的現實,在多數問題上,所謂管理規范的重點應當放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提高服務水平、創造事業發展的良好外在環境上。2.加強對被促進對象本身的管理,提高其自身素質和發展水平,使其在更高的層次上進一步發展。比如《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四十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及有關部門依法對民辦學校實行督導,促進提高辦學質量;組織或者委託社會中介組織評估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並將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促進型立法中,我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管理性規范與促進性規范的比重和安排問題對於立法思路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在立法過程中一直爭論不休的難點問題。
二、促進型立法大量產生的背景
(一)社會發展的要求
促進型法律法規多數不是在經濟領域,它關注的往往是社會整體發展過程中的薄弱產業、事業或者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服務的領域,比如科技進步、教育事業、公益事業、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要打破原有對經濟發展不必要的束縛和不合理的限制,各種經濟力量都會根據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這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現象。而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與社會事業發展不均衡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教育事業發展等問題開始凸現,社會發展的薄弱領域需要相應的法律制度推動和促進其發展,這種需求反映到立法上,帶動了促進型立法的出現。
(二)政府職能的轉變
促進型立法是在國家職能從單純的管理角色向服務角色轉變,政府管理方式由計劃經濟體制下強硬的管制型向市場經濟體制下維持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秩序、彌補市場自身不足、加強社會保障等方向轉變過程中產生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不斷細化為宏觀調控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政府在履行宏觀管理職能時在角色范圍上也必須定位為管理與服務並重,而不能是單純的管制者,這種轉變帶動了引導、推動、服務、鼓勵的促進型立法的產生。
(三)國家治理方式的轉變
促進型立法一般都帶有鮮明的政策性,反映了一個階段和時期社會的現實需要以及政策調控的基本取向,多數屬於政策的固定化、法定化。在以往習慣於政策治國的模式下,這些優惠政策、促進措施相對於社會管理、治理的要求來說,更適宜通過政策、文件、決定、命令的方式發布和貫徹,但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確立的背景下,在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被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將重要的、需要長期堅持的政策法定化、國家意志化,是法治建設取得進步的體現。
三、如何做好促進型立法工作
(一)轉變觀念,正確對待促進型立法
在立法過程中,很多部門和從事立法工作的同志對促進型立法存在一些看法,認為力度偏軟,不能發揮實際作用;立法中法律責任不夠明確,一些要求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應,屬於不完整的「法」等。這種看法的存在影響著實際的立法工作。筆者以為,這種判斷是以傳統的管理型立法作為參照物產生的,所謂不能發揮實際作用其實是管理被服務代替、約束相對人變成約束政府自身所帶來的不適應感,力度偏軟是因為處罰、制裁措施無法適用。其實,法律本身就具有指引、預測、評價、教育、強制等多項功能,以往的管理型立法過分注重運用處罰等手段來突出法律的強制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幾項功能的運用和發揮,促進型立法在某種程度上是法律功能全面發揮的回歸。促進型立法的力度主要體現在承擔促進責任的主體(主要是政府和公共服務組織)所應當採取的促進措施的明確性、具體性,考量、評估的可行性等方面上,而不能以是否方便管理來評判。
(二)加強對立法必要性的論證
立法論證是做好每項立法工作的前提。促進型立法的必要性論證不同於一般立法,它應當重在論證所要促進的事項是否確實屬於未來發展的長期趨勢,所要促進的事項是否能夠和適合運用法律手段來促進,比如人們私生活領域的事項、純粹道德規范能夠調整的事項等就不宜用法律手段來規范;同時還要論證所提出的促進措施是否具有長期持續性,因為法律法規必須要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權威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能因為轉變觀念,就變成每項政策都要立法,每個要促進的對象都要有法來保護。如果就一項可能短期內就會改變的促進政策進行立法,可能就會使立法成為一種隨意、不嚴肅的行為。
(三)合理配置管理與促進規范
在促進型立法中,如何合理配置管理和促進規范,是直接決定立法價值取向和基本框架的指導思想問題。筆者以為,在此問題上應當考慮以下幾點:第一,必要的管理措施對於促進發展是必須的,但是作為促進型立法,管理類規范適用的重點應當是已經有了一定發展基礎、需要在更高層次上推進的事業,而不能把過多的管理措施施加到需要重點扶持的事業上,不能因加強管理而沖淡了促進的基本立法取向,更不能借促進之名突出管理的實質。第二,對於具體立法而言,必須考慮被促進的事業在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中是否已經有了足夠的管理措施,是否有必要在促進型立法中過多強調管理措施,比如關於中小企業和私營個體經濟的發展,其他法律法規中已經有了足夠的管理措施,顯然在專門的促進型立法中就沒有必要再過多規定管理措施。第三,要重點研究被促進對象發展不力的制約因素到底是外在束縛過多還是其自身存在問題大,在多數情況下,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完善發展的外在環境上。
(四)增強促進措施的實效性
法律法規的價值體現在實效上。作為促進型立法,要增強實效性,就要把促進措施規定得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按照這種要求,在立法過程中,應當盡量減少道德提倡性規范,因為它本不屬於法律要解決的問題;要慎重研究政策宣示性和明確發展趨勢的規范,如果定性不準,就有可能使事業發展偏離正確的方向;重點是具體細化、明確促進措施,比如在法規中直接規定出台優惠和促進措施、制定配套文件的時限和具體內容要求。由於在促進型立法中承擔促進責任的主體多數是政府及公共服務主體,針對管理相對人的處罰、強制和民事、刑事責任都無法適用在這些主體身上,因此就必須藉助於公開透明的外在監督來督促其履行促進責任,比如權力機關監督、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的監督,同時建立和完善社會訴求的受理和反饋機制,使促進措施真正得到落實。同時未來更重要的是要在系統內的考核、評估乃至政績考核中有所體現,並形成完善的制度性規范,才可能真正使法律、法規的規定落到實處。
(五)及時研究總結法律、法規的實施效果
由於促進型立法帶有典型的政策性、靈活性、階段性,因此,作為權力機關,更要做好相應的執法檢查和監督工作,以使被促進對象能夠盡快得到較大發展,防止促進措施長期得不到落實而失效;同時更要關注和研究政策環境的變化,開展相應的立法後評估工作,及時啟動法規的修改廢止工作,防止原有的促進措施落後而變成制約措施。
(作者單位: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公室)
3. 中國最好的法律是什麼
中國現在最先進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它是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公約》模式制定的,是一部與全球接軌的法律,很多條款都很先進,很多概念也是借鑒外國的立法例和立法模式,具有很大的開創性,它就是我國當前最為先進的一部法律。
4. 一部憲法什麼情況下才是好的憲法好的憲法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憲法的作用亦稱憲法的功能、憲法的職能,是指憲法對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行為,以及社會現實生活的能動影響,是國家意志實現的具體表現。毫無疑問,憲法作為法律的一種,當然具有與其他法律相同的作用,但憲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容又決定了憲法的作用具有自身的特點。由於學者們在分析憲法作用過程中,無論角度還是方法都存在區別,因而所形成的結論也就不同。我們認為,憲法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確認和鞏固作用、限制和規范作用、指引和協調作用、評價和宣傳作用四大方面。
一、確認和鞏固作用
憲法作為規定國家最根本、最重要問題的國家根本法,肯定要將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確認下來,通過將統治階級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現為國家意志,從而鞏固統治階級的地位。
就政治方面來說,憲法的作用主要是確認和鞏固國家政權以及相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眾所周知,法律和政權並不矛盾。憲法總是國家權力的法律化,總是統治階級最高意志的表現;誰掌權,誰就會頒布憲法,使之成為其合法外衣,以確認和鞏固其已經取得的政權。因此,盡管憲法是在統治階級掌握國家權力的前提下制定並在國家權力的支持下得以貫徹,但憲法對統治階級的國家政權又起著鞏固和保衛作用。這既表現在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確認統治階級權力的合憲性,任何侵犯這種權力的行為都屬違憲,因而可以依法予以追究;也表現在通過確認有利於鞏固統治者地位的根本制度和統治秩序,規定調整統治階級內部不同階層、集團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方針等內容,鞏固統治階級的國家政權。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僅是國家權力得以運行的基本軌跡,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基本條件,而且也是國家政權得以確認和鞏固的基本形式。因此,國家的政治制度及其運行方式構成憲法的重要內容。同時,憲法對於國家的法制建設也具有重要作用,憲法作為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不僅為國家法制的統一奠定基礎,而且為國家法制的完整奠定基礎。
從經濟方面來講,憲法作為上層建築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但另一方面,憲法對自己的經濟基礎又有積極的保護作用和促進作用。憲法對於經濟基礎的這種反作用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實現:一是通過憲法規范確認其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二是通過憲法規范,使特定的所有制轉化為所有權,從而影響經濟基礎的發展;三是通過憲法規定國家的基本經濟政策,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雖然在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中,有關經濟方面的內容不多,但它通過規定「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最終承認和保護了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個人所有制,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國家的憲法則公開確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並且宣布社會主義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同時明確規定了各種所有制形式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發展經濟的基本政策,從而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鞏固和發展。
就文化社會生活而言,憲法通過確認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社會政治思想和倫理道德意識,規定國家統治和社會進步所必須的科學、文化,從而為統治階級實現統治職能提供思想文化基礎。特別是憲法通過規定國家發展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基本政策,以及公民享有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從而進一步推進國家文化社會生活的發展。
二、限制和規范作用
盡管憲法由掌握國家權力的統治階級制定,因而是先有國家權力,然後才能有憲法。但既然從政治角度而言,憲法本身就是權利制約權力的結果;同時,雖然憲法的內容涉及眾多方面,但基本可分為公民權利的有效保障和國家權力的正確行使兩大部分,因此,憲法對國家權力並非處於消極被動地位。憲法的限制和規范作用,就是憲法對國家權力發揮作用的基本表現。
憲法對國家權力的限製作用,是由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決定的。大家知道,權力是一種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當它可以不受限制地被運用的時候,往往呈現出無限擴張的異化傾向。而國家權力一旦如此,其直接受害對象即是公民的權利。因此,作為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憲法必須對國家權力予以限制。而且,國家是一個抽象的實體,國家機構則是國家的物化形式,因而國家機構既是國家權力的載體,也是國家權力的組織者和運用者。而憲法則通過規定國家機構如何組成、這些機構有哪些職權、這些職權怎樣行使等內容,把國家機構的活動限制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
憲法對國家權力的規范作用是指憲法通過規定國家權力運行的范圍、方式和程序,使國家權力在憲法設定的軌道上有效地運行。任何國家權力都必須通過適當的形式才能實現,憲法則通過規定國家的政體、政權組織形式和國家結構形式等問題,使國家權力的運行和實現有著穩定的軌道。
三、指引和協調作用
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規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它是指法律規范對人們的行為起到的導向、引路作用。法律規范通過明確而原則地昭示人們可以為某種行為、不能為某種行為、必須為某種行為、怎樣為某種行為,從而使人們在行為活動中有明確的遵循。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當然具有指引作用。但憲法的地位和內容,卻決定了憲法的指引作用具有自身的特點:第一,就指引的行為主體而言,它既包括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也包括公民個人。也就是說憲法同時指引著國家行為和公民的個人行為。憲法不僅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國策以及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而且還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些規定即為國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動指南。第二,就指引的范圍來說,它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憲法規定的內容並不只是國家生活的某一個方面或者某幾個方面,而是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雖然在規定的詳略或者抽象程度上會存在差異,但無不可以在憲法中找到原則、精神。因此,憲法指引的領域非常廣泛。第三,就指引的效力來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母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法律效力。第四,就指引的思想基礎來講,既然憲法是民主事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那麼憲法對機關、組織和個人行為的指引,實際上貫穿著民主的基本精神,或者說是通過對人們行為的正確指引,促進民主的真正實現。
協調作用是憲法對於整體社會的作用。如前所述,憲法的內容涉及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因此,憲法通過調整各種社會行為,不僅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章可循,而且也使各個方面相互之間形成良性和諧的互動關系。
四、評價和宣傳作用
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行為怎樣,總需要根據一定的標准進行評價。只有通過評價,才能判斷其行為的價值和效果。法律作為一種標准和尺度,自然具有判斷、衡量人們行為的作用,它通過判斷機關、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是否有效或合法,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是非標准,從而達到指引人們行為的效果。盡管所有社會規范,諸如道德規范、宗教規范、風俗習慣和社會團體的規章等都具有評價作用,但法的評價與其他社會評價不同,它具有客觀性、統一性、普遍性、強制性的特點。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不僅與其他法律一樣,具有評價作用,而且其評價作用還具有鮮明的特色:第一,憲法評價具有廣泛性。如前所述,憲法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也就是說,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都能在憲法中找到評價的依據和標准,而其他法律則不可能。第二,憲法評價具有集中性。既然憲法集中表現統治階級意志,是統治階級管理國家和社會最基本的依據,那麼憲法評價實際上是統治階級的綜合評價。第三,憲法評價具有最高性。憲法是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必須以它為依據,一切機關組織和公民個人都必須以它為根本的活動准則。因此,憲法的評價具有至高無上性。
同時,憲法不僅是評價人們社會行為的標准,而且它還具有宣傳作用,它對於提高公民的思想意識,特別是公民意識和法律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比如我國現行憲法的序言,通過總結我國近百年來的歷史,特別是20世紀所發生的四件大事,對於人們正確認識歷史,深刻理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必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憲法正文中有關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以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規定,也將有力地促進人們公民意識的增強。
人民主權原則
也稱主權在民原則,意思是指國家權力來源於人民,屬於人民。 這一原則最早於1776年北美十三州的《獨立宣言》和1789年法國的《人權宣言》中得到政治確認。後來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普及而傳播於世界各國,並在1789年美國憲法上首次獲得最高法律確認,而當1791年法國憲法將《人權宣言》作為序言予以記載下來以後,人民主權原則就成為了資產階級憲法的基本原則。
是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的一個基本原則
人民主權原則也是社會主義國家憲法的一個基本原則。但在社會主義憲法中,人民主權原則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包括:第一,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社會主義憲法人民主權原則的基石,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准則。它否定"三權分立"反對對主權的分割,強調人民主權的統一性;第二,"人民"是個政治概念,有特定的含義,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內容。資本主義憲法所規定的人民主權原則是依據社會契約論,認為人民主權是全民的超階級的,而社會主義憲法規定的人民主權原則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即國家是統治階級壓迫被統治階級的工具,人民主權只能是統治階級的主權;第三,人民行使主權的方式是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機關由人民選舉,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機關組織產生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它們都對人民代表機關負責,受人民代表監督。此外,社會主義國家憲法還規定了許多其它形式和途徑,保證人民參加國家管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編輯本段二、基本人權原則
人權
人權,即作為一個人應具有的權利。 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是世界上最早宣布人權內容的憲法性文件,馬克思稱它為世界上"第一個人權宣言"。它明確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1791年的法國憲法以《人權宣言》作為序言,對人權保障作了更為系統和合理的規定.
維護和保障人權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國家一貫致力於維護和保障人權。從《共同綱領》,《1954年憲法》到《1982年憲法》,雖然沒有直接使用"人權"一詞,但基本人權原則和人權的具體內容,則直接反映在憲法所確認和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之中,而且在實踐中始終把生存權和發展權放在首位。生存權是第一人權,是其它人權的基礎。在佔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解決了公民的生存權問題,這在人權發展史是個傑出的貢獻,其根本原因無疑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制度確認與保障了人權。同時,民族的發展權在我國也得以充分實現,這對我國民族的興旺和繁榮有著深遠的意義。
編輯本段三、權力制約原則
權利制約原則源於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關於分權和制衡的理論。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研究並吸收了洛克的分權學說,特別是總結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的政治實踐,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學說。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三種權力,即立法權力、行政權力、司法權力,這三種國家權力應當歸屬於三種不同的機關來掌握和行使,以實現以權力制約權力,並斷言:沒有制約的國家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在美國得到了發展與運用。 最典型地采?三權分立"原則的還是美國憲法。美國1787年憲法只有7個條文,其中有3條直接涉及"三權分立",另外4條也有一定聯系。根據這部憲法的規定,立法權屬於由參眾兩院組成的國會,但總統對國會的立法有否決權,國會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推翻總統的否決;行政權屬於作為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的總統,但總統任命部長和締結條約時,必須經國會同意,國會可對總統的違法行為進行彈劾;司法權屬於聯邦法院及其下屬法院,法官是終身制,法官須經國會同意後由總統任命,而最高法院有權審判經國會彈劾有罪的總統,並有權審查國會的立法是否違憲。這樣,三權相互保持獨立,相互制約,以達到權力的平衡。這種美國式的"三權分立",在西方甚至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產生過較大影響。 在社會主義國家,權力制約原則表現為議行合一,即權力統一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原則。這一社會主義的憲法原則是由巴黎公社所創建而為後來的社會主義憲法具體化,它在理論上確認國家權力的不可分割性,在實踐中以人民代表機關作為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它並不排斥行使國家權力的各部門之間的分工,但以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權作為主導,一切國家機關向人民的代表機關負責並接受它的監督。另一方面,這一原則並不排斥平衡與制約,而是在國家權力的統一和人民代表機關屬於主導地位前提下的平衡與制約。
"法律對於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
5. 我國擬立法促進鄉村振興,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呢
鄉村振興是國家推行的重要戰略,如果國家能夠藉助立法來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我認為這會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提供極大的便利,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對於國家的立法工作,我認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以在立法過程中要建立長效機制,要積極在立法過程中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法規,對相關部門的工作做好引導和考核、評價,這樣就能使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有關部門也能及時結合法律法規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各項活動進行規范,這樣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鄉村振興的開展,不僅需要有關部門的努力引導,也需要在立法過程中不斷加大對鄉村實際的調研,藉助對教育工作的關注和建立長效的機制,不斷引導和促進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早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
6. 只要完善立法,就能更好地推進依法治國這就話對嗎
這句話是對的,因為: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目標,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法律體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實現有法可依,只有不斷提高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才能實現良法善治,才能為依法治國提供基本制度依循。
現代社會發展紛繁復雜、日新月異,新生態、新業態不斷出現,經濟生活領域的大量問題,還缺乏法律法規明確規定。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經濟社會越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越強烈,加強和改進立法的任務越艱巨。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首先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增強法律法規的系統性,解決因體系性不強導致的法律規定在邏輯上、價值取向上相互「打架」的問題。
其次要重視發揮立法對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推動作用,變「政策引領」為「立法引領」,堅持改革於法有據,使改革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這需要在立足國情、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適度超前」謀劃立法,使立法更具前瞻性。
再次,要改進立法體制,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去除立法部門化,使立法真正成為凝聚社會共識、調整利益分配的過程,使立法更好地體現廣大人民的利益和社會公平正義。
目前,我國法治建設的任務已經從以立法為中心轉向以落實憲法和法律規定為中心。從形成法律體繫到形成法治體系,是我們黨對法治建設認識的深化,制定良法、落實良法,法治中國的前景將更加光明。
7. 評價立法質量的好與壞主要看哪兩個方面
評價立法質量的好與壞主要看兩個方面, 一個是形式方面, 或者說形式要件, 指的立專法技術方面屬內容。 比如立法不能落後於現實, 立法的體系要完備, 法律之間要協調配套不抵觸,立法的技術要專業, 立法的方法要科學合理, 等等, 這是從形式方面來說, 一般的理解從形式方面做到比較容易。 第二, 實質性內容, 或者叫實質要件。 立法, 能不能反映出來最廣大人民的意志, 代表最廣大公眾的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個階層或某一個群體的利益。 從應然意義上我們想, 我們中國的法律是能夠做得好的, 這是由我們的國情、 我們的國體所決定的。
8. 如何更好地完善立法,加強執法,促進法治社會的發展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這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根據 國現行憲法的規定, 國的民主制度主要是:(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它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 國的根本政治制度。(2)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是 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其組織形式是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人民團體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組成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它是 國實現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維護祖國統一的基本政治制度。(4)「一國兩制」方針。它是和平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實現香港、澳門回歸與和平統一台灣的基本方針。(5)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它是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內的廣泛的基層群眾性的民主自治制度。這些民主制度都是 國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國特色;它們涵蓋了 國各民族、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各階層人士在內,具有廣泛的民主性;它們既是馬克思主義與 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 國長期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符合 國國情、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民主與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礎,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實行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國的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經驗的總結。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3)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國法制是符合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統一法制,任何地方和部門都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的保護主義。(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 國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則,一切國家機關、團體和個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也領導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5)依法行政。各級政府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須嚴格依法行使職權,努力為人民服務。(6)司法公正。 國的司法機關要嚴格依法行使獨立的審判權和檢察權,維護司法公正,保護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7)違法必究。公民、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嚴格遵守法律,對違法行為必須依法予以追究。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方向和性質具有決定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證。離開了黨的領導,就談不上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的內容主要是指:(1)堅持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黨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2)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3)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協履行職能;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使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4)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使他們增強憲法和法律意識,成為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