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某丞
① 中國歷史法學代表人物
中國歷史法學代表人物
一、古代法律人物都有誰春秋時期的管仲,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
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被譽為「法「家先驅」。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
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國施行了變法,是秦國由弱變強的轉折點。
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人物還有申不害、慎到等。西漢時的董仲舒,首倡法律儒家化,以《春秋》經義決獄為司法原則,對傳統的司法和審判做了補充。
唐代的徐有功,是國子監博士徐文遠的孫子。青年時期舉明經及第。
歷經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長期在司法任上,是唐武則天時期與酷吏斗爭的一面旗幟,也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以死守法、執正的法官、清官。
二、古代有哪些法律人物春秋時期的管仲,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
戰國時期魏國的李悝,在魏國魏文侯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並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國施行了變法,是秦國由弱變強的轉折點。
戰國時期著名的法家人物還有申不害、慎到等。
西漢時的董仲舒,首倡法律儒家化,以《春秋》經義決獄為司法原則,對傳統的司法和審判做了補充。
唐代的徐有功,是國子監博士徐文遠的孫子。青年時期舉明經及第。歷經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長期在司法任上,是唐武則天時期與酷吏斗爭的一面旗幟,也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以死守法、執正的法官、清官。
三、中國古代法家的具體代表人物們的代表作和中心思想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法家及其主要思想家法家,在春秋時期是比較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他們主張法治,喜歡社會在維護私有制的觀念中向前發展,他們以為,社會是需要秩序的,只有擁有良好的秩序,社會才能在穩定的環境中向前發展,因此,法家總是推崇法律的至高無上,認為社會就必須要有嚴厲的法律,違法必糾,做到法律的絕對權威,即今天的人們常言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同時,因為法家的思想觀念是維護私有制已經形成的社會,目的是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維護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這樣,就必然已經迎合了統治階級的心理需要,當然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喜歡,法家因此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占具了統治地位,統治階級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喜歡講儒家思想的「仁政」,以達到麻醉人民的作用,但在竭力維護他們的統治和利益的同時,更喜歡法治,因此,實際上階級社會的統治階級總是以法律來維護他們的利益。實際上,法制從來就是階級社會的有效統治工具,奴隸社會如此,封建社會如此,資本主義社會當然更如此。
可見,法律是階級社會的必然產物,是階級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目的就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法家思想家:商鞅:商鞅原名衛鞅,春秋衛國人;應該說,商鞅是最早提出法制觀念的思想家,奴隸社會雖然進行法制,但從來不向人民解釋為什麼要法制,而商鞅的出現,向人們闡述了法家為什麼要提倡法制;當時,商鞅在衛國並不得志,因此,他最終離開了衛國而到秦國,在一些機遇中,他接近了秦穆公,並向秦穆公闡述了他的思想,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商鞅執行法家思想的最大特點是,用簡單的事例向人們灌輸他的思想,並逐漸健全了秦國的行政管理體制和軍隊管理體制,其保甲制使秦國達到了全民皆兵境界,即秦國的農民平時作農業,戰時則成為士兵,實際就是現在的義務兵役制,所以,秦國得到了強大的機會,最後,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封建王朝;比如,商鞅最初的城門賞金的事例就相當簡單,為了顯示秦國國君和他的誠信,他在城門立了一木,任誰只要移卻了此木到另一城門,就賞千金,終於有人嘗試,他就真賞了千金,從此,商鞅的法制觀念深入人心,贏得了秦國人的尊重。
韓非子:韓非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人物,他在法家思想中的地位,遠比商鞅等人高得多;韓非本是韓國的王族貴人,但是,他的思想卻偏偏無法在當時的韓國實現,其中的原因當然復雜,韓非在流落到秦國時,向秦國國君闡述了他的法制理念,並詳細地為秦國制訂了一整套的法律法規,秦國國君雖然沒有重用韓非子,但是,卻採納了他的思想和觀念;因為,秦國自商鞅以來,歷代都重視法制手段,比如,范睢,呂不韋、李斯等,他們都順勢而為,尊重了秦國的實際,都推崇法制觀念的。李斯:李斯是法家思想上最為重要的一環,正是李斯的出現,使得法家思想真正開始走上統治地位;李斯是戰國末期秦國的思想家,他原是呂不韋的門人,在呂氏的幫助下,漸漸走到了秦國國君秦贏政的面前,成為宰相,在他的影響下,秦始皇更加推崇法家思想,並制訂了一系列的法律體系,最後,秦始皇終於完全了秦國吞滅六國的壯舉。
應該說,法家思想在社會的進步中有一些積極影響,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法家思想消極負面的一面,法家思想雖然提倡社會的有序性,但是,更注重的是階級統治,是徹底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法律更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當前,我國的社會,同樣是法制的社會,有些人也喜歡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法律最重要的不是法律本身,而在於法律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為人民服務,我們常常看到,我國的法律幾乎是形同虛設的,許多領導幹部根本是沒有法制觀念和意識的,他們常常把自己與法律對立起來,以為自己應該在法律的約束外,他們常常以權代法,無視於法律的重要,比如,有些人的兒子,搞官倒,把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財產偷跑到國外去了,法律對他們有效嗎?難道,社會主義中國社會主義法律也是官僚資產階級的附屬品嗎?所以,法律在當代社會雖然是必要的,但是,一個國家真正要搞好,還不在於法律,恰恰在於人們的思想,只有用先進思想的引導人們,使人民真正有正確的是非曲直觀念,才會有良好的社會風氣,使得法律真正能夠執行起來。
說到底,法律只是強制手段,而思想的先進,才是一個社會的最終根本。
四、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法學家1、史尚寬
史尚寬,安徽安慶桐城南鄉,民國著名法學家,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人,作為迄今為止獨立完成"民法全書"的第一人,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肖蔚雲
肖蔚雲,1924年10月生生於湖南省祁陽縣,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系,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獲國家法副博士學位。
3、張釋之
漢文帝時,張釋之捐官出仕為騎郎,十年未得升遷,後經袁盎推薦,任為謁者,因向文帝陳說秦漢興亡之道,而補任為謁者僕射,累遷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等職。後升任廷尉,嚴於執法,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抵觸時,仍能執意守法,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
時人稱贊「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漢景帝即位後,因張釋之曾彈劾時為太子的景帝「過司馬門不下車」,將釋之謫為淮南國的國相。
4、商鞅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5、韓非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制以及法律體制,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五、請簡述法學的歷史發展和重要貢獻的人物歷史法學派的特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觀點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德國形成了以胡果和薩維尼等為首的歷史法學派,該學派誕生之初代表了德國封建貴族的利益,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步演變成為資產階級的重要法學流派之一,並統治歐洲法學界長達近一個世紀。
在19世紀,歷史法學派基本上代表了法學思想發展的主流。胡果:胡果最先將歷史性的實用主義批判引入法學領域,他在對「歷史性的」自然法理論表示贊同的同時,反對純理論的自然法學和法典化了的自然法思想。
他在《作為實定法哲學的自然法》中認為,由於法學家從事的是文科研究,並不進行任何實驗,所以他們的一般性的思索對立法沒有價值。他指出,一定民族的各種法規、法律,不會顧及一般性的自然法,如同醫生在開處方時,總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不會顧及醫學的一般原則一樣。
因此,歷史主義的個別化的觀察方法與一般化的認識方法是對立的。基於上述理由,胡果批判了啟蒙主義立法者對法發展的僭越。
他指出,「將自己的意見提供給統治者的法學家,一般而言,並不比同時代的其他人賢明多少。」他們試圖將法納入各種法律之中的努力,完全是荒謬的,法的本質之源是習慣法。
從現存的歷史和比較觀察中,必然導致出將來應發生的事情。而與此相對,自然法並不是追求正確的、合目的的事物的標准。
當然,在這一點上,胡果還不是站在民族精神的意識上,而只是站在由孟德斯鳩在繼承法國道德論過程中確立起來的經驗主義立場上對自然法理論進行了批判。薩維尼:系統論述歷史法學派之基本觀點的是薩維尼。
他通過對法的產生、法的本質和法的基礎三個問題的闡述,表達了該學派的代表性理論。薩維尼認為,「法律只能是土生土長和幾乎是盲目地發展,不能通過正式理性的立法手段來創建。」
他指出:「一個民族的法律制度,象藝術和音樂一樣,都是他們的文化的自然體現,不能從外部強加給他們」。「在任何地方,法律都是由內部的力量推動的,而不是由立法者的專斷意志推動。」
法律如同語言一樣,沒有絕對停息的時候,它同其他的民族意識一樣,總是在運動和發展中。「法律隨著民族的成長而成長,隨著民族的壯大而壯大,當這一民族喪失其個性時,法便趨於消逝。」
薩維尼認為,法的發展呈現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法直接存在於民族的共同意識之中,並表現為習慣法。第二階段,法表現在法學家的意識中,出現了學術法。
此時,法具有兩重性質:一方面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法學家手中一門特殊的科學。當然,能夠促使該階段法發展的法學家,必須是那種具有敏銳的歷史眼光,又有淵博知識的人,而這樣的法學家現在在德國還很少,所以,在德國還未具備開展統一立法的條件。
第三階段就是編纂法典。但即使是到了此階段,也要謹慎立法。
對法的本質,薩維尼認為,法並不是立法者有意創制的,而是世代相傳的「民族精神」的體現;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識」,才是實在法的真正創造者。在《現代羅馬法的體系》中,薩維尼指出,法律的存在與民族的存在以及民族的特徵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
在人類的早期階段,法就已經有了其固有的特徵,就如同他們的語言、風俗和建築有自己的特徵一樣。「在所有每個人中同樣地、生氣勃勃地活動著的民族精神,是產生實定法的土壤。
因此,對各個人的意識而言,實定法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是一種同一的法。」這種同一的法,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的共同意識和信念。
因此,立法者不能修改法律,正如他們不能修改語言和文法一樣。立法者的任務只是幫助人們揭示了「民族精神」,幫助發現了「民族意識」中已經存在的東西。
最後,薩維尼對法的基礎作了闡述。他指出,法的最好來源不是立法,而是習慣,只有在人民中活著的法才是唯一合理的法;習慣法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遠遠超過立法;只有習慣法最容易達到法律規范的固定性和明確性。
它是體現民族意識的最好的法律。在薩維尼看來,法律不是「理性」的產物,而是和語言、風俗一樣,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意識」的體現。
法律是民族意識的有機產物,是自然而然逐漸形成的。法律起源於習慣,習慣是法律最初的不成熟的表現形式。
法律是自發地漸進地演化而成的,而不是立法者有意識創造的產物。薩維尼這種法律觀的哲學淵源是進化理性主義。
進化理性主義認為,社會、語言和法律都是按照演化的方式自然發展而成的,而不是由任何人依憑理性設計出來的,因而社會、經濟、法律制度都不可能以演繹推理的方式加以重構。而建構理性主義基於對人類理性具有無限能力的盲目自信,主張一切社會、經濟、法律制度都是由人類偉大的理性創造出來的,既然人類自身創造了各種制度和文明,那麼人類也就能夠按照理性設計隨心所欲地對它們進行重構和改造。
薩維尼表面上主張一種消極立法論,認為法律猶如原野之草木,可以無需任何辛勞而生長,實質上其主旨在於反對古典自然法學派的那種急功近利式的立法觀念,強調制度設計之前的成熟的理論探討。在立法方面,薩維尼始終對人類僭妄的理性持高度的戒心。
薩維。
② 法律格言
一、管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制、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諸侯各國的思想家進行著激烈的思想大論戰。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學派在治國方略的選擇和運用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核心的是法家的「德治」與「法治」之爭,而最早提出「法治」主張的思想家是時任齊國國相的管仲。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社會變革措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治國理論,即以法治國的主張。作為法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管子的思想豐富而有影響力。《管子》主張以法治國,執法公正,同時,也非常重視「德」對民眾的教化功能,充分認識到人民在國家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管子》治國理民的思想方略。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明法解》)
釋義:法是治國的標尺,是社會的客觀准則,如果沒有法,國家就將混亂不堪,人們的行為將沒有規矩約束,法之所以這么重要其根據在於法本身是公平正義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於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管子•任法》
釋義:這是對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級」制度的巨大挑戰,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適用法律上要「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因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義是代表國家的整體利益的,是統一天下的最高標准。管仲將法律稱為「公法」,認為法具有最高權威,具有普遍適用的價值功能,任何社會成員都不能置於法外,凌駕於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於意欲,君主也應帶頭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隨意更改法律,也應有悟守法律的義務,並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樣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管子•法禁》
釋義: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樣應當遵從法律。
4、「不知親疏、遠近、貴賤、美惡,以度量斷之。」《管子•任法》
釋義: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標准,在法律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5、「治國使眾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兩措,政不二門,以法治國」《管子•明法解》
釋義:作為法家先驅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稱,他反對西周把「禮治」作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則,主張治理國家應當以法為依據,任法而國治,舍法而國亂。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於民之所好,而禁於民之所惡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惡死,莫不欲利而惡害,故上令於生利人,則令行;禁於殺害人,則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樂其政也」《管子.形勢解》
釋義: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為民所樂,才能「令行禁止」,可謂從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釋義:在國家的管理過程中,法是一種十分具體的工具。如何正確地使用法,直接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危。要執法必嚴,執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爭也。
釋義: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確定名分。止爭:止息紛爭。法律中常用這個詞語表示確定物的權屬。
二、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范疇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離樓上》!
釋義: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生效力。意謂治理國家必須把行善政與行法令結合起來。
2、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釋義: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沒有一定的產業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三、 韓非子是法家創始人,主張依法治國人人平等的原則。後來法家發展成霸道思想,與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變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於社會治理之道。韓非子生活於公元前3世紀,是戰國後期韓國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辭卻善著書。
韓非子生活的時代,韓國國勢日益削弱,他出於愛國心,屢次上書韓國國王,建議變法,主張統治者應當以富國強兵為重要任務;但國王並沒有採納。於是,他根據歷史上治國的經驗教訓和現實社會狀況,寫出了《五蠹》、《孤憤》、《內外儲說》、《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政治論文,輯為《韓非子》一書。他的這些論文在韓國不受重視,卻傳到當時的強國秦國,很受秦始皇的喜歡。秦始皇舉兵攻韓國,韓國國王派遣韓非出使秦國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備重用,當時任秦國丞相的李斯是韓非子的同學,深知韓非子的才能高過於他,出於嫉妒,於是向秦始皇進讒言誣陷他。秦始皇聽信讒言,將韓非子投入監獄並毒死了他。
韓非子的主要著作《韓非子》是先秦法家學說集大成者的著作。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當時,在中國思想界以儒家、墨家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復古」,韓非子的法家學說堅決反對復古,主張因時制宜。韓非子攻擊主張「仁愛」的儒家學說,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四個政策。韓非子提倡君權神授,自秦以後,中國歷代封建專制主義極權統治的建立,韓非子的學說是頗有影響的。
1、言無二貴,法不兩適。
釋義:除了君主的命令,沒有第二尊貴的言論,國家的法令不能同時迎合公私雙方。
2:一民之軌,莫如法;厲官威民,退淫殆,止詐偽,莫若刑。刑重,則不敢以賤易貴;法審,則上尊而不侵
釋義:統一人們的行為規范,沒有比法律更好的;整飭官吏,威懾民眾,消除荒淫怠惰的行為,禁止欺詐虛偽的風氣,沒有比用刑更好的。刑罰重,低賤的人就不敢侵犯高貴的人;法律嚴,君主就受人尊重而不被侵凌。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
釋義: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
4、「法不阿貴」「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
釋義:制定了「法」,就要嚴格執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
5、黃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戰
釋義:沒有制度、規則、法治的約束,沒有人民的主權、治權,上下一日百戰的戲會沒完沒了地上演
6、故明主之治國也,明賞(釋義:明確地行賞),則民勸功(釋義:勸勉立功);嚴刑,則民親法(釋義:重視刑罰)韓非子主張實行嚴刑峻法。
7、故治民無常,唯法為治。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釋義:治理臣民沒有永恆不變的常規,只有用法律。法律隨時代而變化則社會穩定,治國的措施適應社會現實,就會發揮作用。(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張變法)
8、行義示則主威分,慈仁聽則法制毀
釋義:表彰個人品行,就分去了君主的威勢;聽信於仁義說教,就敗壞了法制
9、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義成榮,不得以家利為功,功名所生,必出於官法。
釋義:英明君主的治國之道是,臣民不得因給私家謀利而得到功名,功名的取得,必須根據國家的法律。
10、峻法,所以禁過外私也;嚴刑,所以遂令懲下也
釋義:峻法是用來禁止過失、排除私心的,嚴刑是用來執行命令、懲罰臣下的
11、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釋義:法律不會奉迎顯貴臣子,就像墨繩不會避繞木頭的彎曲之處一樣。
四、法家另一代表人物商鞅: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
1、名言:一兔走,百人追之。積兔於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分定不可爭也
釋義: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麼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2、 禁奸止過,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國無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生,則重者無所至矣,此謂治之於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輕其輕者,輕者不止,則重者無從止矣,此謂治之其亂也
——《商君書·賞刑篇》
其他:
1、『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清.紀昀《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2、有此上士,則必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東漢.虞延
3、懲其未犯,防其未然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
4、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5、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貴良吏者,貴其絕惡於未萌,使之不為非,非貴其拘之囹圄而刑殺之也 —— 西漢.桓寬《鹽鐵論》
6、 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沈家本
上下5000年,中國的法律文化博大精深,歷朝歷代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歷史事件。在法律思想上也是百家爭鳴。法律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思想家也是法的大家,也是政治家。中國古代法律思想有很多,如:墨家的兼愛、非攻;儒家的德主刑輔等,至今仍對對中國政治思想產生著深遠的影響。中國法律思想的變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精神文明的自然承續。對中國古代法律格言的理解要去粗存精,有些內容已和現代的法治理念不相適應,要辯證分析。我提供的上述內容僅僅滄海一粟、掛一漏萬。建議 laoyang707可以讀一讀中國法制史和中國法律思想史這一類的書籍,那裡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知識。一般在法學本科的課程中都有這兩門課程的。
以上內容謹供參考。
③ 申子在法學上的主要事跡
申不害,尊稱「申子」,是戰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以「術」著稱於世。韓滅鄭25年後,申不害被韓昭侯起用為相,進行改革。他在韓為相15年,使韓國走向國富兵強。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於韓都鄭(今河南新鄭,屬鄭州)。其著作《申子》,已失傳,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別人引用的零章斷句,比較完整的只有《群書治要》卷三六所引《大體篇》。
鄭國滅國之時,申不害年歲約在20~30歲之間。作為一個亡國之賤臣,申不害可能雜學諸說。因為在他之前的管子、李悝、慎到的學術理論中都有「術」的成份。有人根據申不害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痕跡,認為他是由道入法。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他的思想僅歸為道法兩家。
申不害相韓時,韓國已處弱勢。韓昭侯即位不久,頗具雄心,且用人不拘一格,昭侯八年任用賤臣申不害即為一例,申不害才華得有用武之地。韓昭侯重用他為丞相,在韓國主持改革,他在韓為相19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十五年間便使韓國強盛起來。
申不害學術思想及變法申不害的學術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的影響,但他的直接來源是老子還是慎到,不得而知。他的哲學思想與慎到有極相似之處,他們都遵循老子的大統一哲學。
④ 從法學角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醞釀來自想像,是人腦對於想像的整體性,次序性,和諧性的某種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領悟。一旦讓大腦合理休息,它就能按照一種我們無所不道的或很少的意識,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面,直接可以引導我們繞過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徑通幽,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當對一個問題進行研究
,這樣才會給新想法和好想法自然醞釀,成熟並能迸發出來的機會
⑤ 法學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法學,又稱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5)法學某丞擴展閱讀:
法學——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該專業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能力要求:
(1)具備獨立自主地獲取和更新本專業相關知識的學習能力。
(2)具備將所學的專業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靈活地綜合應用於專業實務之中的基本技能。
(3)具備利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和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
⑥ 法學是什麼意思
法學又稱法律抄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
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統治階級制定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法學是世界各國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的大類,也是中國大學的十大學科體系之一,包括法學、政治學、公安學、社會學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上,業餘人士和普通老百姓習慣將法學專業稱之為法律專業。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在西方,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Ulpianus)對「法學」(古代拉丁語中的Jurisprudentia)一詞的定義是:人和神的事務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
⑦ 蔣丞考上什麼大學了
《撒野》顧飛考上了本地的師范,而蔣丞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R大法學系,蔣丞原本在大城市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但因為家庭的原因,他回到了親生父親的身邊,巨大的反差讓蔣丞很不適應,一度想要放棄,在遇見顧飛後蔣丞慢慢有了改變。
蔣丞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的父母對他都很好,蔣丞的學習成績也很好,是同學們十分崇拜的超級學霸。但後來因為一些原因蔣丞需要回到親生父親身邊,那是一個小縣城,不管是家裡還是學校的環境都無法和之前在養父母那裡相比,兩者的巨大反差讓蔣丞難以適應。
後來他一次偶然間在鋼廠遇見了顧飛,顧飛一直生活在這里,他的家庭也不幸福,兩個人就這樣漸漸熟悉起來,之後他們一起相互扶持,互相鼓勵,迎接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而蔣丞與顧飛雖然經歷了一系列的困難,但他們的感情卻始終很好,雖然有過矛盾和爭執,也鬧過分手,但蔣丞和顧飛心裡一直都是深愛著對方的。
⑧ 法學上所謂「某法的淵源」一般都是指效力的來源嗎
不是法的淵源就是該法的表現形式。在中國也稱為法的形式,用以指稱法的具體的外部表現形態。任何法都有一定的表現形態,例如以成文法形式表現或以判例法形式表現,以法律形式表現或以行政法規形式表現。立法者或執政者的重要職責之一,便在於使所制定或認可的法,獲得適當的、科學的形式。執法、司法和守法者要明了不同的法的形式或淵源與自己和自己經辦的各方面事項的關系。
⑨ 請問公務員職位表中法學類和法學門類的區別
法學大類包括了法學類,但法學大類的專業不一定能全部考要求是法學類的崗回位。若是某一個答崗位只招法學類專業的,則法學大類里的其他專業是不能報考的。公務員法律類專業分成以下多種: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律、行政法、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律師、涉外經濟法、經濟法律事務、行政法律事務、矯正教育、監所管理。
社會工作專業,不能確定,需要看當年的招聘單位對此專業的要求,可以報考沒有專業限制的崗位,以及只針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崗位或者是針對社會工作專業上級分類的大專業崗位。
⑩ 中國古代的法學家有哪些
1、李悝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早年師從子夏,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余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
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匯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
2、士匄
士匄(gaì),祁姓,士氏(按封地又為范氏),名匄(范匄),謚號宣。範文子士燮之子。又稱范宣子。中國春秋時代晉國法家先驅,軍事人物,政治人物。
出生於晉國名臣大將之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家族的門望也為他的仕途鋪平了道路,使這位歷史名臣在晉悼公時就較早地登上了晉卿之位,擔任中軍佐,為悼公建立霸業起了重要的作用。
3、趙鞅
趙簡子,春秋時期晉國趙氏的領袖,原名趙鞅,又名志父,亦稱趙孟。《趙氏孤兒》中的孤兒趙武之孫。晉昭公時,公族弱,大夫勢力強,趙簡子為大夫,專國事,致力於改革,為後世魏文侯李悝變法、秦孝公商鞅變法和趙武靈王改革首開先河。
他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戰國時代趙國基業的開創者,郡縣制社會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實踐者,對春秋戰國的歷史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與其子趙無恤(即趙襄子)並稱「簡襄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