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道德經
A. 道德經初中還是高中的詩詞
未出現在中學課本里。
對《道德經》的理解,性格、職業、角度、經驗、閱歷等方面的不同,百家爭鳴,沒有標准答案,這個特性就決定了它不適合放在價值觀依舊需要塑造的學生的課本里,尤其是應試教育體制下的課本里。
課本中只有部分名句節選。
B. 老子天之道原文及翻譯古詩文
老子天之道
(有關「天之道」在《道德經》找到三處,供你選擇。)
【原文】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第九章導讀】本章是在宣揚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觀念。探索宇宙的起源是一個龐大工程,一個人耗盡一生可能都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要想有點成就,就得做到適可而止,使一切恰到好處。探索宇宙起源之所以困難,在於「數」太多太大,屬於大數和素數的研究范圍。「功成、名遂」是要進入非常道範疇,「身退」是指從非常道範疇退回到常道範疇。另外,老子認為,把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觀念引伸到社會生活的范圍也同樣是適用的。
【原文】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勇於堅強就會死,勇於柔弱就可以活,這兩種勇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麼緣故?有道的聖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律是,不鬥爭而善於取勝;不言語而善於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於安排籌劃。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並不漏失。
【原文】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譯文】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C. 道德經是誰寫的
《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內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容,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在先秦時竹簡《文子》稱《上經》、《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初漢景帝尊為《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為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為《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為《道德真經》。
D. 高中新課標推薦背誦72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之《老子》八章
比喻渲染了國家危在旦夕的情懷:國脈微如縷。抒發作者任人舉行的議論:未必人間內無好漢,誰與寬些容尺度。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認為世間並不是沒有英雄好漢,只是統治者未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子認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惡。表面看來,正相反對的兩個方面是相互對立的,而實際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4)古詩道德經擴展閱讀
老子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里。《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最初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後來稱《道德經》,並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E. 詩經,國語,道德經的解釋各是什麼
《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原本叫《詩》,共有詩歌305首(除此之外還有6篇有題目無內容,即有目無辭,稱為笙詩六篇。沒有內容的是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和由儀),因此又稱《詩三百》,《三百篇》。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因此稱為《詩經》。(正式使用《詩經》,應該起於南宋初年-屈萬里)。漢朝毛亨、毛萇曾注釋《詩經》,因此又稱《毛詩》。《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黃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東部,北到河北省西南,東至山東,南及江漢流域。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305篇詩歌,有六首隻有題目。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是儒家尊為「五經」之一,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音樂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樂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頌」主要是宗廟樂歌,有四十首。表現手法主要是賦、比、興。「賦」就是鋪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方,「興」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詩經》思想和藝術價值最高的是民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伐檀》、《碩鼠》、《氓》就是「風」的代表作。 《詩經》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當今世上流傳的詩經,則是毛亨、毛萇所傳的毛詩集。
《國語》是關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人物、事跡、言論的國別史雜記,也叫《春秋外傳》。原來傳說是春秋末期魯人左丘明所作,與《左傳》並列為解說《春秋》的著作。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春秋時有盲史官,專門記誦、講述古今歷史。左丘明就是稍早於孔子的著名盲史官,他講的歷史得到過孔子的贊賞。盲史官講述的史事被後人集錄成書,叫做《語》,再按照國別區分,就是《周語》、《魯語》等,總稱《國語》。
西晉時曾在魏襄王墓中發現了大量寫在竹簡上的古書,其中就有《國語》三篇,談到了楚和晉的歷史,這說明戰國時此書就開始流傳了。現在版本的《國語》大概是這些殘存記錄的總匯。因為是口耳相傳的零星記錄,內容主要是口語,國別和年代的區分、排列沒有嚴格標准。
全書二十一卷中,《晉語》九卷,《楚語》二卷,《齊語》只有一卷。《周語》從穆王開始,屬於西周早期。《鄭語》只記載了桓公商討東遷的史實,也還在春秋以前。《晉語》記錄到智伯滅亡,到了戰國初期。所以《國語》的內容不限於《春秋》,但確實記載了很多西周、春秋的重要事件。從傳授淵源來看,可以認為是左丘明所作。《國語》出自的記錄,是一種價值極高的原始史料,因此司馬遷著<史記>時就從中吸取了很多史料。
《道德經》,又名《老子》,由戰國時期道家學派整理而成[來源請求],記錄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學說。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在體悟道之所傳。
F. 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的詩詞注釋
1、雄:比喻來剛勁、躁進、強大。自
2、雌:比喻柔靜、軟弱、謙下。
3、溪:溝溪。
4、嬰兒:象徵純真、稚氣。
5、栻:楷模、範式。
6、忒:過失、差錯。
7、無極:意為最終的真理。
8、榮:榮譽,寵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峽谷,喻胸懷廣闊。
11、朴:樸素。指純朴的原始狀態。
12、器:器物。指萬事萬物。
13、官長:百官的首長,領導者、管理者。
14、大制不割:制,製作器物,引申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G.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意思是:貪得無厭的人,要適可而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
出處是《道德經》--第九章
第九章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譯文]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7)古詩道德經擴展閱讀:
評析:
本章論述的重點是「盈」和「功成身退」。貪慕權位利祿的人,往往得寸進尺;恃才傲物的人,總是鋒芒畢露,耀人眼目,這些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否則,富貴而驕,便會招來禍患。就普通人而言,建立功名是相當困難的,但功成名就之後如何去對待它,那就更不容易了。
老子勸人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結果可以保全天年。然而有些人則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結果身敗名裂。比如秦國丞相李斯即是如此。
李斯在秦國為官,已經做到丞相之職,可謂富貴功史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外出狩獵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啊!然而,對普通人而言,如果他沒有身敗名裂之時,是不大可能領會「功成身退」的真諦的。
作為普通人要做到淡泊名利與地位,才有可能「功成身退」。事物的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的反面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的,否泰相參、禍福相位,古今中外的歷史上常盛不衰能有幾人?
「功成名就」固然是好事,但其中卻也含有引發禍水的因素。老子已經悟出辯證法的道理,正確指出了進退、榮辱、正反等互相轉化的關系,否則便會招致災禍。
因而他奉勸人們急須趁早罷手,見好即收。在事情做好之後,不要貪婪權位名利,不要屍位其間,而要收斂意欲,含藏動力。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有這樣的詩句:「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辱,歸來白首笙歌擁」(《漁家傲》),這正體現了「功成身退」的精神。
H.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什麼
「千里之行」的下一句是:「始於足下」。
出處: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原文節選: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
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准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8)古詩道德經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
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I. 自古人生最忌滿的全文出自哪裡
自古人生最忌滿的全文出自道德經。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滿則驕」,講的是三種自然現象,又比喻的是為人處世的姿態,也是道家先輩留下的至理名言。
大凡成功人士都說話留有餘地,做事掌握分寸,交友注意距離,這就是一種哲學思維,關鍵在把握一個度。
只有中和恭謙,虛懷若谷者,才能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日積月累,不斷邁向心靈的理想王國。
道德經簡介: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J. 道德經感恩的詩句
首先、道德經講的是修己修道,最高理想是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所以扯不到感恩這種情感;
其次。。道德經不是詩經、裡面沒有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