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人生道德問題

人生道德問題

發布時間: 2022-06-18 05:02:26

A. 道德缺乏會對人生造成哪些危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道德缺失會做很多的錯事,沒有道德也會做很多惡事,葯家鑫車禍後補人三刀就是因為道德缺失,把一個生命給殘害了,讓本來只是個輕傷的年輕媽媽無辜的去世,而且自己也為此被判死刑!如果當時下車救人最多就是罰款賠醫葯費而已!中國現在普遍道德缺失,見到跳樓的不是想著去救人,拍攝錄像的,圍觀看熱鬧的,甚是起鬨的也大有人在!人都這么冷血自己有難誰幫?混黑社會的有幾個善終的?熱心人到哪裡都有人幫助,冷血人誰都想落井下石!看看《了凡四訓》你會有自己見解的!

B. 個人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

「道德」的含義及其本質

道德是以善惡評價為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包括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等。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具體的歷史范疇,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而變化。進入階級社會之後,隨著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奴隸社會道德、封建社會道德和資本主義社會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佔主導地位的是社會主義道德,在社會先進分子中還體現為共產主義道德;同時一些社會成員的思想中還存在著封建社會道德和資產階級道德元素。一般而言,道德可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內容。客觀方面,指一定的社會對其成員的要求,包括道德標准、道德規范等,它貫穿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等;主觀方面,指個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實踐,包括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等。道德的主要社會職能,是通過確立一定的善惡價值標准和行為准則來約束人們的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道德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完善,通過對善的價值理想的自願踐行來實現人生的意義和人格的升華。

共產黨員必須遵守的公民道德規范

共產黨員是社會公民中的一員,所以,首先要在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范上做好表率。2001年中央印發實施的《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是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性文件。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以來,又發展凝練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我國歷史和現實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規范主要由基本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規范、職業道德規范、家庭美德規范構成,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適用於不同社會群體,是每一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行為准則。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不僅體現了道德的先進性與道德的廣泛性的統一,還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革命道德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的新道德的統一。「愛國守法」是公民對國家的最首要的道德義務;「明禮誠信」是公民如何待人的道德規范;「團結友善」是公民與公民之間應當如何相處的基本規范;「勤儉自強」是公民對待生活、對待自身的道德規范;「敬業奉獻」是公民對待職業活動的道德規范。

C. 談談你對道德修養的認識

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心得體會

我一直喜歡學思想道德和政治這門課,因為我在生活中每每遇到不順心或生活學習有壓力時,我總是能按著以前政治老師教我們的思想方法正確的處理事情,上了大學又邁進了一個新的生活層次,要繼續學習生活,做社會分配給自己的任務,此時,我們不是只只孤身一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進,學校還為我們設立了思想道德修養課,它就象我們生活前進的指明燈,帶著我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向前去。

到底思想道德可我有學了些什麼,又有什麼感想呢,我在這里總結下。

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准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的本質,人生理想,人生價值,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等是大學生經常思考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生長在改革開放年代,置身於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價值觀念的碰撞,復雜的社會現實和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其人生選擇尤為艱難。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斗動力和行為坐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著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准。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准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丑,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系,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系,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總之,《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修養教育課程,能使我們21世紀的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煉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煉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學習《思想道德修養》的體會
--------------------------------------------------------------------------------

經過十數載的努力與拼搏,我終於如願地踏入了大學神聖的殿堂。大學,是漫漫人生旅途中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是塑造人性的工廠,人將在這里得到前所未有的錘煉,它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神聖和美妙……然而,我們應怎樣「享受」這美妙的大學生活呢?大學四年應該怎麼過?你對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你將來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呢?這是一個任何人都不易把握的人生大問題。
人是地球上萬物之靈,但即便是這樣,人也無法離開社會群體而單獨存活下去。進入大學校園,我們面對一個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尋求友情,渴望關愛,呼喚理解和認同的需要與日俱增。正確的人際交往有助於信息的溝通,有助於協調人際關系和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為了結合自身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在交往時要注意交益友,不要交損友,不能盲從行事,要有選擇地進行。不僅要「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棄之」,而且要「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責任,是我們每一個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之中的人與生俱來的。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做,但你不一定喜歡做,這就是責任的含義。說到一個人的責任,我覺得只要我們能切實地做到對自我負責和對他人負責就足夠了。我們不需要上升到什麼為國家、為人民的境界,那樣有點不切實際,做好自己,時時多為他人想想,我想這就足夠了。
而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既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生命富有意義,必須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和正確的努力方向。我們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並為實現它堅持不懈地奮斗,即使遭遇挫折,也不灰心,要迎難而上,積極向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我們要以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勵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地前進。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當然,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我們必須不斷地鞭策自己,不斷地完善自己,就算將來不能給社會帶來什麼巨大的貢獻,但至少,我們也要做到無悔於心,無悔於自己!


你好、希望能幫到你哈!

D. 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什麼,怎麼理解

三者是相互相存的,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道德觀,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高,而一個人沒有高尚的道德觀的也是不會得到社會歡迎的。價值觀影響著人生觀和道德觀,屬於更根本的東西。人生觀(life,outlook of): 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回答什麼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系的產物。人生觀的形成是在人們實際生活過程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受人們世界觀的制約。不同社會或階級的人們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以下幾種有代表性的人生觀:①享樂主義人生觀。它從人的生物本能出發,將人的生活歸結為滿足人的生理需要的過程,提出追求感官快樂,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厭世主義人生觀。宗教的厭世主義認為,人生是苦難的深淵,充滿各種煩惱與痛苦,唯有脫俗滅欲,才能真正解脫。③禁慾主義人生觀。它將人的慾望特別是肉體的慾望看作一切罪惡的根源,主張滅絕人慾,實行苦行主義。④幸福主義人生觀。一種觀點是強調個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另一種觀點是在強調個人幸福的同時,也強調他人幸福和社會公共幸福,認為追求公共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價值所在。⑤樂觀主義人生觀。它認為社會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人生的目的在於追求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在於追求真理,對人生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⑥共產主義人生觀。它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人生觀。它把人的生命活動歷程看作是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 ,把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在於對社會所盡的責任和所作的貢獻,人生的最大價值和意義,在於努力為人民服務,無私地把自己的一切精力貢獻給共產主義事業。 什麼是人生觀? 答:人生觀是指人們對人生的根本態度和看法,包括對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觀主要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的意義、價值、目的、理想、信念、追求等問題。人生觀的基本內容包括幸福觀、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友誼觀、道德觀、審美觀、公私觀、戀愛觀等等。由於人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和文化素養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我們必須提倡和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用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戰勝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什麼是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 價值觀的特點 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 價值觀取決於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 價值觀的影響效應 價值觀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於同一個事物,由於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也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麼就會採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類型 1、理性價值觀 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於一切。 2、美的價值觀 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 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 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 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6、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世界觀也稱宇宙觀,是人門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是人人都有的,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為了自己的需要,每時每刻都同周圍的事物打交道,力求認識並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它們。開始時,接觸到的只是個別事物和現象,形成對各種具體事物和現象的看法。隨著人們在實踐中接觸的事物日益增多、眼界日益擴大,就由認識個別事物和現象深入到認識事物一般的或共同的本質,逐漸形成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根本的觀點,即世界觀或宇宙觀。世界觀形成以後,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指導作用。不過,這些世界觀一般是樸素的、零散的、不系統的,缺乏理論論證和嚴密的邏輯。

E. 在大學階段確立正確的人生觀時,如何修煉自己的個人品德

一要重修養。要堅守信念,把握方向,不忘初心,胸懷大志,保持嚴肅生活態度,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樹立良好家德家風,做好自己,誠信待人,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要勤讀書。讀書使人增長知識、豐富閱歷、開拓視野、陶冶情操。讀書給人以智慧,給人以思想,讓你成熟,讓你達觀,使你從無知到有知,從有知成為智者。

三要守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紅燈的限制,就沒有綠燈的暢通。要守住生活底線,不踩紅線,不碰高壓線,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做事。

(5)人生道德問題擴展閱讀

品德的構成因素

1、品德是人之為人、人之區別於動物的品質

德性倫理學認為,「德性是人類為了幸福、為了興旺發達、生活美好所需要的特性品質。」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指出,「我們稱那些值得稱贊的品質為德性。」可見這種品質是人類幸福生活所不可或缺的。

在什麼是「人」,人(Person)與物(Things, belongings)、人性與道德的關系問題上,中國有著不同於西方的傳統。孟子提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這段話應當有兩層涵義:作為道德品質的仁、義,是人禽的關鍵界分。這是非常明確的。同樣明確的是,「由仁義行」,是由仁義之心出發,是由仁義的內在品德生發而行動,「非行仁義也」,是說這樣行為並不是遵守仁、義的「規范」和「要求」去做,而是「基於道德本心或良知所行的仁義,這也印證了「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一說。

「聖人,與我同類者」、「舜,人也;我,亦人也」。朱熹說:「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為遠者。反而求之,則即此而在矣,夫豈遠哉?」(《論語集注》卷四)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論語·憲問》)不是稱贊千里馬的力氣,而是稱贊它的品德,說明君子以「德」為首,「才」則居其次。理想的人格品質,在孔子看來是智仁勇「三達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與品質。

仁義品德,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孟子就多次強調:「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章句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2、品德是傾向、性情(disposition),表徵穩定的個性狀態

品德、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獲得、在實踐中養成的。亞里士多德就已看到,我們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們身上造成的,它是由習慣養成而獲得的品性、品質,但品德並不只是「習慣」,不只是一種機械程序,它的涵義要豐富得多。

對亞里士多德來說,發展出一種特質需要做具有這種特質的品性的行為,只有做了公正的行為,人才能把公正感慢慢地灌植入他自身,做公正之事的習慣會幫助我們打造成公正之人。這種實踐,是要不斷地重復這類的行為而內化,德性人就是這樣煉成的。

由做公正的事而成為公正的人,這一論述,表明在亞里士多德那裡並沒有當代倫理學所提出的「做」(doing)與「在」(being)的尖銳區分,亦即不存在「做(什麼事)」與「是(什麼人)」在「如何行動」與「生存狀態」之間的鴻溝,在亞里士多德那裡,二者是相貫通的。

品德是一個人的狀態或性情(disposition)。如果一個人是慷慨的,那麼他就有一類特定的品性,他在性情上,亦即習慣地和可以信賴地,是慷慨的。德性要求,作為一種品性,為了正當的理由做正當的事情而沒有嚴重的內心不情願的反抗,以這種方式來發展你的品性。

比如,你是全心全意地慷慨,公平地行動而決無反悔等等,這才是源於品性的好的行動的真實動因。正如安娜斯所說,德性是承載了倫理價值(如公道與仁慈)的品質。因為這些性情是我的,它們是我生存的方式,是我的品格,我的特質,它們使我以特定的方式過自己的整體的生活,因此,思考德性就引向了思考我的作為一個整體的生活。

這種性情要化為內心的一種內在品質。孔子看到衛靈公薄德厚色,發出「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的感嘆(《論語·子罕》),他希望好的品德就如生而俱有的本性一樣,達到「好好色,惡惡臭,誠也。好德如好色,斯誠好德矣」(朱熹《論語集注》卷五)。

F. 簡述道德對於人生的意義

道德是一種社會附加的意識形態,本身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社會關系越來越密切復雜之後,需要一種觀念上的導向,這也與實際運作社會有關系,而通過道德,把人們之間的關系明確下來,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G. 如何理性看待當今社會的道德問題

我們現在的許多中國人,對道德的看法很矛盾很微妙:一方面承認人不能無道德,另一方面又認為道德在人生中所佔的比重不太大。能給災區捐些款、公交車上能給老人孕婦讓個座,就證明自己已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了,自己是個講道德的人。

這樣想、這樣做,當然沒有錯,只不過跟我們中國文化中的道德觀還差了一大截。

中國人說:道,道路,就是人人在此生都應該所走之路,此之謂「人道」。人道從天道而來。德,得也,由於所走人生道路正確而於己有得,如孝弟忠信即是。只有講道德,人類大群才能和睦幸福、長治久安,從而個人幸福也自在其中了。有良好的社會秩序才會有個人自由,社會秩序的維系主要靠道德,故講道德是每一個人天生的本分事。

正因如此,所以中國人視道德為人生第一要務,慾望、財富、享受等都是等而下之之事。具備了起碼的道德修養,才無愧於「人」之稱號,故中國人說「做人難」,一輩子都要努力做人。我們現代人都認為慾望的滿足才是人生第一要務,只有充分地「享受」了人生才算不枉在此世界來一遭,道德只是第二、第三位之事。這和傳統中國人的人生觀大相徑庭。

如三國第一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自己卻清苦終生。其高風亮節為一般人所不及,故歷代中國人瞻仰不盡。今天我們提起此人,仍然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已
。可見,道德來自於人之內心,是天生的,自然的,絕非外力強加。若諸葛亮當時憑借權勢作威作福,以慾望滿足為第一事,誰還會敬仰他呢?

許多人認為他人有難,自己能伸出援手,這才是講道德。實際上講道德並不需任何外在條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本分事,就是最大的道德。做了父親,孝敬父母,愛護妻子,教育子女,這就是講道德;工作中,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這就是講道德;生活中,與人言而有信,為人謀而盡忠,這就是講道德。可見,道德是人人可為之事,只需要盡己本分而已。就這么簡單。

問題是,當代社會中的許多人,連自己的本分也不願盡不想盡。做了丈夫,仍然只顧自己在外面吃喝玩樂,不顧愛人,不顧家庭;做妻子的,動輒威脅離婚,甚至紅杏出牆,還美其名曰尋找真愛;做官的不為民服務,做教師的誤人子弟,做醫生的草菅人命,做的警匪一家,﹒﹒﹒﹒﹒﹒大家都認為道德是可有可無之人生末事,慾望享受才是人生頭等大事,可人人都沒有基本道德,人的享受又從何而來呢?

進一步說,道德才是真享受,慾望滿足離享受還隔了一層。你是家,你辦好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發財而是出於社會責任感,當你看到成千上萬員工因為你的出色管理而安居樂業時,你的快樂是無法替代的,你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你是教師,當你真正是以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參加工作時,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你最大的快樂,你會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沉,自己有多麼重要。慾望滿足只是動物性本能,道德修養才是人類所獨具的。只有在此處,才將人類與動物區分了開來。孟子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豈不令人深思?

H. 職業和人生的道德問題

請當心試卷是不是陷阱!因為樓主是通過關系進去的,這點在領導心裡已經產生一道溝,如果因為考試問題而被關注,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丟掉一些投機的想法,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然後和那個對你有意見的領導多溝通溝通,把那個在他心裡定位不正的你變正了,以後你的環境會改變很多。把一個對你印象不好的人爭取過來,也是一個巨大的宣傳。人生中總是有那麼一些人,讓你不痛快,可就是因為這些人才讓我們得到成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這句話吧。
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
有些事情現在不能做,以後可以做。
有些事情現在可做,以後不能做。
樓主自己拿捏好。

I. 道德對人生發展的作用

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進人生發展、推動社會和諧方面回的重要作用,答情感態度觀念目標;認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認同加強個人品德修養對人生與社會的重要意義。 自覺進行道德修養,推動個人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人的道德品質的好壞,往往決定一個人一生走什麼路、做什麼人的問題。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於人的一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於己於人都是有益的

1.良好個人品德的形成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目標要求.

2.良好個人平品德的形成是個體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要求

3.良好個人品德的培養及時個人修養的目的,也是社會教育的任務.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形成良好的個人品德而努力.

J. 道德修養上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任務不僅要學習掌握科學知識,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大學生都存在很多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文章內容。
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
(一)誠信的問題。大學校園里,考試作弊現象普遍存在,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作弊也由過去的抄夾帶、傳答案等形式發展到公開抄襲、集體作弊等等,帶手機,發簡訊,甚至找人替考。盡管各高校在考試前會發起「誠信教育」等活動,對作弊者也會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但是這種現象並沒有被杜絕,學生誠信意識的缺失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們教育制度所導致的。
(二)組織紀律性差,自我求知意識不強。經過高中的緊張學習,大學環境相對寬松,學生到大學後組織紀律性不強,學習方面不求上進,上課經常遲到,無故曠課,不愛學習,喜歡網游、沉迷網吧、抽煙喝酒,有的甚至夜不歸宿,不重視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只注重過分強調自我,互相攀比,甚至有的學生跟風戀愛,在公眾場合出現不文明行為,在這其中,有的學生沒能處理好戀愛和友誼的關系,最終採取極端的行為方式。
(三)心理承受能力差。大學生由於一直在學校這個環境,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練,所以心理承受能力一般都比較低,有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少獨生子女更是像個「瓷娃娃」。70%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會向父母和身邊的朋友求助,僅有30%的學生選擇自己想辦法解決。在對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進行統計時發現,被選率排前三的有「人際關系」、「就業壓力」 以及「學習問題」

熱點內容
最新四川省消防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6 瀏覽:44
民用航空飛行條例 發布:2025-01-24 17:15:01 瀏覽:405
別人為我死我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24 17:03:05 瀏覽:244
反恐怖主義法立法宗旨 發布:2025-01-24 16:55:15 瀏覽:518
中國合同法以成文法形式出現 發布:2025-01-24 16:21:33 瀏覽:132
我國立法上關於補強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1-24 16:15:30 瀏覽:440
論述國際法律責任的形式 發布:2025-01-24 16:00:55 瀏覽:749
交通法規39條 發布:2025-01-24 15:54:57 瀏覽:536
勞動合同法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1-24 15:48:18 瀏覽:928
勞動法自動離職給工資嗎 發布:2025-01-24 15:32:51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