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法治思想
Ⅰ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
(1)孔子的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孔子的思想對當代社會的意義:
1、對當下增強國家文化認同具有重大意義。孔子哲學和民族文化蘊含著民族精神和美德,這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國土地上生根,深刻影響著不同語言、不同習俗的各個民族,向世界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2、對當下文明的傳承具有重大意義。從孔子哲學和儒家思想看來,中華文化有一以貫之的文化命脈,他們必須擔負起歷史使命。正因如此,在大力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今天,必須高度重視挖掘包括孔子哲學和儒家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3、對當下民族精神價值的鑄造具有重大意義。孔子哲學和儒家思想認為,要維護國家民族利益,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這不僅對歷史上鑄造中華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也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
4、對當下解決現實問題具有重大意義。我國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要解決這些難題,要在以孔子哲學和儒家思想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積極的養分和智慧,從邏輯、結構和體繫上重塑當今社會的發展道路。
Ⅱ 孔子為什麼反對「法治」
孔子主張行孝善慈寬仁,有些法治是反孝善慈寬仁的,所以他反對法治。
Ⅲ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孔子的主要思想分為: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經濟思想、教育思想、美學思想、史學思想、旅遊觀念、人生觀念。具體內容如下:
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小康」社會是孔子主張的較低的政治目標。「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與這種貧富不均、貴賤不等相適應,產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相應地還要設「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了「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29]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眾不富足,國君沒有富足的。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為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為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裡麵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孔子在易學中明確提出了「美在其中」、「見仁見智」等著名美學命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問易》在易宗基礎上提出了美宗——陽剛、陰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認為「陰陽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謂是美學之宗」。
史學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直」,即研究歷史要實事求是,不但要重視根據,而且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政》),他竭力反對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說:「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這種一以貫之的主張,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態度中。
孔子的治史觀不僅反映到治史態度和治史主張上,而且還體現在歷史發展觀中。孔子認為歷史在不斷「損益」,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為政》),周代正是在總結夏、殷二代的基礎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歷史不是倒退,而是後來居上,是前進發展著的。盡管這種思想很朦朧,但卻是我國史學史上進化論的可貴的開端。
旅遊觀念
孔子一生游歷豐富。他從漫長的旅遊生涯中悟出精闢的人生哲理,並形成對旅遊的獨特見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種形式:游覽、游學、游仕。也就是說,孔子在游中問學教學,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傳道。他的旅遊行為與修學、入仕是分不開的。孔子的旅遊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遠游觀和近游觀
孔子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戀故土,應該通過游學四方來增長見識,實現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由此可知,孔子「重遊」,反對「懷居」、「懷土」等心理和行為,甚而把貪戀安居、留戀故土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分野標志。但是孔子也說:「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明確表達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不遠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雙親、注重人倫思想的體現。
那麼孔子既「重遊」,又反對「遠游」、提倡「近游」,豈不是自相矛盾?實則非也。孔子的近游觀和遠游觀並不矛盾,而是對立統一的,類似於「魚和熊掌」的關系。遠游與近游,實際上反映了儒家的「忠」與「孝」、報效國家與侍奉雙親的對立統一。孔子雖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遠游,雖然主張推行孝道,但更主張「治國平天下」。到底適宜遠游還是近游,取捨標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實上,跟從孔子周遊列國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雙親健在者。孔子反對的只是無正當目的卻超出合理程度的「遠游」。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導「山水比德觀」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聽樂觀禮,開創了中國文化旅遊的先河。據史書記載:「孔子曾西入周室,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觀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於向老聃學習樂禮。另外,孔子訪齊,曾與齊太師交流關於「樂」的見解並達到忘我的境界。《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學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學習、欣賞古代的禮樂文明,這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文化旅遊。
除了提倡聽樂觀禮的文化之旅,孔子還注重體悟山水的自然之游。對於山水自然景觀,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在孔子看來,智者的聰明銳利和流動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寬厚品格與莊重沉穩的大山相通。這就是「山水比德」的審美觀、體驗觀。「比」指象徵或比擬,「德」指倫理道德或精神品質,意指在欣賞山水自然景觀時,根據其特徵類比聯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張旅遊要健康有度,反對佚游
孔子曾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也就是說,以驕傲為樂,以到處遊玩、游手好閑為樂,以大小宴為樂,都是有害的快樂。可見,孔子反對游手好閑、放盪游樂、毫無節制的遊玩等佚遊行為。他認為佚游超出個人身心承受能力與社會禮制許可,佚游帶來的快樂是暫時的、局限的,而且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損害。
人生觀念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Ⅳ 孔子倫理法治思想評議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政治生涯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止。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孫子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卒。
[編輯本段]孔子品格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與人為善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則。
Ⅳ 孔子的思想主張
孔子的有關思想主張 :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饗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
2、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4、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5)孔子的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愛人既為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眾。
Ⅵ 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以什麼為核心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在法律思想上,主張「克己復禮」、「為政以德』提倡「和諧」、「無訟」。他的法律思想經過孟子、荀子和西漢董仲舒等儒家的繼承、發展和改造,成為了封建社會正統法律思想的核心,長期影響著封建社會的立法和司法活動。本文僅就孔子兩個重要的法律思想一「仁學法律思想」和「德主刑輔」思想加以簡要論述。
1.仁愛一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中,「仁」是核心和靈魂。了解孔子的一切思想都必須從仁開始。在孔子思想最可靠的著作,也是儒家的經典一《論語》中,講「仁」達109次之多。
「仁」是什麼?《論語.顏淵》有雲:「仁者愛人」。這種「愛人」是出自內心深處的平和、謙恭和親熱之情,雖然它可能最早來自血緣親情,不過在此時已經擴展為一種相當普遍的感情,如果「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外在的禮節,那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出自內心深處的一種對「人」的平等與親切之情和「人」應當尊重「人」的觀念的體驗。《論語.里仁》中孔子也說到「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
「愛人」可以說是孔子對「仁」的總體概括,「愛人」就是同情人,關心人,愛護人,「愛人」是仁的靈魂的內核,是仁的根本之所在。「愛人」思想體現了孔子對人的重視和關心。《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棚失火,孔子關心的是有沒有人受傷,而不是他的馬,充分表現出了孔子對人的生命的關心。孔子把人的性情中的「愛人」之心追溯到了血緣親情。《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在孔子看來,人的本性中,血緣之愛是無可置疑的,兒子愛他的父親,弟弟愛他的哥哥事實人之共有從血緣中自然生出來的真性情與真感情,這種感情就是「孝…『弟」。
《論語.學而》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它是善良和正義的源泉於依據,人有這種真感情並且依照此來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就有了「愛人」之心,所以孔子斷定「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始亂者,未之有也。』孔子認定這就是建立一個理性社會的心理基礎。他要求每一個人「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2德圭刑輔思想一孔子法律思想的主旨
德刑關系一直是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一個核心問題,「明德慎罰」、「德主刑輔」的思想起源於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初年。孔子把這一思想發揚光大,提出了以德政教化為主,以政令刑罰為輔的主張。
孔子的「德主刑輔」思想是從哪裡來的呢?孔子生活的時代,周天子的一統天下已不復存在,神權政治動搖,重民思想興起。他總結了春秋以來統治者實行「折民惟刑」已不足以維持其統治的教訓,認為「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人民生活貧困是反抗統治的原因,一味用刑罰殺戮並不能解決問題。正是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德主刑輔思想才在孔子手中得以充分的發展並趨於完善,「德主刑輔」的思想與西周的「明德慎罰」一脈相承,構成我國封建時代法律思想的一大特色。
「德主刑輔」並非孔子的原話,而是漢代人對孔子思想的一個概括。關於德刑關系,孔子這樣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論語.為政》)。有人認為這是孔子不重視法治的顯明例證。其實,只要聯系《論語》中另一段記載來看,事情並不那麼簡單。」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日:「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民而民善矣。』可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是針對當時有人提出的用刑殺威嚇人民來治理國家的主張的。孔子並不反對用刑,只不過「德」、「刑」相比,他更重視「德」的作用而已。首先,在指導思想上,他認為德是本,刑是末,憑借德政來治理國家,就會使百姓像重型環繞北極一樣歸順,而不需要刑罰去壓服。所以,第二在治斟旌政方法上,他認為德在先,刑在後,基於德先刑後的認識,孔子反對不加德而用刑罰,反對不加訓誡而只要歸順,他說:「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並把這種違反德先刑後的行為放在四惡之首來斥責,斥之為「暴」、「虐」。第三,從實際作用來看,孔子認為德大刑小,僅用刑罰只能暫時制止犯罪,卻不能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不能鏟除犯罪根源。綜上所述,孔子在德刑關繫上認為:德本刑末,德先刑後,德大刑小。這分別從指導思想、治國措施、實際作用三方面總結出來的認識,歸結起來就是「德主刑輔」的指導思想。
孔子的「為政以德」的「德」,不但是提高統治者思想境界的修身養性的「德」,而且更是一一種治國施政措施的「德」。就是說,對於統治階級提出「德」的要求,既要他們正其身,又要他們施仁政。施仁政的內容也就是「德治」的內容。這從孔子和冉有的一段對話中能夠看出一些。可知,德治的內容部外二條,一是使百姓富庶的富民政策,二是富庶之後教之德教民政策。「富之」是治國的第一步,是條件,是基礎,「教民」是治國的第二步,是手段。雖然他還有「富而無驕易」的統治階級偏見,但能夠認識到「貧而無怨難」的確是一種進步。但是孔子所謂的德治到了統治者身上也不外是要求為國不要橫征暴斂。在司法實踐中,孔子主張「哀矜務喜」,這種司法和刑罰原則要求把法律和情理結合起來,不僅要看犯罪行為的結果,還要看犯罪行為的主客觀原因,表現了孔子要求司法中重視民命,貫徹「道德齊禮」原則的良苦用心。同時,他反對嚴刑酷罰,主張刑罰適中。《論語.子路》「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其中所含的「刑罰中」思想,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定罪准確、量刑恰當、不枉不縱、不偏不袒、不輕不重,做到了公正公平。孔子的「刑罰中」思想代表了文明的方向,體現了人道的價值。若從社會控制、犯罪預防的角度來看,德禮為主,刑罰為輔是「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這一學說中有著明顯的道德至上論的傾向。在「德主刑輔」思想的指導下,法律成為倫理道德體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缺乏相應的獨立性和自治性,這與現代法治「法律之上」的精神相違背。
Ⅶ 孔子的主要政治觀點是什麼
政治思想:
1、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2、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
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3、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斗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到其影響。
(7)孔子的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經濟思想
孔子的經濟思想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范,「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繫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
他認為「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干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
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Ⅷ 孔子的主要思想
1、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2、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3、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4、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表裡不一、名不副實。
(8)孔子的法治思想擴展閱讀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Ⅸ 孔子的思想、主張是什麼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范。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