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五
A. 老子的道德第四十五章的譯文
《道德經》之四十五章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白話譯文: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總有不足之處,(正是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彌補,整體上)不至於衰竭;充盈的物質好象總是從空虛開始,(正是這一虛一實相互轉變,)才使整體上用之不盡。有筆直似乎就有彎曲,有靈巧似乎就有笨拙,存在能言善辯,就好象總有笨嘴拙舌。善於運動的人能戰勝寒冷,善於守靜的人能戰勝酷熱,(心靜自然涼)。明白了靜能勝熱的道理,就能為治理天下找到一條正確的途徑。
B. 出自《老子》「躁生寒 靜生熱 清靜為天下正」的含義
意思是浮躁可以產生寒涼,寧靜可以生成溫熱,所以清靜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出自——春秋時期老子《道德經》。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譯文:最完美的事物,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
真正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靜勝躁,寒能抑制熱,清靜為天下正。
(2)道德經第四十五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疇是「道」,「道」字在《老子》書中出現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常無名,無為而無而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
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准則。儒家以天、地、人為「三オ」老子則以道、天、地、人為「四大」。
「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給中國文化思想的架構,打開了一個極其高遠、極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間。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貫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貫穿中,不給天與帝這類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餘地。
天道自然無為是《老子》一書的主旨。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從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論的基礎上的一個偉大的發明。
C. 老子德道經,第四十五章《右介》中說:夫天道無親,恆與善人。既然天道無親,為何偏偏又【恆與善人】呢
這么簡單的問題 不知道你現在想明白沒有。
天道無親是對某個各體沒有親近感的意思,對我們這些事物沒有分別,沒有特權都一樣對待。至於天有沒有親,道孕育一切,說他有親也行,無親也對啊,角度不同嘛,反正這個道不會有任何認知,都是我們人在那亂想的嘛。
善人順人道必合天道,故天道恆與。
道即規律,即法則,即 使萬物之所以這樣的那無形的力量。
D. 《道德經》的感悟分享有哪些
《道德經》的感悟分享:
一、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仁慈的人,在大義面前才會勇敢,小人只是內強中干,色厲內荏;儉朴淡泊,才能心胸廣闊;不驕不滿,不敢為天下先,將來才會成為大器。
二、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當和事老,用調解的方法來對治很大的怨恨,即使表面解決,必然還會留下殘余的怨恨,這怎麼能算是妥善的辦法呢?俗話說「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只有懂得寬恕之道,才能放過別人,也放過自己。
三、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悟道的聖人,無私無欲,從不為自己要求什麼,他做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變得更富有。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讓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給你。
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道是永遠順應自然的,看似無為,卻是無所不為。看看現在的亂采亂伐就知道,這也算作為,不過是妄為,還不如不為。再看看那些原生態的大自然,沒有人去管理,環境卻好好的,大自然看似無所作為,其實是大有所為。
五、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這句很復雜,釋義很有爭議。按大流的解釋吧,運動能夠戰勝寒冷,清凈能夠戰勝炎熱。因為書中還有一句「靜為躁君」,清凈還是急躁的主宰,所以只有做到清凈,才能真正達到大道無為的境界。
E.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翻譯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出處: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譯文: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
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影響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F. 大盈若沖,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 什麼意思
大盈若沖,通俗解釋為人境界越高,就越謙虛。源自於老子《道德經》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成若缺,出自《道德經》之四十五章。本意是最完美的事物好像還不完美;引申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大直若屈,意思是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大方無隅,直譯: 最大的方正的東西沒有角落;出自老子《道德經》;意譯為寬宏大度的人心中沒有陰暗的角落。
大音希聲,意思是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出處:《老子》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大象無形,意思是有意化無意;就是不要顯刻意,不要過分的主張,要兼容百態。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大巧若拙,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出處]: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王弼註:「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
G.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如何翻譯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辯的人發言持重,不露鋒芒。
出處:《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譯文:
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
(7)道德經第四十五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H.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四十六章,帶拼音
第四十五章
Dà chéng ruò quē qí yòng bù bì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dà yíng ruò chōng qí yòng bù qióng
大盈若沖, 其用不窮。
dà zhí ruò qū dà qiǎo ruò zhúo dà biàn ruò nè
大直若屈,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záo shèng hán jìng shèng rè
躁勝寒, 靜勝熱,
qīng jìng wéi tiān xià zhèng
清靜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Tiān xià yǒu dào què zóu má yǐ fèn
天下有道, 卻走馬以糞。
tiān xià wú dào róng mǎ shēng yú jiāo
天下無道, 戎馬生於郊。
huò mè dà yú bù zhī zú jiù mò dà yú yù dé
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gù zhī zú zhī zú cháng zú yǐ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希望能幫助到您~
I. 有沒有老子《道德經》第45篇的詳解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①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②,其用不窮。大直若屈③,大巧若拙,大辯若訥④。靜勝躁,寒勝熱⑤。清靜為天下正⑥。
[譯文]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清靜克服擾動,賽冷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注釋]
1、大成:最為完滿的東西。
2、沖:虛,空虛。
3、屈:曲。
4、訥:拙嘴笨舌。
5、靜勝躁,寒勝熱:清靜克服擾動,寒冷克服暑熱。
6、正:通「政」。
[引語]
這一章在內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說是四十一章的繼續,是講內容和形式、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系。四十一章講的是「道」,本章講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態;「若缺」、「若沖」、「若屈」、「若拙」、「若訥」的外在表現,都是說明一個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為內在生命的含藏內收。
[評析]
任繼愈在《老子新譯》中寫道:「這一章講的是辯證法思想。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面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表面情況和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為,只有貫徹了『無為』的原則,才能取得成功。」這個分析是准確的。老子運用辯證法認識事物、認識人。尤其對於那些國富兵強,拓地千里,並國數十,成其大功的王侯將相,如果不因此而昏昏然,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豐滿充盈的如果能以細小視之,富裕卻以不足居之,再加上如屈、如拙,當然會其用無窮。
J. 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作品出處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道德經》,內又稱《道德真經》、《容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