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寧夏區域法治

寧夏區域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6-18 18:29:00

Ⅰ 寧夏回族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試行)

一、行政決策(占總分值的15%)

基本要求:重大行政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實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人民群眾的要求、意願得到及時反映。

(一)重大行政決策范圍明確。

1.編制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年度計劃;編制或者調整重要的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土地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等各類總體規劃。

2.制定涉及經濟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等方面的重大決策;制定土地管理、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文化衛生、科技教育、食品安全、社會保障和勞動就業、生態環境保護、城市建設、交通管理、土地房屋徵收等關系民生的重大措施。

3.編制財政預算、安排重大財政資金,制定或者調整重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以及實行政府定價的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價格;決定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立項和重大國有資產處置,以及依法應當決策的其他事項。

(二)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健全。

4.行政機關內部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法制機構為主體、吸收專家和律師參加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面推行。

5.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制度完善、專家咨詢庫建立。

6.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規范。制定、公布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聽證目錄。聽證代表遴選方式科學合理,聽證代表具有廣泛性。

7.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健全。對重大行政決策進行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和可能引發的社會穩定、環境、經濟等方面的風險進行評估。評估結果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

8.重大行政決策公示制度建立。除依法應當保密的以外,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名稱、依據和結果公開。

(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完備。

9.重大行政決策按照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的法定程序作出。

10.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事先採用召開座談會及通過媒體徵集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公眾意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及專業性較強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組織專家對決策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咨詢論證、風險評估。

11.依法應當聽證的決策事項及涉及公共利益或者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按照法定程序組織聽證。

12.重大行政決策作出前,經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未經合法性審查或者經審查沒有通過的,不得提交會議討論、作出決策。

13.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經決策機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辦公會議、專題會議集體討論決定。

(四)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落實。

14.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建立。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決策者及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15.重大行政決策實施後,應當通過輿情跟蹤、抽樣調查、會商分析等方式,廣泛收集利益相關方面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或建議,對決策實施情況進行研究、評價,並根據評價情況適時調整和完善有關決策。

(五)效果指標。

16.重大行政決策公開率達到90%以上。

17.沒有發生因違法決策引發重大群體事件或者重大集體上訪事件的情形;沒有發生因違法或不當決策被上級機關責令糾正或者撤銷的情形。

18.沒有發生因依據違法決策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人民法院判決撤銷、變更或確認違法的情形。

19.社會公眾對行政決策的總體滿意度達到80%以上。二、制度建設(占總分值的15%)

基本要求:政府立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則,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符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方針政策,立足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科學發展、推進「兩區」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實際需要,切實反映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規范性文件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並公布,備案審查制度有效落實。制度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充分發揮。

(六)政府立法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顯著提高。

20.科學編制政府立法規劃和計劃。立法項目社會公開徵集制度建立健全。每五年向社會公開徵集下一個五年立法規劃建議;每年向社會公開徵集下一年度立法計劃建議。

21.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進,政府立法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立法起草、論證、調研、協調、審議制度完善,重要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由政府法制機構負責組織起草。

22.政府立法公開徵求意見和公眾意見採納情況反饋機制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通過政府網站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不少於30日。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草案,通過召開聽證會、專家論證會等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意見。

23.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起草工作按照法定許可權、法定程序進行,制度設計科學合理,立法內容明確具體、與上位法不相抵觸,原則上不再新設行政許可事項。

24.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經政府法制機構依法審查後,按照法定程序提請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審議。

25.政府規章發布後,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和主要報刊等多種方式向社會公布正式文本。公布日期與實施日期間隔原則上不少於30日。

26.堅持「立、改、廢」相結合的原則。政府規章實施滿2年的,應當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實施、修改或者廢止的主要依據之一。

(七)規范性文件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

27.制定規范性文件嚴格遵照法定許可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不得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不得違法增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義務。

28.制定規范性文件遵守公開徵求意見、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的程序。重大或者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規范性文件應當採取召開座談會、專家論證會、組織聽證或者向社會公布草案等方式公開聽取社會公眾意見。

29.政府規范性文件提交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前經本級政府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部門規范性文件提交部門會議前經本部門法制機構進行合法性審查。

30.規范性文件應當經過政府常務會議或者部門領導班子會議集體討論決定。

31.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建立。定期修改、廢止或者重新制定規范性文件。每2年開展1次規范性文件清理,並向社會公布清理結果。

(八)效果指標。

32.社會公眾對政府立法工作及規范性文件制定發布工作的總體滿意度均達到90%以上。

33.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率達到100%。

34.政府及部門沒有發生因規范性文件存在違法事由,被本級人大常委會或者上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或者撤銷的情形。

35.規范性文件沒有發生設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事項,沒有違法增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義務的情形。

Ⅱ 寧夏為什麼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政治,歷史方面闡述

1.中國在歷史上長期以來就是一個集中統一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境內各民族逐步匯合成了中華民族。
2.長期以來中國的民族分布以大雜居、小聚居為主。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適宜於合作互助,而不適宜於分離的民族關系。
3.我國人口、資源分布和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只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才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昌盛。
4.自1840年以來,中國各民族都面臨著反帝反封建、為民族解放而奮斗的共同任務和命運。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長期斗爭中,中國各民族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互相離不開的政治認同。這就為建立一個統一的新中國,並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和社會基礎。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實踐證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既符合歷史的發展,又符合現實情況,有很大的優越性。
1.有助於把國家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既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又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權利。
2.有助於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區制宜,從而有利於民族自治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3.有助於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
4.有助於把各民族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Ⅲ 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制宣傳教育條例(2005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增強公民的法律素質,保障憲法、法律、法規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對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法制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普及憲法和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增強公民的法律素質,促進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高全社會的法治化管理水平。第四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堅持全面規劃,統一組織,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堅持法治與德治、學法與用法相結合。第五條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青少年,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管理人員。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統一規劃,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自治區各行政(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本系統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第二章目標和任務第七條全體公民應當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自覺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做到知法、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第八條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帶頭學法、用法,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第九條司法人員和行政執法人員應當熟練掌握和運用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提高自身法律素質,做到文明、嚴格、公正執法。第十條青少年應當學習和掌握必要的法律常識,自覺遵紀守法,提高預防違法犯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第十一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水平。第三章組織管理及其職責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第十三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健全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構,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完善工作制度。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決定、決議;
(二)擬定和組織實施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規劃和年度計劃;
(三)協調、指導、督促和檢查本地區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四)組織、協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培訓、考試、考核;
(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調查研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
(六)決定或者建議實施有關獎懲事項;
(七)辦理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其他事項。第十五條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部門和大眾傳播媒介、文藝演出團體、圖書音像出版等單位應當開展經常性的法制宣傳教育。
新聞媒體單位應當開展公益性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第十六條人事行政部門、政府法制部門應當加強國家公務員的依法行政、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的培訓、考核工作。
各類培訓機構,應當將基本法律知識和相關的業務法律知識列入教學計劃,加強考試、考核。第十七條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列入教學大綱,並組織實施,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落實。
各類學校應當根據教學大綱和教育特點,保證完成法制教育課時教學任務,組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結合各自的職能,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制度。第十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列入私營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管理的重要內容,有計劃地組織開展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第十九條公安、民政、勞動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加強對流動人口、失業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第二十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發揮職能作用,面向相關群體普及和宣傳法律知識,提高職工、婦女和青少年依法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Ⅳ 全國第一部省級區域法治建設的綱領文件是哪個省先頒布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3

Ⅳ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立法主體有哪些

  1.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回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答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2.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3. 我國的立法主體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另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也有一定的立法權)

Ⅵ 第九屆中國西部法治論壇有效論文稿件多少篇

從2014年起,六大區域法治來論壇改由中國源法學會主辦,區域內各省級法學會輪流承辦或協辦,中國法學會會員部負責聯絡協調工作。西部法治論壇是六大區域法治論壇之一,今年是第九屆,由青海省法學會承辦,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寧夏、新疆、新疆兵團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法學會協辦。本屆論壇主題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法治協調問題研究」,目前論壇組委會已完成論文初評工作,共60篇論文進入終評,報送中國法學會。

Ⅶ 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教育條例(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環境教育,增強公民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以及對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開展環境教育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環境教育,是指以環境意識、環境道德、環境法治、環境科普知識為主要內容,培養環境保護技能、樹立環境價值觀的教育活動。第四條普及和加強環境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環境教育的對象是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的管理人員以及青少年。第五條環境教育工作應當堅持全面規劃、統一組織、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實行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在環境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表彰和獎勵。第七條每年六月的第一周為自治區環境教育宣傳周。第二章組織管理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教育工作的統一規劃,並組織實施。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做好本行政區域、本行業的環境教育工作:
(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擬定環境教育規劃、計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編寫環境教育讀本;組織、協調、指導開展環境教育工作;
(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制定學校環境教育規劃、計劃,組織編寫環境教育地方課本,指導學校開展環境教育工作,對學校環境教育進行考核、監督;
(三)文化和旅遊、廣播電視等主管部門應當做好環境教育社會宣傳和環境文化知識的普及、推廣工作;
(四)司法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環境法律、法規列入普法規劃、計劃,並組織實施;
(五)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開展醫療衛生機構的環境教育工作;
(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應當將環境教育納入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內容;
(七)發展改革、財政、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科技、商務、市場監督管理、氣象、地震等主管部門,應當做好相關的環境教育工作。第十條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以及其他社會團體應當結合各自工作,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活動。第三章學校環境教育第十一條學校環境教育是環境教育工作的基礎。學校應當組織落實學校環境教育教學規劃、計劃,配備、培養環境教育師資力量和課外輔導員,並組織開展環境教育實踐活動。第十二條幼兒園應當結合幼兒生活習性,啟蒙幼兒認識自然環境,培養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第十三條中小學校應當將環境教育納入公共基礎課程,教育引導中小學生關心環境,樹立正確的環境觀,培養良好的環境行為習慣。第十四條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應當為非環境類專業的學生開設環境教育必修課程或者選修課程,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和環境知識技能,提高環境意識,鼓勵學生開展環境科學研究。第十五條校長應當組織學校開展下列活動:
(一)制定環境教育工作方案,督促、檢查工作方案的落實情況;
(二)將環境教育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內容;
(三)定期研究分析學校環境教育狀況,採取措施提高環境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十六條生態環境、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門應當創造條件,為學校開展環境教育提供信息、項目、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行政機關、企業、社區、環境保護社會組織應當為學校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提供便利和環境教育資源。第十七條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環境教育作為學校辦學質量評估指標,並納入對學校的考核內容。
教育督導機構應當將學校環境教育列入教育督導規劃、計劃,並定期實施督導。
環境教育督導結論應當作為考核學校以及校長工作的依據之一。第十八條青少年應當學習和掌握必要的環境知識,自覺遵守環境法律、法規,提高環境意識。第四章社會環境教育第十九條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應當將環境教育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環境教育活動,普及環境知識。

Ⅷ 寧夏回族自治區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2015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應當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遵循教育和保護相結合,及時預防和矯治相結合的原則。第三條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納入考核范圍,建立獎懲機制。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協調機構,完善制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其他社會組織,做好本行政區域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資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第五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其他組織和社會志願者受政府委託從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提供資助和支持。

鼓勵和引導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參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建立志願者隊伍。

各級人民政府對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應當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家庭預防第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加強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的培養和教育,發現未成年人有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應當及時勸阻,正確引導、規勸其改正,不得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被監護的未成年人,不得侵害被監護未成年人的其他合法權益。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外出務工,或者未成年人離開父母、其他監護人到異地上學、生活、工作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人的教育、生活做出妥善安排,不得放任不管,放棄監護職責。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強迫未成年人輟學、經商、賣藝、乞討,或者從事違法活動。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無法或者不宜行使監護權的,應當依法另行指定監護人。暫未指定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政府開辦的社會福利機構暫時收養。第七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進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應當根據其生理、心理特點,進行青春期教育,給予生理、心理上的關心和指導,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等行為。第八條離異的父母雙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因離異而放棄履行管教子女的義務。

繼父母、養父母對受其撫養教育的未成年繼子女、養子女,應當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對未成年子女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職責。第九條受民政部門委託或者批準的寄養未成年人的家庭,應當根據寄養協議,保障被寄養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寄養家庭所在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發現寄養家庭不再符合寄養條件的,應當及時向當地民政部門報告,民政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第十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有監護能力但不履行監護職責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對其進行批評教育,責令其履行監護職責。第三章學校預防第十一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法制教育、素質教育與安全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結合起來,將學校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納入教學評估內容,定期進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知識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內容,教師接受法制教育每學期不少於八課時。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未成年學生法制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學生接受法制教育每學期不少於八課時。第十二條學校應當對未成年學生進行自我保護及預防犯罪法律知識教育,逐步配備具備資質條件的專職或者兼職心理教師,對未成年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輔導員應當具備與其承擔的教育管理職責相適應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法律知識。

學校應當從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律師事務所等單位,聘請熟悉未成年學生身心特點、善於做未成年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法制副校長、法律輔導員、法律顧問。

法制副校長、法律輔導員、法律顧問的職責是參與研究制定法制教學計劃,結合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對未成年學生進行法治理念和預防犯罪教育。

Ⅸ 寧夏法治微信公眾號

摘要 你好,直接在微信搜索寧夏法治公眾號就出來了直接點擊關注就行了

熱點內容
合租道德 發布:2025-01-24 14:49:53 瀏覽:234
重慶產檢勞動法 發布:2025-01-24 14:48:23 瀏覽:252
清華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1-24 14:31:53 瀏覽:730
合同法解釋最新版是幾 發布:2025-01-24 14:29:24 瀏覽:53
浙江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24 13:58:43 瀏覽:715
非道德化傾向 發布:2025-01-24 13:29:05 瀏覽:740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