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法治膽囊炎
『壹』 有什麼好的方法治膽囊炎嗎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膽囊炎,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惡心、食慾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備一些常用葯,一有症狀,就可進行自服,緩解症狀。如:
口服消炎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
③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
④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孕婦禁用。
⑥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在發病時,可在以上各類葯中,選擇一種葯服用。服前應看說明書,避免錯服。如果症狀越來越重,就應去醫院就診。
診斷: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膽囊炎、膽石症的針刺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鍾,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②電針
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
b. 方法:進針,有針感後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
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後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煙台地區文登中心醫院採用體針治療219例膽石症,排石者185例,佔84.5%。該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結石151塊,其中最大為4.5cm×3.5cm,最大橫徑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時還排出蛔蟲殘體及炊帚苗為核心的結石。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後接電針儀,通電60分鍾,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採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症,有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運用按摩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點、按法:在背部尋找痛點,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壓痛點3~5分鍾,然後刺激膽囊穴3~5分鍾。日1次,7日為1療程。
(2)一指禪推或揉右膽囊穴,陽陵泉,右肝、膽俞以及雙側太沖穴以舒肝利膽。
(3)施掌擦法於兩側脅肋部。
(4)點穴治療膽絞痛:
病種包括膽囊炎、膽石症。取穴:膽俞(雙)。指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鍾,痛甚酌情增時。再用大魚際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組100例,顯效(疼痛完全緩解)6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有效率95%。另設點穴(10分鍾)、空白對照組膽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聲儀檢測膽囊及膽總管最大切面後拍片,結果:兩組膽囊、膽總管呈收縮改變分別為45例、42例,擴張分別為2例、5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5)特定按摩手法治療肝內膽管結石:
用擴胸晃法(醫者雙手搬兩肩,膝部抵膽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貫法(醫者握空拳輕叩放在百會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擊法(根據結石部位分別仰、側、先仰後側卧位,自上而下叩擊肝區3~5遍,以無痛苦為度)。點按法:點按背部膽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陽穴;再點按期門、日月、鳩尾、中脘、陽溪、足三里、公孫、太沖、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氣為度。每次15分鍾,日1次,10次為1療程。本組36例,用3個療程,痊癒9例,有效21例,無效6例。
(6)推拿背部腧穴對膽囊炎止痛作用的觀察:
本組45例,其中伴肝內膽管結石者3例,膽囊結石3例,膽總管結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為主。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魚際,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進行按揉,每次10~20分鍾,日2次,5日為1療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壓痛區結合拔火罐。結果:有效40例,無效5例(均伴有肝膽結石,經按摩後疼痛雖緩解,但維持時間較短)。
(7) 膽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壓痛點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鍾。
第二法:左背部壓痛點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轉復位。
第三法:沿背部兩側膀胱經用推法治療,約6分鍾,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1分鍾,最後用擦法治療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第四法:在兩側脅肋部用擦法治療,以微微透熱為度,然後施按、揉法於兩側章門、期門各1分鍾,以酸脹為度。
『貳』 膽囊炎偏方能不能治療
膽囊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佔60%~70%)、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腸道經膽總管逆行進入膽囊,少數經門靜脈系統至肝、再隨膽汁流入膽囊。慢性膽囊炎一部分為急性膽囊炎遷延而成,但多數既往並無急性發作史。約70%的病人伴有結石。膽囊炎屬於中醫學脅痛范疇。多因肝膽郁結、氣機不暢所致,故臨床治療多以疏肝利膽、理氣解郁為主,佐以清熱解毒、攻里通下之法。
急性膽囊炎臨床表現:約85%的急性膽囊炎病人在發病初期有中上腹和右上腹陣發性絞痛,並有右肩胛下區的放射痛。常伴惡心和嘔吐。發熱一般在38~39℃,無寒戰。10~15%病人可有輕度黃疸。體格檢查見右上腹有壓痛和肌緊張。墨菲征陽性。在約40%病人的中、右上腹可摸及腫大和觸痛的膽囊。白細胞計數常有輕度增高,一般在10,000~15,000/mm3。如病變發展為膽囊壞疽、穿孔,並導致膽汁性腹膜炎時,全身感染症狀可明顯加重,並可出現寒戰高熱,脈搏增快和白細胞計數明顯增加(一般超過20,000/mm3)。此時,局部體征有右上腹壓痛和肌緊張的范圍擴大,程度加重。一般的急性膽囊炎較少影響肝功能,或僅有輕度肝功能損害的表現,如血清膽紅素和谷丙轉氨酶值略有升高等。非結石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和結石性膽囊炎相似,但常不典型。
慢性膽囊炎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亦不明顯。平時可能經常有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和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狀,有的病人則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在站立、運動及冷水浴後更為明顯。病人右上腹肋緣下有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B超檢查可見膽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礙。口服膽囊造影劑發現有結石時,則診斷可以確定。
【方一】冬綠食療方【來源】民間。
【組成】冬瓜子25克,綠豆25克【功用】消炎利膽,清熱解毒。
【主治】急性膽囊炎。
【用法】上葯共煎一碗,一次服下,一日三次,連用10天。
【按】冬瓜子味甘,性微寒。功能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濕。現代葯理研究證實其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劑的作用。
【方二】柴胡二金湯【來源】羅興中。中葯治療膽囊炎240例。陝西中醫,1994,15(7):305。
【組成】柴胡9克,炒枳殼10克,陳皮、延胡索、川楝子各12克,白芍、赤芍、佛手、鬱金、虎杖各15克,金錢草20克,甘草3克【加減】合並黃疸者,加茵陳、梔子;伴膽結石者,加雞內金;腹脹者,加厚朴;發嘔者,加法半夏;胃酸多者,加烏賊骨;胃酸少者,加烏梅;食慾不振者,加佩蘭、焦三仙;大便乾燥者,加大黃;慢性膽囊炎者,加當歸、生地黃。
【功用】消炎利膽,疏肝解郁。
【主治】膽囊炎。
【方解】方中柴胡、枳殼、佛手、延胡索、鬱金疏肝理氣,開郁止痛。據葯理研究證實,鬱金可鬆弛奧狄氏括約肌;佛手可緩解平滑肌痙攣;陳皮健脾和胃,其中含有右旋寧烯,有溶解結石之功;金錢草、虎杖清熱解毒利膽;白芍柔肝止痛;赤芍理氣活血;川楝子理氣止痛,與延胡索合用相得益彰;甘草調和諸葯。諸葯配伍,剛柔相濟,共奏疏肝利膽、消炎止痛、健脾和胃之效。由於本病久則傷陰,疏肝葯中宜配伍當歸、生地黃顧護陰血之品,以制約理氣葯物之燥性。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方三】舒肝利膽湯【來源】吳盛榮,吳一飄。湖北中醫雜志,1995,17(1):11。
【組成】金錢草、赤芍、薏苡仁、茵陳各15克,大黃、白術、川楝子、延胡索各12克,柴胡、蒲黃、五靈脂、黃芩、雞內金、枳殼、青皮各9克,木香(後下)、玄明粉(另沖)、龍膽草各6克【加減】若身熱口渴者,加金銀花、連翹、石膏、天花粉;濕重者,增加薏苡仁、白術之量;腹痛甚者,加重延胡索之量;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竹茹、生薑;納差者,加神曲、山楂;黃疸甚者,加重茵陳、金錢草、生大黃之量;有膽石者,加重雞內金之量,再加冬葵子、急性子、王不留行;有蛔蟲者,加檳榔、使君子。
【功用】利膽退黃,疏肝止痛。
【主治】膽囊炎。
【方解】方中柴胡、枳殼、青皮、木香、川楝子、鬱金疏肝理氣,解肝膽之郁,最能條暢肝木,推陳致新以生氣血,有助於肝膽功能的改善;蒲黃、五靈脂、赤芍理氣行血而止痛,可明顯緩解平滑肌痙攣,為痛引肩背必用之要葯;金錢草、茵陳、黃芩、龍膽草能增加膽汁分泌,為利膽退黃之聖葯,尤其是茵陳能消除殘存肝膽之病毒,改善消化功能;大黃、玄明粉盪除積穢、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雞內金消石顧護脾胃;薏苡仁、白術補脾利濕,增進食慾,且能產生肝糖元,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與苦寒之劑配伍,可免害胃之弊。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按】舒肝利膽湯是全國名老中醫吳光烈治療急慢性膽囊炎之經驗方。
【方四】利膽調中湯【來源】李露燕。北京中醫,2001,20(1):28。
【組成】金錢草30克,炙批杷葉12克,竹茹、香櫞、佛手、香附各10克,炒白芍15克【加減】脅肋脹悶疼痛隨情緒變化加重者,加舒肝理氣葯柴胡、炒枳殼、延胡索;脅肋脹悶疼痛牽及胃脘部不適、氣短、善太息、大便不調者,加益氣健脾和胃葯太子參(黨參)、炒白術、茯苓;脅肋脹悶疼痛合並口乾、舌紅少苔、夜寐不佳者,加養陰柔肝葯北沙參、麥冬、合歡花、何首烏藤;脅肋脹悶疼痛伴有中、重度脂肪肝,大便偏干者,加草決明、山楂。
【功用】清解中焦濕熱。
【主治】膽囊炎。
【方解】取金錢草能清肝膽濕熱;炙枇杷葉清胃熱止嘔逆;竹茹能開胃土之郁,治痰熱互結煩悶逆;香附乃血中氣葯,通行十二經脈氣分,乃氣病之總司,能調氣機,行氣止痛;白芍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能於土中瀉木,理中瀉肝;香櫞氣芳香,味辛而行散,苦能降逆;佛手氣清香而不烈,性溫而不峻;香櫞、佛手共有疏肝理氣、和中止痛之效。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方五】清膽化痰湯【來源】顧家咸。湖北中醫雜志,1995,17(6):52。
【組成】柴胡、瓜蔞皮、法半夏、木香各10克,黃連3~6克,大黃3~10克,金錢草30克,白芍20克【加減】熱甚者,加金銀花、黃芩;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腹滿者,加枳殼;濕重者,加蒼術、薏苡仁;氣虛者,加黨參;血虛者,加當歸;伴結石者,加雞內金、丹參、枳實,重用金錢草。
【功用】疏肝利膽,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理氣止痛。
【主治】急性膽囊炎。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按】方中柴胡、黃連、大黃疏肝清熱、利膽通腑降濁,金錢草清熱利濕,瓜蔞皮、法半夏化痰散結,白芍、木香利膽和營止痛。【方六】疏利化痰湯【來源】顧家咸。江蘇中醫,1998,19(7):22。
【組成】柴胡、法半夏各12克,大黃6克,枳殼、竹茹、鬱金、木香各10克,金錢草30克【加減】濕熱重者,加黃連、金銀花;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白芍,木香加至15克;脾虛者,加白術;伴有結石者,增加金錢草、大黃用量。
【功用】疏肝利膽,化痰散結,理氣止痛。
【主治】急性膽囊炎患者屬氣郁夾痰證【方解】方中柴胡入肝膽二經,既能疏肝解郁,又能疏泄少陽膽經之邪,肝氣調達,則膽的疏泄功能正常;膽稟春木之氣,易生火化熱,故用竹茹清膽化痰;腑以通為用,故用大黃通腑利膽;法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枳殼行氣消痰,鬱金利膽祛瘀,木香行氣止痛,金錢草清利濕熱,利膽排石。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方七】清肝利膽湯【來源】陳錫剛。山東中醫雜志,1996,15(7):300。
【組成】柴胡、延胡索各12克,法半夏、枳實各9克,黃芩、白芍、金銀花、蒲公英、川楝子各15克,黃連、青皮各10克,熟大黃6克,甘草3克【加減】如伴有黃疸者,去川楝子,加茵陳、A蓄各15克,梔子9克,以加強利濕退黃之力;如右上腹劇痛,有黃疸或無黃疸,B超證實伴有膽系結石者,加茵陳20克,金錢草、雞內金、牡蠣各15克。
【功用】清肝利膽,清熱解毒。
【主治】急性膽囊炎。
【方解】方中柴胡、白芍、枳實、法半夏疏肝導滯,行氣解郁;黃芩、黃連、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祛腐消腫,實為治癰之法;大黃清肝利膽,通腑瀉熱;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甘草清熱解毒,其甘緩之性又可防止清熱解毒葯苦寒直折傷及正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按】現代葯理研究證實,柴胡、金銀花、黃連、黃芩、蒲公英皆有廣譜抗菌作用,能較好的消除膽囊炎症;大黃、枳實、法半夏具有增加排膽頻率作用,可使膽汁流量增加;法半夏、柴胡還具有鬆弛奧狄氏括約肌的作用。
【方八】金錢鬱金利膽湯【來源】趙壯,崔艷娟。中醫葯學報,2000,28(3):39。
【組成】金錢草30~60克,鬱金、柴胡各10~15克,雞內金10~2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30克【加減】久病體弱氣虛者,加黃芪;脾胃虛弱者,加白術、茯苓;脅痛重者,加延胡索;惡心嘔吐者,加法半夏、竹茹;胸悶者,加瓜蔞皮;便秘者加酒大黃;自汗者,加浮小麥、麻黃根;以右脅刺痛為主者,加桃仁、紅花;濕熱重者,加龍膽草、黃芩、茵陳、川楝子。
【功用】疏肝利膽。
【主治】急性膽囊炎。
【方解】方中金錢草、鬱金、柴胡疏肝利膽;雞內金消食;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利濕健胃。
【用法】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
【按】據現代葯理實驗研究:金錢草煎劑有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鬱金可使膽汁分泌和排泄,並有輕度的鎮痛作用;柴胡有鎮靜、鎮痛、抗菌的作用;雞內金能使胃液分泌量及酸度增加,胃運動機能加強,排空加速;蒲公英、紫花地丁具有抗菌、健胃的作用。
【方九】利膽和胃湯【來源】胡劍秋,周映華。雲南中醫中葯雜志,2000,21(4):19。
【組成】炒柴胡、枳實、白芍各15克,蒼術、厚朴、金錢草各10克,黃芩、虎杖各20克,陳皮、炙甘草各6克【功用】調和肝胃。
【主治】慢性膽囊炎。
【方解】方中柴胡透邪升陽以舒郁,枳實下氣破結,與柴胡合而升降調氣;白芍益陰養血,與柴胡合而疏肝理脾;炙甘草甘緩和中,甘溫益氣以健脾。此四葯互配,使邪去郁解,氣血調暢,清陽得升。蒼術苦溫性燥,最善除濕運脾;厚朴行氣化濕,消脹除滿;陳皮理氣化滯。加黃芩、虎杖、金錢草以清利肝膽經濕熱。全方合用,使濕濁得化,肝氣得疏,氣機調暢,脾胃復健,胃氣和降,則諸症狀自除。配合葯物局部敷貼能清熱利濕,行氣止痛,與內服葯配合,內外同治,產生協同作用,療效更佳。
【用法】每日1劑,取水600毫升,泡上葯20分鍾,文火煎煮30分鍾,取液150毫升,共煎3次,合取450毫升,分早、午、晚3次溫服。配合中葯外敷:以大黃、虎杖、延胡索研末備用,以3:3:1比例用醋調勻,做成直徑為2厘米大小的葯餅,敷於右脅下膽囊所在部位,用關節止痛膏固定,每次敷貼4~6小時,每天換葯1次。
【按】現代葯理研究表明:柴胡、黃芩、虎杖、大黃、金錢草分別有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能促進膽汁的分泌及排泄,其中大黃的力量最強,從而達到了消炎利膽的作用。
【方十】三金復膽湯【來源】郭新農。三金復膽湯治療慢性膽囊炎46例。湖北中醫雜志,1997,19(1):36。
【組成】夏枯草、連翹、蒲公英、茵陳各30克,金錢草30~120克,海金砂20~30克,吳茱萸、檳榔、烏梅、柴胡、鬱金各15克,雞內金10克,青皮、陳皮各12克【加減】伴發熱者,加金銀花20克,黃連10克;疼痛較重者,加川楝子15克,延胡索、枳殼各20克;伴惡心嘔吐者,加竹茹30克;納呆腹脹者,加炒谷芽、炒麥芽各30克,萊菔子15克;厭油甚者,加山楂15克;伴有結石者,重用金錢草至120克,加生大黃和玄明粉沖服。
【功用】清熱解毒,利膽消炎。
【主治】慢性膽囊炎。
【方解】方中柴胡、鬱金、青皮、陳皮疏肝利膽,理氣止痛;夏枯草、連翹、蒲公英清熱利濕,消炎利膽,夏枯草、連翹還能軟堅散結,對增厚的膽囊壁有恢復作用。加入吳茱萸暖肝和胃,以防寒從中生;茵陳、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為利膽要葯,葯理研究表明,上葯有稀釋膽汁、增加膽汁分泌量、鬆弛奧狄氏括約肌的作用;檳榔;烏梅、有收縮膽囊、促進膽囊排空作用;烏梅生津,可避免苦寒傷陰;生大黃、玄明粉具有利膽排石之功。諸葯合用,具有消炎利膽、恢復膽囊功能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叄』 治療膽囊炎的土方法
如果想保守治療,可以採用中醫中葯的方法,溶石化石,結石逐漸減小,促進結石的排除,同時恢復膽囊功能,改善膽囊內環境,預防其復發。當然,這樣大小的結石,如果在治療期間,結石梗阻在膽囊頸部或者膽總管,也不排除急診手術的可能。能避免盡量避免手術治療,因為結石術後復發率也是相對較高的。一般膽囊炎建議進行中葯德浦 御石捅茶治療來疏肝利膽。
膽囊炎應該注意哪些:
1.低脂飲食或禁食,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
2.抗感染.
3.解痙止痛.
4.利膽.
5.病情危重者可酌情應用激素.
手術治療:手術指征有:葯物治療無效、症狀加重者可以進食時應食用純碳水化合物的流食,內容包括米湯、果汁、果凍、藕粉、杏仁茶等.應禁食一切脂肪和刺激性的食物.待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低脂肪半流食或低脂肪軟飯,少食多餐,並繼續限制含脂肪多的食物.
『肆』 治療膽囊炎有什麼土方法
如果你是確診了膽囊炎,那麼常規的治療手段是不能間斷的,當然你可以在此基礎上用一些土辦法來促進治療,你用灌漿了的小麥的鮮嫩桿莖煎湯,再加一些白糖調服,這會有助於你早日回復健康的,另外你在日常的飲食上也要多加註意,多食用清淡的食物。
『伍』 膽囊炎怎麼治
如果想保守治療,可以採用中醫中葯的方法,溶石化石,結石逐漸減小,促進結石的排除,同時恢復膽囊功能,改善膽囊內環境,預防其復發。當然,這樣大小的結石,如果在治療期間,結石梗阻在膽囊頸部或者膽總管,也不排除急診手術的可能。能避免盡量避免手術治療,因為結石術後復發率也是相對較高的。一般膽囊炎建議進行中葯德脯 榆石捅茶治療來疏肝利膽。
膽囊炎應該注意哪些:
1.低脂飲食或禁食,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
2.抗感染.
3.解痙止痛.
4.利膽.
5.病情危重者可酌情應用激素.
手術治療:手術指征有:葯物治療無效、症狀加重者可以進食時應食用純碳水化合物的流食,內容包括米湯、果汁、果凍、藕粉、杏仁茶等.應禁食一切脂肪和刺激性的食物.待病情逐漸緩解可給低脂肪半流食或低脂肪軟飯,少食多餐,並繼續限制含脂肪多的食物.
飲食方面: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的日常飲食應注意什麼 (1)膽囊炎在急性發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類、肉湯及飲酒;進食應限於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隨著病症的消退可逐漸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魚、蛋、奶和水果及鮮菜等。 (2)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進大量飲料(1500~2000ml),以稀釋膽汁。每2~3小時進食1次,以刺激膽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質,每天50g。勿吃動物腦、腎、蛋黃、油炸食物、辛辣品。 (3)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在飲食規律方面,宜定時定量,少吃多餐,不宜過飽。在飲食結構上,嚴格控制脂肪和含膽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因為膽結石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過高和代謝障礙有一定關系。不可飲酒和進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蘿卜、青菜、豆類、豆漿等副食。蘿卜有利膽作用,並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維生素、纖維素;豆類含豐富的植物蛋白。此外,還應補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彌補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維生素的損失。
●膽囊炎好發於中年人 膽囊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科急腹症,發病率僅次於急性闌尾炎。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人。從醫學理論上講,膽囊炎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為慢性,開始幾次發病症狀很輕,疼痛不太厲害,常被誤認為胃病而不被引起注意,隨後病變逐漸嚴重,在某些誘因作用下,突然表現為急性發作,上腹部靠右邊劇烈地絞痛,不敢直腰,只好用手保護腹部,不敢碰,甚至疼得在地上打滾和喊叫。 膽囊炎為何多發生在中年人呢?這得從膽囊炎的發病原因說起。膽囊就是普通所說的苦膽,形狀像梨,它是貯存和濃縮膽汁的臟器。人們在吃進食物以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把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是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調節障礙、膽結石等,膽汁就不容易從膽囊流出而滯留在膽囊里,膽汁里的水分逐漸被吸收,使膽鹽濃度增高,而膽鹽會刺激膽囊黏膜發炎。開始還是無菌的,隨後細菌乘機侵入,便由無菌性膽囊炎開始轉變為感染性膽囊炎。 有一些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環境、生活方式的變動,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特別是逐漸發胖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結石形成就更容易誘發膽囊炎發作了。絕經期前的中年婦女,因為內分泌改變的關系,常常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要比同年齡的男子更多一些。
●膽囊炎的保健 一.我國膽囊炎、膽石症的主要病因與腸道寄生蟲病及腸道感染有關。蛔蟲能上竄鑽入膽道,引起膽道發炎。蛔蟲殘體及蛔蟲卵可成為「核心」而形成結石。腸道感染可逆行而導致膽道感染、膽囊發炎。防治這兩類疾病可明顯降低本病的發病率。 二.情志失調,肝膽失於疏泄可導致膽汁排泄受阻而發病。保持情緒樂觀、心胸開朗是預防本病及減少復發的重要一環。 三.注意飲食衛生,酌情飲用礦泉水或磁化水。礦泉水以含有硫酸鎂、硫酸鈉、重碳酸鈉的為佳,飲用後能使膽囊收縮,促使膽汁排出。平時應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毫升以上。飲食要有節制,避免暴飲暴食。嚴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內臟、魚卵、蛋黃等。飲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蘿卜、青菜、豆類等副食,多食新鮮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應戒酒,不吃生冷不潔食物。 四.對久坐的人應強調進行戶外活動,可選擇做操、跑步、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鍛煉。提倡腹式呼吸,能對膽胰腸胃起到有節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膽疏泄流暢。
『陸』 怎樣才能根治膽囊炎需要注意什麼,吃些什麼.
膽囊囊腫如果很大,而影響膽汁的代謝,可引起膽囊炎,患者會有腹脹,後背有放射性疼痛感,如果是膽總管囊腫,可引起梗阻性黃疸,嘔吐,發熱等症狀。
大多數膽囊炎的發生,都因膽囊內存在著結石,阻塞了膽囊管,使膽汁排出不暢,繼而發生細菌感染,形成膽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膽囊內並無結石,細菌由腸道或由血循環進入膽囊而形成膽囊炎。膽囊炎的病人由於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濃縮,以細菌和炎性壞死物質為核心,也易形成膽結石,故膽囊炎、膽結石常伴隨存在。
膽囊為什麼容易發炎?
(1)膽囊是膽囊管末端的擴大部分,可容膽汁30~60ml,膽汁進入膽囊或自膽囊排出都要經過膽囊管,膽囊管長約3~4cm,直徑2~3mm,膽囊管內粘膜又形成5~7個螺旋狀皺襞,使得管腔較為狹小,這樣很容易使膽石,寄生蟲嵌入膽囊管。嵌入後,膽囊內的膽汁就排不出來,這樣,多餘的膽汁在膽囊內積累,長期滯留和過於濃縮,對膽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發炎。
(2)供應膽囊營養的血管是終末動脈,當膽囊的出路阻塞時,由於膽囊粘膜仍繼續分泌粘液,造成膽囊內壓力不斷增高使膽囊膨脹、積水,膽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壓而缺血、壞死。當膽囊缺血時,膽囊抵抗力下降,細菌就容易生長繁殖,趁機活動起來而發生膽囊炎。
(3)由於膽囊有儲藏膽汁和濃縮膽汁的功能,因此膽囊與膽汁的接觸時間比其他膽道長,而且,接觸的膽汁濃度亦高,當此時人的膽道內有細菌時,就會發生感染,形成膽囊炎的機會當然也就增多了。
手術治療膽囊炎的效果如何?
手術治療膽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的病人要作這種手術,但是手術治療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有的術後還會產生並發症,仍有0.5%~3%的病死率。特別是因病情突然惡化而被迫施行手術者,病死率更高。一般來說,手術療效取決於患者年齡,手術時機。年齡越大,手術時間越晚,效果越差。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手術方法的改進,已使手術安全性和治癒率有了很大提高,術後一般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臨床上對於有下列情況者,就要及時選擇手術治療。
(1)臨床症狀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病情繼續惡化,非手術治療不易緩解的病人。
(2)膽囊腫大或逐漸增大,腹部壓痛明顯,腹肌嚴重緊張或膽囊壞疽及穿孔,並發彌漫性腹膜炎者。
(3)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診斷明確,經治療後腹部體征加重,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者。
(4)化驗檢查,血中白細胞明顯升高,總數在20×109/L以上者。
(5)黃疸加深,屬總膽管結石梗阻者。
(6)畏寒,寒戰,高熱並有中毒休克傾向者。
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其手術方式一般有2種:一是膽囊切除術;二是膽囊造瘺術,造瘺術多用於較晚期的病人,估計難以耐受膽囊切除或者有嚴重並發症的病人,以引流膿液或去除結石,一般經6~8周,病情穩定後再行膽囊切除術,如全身情況極度虛弱,也可長期安置膽囊造瘺管引流,至經膽管系統造影無結石存在時,可以拔除造瘺管。如果診斷不能十分確定,或合並有心肺等嚴重疾患者,可待診斷明確或全身狀況得到改善後再行膽囊切除術。臨床實踐表明,發病後48小時內施行手術治療者,其中15%已有膽囊壞疽甚至穿孔,如發病超過72小時,手術病死率增加,所以一旦出現手術指征應及早手術治療。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惡心、食慾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備一些常用葯,一有症狀,就可進行自服,緩解症狀。如:
口服消炎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
③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
④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孕婦禁用。
⑥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在發病時,可在以上各類葯中,選擇一種葯服用。服前應看說明書,避免錯服。如果症狀越來越重,就應去醫院就診。
診斷: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膽囊炎、膽石症的針刺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鍾,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②電針
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
b. 方法:進針,有針感後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
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後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煙台地區文登中心醫院採用體針治療219例膽石症,排石者185例,佔84.5%。該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結石151塊,其中最大為4.5cm×3.5cm,最大橫徑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時還排出蛔蟲殘體及炊帚苗為核心的結石。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後接電針儀,通電60分鍾,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採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症,有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運用按摩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點、按法:在背部尋找痛點,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壓痛點3~5分鍾,然後刺激膽囊穴3~5分鍾。日1次,7日為1療程。
(2)一指禪推或揉右膽囊穴,陽陵泉,右肝、膽俞以及雙側太沖穴以舒肝利膽。
(3)施掌擦法於兩側脅肋部。
(4)點穴治療膽絞痛:
病種包括膽囊炎、膽石症。取穴:膽俞(雙)。指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鍾,痛甚酌情增時。再用大魚際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組100例,顯效(疼痛完全緩解)6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有效率95%。另設點穴(10分鍾)、空白對照組膽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聲儀檢測膽囊及膽總管最大切面後拍片,結果:兩組膽囊、膽總管呈收縮改變分別為45例、42例,擴張分別為2例、5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5)特定按摩手法治療肝內膽管結石:
用擴胸晃法(醫者雙手搬兩肩,膝部抵膽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貫法(醫者握空拳輕叩放在百會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擊法(根據結石部位分別仰、側、先仰後側卧位,自上而下叩擊肝區3~5遍,以無痛苦為度)。點按法:點按背部膽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陽穴;再點按期門、日月、鳩尾、中脘、陽溪、足三里、公孫、太沖、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氣為度。每次15分鍾,日1次,10次為1療程。本組36例,用3個療程,痊癒9例,有效21例,無效6例。
(6)推拿背部腧穴對膽囊炎止痛作用的觀察:
本組45例,其中伴肝內膽管結石者3例,膽囊結石3例,膽總管結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為主。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魚際,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進行按揉,每次10~20分鍾,日2次,5日為1療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壓痛區結合拔火罐。結果:有效40例,無效5例(均伴有肝膽結石,經按摩後疼痛雖緩解,但維持時間較短)。
(7) 膽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壓痛點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鍾。
第二法:左背部壓痛點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轉復位。
第三法:沿背部兩側膀胱經用推法治療,約6分鍾,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1分鍾,最後用擦法治療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第四法:在兩側脅肋部用擦法治療,以微微透熱為度,然後施按、揉法於兩側章門、期門各1分鍾,以酸脹為度。
參考資料:摘自《生理健康網》
『柒』 膽囊炎葯方治療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膽囊炎」的問題。
膽囊炎系感染、膽汁刺激、胰液向膽道反流,以及膽紅蓑和類脂質代謝失調等所引起的膽囊炎性疾病。膽囊炎又可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炎。
急性膽囊炎的典型表現為急性發作的右上腹持續或陣發性絞痛,可向右角放射,膽囊區壓痛或反跳痛,肌緊張,發熱,惡心嘔吐,或有黃疸及血白細胞增高;而慢性膽囊炎表現為反復發作且輕重不一的腹脹,右上腹及上腹不適或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伴噯氣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狀,進油膩食物症狀加劇。
1)西醫用葯
1. 氟哌酸:每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克)空腹口服。
2.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2)中葯成葯
1. 去氫膽酸片:0.25克,每日3次。
2. 膽酸鈉片:0.2克,每日3次。
……
3)驗方、秘方
1. 取茵陳20克,白芍、鬱金各15克,香附12克,柴胡、陳皮、三棱、莪術、茯苓、澤瀉各10克,青皮5克。水煎服。
本方適用於膽囊炎屬氣郁證者。
2. 用靈仙25克,柴胡15克,青蒿、枳實、茯苓、鬱金、陳皮、法半夏、白芍各10克,甘草3--5克(隨症加減)。水煎服。
本方適用於慢性膽囊炎。
3. 取干玉米須50克(1次量),煎湯代茶飲。
本方適用於膽囊炎。
4. 用金錢草50克,大黃粉25--50克,鬱金20--30克,茵陳蒿25克,黃芩25克,木香20克。每日1劑,水煎服。
本方適用於膽囊炎。
4)注意事項
1. 飲食宜清淡,最怕吃油膩、蛋及辛辣剌激食物。
2.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激動,保持心情樂觀。
3. 不吸煙,少飲酒,少喝濃茶和咖啡。
4. 要注意休息,不能過度勞累;要有規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
5. 必須3個月作B超復查1次。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捌』 膽囊炎怎麼治好呢!
大多數膽囊炎的發生,都因膽囊內存在著結石,阻塞了膽囊管,使膽汁排出不暢,繼而發生細菌感染,形成膽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膽囊內並無結石,細菌由腸道或由血循環進入膽囊而形成膽囊炎。膽囊炎的病人由於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濃縮,以細菌和炎性壞死物質為核心,也易形成膽結石,故膽囊炎、膽結石常伴隨存在。
膽囊為什麼容易發炎?
(1)膽囊是膽囊管末端的擴大部分,可容膽汁30~60ml,膽汁進入膽囊或自膽囊排出都要經過膽囊管,膽囊管長約3~4cm,直徑2~3mm,膽囊管內粘膜又形成5~7個螺旋狀皺襞,使得管腔較為狹小,這樣很容易使膽石,寄生蟲嵌入膽囊管。嵌入後,膽囊內的膽汁就排不出來,這樣,多餘的膽汁在膽囊內積累,長期滯留和過於濃縮,對膽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發炎。
(2)供應膽囊營養的血管是終末動脈,當膽囊的出路阻塞時,由於膽囊粘膜仍繼續分泌粘液,造成膽囊內壓力不斷增高使膽囊膨脹、積水,膽囊壁的血管因此受壓而缺血、壞死。當膽囊缺血時,膽囊抵抗力下降,細菌就容易生長繁殖,趁機活動起來而發生膽囊炎。
(3)由於膽囊有儲藏膽汁和濃縮膽汁的功能,因此膽囊與膽汁的接觸時間比其他膽道長,而且,接觸的膽汁濃度亦高,當此時人的膽道內有細菌時,就會發生感染,形成膽囊炎的機會當然也就增多了。
手術治療膽囊炎的效果如何?
手術治療膽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全世界每年有上百萬的病人要作這種手術,但是手術治療也不是十分理想的治療方法,有的術後還會產生並發症,仍有0.5%~3%的病死率。特別是因病情突然惡化而被迫施行手術者,病死率更高。一般來說,手術療效取決於患者年齡,手術時機。年齡越大,手術時間越晚,效果越差。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手術方法的改進,已使手術安全性和治癒率有了很大提高,術後一般都能取得滿意的效果。臨床上對於有下列情況者,就要及時選擇手術治療。
(1)臨床症狀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病情繼續惡化,非手術治療不易緩解的病人。
(2)膽囊腫大或逐漸增大,腹部壓痛明顯,腹肌嚴重緊張或膽囊壞疽及穿孔,並發彌漫性腹膜炎者。
(3)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診斷明確,經治療後腹部體征加重,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者。
(4)化驗檢查,血中白細胞明顯升高,總數在20×109/L以上者。
(5)黃疸加深,屬總膽管結石梗阻者。
(6)畏寒,寒戰,高熱並有中毒休克傾向者。
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其手術方式一般有2種:一是膽囊切除術;二是膽囊造瘺術,造瘺術多用於較晚期的病人,估計難以耐受膽囊切除或者有嚴重並發症的病人,以引流膿液或去除結石,一般經6~8周,病情穩定後再行膽囊切除術,如全身情況極度虛弱,也可長期安置膽囊造瘺管引流,至經膽管系統造影無結石存在時,可以拔除造瘺管。如果診斷不能十分確定,或合並有心肺等嚴重疾患者,可待診斷明確或全身狀況得到改善後再行膽囊切除術。臨床實踐表明,發病後48小時內施行手術治療者,其中15%已有膽囊壞疽甚至穿孔,如發病超過72小時,手術病死率增加,所以一旦出現手術指征應及早手術治療。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葯物有哪些?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惡心、食慾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准備一些常用葯,一有症狀,就可進行自服,緩解症狀。如:
口服消炎葯:
①氟哌酸:一日3次,每次1~2粒(即0.1~0.2g)空腹口服。
②紅黴素:0.3g,一日4次,飯後服。
③氯黴素:0.5g,一日4次,飯後服。
④潔黴素:一日4次,每次1~2粒(0.25~0.5g)。
⑤滅滴靈(甲硝唑片)一日3次,每次一片(即0.2g),飯後服,孕婦禁用。
⑥先鋒Ⅳ膠囊:一日4次,每次0.25~0.5g。
利膽葯:有膽通、膽寧、膽益寧、膽樂、膽酸鈉、利膽酸等,也須備用。
在發病時,可在以上各類葯中,選擇一種葯服用。服前應看說明書,避免錯服。如果症狀越來越重,就應去醫院就診。
診斷: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
膽囊炎、膽石症的針刺療法有哪些?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
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鍾,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②電針
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
b. 方法:進針,有針感後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
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後快速推注,每日1~2次。
煙台地區文登中心醫院採用體針治療219例膽石症,排石者185例,佔84.5%。該組185例排石者共排1cm×1cm×1cm以上大小結石151塊,其中最大為4.5cm×3.5cm,最大橫徑3.5cm。有的患者在排出同時還排出蛔蟲殘體及炊帚苗為核心的結石。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後接電針儀,通電60分鍾,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鍾,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採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症,有較好的排石效果。
如何運用按摩療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
(1)點、按法:在背部尋找痛點,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或按法先刺激背部壓痛點3~5分鍾,然後刺激膽囊穴3~5分鍾。日1次,7日為1療程。
(2)一指禪推或揉右膽囊穴,陽陵泉,右肝、膽俞以及雙側太沖穴以舒肝利膽。
(3)施掌擦法於兩側脅肋部。
(4)點穴治療膽絞痛:
病種包括膽囊炎、膽石症。取穴:膽俞(雙)。指壓,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10~15分鍾,痛甚酌情增時。再用大魚際循本穴上下推揉30次。本組100例,顯效(疼痛完全緩解)6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有效率95%。另設點穴(10分鍾)、空白對照組膽囊有功能者各50例,用Aloka-190型超聲儀檢測膽囊及膽總管最大切面後拍片,結果:兩組膽囊、膽總管呈收縮改變分別為45例、42例,擴張分別為2例、5例。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5)特定按摩手法治療肝內膽管結石:
用擴胸晃法(醫者雙手搬兩肩,膝部抵膽俞穴,向前用力扳晃2~3次)、貫法(醫者握空拳輕叩放在百會穴上的一手掌背1~3次)、四指叩擊法(根據結石部位分別仰、側、先仰後側卧位,自上而下叩擊肝區3~5遍,以無痛苦為度)。點按法:點按背部膽俞、肝俞和阿是穴、至陽穴;再點按期門、日月、鳩尾、中脘、陽溪、足三里、公孫、太沖、丘墟,按子午流注法每次取3~4穴,每穴15~30秒,得氣為度。每次15分鍾,日1次,10次為1療程。本組36例,用3個療程,痊癒9例,有效21例,無效6例。
(6)推拿背部腧穴對膽囊炎止痛作用的觀察:
本組45例,其中伴肝內膽管結石者3例,膽囊結石3例,膽總管結石1例。治法:均以推拿心俞、督俞、膈俞穴為主。患者取俯卧位,術者用拇指的指腹或大、小魚際,或用掌根部在穴位上進行按揉,每次10~20分鍾,日2次,5日為1療程。部分患者在背部壓痛區結合拔火罐。結果:有效40例,無效5例(均伴有肝膽結石,經按摩後疼痛雖緩解,但維持時間較短)。
(7) 膽石症按摩四法:
第一法:第七至第九胸椎背部壓痛點及兩側膽囊穴,用點法或按法重刺激2~3分鍾。
第二法:左背部壓痛點平面的脊柱棘突作旋轉復位。
第三法:沿背部兩側膀胱經用推法治療,約6分鍾,再按膽俞、肝俞、膈俞各1分鍾,最後用擦法治療背部膀胱經,以透熱為度。
第四法:在兩側脅肋部用擦法治療,以微微透熱為度,然後施按、揉法於兩側章門、期門各1分鍾,以酸脹為度。
參考資料:摘自《生理健康網》
『玖』 膽囊炎秘方
膽囊炎早期:可見右脅下時常作痛,伴見舌苔糙垢根厚、質紅且干,脈多弦滑而數,大便干結,小溲赤少。此為膽熱郁滯,氣機不暢,治宜清瀉膽熱,疏調氣機,以緩疼痛。處方:柴胡60g,黃芩10g,旋覆花10g,片姜黃6g,杏仁10g,蘇子梗各10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檳榔10g,雞內金10g。在治療期間必須注意飲食調攝,減少食量,以青菜為主,忌食油膩之品,每天早晨必須走路以助消化。
急性發作期:多由慢性膽囊炎轉來,臨床表現為右脅劇烈疼痛拒按,發熱,惡寒,嘔吐,惡心,舌苔垢厚,心煩急躁,兩脈洪滑而數,大便數日未通,小溲赤熱,急以清瀉膽熱,攻下利膽為治,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6g,大黃3g,枳實6g,黃芩10g,半夏10g,鬱金10g,杏仁10g,香附10g。
慢性膽囊炎長期不愈者仍需輕瀉膽熱,增強其消化功能,用葯沿清熱調肝利膽法:竹茹6g,陳皮6g,半夏10g,蟬衣6g,杏仁10g,萊菔子6g,焦山楂10g,雞內金10g。
體弱氣血不足而消化功能過差者,宜用益氣補中、健運緩痛法,並囑其堅持體育鍛煉以期配合治療。方用:木香6g,砂仁2g,白術10g,茯苓10g,太子參6g,陳皮6g,竹茹6g,黃芪10g,焦麥芽10g,枳殼6g。
膽囊炎經常發作,脈象細弦,舌紅口乾,又有陰傷陽亢之象者,當用養血柔肝,疏調木土法:當歸10g,白芍10g,木瓜10g,生牡蠣20g,香附10g,片姜黃6g,旱蓮草10g,女貞子10g。
若陰傷而陽熱過亢者,兩脈細小弦滑數,心煩口乾急躁,夜寐夢多,形體瘦弱,甚則午後低熱,當用養血柔肝折熱法:金鈴子10g,元胡6g,香附10g,旋覆花10g,柴胡6g,夏枯草10g,鬱金6g,焦山楂、神曲、麥芽各10g,杏仁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