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仁義道德
⑴ 代表儒家思想核心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九個字分別可以用什麼具體的意象來表達
1、「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2、「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是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意,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3、「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義之邦」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4、「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系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5、「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規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范」(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6、「恕」:恕道,體諒。一般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恕」的解釋。「恕」,從字面來看,是「如心」,也就是「如自己的心」。每個人通過對自己的「心」的觀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進而據此推斷他人會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因為自己喜歡什麼,而成全別人的喜歡,這就叫「忠」(為其一部分含義),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因為自己不喜歡什麼,而知道別人也不喜歡什麼,因而不願意將這些別人不喜歡的事情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就是「恕」。
7、「忠」:忠誠、忠良、忠恕。「忠」,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一提「忠」,人們往往想到「愚忠」,其實這是誤解。在孔子看來,不只是對「君」,對普通的人、所有的人,都有一個「忠」的問題。孔子時代,「君」並不稀奇,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君」。其實,孔子很反對愚忠,對路對心才能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忠」講的是君王忠於人民:「上思利民,忠也。」所謂忠,就是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8、「孝」:孝心、孝敬、孝道。中華民族崇尚祖輩傳承理念。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人們往往把「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對立起來,認為「忠孝不能兩全」,甚至貶低「孝敬父母」。這是誤區。其實「孝敬父母」與「報效祖國」二者都光榮。二者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忠孝可以兩全。個別人受條件限制不能統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們要把二者盡量統一起來,既盡到「報效祖國」之「忠」,又盡到「孝敬父母」之「孝」。這是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美德。
9、「悌」:敬愛兄長,亦泛指敬重長上 。儒家的倫理范疇,指敬愛兄長,順從兄長。目的在於維護封建的宗法關系。常與「孝」並列,稱為「孝悌」。儒家非常重視「孝悌」,把它看作是實行「仁」的根本條件。《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孟子.滕文公下》:「於此有焉:入則孝,出則悌。」
⑵ 儒家忠、孝、禮、義、仁、愛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拋棄妻子兒女。「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相區別的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⑶ 古代人說的忠孝仁義具體指的是什麼
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於飼養犬,乃大逆不孝。孔子還認為父母可能有過失,兒女應該婉言規勸,力求其改正,並非對父母絕對服從。這些思想正是中國古代道德文明的體現。然而孔子論孝,還講"父母在,不遠游",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表現了其時代的局限性。孝被後世之儒定為繁瑣儀式,《禮記》中規定父母死後"水漿不入口,三日不舉火","哭泣無數"以至"身病體羸"變成精神和肉體的自我摧殘。宋明時代把孝道作為道德論中最重要的范疇之一,理學家朱熹提倡父權絕對化。孝觀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中,剔除宣揚封建主義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對父母的"尊"、"敬"、"養老",將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合,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仁
仁:愛人。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
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
義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
⑷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的根本是什麼
摘要 仁義禮智信忠孝節勇和的根本是仁和義,就是仁義道德。
⑸ 所謂的忠孝仁義道德,扭曲了多少是非掩蓋了多少罪惡
世界上本來沒有什麼對錯。只有不同的價值,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社會階層才會有對錯之分。你所謂的扭曲。只不過是將不同價直階層至於不同的社會歷史環境,而已。
⑹ 有關"忠孝仁義"的古詩
1、忠孝仁義
[當代]陳泓道
忠為祖國獻能力,孝順父母擔當起。
仁愛兄妺團結緊,義理和平創福利。
2、七律·忠孝魂
[當代]郎迎春(筆名:燕無雙)
胸藏天地覽古今,道法自然無悲欣。
萬丈紅塵依稀夢,水流石上自成音。
躑躅風雨入世身,風清月明出世心。
悠遊半生觀來去,菩提自證忠孝魂。
7、題君子忠孝圖乃畫竹與葵萱也
劉崧 〔元代〕
攘攘風塵混屨冠,幾人忠孝義心肝。
畫師似有春秋筆,故寫尋常草木看。
8、七律·仁義道德
[當代]寒塘鶴影
(一)七律 仁
心存厚道自通神,得讓人時且讓人。
頭頂青光能幾許,胸懷赤色暖三春。
人無賢聖孰無錯,事有假虛情有真。
物是人非皆過往,多思海閣一家親。
(二)七律 義
華夏文明禮義先,千年國學作承傳。
父慈子孝恩情重,母善兒親愛意綿。
兄弟謙恭雙手執,友朋相敬兩心牽。
金誠協力前途美,厚德永存天地間。
(三)七律 道
至愛人間存大道,賢仁禮義傳家寶。
良心一顆夢終成,善意千般情不老。
愛國為家描畫圖,尊師重教栽花草。
胸懷坦盪欲無侵,正氣長春星月浩。
(四)七律 德
人間正道居仁德,華夏千年禮義幫。
兩袖清風官本色,一腔熱血國運昌。
良心做事感天地,正義為人動日長。
愛國親民存大道,德高望重永留芳。
⑺ 忠;孝;仁;義;
忠、孝、仁、義
忠:對父母、家庭、家族、國家要忠心,不可背叛父母、家,叛國;
孝:晚輩要孝敬奉養長輩。這也是為什麼到加拿大的華人那麼重視把父母親,長兄等接過來。因為那是盡孝道;
仁:「仁者愛人」、「廣敬博愛」,就是「仁慈、仁愛」。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之心就是同情之心,不忍之心。「仁」強調創造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
義:即「行天下之正道」。孟子說:「義,人之正道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義是衡量人們思想行為的准繩。「義」從大處講,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從小處講就是尊敬他人利益。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主張寧可捨生,不可忘義。中國傳統道德歷來是倡導推崇「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倡導推崇「見義勇為,見利恩義」。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
附:禮、智、信、恥
禮:尊法守紀。另外還要有禮節、禮貌、禮儀等方面的要求,還包括教化方面的內容。只有在工作中、凡事以禮而行、社會才能更加和諧。
智,是指知識、智慧、技能、謀略。就是辨別善惡、美醜、真假、是非的能力和心智。孟子講「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只有具備智的這個條件才能不至於把仁義禮信廉恥等極端化、絕對化,搞成死板的教條,才能使這些傳統文化的優秀內容活起來。凡事都能分辯是非,社會才能和諧。
信,在人類道德體系中可以說是個帶根本性的范疇。孔子講:「信為人之本,人無信而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說明信在整個道德體系中的地位。那麼信是什麼呢?就是誠信、信用。要講信,在整個社會構架中樹起信用體系。在輔之以法律法規嚴懲不講信用的人和事,整個社會形成相互信任,誠實無欺的和諧局面。講信還要有誠作前提、做基礎,誠是一切行為的推新力量,有了「誠」,做任何事情便能堅持到底。誠就是真心誠意,真心實意。要建立信用,一定要先真誠,真誠的人,守信才不會勉強。
恥:就是指羞愧之心,知恥之心。有了羞恥之心,才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聽,非禮勿視。言了、動了、視了、就失禮,失禮了就羞恥,就會被他人指脊樑骨。
⑻ 孝道的基本內涵及其含義
中國傳統孝道文化是一個復合概念,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禮儀。從敬養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即: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
1、敬親。中國傳統孝道的精髓在於提倡對父母首先要「敬」和「愛」,沒有敬和愛,就談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也就是說,對待父母不僅僅是物質供養,關鍵在於要有對父母的愛,而且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真摯的愛。沒有這種愛,不僅談不上對父母孝敬,而且和飼養犬馬沒有什麼兩樣。同時,孔子認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難的就是時刻保持這種「愛」,即心情愉悅地對待父母。
2、奉養。中國傳統孝道的物質基礎就是要從物質上供養父母,即贍養父母,「生則養」,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綱領。儒家提倡在物質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讓老年人吃。這一點非常重要,孝道強調老年父母在物質生活上的優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體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國傳統孝道把「侍疾」作為重要內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時診治,精心照料,多給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關懷。
4、立身。《孝經》雲:「安身行道,揚名於世,孝之終也」。這就是說,做子女的要「立身」並成就一番事業。兒女事業上有了成就,父母就會感到高興,感到光榮,感到自豪。因此,終日無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
5、諫諍。《孝經》諫諍章指出:「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也就是說,在父母有不義的時候,不僅不能順從,而應諫諍父母,使其改正不義,這樣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義。
6、善終。 《孝經》指出:「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喪禮時要盡各種禮儀。
(8)孝仁義道德擴展閱讀:
古代農業社會,政府重道德倫理,體恤天下為人父母之心懷,所以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孝道貫穿始終,父母在世時要孝順,亡故後亦不改變對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恩德,固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訓條。子女剛出生時父母日夜守護,任勞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後對父母要「晨昏定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體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無不是父母」。
進入現代社會,我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過程中,社會老齡化現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大量獨生子女。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新型家庭一對夫婦要照顧兩對父母,傳統觀念規定的某些孝道行為規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難以照辦。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無論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著安全港灣的作用。
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礎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觀念,需要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系社會長治久安,更關繫到民族興衰。
參考資料:網路-孝道
⑼ 孝經中孝的基本要求和最高要求分別是什麼
《孝經》,系統闡述了我國古代的孝文化,它以儒家的倫理思想為根基,指出「孝」是諸德之本,並對人們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1、基本要求: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譯文:
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這里生發開來。你坐下,我現在就跟你講!人的身體以至每一根毛發和每一塊皮膚,都是父母給予的,應當謹慎愛護,不敢稍有毀傷,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
2、最高要求: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譯文:
以德立身,實行大道,使美好的名聲傳揚於後世,以光耀父母,則是實行孝道的最終目標。所以實行孝道,開始於侍奉雙親,進而在侍奉君主的過程中得到發揚光大,最終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業。
《孝經》的地位:
《孝經》作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的經典著作,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其「孝」則是作為儒家道德體系的中心之本,不但被歷代統治者奉為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同時也是普通百姓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則。
人們在新世紀來重新認識《孝經》中「孝」的思想,對於發揚這一傳統精神是有深刻意義的。
⑽ 「仁義道德」是什麼意思
泛指儒家的一整套復道德規范。仁義制:仁愛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