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派道德
❶ 《道德經》第一章講的主要是什麼誰給寫寫第一篇的讀後感
可以用語言描述出來的道就不是老子所說的「常道」,能用語言陳述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恆的「常名」。也就是說老子所說的道與名都不是用語言文字能描述出來的,它們只是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感覺。常道、常名、的常是看不到的,想要觀察到它們的奧妙,就要學會怎樣體會無的狀態。
「無」是無形無相無聲的,是宇宙形成之前的一種狀態,是天地的開始;「有」是表示事物具體的產生,是能看到的物質的產生,是萬物的母親。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是一種無形,是一種感覺,一種美好的感受,是一種狀態。「常有,欲以觀其徼」,「常有」是一種有形,是一種狀態,萬物產生的具體形象。它們是宇宙產生的先後兩個階段,兩個過程。
有和無同出一個根源,都來自於宇宙,這兩種狀態,同出一門而又不同的叫法,都很幽深幽遠很神秘,從哲學角度講就是指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一般是不生不滅的大道本源,是指能量層面的東西,個別是指物質方面的,是能量顯相的能看到的物質的層面,是可生滅的。
老子所講的道與儒家的道是不一樣的,它不是孔孟之道,仁義之道。也不是指天道、地道、人道,它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它是無名的,它是統領宇宙萬物之門的,是宇宙的總根源,是宇宙運行的規律。
「無」比「有」多,無是生命的本源,是現象背後的部分,是創造的基石。「有」是物質,是小我的部分,是少數派。
(1)少數派道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
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經
❷ 在這個社會是不是越是老實厚道善良提別人著想,而且正經品德高尚的人是不是越讓人看不起,看著另類
首先,要只對人老實善良、替人著想,對於豬狗不如的敗類,沒必要這樣。否則,只會受到他們的傷害。其次,人渣的所謂瞧不起善良的人,要麼是故意裝出來、為了傷害你的,要麼是無知、邪惡而自以為是。不必理會。我就是本性老實善良的人,但我只會替我所信任的人著想。不信任的人,我都是禮貌而保持距離。因此也沒受到敗類的「瞧不起」,被他們視為另類倒是真的。但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話來說就是:「我本正類,你們才是異類。只是異類太多了,我才變成了異類。」 善良正直的人現在是少數派,但不要喪失自信。應該以自己高尚的品德為榮,真正該被瞧不起的,是他們那些無恥無底線的人。
❸ :Green Day - Minority的中文版叫什麼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我想做個少數派
I don't need your authority 我不在乎你的想法
Down with the moral majority 打倒你們所謂的道德
'Cause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應為我想做個少數派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underworld 我向黑社會宣誓效忠
One nation under dog 一個被小人控制的國家
There of which I stand alone 我獨自一人站在那裡
A face in the crowd 一張在人群中的臉孔
Unsung, against the mold 長的與眾不同
Without a doubt Singled out 沒有疑問他是被挑選出來的
The only way I know 我唯一認識的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I don't need your authority
Down with the moral majority
'Casue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Stepped out of the line 脫離常規
Like a sheep runs from the herd 像只羊離開了羊群
Marching out of time 特立獨行
To my own beat now 只是按著我的節奏
The only way I know 這是我唯一知道的
One light, one mind 一道光 一個念頭
Flashing in the dark 在黑暗中閃爍
Blinded by the silence of a thousand broken hearts
因為破碎的心靈產生的沉寂而變瞎
"For crying out loud" she screamed unto me
大聲喊吧!她對我尖叫著
A free for all 對所有人都一樣
F*** 'em all 操他們所有人
You are your own sight 你就是你自己~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I don't need your authority
Down with the moral majority
'Cause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One light, one mind
Flashing in the dark
Blinded by the silence of a thousand broken hearts
"For crying out loud" she screamed unto me
A free for all
F*** 'em all
You are your own sight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I don't need your authority
Down with the moral majority
'Cause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I don't need your authority
Down with the moral majority
I want to be the minority
歌名直譯應該是「少數派」
在貼吧上找的,應該就是這個吧
❹ 在經濟學里如何解釋斗雞博弈
兩只斗雞在決斗的時候,無論選擇進或退都是一個難題,因為納什均衡已經給出了一勝一敗的最優策略。在很多較量下,死拼將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很可能給第三者機會。
因此,兩個已經在戰場的強勢力很可能自覺的遵循納什均衡,當一方攻擊時,另一方暫退。雖然可能某方暫時受損,但較之於兩敗俱傷是好得多的。不過,要維持這一狀況,必須保證下一次先期受損的一方發動攻勢的時候,另一方同樣的後退。
於是這樣的攻擊性行為開始變得「儀式化」,沒有人真正流血。這只不過是兩個巨頭玩弄的游戲,目的是警告後來者。這正是百事的廣告,即使暗含挑釁也最多隻到「敢為中國紅」這樣的地步的原因。
(4)少數派道德擴展閱讀
博弈論是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目的。博弈論思想古已有之,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等著作就不僅是一部軍事著作,而且算是最早的一部博弈論著作。
博弈論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橋牌、賭博中的勝負問題,人們對博弈局勢的把握只停留在經驗上,沒有向理論化發展。近代對於博弈論的研究,開始於策梅洛,波萊爾及馮·諾依曼。
1928年,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從而宣告了博弈論的正式誕生。1944年,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劃時代巨著《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將二人博弈推廣到n人博弈結構並將博弈論系統地應用於經濟領域,從而奠定了這一學科的基礎和理論體系。
1950-1951年,約翰·福布斯·納什利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均衡點的存在,為博弈論的一般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萊因哈德·澤爾騰、約翰·海薩尼的研究也對博弈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如今博弈論已發展成一門較完善的學科。
❺ 電影《隱蔽的戀情》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這是一部百分百的同志電影,卻並不像大多數同志電影那樣去著力表現同志內心的矛盾、痛苦,或是主人公之間糾葛不清的關系。從表現同志生存困境的角度上說,《隱藏的戀情》與其他同志電影正好走了一條相反的路,影片的矛盾不是來自主角的內心,而是當時主角所在的整個環境。影片幾乎一開始就交代了主角的同志身份,也幾乎沒有在電影中表現過主角的任何內心掙扎,主角們對此坦然自信;反倒是周圍的人在得知這一事實之後,不解、指責、嘲笑,莫名的憤怒,甚至對主角加以折磨和迫害,最終釀成了電影悲劇的結局。因此這樣來看,這部電影名義上描繪了邊緣的同志題材,實際上卻是給「大多數」人看的——你管這叫質問也好,控訴也罷。總之,電影撩起了我們被所謂「道德」和習慣所掩飾的內心黑暗的一角。
整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二戰期間的德佔巴黎,主角Jean的命運與一個同屬「少數派」的猶太女孩交織在一起。電影似乎故意將同志在當時環境下的困境與受到的迫害與猶太人同樣的困境進行類比,由此揭露出的當時的社會與政府對「少數派」的打擊和迫害也就愈加觸目驚心。而在類似的困境之下,男女主角的相互傾心則似乎更是電影特意要表現的「少數派」間同病相憐的理解與支持——身為同志的男主角只愛女主這一個女人;而女主角則註定為男主守候一生無法再愛上別人。
整部電影干凈溫馨感人,情節交代與細節處理都做得相當不錯。尤其難得的是,電影將同性戀與猶太人所受到的歧視與迫害相互聯系,給了觀影者主題之外的更多思索空間——在一個民主文明的社會里,我們應該學會包容和理解。同性戀也好,少數族裔也好,有不同信仰或是道德觀的少數人群也好……包容他們,甚至一起來捍衛他們的權利,而不是舉起「多數人暴政」的大旗。因為事實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少數派」的一面。捍衛他們的權利其實也就是捍衛了當你在成為「少數派」(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事件)時可能被侵犯的權利;相反,侵犯他們或者攻擊他們的同時,你也攻擊與嘲弄了某個時候不為人知的自己!
看完電影,主人公的悲慘命運讓人唏噓感嘆。然而引發我聯想而愈加讓我不安的是,極端民族主義近幾年在中國大陸的迅速蔓延。而理解和包容等民主普遍價值觀在當今中國的普及,也還依然任重而道遠。
❻ 急!急!急!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4)
經驗學派與批判學派的區別比較 美國傳統學派 歐洲批判學派
研究目的
①維護現行的社會制度傳播制度
②為大眾傳播媒介充分實現政治、經濟、軍事功能服務
③實用性、經驗性明顯。
①從哲學、社會學質化分析角度探討傳播與社會結構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②利用對現有的傳播狀況的研究改變既有事實社會變化。
研究焦點
①關於如何傳播、如何有效傳播之類的問題。
②致力於尋求傳播活動自身規律
③落腳點在傳播效果和受眾(微觀)
④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務於實踐
①關心為誰傳播之類問題
②傳播體制的研究,傳播者和傳播與社會結構各要素的關系(宏觀)
③落腳點在傳播意義上 研究方法 主要採用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強調定量分析,注重實證經驗微觀 主要採用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等方法,強調定性分析,不排斥定量分析、注重思辯、理論宏觀、全面 社 會 觀 資本主義是多元社會、只要實現多元利益的協調與平衡即可消除社會矛盾,認為媒體可以幫助改進社會問題 資本主義制度、傳播制度本身並不合理,大眾傳媒本質是少數壟斷資產階級對大多數人實現統治的意識形態的工具,必須批判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3)
四大先驅與施拉姆 哈羅德•拉斯韋爾 庫爾特•盧因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 卡爾•霍夫蘭 威爾伯•施拉姆
(1)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80)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傳播學奠基人之一,他對傳播學研究的貢獻集中在宣傳分析和傳播過程研究。1927年他的博士論文《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出版轟動一時,成為宣傳學的經典著作。1948年,發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這是他對傳播過程,結構及功能作的一個較全面的論述,成為早期傳播研究的經典成果之一,文章明確提出傳播過程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傳播,傳播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傳播,向誰傳播和傳播的效果怎樣,後人稱之為"拉斯韋爾公式"。指出傳播的三大作用和功能監視環境,聯系社會,傳播遺產(文化) 總之,他在宣傳分析領域的成就是巨大的,對傳播內部結構和外部功能的分析方面影響是深遠的,這些開創性的研究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基本范圍和層面。 (2)庫爾特•盧因(Kurt Lewin,1890-1947)
美籍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心理學中"場論"和"群體動力論"的最先提出者,並創立群體動力研究中心。群體動力論主要研究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特別關注群體規范對個體行為的制約和影響。從研究中可以得出:個體與群體的關系是如此緊密,以至於群體的規范可以直接制約和影響個人的行為。二戰中他將這一理論應用於對軍隊士氣問題的研究,同時還進行了勸誘人們改變飲食習慣的研究。盧因的群體動力論對美國傳播學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層面和方法。盧因對傳播學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提出信息傳播的"把關人"概念,"把關"理論成為揭示新聞或信息傳播過程內在的控制機制的重要理論。
(3)保羅•拉扎斯菲爾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 美籍奧地利社會學家。最早將社會調查法系統地應用於受眾研究,基於對研究方法作出的貢獻,被稱之為傳播學研究的"工具製作者"(toolmaker)對傳播研究方法貢獻在於統計調查、抽樣分析、數據整理等科學主義研究方法。他和卡茲在伊里進行選民投票影響因素研究後發表的《人民的選擇》中傳播學研究史的一個里程碑,該書提出了"先有傾向假說"、"選擇性接觸"假說、"意見須袖"和"兩級傳播"等概念和觀點,結束了"槍彈論"理論統治傳播研究的時代,進入了"有限效果論"的時代。兩級傳播理論的提出,一方面使研究者深入認識到傳播環節中的從多因素,另一方面,推動了傳播學的研究特別是傳播過程的研究,後來學者在此基礎建立了"多級傳播理論"
(4)卡爾•霍夫蘭(Carl Hovland,1921-1961)
實驗心理學家,他畢生研究人的心理對人的行為的影響,具體研究說服與態度的關系,態度與形成的轉變,說服的方式,技巧與能力等。其中集中在實驗方法研究人的態度與說服之間的關系。如二戰期間主要研究陸軍部拍攝的軍事教育影片對軍人的影響。他對傳播學的貢獻一是把心理實驗方法引入傳播學領域,大大開拓了傳播學的視野研究領域,二是他從信源的可信性、傳播技巧、受眾屬性等影響說服效果的因素進行了大量實驗考察,揭示了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性和復雜性,為否認早期的"子彈論"效果觀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5)威爾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8) 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傳播學家,傳播學學科創始人,人稱"傳播鼻祖""傳播學之父"。他對於傳播學的巨大貢獻在於:首先,把美國新聞學與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綜合起來進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歸納總結與修正,使之系統化、結構化,並創立傳播學,這是其最大功績。1949年其第一本權威性著作《大眾傳播學》出版,標志傳播學的創立。其次,不斷著書立說,推進傳播學的壯大,主要有《大眾傳播學》《傳播過程與效果》《報刊的四種理論》等 第三,大力推進傳播學教育,擴大傳播學在教育及學術界的影響,培養眾多知名學者,形成"施拉姆學派"。 (5)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62):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和新聞工作者。在《自由與新聞》《輿論》等著作中,李普曼不僅對新聞的性質及其選擇過程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擬態環境"和"刻板成見"。李普曼強調大眾傳播的力量,認為大眾傳播不僅是"擬態環境"的主要營造者,而且在形成、維護和改變一個社會的刻板成見方面也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李普曼是較早探討了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的學者之一。 "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所謂"擬態環境"即信息環境並非是顯示環境的"鏡子"式的再現,而是傳播媒介通過象徵性時間或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後向人們提示的環境。人們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但是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境(擬態環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識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境產生影響。 "刻板成見"(stereotype),所謂"刻板成見"是指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統稱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感情。刻板成見可以為人們認識事物提供簡便的參考標准,但也阻礙著對新事物的接受,因而它起著社會控制的作用。
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一)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二)媒介即訊息
(三)熱媒介與冷媒介
(四)地球村
(五)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總體評價
(一)媒介是人體的延伸 1、內容 媒介是人體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擴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視覺能力的延伸,廣播是聽覺能力的延伸,電視是視覺、聽覺和觸覺能力的延伸。 2、評價 (1)這個觀點的提出是為了說明傳播媒介對人類感覺中樞的影響,他認為媒介和社會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統合——分化——再統合"的歷史。 (2)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觀點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但是它並不是嚴密的科學考察的結論,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礎上的一種思辨性的推論。 (二)媒介即訊息 1、內容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訊息,也就是說,人類有了某種媒介才可能從事與之相應的傳播或其他社會活動,因此真正有意義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以及它所帶來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會後果。 2、評價 意義: (1)這是麥克盧漢對傳播媒介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2)強調媒體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標志 缺陷: (1)把媒介技術看作社會發展的唯一動力——極端性 (2)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社會制度對它的制約——片面性,因為媒介是人創造的,人如何利用和控制媒介,媒介的社會佔有結構,所有制關系如何,也反過來規定媒介活動的特點和作用性質。
(三)熱媒介與冷媒介 1、含義 (1)熱媒介:傳遞的信息明確清晰,接受者無須動員更多的感官和思維活動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熱的",如照片、廣播、電影等。需要受眾參與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給受眾的訊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眾予以補充、聯想,受眾參與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畫、電視、電話等。 2、評價 麥克盧漢主張將媒介這樣劃分,是為說明正確運用它的重要,給人以啟示。各種媒介作用於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行為反應也各具特點,對媒介的研究應把這些因素考慮在內,但是這種分類的確有些牽強而且似是而非。
(四)地球村 1、內容: 在自然社會,口語是主要以傳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離的限制,文學印刷媒介產生後,人類由"耳朵的社會"進入"眼睛的社會"人與人之間聯系變得疏遠。電子媒介的出現與普及改變了這種狀況,它們以接近於實時的傳播速度和強烈的現場感、目擊感把遙遠的世界拉得很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覺上大大縮短,於是整個世界變成一個"地球村",任何國家和社會都是村莊的一部分。 2、影響 地球村的出現和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影響,人與人,社會與社會,國家與國家的相互依賴性及關系的密切程度大大增強,經社交等社會結構要素的形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7)
把關理論 1、"把關"的概念 2、把關的原因 3、把關的過程 4、影響傳播者把關的因素
1、"把關"的概念 對信息進行的過濾,加工過程就是把關。它是傳播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行為,其目的在於爭取更多的受眾和有效的受眾。認識和研究把關過程具有重要價值,通過揭示把關過程,它使傳播對象使為懂得應如何評價已經過關的內容,並促使把關人對自己藉以決定取捨理由作出評價。
2、把關的原因
(1)信息的差異性:客觀世界信息屬性,作用差別——過濾篩選
(2)傳播者的差異性:傳播者目的不同——選擇滿足目的的信息
(3)受眾差異性:受眾的需要心理差異——選擇不同信息滿足不同需要
3、把關的過程
(1)搜集信息:到社會自然界尋求適合傳播有傳播價值的信息;
(2)過濾信息:根據傳播目的及信息受眾情況,篩選、過濾已收集到信息;
(3)製作信息:將研究確定要傳播的信息符號化化(編碼),加工成信息;
(4)傳播訊息:將製作好的傳播品通過媒介網路發布出去,到達受眾手中。
4、影響傳播者把關的因素 傳播者進行把關都有一定的標准,這種標准因傳播者所處的社會、媒介組織以及個人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異,認識影響把關因素可使傳播者把關更有效,更符合社會需要。 (1)政治、法律因素:把關時必然考慮的基本因素。 (2)經濟因素:如何處理社會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我國把關人首要問題。 (3)社會、文化因素:社會價值標准體系,文化開放程度。 (4)技術因素:技術條件水平。 (5)信息自身因素:是否具有較強的傳播價值。 (6)組織自身因素:必然以本傳播組織要求規范傳統標准進行把關。 (7)受眾因素:為實現傳播目的對受眾了解。 (8)傳播者個人因素:世界觀、價值觀、個性特徵(個性創造力,經驗能力)、傳播方式(能力水平,個人編碼方式水平,個人傳播能力)。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6) 施拉姆《報刊四種理論》 1、集權主義理論 2、自由主義理論 3、社會責任理論 4、蘇維埃主義理論(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世界報業體系的一種眾所周知的劃分方法,《報業四種理論》將世界報業系統分成四大類:集權主義、自由主義、社會責任和蘇維埃—極權主義,這些類型的劃分源於規范理論即來源於觀察,而非來源對假設反復檢驗的理論 1、集權主義理論 產生於16、17世紀的英國,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進政府的政策,為國家服務,在集權主義體制下,報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十分嚴謹,政府要對媒介使用者頒發特許執照並進行新聞檢查是加強政府統治的工具,現在很多地方仍廣泛使用。 2、自由主義理論 18世紀最先由英國發展起來,理論來源主要是彌爾頓、洛克等人的思想著作。該理論認為:報刊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們了解真相,監督政府,同時具有告知娛樂銷售之功能,報業主要為私有,任何有經濟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擁有媒介。主要依靠"觀點自由市場"實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來實行媒介控制,是監督政府和滿足其他需要的工具。 3、社會責任理論 產生於20世紀的美國,是對自由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正,理論認為媒介除有告知娛樂、銷售功能外,主要用於討論沖突,任何想表達某種意見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須履行社會責任並受到社群意見,消費者行為,媒介職業道德行為的控制所有權除政府為服務公眾而接管外,主要為私有 4、蘇維埃主義理論(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產生於前蘇聯,後被多國採用。該理論認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主義制度的成功和發展做貢獻,特別要服從政黨的專政;媒介受政府經濟、政治行為及監督部門控制,歸國家所有受嚴格控制,只作為國家發展的助手而存在。 前提"個人對社會孤立的恐懼",以及由這種"恐懼"所產生的對多數或者有時意見的趨同行為,仍有待於推敲。2) 對社會孤立恐懼,對優勢意見趨同行為的動機不應該是一個絕對的常量,而是一個受條件制約的變數。3) "多數意見"的壓力強弱受社會傳統、文化以及社會發展階段等因素的制約,對於不同性質、類型的問題。多數意見壓力不同。4) 過於強調"多數"或者"優勢"意見的壓力,忽略了輿論的變化過程何少數派的作用。實際上,少數派的"中堅分子"往往可以對多數派產生影響。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14) 知識溝假說1、背景2、提出3、基本觀點4、導致"知識溝"原因分析5、發展與改進6、現實意義 1、背景 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提出通過大眾傳播手段改變貧困兒童受教育的條件,其中《芝麻街》節目是其中一項重要的項目,後來發現盡管對貧富兒童都產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對節目接觸和利用最多,產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兒童,因此它不但沒有縮小不平等,反而擴大了差異。 2、提出 1970年蒂奇納等人在《大眾傳播流動和知識差距增長》一文中提出"知識溝"的概念:"隨著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這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將呈擴大而非縮小之勢。"
3、基本關點 (1)隨著大眾傳播媒介向社會傳播信息的增多,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將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信息,因此兩類人之間的知識溝擴大,而不是縮小。(2)一段時間內媒介大量宣傳某話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比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該話題的知識。(3)在特定的時間里,較之未大量宣傳的話題,在媒介大量宣傳的話題上,所獲知識與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關性。 4、導致"知識溝"原因分析1) 傳播技能:由於文化程度的差異,基本的信息處理能力(如閱讀、理解、記憶等)就會有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教育程度高。2) 已有知識的儲備,由於現存信息量和已有背景知識多少的差異,社會經濟狀況好的人由於教育程度高對某問題早有了解或者更深入理解。3) 社會交往:經濟狀況好的人有更多的相關社會聯系,交往范圍廣,獲得知識速度快4) 選擇性心理機制:社會經濟狀況差的人很難找到與其價值觀和態度相協調的媒介信息,興趣降低。5) 大眾傳媒自身的本性是為較高社會階層的人服務。 5、發展與改進1) 信息有時會擴大知識溝,有時會縮小,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最為關鍵在於興趣和動機。2) 因傳播而出現的知識溝不純粹是知識的差距,也可能是涉及態度和行為的,羅傑斯提出"傳播效果溝"3) 這種差距並不局限與社會經濟狀況的好與差人群之間,可能還存在與對政治的興趣多少,以及年齡不同等。 6、現實意義1) 知識溝假說提醒我們: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有必要採取措施,確保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均衡獲取信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硬體軟體都還有一些差距,應加快發展,全面提高,縮小(知識溝)差距2) 我國在新傳播領域仍存在地區差距,因此政府應在"硬體"方面對欠發達地區或低收入階層給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推進硬體設施的普及程度。3) 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會各階層或者群體之間的差距也正在出現並呈擴大的趨勢,應在"軟體"方面培養新媒介使用的技能,加強教育。 由於不同人群對媒介的接觸有不同,這提醒信息活動的策劃者研究受眾的必要,若要影響不同的受眾就應選擇不同的媒介。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13) 教養理論1、提出2、主要內容3、評價 1、提出 "教養理論"又稱"涵化理論""培養理論",它的提出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電視媒介在當時所發揮的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尤其是負作用,當時,美國社會的暴力犯罪和其他犯罪十分嚴重。格伯納等人在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暴力起因與防範委員會"的支持和贊助下開始了"培養分析"的研究。 2、主要內容 1) 對大量看電視的觀眾來說,電視實際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的信息、觀念和意識的來源,所有接觸這些相同消息所產生的效果便是伯格納等所稱的教養作用,或者說教導了共同的世界觀,共同的角色觀和共同的價值觀的作用。 2) 在現代社會,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世界發揮著巨大的影響,這種印象不是短期的,而時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養"過程,它在不知不覺中制約著人們的顯示觀 3) 傳播內容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識形態傾向,這些傾向不是以說教而是以"報道事實""提供娛樂"的形式傳達給受眾的它們形成人們的現實觀社會觀於潛移默化中 4) 電視媒介在形成當代現實觀和社會意識的"主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這種"主流"作用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有影響,而且其效果也是因為傳播的內容而異的。 5) 人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場景同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場景有重合時,會大大提高教養的程度。即所謂的"共鳴"。 3、評價 1) 強調大眾傳播在形成社會成員對社會的"共識"中的巨大作用。 2) 指出大眾傳媒所提供的"象徵性現實"與客觀現實之間是有差距的,傳媒的傾向會帶來或好或壞的社會效果。 3) 包含對資本主義大眾傳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觀點。 4) 教養理論可能適合於特定種類的電視節目,但可能不支持總體上的電視內容,期待整體的電視觀看產生教養效果是不合理的。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12) 議程設置理論1、概述2、觀點3、應用4、評價 1、概述 1968年,麥克姆斯和肖對總統大選進行了調查,看媒介議程對公眾議程有多大的影響。1972年提出了議程設置理論,該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後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影響人們去想什麼。 議程設置是大眾傳播媒介影響社會的重要方式,其觀點主要來自政治學,李普曼的《輿論》最早提出該思想,被認為是傳播學領域的奠基之作。 2、觀點 1) 大眾媒介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是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某些事實和意見,以及他們對議論的先後順序,新聞媒介提供給公眾的是他們的議程。 2) 大眾傳媒對事物和意見的強調程度與受眾的重視程度成正比,該理論強調:受眾會因媒介提供議題而改變對事物重要性的認識,對媒介認為重要的事件首先採取行動。 3) 媒介議程與公眾議程對問題重要性的認識不是簡單的吻合,這與其接觸傳媒的多少有關,常接觸大眾傳媒的人的個人議程和大眾媒介的議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 不僅關注媒介強調哪些議題,而且關注這些議題是如何表達的,對受眾的影響因素除了媒介所強調的議題外,還包括其他因素,這些影響包括對態度和行為的兩種影響。 3、應用 1) 建立共識,實現對話:通過議程設置,媒介可以使意見相左的團體就某些議題達成某種一致,從而實現不同團體的對話。 2) 提高責任,引導輿論:記者對新聞事件的評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公眾關注與該事件相關的議題,故記者的責任心就很重要。 3) 構造事件,吸引眼球:公關人員要想捕捉公眾的注意力,就應該以恰當的方式來構造相應的媒介事件。 4、評價 意義: 1) "議程設置"理論從考察大眾傳播在人們環境認知過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眾傳媒的有力影響,為效果研究擺脫"有限論"的束縛起了重要的作用。 2) 這個理論中所包含的傳媒是"從事環境再構成作業的機構"的觀點,重新提出了大眾傳播過程背後的控制問題。 3) "議程設置"理論對我們詳細考察傳媒的輿論導向過程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4) 它為人們認識傳播與社會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 局限: 1) 它只強調了傳播媒介"設置"或形成社會議題的一面,而沒有涉及反映社會議題的一面。 2) 盡管"議程設置"功能是強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絕對化。
傳播學核心理論知識專題(11) 創新與擴散理論1、提出2、觀點3、評價 1、提出 1962年,羅傑斯和休梅克通過深入調查農村中的新事物(新品種、新農葯、新機械)的採用和普及過程,出版了《創新的傳播》一書,該書對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作用進行了比較,對"兩級傳播"理論做了重要的補充 並研究了社會進程中創新成果是怎樣為人知曉的,並在社會系統中得以推廣的。 2、觀點 1) 大眾媒介與人際傳播的結合是新觀念傳播和說服人們利用這些創新的最有效的途徑,大眾傳播可以較為有效的有力的提供新信息,而人際傳播對改變人的態度與行為有力。 2) 認為"創新擴散"過程至少包括四個環節:知曉(了解)、勸服、決定(決策)、確認(證實)。 3) 認為大眾傳播早期過程比以後更有影響,傳播過程呈"S"形曲線,即在採用開始時速度很慢,當其擴大至居民一半時速度加快,而當其接近最大飽和點時又慢下來 4) 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結合是新事物的傳播和說服人們採用它們的最有效途徑。 3、評價 1) 提醒我們在創新擴散過程中,最初應盡量發揮大眾傳播媒介及時、迅速、廣泛的傳播長處,而當人們對新事物普遍了解充分把握以後,盡量調動人際渠道的積極性,藉助人際網路傳播勸服性信息,以產生預期效果。要將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結合。 2) 但是由於缺少反饋環節和與實際情況不問吻合等原因有著一些局限性。 的需求和願望。 2、主要觀點 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該理論,他將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提出了"使用與滿足"過程的基本模式。經後人的補充和發展,綜合提出"使用與滿足"的過程: (1)人們接觸使用傳媒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這種需求和社會因素、個人的心理因素有關。 (2)人們接觸和使用傳媒的兩個條件: a 接觸媒介的可能性 b媒介印象即受眾對媒介滿足需求的評價,這種媒介印象或成為評價是在過去媒介接觸使用經驗基礎上形成的 (3)受眾選擇特定的媒介和內容開始使用 (4)接觸使用後的結果有兩種:一種是滿足需求,一種是未滿足 (5)無論滿足與否,都將影響到以後的媒介選擇使用行為,人們根據滿足結果來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變著對媒介的期待 3、評價 意義: (1) 提醒我們受眾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權,該理論引導我們更加關注受眾,把十分滿足受眾的需求作為衡量傳播效果的基本標准 (2) 認為受眾的接觸媒介是基於個人需求進行的,強調受眾的能動性,推翻了受眾被動論 (3) 指出大眾傳播對受眾的基本效用,矯正了"有限效果論" 局限 (1) 科學根據不可靠,過於強調個人和心理因素,忽略了社會條件和所處環境的制約。 (2) 受眾的能動性是有限的僅限於"有選擇的接觸"范圍,其接觸行為通常是儀式化的,而非高度精心的 (3) 脫離傳媒生產過程和社會系統來單純考察受眾的媒介接觸行為,不能全面揭示受眾與傳媒的社會關系。
❼ 為什麼很多人缺乏理性,抽象的思維
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是充滿想像力,充滿創造力的,你可以自己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或者看看其他小孩。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變得越來越思想僵化。在古代統治者為了鞏固江山而禁錮人們的思想。現在呢?我們從進入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被一些固定的東西環繞著。進入小學後,我們開始有了考試,有了作業。關鍵是每道題都有一個標准答案,你的答案不一樣就要扣分,就要受老師的罵,家長的打。同時,我們玩耍的時間被大量剝奪,我們把用來發揮創造力的時間拿來做一些固定的東西。你一去玩,家長又要罵,老師又要罵。並且還告訴我們要考一個好大學。於是我們在害怕與強迫中去接受它們。就這樣我們一直上到高中,我們這時已經很「聽話」了,我們已經不再去東想西想,已經習慣了參照課後答案,並認為卷子上所有的題都答案,且只有一個標准。而且,每當我們考了高分,受到了別人的贊揚,我們都感到自豪,於是我們更加努力的做卷子。高三末期,面對高考,我們已經什麼都不管了,管他什麼題,就應該這樣做。做題,做題~對答案~哦,原來這里我想錯了~改答案~做題做題…終於我們讀了十多年書,考上了大學,還是個名校。開學滿懷信心的來上第一節課,什麼一節課講幾十頁,課後題又難,最糟糕的是居然沒答案。冥思苦想終於做出來了,不過可能錯了,於是去網上找答案,原來自己是對的~其實從小學到大學我們經過了這幾個階段:富有創造力→創造力被抑制→創造力逐漸消失→我們已經懶得思考了→我們對自己的創造力已經產生懷疑!以上純屬無聊,如有雷同不甚榮幸!
❽ 您們誰知道那有林肯的演講
林肯的就職演講稿(中英文版)
2007年07月15日 星期日 下午 12:10The Gettysburg Address
Gettysburg, Pennsylvania
November 19, 1863
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conceived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dedicated can long enre.We are met on the battelfield of that war.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e nation might live.It is altogether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But, in a larger sense,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 this ground.The brave men,living and dead,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what we say here,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It is for us,the living,rather to b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 the nation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that the gover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主講:亞伯拉罕·林肯
時間:1863年11月19日
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葛底斯堡
八十七年前,我們先輩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里,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聖化,不能夠神化。那些曾在這里戰斗過的勇士們,活著的和去世的,已經把這塊土地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我們今天在這里所說的話,全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地記住,但勇士們在這里所做過的事,全世界卻永遠不會忘記。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倒是我們應該在這里把自已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吸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里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自由的新生,要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