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注意事項
⑴ 科學立法什麼立法依法立法
民主立法。
將立法目標和要求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之中,要實現內立法目標和要求,必須法治思想容為指引,不斷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我國民法典不僅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寫入總則,在諸多具體規則中也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的成功典範。
(1)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立法決策體制機制。有立法權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立法主體,是立法決策和立法協調主體。不過,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和委員長會議(或主任會議)在立法決策和協調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擴大提出法律法規案的主體范圍。有權提出法律法規案的主體不積極、不主動,而有利益表達訴求的主體又沒有提出法律法規案的權力,因此適當擴大提出法律法規案的主體范圍,有利於適應利益主體多元化的需要。
⑵ 刑法基本原則五個
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循的准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有三個,即罪刑法定原則、刑法適用平等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分別體現在刑法第3條、第4條和第5條。
中文名
刑法基本原則
外文名
General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歸屬
刑法
數量
三個基本原則
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屬於什麼法刑事訴訟盜竊罪犯罪客體刑法我國刑法基本原則刑法原則犯罪未遂刑法的適用范圍
法律條文
第三條【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第四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第五條【罪責刑相適應】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內容理解
罪刑法定原則
1、基本含義: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基本內容
(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習慣法。刑法淵源只能是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的刑事實體法律規范。除此之外,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刑法的淵源。在我國,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包括八個刑法修正案)和單行刑法(1998年制定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事後法。只有在行為的時候已經存在並且生效的法律才能對所發生的行為具有效力。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但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事後法。溯及力問題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表達了這一思想。
(3)嚴格的罪刑法定:禁止類推解釋,禁止一切不合理的解釋。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類推解釋。
(4)確定的罪刑法定:刑罰法規的適當。
①明確性:刑法的規定必須清楚、明了,不得有歧義,不得含糊不清。
②禁止處罰不當罰的行為,禁止殘酷的不均衡的刑法。對於沒有侵犯國家、社會或者他人利益的行為,無論立法還是司法,都不允許將其作為犯罪行為加以處罰。
③禁止絕對不定刑。絕對確定的法定刑實現了一般正義,但難以實現個別正義。現在各國的刑法都採取了相對確定的法定刑。
刑法適用平等原則
1、基本含義: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2、主要內容
(1)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有人身權、財產權、政治權與言論權等等。如果憲法法律只規定了權利而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那隻是空中樓閣而已。
(2)每個人的權利應該受到憲法法律的平等保護。每個公民的權利受到憲法法律保護的程度應該相同,不應該厚此薄彼,不應該區別對待。
(3)同樣的違法行為應受到相同的法律懲罰。法律不僅平等地保護合法權益,也平等地追究違法行為。不論是誰實施違法行為,不論其職位高低,不論其財富多少,都應當依法平等加以追究,不應法外施刑,也不應法外施恩,決不允許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存在。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1、基本含義: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2、注意事項:
(1)罪刑相適應,是適應人們樸素的公平意識的一種法律思想,是由罪與刑的基本關系決定的,是預防犯罪的需要。
(2)根據該原則,在適用刑法時,應將刑罰的輕重與行為人的犯罪性質、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三者有機統一起來。在制刑、量刑、行刑各個環節均應貫徹罪刑相適應原則。
⑶ 完備法律體系需要大力提高新法的立法速度 這句話對嗎
不對。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方面法律制度。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回源配置中起決定答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經濟運行的法治化水平。
制定民法總則,健全民事基本法律制度。制定環境保護稅法、船舶噸稅法、煙葉稅法、糧食法、資產評估法等,修改證券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等。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
(3)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 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為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基礎。
法律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有力地推動和保障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有力地維護和發展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⑷ 國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權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
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利益,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
(4)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尊重和保障人權,其實就是尊重和保障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這應該說是人權保障原則的第一層內涵,之所以可以挖掘出這樣的意涵,是因為我國憲法中已有基本權利之謂。
在此之上特意引入人權這一概念,其背景自然相當深遠,但僅從規范內部的意義脈絡而言,必定在於強調這種基本權利乃是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而尊重和保障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本身也正是立憲主義的價值目標。
⑸ 如何樹立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
全體社會成員都尊重社會主義法律權威,不僅是保證法律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個人平安幸福的底線和紅線。
全體社會成員尊重社會主義法律權威,不僅是保證法律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個人平安幸福的底線和紅線。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具有獨特的本質屬性和社會作用,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其意義更加重大,對全面依法治國更加必要。
(5)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法律權威是就國家和社會管理過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法的不可違抗性,法律權威的樹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強制力和內在說服力。法律的外在強制力是法律權威的外在條件,主要表現為國家對違法行為的制裁。
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的核心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
⑹ 法律法規常識基本知識有哪些
下面是我整理的十條常用法律法規:
1、《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3、夫妻雙方無論分居多久都不會導致自動離婚,離婚只有兩個途徑:
一、登記離婚:如果雙方都同意離婚,並且對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及子女撫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由婚姻登記機關發給離婚證。
二、如果雙方在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三個問題中有一個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可以訴訟離婚,由法院判決能否離婚。
4、《婚姻法》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歸一方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5、《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四條:
租賃期限不得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超過部分無效。租賃期間屆滿,當事人可以續訂租賃合同,但約定的租賃期限自續訂之日起不得超過二十年。第二百一十五條: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
第二百三十二條: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視為不定期租賃。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6、商家贈送物品也是合同中的一部分,也就有義務按照與消費者的約定提供贈送的商品。如果你收到的贈品屬於殘次品,你完全可以要求商家按更換。
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
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
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的,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價款或者費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項和風險警示、售後服務、民事責任等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內容,並按照消費者的要求予以說明。
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9、《繼承法》第九條:繼承權男女平等。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10、《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
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6)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2、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參考資料:網路——法律
⑺ 立法法關於地方立法權的禁止性規定有哪些
「立法法確立了我國統一而又分層次的立法體制。」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法學會立法學年會上,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高紹林表示,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集中行使立法權的前提下,為使法律制度既能統一,又能適應各地方千差萬別的不同情況,運用法律手段促進各地方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應進一步加強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是構成國家整個立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方立法目前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和經濟特區立法構成。
從我國地方立法許可權劃分的歷史變化情況看,經歷了從立法權分散,到集中立法,再到適當分權的過程。二十多年的地方立法實踐充分證明了在立法權上保證國家統一行使的前提下,給地方以適當分權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地方立法空間不可避免地受到擠壓,地方立法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地方立法許可權問題。」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行政法規處處長何曉明坦言,在立法法修改時,進一步明確地方立法許可權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何曉明指出,地方立法許可權問題分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國家立法對地方立法許可權有所收緊,特別明顯的表現是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強製法這三部行政法對地方立法權的限制;第二個層面是地方立法主體之間的許可權劃分問題,包括地方人大與其常委會立法許可權的劃分,地方性法規與政府規章的許可權劃分,省級人大與較大市人大的立法許可權劃分等。
⑻ 哈爾濱市立法聽證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立法聽證活動,促進地方立法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或者市人民政府在制定規章過程中,以舉行聽證會的形式,直接聽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地方性法規草案、規章草案意見的活動,適用本規定。第三條立法聽證應當從實際出發,遵循民主、公開、公正、客觀、效率的原則。第四條聽證會應當公開舉行,允許旁聽和新聞媒體報道,但涉及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的除外。第二章地方性法規聽證第一節聽證會的提起第五條地方性法規草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舉行聽證會:
(一)設定行政許可事項的;
(二)設定對財產採取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設定收費、補償項目或者調整標準的;
(四)設定較大數額罰款的;
(五)需要進一步了解情況、廣泛聽取意見的。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舉行聽證會的建議,由市人大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研究後,決定是否舉行,或者提出意見報主任會議決定。第七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可以書面提出由常務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的動議,並載明舉行聽證會的必要性、聽證事項及爭議的焦點問題等內容,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舉行。第八條主任會議可以決定以常務委員會名義舉行聽證會。
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可以決定單獨或者聯合舉行聽證會。第九條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一般不得就相同事項重復舉行聽證會。第二節聽證會的准備第十條舉行聽證會應當確定聽證會組織機構。
常務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的,主任會議指定的機構為聽證會組織機構。
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舉行聽證會的,其辦事機構為聽證會組織機構;聯合舉行聽證會的,由聯合各方共同確定聽證會組織機構。
常務委員會其他有關工作機構,根據需要配合立法聽證會的組織工作。第十一條舉行聽證會應當確定一名聽證主持人。
常務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的,常務委員會主任或者其委託的副主任、秘書長為聽證主持人。
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舉行聽證會的,其負責人為聽證主持人;聯合舉行聽證會的,由聯合各方共同確定聽證主持人。第十二條聽證會組織機構應當制定聽證會工作方案,明確當次聽證會的具體規則、會場紀律和注意事項等。第十三條常務委員會舉行聽證會的,常務委員會有關組成人員和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的負責人為聽證人。
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舉行聽證會的,市人大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有關人員為聽證人;聯合舉行聽證會的,由聯合各方共同確定聽證人。
聽證會組織機構根據需要,可以邀請有關人員作為聽證人。第十四條聽證陳述人一般不少於十人,不多於二十人。第十五條聽證會組織機構應當在舉行聽證會的三十日前,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聽證會公告。
聽證會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聽證的地方性法規草案名稱及規范的主要內容;
(二)舉行聽證會的時間、地點;
(三)聽證事項及爭議的焦點問題;
(四)聽證陳述人、旁聽人員的人數,報名條件、方法以及有關權利和義務;
(五)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第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按照聽證會公告的要求,申請作為聽證陳述人,並在報名時表明對聽證事項所持的觀點。第十七條聽證會組織機構根據報名先後順序和代表各種不同意見的陳述人大體相當的原則,公平、合理地確定聽證陳述人。
在意見相同或者相近的報名者較多時,聽證會組織機構可以要求其協商後派代表參加。第十八條聽證會組織機構應當在舉行聽證會的七日前,向聽證陳述人發出書面通知,並提供聽證的地方性法規草案。第十九條需要證人參加聽證會作證的,聽證陳述人應當將證人的自然情況及聯系方式等,在聽證會舉行的二日前提交聽證會組織機構。
⑼ 我國刑法立法的宗旨是
我國刑法的目的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第二條【任務】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9)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廣義上的刑法不僅僅指刑法典,還包括對刑法典中局部進行修改補充的決定或補充規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個條文作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
⑽ 企業管理制度都有哪些制定時要注意什麼
企業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s)是企業組織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的總稱,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制度安排。企業管理制度的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專業管理制度等。
企業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依照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度的目的是讓企業更加高效、穩定的運行,但由於每家企業在行業、組織結構、人員結構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管理制度適用於所有的企業。
在制定企業管理制度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要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原則。
2、堅持從公司實際出發,認真調查研究。
3、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10)立法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一、企業管理制度具有規范性,而且只有具有一定的規范性才能發揮企業管理制度的作用。
1、 一個具體的專業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一些與此專業或職能方面的規范性的標准、流程或程序、規則性的控制、檢查、獎懲等因素組合而成的,在很多場合或環境里,規則=規范+程序。
2、 規范實施企業管理制度是需要規范性的環境或條件的。
二、企業管理制度的規范性是在穩定和動態變化相統一的過程中呈現的。
導致規范性的企業管理制度動態變化時的因素一般有三種情況:
1、企業經營環境、經營產品、經營范圍、全員素質等是要經常發生變化的,這些因素的變化相應會引發組織結構、職能部門、崗位及其員工隊伍、技能的變化,繼而會導致使用、執行原有的企業管理制度中規范、規則的主體發生變化,企業管理制度及其所含的規范、規則因素必然須因執行主題的變化而相應改變或進行修改、完善。
2、產品結構、新技術的應用導致生產流程、操作流程的變化,生產流程、操作程序相關的崗位及其員工的技能必然要隨之變化,與之相關的企業管理制度及其所含的規范、規則、程序等因素必然須因此而改變或進行修改、完善。
3、 因為發展戰略及競爭策略的原因,企業需要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市場份額,當原有的管理制度及其所含的規范、規則、程序成為限制提高生產或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的主要要素時,就有必要重塑企業機制,改進原有企業管理制度中不適應的規范、規則、程序。
三、規范性企業管理制度的良性動態變化必須是與企業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創新結果。
企業管理制度的動態變化需要企業進行有效的創新,也只有創新才能保證企業管理制度的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規范性,合理、科學、把握好或利用好時機的創新是保持企業管理制度規范性的最佳途徑或唯一途徑。
1、 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規范性實施與創新活動的產物。
2、 企業管理制度的規范性與創新性之間的關系是一種互為基礎、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