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創新
❶ 建築業職業道德與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在創新中怎麼發揮作用
職業道德通過協調員工之間的關系,起著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
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徵有:行業性、多樣性、明確性、群體性、繼承性、實踐性。
各行各業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基本規范: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愛崗敬業的地位和意義:
愛崗敬業是對從業人員工作態度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基礎和核心。只有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才能忠於職守、認真負責地做好本職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愛崗敬業能夠促進行業發展;愛崗敬業能夠造就一種奮發向上的氛圍,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1)道德的創新擴展閱讀
職業道德作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❷ 如何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型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簡答題
要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增強對中華傳統美德基本問題的認知能力,是實現中華傳統美德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邏輯起點。中華傳統美德,指的是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積淀流傳下來的、有益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優秀道德遺產。
對中華傳統美德基本問題的科學認知,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前提和基礎。要深入挖掘和闡發傳統道德體系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傳統美德,善於在挖掘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內涵和基本精神上下工夫,善於在發掘中華傳統美德的主要功能和當代價值上下工夫。
(2)道德的創新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現人生理想的步驟和模式。這種為人處世的基本道德觀念,是人類進行物質生產活動和自身生存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起碼的行為准則。
進行道德建設既要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優秀傳統,也要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優秀成果,還要激發人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觀念。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發揚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優良道德。中國傳統美德規范、引導著人們的行為和精神追求,同時又在新時代人們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必須使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❸ 中國革命道德創新內涵
中國革命道德的內涵和主要內容: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人民專軍隊、一切先進分屬子和人民群眾在中國新民主主
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中所形成的優良道德。
中國革命傳統:
a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
b是對中國傳統優良道德的繼承和發展,
c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新的升華和質的飛躍,
d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道德財富。
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包括:
(1)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
(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
(5)修身自律,保持節操。
❹ 求一個與中國道德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有關的論文。
淺談社會主義榮辱觀對中國道德傳統的繼承與創新
[論文關鍵詞]榮辱觀 儒家道德傳統 道德自覺
[論文摘要]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榮辱觀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儒家道德傳統和泰州學派向民間傳播儒家思想的風格,是對於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發以來中國倫理思想的發展和創新。八榮八恥榮之兩分法劃分道德與不道德的分水嶺,也顯現出道德評價的標准或尺度,在道德評價過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標准應該是統一而明確的,而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在於個人「自恥 」,即應該具有知恥的道德自覺。
一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國古代傳統道德的繼承和發展。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儒家的道德傳統延綿不斷成為維系社會道德風尚的思想資源,在儒家的倫理規范中,仁、義、禮、智、信,這「五常」最為根本,是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身,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規范。儒家的五常倫理觀包含著許多合理的道德內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當儒學思想發展進入明朝以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以儒家民間化為主旨的學派:泰州學派。該派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儒家倫理向民間、向大眾傳播,使儒家理論生活化、通俗化,為社會風俗的改善,為民間社會之穩定起了積極作用。儒家倫理本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理論,可是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尤其經過漢儒和宋儒的詮釋後,逐漸精緻化以至成為一個社會的精英文化而與大眾文化脫節,泰州學派的貢獻就在於將精英的儒家文化通俗化,使之與民眾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民眾的社會生活有了可以安身立命的道德規范。將儒家理論化為民眾的生活,其難度不在理論而在於「應用」,在於創造一種民眾所能理解接受的「中層理論」,為此泰州學派的創始人王艮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百姓日用是道」、「不樂不是學」的中層理論。所謂「百姓日用是道」是指百姓在生活中的瞬間的當下心或曰「當下一念」是良心、是道德,故應該隨順良心而行,如此無不合乎倫理道德;所謂「不樂不是學」這里「學指道德修養,意謂道德修養與心情之流暢或愉快聯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過去儒家倫理修養使人感到束縛覺得枯燥,經過泰州學派王艮的詮釋或改造則一變而為一種自然的人人皆能為的愉快的事,一種人們樂於而為的事。如此一來,泰州一帶社會風氣發生了很大變化,每當泰州學派講學歸來,則「歌聲振乎林木,恍然有舞雩氣象。」泰州學派以儒家民間化為宗旨,以通俗、自然、快樂為特點,將儒家的理論與民眾生活聯系在一起,既為儒家文化的傳承找到了載體,又為民眾生活提供了精神動力,為儒家道德理論向社會民眾傳播提供了有益的嘗試①。正是由於儒家思想家的創造和在民間的推廣與應用,儒家倫理思想才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道德,才為古代社會風氣的維系和改善提供了保證。
應該承認,儒家仁、義、禮、智、信的五常思想,泰州學派民間化的理論特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具有永恆的歷史意義與價值。當然由於儒家的「五常」規范和泰州學派的中層理論產生於封建時代,自然也帶有一些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印記或封建糟粕,而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既吸收了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合理內涵和泰州學派向民間傳播的簡捷、通俗、明了之特點,又拋棄了其中的消極內容,諸如封建綱常之類,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八榮八恥觀又是對新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道德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倫理學體系是由基本原則和具體規范所組成,社會主義倫理的基本原則有三:集體主義原則、人道主義原則、社會正義原則,而道德規范可分為公民道德、社會公德、交友道德、職業道德、家庭婚姻道德等。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裡,道德規范是體現道德基本原則的,即具體的道德規范應該而實際也是從各個角度或方面體現這些基本原則的。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應該說是屬於道德規范范疇之下而非原則范疇之下。具體而論,「八榮」是當代的道德規范,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的重要體現和具體表述;「八恥」則是危害道德規范,危害社會主義道德基本原則的具體表現。需要指出,八榮八恥是從社會主義建設和道德實踐中總結、歸納出的倫理規范,是對社會主義倫理論道德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主要為五熱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熱愛社會主義,而現在的「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四榮四恥」既承續了「五愛」的基本要求,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內涵,生動地體現出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而「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四榮四恥」又體現了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注重社會效益與社會公正相協調的原則,強調了在家庭生活、職業生活、社會公共生活中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准則。同時,又堅持了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是對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豐富、完善和發展。
總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於中國古代道德傳統和當代道德規范的繼承與發展,是當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
胡錦濤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榮辱觀這種榮恥一一對應的提法,實際是劃分道德與不道德的界線,也是區分社會成員是否具有道德的分水嶺。中國古代思想家朱熹說:「恥者,吾所固有羞惡之心也。存之則進聖賢,失之則入於禽獸,所系甚大。」②陸九淵說:「不善之不可為,非有所甚難知也。人亦未必不知,而甘於為不善而不之改者,是無恥也。夫人之患莫大乎無恥。人而無恥,果何以為人哉?」③朱熹與陸九淵雖然屬於不同流派,但是都認為有恥與無恥是人與禽獸區別之根本,當然也是分辨君子與小人的界線。從某種意義上看,這種兩分的區別方法顯示出了一個社會的道德評價尺度,凡在此尺度之上的即為君子乃至聖賢;而在尺度之下即為小人或禽獸。八榮八恥觀就其內容講當然不同於古代,但是它也顯示出社會主義的道德尺度,凡是八榮者,即是道德尺度之上者,有道德的人;凡八恥者則為道德尺度之下者,不道德者。這一點必須明確而不可含糊。換言之,若是希望成為一位有道德的公民,應該以八榮為准則,自覺地將其落實到社會工作與社會生活之中;反之,則難於成為一位有道德的人。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社會價值體系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多元化的趨勢,諸如對於私有制和民營企業的討論等,影響所及,在道德評價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即在道德評價中評價之依據也產生了偏重:或是以動機來評價道德言行,認為動機好就是善,動機壞就是惡,認為行為善惡全在於動機是否合乎「義」;或是以行為結果來評價善惡,認為效果好就是善,效果壞就是惡,一切皆以效果來評價;或是從動機與結果動態相統一的角度來評價,認為動機事是主觀而效果則為客觀,道德行為就在於主觀見之於客觀等等。對於歷史人物海瑞的評價的分歧就是一例。傳統的評價偏重動機,以為其人行事為人一生正氣,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歷史人物。而現在偏重效果評價的學者,則認為海瑞雖然為人正直但是為官多年,對於社會、民眾貢獻不大,是一萬年草。諸如此類。筆者認為,在道德評價的依據上雖然以前或以後還會存在著這樣的分歧,但是無論偏主觀動機還是客觀效果或是動機與效果的統一,評價的根本尺度或評價的標准應該是統一的,尤其在當代對於涉及道德言行的評價,應該有一個公認的客觀的標准——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即八榮八恥為標准。這是確定而明確的。不然,道德評價就會出現混亂。例如在前一時期,社會上有人以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為獃子,以違法亂紀為有本事;認驕奢淫逸為瀟灑、為派頭,以艱苦奮斗為寒酸等等,嚴重破壞了社會道德風尚,導致了越軌、違法行為不斷而社會輿論導向不力。為此,胡錦濤提出了八榮八恥觀,為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確立了一個的評價標准或尺度,使社會道德評價有了客觀的准則而人們的行為有了一個准繩,如此堅持下去,堅持多年,社會就將出現一個道德風尚蔚然成風的大好局面。
在八榮八恥觀中,不僅知榮而且知恥,從某種意義上看知恥更重要。孔子說::「行己有恥,不辱君命,可以為士矣。」④孟子也認為:「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⑤孔孟皆認為人不可無無恥之心,孟子並指出無恥之恥是最大的恥辱。當然,知恥重要在於自恥,也就使說,知恥是人應該有的道德自覺。由於人皆有羞愧之心,所以當然具有自知其恥之心。從一定意義上看,人只有自恥,才為知恥,故欲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應該厭惡上述那八種不道德的行為,並能時時反省自己,時時想及歷史上的一切先烈英雄,就知道雖然小恥也足可羞,以自己言行不及英雄而可恥。古人雲,知恥而後勇。就是說,人應該自知其恥而後才能奮起改正,這樣下去,雖然達不到聖賢境界,起碼也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
注釋:
①具體可參考拙著《泰州學派新論》,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版。
②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2頁。
③陸九淵:《陸象山全集》,中國書店1992年版,第239頁。
④楊伯峻譯註:《論語·子路》,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40頁。
⑤楊伯峻譯註:《孟子·盡心上》,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302頁
❺ 如何實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實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創新與發展的措施:
一、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職能作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工作建設
二、齊抓共管,積極採取措施為未成年人服務
三、開拓創新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領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
四、利用課堂教育主陣地,時刻滲透德育內容,啟迪明智,引領學生
❻ 關於道德與創新的作文素材
心懷感恩 責任更重
古人雲:「滴水之恩,應湧泉想報。」在這里不僅僅是你困難時幫助過的你的,你就要在別人危難時報答他,而更為重要的是責任、
春天陽光普照大地時,用溫度回報了小河,讓小河的冰層消逝,使它能夠歡快的流淌。
夏天烈日,甘露用淚水回報了大地,讓花朵開放得更加美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用身軀回報了大地。
冬日寒風刺骨,雪花飄落,萬物都死一般寂靜,唯有梅花,傲雪凌寒開放,以香味回報了人。
自然之物如此,何況是人呢?
當你在失意時,是他為你點亮了那盞明燈,牽引著你;當你咋窮困時,是他和你共度難關;當你3時,是他為你送來快練劑;當你不幸時,是他為你帶來幸福的曙光;當你……然而在他累到時,你,你有沒有為他送去了什麼,是冷漠,還是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時。你心中的那份責任是不是已經模糊不清了,或者說根本心裡就沒有「責任」這個詞,如果沒有,我覺得可恥羞殺古人也。
古往今來,報恩不僅是報恩,還要有相應的責任,這樣才是感恩真正的內涵。比方說: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報答了劉備的三顧茅廬的賞識;文天祥用忠心回報了君王的栽培和信任,以死回報了祖國對他的養育之恩。從以上可以看出,他們的感恩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而是承擔或者背負起那重重的責任,我想這只有他們才能懂得,才能體會到的。想想我們現在的社會上,知恩圖報的人越來越來越少,再談不上要有責任呢?這不是危言聳聽,說的是真實的,有些還會落井下石,在二戰期間,有一個猶太人叫賈迪波默,他在商界的成功史已經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留下任何的文字性的資料。1942年希特勒下令搜索德國所有的猶太人,賈迪波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想出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最後定下來向5 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因為他一直把賈迪波默家族視之為恩人,在不同的場合他也多次表示,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盡管開口。1948年7月,一個名叫艾森波迪默在檔案中查到在這么一條記錄:銀行家金•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名男子疑是猶太人。一年後,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死亡記錄中查到他的親人與他分別後的第4天就被捕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披著羊皮的狼最終露出了尾巴了,人面獸心。對於這樣的人連恩的不知報答的,更不要說責任,還在背後捅刀子令人又悲又憤。
感恩與責任是相輔相成的兩個相互聯系的,缺一不可。「感恩的心,感謝命運………………」一首歌道出我們的心聲,是我們懷著一顆感恩而又責任的心來回報幫助我們的別人。啊,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天堂。啊,只要人人懷著一顆感恩而又責任的心,那我們今生無悔。
感恩與責任便是撥開人間煙霧,脫去虛偽的外衣,讓真情的世界如初生嬰兒般純潔,是這傳承千年的佳釀,才會越陳越香。
❼ 如何實現未成年人思想教育道德的創新與發展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有3.67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教育和培養,是社會、學校、家庭的神聖職責。當前,我國在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的沖擊下,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多種價值觀念並存,社會上不良因素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領域,帶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黨中央、國務院先後發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我們的下一代。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加強和改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是戰略工程,是民心工程。全黨全社會都應重視和加強這一工程建設。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沒有捷徑可走,在加強學校教育的同時,必須與社會環境的改造結合起來,必須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一、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政治思想淡化。隨著社會的變革,時代的發展,青少年一代在反思中探索,在實踐中提高,其政治觀點日趨穩定和成熟。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熱點,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但是也不能否認,在青少年中的確存在著政治思想淡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和志向,對政治活動不感興趣,缺乏入黨、入團的強烈願望.二是對政治理論學習缺乏熱情,感到厭倦、沒有動力。有些青少年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態度不明確,對這一理論的掌握和認識不容樂觀。三是對改革的認識不夠准確,認為「越改越亂,越改越糟」。對於某些社會問題的存在,尚不能深刻地分析其產生的歷史、社會和現實原因,而是盲目地歸咎於改革,並且對改革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缺乏足夠認識,表現出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二)人生價值觀念偏差。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文化思潮的多樣化、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確實為青少年提供了廣泛學習的良好條件。但同時,腐朽落後文化和有害信息也乘隙傳播,影響、誘惑著青少年。從青少年思想實際看,他們正處於思想道德成長的困惑之中,對於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還不能達到全面、辯證、深刻的認識和辨別,因此人生觀、價值觀往往呈現功利化傾向。突出表現為集體意識和法制意識淡漠,崇尚自我、崇尚權勢、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已成為相當數量青少年的通病。具體表現在:一是盲目追求自我價值,自我意識呈膨脹趨勢。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有錢就有一切」,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承認,表現出了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二是貪圖享樂,崇尚拜金主義。認為努力工作是為了掙很多錢,成為富豪,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把有錢、陞官掌權、有寬敞的住房和建立幸福家庭當做人生最大的幸福,暴露出少數青少年人生追求生活目標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傾向。(三)思想道德倫理觀念淡薄。總體來看,大多數青少年既批判地繼承了傳統文化思想,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現代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但也要看到,一些青年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習慣,缺乏思想道德責任感。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社會問題上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冷漠感。在緊要關頭,不敢挺身而出、見義勇為,抱著「與己毫不相干」、「別人不管,我也不管」的消極態度,「旁觀看熱鬧」或「繞道走開」。二是在對待父母方面,不能恪守傳統家庭倫理思想道德,熱愛、關心、孝敬父母,在生活上幫助父母,在精神方面給父母以慰籍,甚或向父母伸手要錢。三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缺乏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互相幫助,不能以寬容的態度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二、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一)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為青少年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正在豐富著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與此同時,一些領域思想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假冒偽劣、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成為社會公害;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屢禁不止等等,也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展,給青少年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與此同時,腐朽落後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路傳播,腐蝕青少年的心靈。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少數青少年精神空虛、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面臨一系列新課題。(二)思想道德教育空泛化。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主體、內容、形式分離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脫離青少年的實際,如目前思想道德標準的高深理論遠離了青少年的實際上生活,抽象的內容影響了青少年的理解,單一的標准影響青少年多樣化的發展,思想道德教育與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處在分離狀態。二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脫離青少年的主體,包括傳統教育的方向、內容、目標主要不是從青少年出發,而是把青少年作為被塑造的客體,與青少年主體的核心價值相背離,不能適應社會的變遷。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脫離社會及青少年的現實。目前教育機構主要是灌輸形式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忽視德育過程中青少年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在社會層面的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存在著青少年參與率低,甚至不參與的現象。四是思想道德教育結果知行分離。目前思想道德價值標准存在虛化的現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行為已完全社會化,青少年在思想道德能力上面臨多種挑戰,在思想道德認知上都知道怎麼做,但思想道德行為卻做不到。(三)家庭、學校、社會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脫節。學校的教育環境存在著嚴重的「重智輕德」的傾向。在學校內部,以升學為中心,以應試為目的的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主要看「升學率」的高低,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作為社會中的學校,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校長在社會壓力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下,不得不為學校的「聲譽」和單純的「成績」而放棄思想教育的功能。很多家庭也都在奉行以提高應試能力為主的智力教育,許多家長把孩子是否學習好作為衡量是否好孩子的唯一標准,把輔導、輔助孩子學習作為家庭教育的重點,忽視了對孩子思想道德健康的教育。許多家長只顧賺錢,忽視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思想道德教育,完全把孩子推給學校。全社會關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強大社會合力尚未形成。沒有真正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也尚未建立健全。結果是,「學校教一套,家長講一套,在社會上看到的又是一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口徑相互矛盾,讓青少年無所適從。三、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思考(一)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無時不刻不在影響著如白紙般單純的孩子。據研究顯示,一個人一生中的許多習慣,都是在三歲以前養成的,俗話說的「三歲看老」一點都不為過。孩子在入學接受國家義務教育之前,就已經養成了許多人生的習慣,在這一過程當中,他們接觸得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在入學之後成年之前,樹立自身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階段,相處得最為緊密的也是父母,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應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提高素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做到而父母自己做不到,就很難指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形成誠信的美德和堅持誠信的作風,也很難讓其養成自覺遵循思想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長和思想進步最可靠的外部力量,是父母及成年人的言行舉止,特別是父母的思想道德表率作用以及富有思想道德感染力的家庭影響。如果每一個家庭都能肩負起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責任,每一位父母都能自尊、自愛、自律,努力成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榜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社會環境就能得到有效改善。「養不教,父之過」、「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這些古訓就要求家長應當承擔起這「啟蒙導師」的責任。(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接觸得最多的環境。學校對培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注意「三突出」:一是在原有教育內容的基礎上突出時代感。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及時充實適應青少年發展需求的新內容,重視個性和諧發展和完美人格教育,增強獨立自主意識和健康人格意識;重視適應未來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和能力的教育,增強競爭意識和創造意識,提高思想道德的智力水平。二是在豐富多樣的教育內容中,突出解決理想信念問題。理想信念給人以崇高的精神力量,使人充滿美好的憧憬,面對艱難而依然奮進不止,樂於奉獻,樂於犧牲。因此,要從培養民族精神入手,把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和優秀文化傳統作為活教材,讓青少年耳際始終回盪歷史洪流中從未停息過的圖強振興的呼喚,從培養愛國情感入手,樹立遠大志向,因勢利導,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從而激起有遠大理想的行為。三是在選擇具體教育內容中,突出年齡特點和教育層次。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受其生理和心理發展水平的制約,首先必須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在最適宜的時期,把最需要和最可能接受的東西教給他們。比如,我們可以按照童年期(10歲以前)、少年期(11-15)、青年前期(16-18歲)這一心理年齡階段的劃分方法,確定內容,實施教育。童年階段要重點培養青少年的團隊意識和健康人格,關心他人,熱愛集體,與人合作,和諧交往的技能。少年期要重點加強青春期教育和思想道德規范教育,培養自信、自尊、自愛的良好品質,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做人做事遵循思想道德原則。青年前期應當以生涯教育和社會責任為重點,加強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另外,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也要講求層次,正如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在鼓勵每個人勤奮努力的同時,不能不承認各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和品德的差異,並且按照這個差異給以區別對待,盡可能使每個人按不同的條件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總目標前進。」教育內容分層次,有利於不同思想層次的青少年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增強教育的有效性。(三)充分發揮社會教育的導向性作用。一是要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圍。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和各級各類青少年活動陣地的作用,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倡導科學規律,堅持不懈地宣傳正確的思想道德取向,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和思想道德要求,不斷灌輸到青少年的頭腦中,使他們明辨是非、美醜、善惡,努力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思想道德熱點問題的引導,特別要注意加強對社會上出現的負面現象的引導,旗幟鮮明地反對與時代的要求、與公民思想道德建設需要相違背的傾向。二是要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重視互聯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強網上的正面宣傳和管理的力度,防止有害信息的傳播,同時要充分運用網路資源開展思想道德教育。要不斷推出適應青少年特點的優秀精神食糧,加強對青少年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之中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依託各級各類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對青少年開展生動形象的傳統美德、革命思想道德和時代精神教育。要抓住重要節日、紀念日的契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讓青少年在參與活動中陶冶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為青少年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思想道德楷模,讓廣大青少年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從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社會各界、學校、家庭要一道齊心協力抓好這項重要工作,建立和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引領廣大青少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❽ 創新道德有關的作文
在這個社會上,維護我的幸福而逐漸規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范,叫做道德。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我們不需要做這些大事,我們先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擁擠的公車上,我們讓一讓座位;在紅燈面前,我們停一停腳步;在道路兩旁,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在家裡,我們替父母分擔一些煩惱。這都是道德表現,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到的話,那麼,中國就會變的更美好。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醫院看望生病的爺爺。做公共汽車時,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位子,剛做下沒多久,車上就上來了一位年壽已高的老爺爺,他和我爺爺差不多的年齡。他顫顫巍巍地在車箱中走了一圈,發現沒有位子時,老爺爺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著時我的心中十分矛盾,如果讓位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如果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一不小心摔著怎麼辦?就在著時我位這件事而煩惱的時候,一位身材高大的青年站了起來,把老爺爺扶到了他的位子上,老爺爺感激不盡,連聲說謝謝
為了讓世界更加美好,讓我們伸出我們的雙手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拾金不昧是古老的文明道德行為。一直以來,許多拾金不昧的市民頻頻出現。近日,就有位外來務工人員拾金不昧的精神出現在廣州。
普天同慶的國慶假期,人們都與家人一起歡度節日。但胡老伯卻沒那麼幸福,因為他的兒子患了重疾,正在住院治療。因兒子患病急需用錢的他,這天他來到XX銀行櫃員機取錢,銀行卡一插進去,櫃員機立即吐出了2900元人民幣。當時他總覺得很奇怪,再查查自己銀行帳號余額,也沒有少呀,胡老伯沒有馬上帶錢離開,而是立即打電話報110,他知道一就是櫃員機出毛病,二就是有不法分子設圈套騙財。 35
不一會,電視台記者找到胡老伯並采訪他。記者問:為什麼你現在這么需要錢,你得到了2900元,不佔為己有?胡老伯說:不是自己的錢,數也數得不開心,用也用的不安心。可見胡老伯真是一位善良、老實的人。
後來謎團終於解開了:原來也是有個外來務工人員去櫃員機將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轉賬回家蓋房子。因為程序沒有完全操作好,所以輪到胡老伯是時吐出了2900元。
2900元失而復得,年輕的外來工,牽著胡老伯的手,千感激萬多謝,他知道老伯急需用錢治兒子的病,就把部分的錢捐出來作為酬謝金,但胡老伯死硬不要,還是那句話:不是自己的錢用也用得不舒服。
雖然是一件小小的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的故事,卻深深地讓我感動,遠遠地影響著社會民風。「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文明道德行為之一,生活中也有許多文明道德行為,需要我們去耐心發現,也需要我們去創造奇跡。
拾金不昧像是一片樹葉,許多樹葉匯集在一起,就是一片樹林;拾金不昧像是一個零件,許多零件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機器;拾金不昧像是一滴水,許多一滴水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片海洋。我相信以後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的拾金不昧文明道德行為出現的。
❾ 為什麼要對中國傳統道德進行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
(1)傳統道德是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體現,是對道德實踐經驗的提煉總結。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華傳統美德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包括:①注重整體利益、強調責任奉獻。②推崇「仁愛」原則,注重以和為貴。③提倡人倫價值,重視道德義務。④追求精神境界,嚮往理想人格。⑤強調道德修養,注重道德踐履。
(3)傳統道德的當代價值。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傳統美德已經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之中,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這些傳統美德蘊藏的中國智慧,既可以為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為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道德難題提供了重要啟迪。
(4)推動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要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第一,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第二,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❿ 在傳統道德問題上,我們應該如何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系
當中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轉型期時,經濟關系的深入變革使中國的道德建設仍然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道德危機感也相應出現。正如一些有志之士指出當代中國社會最嚴重的價值危機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義和世俗文化的泛濫,而是中國文化中公民倫理底線有崩潰之虞。一些人內心深處沒有了羞恥感、知恥感、恥辱感,使社會中該恥的不恥,該榮的不榮。不知榮辱,使中華民族的道德良心、榮辱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中華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價值規范和道德底線正在受到威脅,這種危機的出現並非僅在中國,像世界上所有民族文化處於轉型時期通常會發生的情況一樣,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中也會產生道德危機,因為在一個相對封閉而又變動不大的社會環境中,傳統的價值與道德易於維系與保存,因此社會的道德狀態是相對穩定的。而在一個開放又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傳統價值的衰落和道德危機的出現則是不可避免的。應該如何建設中國的新文化新道德這是我們在二十世紀並未真正解決的世紀難題。面對道德危機我們不應把產生危機的根源歸因於改革開放本身,而應在關注這種危機的同時努力重構新時期的道德。因為「現代化社會改革本身是一場通過社會基本結構的調整和改變來實現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有效利用。從而創造更有效更合理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運作形式的現代理性化實踐運動。它自身不僅需要理性與秩序的支持,也需要適應這一社會轉型要求的新型道德資源和社會倫理秩序的配合與支持。從這一意義上說近二十年來的現代化社會改革,根本上是有利於新型的道德觀念生長和社會倫理秩序重建的」。當前社會確實需要一種社會倫理的重構和個人道德的調整,而且中國各級政府和民眾對公民道德建設越來越重視,中國民眾也已懂得培育必要的倫理秩序和個人美德,已經成為我們能否真正進入現代化社會的一種基本資格。這一道德概念的獲得是中國近二十年來以沉重的道德代價所換來的最寶貴的文明成果之一。
當人民因為社會道德的危機而擔心現代化進程能否順利進行時,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擯棄了喪失現實性與合理性的道德文化要素,引進了體現時代精神的倫理道德要素,並與傳統倫理道德中的精華形成有機的結構生態,體現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八榮八恥」不僅點出了目前中國思想道德建設的要害,而且也為新時期重構中華民族榮辱觀道德體系增添了新的內容。為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社會主義公民,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是國之大策,是時代精神的濃縮,是對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的傳承和創新。它使人民看到了現代化道德建設終於有了明確的堅定方向,社會倫理道德的結構性轉型終於啟動。同時其運作日趨規范和完善,使人們認識到社會新秩序的建構越來越依賴於社會公共理性的健全,法律的健全。現代化的實踐越來越有賴於除物質和技術資本以外的文化資本的投入,有賴於社會文化價值的精神支援和倫理道德秩序的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