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道德人物哪些
㈠ 列舉20個中國歷史道德人物 作業需求 本人不斷刷新等答案 滿意的立即給懸賞分 不勝感激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子貢,墨子,鮑叔牙,管夷吾,子皮,子產,舜,
㈡ 五千年思想道德歷史人物的排序例如莊子老子…
1: 老子:包含著豐富深邃的處世思想的偉大哲學家,如果說中國出現什麼哲學家的話,老子當之無愧並首當其沖,而西方哲學家如果否認中國從沒有出現所謂的哲學,那也只是他們所謂的哲學裡面一廂情願的看法罷了。只能證明他們自身的淺顯,這么一個歷史人物,他的哲學思想時時值得我去體會與領悟的,也因為這樣一個人物,我對古代中國的思想表達最大的敬意。
2:孔子:一個讀書與閱世頗多的學者與道德箴言家,在世界觀方面是含糊不清,模凌兩可的,還發明了自己的一套中庸來忽悠人。不過他具有實用入世的做人方法與修身標准,這只是一個經驗世界的詮釋者,還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注重的只是士大夫的生活與思想,他是一個十足的士大夫的衛道士,他的思想是階級的,不是世界的,如果他的思想成為所有人的行動指南,那麼我們不難想像為什麼三尺金蓮如此值得推崇的原故了。
3:孟子:一個能說會道的辯論家,在辯論之中有閃爍的思維光茫與智慧火花,具有一種俠士的浩然正氣,但他跟孔子一樣也是一個仁義天下,君臨天下的倡導者。在武力解決政治的中國歷史長流中,他們的思想從未得到過證實,王莽跟他們學,結果還腦袋搬家了。可謂是食古不化,盡管在處世方面具有一定的精闢之論,但也有一些怪異之狀,而仁義完全是假惺惺的,從來沒有改變春秋戰國遺留下來愈演愈烈的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所以他們在中國歷史舞台的出現,乃是吃人本質下的遮羞布。但是對於思想而言,乃是十足的罪惡。
4:莊子,天縱英才,文采蜚然,使人怡神忘我,樂而成仙,是人類文明的麥田守望者,謹慎的審視與觀察者,是傳統與現實的諷刺者與反叛者,是自然的高歌者。是心靈的雞腸,無疑是人類精神史上一道奇異的風景線。莊子既是文明中值得承受一筆保貴的精神財富,然而首先應該說他是一個尖銳的人類學家。
5:朱子:他的一句名言叫一毛不撥以利天下。這句話是很有哲學意味的,但是不幸被道學家當成了道德的反面教材,老子不是也說過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由此可見道學家是容不了任何另類與異端的,更容不了任何偉大的思想,近人情,遠天理,從此中國歷史小丑登台,英雄末路了。
6:公孫龍:白馬非馬的發明者,別人都覺得他在無理取鬧,其實他是對中國直觀思維與形象思維的一種挑戰,可惜這當成了一個笑話,莊子將形象思維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公孫龍卻留下了一道怪論。邏輯這一點很多古人是不講的,但是就這一點鑽牛角頭,我們就可以發現,所謂的聖人也是馬馬虎虎湊合而成的。
7:墨子:主張兼愛非攻,這有點像基督教,在我看來,這種思想比儒家思想在進步有利得多,因為儒家思想說白了就是士大夫的思想,但墨子思想要寬容地多,如果說墨子思想傳播開來, 那就可能使一盤散沙,窩里斗的中國變成我們團結互助的家園了,由此我想,孔子不死,階級斗爭一刻也不能放過,必須徹底鏟除這個浮腫的特權階級。
8:韓非子:一生潛心研究陰謀之術,最後自己卻喪於陰謀之中,可悲可笑乎?真不知說什麼好,也許是報應吧。
9:屈原:書讀得太多了,天問,天不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傑出的愛國主義詩人,死了一個夢懷王不要緊,死了一個屈原,不知地引來後來多少文人墨客多麼憂傷的哀悼與懷思,屈原的死,是因為楚王的稀里糊塗。可是屈原是天才般的聰睿呀。這到底值不值得?這應該去反思,而不應該像女人那樣去流涕。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有關古代道德的故事和模範人物嗎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總是拿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後來,「孔融讓梨」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傳授高深的理論,曾子本來坐著,聽了便從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達了他對老師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鵝毛
唐朝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在路上,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剩幾根鵝毛。到長安後,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奉上了鵝毛並賦詩「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這個典故比喻禮物單薄,情意卻異常濃厚。
4、泰伯采葯
殷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長子。他的第三個弟弟,名字叫做季歷。後來季歷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姬昌,就是後來的文王了。生下來的時候,先有一隻赤色的雀子嘴裡銜了丹書停在門戶上,表示著聖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國君的位子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位給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就和第二個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約下了,假稱因為父親有病,要到山裡去采葯,借著這個名頭,兄弟倆順便逃到蠻夷的地方,披散了頭發,又在身上畫了花紋,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幹事的了。
5、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等到兩個弟弟都得了選舉,他就會合了宗族和親戚們,哭著說明當時要給他弟弟顯揚名聲的緣故,並且把所有的家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
㈣ 古代有哪些立德,品德高尚的人,具體舉例。
1、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春秋戰國時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主張統治者要施行「仁政」,保護百姓的利益。並且提出了「因材施教」,開創了新的教育模式。
2、孟子。出生於公元前371年,春秋戰國時期人,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子共稱「孔孟」。他也要求統治者施行「仁政」,並提出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保護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3、藺相如,春秋戰國時期人,政治家、外交家。與他相關最出名的三件事是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完璧歸趙中他成功的保護了趙國的玉璧。澠池之會中藺相如保住了趙王的顏面。負荊請罪中他不計較廉頗的傲慢無禮,最終使得廉頗與他成為刎頸之交。
4、宋濂,出生於1310年,元末明初時期人,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宋濂面對財物非常廉潔,曾經在門上寫了大字:「寧願忍受飢餓而死,不能貪利而活著。」可見其品德之高尚。
5、屈原,出生於公元前340年,春秋戰國時期人,詩人、政治家。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後人為了紀念他設立了端午節。代表作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
㈤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品德高尚的人物事例有: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後來,「孔融讓梨」成為團結友愛的典故。
2、程門立雪
北宋時,楊時、游酢兩人一起去向老師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休息,他們不忍打擾,於是靜靜等待老師醒來。不一會兒,屋外下起大雪,天氣寒冷,等程頤一覺醒來,積雪已經有一尺深了。而「程門立雪」也成為尊敬師長的典範。
3、蘇武牧羊
西漢時期,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貴族想招降蘇武,多次威脅利誘,還將他流放至遙遠偏僻的北海牧羊。蘇武拄著代表漢朝的符節,一刻不離身,歲月流逝,節竿上綴的三層氂牛尾都落盡了。雖然歷盡艱辛,他也始終不肯背叛自己的國家。
4、管鮑之交
春秋時,鮑叔牙是齊桓公的謀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經在齊桓公敵人的門下做事,失敗後被俘虜。齊桓公讓鮑叔牙做相國,他反倒大力推薦管仲。最終管仲做了相國,鮑叔牙則成為其手下,但兩人依然是好朋友。這段友誼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5、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他都會設法辦到。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這也是「一諾千金」成語的由來,形容人重然諾、守誠信。
㈥ 各朝代道德人物代表
(三)漢朝
賈誼,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過秦論》《論積貯疏》 《淮南子》,西漢劉安及其門客編輯,為雜家著作。《塞翁失馬》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作者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西漢傑出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繼承父業任太史令。《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屈原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
《漢書》,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於獄中,後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蘇武》
《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大約產生於漢代末,最早見於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台新詠》。《孔雀東南飛》 (四)魏晉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
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詩》
《搜神記》,筆記體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干寶。《干將莫邪》
陶淵明(365~427年),東晉詩人,字元亮(一說字潛,字淵明),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
《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水經》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三峽》
《後漢書》,南朝史學家范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張衡傳》
丘遲,南朝齊、梁間的文學家。《與陳伯之書》
《木蘭詩》,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傑出的作品。《木蘭詩》
吳均,南朝人。《與朱元思書》
(五)唐朝
唐初文壇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之渙,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涼州詞》《登鸛鵲樓》 孟浩然,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並稱"王孟"。 《春曉》《過故人庄》
王昌齡,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芙蓉樓送辛漸》
王維,字摩詰,曾官至尚書右丞,故世人稱"王右丞",其詩有詩、畫、音樂合一的特色。《觀獵》《鳥鳴澗》《送元二使至安西》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像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存詩近千首。
《夜靜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望天門山》《秋浦歌》《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傑出現實主義詩人。曾任工部員外郎,後世稱為"杜工部"。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准確,存詩1400多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畔獨步尋花》《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兵車行》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反映現實,反映民眾的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存詩近3000首。《錢塘湖春行》《憶江南》《賣炭翁》《琵琶行(並序)》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復古代朴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並茂的文章。《馬說》《師說》《原毀》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東解(xie)州人。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秀散文、游記、寓言、詩歌等作品。《小石潭記》《童區寄傳》《捕蛇者說》
杜牡,字牧之,號樊川。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江南春絕句》《阿房宮賦》
岑參,詩人,是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劉禹錫,字夢得,著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
崔灝,著名詩人。《黃鶴樓》 (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範文正公集》。《岳陽樓記》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散文、詩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記》《伶官傳序》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著作以史論、政論為主,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著有《嘉 集》《六國論》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散文有著極高的成就。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東坡全集》《東坡志林》等。《浣溪紗》《念奴嬌??赤壁懷古》《題西林壁》《石鍾山記》《教戰守策》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提倡變法。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人稱王文公。倡導詩文革新運動。著有《王臨川集》等。《傷仲永》《游褒禪山記》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花了19年時間主持編寫了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訓儉示康》《赤壁之戰》
李清照,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在散文詩詞方面均有成就,後人輯有《漱玉集》。《武陵春》《如夢令》 陸游(1152~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是我國詩人當中創作數量最多的一個,存詩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過小孤山大孤山》
辛棄疾(1140~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著名愛國詞人,存詞600多首。《西江月》《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號文山,廬陵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寫了許多愛國主義的詩文,被俘不屈,壯烈殉國。著有《指南錄》等。《過零丁洋》《〈指南錄〉後序》 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所著《夢溪筆談》是綜合性學術專著。《活板》《采草葯》《雁盪山》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約派詞人。《雨霖鈴》
周敦頤,字茂叔,著名哲學家。《愛蓮說》
姜夔,南宋詞人。《揚州慢》
(七)元明
關漢卿,號已齋叟,元代雜劇作家,寫了60多種雜劇,現存18種。《竇娥冤》
施耐庵,著有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小說《水滸》,是在民間傳說、說書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楊修之死》《群英會蔣干中計》 吳承恩,在民間傳說、雜劇和其他著作的基礎上創作《西遊記》,是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美猴王》
馮夢龍,通俗小說作家,作品以所輯《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最著名。《灌園叟晚逢仙女》
張溥,明末文學家。《五人墓碑記》
(八)清朝
蒲松齡,字留仙、劍臣,號柳泉,代表作為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促織》
方苞,散文家,"桐城派"創始人。《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
吳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秀長篇諷刺小說。《范進中舉》
曹雪芹,名 ,字夢阮,好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現實主義的最高峰。《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林黛玉進賈府》
全祖旺,文學家、史學家。《梅花嶺記》
龔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病梅館記》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改良主義思想家、宣傳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
㈦ 做人要有道德,有關古代道德的故事和模範人物是什麼
1、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總是拿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後來,「孔融讓梨」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傳授高深的理論,曾子本來坐著,聽了便從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達了他對老師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鵝毛
唐朝時,雲南一少數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在路上,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剩幾根鵝毛。到長安後,緬伯高拜見唐太宗,奉上了鵝毛並賦詩「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這個典故比喻禮物單薄,情意卻異常濃厚。
4、泰伯采葯
殷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長子。他的第三個弟弟,名字叫做季歷。後來季歷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姬昌,就是後來的文王了。生下來的時候,先有一隻赤色的雀子嘴裡銜了丹書停在門戶上,表示著聖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國君的位子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位給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就和第二個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約下了,假稱因為父親有病,要到山裡去采葯,借著這個名頭,兄弟倆順便逃到蠻夷的地方,披散了頭發,又在身上畫了花紋,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幹事的了。
5、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等到兩個弟弟都得了選舉,他就會合了宗族和親戚們,哭著說明當時要給他弟弟顯揚名聲的緣故,並且把所有的家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
㈧ 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物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㈨ 中國古代道家名人有哪些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與莊子並稱老莊。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2、文子,姓辛氏,號計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是道家祖師,與孔子同時,是《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思想尚陽 。常游於海澤,越大夫范蠡尊之為師,授范蠡七計。范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而滅吳。
《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條文下註明:「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文子學道後無所不通,游學於楚。
楚平王孫白公勝曾向他詢問「微言」。後又游學到齊國,彭蒙、田駢、慎到、環淵等皆師事之,三晉之地的文子學派和齊國的黃老學派共同形成了北方道家。《文子·上德》篇有明顯的《易》學特色。《上德》解易與《彖》、《象》為同一思想脈絡的發展 。
3、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國年間,享年75歲),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禦寇(「列子」是後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後。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學者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4、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他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庄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
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5、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㈩ 我國歷史上有高尚品格的人有哪些
1、邱少雲
12日中午12時,突然飛來4架敵機,在潛伏區投下幾顆燃燒彈,有一顆落在離邱少雲2米的地方,四散飛迸的燃燒液濺到他的腿上,身上的偽裝燒著了,火苗往上冒,頓時火團把他包圍了。邱少雲身後有一條水溝,只要後退幾步,在泥水中打個滾,身上的烈火就可息滅。
但他深知,這樣會被山頂上的敵軍發現,暴露目標。為了不暴露部隊的行動意圖,也為了500名戰友的生命安全及整個戰斗的勝利,他嚴守潛伏紀律,在烈火燒身時,不驚慌,不呼救,堅定地趴在地下,忍著劇痛,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巋然不動。
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了30多分鍾,光榮犧牲。至下午17時,已經潛伏了19個小時的第3營在炮火支援下,突然向守軍發起沖擊,經40多分鍾戰斗,攻佔了391高地,全殲南朝鮮軍第9師第51團1加強連。邱少雲為這次反擊戰的最後勝利,在烈火持續的燃燒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2、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一個改革家的悲劇,一個正義毀於邪惡的悲劇。縱觀他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為後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
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近代學者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3、文天祥
文天祥組織起來的民兵,戰鬥力不強,很快就被元軍擊潰,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軍俘擄。他只好收拾殘兵奔循州,駐南嶺。後在廣東的潮州、惠州繼續抗元。祥興元年,宋廷封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十二月,元軍從海陸大舉進攻,文天祥撤出潮陽,轉移海豐。
因叛徒的出賣,他在五坡嶺再次被元軍俘擄。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經珠江口零丁洋時,寫下《過零丁洋》一詩。詩中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寧死不屈之志。
南宋滅亡後,文天祥被押北上,於至元十六年十月初一抵達大都。前宋丞相留夢炎、受元朝封為瀛國公的宋恭帝,先後向他勸降,都被拒絕。他身在獄中,但詩句墨跡傳遍京城,被視同珍寶。
又在獄中寫下千古傳頌的《正氣歌》,歷數各代不畏強權、不怕犧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備隨時為國捐軀的決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義,年四十七。文天祥的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4、劉胡蘭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她再三懇求黨組織把她留下堅持地下斗爭。
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本固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葯治傷,並且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我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與不走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其轉移。次日拂曉,敵人突然包圍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
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之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敵人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且脅迫她出場「自白」。
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黨,並且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堅定不移地回答道:「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著又以死相逼,她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連長惱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兒、張年成、石世輝、劉樹山和71歲的陳樹榮,用鍘刀殺害。
敵連長問她:「怕不怕?」她堅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鎮定自若地問:「怎個死法?」敵連長狂叫:「一個樣!」並命令機槍對准群眾:「把這些人全掃光。」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群眾!」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5、魯迅
「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