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人生

道德經中人生

發布時間: 2022-06-19 13:04:16

㈠ 讀懂《道德經》的人有多強大這本著作中涵蓋了多少人生法則

讀懂《道德經》的人有很強大。《道德經》說,「五色使人失明;五聲震耳欲聾,五味使人涼爽;奔騰的狩獵,令人心煩意亂;物極必反。太多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太多的聲音讓人耳目一新,太多的味道讓人覺得雜亂無章,沉迷於狩獵讓人張揚瘋狂,稀世珍寶,往往讓人無法分辨為了千方百計得到。所以聖人只是試圖維持一種基本的存在,並做出選擇。簡單的人,少思考,善待一件事,一個人多集中精力,就不會做彎彎曲曲的事。

如果你想取得偉大的成就,你必須聚集人們。如果你能聚集人,你就必須管理人。一個好的領導者,一個好的企業家,甚至一個好的家長都必須知道如何管理。什麼是好的管理?老子說:「道生一,生命是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成一切,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這種「萬物誕生」是一種自然,自然發展和成長,是萬物的本性。我們需要在國家治理、家庭管理和兒童教育中釋放這種發展性質。

因此,在國家和企業的管理和管理中,不壓制這種性質是最大的成功。兒童教育也是如此。杜威說:教育就是成長。良好的教育不是緊縮,而是放鬆。讓孩子找到自己適合的領域,不要對他的發展設置太多的限制,讓他遵循自己的天性,自由成長,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行善,不見善,前世。作惡,不見惡,前世有殘德。不要建議你做壞事,業力只來自你自己,建議你做好事,業力增加。

㈡ 老子的道德經有哪些人生哲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1.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18.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20.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22.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23.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於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7.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8.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29.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2.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36.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
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至譽無譽.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
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
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凶虎,入軍不被甲兵.凶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2.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
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7.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58.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尚福之所倚.福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60.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61.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62.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63.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6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66.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7.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6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
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69.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被褐懷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75.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77.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
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80.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
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㈢ 道德經對現實人生有何指導意義

《道德經》抄內容涵蓋哲學、倫襲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3)道德經中人生擴展閱讀

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今天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翰·高認:(《道德經》)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

㈣ 道德經給我的人生啟示

有很多人生啟示。舉個例子吧: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即:守住六根:眼不亂看,耳不亂聽,鼻不亂聞,口不亂吃亂說,身不亂走去不良場所,心不亂波動。磨去銳氣使其圓融,化解內在的煩惱,收斂光芒,在塵不染塵。

㈤ 《道德經》的人生大智慧,藏在了哪四個字裡面

《道德經》的人生大智慧,藏在了“功成身退”四字;曾國藩正是靠著《道德經》“功成身退”四字,在伴君如伴虎的位置,依然能全須全尾屹立不倒,成了古今半個聖人,官場、人生都獲得圓滿,這是一種大智慧。

㈥ 老子的道德經中,蘊含著哪些很有深意的人生哲理呢



六、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四十四章》,意思是說越是讓人喜歡的東西,想得到它就必須付出代價;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也會讓人感到越難過,所以人要知道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如此才可長久。


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東西,珍藏的事物一旦失去,便怨天尤人,與其那樣,還不如學會知足,滿足眼前,知足的人不會受到屈辱,而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招致危險, 生活得更長久。


七、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六十四章》,意思是說在人們即將事業成功之時,卻突然放棄了,功虧一簣。而如果做事始終如一,持之以恆,就不會失敗了。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之所以會面臨失敗的困境,並不是說外界因素影響多麼大,而是自己是否能夠遵循自然規律,是否能有始有終。

㈦ 老子的道德經,闡述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篇,即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經後人分類為章,共八十一章。《道德經》主要講述的是“道德”的意義,即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等,文藝深奧,包含廣闊,被譽為“萬經之王”,更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後世的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遠意義。

㈧ 《道德經》:三句話,三種人生,你是哪一種

在中國《道德經》雖然有2000多年,可惜,中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絕大部份是錯誤的。中國人對《道德經》的理解是從儒家的角度去解釋《道德經》,這是相當糟糕的事情。把一個明明有哲學、有邏輯的東西變成一個沒有邏輯的東西。 所以為什麼我們中醫到後來理論上沒有什麼發展,發展不了?一直到今天我們的中醫,很多人感覺到我們的理論非常難辦,在技術上我們有進步,但在理論上我們的進步幾乎是停止了。為什麼?我認為這裡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嚴格地遵循《道德經》的理論前進。 我就講一點,現在醫學的中醫醫生,都講的是陰陽五行,《道德經》講的是陰陽三行,我們一走入陰陽五行你的理論就中止了,你沒法再前進了。只有三,才能夠構成活力!三,就是全,三,就是動力。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就舉例,現在基因理論是非常盛行的,但是基因里的理論核心在我們的64卦里頭也已經說明,已經從理論上做出了很好的總結。你看基因構成,它就是陰陽三行,它就是雙螺旋。陰陽三行,就是老子《道德經》理論的核心,就是三生萬物。 大家都知道我寫的一本書,叫《西方哲學死了》。這本書在市面上還有賣,我是研究哲學的,我的大部分時間研究西方哲學,我研究西方哲學的結果就認為西方哲學已經完蛋了。因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們老子《道德經》的哲學比它高明得多。 西方的數理邏輯已經死了,它到了我們的電腦之後,它已經到了底了。因為它達不到「三生萬物」的水平,電腦到目前為止再怎麼了不起,也是我們手上的一個工具。 西方人用二進制構成一種一元論的一個世界,我現在構成一個三元論的一個世界,一元論的世界只能做成我們現在的這樣一種電腦,三元論將來所構成的電腦,是完全可以像人那樣活動的電腦。 所以,21世紀我認為是一個思維革命的時代,而且這個革命的發源地就應該在中國。它所根據的理論就是老子《道德經》的哲學理論,就是老子《道德經》的陰陽三行六度的全新的邏輯,而不是現在西方所說的那種數理邏輯。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真正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理論在《道德經》之中,如果把陰陽五行轉向陰陽三行,它的前途就是巨大的。我深信我們中醫中葯學,的的確確在世界上是最偉大的醫學。但是這個醫學現在面臨理論上的困境,大家認識到這個困境就好辦了,我們就一定能夠克服這個理論上的困境,打開新的局面,使我們的中醫中葯學走向全世界!它不僅僅只是醫療整個人類心靈、生理,更重要的是給整個人類帶來一種偉大的、思維的、邏輯的方法。

㈨ 老子哲理中指出了哪些人生規律

老子《道德經》通篇都是對自然界、人生和社會各種規律的總結,每一句都是精華。本文選取《道德經》中關於人生的七大規律並加以解釋,供網友學習時參考。

一,每個事業都是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地完成的。

道德經

七,表面看起來愚笨的,才是大智慧者。

這句話來自《道德經》中的「大智若愚」。

看起來有智慧的,是屬於中高層次的智者。高智慧者看起來是愚笨的。

㈩ 道德經:人生最好的5種狀態,你做到了幾種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器物中的水一旦裝滿,再去添加水,水就會溢出來。這是十分簡單的自然現象,卻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獲取「水」是好的,但是當「水」開始外溢,此時應該停止注「水」,勿繼續做無用功。反過來講,要想繼續獲得「水」,則當增加器物的器量。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所要患的,並非有沒有「水」,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增加器量!



2.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老子指出,鋒芒太露,將招致奇禍,這是自然之理。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就是這個道理。水中的石頭,久經打磨,稜角盡除,這正是自然的選擇。依於自然之道,不居功、不自傲,不顯露鋒芒,方可長保無虞。



3.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老子此言,並非是反對人們追求財富,只是強調一個「度」。求財是一方面,守財也是一方面。當今很多人求到了財,卻憂患於守財,整日痛苦不堪,這就是不能「守」的體現。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了財量超出了自己「守」的能力范圍之內。其實,最高境界的守財不是將財富守在家中,而是以財濟世,積累陰德,這才是真正的財富!



4.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對人而言,降服自心,是最困難的。尤其在平步青雲而得意之際,最容易忘乎所以,飄飄然如登仙。很多人得到富貴之後,便忘卻之前的苦難,而驕慢起來。老子告訴我們,這是自取其禍,是極其危險的狀態。此時,不驕不傲,不居功,不露鋒芒,方是良策。



5.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盛極而衰,物壯則老,乃是自然的規律,違背此規律,必然反被自然力所反彈而受到傷害。當時鍾到了12點整,下一秒就是歸於零點;當月亮臻至圓滿,下一刻,便復歸缺失之態。這就是規律,不可違背的。同樣,功至極時,為求長保,當思量身退之策。否則,必取其禍。張良居偉功而身退,免遭殺身之禍;曾國藩讓功於慈禧,免淪殺族之患。正如智者老子所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熱點內容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4 08:18:38 瀏覽:443
社區法律咨詢活動範文 發布:2025-01-24 07:57:17 瀏覽:532
老子道德經拼音版 發布:2025-01-24 07:08:55 瀏覽:209
用道德管理 發布:2025-01-24 07:06:54 瀏覽:617
中國司法醫學鑒定中心 發布:2025-01-24 06:56:57 瀏覽:829
體檢車法規 發布:2025-01-24 06:32:45 瀏覽:539
有關海絲條例的內容 發布:2025-01-24 05:25:51 瀏覽:408
婦產科院內感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4 05:07:39 瀏覽:479
民法典8章 發布:2025-01-24 03:55:07 瀏覽:252
勞動合同法實習生 發布:2025-01-24 03:28:47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