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法律優先原則
① 法律優先原則有哪些含義
法律優先原則,又復稱為法制律優位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中,堅持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的行為准則,一切行政決定都要服從憲法和法律。
在我國,法律優先原則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法律高於行政,即法律效力高於行政行為,行政行為必須從屬於法律,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不得在事實上廢止、變更法律;另一方面,行政行為至少不得與法律規定相違背。具體來說,法律優先的內容包括:第一,在效力上,法律高於行政法規、規章及行政機關做出的任何行政決定。在已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任何其他法律規范,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行政機關的任何行政活動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
第二,在憲法之下,法律具有最重要的地位,法律優先於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優先於本級政府的規章,行政法規優先於地方性法規等。
第三,就某一事項,在法律尚無規定而其他法律規范作了規定時,這些法律規范有效,而一旦法律就此事項作出規定後,其他法律規范的規定都必須服從法律。
② 新法優於舊法原則
法律分析:
新法優於舊法原則,也稱後法優於先法原則,其含義為新法、舊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定時,新法的效力優於舊法。其作用在於避免因法律修訂帶來新法、舊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的規定,而給法律適用帶來的為法律的更新與完善提供法律適用上的保障。該原則的適用,以新法生效實施為標志,新法生效實施以後准用新法,新法實施以前包括新法公布以後尚未實施這段時間,仍沿用舊法,新法不發生效力。我國每年都有很多的法律再不斷修改和完善,同時也有新的法律制定出台。那麼,對於新修改的法律和新制訂出台的法律相比於舊的法律,那個效力優先的問題就涉及到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九十四條 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衍生問題:
法條競合的原則有哪些
法條競合的原則有:1.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即不同效力的法律規定相沖突的,適用更高位階的法律。2.新法優於舊法。即新修訂的法律與原法律規定相對沖突的,適用新修訂的法律。3.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即普遍適用的法律與特別規定的法律規定相沖突的,適用特別規定的法律。另外,新法的一般規定與特別的規定相沖突的,如果法律沒有明確如何適用,也應當適用特別法的規定。
③ 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在適用上是否有先後順序
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適用順序主要有:
1、窮盡法律規則,方得適用法律原則。
2、除非為了實現個案正義,否則不得舍棄法律規則而直接適用法律原則。
3、沒有更強理由,不得徑行適用法律原則。
④ 在法律和條例都有規定又不沖突的情況下,應優先適用哪個
在法律和條例都有規定又不沖突的情況下,應優先適用法律。
應該要適用環境影響評價專法,因屬為全國人大頒布實施的法律,而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則是由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法律條例,前者是上位法,而後者則是政府條例,前者大於後者,應先適用,且不說兩者沒有沖突,即使有的話,也是要適用人大頒布的法律,而不能是國務院的條例。
⑤ 法律優先和法律保留
法律優先:從狹義上說,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律規范。從廣義上說,法律優先是指上一層次的法律規范的效力高於下一層次的法律規范。
在已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任何其他法律規范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在法律尚未規定,其他法律規范作了規定時,一旦法律就此事項作出規定,法律優先,其他法律規范必須服從法律。法律優先在於保證國家法制內部的統一與和諧。
法律保留:是指凡是只能由法律規定的事項則只能由法律規定,或者在法律明確授權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才有權在行政規范中予以規定。其目的在於禁止行政機關在沒有法律授權的情況下,對公民的個人自由、財產權等涉及公民基本人權的重要事項予以干涉和侵犯。
(5)立法法法律優先原則擴展閱讀
保留標准規定,《立法法》第8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1、國家主權的事項。
2、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4、犯罪和刑罰。
5、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6、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
7、民事基本制度。
8、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9、訴訟和仲裁製度。
10、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⑥ 1什麼是法律的普遍適用性,什麼是法律的優先適用性
1、法律的普遍適用性
(1)法治原則。法律適用活動要嚴格依法進行,既包括程序方面也包括實體方面;既包括對事實的認定也包括對法律的適用,即通常所說的「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2)平等原則。它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適用法律處理案件時,對任何公民,不論其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別,不論其政治、社會地位有何不同,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3)獨立原則。即國家司法機關在辦案過程中,依照法律獨立行使司法權,不受其它任何機關、組織和公民個人的干預。
(4)責任原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法律適用過程中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後果的,要依法承擔責任。
2、法律的優先適用性
(1)法律的優先適用性是指法律優先於行政立法,即強調法律對於行政立法(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優越地位。
(2)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法律優先原則還應包括司法活動優先於其他活動,以體現社會對法律的遵從和敬畏。
(3)對於一個公民。但參與司法活動和其他活動出現時間沖突時,應當優先參與司法活動,使司法活動得到優先的保障。
(6)立法法法律優先原則擴展閱讀
我國的法律位階描述如下:
1、憲法處於法律位階的最高層。
2、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
3、上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高於下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4、行政法規高於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5、地方性法規高於本級政府和下級政府規章。
6、上級政府規章的效力高於下級政府規章。
7、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范圍內施行。
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⑦ 法律法規優先順序問題
這個叫優先順序也行,一般叫法律淵源的位階吧。我國的法律位階基本參照《內立法法》(憲法性法律)容
第七十八條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七十九條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條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第八十二條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綜上:從效力上說,法律>行政法規 > 地方法規 >地方規章 ,然後,部門規章=地方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這個要注意,不能用單純的數學比大小的邏輯,去認識地方法規 、部門規章、 地方規章的關系。原因是,各自製定的主體不同,地方人大和國務院及其部委的微妙關系,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要用心體會一下。
⑧ 法的效力層次一般遵循原則有
法的效力層次 法的效力層次是指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的效力等級關系。根據我國回《立法法》的有關規答定,我國法的效力層次可以概括為: 1. 上位法的效力高於下位法,即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層次決定於其制定主體的法律地位,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 2. 在同一位階的法律之間,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即同一事項,兩種法律都有規定的,特別法比一般法優先,優先適用特別法。 3. 新法優於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