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療法治乳腺
❶ 女人得了乳腺小葉增生是不是大病啊應該怎麼治聽說嚴重了會轉
建議:您好!乳腺小葉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非腫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變,均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發生於青春期以後的任何年齡的婦女。此病有一定的癌變率,故希望引起重視!我院根據性激素水平及增生類型採用中西醫結合以及物理治療如針灸、微波、激光、耳穴等方法治療乳腺小葉增生,效果顯著。方便的話建議您來院就診,希望可以幫到您。
❷ 實用圖示耳穴療法的書目
上篇 耳部診療入門
一、耳穴療法防治疾病的奧秘/2
二、掌握耳穴療法的規律/8
三、常用耳穴療法/16
四、常見病症的耳穴療法/26
五、耳療治病應取穴位/28
六、耳穴療法的注意事項/35
七、耳穴定位及其主治表/36
下篇 圖解耳穴診測與治療
一、十二指腸潰瘍/44
二、腹瀉/45
三、便秘/46
四、低血壓/47
五、鼻衄/49
六、面癱/50
七、消化不良/5l
八、牙痛/52
九、耳鳴/54
十、鼻炎/55
十一、痛經/56
十二、月經不調/57
十三、咳喘/58
十四、蕁麻疹/61
十五、心動過速/62
十六、外耳道炎/63
十七、鼻前庭炎/64
十八、睾丸炎/65
十九、哮喘/67
二十、偏頭痛/68
二十一、假性近視/71
二十二、呃逆/73
二十三、發熱/74
二十四、心悸/76
二十五、頭暈/77
二十六、高血壓/80
二十七、膽囊炎/82
二十八、胃痛/85
二十九、舌炎/86
三十、胃腸痙攣/87
三十一、肩痹/89
三十二、脅痛/90
三十三、痔瘡/91
三十四、坐骨神經痛/92
三十五、尿頻/94
三十六、痢疾/95
三十七、扁桃體炎/97
三十八、腰痛/99
三十九、神經衰弱/100
四十、肩關節周圍炎/102
四十一、賁門痙攣/104
四十二、甲溝炎/105
四十三、周圍性面癱/107
四十四、胃痙攣/108
四十五、聲音嘶啞/109
四十六、胸脅疼痛/111
四十七、乳腺炎/112
四十八、盆腔炎/113
四十九、食道炎/114
五十、失眠/115
五十一、落枕/117
五十二、單純性闌尾炎/119
五十三、腹脹/120
五十四、腕部疼痛/122
五十五、腹痛/123
五十六、前列腺炎/125
五十七、遺尿/126
五十八、輸尿管結石絞痛/127
五十九、足跟痛/129
六十、骶腰部疼痛/130
六十一、膀胱炎/131
六十二、膝關節腫痛/132
六十三、髖關節疼痛/133
❸ 治療乳腺小葉增生有什麼特效葯
建議:您好!女性絕經後,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
乳腺增生病情可能會減輕。我院根據性激素水平及增生類型採用中西醫結合以及物理治療如針灸、微波、激光、耳穴等方法治療乳腺增生,效果顯著。建議您母親來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情,確定治療方法。希望我們可以幫到她。
❹ 經行乳房脹痛的病因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經行乳房脹痛是指女性在行經前或正值經期、經後,出現乳房脹痛,或乳房瘙痛。
原因:導致經行乳房脹痛的原因,多由內傷情志,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脈絡阻滯或因肝腎精血不足,經脈失於調養造成的。臨床表現為肝氣郁結和肝腎陰虛。
①肝氣郁結:症見月經來潮前1周左右,發生乳房脹痛,甚則不可觸摸,伴有胸脅脹滿,心煩易怒,精神抑鬱,善太息,舌質暗紅或淡紅,苔薄白。
②肝腎陰虛:症見經期或經行之後,兩乳脹痛,伴有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頭暈目眩,或兩目干澀,口燥咽干,大便秘結,舌質紅少苔。
本症在診斷時,若可觸及結節或腫塊,經後不能消失者,需排除乳腺增生症或乳房惡性病變,並及早到醫院檢查,做到早期防治。
治療可先擇西醫、中醫及輔助療法。
(2)西醫治療:可用天冬素片,每日3次,每次2片口服,以溫開水送下。
(3)中醫治療:①肝氣郁結:舒肝解郁,理氣止痛。以柴胡疏肝散加減:白芍20克,川芎、香附、陳皮、枳殼、甲珠、通草、王不留行、柴胡各15克。煎服法同前。
亦可用中成葯逍遙丸或舒肝丸,每日2次,每次1丸口服,以白開水送下。
②肝腎陰虛:滋腎養肝。一貫煎:沙參、麥冬、生地各20克,當歸、川楝子、枸杞子各15克。煎服。
(4)輔助療法:①指壓法:肝氣郁結,用指針摸推下腹部之關元穴、中極穴。
肝腎陰虛,以一指禪推氣海、關元穴各1分鍾;摸擦腰骶部1分鍾,按揉腎俞穴1分鍾。
②耳壓療法:選耳穴大腸、小腸、下腳端、肺、脾,用王不留行粘貼按壓。
③火罐療法:選天樞、關元、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大腸俞、小腸俞,按腧穴部位,選擇不同口徑火罐拔罐法。
❺ 經行乳房脹痛有哪些輔助療法
經行乳房脹痛的輔助療法:①指壓法:肝氣郁結,用指針摸推下腹部之關元穴、中極穴。
肝腎陰虛,以一指禪推氣海、關元穴各1分鍾;摸擦腰骶部1分鍾,按揉腎俞穴1分鍾。
②耳壓療法:選耳穴大腸、小腸、下腳端、肺、脾,用王不留行粘貼按壓。
口徑火罐拔罐法。
❻ 耳穴療法真的有用么
耳療還是有用的,任何一種療法,只要能夠准確的找到位置和使用正確的方法,對人體都是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毫無用處,相信這項療法也不會存留至今兒,耳療法是一個很古老的治療手法好像從遠古時代就一直傳承著這門手藝,耳朵是我們聽到外界聲音的唯一介質。在我們身體中起到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它聯絡著我們的經脈。做療法能夠疏通經絡,讓我們的耳朵更加的靈活,而且現在生活壓力很大,外界的噪音很多,有時候做耳療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啊你要發肯定是有用的,我建議大家可以經常去做一些耳療,因為我自己要體驗過,真的很舒服,對身體好而且又能夠放鬆減壓感覺是一個很不錯的養生之道。
❼ 耳穴療法的耳穴療法簡介
耳廓的神經、血管最為豐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處,有調整機體內分泌系統以及內臟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經可影響胰島素值,進而掏食慾,達到減肥的目的。
耳穴療法為什麼有效?
中醫美容減肥方法中有一種刺激耳廓的耳穴療法,而且頗有效果。然而,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耳穴療法為什麼這么有效,其實,這主要是因為耳廓與經脈、臟腑、神經關系密切.
(一)耳廓與經脈的關系
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看到,耳與經脈是有著密切關系的,早在馬王堆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中就提到了與上肢、眼、頰、咽喉相聯系的「耳脈」。到了《內經》時期,不僅將「耳脈」發展成了手少陽三焦經,而且對耳與經脈、經別、經筋的關系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在十二經脈循行中,有的經脈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圍。如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等經脈、經筋分別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後;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則分別上耳前,至耳上角;手陽明大腸經之別絡入耳合於宗脈。六條陰經雖不直接入耳或分布於耳廓周圍,但均通過經別與陽經相合。因此,十二經脈均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所以《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亦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共別氣走於耳而為聽。」
臨床實踐中發現,接受耳針或耳穴貼壓治療的病人,有輕微的觸電或氣體流動或一股發熱暖流感由耳廓沿著一定路線向身體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經過路線大部分與經脈循行的路線相似。如對針刺經穴循經感傳顯著的受試者、刺激耳穴時出現循經感傳進行了觀察。在104次的測試中,90次所誘發的感傳的循行路線與耳穴刺激互有特異的對應關系,約佔86.5%,其餘14例感傳系沿著同名經、表裡經或其他無關經脈的路線循行。由此可見,耳與十二經脈的關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耳廓與臟腑的聯系
耳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十分密切,是機體體表與內臟聯系的重要部位。在經典著作中,有關耳與臟腑的關系論述很多。如《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靈樞·脈度》亦說:「腎氣溫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難經·四十難》也說:「肺主聲,故令耳聞聲。」後世醫著在論述耳與臟腑的關系時更為詳細,如《千金方》中說「……神者,心之臟……心氣通於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榮華於耳。」《證治准繩》也說:「腎為耳竅之主,心為耳竅之客。」《釐正按摩要術》中進一步將耳背分為心、肝、脾、肺、腎五部,其雲:「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以上這些論述,體現了耳與臟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關的。臨床用電針耳穴胃區,觀察對人體胃電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針刺耳穴胃區對胃電的波幅和頻率,其效應呈良性雙向性調整作用,即針前胃電波幅和頻率偏低者,針後可提高;針前偏高的針後則能降低。提示針刺耳穴胃區對病理狀態下的胃、十二指腸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復其機能正常的作用,說明針刺耳穴胃區對胃功能調整有相對的特異性,更加證實了耳穴和內臟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此針刺或貼壓耳穴可調節臟腑和器官功能活動,從而治療疾病。
(三)耳廓與神經關系
耳廓的神經很豐富,有來自脊神經頸叢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有來自腦神經的耳顳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的分支以及隨著頸外動脈而來的交感神經。
分布在耳廓上的四對腦神經及兩對脊神經相中樞神經系統的均有聯系,如分布在耳廓的耳額神經屬三叉神經下頜支的分支,除司咀嚼運動和頭面感覺外,還與脊髓發生聯系;面神經除司面部表情肌運動外,還管理一部分腺體。延髓發出的迷走神經和舌咽神經對呼吸中樞、心臟調節中樞、血管運動中樞、唾液分泌中樞(嘔吐、咳嗽中樞)等都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來自脊神經的耳大神經、枕小神經除管理軀干、四肢、骨關節肌肉運動以外,還支配五臟六腑的運動。由腦、脊髓部發出的副交感神經和脊髓胸、腰部發出的交感神經(分布在耳廓上的迷走神經屬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在耳廓上伴動脈分布)所組成的內臟神經,對全身的臟器幾乎有雙重支配作用,兩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協調,共同維持全身臟腑和軀干四肢的正常運動。
從耳廓神經分布看出,耳廓與全身有密切聯系。從耳廓神經分布的顯微觀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經系統有密切聯系。神經進入耳廓後,從表皮至軟骨膜中會有各種神經感受器:游離叢狀感覺神經末梢、毛囊神經感覺末梢及環層小體;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單純型和復雜型叢狀感覺神經末梢、高爾基型腱器官、露菲尼樣末梢及肌梭。由於耳廓含有淺層和深層感受器,在耳穴治療中如手法行針、耳穴按壓、電脈沖、激光、磁力線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現的「得氣」,可能是興奮了多種感覺器尤其是痛覺感覺器,接受和傳遞各種感覺沖動匯集到三叉神經脊束核。然後,由該核傳遞沖動至腦乾的網狀結構,從而對各種內臟活動和各種感覺機能的調節起到重要的影響。
耳穴療法減肥的優點
一是療效顯著。耳針最大的特點是見效甚快,耳針減肥亦是如此。施術後即由飢轉飽,隨後日漸消瘦,適度而止。
二是方便經濟。耳針減肥時,一般不用扎針、埋針,而是使用壓丸法。系將黃豆般大小的粘有小丸之膠布貼於耳,數分鍾便可完成。
三是絕對安全。除使用埋針方有耳廓易致感染之虞外,採用耳穴壓丸絕無副作用。
四是作用廣泛。耳穴都有「一穴多用」的作用,進行耳穴減肥時,往往可以兼治其它疾患,可謂一石多鳥。
耳穴減肥簡單,安全,方便,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對於上班族的朋友來說是非常適合的。耳穴減肥的同時也可以配合上針灸、刺絡拔罐、中葯等,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每次治療時間是15-20分鍾左右,每次治療間隔時間4-5天左右,這也根據每個的情況而定。
耳穴療法取穴原則:
取穴原則就是指在用耳穴治病時選取耳穴的依據。當疾病確診後,用哪些耳穴進行治療?根據什麼原則選擇穴位?這是採用耳穴治療疾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取穴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疾病的療效。
取穴原則一般根據下列5個方面考慮。
一、按相應部位取穴:即根據人體的患病部位,在耳郭的相應部位(耳穴)取穴的方法。如胃病取耳穴「胃」,肩關節周圍炎取「肩」穴,膽囊炎取「胰膽」穴等。這種取穴方法,是應用耳穴治療疾病時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許多疼痛性疾病、急性病,患病部位的相應耳穴,絕大多數可以找到敏感點,刺激這些敏感點,往往可以獲得立刻緩解甚至消除病痛的效果。
二、按藏象辨證取穴:即根據祖國醫學中藏象學說的理論,按照各臟腑的生理功能進行辨證取穴的方法。例如,藏象學說認為「心主神明」,故「心」穴可以用於治療失眠、神經官能症、癔病等;又如治療脫發,藏象學說認為「腎其華在發」,故可取「腎』』穴來治療脫發,又如治療皮膚病,藏象學說認為「肺主皮毛」,故取「肺」穴治療各種皮膚病,再如治療心血管疾病時,藏象學說認為「心與小腸機表裡」,除取「心「穴外,再取「小腸」穴往往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按經絡學說取穴:即根據經絡學說取穴的方法。分為循經取穴和經絡病候取穴。
1.循經取穴是根據經絡的循行部位取穴,如坐骨神經痛(後支),其部位屬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部位,即取耳穴的「膀胱」穴治療,又如臂之外側痛,其部位屬於少陽三焦經的循行部位,取耳穴「三焦」穴治療,面三焦穴的發現和命名也是這樣來的,再如偏頭痛,其部位屬足少陽膽經的循行部位,故取「胰膽」穴來治療。
2.按經絡病候取穴是根據經絡之「是動病」和「所生病」的病候來取穴。「是動病」——經脈病候的一類,出《靈樞經脈》篇,包括:①經脈循行徑路的病症,如手陽明大腸經。是動則病齒痛頸腫」。②經脈經氣變動引致所連絡臟腑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又如足少陰腎經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是動則病 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其病主要由經脈傳來,非本臟腑所生,故名「是動」。「所生病」——經脈病候的另一類,也出自《靈樞·經脈》篇,包括:①經脈所絡屬臟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②臟腑病延及所屬經脈,反映在經脈據行路徑的病症,如手太陰肺經所生病還有「牖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其病一般由本臟腑所生,並非經脈傳來,故名「所生』。 。是動病」和「所生病』都是經脈及其所絡屬臟腑癥候群,如手陽明大腸經的是動病為。大腸手陽明之脈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治牙齒痛和頸腫時可取耳穴「大腸」穴,又如手少陰心經的所生病為。心手步陰之脈……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故耳穴「心」可治療目黃、脅痛、上肢的內側面尺側和掌中熱痛等。
四、按現代醫學理論取穴:耳穴中有許多穴位是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命名的,如交感、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等,這些穴位的功能是與現代醫學的理論是一致的。如交感穴,是現代研究發現此穴有近似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命名的,又如腎上腺穴,是現代研究發現此穴有近似腎上腺的功能而命名的。因此,必須用現代醫學的理論來理解和運用這些耳穴。如胃腸疾患與植物神經系統有關,可取「交感」穴;又如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有抗過敏、抗炎、抗風濕等作用,可取」腎上腺」穴來抗過敏、抗炎、抗風濕等。
五、按臨床經驗取穴:按臨床經驗取穴是指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某個(或某些)穴位對治療某病有效,取而用之。如腰腿痛,取「外生殖器。穴,胃痛,取「腕」穴,甲狀腺疾患,取「肘」穴,肝昏迷,取「耳尖」、「結節」放血,老花眼。取「枕」穴等。
所以,每個病症取穴的多寡,應根據病情和上述5點取穴原則,進行全面考慮後選用。
影響耳穴療法效果的因素:
如果你以為僅僅在耳朵上貼幾下、按摩幾下就能減肥美容,那就錯了, 事實上耳穴療法的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主要取決於4個基本因素:診斷明、配方好、穴位準、手法對。
1、診斷明
診斷明是指要清楚地知道或懂得接受耳穴治療的患者是患什麼病,即對疾病要有明確的診斷.明代醫家汪石山說:「既不認脈,又不察形.但問何病,便針何穴,以致誤針成痼疾者有矣。問或獲效,亦偶中耳!」,還指出:「病變無窮,灸刺之法也無窮」。我們古人就告誡要重視明確診斷,治法隨證而變。 要想提高療效,首先必須明確診斷,不僅要知道是患什麼病,還應辯明虛實寒熱。只有在辨證的基礎上才能決定配方和手法,否則就是無的放矢,根本談不上什麼療效高低。 明確診斷,正確辨證(包括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八綱辨證等),是提高耳穴療效的基礎和前提,即它是提高耳穴療效的第一個環節。
2、取穴好
取穴好是提高耳穴效果的第二個環節,它要求在明確診斷的基礎上,熟練地、靈活地運取穴原則。只有取穴對證,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3、穴位準
穴位準是提高耳穴療效的另一個基本因素。穴位準不是指機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扎准就算穴位準了,而是指在耳穴的這個區域內扎准敏感點。因為耳穴雖不大,但有它一定的區域,往往是這個區域中的一點,穴位準指的是扎准這個敏感點。這就需要在扎針前仔細地用壓痛法尋找其壓痛點,或用肉眼觀察法尋找其陽性反應,或用良導法探測其敏感點,然後再准確地扎在敏感點上。在臨床治療疾病時,不論是耳針或是耳壓,要想提高療效,就必須取准反應點,這已為大量臨床實踐和基礎研究所證實。
4、手法對
手法對是指耳針手法、耳壓手法等,重點從針刺方向、針感和刺激量3個方面加以論述。
1.針刺方向要根據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種選擇針刺的方向,如針刺胃穴時,若是為了止吐(如防止暈車、暈船,或耳針麻醉作胃腸手術時的惡心嘔吐),針尖應刺向賁門穴方向;若是為了治療消化性潰瘍,針尖應刺向十二指腸方向。臨床經驗證明,按這樣的方向刺,療效就較好。
2.針感耳針與體針一樣,要求獲得一定的針感,療效才好,一般的針感是痛、脹、熱、酸、麻等。有些病症則要求針感直達病所,療效才佳。如治療坐骨神經痛、牙痛、腰背痛等病,最好針感能到達病所。如用耳針治療坐骨神經痛,針刺坐骨神經穴時,一般要求針感應使患肢有熱感,或冷,或酸麻,或脹,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減輕)等感覺。若無上述針感則應調整針尖方向,或拔出針另尋敏感點針刺或捻轉針(順一個方向捻轉或左右捻轉),以獲得預期針感。臨床經驗告訴我們,若針感好,常可獲得。針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3.刺激量因為刺激量=刺激強度×刺激時間,故對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對各耳穴給予多大的刺激強度,以及刺激時間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我們對某一疾病進行臨床辨證後,必須正確決定對各個耳穴的刺激量,這是耳針手法的重要組或部分。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診斷明、配方好、穴位準、手法對,是提高耳穴治病療效的4個基本因素。只有認真抓住這個「四要素」,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現介紹幾種對肥胖症行之有效的耳穴療法。
❽ 聽一個同學說用耳穴調理乳腺炎、乳腺增生效果還挺好,我沒學過耳穴,好學嗎
耳穴大師張耕田的「一二三速效催乳法」獲得過國際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