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學宋慈
『壹』 宋慈是怎麼創立法醫鑒定學的
宋慈,字惠父,福建建陽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著有《洗冤集錄》,並於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
1186年,宋慈生於福建建陽縣童游里,他的父親為他取名慈,字惠父。可見宋慈的名和字,就寄託著這個家族的理想。「慈、惠、父」三字可以這樣解釋:期望他將來成為一個恩德慈悲惠及百姓,賢名垂於青史的父母官。
宋慈20歲進太學。當時主持太學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學家,真德秀發現宋慈的文章出自內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對他十分器重。宋慈早年的師友,對於他學業的進步與後來的思想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1217年,宋慈中進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縣任尉官,掌一縣治安。
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豐縣主薄,主要典頒文書,辦理事務,從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
宋慈於1232年陳韡奏其政績,舉為福建長汀知縣,後任邵武軍通判、南劍州通判、提點廣東刑、江西提點刑獄兼贛州知縣等。
1241年,宋慈知常州軍事,後任直秘閣提點湖南刑獄並兼大使行府參議官,進直寶謨閣奉使四路,皆司皋事。1249年,拔直煥閱知廣州、廣東經略安撫使,掌管一路之軍事行政。
宋慈一生20餘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後擔任4次高級刑法官,一生從事司法刑獄。長期的專業工作,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
身為刑獄之官宋慈在聽訟理刑過程中,則以民命為重,實事求是。他尤為重視對案情的實際檢驗,他認為: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曲伸之機括,於是乎決。
意思是說,「大辟」即殺頭是最重的刑罰,這種刑罰則是由犯罪事實決定的,而犯罪事實必須經過檢驗才能認定,所以檢驗的結果往往是生死攸關的。
唯其如此,對待檢驗決不能敷衍了事,走走過場,而必須認真負責,「務要從實」,一定要查出案件發生的真實情況,「貴在審之無失」。
而要做到這一點,宋慈認為當檢官員必須「親臨視」。無論案發於何處,也要「躬親詣屍首地頭」,「免致出脫重傷處」。否則,應以失職罪杖處之。即使案發於暑月,屍味難聞,臭不可近,當檢官員也「須在專一,不可避臭惡」。
宋慈不泥師教的另一突出表現是對待屍體的態度,特別是能否暴露和檢驗屍體的隱秘部分。按照理學「視、聽、言、動非禮不為」、「內無妄思,外無妄動」的教條,在檢驗屍體之時,都要把隱秘部分遮蓋起來,以免「妄思」、「妄動」之嫌。
宋慈出於檢驗的實際需要,一反當時的倫理觀念和具體做法,徹底打破屍體檢驗的禁區。他告誡當檢官員:切不可令人遮蔽隱秘處,所有孔竅,都必須「細驗」,看其中是否插入針、刀等致命的異物。
宋慈並特意指出:「凡驗婦人,不可羞避」,應抬到「光明平穩處」。如果死者是富家使女,還要把屍體抬到大路上進行檢驗,「令眾人見,一避嫌疑」。
如此檢驗屍體,在當時的理學家即道學家看來,未免太「邪」了。但這對查清案情,防止相關人員利用這種倫理觀念掩蓋案件真相,是非常必要的。宋慈毅然服從實際,而將道學之氣一掃而光,這是難能可貴的。
宋慈將自己的經驗著成《洗冤集錄》一書,是第一本法醫學著作,因而此書一經問世就成為當時和後世刑獄官員的必備之書,幾乎被「奉為金科玉律」,其權威性甚至超過封建朝廷頒布的有關法律。
在《洗冤集錄》中,有一些檢驗方法雖屬於經驗范疇,但卻令後人驚嘆。如用明油傘檢驗屍骨傷痕,就是一例:屍骨是不透明的物體,它對陽光是有選擇地反射的。當光線通過明油傘或新油絹傘時,其中影響觀察的部分光線被吸收了,所以容易看出傷痕。
另外,還有用糟、醋、白梅、五倍子等葯物擁敷洗蓋傷痕,有防止外界感染、消除炎症、固定傷口的作用。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宋慈運用和記載這些方法,目的在於查出真正的死傷原因,無不體現了求實求真的科學精神。
宋慈
『貳』 宋慈是怎麼死的
宋慈是病死的。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宋慈任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他忽患頭暈病,仍然參加祭孔典禮,從此委頓不起。同年三月初七逝世於廣州官寓,享年64歲。
(2)刑法學宋慈擴展閱讀:
人物簡介
宋慈,宋代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提點刑獄官,辦案著重實地檢驗。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錄》五卷,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廣傳國內外,對於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人物評價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為官清廉,生活朴實,一生無其他嗜好,惟愛收藏異書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謙虛謹慎,愛惜人才,雖是後生晚輩,凡有一技之長,皆提拔引薦。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務,猶親自審察,一絲不苟,慎之又慎。
宋慈文而勇武,兼有謀略,由主簿而知縣、知州,多所歷練,所以清人陸心源作《宋史翼》將宋慈列入《循吏傳》,並將其與辛棄疾媲美。
參考鏈接:宋慈-網路
『叄』 為一部法醫專著,被譽為古代第一法醫,宋慈是什麼樣的人
宋慈為什麼被譽為「法醫鼻祖」
我國的法醫學可以說歷史悠久,《禮記·月令》內就有瞻傷、察傷、視折、審斷的記載。
而到了宋代,有一位叫宋慈的人,寫了一部法醫專著,這本書記載了很多勘驗屍體的文章,而且記述嚴謹有章法,因為這部著作,宋慈被譽為古代第一法醫。
宋慈的經驗,以及法醫的專注精神,讓案子更加明朗,也少了很多冤假錯案。
宋慈「博採近世所傳諸書」,「會兒粹之,厘而正之」,加上多年實踐經驗,「增以己見」,終寫成《洗冤集錄》。他四任提點刑獄司,以身作則,慎重獄事,正如其所言,他真正做到了「獨於獄案,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宋慈提出了一個合格法官的普世標准—洗冤澤物!
人要專注於一件事情,必然會把這件事情,做到最好,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就做好了一件事,宋慈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與他自身的理想有關,他為了讓天下少一些冤假錯案,用畢生在奮斗。
『肆』 宋慈簡介:歷史上真實的宋慈是斷案高手嗎
宋慈(1186-1249)? 字惠父,南宋建陽縣童游里(今童游南山下)人。北宋時,他的高祖世卿從浙江建德縣來任建陽丞而家居建陽。父宋鞏是宋朝著名刑獄推官,家境小康。宋慈從小就 聰明過人,自幼受到其父的熏陶,善於觀察和推理。10歲時從學建陽縣學者、朱熹的高弟吳稚,並得到吳稚的同窗黃干、李方子等名人指教。宋慈少年時接受的是 程朱理學的教育,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秩序和法則的代表;「理」是整個世界的依據,末有天地之前就已經存在;天塌地陷後它仍然存在,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觀點。便宋慈從小就重視實踐,力求真知。在他的著作《洗冤集錄》的開篇就寫到「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意思就是說:刑罰中最 重的莫過於斬首,叛處罪犯斬首的依據就是案情,而判斷案情輕重則主要依賴的就是檢驗。通過檢驗,可以看到犯人是否有冤屈,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
宋慈這些基本思想內涵,卻與他所受的理學教育背道而馳,它們屬於唯物主義思想。從小就接受理學的系統教育和長期熏陶的宋慈,按照常情,這樣的人一定具有 濃厚的理學唯心主義。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工作中他一點也沒有非禮勿視的儒家禮法,一反當時的倫理觀念和具體做法,徹底打破屍體檢驗的禁區。他告誡當檢 官員:切不可令人遮蔽隱秘處,所有孔竅,都必須「細驗」,看其中是否插入針、刀等致命的異物。並特意指出:「凡驗婦人,不可羞避」,應抬到「光明平穩 處」。如果死者是富家使女,還要把屍體抬到大路上進行檢驗,「令眾人見,一避嫌疑」。如此檢驗屍體,在當時的理學家即道學家看來,未免太「邪」了。但這對 查清案情,防止相關人員利用這種倫理觀念掩蓋案件真相,是非常必要的。宋氏毅然服從實際,而將道學之氣一掃而光。宋慈還制定了一整套驗屍條文,例如規定檢 官要親臨現場,及時檢驗,分析死因,不得因屍體腐爛而避而遠之。朱程理學熏陶下的儒家弟子,卻不蹈傳統的中庸之道,展現了令人詫異的辯證思維。是什麼原因 導致一個人身上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思想呢,在宋慈身上又留給我們一個難解歷史之謎。
南宋開禧元年(1205),他進京入太學,深受 太學博士真德秀的賞識,遂拜其為師。期間,真德秀傳授給了宋慈很多知識。嘉定十年(1217)宋慈中乙科進士,授浙江鄞縣(今浙江寧波市)縣尉,遇父病未 赴任。寶慶二年(1226年)任江西省信豐縣主簿。當時宋慈已經邁入40歲門檻,才開始真正步入仕途。
南宋政府從建立之日起,就一直 面對著對富庶江南虎視眈眈的金朝和蒙古的威脅。隨著宰相韓侂胄組織的北伐的失敗和「嘉定和議」的簽定,南宋政府增加了向金貢奉的銀絹,對南宋政府來說,這 無疑是雪上加霜,國和益加衰弱。而宋慈所任職的贛州卻是貧瘠地區,加之朝廷的層層盤剝,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逼無奈的農民發動了多次起義。因宋慈 在平定「三峒賊」飢民暴動中有功,被朝廷授予「舍人」稱號。安撫使鄭性之慕其有撥亂反治才,延入幕府參預軍事,多所贊助。任期屆滿,江西提出點刑獄使葉宰 聘宋慈為慕僚。紹定四年(1231),得福建路招捕使陳韡推薦,宋慈得任長汀縣令。
宋慈居官清廉剛正,體恤民情,不畏權豪,決事果 斷。他在長汀縣蒞任之初,了解到當地的食鹽由福州經閩江運來,歷時一年,中間環節盤剝嚴重,鹽價過高,百姓不勝負擔。於是經過考察多方咨詢後,改從潮洲沿 韓江、汀江而至長汀,往返僅用3個月,大大節省運費,官府將鹽廉價出售,百姓無不謳歌載道。
端平三年(1236),同知樞密使魏了翁 聘宋慈為幕僚。理宗嘉熙元年(1237),他任職邵武軍(今屬福建),僅及周年,民有餘念。次年,浙西飢荒,宋慈奉詔入境,嘆曰:「強宗巨室,始去籍以避 賦,終閉糶以邀利,吾當其謀爾。」於是實行「濟糶法」,他建議把地方居民按貧富分為五等戶。這五等戶中最富有者出存糧的一半用來捐獻,另一半按官定價格出 售;較富有者的存糧只賣不捐;中等不賣也不捐;次貧者按其所需數量,官府救濟一半,自己購買一半;赤貧者全量救濟,並減免租稅。朝廷採納了宋慈的建議,頒 布了法令,富戶不敢違命,從而使百姓、貧者得以度過荒年。這得到了理宗的高度評價,「分憂中外之臣」,並贈「朝議大夫」的稱號。宋慈死後,皇帝理宗為表彰 他的功績,曾為宋慈御書墓門「慈字惠父,宋公之墓」,憑吊宋慈功績卓著的一生。
在他為官的20餘年間,本著理學家審慎治學的精神,戮 力以赴,頗有治績,很受民眾的愛戴。他抱著「事莫重於人命」的信念,凡決獄理刑,始終「以民命為重」,「於獄案」採取「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之心」的 嚴肅態度。發現吏仵奸巧欺侮,則亟予駁正;若疑信未決,必反復深思,決不率然而行。深入查訪,聽訟清明,決事剛果,雪冤禁暴,不畏權勢,積累了豐富的檢驗 經驗。盡管宋慈任上都做過哪些事,在皇家典冊、秘府要籍里可考資料不多,但其躬身從事仵作檢驗的事跡仍有零星見於記載。
嘉熙三年 (1239),宋慈53歲,任廣東提點刑獄(掌管刑法獄訟的官吏)。在這以前,那裡的官吏多不作為,積留大量獄案。他一到任,便著手處理大批懸案、積案, 調查現場,驗證材料。史稱他「下條約,立期程,閱八月,決辟二百餘」。宋慈辦案嚴肅認真,執法如山,而且不畏權貴,決事果斷,經8個月的檢查,處決了一批 犯人,昭雪了一批屈打成招的冤命案,解決了一大批疑案、積案,鐵面無情地懲處了一些貪贓枉法的基層執法獄吏。他這種「雪冤禁暴」的事跡,在百姓中贏得了好 名聲,群眾頌之為「清官」。從此,聲名大震,時人稱他「以民命為重」、「聽訟清明,決事剛果」,「聲望與辛(棄疾)、王二公相頡頏焉」。
嘉熙四年(1240)移任江西堤點刑獄,為贛民作主,嚴辦違法的鹽販,使道路暢通,秩序安定,民心大服。淳佑元年(1241),宋慈知常州軍事。淳佑五 年(1245),轉任常州知州,議重修《毗陵志》,開始編輯洗冤錄資料。任滿,轉任廣西提點刑獄,巡行各部,雪冤禁暴,雖偏僻惡溺處所,亦必親往視察。淳 佑七年(1247),任直秘閣、湖南提點刑獄使。淳佑九年,拔知廣州、廣東經略安撫使。
宋慈為官清廉,生活朴實,一生無其他嗜好,唯 愛收藏異書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謙虛謹慎,愛惜人才,雖是後生晚輩,凡有一技之長,皆提拔引薦。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務,猶親自審察,一絲不苟,慎 之又慎。宋慈雖然40歲時才踏上仕途,但在20多年的官宦生涯中,卻曾4次擔任南宋省一級的司法官——提刑。長期的專業工作,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 驗。認真審慎的實踐,使他認識到「獄情之失,多起於發端之差;定驗之誤,皆原於歷試之淺」,於是博採近世所傳諸書如《內恕錄》、《折獄龜鑒》等數家,薈萃 釐正,參以自己的實際經驗,於1247年任湖南提點刑獄時,完成了《洗冤集錄》的編篡工作,並刊於湖南憲治,供省內檢驗官吏參考,以指導獄事的檢驗,達到 「洗冤澤物」的目的。此書一經問世就成為當時和後世刑獄官員的必備之書,幾乎被「奉為金科玉律」,其權威性甚至超過封建朝廷頒布的有關法律。
淳佑八年(1248),宋慈任寶謨閣直學士,奉命巡迴四路,掌管刑獄。聽訟清明,決事果斷。翌年,升任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一日, 他忽患頭暈病,仍然參加祭孔典禮。從此委頓不起。同年三月初七逝世於廣州官寓,享年64歲。於次年七月十五日,歸葬建陽縣崇雒里(今崇雒鄉)建陽宋氏祖居 地昌茂村。
宋慈的生平在《宋史》中並無記載,而是從南宋詩人劉克庄為其撰寫的墓誌銘中得來的。宋慈因守父孝閑居建陽老家時,劉克庄與 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30年後,劉克庄驚聞宋慈逝世的消息後,悲痛欲絕,為其寫下《宋經略·墓誌銘》。在墓誌銘中贊他「奉使四路,皆司臬事,聽訟清明,決 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滑甚威,屬部官吏以至窮閭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
宋慈是我國法醫學先驅,他抽絲剝繭,斷案釋疑,對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著作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並結合自己的經驗篡寫的《洗冤集錄》。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宋慈也因此被界內公認為法醫鼻祖。
《洗冤集錄》是集宋慈以前外表屍體檢驗經驗之大成的著作。他認為「獄情之失,多起於發端之差,定驗之誤。」因此對屍體現象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歸納。其中 有不少結論是符合近代法醫學原理的。作者提出不能輕信口供,認為「告狀切不可信,須是詳細檢驗,務要從實」,對疑難案件尤要「須是多方體訪,務令參會歸 一,切不可憑一二人口說,便以為信」。他還提出檢驗官必須親臨現場,親自填寫的屍體檢驗原則。
《洗冤集錄》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刻本 《宋提刑洗冤集錄》。內容自「條令」起,至「驗狀說」終,全書分為5卷,13條,7萬字,主要包括檢官的工作規范;屍傷的症狀和檢驗;應急搶救措施;各種 機械性窒息死;各種鈍器損傷;各種銳器損傷;交通事故損傷;高溫致死;中暑;病死、疾死等等,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眾多領域,與現代法醫學的范疇 大致相同。
在《洗冤集錄》中,宋慈向我們展現了我國古人的聰明才智和奇妙的法醫知識。
在周星馳那部經典的《九品 芝麻官》中,就呈出現了一段滴血認親的場景。而在《洗冤集錄》中,就記載了用滴血法作為直系親屬親權的鑒定方法。即是將父母與子女的血液和在一起,視能否 融合來鑒定有否親屬關系。或將子女的血液滴在骸骨上,如果是親生的,則血入骨,非則否。這種方法實際效果並不確實,因為子女的血型雖受父母的影響,然並不 都是相同的。但此法包含有血清檢驗法的萌芽。
精煉平實的《洗冤集錄》,化腐朽為神奇,演化出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古代刑偵手段。在某種特 定的狀況下,一個男人是失足落水還是死後拋屍,取來他的頭骨就能得到答案。將頭骨弄乾凈,放在盆中,用熱水從頭頂澆灌,如果盆中有泥沙,證明落水時曾掙扎 呼吸,泥沙進入五官內,又在熱水的沖洗下進入盆底。如果盆中沒有泥沙,往往是死後拋屍,因為被害人呼吸已停,氣息已止,所以泥沙不入。一個人死於意外還是 他殺,在檢官的抽絲剝繭中會沖破重重迷霧,而《洗冤集錄》就是檢官手中的武器。
《洗冤集錄》中記錄了一些刑事案例和檢驗手段,雖然有 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當時的確是非常有效的檢驗手段,令人拍案叫絕。在書中記載了一個曬鐮刀的故事,一位男子被人殺死,渾身有傷十餘處,都是鐮刀斫 傷。檢官發現財物無損、衣物俱在,斷定這是一樁仇殺案。經過調查探訪,檢官鎖定了嫌疑犯。他讓附近居民交出家中所有的鐮刀,分別排列地上,總共有七八十把 鐮刀。當時正值盛夏,蒼蠅聚集在其中一把鐮刀上,停留不去,檢官揪出了這把鐮刀的主人。檢官說,蒼蠅嗜血,這把鐮刀殺人後血腥氣仍在,導致蒼蠅聚集,而其 他鐮刀則無此狀況,可以推斷這把鐮刀的主人曾經殺人的事實。在證據面前,殺人者低頭認罪。
《洗冤集錄》還記錄了蒸骨驗傷的方法,把一 具屍骨洗凈,用細麻繩串好,按次序擺放到竹席之上。挖出一個長5尺、寬3尺、深2尺的地窖,裡面堆放柴炭,將地窖四壁燒紅,除去炭火,潑入好酒二升、酸醋 五升,乘著地窖里升起的熱氣,把屍骨抬放到地窖中,蓋上草墊,大約一個時辰以後,取出屍骨,放在明亮處,迎著太陽撐開一把紅油傘,進行屍骨的檢驗,「若骨 上有被打處,即有紅色微蔭,骨斷處其接續兩頭各有血暈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紅則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無血蔭,蹤有損折乃死後痕」,死者生前的死因就在 紅油傘下展現。現代科學證明了,紅油傘吸收了陽光的部分射線,使當時的檢官看到了他想看的事實。
《洗冤集錄》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法 醫學史上最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1247年,當西方社會還處在中世紀茫茫黑暗時,中國就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洗冤集錄》比義大利 人圖納圖?菲德利寫出的《醫生的報告》早了整整350年,相繼被翻譯成朝鮮、日本、英、法、德、俄等多國文字,至今仍然具有相當的指導作用和實用價值,直 到目前,許多國家仍在研究它。其影響非常深遠,在中、外醫葯學史、法醫學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其中貫穿著「不聽陳言只聽天」的求實求真的科學精 神,至今仍然熠熠閃光,值得發揚光大。
南宋末戰亂頻仍、兵禍連接,宋慈的事跡和身世逐漸模糊,但《洗冤集錄》卻時時提醒人們,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兢兢業業的大宋提刑官,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重證據實的理性年代,人文大宋得到了世界的推崇。宋慈也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中國福爾摩斯~
『伍』 被後世公認的法醫奠基人「宋慈」,他有多厲害
宋慈幾乎能為每一位有冤情的人申冤,不管是活人還是死人,只要這個人有冤屈,那麼宋慈必定最後為會他找到了真正的真相。大家應該都看過電視劇,大宋提刑官吧,大宋提刑官中的提刑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慈,宋慈給我們的形象一直都是剛正不阿一生正氣的,他的這種形象真的是深入進我們的心裡了,而且他斷案真的是非常準的,他不會讓那些罪犯逍遙法外,最終是一定會為無辜的人申冤,查明事實的真相的。
宋慈不僅經常為民平反冤屈,而且還一生專注於自己的法醫學專著,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法醫學的東西都寫在書里,把自己的經驗都寫在裡面,方便後人的查閱。
『陸』 古代歷史中的宋慈為什麼能成為法醫鼻祖
在歷史中的確有這樣一位法醫被譽為法醫鼻祖,那就是宋慈,為什麼被譽為鼻祖,乃因為他的法醫手段至今都在沿用,從細致入微,再到明察秋毫,這就是法醫的名言,而宋慈不僅在古代歷史中能達到如此標准,後經更是被傳承。
後,南宋淳佑八年(1248年間),宋慈在南宋任煥章閣直學士、廣州知州和廣東經略安撫使期間,一次參加祭孔典禮患頭暈仍然堅持參加,從此委頓不起,同年三月初七逝世於廣州官寓,享年64歲,一代法醫學聖人就此撒手人寰。
『柒』 世界上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錄》是宋朝哪位法醫官所寫
《洗冤錄》是中國古代法醫學著作。南宋宋慈著,南宋著名法醫學家,宋慈一生從事司法刑獄。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官居經略安撫使,據歷史記載是三品以上官員,官階一般為正二品或從一品。
『捌』 歷史上真有法醫宋慈這個人嗎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南宋福建建陽人。他出身中等官宦家庭,長期從事高級刑法官和執掌司法刑獄工作,注重調查研究,處事謹慎,對疑難案件親自檢驗,一絲不苟。 宋慈歷任長汀縣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提點刑獄、廣州經略安撫使等官職。在任提點刑獄官的過程中,曾深入實地調查,迅速清理了一批重大的懸案、要案和冤假錯案,從200多名待決的死囚中,拯救了一批無辜者,聲名大震,時人稱他「以民命為重」、「聽訟清明,決事剛果」,「聲望與辛(棄疾)、王二公相頡頏焉」。 宋慈64歲死於廣州經略安撫使的任所,宋理宗親自為其書寫墓門,憑吊宋慈功績卓著的一生。 後來宋慈的墓地遷至福建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西北,雖經戰亂頻仍、兵禍連接,宋慈的事跡和身世逐漸模糊,但《洗冤集錄》卻時時提醒人們,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兢兢業業的大宋提刑官,歷史上曾經有一個重證據實的理性年代,人文大宋得到了世界的推崇。
『玖』 宋慈作為古代的提刑官,為什麼會被稱為法醫鼻祖
《大宋提刑官》讓很多人知道了宋慈,劇中的宋慈在案發現場仔細察看死者身上明的暗的傷痕,就跟現在法醫勘察現場遺體一樣,而宋慈被譽為法醫鼻主,是他所著的一本書——《洗冤集錄》。
《大宋提刑官》中涉及到的法醫學內容基本上都是來自《洗冤集錄》,宋慈對待獄案總是慎之又慎的態度依然值得現代法醫學家學習,淳祐九年(1249年),宋慈出任廣東經略安撫使,同年在廣州去世,享年64歲,宋理宗譽他為「分憂中外之臣」,特賜「朝議大夫」,御書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