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農民法治網

農民法治網

發布時間: 2022-06-20 11:45:07

❶ 9月1號以後農村宅基地有什麼新政策

2021年9月1日農村宅基地新規

2021年9月1號開始實施《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新規,對農村農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住宅,以及附屬設施受到法律保護,都有那「四禁止」,瞭然於心遇到此問題,心裡就有數了。

一、禁止違背農村村民意願強制流轉宅基地。

也就是說,經過確權的宅基地,國家認可這是農民的合法居住地。因此,除了特殊原因,比如國家征調用作國防建設等用途,其餘個人和單位不能違背農村農民的意願,強制去流轉這樣的宅基地。這充分考慮到農民故土難離的心情,當然也考慮到農民就近方便從事農業生產,獲得安逸生活的保障。大白話也就是說不能違背農民的本意,退不退自家宅基地,在於農民自己當家做主。

二、禁止違法收回農村村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

在以往合村並居,以及村莊拆遷過程中,發生過這一些違法的事件。比如為了順利讓你退出宅基地,會採取斷路、斷電斷水,或者騷擾恐嚇威脅等違法手段,讓你居住不得安心,給你生活添堵,讓你無法居住下去。這些違法手段,都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如果我們農民朋友在生活中遇到類似事件,可以向相關部門實名舉報,以此獲得自己依法獲得的宅基地使用權。

三、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村村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這一條「禁止」法規,杜絕個別地方捆綁農民村民進城落戶,就要退出農村宅基地。因為,現在不少農二代都去了城市發展,為了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沒辦法就落戶城市,便於孩子就讀。以後個別鄉村這種「捆綁式」讓農民退出宅基地,是明確的違法行為,農民朋友如果遇到,可以依據此法規捍衛自己保留農村宅基地的權利。

四、禁止強迫農村村民搬遷退出宅基地。

有些農村地區,涉及到開發搬遷,或者合村並居,優化農村土地資源。在此過程,由於宅基地不屬於個人私有財產,而是屬於國家,由村集體實施,農民只有使用權。所以在面臨搬遷的時候,個別村集體會以宅基地歸村集體所有為借口,強迫收回農村農民依法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權。對於不明就裡的農民朋友來說,宅基地被收回,那麼,上面的建築物就屬於「違法建築」,讓你不得不退出自己的合法獲得的宅基地。這條新規的實施,杜絕了此類事件發生,不啻為農民的福音。

了解國家在今年9月1號實施《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新規,農民朋友遇到此類事件時,知法守法,做到心中有數,可以更好的依法捍衛自己依法所得宅基地的使用權,減少因為此類事件出現不和諧的聲音,農民朋友們拍手叫好。

9月起,宅基地有兩大硬性規定,三類宅基地要收回,農民要注意

近日農村宅基地改革又迎來了一項新政策,國家在2021年7月2日公布了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並於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不僅僅對明確了農村耕地保護的責任主體,對土地徵收、耕地保護等制度都進行了細化改革,保障了土地徵收過程中農村居民的基本權益,建立了耕地保護補償制度,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加大耕地保護補償力度。而在宅基地方面國家也進行重大的調整,對宅基地布局和建設用地指標安排作出明確規定,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建設用地指標,合理保障本行政區域內農村村民宅基地需求,鄉(鎮)、縣、市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應當科學劃定宅基地范圍。而隨著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農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制定,9月起,農村宅基地將會迎來兩大硬性規定!

1、農村宅基地權益不受損害

其實在宅基地改革之中,國家一直在加強保護農村居民的基本宅基地權益,並通過宅基地、住房為一體的不動產登記改革,保障了農村居民的基本宅基地權益,同時國家也正在規范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批流程,下放農村宅基地審批許可權,並在2020年的新版《土地管理法》中明確指出要合理規劃土地保障農村居民實現戶有所居,除此之外,國家已經完成了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工作,將農村宅基地的所有權、資格權和使用權進行分離,農村居民能夠靈活地對宅基地進行使用,推動宅基地流轉、出租、入股等改革工作的開展,這些都是對農村居民宅基地權益的一種保護,而在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國家更是明確指出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農村村民住宅及其附屬設施受法律保護,並禁止違背農村村民意願強制流轉宅基地,禁止違法收回農村村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村村民進城落戶的條件,禁止強迫農村村民搬遷退出宅基地。所以在當前宅基地改革之中,農村居民的宅基地不得受到損害!

2、保障農村居民宅基地需求

近些年由於農村宅基地濫用、亂用等等問題,導致農村宅基地資源越來越少,很多農村家庭都村莊多處宅基地,而部分農村居民則沒有宅基地修建住房,所以在2020年國家出台的新版《土地管理法》就明確指出要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並加強對農村宅基地整治,確保農村宅基地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保障農村居民基本宅基地權益,讓農村居民能夠有宅基地修建住房,而在新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國家也規定農村居民點布局和建設用地規模應當遵循節約集約、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安排建設用地指標,合理保障本行政區域農村村民宅基地需求,並在村莊規劃、合村並鎮等改革中合理劃定宅基地范圍,保障農村居民宅基地需求!

保護農村居民合法宅基地權益,保障農村居民合理住房建設用地需求,是當前農村宅基地改革的重點,同時國家也正在積極推動農村宅基地的清理整治,鼓勵進城落戶、擁有一戶多宅的農村居民將宅基地選擇自願有償退出,並逐步試點實施宅基地付費使用制度,推動農村宅基地自願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而隨著這些改革工作的開展,有三類宅基地將會被收回,農民需要注意!

1、閑置超過兩年的宅基地:現階段很多農村宅基地自源都遭到了閑置浪費,所以國家正在鼓勵農村居民將閑置宅基地、住房利用到鄉村產業等發展之中,同時依據《宅基地管理辦法》、《土地管理法》等規定,農村住房倒塌、宅基地閑置超過兩年以上,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

2、農村居民自願有償退出的宅基地:雖然國家明確指出要保護進城落戶農村居民的宅基地權益,不過各地農村正在逐步開展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改革,而選擇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在獲得補償之後,宅基地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收回!

3、違規違法佔用的宅基地:隨著「一戶一宅」制度改革工作的開展,國家也正在大力整治農村違規違法佔用宅基地等問題,將違規違法佔用的宅基地資源進行收回,保障農村宅基地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2021年農村徵收補償多少錢一畝?

根據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用地徵收補償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所以具體補償多少錢一畝,還得看自己所在地區公布的區片綜合地價,土流網小編給大家匯總了幾個地區的補償標准,供大家參考:

1、廣東省:

2021年3月,廣東省政府審批通過全省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成果,全省平均價為6.51萬元/畝,以廣州市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為例,區片綜合地價為51萬元/畝,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佔比分別為50%和50,根據分配比例計算其中土地補償費25.5萬元/畝,安置補助費則為25.5萬元/畝。

2、青海省

2020年9月青海省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公布青海省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的通知》青政〔2020〕64號,其中規定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組成,構成比例為2:8。其中西寧市城中區、城西區、城北區、城東區的1類片區區片綜合地價為11.66萬元/畝,根據比例分配,其中土地補償費2.332萬元/畝,安置補助費則為9.328萬元/畝。

3、安徽省

2020年7月安徽省公布全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其中合肥市部分區片綜合地價最高為149500元/畝;長豐縣區片綜合地價最高為47960元/畝;肥東縣區片綜合地價最高為48500元/畝。

4、四川省

2020年9月四川省公布各市(州)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其中成都市區片綜合地價最高的為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每畝85000元;自貢市片綜合地價最高49200元/畝。

由此可見,各地區的補償標準是不統一,經濟發達的地區由於土地區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土地徵收的價格不一。當然,每個地區補償標准不是一成不變的,新版《土地管理法》規定區片綜合地價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土地徵收的工作程序

1、征地情況告知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製作《征地告知書》並公告或者直接發布《擬征地公告》,將擬征土地的用途和位置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

《征地告知書》或《擬征地公告》由國土資源所負責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內張貼。在有條件的地方,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將《征地告知書》在互聯網上發布、在當地電視台播出。張貼、發布或者播出《征地告知書》的過程,應當進行攝像和錄像,取出的照片和視頻資料要妥善保存備查。《征地告知書》不得泄露國家秘密。

2、征地調查確認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調查核實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規格和數量等,據實填寫《征地調查結果確認表》,並經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農戶以及地上附著物所有人蓋章和簽字予以確認。

3、函告征地情況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戶確認的擬征地的權屬、種類、面積和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等情況函告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同級勞動保障部門及時確定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並函告同級國土資源局。

4、征地聽證告知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國土資源局應當製作《聽證告知書》,將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確定的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的條件、人數、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渠道、繳費比例等內容,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並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被征地農民對補償標准、安置途徑和社保措施享有申請聽證的權利。《聽證告知書》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被征地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張貼並告知被征地農民。

5、組織征地聽證

在征地報批前,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就征地補償標准和安置途徑申請聽證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聽證。涉及社會保障有關事項的,邀請勞動保障部門參加。舉行聽證的,應當製作《聽證筆錄》和《聽證紀要》,全面准確地反映當事人的意思。確有必要的,應當對征地補償標准和安置途徑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自願放棄聽證的,應當填寫《聽證送達回執》。

❷ 央視《法治在線》網址

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fazaixian

❸ 農村法治的含義包括哪些方面內容

我國農民有九億,各方面的基本法都會涉及到農村,如國家憲法、刑事、民事、行政等三大部門實體法與程序法,均涉及廣大農村。還要加上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專業法律法規。主要關於農村的法律有《農業法》、《林業法》、《漁業法》等,和農民利益聯系比較密切的有《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權法》《村民組織法》等。其他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就太多了,需要用的時候再去「法律法規網」查看。

❹ 許多農民缺少法律意識,應如何向他們普及法律觀點

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的理性思考和理性基礎上形成的觀念。但是我國山區農民缺少法律知識,甚至邊遠農村是法律不入之地,所以提升培養農民的法律是是非常重要的。運用宣傳改變農民們原有的錯誤思想觀念。在山區農村,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發生矛盾後,要麼忍氣吞聲,要麼私聊,要麼就用暴力的方式解決,要麼就找德高望重的老者或者村組幹部來解決,很少有到法院去打官司的,甚至有一個村十年來沒有一例到法院打官司的。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那些農民認為打官司是醜事,攝入官司就是家門不幸,會讓人瞧不起,而這類錯誤的思想觀念,一定要得到改正,才可以讓農民們真正的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❺ 有什麼電台可以幫農民咨詢法律的

咨詢法律不一定非要找電台,法院就有個專門的咨詢室,咨詢是不收費的,打電話,自己去都可以的。另外,網上有法律相關網站,可以直接找律師咨詢,有免費的律師,我是說單純咨詢的話。

❻ 法律明白人學習完怎麼提交

2019年7月,全國司法廳(局)長座談會提出,在全國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重點培育一批以村幹部、人民調解員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
農村「法律明白人」是公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紮根基層,人熟、地熟、事熟,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兩年來,全國「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現狀如何?如何解決培養中的難點?近日,記者深入江西、雲南、上海等地司法機關,了解「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進展和成效。
初具規模
距離上海市中心40公里的奉賢區吳房村是個「網紅村」,作為上海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吳房村積極培養「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成功推出「阿傅講故事」等一批法治品牌宣傳項目。據悉,奉賢區首批共選任373名「法治帶頭人」、3269名「法律明白人」。
2004年,雲南省司法廳在曲靖市馬龍區(原馬龍縣)大庄鄉亂頭村委會和石河村委會率先開展「法治宣傳中心戶」創建試點工作,在每個村組挑選出一兩戶威望高、法律意識強、有公益心的「法律明白人」農戶作為「法治宣傳中心戶」戶主。
「試點以來,272戶『法治宣傳中心戶』每年解決各類矛盾糾紛560多起,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一線力量。」曲靖市司法局局長李四榮介紹說。
「每次調解都要進行法治宣傳,說得他們心服口服。」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禮陂鎮法律服務所原所長黃壽孫說,禮陂鎮幾十年來未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矛盾糾紛基本上內部消化。
受黃壽孫36年法治工作成績的啟示,崇仁縣委從2015年開始,在禮陂鎮探索推行「一戶一位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如今,「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已在江西推廣。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江西省已累計遴選培養對象596.6萬人,其中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幹87.1萬人,實現每10戶就有一名「法律明白人」骨幹,「法律明白人」戶數占農戶總戶數的50%以上。
「培養工程實施3年來,農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基本形成。」江西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陳歡歡說。
優化培訓
如何讓更多的人成為「法律明白人」?
在江西,主要採用村民自薦、組織遴選、考核上崗的方式,確定「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幹。對確定為「法律明白人」培養對象的,經培訓和考核通過後正式成為「法律明白人」。同時,在村組幹部、村婦聯幹部、農村黨員、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農村「五老」人員和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村民中,遴選出「法律明白人」骨幹。
2018年下半年至今,江西省陸續出台4份相關文件,健全工作機制,明確相關責任,引入「外腦」指導,進一步推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規范化、標准化。
在曲靖市馬龍區,每個農村「法治宣傳中心戶」都配備書櫃、農村適用法律法規書箱、法治宣傳光碟和一名法治宣傳員。村民遇到法律問題可以隨時前來翻閱資料或進行咨詢,無法解決的可通過宣傳員與縣、市級法律服務工作站律師聯系幫助解答,使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法律就在身邊。
雲南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陳迤權說,雲南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重點培育以村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村民小組長等為重點的「法治帶頭人」。目前已創建「五員一體」管理模式:負責學習培訓等工作的法治宣傳員,由村級調解員兼任;負責指導中心戶開展工作的指導員,由司法所人員擔任;負責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調解員,由人民調解員擔任;負責召集學習培訓人員的聯絡員,由村組幹部擔任;負責督促宣傳員、調解員、聯絡員開展工作的監督員,由村委會人員擔任。這一模式可以讓「法律明白人」業務工作和培養工程同步進行,相輔相成。
安徽省合肥市則創新「課堂+現場實景教學」模式,對「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展開培訓,制定加強全市法治鄉村建設實施意見。截至目前,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23164名、「法治帶頭人」1732名。
促進治理
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不僅對提高農民法治意識、依法治村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良好條件。
為更好地服務村組織換屆、宣傳法律法規、化解矛盾糾紛、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江蘇省常州市近日啟動鄉村「法律明白人」培育輪訓,以周訓、季訓等方式完成對5000名「法律明白人」的輪訓。
目前,馬龍區「法律明白人」每年開展法治宣傳活動6000多次。「法治宣傳中心戶」將10至20名村民分為一組,利用農閑、晚上時間組織村民學習討論相關熱門話題或具體事例。「『法治宣傳中心戶』在村黨支部和村組領導下開展工作,協助村黨支部、村組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參與制定和修改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組織村民宣傳法律法規,為村民做好法律咨詢,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陳迤權說。
截至目前,江西省農村「法律明白人」共參與法治宣傳236.8萬件次,化解矛盾糾紛20.1萬件次,參與社會事務18.7萬件次,引導法律服務26.5萬件次,為基層社會治理夯實了法治基礎。
「『法律明白人』工作雖已有序開展,但離實現農村每戶培養1名『法律明白人』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法律明白人』特別是骨幹發揮的作用還有待加強,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空掛戶培養培訓難的問題還有待解決。」陳歡歡說,江西近期將出台進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的指導意見,推動培養工程向城市社區拓展。同時推動建立「法律明白人」與村組幹部、網格員、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等融合發展,完善「法律明白人」參與鄉村治理等法治實踐。
來源:法治日報
所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本文由「135編輯器」提供技術支
《民主與法制》社融媒體出品
編輯:宋鑫鑫
審讀:韓美玲
審核:廖衛華
投稿、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民主與法制》社是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志、《民主與法制時報》等傳統媒體,以及民主與法制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新媒體矩陣。

❼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有什麼經營管理

法律分析:縣級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需要,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開墾區、建設用地區和禁止開墾區等;其中,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還應當根據土地使用條件,確定每一塊土地的用途。土地分類和劃定土地利用區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十條 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❽ 農村法治 名詞解釋

就農村法治而言,它是指在維護國家法治統一的前提下,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管理農村的各項事務,以保障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促進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❾ 如何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發揮好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核心作用

1、深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農村基層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成果的取得和整個農村面貌的改善,都要靠基層黨組織來領導。

2、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組織建設。村民自治的核心內容是「四個民主」,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3、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提高農民法治意識,是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環節。

4、脫貧攻堅實踐中要切實幫助貧困人口轉變觀念。貧困人口大部分在農村,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基層社會治理必須面對的問題。治貧先治懶,扶貧先扶志。要努力讓貧困群眾思想認識到位、心態積極、主動作為,從貧困走向富裕,不僅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實現自立、自強。

5、加強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各項基本公共服務的不斷加強,會逐步提高農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外出務工人員回歸農村就業創業,有利於從根本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整體面貌的改善。

(9)農民法治網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這是在鄉村治理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建設「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既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既要傳承發展我國農耕文明中的優秀傳統,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又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

人民網—健全鄉村治理體系

❿ 如何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識與法治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1、通過正確的教育指來導,自使他們的概念建立憲法和法律的最高權威,培養法治秩序和自由的概念統一,引導他們建立規則意識,權利和義務相一致,與實踐的行為准則,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2、加快普及素質教育。通過大規模的國家素質教育的普及,社會的所有成員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這樣社會的成員有一個強壯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獲得知識和技能,有很強的能力獲得和運用法律知識。

3、提高普法水平。普法工作應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提升公民的現代法律意識為目標,以現代法律的基本概念為主要內容,重點培養公民的權利意識、訴訟意識和法治意識。

4、完善法制。完善法制,需要加強立法,提高立法水平,使法律更加嚴謹、具體、可操作性強,從而更有效地規范和制約現代社會生活的運行。

5、建設良好的法制環境。當今社會法律意識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知識普及的結果,而不是深層社會現實和文化的發展。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社會效應和公共性的作用,這也是提高法律意識的必要手段。

熱點內容
日照卜法官 發布:2025-01-24 02:09:36 瀏覽:225
貴陽貴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24 02:03:30 瀏覽:232
勞動法中假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2025-01-24 01:28:53 瀏覽:786
初任法官改革 發布:2025-01-24 01:27:17 瀏覽:103
保密法律法規知識試題 發布:2025-01-24 01:05:13 瀏覽:197
1社會保障法的定義是 發布:2025-01-23 23:11:01 瀏覽:396
列舉國家的五個行政法規 發布:2025-01-23 23:10:17 瀏覽:375
投資框架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3 23:03:07 瀏覽:450
三大訴訟法管轄 發布:2025-01-23 22:43:06 瀏覽:841
重慶大巴墜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22:04:45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