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兩字
❶ 道德經裡面的有兩個道,請說出兩個道各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問的好,喜歡這個問題。
有兩個道
一個是事物運行的規律——自然而回然,或者答:反者道之動;
一個是進步向上的模式——為而不爭,或者:弱者道之用。
老子所說的為而不爭、無為、不爭、知其白守其黑、負陰抱陽等等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問下,「有兩個道」這個是你自己的理解么?
如果有什麼,你可以直接問我,相互交流溝通。
❷ 《道德經》中的道德是什麼意思
凈空法師:什麼是抄道德 道德兩個字是非常淺顯簡易的,簡單容易。所謂 道 就是自然的法則,像植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的運行,自然的規律,自然的法則,這是道。 道在我們人倫方面 ,就是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中國先人所講的「五倫」,這個五倫是道,是自然的結合。 遵守這種自然的運作、自然的法則, 就叫做「 德 」。所以「父子有親」,那個「親」就是德,親是親愛,這是道德裡面的第一德,也是最根本的大德,親愛,父子的親愛。這個親愛向外擴張,就是「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 道就是自然的法則(若講人倫即五倫),德!隨順大自然的法則就是德(若講人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 而人倫方面講道德倫常,就是順應這種五倫五常的自然規律,這就是道德倫常的意義。
❸ 道德經中二字詞語與玄有關的
【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功成不居】專
原文
《老屬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和光同塵】
原文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塵.」
【天長地久】
原文
《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功成身退】
❹ 老子的《道德經》中,「道德」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道、德的概念都來自老子的《道德經》,或者說後來重新發現排序的《德道經》。但是經過兩千年的文人注釋演繹,這兩個字,包括《道德經》本身的句子,因為古文沒有標點符號而演變出來無數種解釋。
我們要討論「道」與「德」,最好是自己去《道德經》中找答案。而我們能得到的大多也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知識水平理解而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老子的道家思想就充滿了哲學思考,而五千言的《道德經》半部關於「道」的是哲學,而半部關於「德」的是思考。作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道德經》闡敘了老子的哲學核心思想。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就是「道」。
諸子百家,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研究怎麼治理國家、怎麼管理社會的學說。儒法道兵墨都是一樣,莊子不還有《應帝王》嘛。而老子通過《道德經》透露出來的聖人「無為」的「小國寡民」的治理方法,其實只是在那個時代的一種治國理想。
因為「道」的哲學思維太高妙,所以後來的儒家、法家實際上都是發展了他「德」的部分,形成各自的理論,包括後來道家、法家攜手的「黃老之學」,道家、儒家共通的「玄學」、「理學」,直到王陽明糅雜儒道法的「心學」,都是從《道德經》開枝散葉而來。
❺ 有人說《道德經》的精髓只有兩個字,對此你怎麼看
先秦道家的創始人老聃寫了一本千古奇書《道德經》,是中華民族的專智慧寶庫。幾千年來,一直屬有人在研究、學習《道德經》,不同人領悟到的道理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讀出了治國之道,有的人領悟了修身之法,有的人習得了用兵之術,有的人學到了詭秘之計,還有的人看出了宇宙之本。那麼到底哪種觀點是正確的呢?其實這些觀點各有幾分道理,然而都不全面。這些觀點全部是從兩個字中衍生出來的,這兩個字是《道德經》的精髓——「無」和「反」。
❻ 道德經里無無既無的意思
「無無既無」,這句話出自《清靜經》直譯是:連無也沒有就是無。第一個「無」,是指「非」,是否定的意思;第二個「無」,是針對「有」而言的「無」,指的是相反和相對;後一個「無」,是指沒有和不存在。有是虛幻而現的,無也是虛幻而說的,非有也是一種假設,非無也是一種猜測,這些都是自我心中虛妄的幻覺。而後說,既然有不是真有,無不是真無,非有非無也都不是真實存在,這種狀態才是最平靜安定的內心境界,認識到這一點,將知道什麼本來的清靜。
連無也沒有就是進入了道境,就是得道了,就是領會了人生的真諦。借用佛家的話說就是緣起性空,那麼,還粘滯什麼而帶來苦惱呢?一切都湛然寧靜了。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認為"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要去除這些牽擾,獲得"清靜",必須"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達到"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唯見於空"的境界。但是有"空"存在,還不究竟,還要"觀空亦空""所空既無""無無既無"才能"湛然常寂"。然後"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直至進入"常清靜"的境界,如此"漸入真道""名為得道"。經文大旨,主要是根據老子"清靜無為"的理論推演而來。而且沒有荒誕無稽的神話色彩,在道經之中不失為純正之品。
❼ 老子 道德經 每節帶兩字標題
哪有標題啊!
只有道經 德經!上下部分~ 81章好象是鄭玄給分的~
只不過 後來這些章有的為 治國 有的為 釋道 有的算處事! 議兵幾個方面而已~
❽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德又是什麼
《道德經》的「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❾ 老子的《道德經》中,「道德」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道德指的不是我們所說的道德品質,其中的道指的是天道,而得指的是得到的得。道是一直都會存在的,不管人們清不清楚,所以叫做道可道,非常道。
只要你的精神非常的開闊,現實的困難就不會打擾到你,反而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奮勇,能夠有生活的動力。所以人一定要多看一些書,特別是這些古人留下的經典文化寶藏。
❿ 老子的《道德經》中的「道」和「德」分別指什麼,是什麼意思
道五無:無形,無象,無色,無味,無嗅。所以必須通過五有的德來認識。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道在內而德在外。
道就是玄之又玄,為天地萬物之母(道德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德就有真德、余德,長德,豐德,普德(道德經:修之於身其乃真............)之分.
又有玄德之稱,上面五德合一就是玄德。
道必須通過德來認識,真德才能認識真道。真德就是修煉+積善功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