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市域社會治理立法

市域社會治理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6-21 22:32:27

『壹』 縣域社會治理與市域社會治理包括哪些內容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市域社會治理是涵蓋「市」「市域」 「市域社會」 "社會治理」 多類范疇所構成的一個范疇體系。 在公共行政管理話語體系中,市通常被理解為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在法律范疇內,市被定義為由法律制度框架所界分、確定及其職權分配所構成的權力運行體系。依據行政區劃級別的不同,中國的市可以劃分為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和縣級市。
縣域社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優化的組織體系和治理架構作保障。推進縣域社會治理,必須讓各層級的定位科學明晰、各主體的作用充分發揮、各要素的協同系統高效,打造善治的「指揮鏈」。常熟科學定位市、鎮、村職責重點,構建權責清晰、上下貫通、層層推進、運轉靈活的基層治理架構。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用。

『貳』 社區的市有社會治理方面的立法權嘛

沒有,只有執法權
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隨著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上的各類新沖突和新矛盾不斷涌現,對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要正確把握國家權力與地方權力,政府權力與人民權利的平衡點,在運用行政手段的同時,更要注重通過法律化的手段來調整.修訂後的《立法法》及憲法修正案全面賦予了設區的市立法權,這是我國立法體制的重大調整,賦予設區的市立法權目的在於以嚴格的立法過程來抑制地方公共決策的恣意空間,從而助力地方社會治理的法治化轉型.地方立法與地方公共政策統一於地方社會治理的實踐中,因此,在地方的社會治理實踐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地方立法權的概念,認識地方立法與社會治理之間的關系不但具有理論意義還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正確有效行使好地方立法權,可為社會治理法治化和現代化轉型提供堅實法治保障,符合黨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從河源市地方立法實踐出發,通過對地方立法權權力來源,地方立法權"擴容"的背景原因,地方立法與社會治理關系,地方立法現狀等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地方立法實現善治目標的路徑思考,以期能夠對地方政府在創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提供有益的參考.

『叄』 南京市社會治理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工作,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社會平安和諧,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政治安全維護、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原則,完善制度體系,提高治理效能,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第四條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第五條加強社會建設,將社會治理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規劃發展、社會共建、財政保障、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第六條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社會治理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定期研究社會矛盾和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及時處置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事項和突發事件。

各級人民政府、江北新區管理機構負責轄區內社會治理工作。

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社會治理相關工作。第七條社會治理工作應當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建立多方議事協商機制,注重發揮社會公眾、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作用,形成多層次、全域化、常態化民主協商工作格局。第八條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引導社會公眾、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

對社會治理工作成績突出的組織和個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第九條加強與長三角區域和南京都市圈社會治理工作的合作交流,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平台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對跨市域重大災害事故和傳染病疫情聯防聯控,促進區域社會治理一體化建設。第二章政治安全維護第十條加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第十一條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不得歪曲、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不得侮辱、誹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不得編造、傳播有損國家和民族尊嚴、傷害人民感情的言論或者信息。第十二條加強網路安全管理,維護國家網路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活動,不得製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

加強網路輿情監管和輿論危機預防應對工作,提高網路安全防護能力,及時監管、精準研判、有效引導網路輿情,培育文明理性的網路環境。

網信、通信、公安、文化等主管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十三條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宣揚、支持、資助宗教極端主義,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犯罪活動。第十四條加強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做好國家安全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範化解工作,推動基層人民防線工作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第三章矛盾糾紛化解第十五條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預防為主、調解優先的原則,促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市、區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區管理機構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矛盾糾紛聯合調處,防止矛盾糾紛上行外溢。

完善風險研判機制、決策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防控協同機制、風險防控責任機制,從源頭上預防矛盾糾紛。

『肆』 什麼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概念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樹立「五大導向」,優化「四大體系」,提升「七大能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城市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加快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一個新的概念。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概念的內涵,關鍵在於對「市域」的理解和把握。具體而言,需要抓住以下三個著力點。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三大著力點

市域社會治理的治理單位主要以設區的城市為載體

我國按照中央政府統一領導、地方政府分級管理的原則,形成了由上至下的「金字塔式」地方政府層次結構,治理體系的運轉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層級「勢能」推動。

目前,就中國的地方行政層級設置而言,主要存在兩級制、三級制和四級制三種形式。雖然我國的行政區劃體系和城市行政等級較為復雜。

但從中央政法委關於「市域社會治理」的謀劃布局來看,這里的「市域」應該主要指的是設區的城市的行政區域和層級(包括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這也是社會治理的現實需求。

當前,新型社會矛盾風險的傳導性、流動性不斷增強,從醞釀發酵到集中爆發周期不斷縮短,牽涉的利益群體、資金往來、具體訴求等各類矛盾要素不斷超越傳統縣域層級能夠解決的職權范圍。

而相對於以「縣域」為重點的傳統社會治理體系而言,以設區的市為單位的社會治理具有更大更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地方立法權優勢和資源統籌協調優勢。

市域社會治理強調市級層面的「主導者」角色定位

從行政層級關系看,國家和省級層面是政策的研究者和制定者,區縣層面是具體的執行者,在職能定位方面十分明確。但市級層面則處於承上啟下的特殊位置,既是上級政策的執行者,一定程度上又是的政策制定者。

市域社會治理突出「以城區為重點」的空間治理取向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新經濟新產業快速發展並向城市集聚,形成了「以人口由鄉村向城鎮、由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遷徙為主的特徵鮮明的人口流動大潮」。

與之相伴而生的現象是城市人口規模的迅速增加。中國數千年來以農村人口為主的城鄉人口結構已經發生逆轉。

意味著人們的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都將發生極其深刻的變化,城市由此也就容易成為各類矛盾風險的產生地、聚集地、爆發地。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提出,就是希望能夠將社會治理的工作重點轉到城區上來,通過發揮市一級的統籌協調以及資源和技術優勢。

更為有效地應對城鄉區域發展過程中各類新型社會矛盾風險的挑戰,從而真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伍』 什麼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概念:

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樹立「五大導向」,優化「四大體系」,提升「七大能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城市特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加快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三大著力點:

1、市域社會治理的治理單位主要以設區的城市為載體。

2、市域社會治理強調市級層面的「主導者」角色定位。

3、市域社會治理突出「以城區為重點」的空間治理取向。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提出,就是希望能夠將社會治理的工作重點轉到城區上來,通過發揮市一級的統籌協調以及資源和技術優勢,更為有效地應對城鄉區域發展過程中各類新型社會矛盾風險的挑戰,從而真正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陸』 市域治理現代化內容是什麼

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在市域范圍的具體實施,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域社會治理既要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國家治理的大政方針、制度安排、決策部署和上級的任務要求,又要立足實際對本市域社會治理統籌謀劃、周密部署、推動實踐,在國家治理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市域層面具有較為完備的社會治理體系,具有解決社會治理中重大矛盾問題的資源和能力,是將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的最直接、最有效力的治理層級,處於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前線位置。

(6)市域社會治理立法擴展閱讀:

加快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理念現代化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須緊緊圍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總目標來謀劃治理思路、設定治理任務、規劃治理路徑。要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堅持在黨委全面領導下,統籌整合政府、社會、市場等各種力量,增強市域社會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柒』 如何確保社會治理積管理辦法在本地長效運行

摘要 1.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讓各類主體有序參與治理實踐,就市域發展和安全的重大問題特別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廣泛多層協商,以增進共識、增強合力。積極培育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管,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群眾參與治理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化渠道,搭建群眾參與治理的線上線下平台,健全激勵保障機制,讓群眾在參與中增強認同感、提升獲得感。

『捌』 市域社會治理包括什麼

法律分析: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市域」,既包括鄉村在內的行政管理區域,也包括地域相連、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頻繁的都市圈;既要有一定的行政邊界,有利於治理責任落實,又不能各自為政、畫地為牢,搞本位主義,應從實際出發,處市域社會治理中的「市域」,既包括鄉村在內的行政管理區域,也包括地域相連、經濟社會文化交流頻繁的都市圈;既要有一定的行政邊界,有利於治理責任落實,又不能各自為政、畫地為牢,搞本位主義,應從實際出發,處理好城與鄉、城與城之間的關系,加強區域統籌協調,提高社會治理資源整體利用效率。理好城與鄉、城與城之間的關系,加強區域統籌協調,提高社會治理資源整體利用效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玖』 檢察院市域社會治理包括哪些內容

社會治理包括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維持社會和諧等方面。
促進社會自治,化解理性經濟人與非理性社會人的矛盾,規范社會行為,監督和監測社會行為的社會效益。

熱點內容
新婚姻法法定年齡 發布:2025-01-23 12:42:36 瀏覽:545
公民道德視頻 發布:2025-01-23 12:25:13 瀏覽:991
我國勞動法不認可雙重勞動關系 發布:2025-01-23 12:06:33 瀏覽:890
司法仲裁委員會 發布:2025-01-23 12:05:17 瀏覽:306
溫州中級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3 12:02:52 瀏覽:268
華南理工社會保障法課程作業 發布:2025-01-23 11:37:47 瀏覽:675
路鋼律師 發布:2025-01-23 11:32:00 瀏覽:489
上市公司並購有哪些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11:09:55 瀏覽:539
人民法院的立案條件 發布:2025-01-23 10:55:41 瀏覽:504
法院不支持20 發布:2025-01-23 10:40:01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