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國學與法治

國學與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6-29 18:38:50

1. 請教大家,我是做中國傳統文化--國學方面教育培訓的,對於這樣的課程有什麼好的營銷方法,請賜教,多謝!

5月7日 11:41 中國傳統法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命運問題,在近一個世紀中一而再、再而三成為中國文化人或學者關注和爭論的熱點。可以說,百餘年來,中國現代化任務之緊迫與進展之艱難的相互矛盾,就是要解決中國傳統文化在現時代的宿命。中國傳統法文化作為特定民族歷史地積淀而成的、主導性的生存模式,它體現的是典型農業文明的精神,它無法與現代工業文明的科學、民主、理性的精神相契合。正因為如此,當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現代工業文明逼近、沖擊我們這個古老的農業文明之邦時,我們的傳統法文化就必然在劫難逃,前景堪憂。它無法象支撐傳統業文明那樣再成功地支撐一個現代工業文明,而必須向以技術理 性和人本精神為內涵的科學、民主、理性文化精神開放。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因此,中國傳統法文化如果要從現代化的阻滯力變為現代化的內在驅動力,則必須經歷深刻的、根本性的轉型或重建。但中國傳統法文化的轉型或重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途徑?從根本上說,途徑有兩條:一是內在創造性之轉化;二是外在批判性之重建。我們認為,當一種文化內含著新文化的要素並構成新文化要素的必要張力時,它會採取內在創造性轉化的路徑;而當一種文化與新的時代沒有必要的契合點,並缺少內在的必要張力或內驅力時,它就只能採取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途徑。[1] 有的學者對現代化的轉化模式還提出內源性的現代化和外源性的現代化。「內源性的現代化這是由社會自身力量的內部創新,經歷漫長過程的社會變革的道 路,又稱內源性變遷,其外來的影響居於次要地位,外源或外誘的現代化媽使者在國際環境影響下,社會受外部沖擊而引期內部的思想和政治變革並進而推動經濟變革的道路,又稱外誘變遷,其內部創新居於次要地位」[2]百餘年來,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轉型與再生,一直存在著文化保守主義和文化激進主義的分野。最極端的文化保守主義者否認中國傳統文化轉型的必要性,他們採取拒斥轉型、拒斥改變的極端態度,如洋務運動時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30年代十教授的《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等等。其中,梁漱溟的態度最為典型,他認為中國文化不會從自身產生出西方式的科學與民主,而且民主制度也不適合於中國社會。因此,只有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通過鄉村建設來實現農本社會的倫理結構,才會找到中國社會的出路。而最極端的文化激進主義如全盤西化論則否認中國傳統文化轉的可能性。在這兩極之間,溫和的文化保守主義,也稱之為儒學第三期,這些的學者主張中國傳統文化要走內在創造性之轉化的路途,他們大多承認中國的現代化需要科學和同主,也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缺少科學和民主的維度,但是,他們認為,中國文化並不缺少民主與科學的萌芽和胚胎。因此,他們主張,中國傳統文化應經歷一種內在的創造性的轉化。即由儒家的道德主體轉換出支撐工業文明的知性主體(科學)和政治主體(民主)。唐君毅的」返本開新」、「迴流反哺」和「回應挑戰」,牟宗三的「 良知坎陷」,杜維明倡導的「儒學復興」,林毓生的「創造性轉化」的提出等等,都表述了這樣的導向。而溫和的文化激進主義則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必須走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道路。如果僅從情感上說,我們十分渴望新儒學的文化導向能變成社會現實,但是,以儒家和道家相互交匯而構成的自覺的文化局面,既沒有象希臘理性玉義那樣發展起人與自然相分化的觀念,也沒有象希伯來精神那樣建立起人與上帝相分離的理解與信念。理性觀念和宗教意識一直是中國文化的缺項。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模式中, 文化層面非但沒有建構起對日常生活世界及其自在文化的超越和批判的維度,反而處處表現出對日常生活世界及其自文化的自覺認同與肯定。因此,中國文化內在地形成一種超穩定結構,它不可能從自身內部創造性地轉換出一種與它所支撐的農業文明截然不同的新文明精神,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法文化不可能走內在創造性之轉化的途徑。對此郝鐵川指出「儒學在總體上是和當代中國法制和法治精神相背離的。不破舊,則難以立新,不否定儒家的基本價值觀念,當代中國的法精神就很難得到我們整個民族的認同」他甚至提出要「警惕儒家法文化藉助後現代化社會的法律觀念重新作怪」「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基本途徑是創造性地移植西方法律」[3]

具體分析,中國傳統法文化,實現內在創造性轉化的難題在於:

首先,我國是一個具有悠久人治傳統的國家,在歷史上沒有多少現成的法律文化資源可供繼承,傳統法律基礎十分缺失或匱乏,這是傳統法文化創造性轉化的根本性難題。西方國家的法律文化傳統可追溯到古希臘、羅馬時代,近現代法治化的由來,就是通過對羅馬法的復興,經由自發演進的途徑實現的。因而西方各民族國家在步入法治化的過程,基本沒有遇到來自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阻抗,相反地,還由於其傳統文化法律資源包含了能為近現代法治所容納的合理內容,從而為資本主義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實現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文化支持。我國歷史上長期以來是一個自然經濟、宗法專制和儒家人治文化三位一體的國家,歷來缺乏法治的傳統及其相應的法律文化氛圍。即便法家提出了「法治」的主張,但與真正的「法治」含義相差較遠。法律不過是以維護帝王家天下江山永固的「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因而,現代中國的建設在這種基礎上,實現傳統法文化的轉化、重建或再生是相當困難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建立在自然經濟、宗法專制和儒家文化土壤上的傳統法文化,在社會結構的整體意義上己經過時,已喪失其建構新的社會秩序的價值,但它作為一種傳統,仍然有其不可低估的力量。當我國由傳統的人治社會向現代法治轉化,並通過現代法律制度建構新的社會秩序時,它仍然會以其固有的慣性力頑強地表現出來,沖擊和干擾正在形成的法治秩序,這就是我們的難題之一。

中國法治現代化的難題之二還在於,我國商品—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的歷史不長,缺乏提供法治生長的土壤。在小農經濟和專制政治的土壤中不可能生長出法治,法治是商品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的產物。在我國長期的革命和建設歷程中,主要依靠政策和行政命令取得勝利。新中國建立後,受蘇聯法學的影響,我們也基本上是依靠政治、政策和道德整合,而不是依靠法律來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政策居於優先發展的地位,而法律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懷,甚至還受到冷遇,打入冷宮。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傳統人治模式非但沒有受到應有的清算,反而還改頭換面而得以存續和強化。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才開始對僵化的經濟、政治體制實行變革,法律才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但我國的商品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起步晚,加之,處於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度里,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社會控制的框架,必然是極其痛苦和艱難的。

其三,法治現代化的難題還在於面臨西方法文化體系的挑戰,我們缺乏足夠的經驗,缺乏回應與建構的能力。 當今社會,全球一體化,我國的法治建設隸屬於世界法治化整體進程中的一部分,走法治化的道路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不可逆轉的總趨勢。在世界法治化整體進程中的西方法律體系,先聲奪人,以其良好的示範效應為後來的各個國家和民族爭相仿效。近年來,我們大膽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的立法經驗,相繼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規范市場秩序的基本法和專門法,緩解了我國長期存在的無法可依局面,其歷史功績不容抹煞。然而,我們在大力移植、引進西方法律技術體系的同時,對於建造既富有民族特色,又有利於法律運作和實現的問題,缺乏回應與建構的能力,以至於在我國近年來大規模立法過程中,雖然頗具現代意味的法律法規被成批地制定出來,但面臨著傳統法文化中人大於法、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巨大擊與化解,法治建設舉步維艱。因而,中國傳統法文化按照自身的邏輯發展,不會轉換創造出科學與民主。但是,中國傳統法文化開不出科學與民主,並不等於中國社會就不需要科學與民主。中國社會必須向前行,去擁抱工業文明,為此必須用以科學理性和人本精神為核心的自覺文化精神來重塑中國的文化,重塑中國的民眾。在這一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必須勇敢地選擇外在批判性重建的道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應屈從於道德尺度的固執與浪漫,而應堅持歷史尺度的冷靜與理性。必須從總體上和根本精神上對中國傳統法文化進行梳理和清算,而不能讓傳統法文化的糟粕成為我們的桎梏與羈絆,我們應以科學技術理性和人本精神為指導,主動適應、接納工業文明的新文化,並在這種適應、接納中重建自己文化的生命力。當然,我們對傳統法文化的批判與清算,並不意味著對中國傳統文化持徹底否定的歷史虛無主義態度。相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因素毫無疑問可以作為中國現代化的積極因素而被整合到中國社會的新文化中。但是必須注意這是一種文化整合,它是將中國傳統法文化整合到以科學技術理性和人本精神為標志的工業文明精神之中,而不能相反,把工業文明的某些文化因素整合到中國傳統嘎文化這一總體之中。否則,我們又會落入洋務派中體西用之類的舊模式,又會使中國傳統法文化的轉型變成原地踏步的無謂之舉。

實現中國傳統法文化的創外在批判性重建,必須進行以下的目標與道路擇定。

http://cache..com/c?word=%D6%D0%B9%FA%3B%B4%AB%CD%B3%3B%CE%C4%BB%AF%3B%CA%C7%3B%BC%D2%B9%FA%3B%B9%B9%B3%C9%3B%B5%C4%3B%D7%DA%B7%A8%3B%BB%AF%3B%C9%E7%BB%E1&url=http%3A//www%2Eynift%2Ee%2Ecn/yld/tcy/flx/flx%5Fwh/wh%5F04%2Ehtm&b=0&a=51&user=

2. 【開心學國學】什麼為「國學」

傳統國學。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國學」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簡稱。它是新一代應該了解的知識之一。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大國學概念的衍生:國學、漢學、中國學。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秦磚漢瓦,非秦(有英語China為證)即漢(Han Studies),自漢代以降,國力鼎盛,海外又稱大漢民族之學為「漢學」,考據學雖然證實「漢學」一詞至遲在南宋已較常見,狹義所指為兩漢時期的經學學術思想,而漢代人研究經學著重於名物、於訓詁,後世因稱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但海外所指漢學,或者又可理解為漢民族之學,即對中國的研究,尤特指關於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囊括中華六藝五術范疇。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五術指:山、醫、卜、命、相等五術。(以上文章摘錄自《南柯舟:國學熱中談國學》)
「國學「,更有寬泛的解釋。如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統統收於國學囊中,如此,則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都能統稱為「國學」,其中除了佛教是外來宗教,基本全是誕生於中華本土,所以,國學又稱為「中國學」、漢學。 (以上文章摘錄自《南柯舟:國學熱中談國學》)
國學教育
至於大學里設立國學學位,有人說「國學學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實,國學包括哪些領域和范圍本身並不模糊。國學分為小國學圈與大國學圈,小國學圈僅僅限於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國學圈則囊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國學隨著西學漸淫東學式微之際經波瀾起伏而日漸風起雲涌,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國學是伴隨中國傳統文化而生長的、伴隨中國歷史而發展的。近來有聞者,2008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表示將向有關部門正式提交設立國學學位申請,請問是將國學中哪一門、哪一科目設立「博士」學位?還是該把五術、六藝、諸子百家都設立「博士」學位,如果厚此薄彼,是否其他科目非中國學問,不該列入「國學」之列耶?。(歡迎轉載但請註明轉摘自南柯舟博客)
國學發展
西學東漸誕生國學。「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與西學的論戰。深究國學的本名原意,原指國家學府,如古代的太學、國子監。單純的說國學,乃獨指經、史、子、集部的語言文字經典訓詁學問。自西學東漸、文化分流轉型以來,為區別於西學,時人把我國的「六藝、五術」「諸子百家」統統稱之為「國學」,西學繁衍於東土,東學式微,現代自五四以來的新青年運動前後,一些國學大師們,為保護國學而開始和西學論戰,西學派認為全盤接受西學,而國學家們則誓死保衛祖宗們留下的五千年菁華文化。(歡迎轉載但請註明轉摘自南柯舟博客)
國學與西學在國內分流的發展。國學本為我國之獨有,但在中華近代歷史時期,由於中西之學的分野,國學與西學在國內開始逐漸分流發展。在中國大陸,國學曾因破除四舊而遭塗炭,文革結束的改革開放以來後,國人的思想學術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繁衍擴大,枝盛葉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國學」復起至今。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歡迎轉載但請註明轉摘自南柯舟博客)
在中國國學中有豐富的哲學內涵。雖然國學不是哲學,但是國學的發展史囊括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發展脈絡,國學無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單一的揀出來,設立學位要找基本依據,全面復興中國的國學文化,實行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復興包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文化,才是真正的國學復興之日。國學的現代化就是把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中的文藝、文化知識科學化的復興起來、現代化起來。(歡迎轉載但請註明轉摘自南柯舟博客)
中華國學其宗旨,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國學」應包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其中諸子百家,包括「儒、釋、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為天地立心」之學;其中六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在古代,「六藝」中禮、樂、射、御,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具之術,貴族子弟在太學階段要深入學習;書與數稱為「小藝」,是民生日用所需之術,是在古代「小學」階段的必修課,乃是「為生民立命「之術;其中五術,乃是 「為往聖繼絕學」、「究天人之際」關系的學問,包括「山、醫、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為「迷信」,那些輕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際」關系的學問的人,其實他們很少站在與人生存在狀態息息相關的終極關懷的立場上,去認真的探究天人之際的真切意蘊與內在價值,去拉近生命存在與天人之際之間的間接和直接聯系,在傳統與時代、學問與生活中架設一架溝通的橋梁。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大國學論有利於凝聚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有鑒於此,今年3月,國寶級學術泰斗、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接受采訪,高瞻遠矚的提出「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是一種大一統式的「文化調和」。因此我想,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學,東西南北凡吾國域內之學,都可稱為「國學」,即中華民國之學皆可稱為「國學」。在國際上,近似的名詞稱謂漢學(Sinology)或稱中國學(China Studies),現代「華學」 學者針對在當前國際社會上,西方學者把藏學、滿學等排除在漢學(Sinology)之外,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壞中國大統一之嫌的歷史時代之際,把國學稱謂「華學」 (China Studies),包括中華漢學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黃帝、蚩尤帝所有後裔民族之學,均列為中國之「國學」。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 《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一切反對中華民族文化大整合的的言論和輿論,都是對民族文化的踐踏,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大國學論,有利於中華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於五千年來積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於凝聚中華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於中華民族大團結。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 《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人文「大國學」論應與現當代西方科學思想和諧共生。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導陳思和教授提出「海派文化可以容納各種文化,並且保持各種文化之間的和諧與平衡」,我想把它借用到這里,人文「大國學」論不排斥科學,應與現當代西方科學思想和諧共生。實現陳思和教授所說「多元與規範文化的通體生存」狀態,五術六藝與諸子百家之學可以和諧共生,彼此之間應互不排斥。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 《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五術六藝與諸子百家之學可以和諧共生。五術六藝從誕生開始與就諸子百家連體共生,如果沒有五術六藝,也就沒有中國文化,沒有中國哲學,否定五術六藝等於否定中國哲學,將中國哲學拖入虛無主義泥潭沼澤萬劫不復。這是一種繁榮與腐朽共生的文化現象。如果把五術和六藝取締,中國民間信仰和倫理將失去土壤與根基,秦始皇焚書坑儒都沒有燒掉的《易經》能生存發展到現在,很能說明問題。陳思和教授提出「只有包容各種文化形態的存在,這個文化自身才可能變得多元和豐富」。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礎。只有是更加的中國的,才更加是世界的。 (以上文章摘錄自 董斌 《何謂「大國學」及其宗旨和意義?》)

3. 現代社會為什麼需要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中有豐富的當代價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民教育、中小學教育對一代代國民基本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最為關鍵。我們現在最缺乏的是生動活潑的、適合不同學齡孩子的性情教育 與生命教育,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價值觀、做人做事底線,以及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這對於國家民族的長久利益,對現代法治社會、公民社會的建構,意義十分 重大。
就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層面來說,梁啟超說過,《論語》《孟子》等經典,「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 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我們既做這社會的一分子,總要徹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識生隔閡。」這就是說,《四書》等國學經典表達的是 「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這是中國歷代志士仁人與普通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們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國文化的大傳統與小傳統是打通了的,國學具有平民化與草根性的特點。中國的民間流傳著的諺語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來自中國經典的精神,通過蒙學讀物、民間諺語與故事、戲文、連環畫、家 訓、家禮、善書等,通過家教與民間社會生活與信仰,滲透到世世代代中國人的生活世界中,成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軌范。
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其對一代又一代民眾的養育是中國的實際。國家的興盛與國學的復興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國學是軟實力。在文化小傳統中,勤儉、重 教、敬業、樂群、和諧、互信、日新、進取的觀念,無疑是經濟發展過程的文化資本。「誠敬」「忠信」思想有助於整頓商業秩序,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並改善外 部形象,提高效率,促進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釋道三教的價值觀、義利觀和人格修養論,有助於克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坑蒙拐騙的行為。在這個意義上,經 典中有當代價值。
經典中有治國理政的經驗與智慧
國學經典中的治世經驗與智慧,首先是富民教民,制民恆產。
孔子以「庶、富、教」為治國方略,強調養民、富民,富而後教。孟子的民本思想以解決民生為急務,即所謂「民事不可緩也」。孟子明確提出「恆產恆心」 「制民之產」說,主張政府一定要解決黎民百姓基本生產與生活資料的保障問題,此為養民安民的基礎。百姓的生計解決了還不夠,還須施以教化,如此方能調治民 心,和諧人倫關系,安定社會秩序。
第二是禮樂刑政的相互配置。古代禮樂刑政的配置,禮樂是文化,有價值。在「禮」這種倫理秩序中,包含了人道精神、道德價值。荀子推崇「禮」為「道德 之極」「治辨之極」「人道之極」,因為「禮」的目的是使貴者受敬,老者受孝,長者受悌,幼者得到慈愛,賤者得到恩惠。禮樂文化不僅促進社會秩序化,而且有 「諧萬民」的目的,即促進社會的和諧化,並提升百姓的文明水準。
就現代生活而言,在外在強制的法律與內在自覺的道德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即包含社會禮俗在內的成文與不成文的規范,這就是「禮」。提高國民的文明程 度,協調群體、社區的關系,促成社會健康、和諧、有序地發展,不能沒有新時代的禮儀文化制度、規矩及與之相關的價值指導。我國歷來是禮儀之邦,今天我們仍 然面臨提高國民的文明程度的任務。在這一方面,禮學有深厚的資源。
第三是擴大社會空間,提倡社會自治。傳統中國是儒家式的社會,是小政府大社會的典型。傳統中國的社會管道、中間組織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鄉約、 義庄、行會等,這些血緣、地緣性的自然團體及擴大化的社會團體,以民間禮儀、節日與婚喪祭祀活動,村社活動,學校、書院講學活動,士農工商的交往等為契 機,在一定意義上實現社會自治、地方自治。民間組織與民間自治,士人的積極參與,以及儒學傳統所倡導的公共品德,是公民社會的人的成長與全面發展的基礎, 也是現代性政治的基本內容。儒家的人禽之辨、公私義利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天理與人慾之辨,是當代公民道德重建,並以此美政美俗的重要資源。
存養「三心」,體驗「三個合一」之境
我國需建構真正具有內在約束力的信仰系統,即以「仁愛」為核心的價值系統。從長遠的、健康的、高品質的社會目標來看,儒家「仁愛」思想可以純潔世道人心,整合社群利益,調整人與天、地、人、物、我的關系,克治自我中心和極端利己主義。
這些價值對於我國社會的整合,和諧社會的建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國學與現代倫理價值——個性自由、人格獨立、人權意識等完全可以整合起來,儒釋 道若干價值觀念與現代人權、平等、尊嚴、理性、道義,不乏可以溝通之處。現代權利意識,現代法律生活,如果缺乏終極信念的支撐,缺乏深厚積累的社會資本和 文化資本之支撐,很可能流於平面化與片面化。在法治社會的前提下,構建現代文明,建設公民社會的倫理體系,需要傳統思想資源特別是儒學的支撐。儒學資源中 有大量可以與自由主義、社群主義溝通對話的內容,又不會陷入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偏頗。
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應保存、養育「三心」,即敬畏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進而體驗「三個合一」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群己合一、知行合一之境。
孔子有「三畏」,我們現代人也應有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神靈,敬畏列祖列宗的文化創造,敬畏老百姓,敬畏我們的職業、職責與職份,庄 敬自強,嚴肅謹慎。孟子講四端之心,其中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惻隱之心是仁德的萌芽,羞惡之心是義德的萌芽。培養愛心,從仁愛出發,愛父母親人,愛鄰 人他者,愛我們服務的對象,愛草木鳥獸、山水瓦石,要有切身的感受,從點滴做起。還要有羞恥感,懂得什麼事當做,什麼事不能做。人不能把自己降低為禽獸, 而要做君子。
我們追求天人合一、群己合一、知行合一之境界,這正是君子的人格境界。這三個合一是終點,起點則是講三個分立,即天人相分、群己權界的分別,知與行 兩階段的區隔,分了之後再合。從敬畏之心出發,有超越的信念信仰,對終極存在的「天」與生命存在的「地」心懷恭敬、尊重,審視「人」的有限性,才能達到 「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人與我,群與己,己與物之間充滿著矛盾,我們在現代意識下首先要明晰彼此的權、責、利的界限,然後再從惻隱之心出發,講愛 心,友善,講社群的統合與和諧。知行合一,在王陽明那裡是指良知的呈現,我們通過改造、轉化,強調理論與實踐、規范與行為的分而後合。這里也可以從羞惡之 心出發,視「說一套做一套」為恥。

4. 國學屬於學科類還是非學科類

國學屬於學科類。

" 雙減 " 政策落地之後,教育部下發《通知》,對學科類和非學科類的范圍進行了劃分。但是社會上還有人對少兒英語、數理思維、國學等等培訓是不是屬於學科培訓還存在疑問。

注意:

對此,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明確,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 ( 英語、日語等 ) 、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

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准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 。

5. 為什麼國學被國家禁止了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其實國家並沒有禁止學習國學,各種課外讀物鋪天蓋地,尤其是學前兒童的讀物,國學內容非常多,即使是小學以後,國學內容也是充斥著我們的課本中,只不過不再是單獨設一門國學課而已。

其實無論是國學、自然科學,還是其它學科的教育內容,都在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調整,盲從和盲信都不是科學的觀點,正確面對教育的調整和改革,達到汲取精華、剔除糟粕、推動向前發展為目的,關鍵是要適應世界的新形勢,既要有文化自信,同時也要學習和借鑒別人先進的方式方法,消化吸收後供自己提高使用,只要是好的,就要學習,沒有必要去區分是否是國學。

你們覺得呢?

6. 國學是學科類培訓嗎

國學是學科類培訓。

國學屬於語文類,是學科類培訓。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對涉及以上學科國家課程標准規定的學習內容進行的校外培訓,均列入學科類進行管理。



培訓課程中,與學科類存在交叉和延伸:

1、語文類:國學、書法、聽力訓練、作文、演講訓練(講課文講閱讀)、文學藝術、寫作基礎、閱讀班、故事班、比較學習等。

2、英語類:英語舞台劇、英語表演、英語作文寫作、文學創作訓練、英語演講口才、英語閱讀、英語科普等。

3、數學類:邏輯訓練班、能力提升班、思維導讀與思維訓練課、實踐課程等。

4、物理類:小小發明家(先學物理再揉實踐內容)、創新班、科技天才班、實踐能力提升班等。

7. 國學大講堂

眼下,國學熱在中國是熱浪滾滾:先是有劉心武的評紅樓,後來有易中天的《品三國》,再到如今如日中天的《於丹〈論語〉心得》、《莊子心得》……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蓋過一浪。現在到市面上去瞧瞧,品李白、品水滸、品西遊的學說也比比皆是。聽說,最近連老總們都在不惜花費高額學費(納稅人的鈛)紛紛加入到國學班。這種現象怕是惟中國才有!
當然,作為一個中國人要懂點古代文化史也是應該的,無可非議。問題是,任何事情不動則已,動輒非要轟轟烈烈,跟風全國人民一起上,這有必要嗎?按照經驗來看,實有務虛與炒作之嫌!
中國人需要復興什麼樣的文化?怎樣復興?這當然是個先要弄明白的問題,特別像中國這樣的古文化,不釐清這些問題,如惟國學是問,總讓人感覺到有點渾渾噩噩的樣子。就拿易中天的《品三國》來講,只不過是對一部半歷史性的小說進行了個性化的評說而已,有許多神化人的情節如孔明的「空城計」及「七擒猛獲」等都只是寫小說人的戲說而已,當不得真的。再說真正的三國歷史本質上要解讀的也只不過是中國人的陰謀內斗、血腥殺戮、無恥不義……用不著興師動眾地把它當作文化國粹比做香饃饃來品嘗的。
而於丹的《於丹〈論語〉心得》,其實把《論語》兩字去掉,就說成是於丹講快樂心得也沒有什麼不妥,因為她所說的,孔子的《論語》是在告訴我們快樂人生,那不是孔子說的而是於丹自己說的。
孔子的《論語》從頭至尾都在講述禮儀政治。包括仁者愛人、做人之道。強調的都是修心、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當然這個天下是皇帝老子的,跟平頭百姓沒關系的。可惜的是,那時的權貴們根本就聽不進他老的話,所以孔子一生惶惶然如「喪家犬」!而於丹女士卻幽默地說孔子的一生都在向我們訴說著快樂。我想,孔子要是知道有人在這么評價他,真不知道是會哭還是會笑!
總之,我以為,復興文化不能靠這些東西做主流——這是在講笑話,搞喜劇化!國學熱不該停留在做浮光掠影的表面文章,弄不好把糟粕當成了補葯,那就更加誤人子弟了!再說,眼下的問題是:中國人的頭腦中封建殘餘思想還很嚴重!如帝王情結,特權思想、官貴民濺、權大於法的念想還很有市場,這些都很嚴重地阻礙著中國人的法治建設和民主建設,面對這么多存在的問題,我們不去花大力氣批判、肅清!反而見怪不怪,熱衷於復古,甚至不乏有人在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得了權勢後也來火上一把,這樣的事情並非無中生有,反觀社會上腐敗不止,前赴後繼的情景,也即可見一斑。
國學熱,文化熱,如果離開了一定的度或搞錯了方向,那造成的苦果,將來吞吃的還不是我們?
你的話將被作為法庭的證詞,不要整天在這胡說八道,我們已經通知了網路公司和公安機關幫助我們查找你的IP地址了.你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8. 國學應該是什麼

有人說國學,就是學傳統文化。其實當代傳統文化應該包括3方面的內容:

1,中國歷史文化的精華,儒學中的仁、義、禮、智、信。還有釋、道等的精華。

2,外國歷史文化的精髓。如丑惡真美善,科教興國,多元經濟,自由經濟,民主,法制政治等。

3,當今世界各國的思想文化,如以人為本的因素提升,包括壽命的世界排名,幸福的各項因素提升,以及重視環境保護,食品衛生,諾貝爾獎的獲得數量,教育的先進性,福利保障的世界排名,廉潔的實施措施,提倡官員財產公示透明立法,人均收入,醫療養老慈善機構的科學良性發展與健全,等。

以上三點,就構成了當代國學的靈魂。這種集百家之長的文化,是法治的靈魂,是構建誠信社會的基石,是實現中國夢的文化精神基礎。

只有把以上三點發揚並傳播的學者,才是讓後人所尊敬的國學學者。

時代決定文化,世界政治環境的不斷改進決定文化,當代先進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升級版,是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的集匯。

所以,作為國學,必須吸收世界各國歷史的,當代的文化之精華,並傳承發揚下去,才是真正的國學。

有人問該學儒學呢,還是該學道學呢?還是學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呢?學什麼才是國學呢?生搬硬套拿過來就不好了。例如《郭巨埋兒,孝雙親》、《孫敬頭懸梁,錐刺骨》,這種學習古代文化,就是愚蠢的,還要浪費時間給人民講解裡面的埋兒,錐刺骨是不足取的。應該拿現在的孝順和刻苦學習的例子,豈不更好?何必拿古代充斥封建餘毒的個別例子教育後人呢?

因此要把先進的編集成冊,把落後的剔除,用中國當代易懂的語言敘述。才是新時代的國學。

有人說傳統文化是根,但需要糾正的是,好的傳統文化才是未來文化傳承的根,才是中華民族的興旺振興之根。傳統文化不再是狹隘的古代儒學,道學,佛學,而應該是本文開頭所述的當代世界文明文化的總匯。

總之,世界先進的,歷史先進的,我們拿來,就是我們的。我們要思想開闊,不要目光狹隘,固執的以為我們古代的就是傳統,就是國學。其實這是狹義的國學。

9. 高中畢業為什麼要惡補國學

正因為不讓自己以後或大學畢業了才去學習來得早··學學更 健康

中華國學奠基人——伏羲
國學,一國所固有之學術也。一般來說,國學一般是指一個國家的傳統歷史文化與學術,因此也可以稱為是國家的文學或學術。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也有學者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目錄

國學延革
國學誦讀
國學內涵
國學境遇
經典著作
國學名家
章太炎

展開

國學延革
國學誦讀
國學內涵
國學境遇
經典著作
國學名家
章太炎

展開

國學概念
[1]國學,「National literature」「National Culture」。一般提到的國學,是指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因此,廣義上,中國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都是國學所涉及的范疇。
所謂國學,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哲學、科學、技術、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旁及書畫、音樂、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諸多方面。「國學」之名,始之清末。其時歐美學術進入中國,號為「新學」、「西學」等,與之相對,人們便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統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等。
國學也可以指中國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及學說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這些思想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論述如何治理國家。對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有很深遠的影響,慢慢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
學者黎黍勻等人認為,國學的定義一般認為應該是指國家的文學總稱。相對古代,我國一般簡單劃分人的能力為「文能力」與「武能力」,因此「文學」跟當代的狹義專門指文學作品是不一樣的,文學可以理解為「文」類的學科。類似的稱呼還有國家的語言稱為「國語」,國家的語文稱為「國文」,國家的歌曲稱為「國歌」。他認為,我國歷史上一直以文學而著稱,體裁有古文、詩、詞、歌、賦、小說、音曲等等不一而足,內容包含了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術數、醫學、星相、建築等等方面。這些藝術文化,都屬於文學范圍,與西方的「科學」作品有明顯的區別。把這些藝術文化都統稱為國學,是比較合適的。同樣,國學在任何國家都可以稱呼,比如印度也有印度的國學,埃及有埃及的國學。因此,國學的詞彙,一般指一個國家的文學通稱[2]。
概念的內涵
國家之文學,才是國學之根本。學者黎黍勻認為,國學內涵包括了有國家文化與藝術特徵的各類學科,這些學科具有歷史性、延伸性 、發展性、現代性、國家性。其中歷史性體現在古代文學的出現和影響力,比如《孟子》的學說,在各個時代有重要影響力,屬於歷史性質。
延伸性
包括了持續性和同化性。歷代有印度佛學與我國陰陽學說的結合,形成了中國佛學的體系,以及各個學科互相滲透同化。最明顯的是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比如我國各個少數民族的診斷、醫學作品幾乎都有中醫陰陽理論的表現和應用,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也有互相同化的特徵。
發展性
包括了該文化或藝術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持續影響力。如儒家自孔子之後,不斷出現了朱熹、王陽明等人的豐富和發展,以及在宋朝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重視,使其影響力及發展顯示出強大生命力。
現代性
包括了該文學在當代的指導意義和當代的價值。比如《世界文明史》威爾.杜蘭認為:「或許除了《道德經》外,我們將要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找智慧的精妙。」這是國學在當代的生命力和客觀影響力,也是國學本身的價值的體現。
國家性
包括了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特徵,能夠明顯區別於他國的文化,具備世界范圍內的獨特性。而印度的佛學與中國的道德經,有相似點也有明顯的區別特徵,埃及的太陽文化與中國的陰陽文化既有相似點也有明顯差異。這些都是各國文學的國家特徵,民族特徵。
我國國學能夠體現了以上的內涵,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體系,具備深遠的影響力和同化力,這是很客觀存在的事實。
大國學概念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秦磚漢瓦,非秦(有英語China為證)即漢(Han Studies),自漢代以降,國力鼎盛,海外又稱大漢民族之學為「漢學」,考據學雖然證實「漢學」一詞至遲在南宋已較常見,狹義所指為兩漢時期的經學學術思想,而漢代人研究經學著重於名物、於訓詁,後世因稱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但海外所指漢學,或者又可理解為漢民族之學,即對中國的研究,尤特指關於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囊括中華六藝五術范疇。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五術指:山、醫、卜、命、相等五術。「國學「,更有寬泛的解釋。如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統統收於國學囊中,如此,則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都能統稱為「國學」,其中除了佛教是外來宗教,基本全是誕生於中華本土,所以,國學又稱為「中國學」、漢學。《史地學報》闡釋國學:「國學之為名,本難確定其義。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國學。分析為言,則中國原有學術,本可分隸各種學科」。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復旦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博導陳思和教授提出「海派文化可以容納各種文化,並且保持各種文化之間的和諧與平衡」,我想把它借用到這里,人文「大國學」論不排斥科學,應與現當代西方科學思想和諧共生。實現陳思和教授所說「多元與規範文化的通體生存」狀態,五術六藝與諸子百家之學可以和諧共生,彼此之間應互不排斥。人文「大國學」論應與現當代西方科學思想和諧共生。(本段大國學概念全部出自南柯舟《國學熱中談國學:談談中華大國學圈》等文)[3]
編輯本段國學延革
最初,《漢書.藝文志》對國學有一個基本的分類,將其分為六個部分。這六部分構成了國學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六藝有大六藝,小六藝。小六藝是六種技術:禮、樂、射、御、書、術。是具體培養人的人格和各種技能的。大六藝,就是六經。任何時候,經總是排在首位的。這就是中國的精神,是國學精神裡面很重要的東西。 第二部分:諸子百家。諸子如同皇帝出行時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職。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農家、縱橫家、小說家等。 第三部分:詩賦。詩和賦不一[4]樣,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漢書"藝文志》里有《詩賦律》。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賦,而我們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書。兵書在古代知識分類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後面講的術數和方技被看做是實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術數。譬如作為占筮的《周易》。 第六部分:方技。房中術、醫術都是方技。定義「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指傳統的中華科學、文化與學術。燧人氏根據天文觀察做《河圖》《洛書》,一般連稱《河洛》或《河圖洛書》,是國學的奠基者;伏羲據《河圖洛書》推演出八卦五行,即由《河圖》推演出八卦,據《洛書》抽象出五行,是國學體系創立的完成者。

國學奠基人——孔子像
國學就是中華傳統治學方法,最初分為象數派自然科學和義理派人文學術,就是今天的自然國學和人文國學的雛形,道家和儒家分別是兩大學派的代表和核心。從明代起,國學詳細分為質測、通幾、宰理三學,質是區分,測是測量,質測就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通是通達,幾是根本,通幾就是哲學和人文科學;宰是主持,理是管理,宰理就是社會科學。明代國學劃分,視野開闊,質測、通幾、宰理三學相當於現代學術的自然技術科學、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包含了人類學術的全部,體現了中華學術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國學的真正氣魄。
但是,清代國學退化為義理考據辭章,僅相當於現代學術的哲學史學文學。可以說,清代以後的國學已經無法代表中華學術的廣闊視野和基本精神。
西學東漸誕生國學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國學與西學的論戰。深究國學的本名原意,原指國家學府,如古代的太學、國子監。單純的說國學,乃獨指經、史、子、集部的語言文字經典訓詁學問。自西學東漸、文化分流轉型以來,為區別於西學,時人把我國的「六藝、五術」「諸子百家」統統稱之為「國學」,西學繁衍於東土,東學式微,現代自五四以來的新青年運動前後,一些國學大師們,為保護國學而開始和西學論戰,西學派認為全盤接受西學,而國學家們則誓死保衛祖宗們留下的五千年菁華文化。21世紀初期,科學終結論在西方興起,中華雖然較少認同科學終結論者,但後現代主義的科學文化派與中華科學傳統文化派對科學主義者展開了前後夾攻,論戰再次爆發,不過擁護西學的科學主義者已經轉為守勢。事實表明,所謂科學的終結僅僅是西方科學的極限已經顯露出來,而東方科學的復興暨科學的革命則剛剛開始。國學本為我國之獨有,但在中華近代歷史時期,由於中西之學的分野,國學與西學在國內開始逐漸分流發展。在中國大陸,國學曾因破除四舊而遭塗炭,文革結束的改革開放以來後,國人的思想學術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繁衍擴大,枝盛葉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國學」復起至今。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歷史觀
談到對國學的觀察、思考和認識,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執行會長鄧衛東提出了嶄新的國學觀。
國學,首先是自然國學。國學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國學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國學是天地根是天長地久是天尊地卑,國學是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國學是生生謂易生生不息是綿綿若存,國學是自然是客觀,是偉大的規律,是永恆的真理。在很多人為歸儒歸釋歸道以及國學與馬克思主義等等問題糾結紛爭的今天,回歸到最初最基礎的面貌去認識國學,有著更加清醒而緊迫的現實意義。
國學,其次是生命國學。國學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國學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學是油鹽醬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聖成賢,是成長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機」的時代,在機會主義泛濫的今天,生命國學有可能讓我們更加真實而幸福。
國學,再其次是家庭國學。國學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國學是家和萬事興家興財源旺,國學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據地,是在高壓環境下不竭的動力加油站,是在充滿了誘惑的社會裡面的指南針定海神針,是在劇烈變化的時代裡面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在強調個性解放以及民族創新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強調家庭、家族、國家、人類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國學觀念。
國學,還是公益國學。國學就是《易經·系辭》裡面講的公益:周乎萬物道濟天下。國學就是《論語·雍也》裡面講的公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國學就是《老子》裡面講的公益: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國學就是《禮記·孔子閑居》裡面講的公益: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國學就是《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裡面講的公益: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國學就是《孟子·梁惠王下》裡面講的公益: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國學就是《張子全集·近思錄》裡面講的公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國學就是《岳陽樓記》裡面講的公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國學就是魯迅的《自題小像》裡面講的關於:我以我血薦軒轅。國學就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講的公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國學就是最大化的利益天地利益父母利益眾生利益萬物利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市場經濟商品社會的今天,在權錢和慾望涌動的今天,高揚公益國學的旗幟,絕對不僅僅只是一種象徵。
國學,不僅僅是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先進文化,不僅僅是時尚文化;也不僅僅是自然國學,不僅僅是生命國學,不僅僅是家庭國學,不僅僅是公益國學;國學更是一種起源於原始太初而傳承於歷史現實的活著的正在繼續的中正文明、和諧文化,是中華民族核心的價值理念和追求,是數千萬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是中華母親的乳汁,是中華兒女的血脈、精神和靈魂,是中國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接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今天,老百姓國學仁為己任任重道遠。
機構沿革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指學問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它興起於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後思想學術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擴大,1980年代後「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數理、天文、算學、地理、博物、農學、化學、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自然國學以道家為核心和主流;人文國學以儒家為主流和核心;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百家、儒道釋三家國教等,道儒兩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墨法兩家輔助,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清代以後專注人文學術,如《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民國後承續清代,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傳統國學《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於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四庫」指經、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國學」是指中國傳統科學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科學文化中的精華相融的學術精髓簡稱。它是新一代應該了解的知識之一。
入門書目
背誦老子《德道經》(多數版本是《道德經》,因道經在前或德經在後而命名),古文較好頭腦較快,可以理解後背誦。古文不好乾脆直接背誦。《老子》文字古樸簡潔,多背幾次內容自然明白。驗證手段,內省靜坐,無中生有。讓大家只讀《老子》有這樣幾個原因:1、老子是孔子老師,《論語》在某種意義上是《道德經》的闡揚,所以看了老子容易懂得論語許多語言的出處。2、諸子百家中名家、法家等等的名稱都源於《道德經》。3、《道德經》並不僅僅是人文經典,也是自然科學經典。內涵廣闊。有韓國學者說《道德》是人類第一部理論物理學著作,西方卡朴拉等許多學者持有這種觀點。4、老子是道家的承前啟後者,即黃老道家的後者,老莊道家的前者。也就是說,不懂《黃帝內經》的可以先看《老子》,不懂《莊子》的可以參看《老子》。看過《道德》後,有兩個途徑,一是自然科學工作者的閱讀途徑:老子——通讀《三玄》,即通讀易,內經,老子(3玄有另1人文說法,略)。——通讀《三玄》後可以看任意自然科學典籍,各科大致有:天學,各種星經。地學,山經,水經。生物博物,爾雅,本草等。數學,算經。邏輯學,《尚書.洪範》,五行志。數理邏輯,《易》體系諸書,包括《皇極經世》。實驗科學,參同契,內景經。核心學科,內經,醫典。農學,神農書。技術科學,《夢溪》、《天工》等等。
二是人文學者的閱讀途徑:老子——論語——通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歷代作品。
甲方法。上述途徑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途徑,只是快速入門的途徑。中華文明即包括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的所有中華知識體系,全部源於《易》,伏羲首造。不含《經》,《經》是文王孔子後來加的文字註解。因此,如欲根本解決問題,直讀《易》。《易》無文字,只有卦爻(即象和數),要讀懂它,必須演卦,就是排列卦爻。排列久了,含義自然知道。驗證手段:內省工夫。知《易》後,其餘經典皆為坦途。本途徑多數人會認為過難,但也有少數人適合這樣,所以最後講。
另外,還可以從梁啟超先生的《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中獲得閱讀途徑:(甲)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系書類 -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 (丙)韻文書類 - (丁)小學書及文法書類 - (戊)隨意涉覽書類。[5]
國學意義
有鑒於此,2009年3月,國寶級學術泰斗、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院接受采訪,高瞻遠矚的提出「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又共同構成中國文化這一文化共同體。」是一種大一統式的「文化調和」。因此我想,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學,東西南北凡吾國域內之學,都可稱為「國學」,即中華民國之學皆可稱為「國學」。在國際上,近似的名詞稱謂漢學(Sinology)或稱中國學(China Studies),現代「華學」 學者針對在當前國際社會上,西方學者把藏學、滿學等排除在漢學(Sinology)之外,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壞中國大統一之嫌的歷史時代之際,把國學稱為「華學」 (China Studies),包括中華漢學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黃帝、蚩尤帝所有後裔民族之學
國學誦讀在中國具有3000年以上的習慣,從封建社會的私塾到當今學校的晨讀,
雖然國學不是哲學,但是國學的發展史囊括著中國幾千年來的哲學發展脈絡,國學無法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單一的揀出來,設立學位要找基本依據,全面復興中國的國學文化
國學教育
在大學里設立[1]學位,有人說「國學學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實,國學包括哪些領域和范圍本身並不模糊。國學分為小國學圈與大國學圈,小國學圈僅僅限於經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國學圈則囊括五術、六藝、諸子百家之說。國學隨著西學漸淫東學式微之際經波瀾起伏而日漸風起雲涌,走到今日實屬不易,國學是伴隨中國傳統文化而生長的、伴隨中國歷史而發展的。在21世紀的今天,國學教育除了傳統的吟誦踐習之外,以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為代表的國學機構,採用了更多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擴充了國學的內容,豐富了國學的表現形式,使國學教育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國學是專供上層貴族子弟入學的學校,分為小學和大學兩級。王室和諸侯各國所辦的小學,其名稱和規模大小,都差不多;而所辦的大學,不但名稱各不相同,而且規模大小也相差很多。首先,在名稱上,王室京畿的大學,是天子之學,由王室直接管理,叫做辟雍;諸侯國都的大學,是諸侯之學,由國君直接管理,稱為泮宮(或頖宮)。其次,在建築規模上,辟雍修建在形似圓璧的土台上,四周有水,如同在一個小島上建起一座學校;泮宮修建在形似半壁的土台上,東、西、南三面有水,如同在一處半島上建起一座學校。泮宮的規模只有辟雍的一半。呂思勉曾說:"這是表明辟雍乃天子獨家擁有的學校","諸侯得殺其制","以其半以示詘於天子"①。國學招收的學生,自元士以上的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學。《禮記·王制》說:"凡入學以齒。"鄭玄注釋:"皆以長幼受學,不用尊卑。"粗粗一看,好像西周的國學,凡是貴族子弟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能入學,毋需再分尊卑等級。其實,這條"入學以齒"中的"齒"字,卻很有講究。恰恰是在這一"齒"字上,嚴格區分出尊卑貴賤,維護了森嚴的等級制度。西周王室的宗族,有大宗和小宗之分,此外還有遷宗(分支)的規定。在臣屬之間,又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層層嚴格的等級關系。這些人的子弟雖然都有資格進入國學,但是"子隨父貴",在入學的年齡上,也得按照等級差別,有早有晚。最低的元士一級,其嫡子和餘子(妾所生之子)上小學的年齡,也要相差兩歲。這是奴隸制教育的特殊現象,也正是"齒"字的實際含義。貴族子弟入學年齡,分為三種情況:王太子,8歲進入小學。7年讀完小學,15歲升入大學。公、卿的長子,大夫、元士的嫡子,13歲進入小學。7年讀完小學,20歲升入大學。嫡子以外的諸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即餘子,也稱眾子,15歲始進小學,7年讀完小學,23歲升入大
當代的國學,很多人都在推崇,甚至辦了很多的國學培訓機構,但是,一不小心就成了偽國學。
首先,國學對自己的學科規定表明其不屬於現代學術體系。第一,國學以儒家經典為主要對象,是文史哲等混融在一起而未分化的人文學科。它的「經、史、子、集」四部分科,也不具有科學性。
國學以儒家經書為主要研究對象,不僅脫離現實,學術價值也有限。即使研究儒家經典,也不是傳統的研究方法,而是需要哲學、歷史學、社會學、文學、語言文字學等多種現代學科的分門別類的研究,而不是傳統的、未分化的經學。
其次,國學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現代的、科學的。它信守儒家觀念,以註解、闡釋經書為主要方法,實際上是以意識形態論證代替了學術研究。現代學術已經獨立於意識形態,把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加以區分,
經部
——儒學經典

經史子集四部正名
何謂國學?
國學是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產生的名詞,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必多說,學術上的時代主題是西學東漸。
國學傳播機構。綜觀當前全球文化現狀,中國傳統文化已漸呈蓬勃復興之勢,

熱點內容
法院招財務 發布:2025-01-23 10:05:18 瀏覽:808
荊州法官助理 發布:2025-01-23 10:00:17 瀏覽:152
寵物進酒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10:00:14 瀏覽:454
玉樹州法院升 發布:2025-01-23 09:45:37 瀏覽:513
通遼律師在線咨詢免費熱線 發布:2025-01-23 09:25:08 瀏覽:472
新勞動合同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01-23 09:20:33 瀏覽:898
道德經女門 發布:2025-01-23 08:29:27 瀏覽:651
經濟法練習題董事會的職權 發布:2025-01-23 08:24:19 瀏覽:510
朝陽幾個法院 發布:2025-01-23 07:57:48 瀏覽:475
商標權利人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7:37:58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