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國家能源

法治國家能源

發布時間: 2022-06-30 16:22:49

『壹』 研究 政……治 ,最發達的國家是哪個國家

政治制度的完善先進與否,沒有一個相對客

觀的標准,在不同意識形態的主導下的不同國家

民族基本都認為(統治思想)本國的制度是最優越



如果非要評個優劣,大概只有美國稱得上是

最發達吧

首先,美國如今的政治制度糅合了盧梭的民

主共和以及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基本上是世界

上民主化程度最高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其次,美國目前可以看做是相對意義上的法治

國家,基本是在既定製度下的人治,以制度治

國,最典型的就是三權分立體制。它保障了國家

權力不會因為某個人某個總統而失控。

現在看似特朗普鬧得很兇,搞得美國烏煙瘴

氣,但是,不可否認,他的做法確實極大的鞏固

或者說擴大了美帝的霸權地位。並且,總體上他

還是在權力運行的合理區間內行事。最次,哪怕

他將要失控,也還有其他組織,比如參眾兩院,

法院等制衡。總之,就是權力依制度運行,能最

大限度的保證國家的穩定,

『貳』 依法治國,如何做好降耗減排

1.完善法律框架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精闢概括:「一個統一」和「四個制度」。「一個統一」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節能減排也必須納入國家的法律法規體系。

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節能減排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德國的《廢棄物處理法》最早制定於1972年。日本早在1979年就頒布實施了《節約能源法》,後來又對其進行了多次修訂,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該法對能源消耗標准作了嚴格的規定,並獎懲分明。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國,美國的法律法規就能源消耗和污染標准進行嚴格、詳細的限制,任何企業如有違規行為,該企業和政府執法部門都將面臨非常大的社會壓力,如果一家企業被判處違反節能、潔能法規,處罰將非常嚴厲,要麼倒閉垮台,要麼常年承擔清理污染責任而負擔沉重。

因此,我們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體系,使能源消耗、廢棄物處理有法可依,而且要嚴格執法,不能讓「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

2.加強制度建設,不僅要規定具體,而且要狠抓落實

為了有效地實施節能減排的相關法律法規,並實現其提出的相應目標,歐美各國政府先後配套出台了各種制度,使節能減排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得到切實具體的落實,並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第一,對能源消費總量不同的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制度,即根據能源消耗多少對能源使用單位進行分類,規定不同的降耗標准;第二,對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人員實行「節能減排管理師制度」,由國家統一認定節能減排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格,並加強對節能減排管理人員的培訓;第三,對用能產品(如家電)強制實行能效標識制度,所有商品房在銷售合同等文件中要載明耗能量、節能措施等,以形成企業內在的動力機制。

3.利用市場機制

為促進節能減排,歐美國家無論實行強制性政策還是實行誘導性政策,其立足點都放在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上。也就是說,歐美國家節能減排能取得重大進展,是其政府政策和市場機制相互配合的結果。

比如,歐盟成員國實行的固定價格法和固定產量(比例)法,對歐盟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特別大。固定價格法是指國家確定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上網價格(大大高於化石能源發電的價),而發電量的多少由市場決定。這些國家通常由國家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產商簽署1015年的采購協議,協議期間價格基本固定,有力地促進清潔電力的大量生產和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商追求規模經濟效益。

節能減排工作既需要有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和支持,更需要經市場「無形之爭」的培育和考驗。

建議完善電力谷峰分時電價辦法、降低小火電的價格,實施有利於煙氣脫硫的電價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余熱余壓、城市垃圾發電;合理調整原水和各類用水價格,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等。

4.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將清潔生產、生產和生活廢棄物回收利用、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等融為一體的經濟運行模式。最大特點是資源節約和廢棄物循環利用,既以單位產出資源消耗減量化為手段,實現廣義節能,而且可以從源頭和全過程預防污染產生,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和無害化。可見,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的最有效途徑。

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出現兩種層面的循環:

一種是在企業層面上建立的小循環模式,其方式是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

另一種是區域層面上建立的大循環模式,即工業園區層面的循環經濟。把不同工廠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在自身循環利用的同時,成為另一個企業的能源和原料。

發展循環經濟在我國農村是個重點,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政策激勵,林牧副漁各業可以在政府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互為前提,互相利用。

5.依靠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的重要保證。計算機在1946年剛問世時,擁有8000個電子管,體積特別龐大,而集成電路技術讓它逐漸瘦身,成本也越來越低廉。節能減排同樣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需要政府扶持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近年來,歐盟成員國依靠政策引導,開發出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技術,通過不斷改造工業制
6.改變我們的生活觀念

我們要時刻想到中國是一個人均佔有資源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應盡量避免別墅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適當發展城市的亮化工程等。

『叄』 如何加強國家生態安全的法治建設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肆』 能源法律法規為什麼難產

我國能源法律法規體系正面臨這樣的窘境:《能源法》長期缺位,一些上世紀出台的法律內容與能源發展嚴重脫節,油氣、核電、能源監管等領域單行法缺失,一些法律條文在實際執行中形同虛設。《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可再生能源全額收購制,但實際上並沒有嚴格執行。」
2014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在研究能源安全戰略時,提出建立健全能源法治體系,啟動能源領域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需要修訂的法律法規包括,能源法、電力法、石油天然氣、原子能法、能源監管條例等。
3月9日,在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討論中,能源法律體系與行業發展不適應等問題被代表、委員關注。在經濟界別的討論中,全國政協經濟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吳新雄建議,應抓緊出台《能源法》,修訂《電力法》。特別是當前,分布式電源接入規模擴大,區域電網結構發生變化,舊有的法律規定成為能源發展的障礙。
另一個尷尬的狀況是,現有的法律規定與政府部門簡政放權的戰略相互矛盾。如,國家支持清潔能源發展,鼓勵分布式電站建設,但按照《電力法》規定個人售電必須拿到行政許可證。

『伍』 列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

包含經濟、社會、環境和制度四個方面16項指標。

1、在經濟主題方面,有人均GDP、非農產業就業比重、恩格爾系數、城鄉居民收人4項指標;

2、在社會主題方面,有基尼系數、社會基本保險覆蓋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出生時預期壽命、文教體衛增加值比重、犯罪率、日均消費性支出小於5元的人口比重7項指標;

3、在環境主題方面,有能源利用效率、使用經改善水源人口比重、環境污染綜合指數3項指標;

4、在制度主題方面,有廉政建設、政府管理能力2項指標。

(5)法治國家能源擴展閱讀

內容來源

1、十八大報告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與「建成」一字之差,但意義深遠。

「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深入,其內涵和意義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在20世紀末基本實現「小康」的情況下,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十九大報告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習近平提出,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到那時,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習近平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陸』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大亮點是什麼

這兩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只要說出來言之有物,就能算作亮點。畢竟這次全會為我國國家治理新思路、法治建設總布局,做出了一些開創性的東西。下面也是網上搜集來的。

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2、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3、憲法監督: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
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發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4、民法典: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
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投資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礦產資源、農業、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規,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公平交易、平等使用。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反對壟斷,促進合理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5、反腐立法: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完善懲治貪污賄賂犯罪法律制度,把賄賂犯罪對象由財物擴大為財物和其他財產性利益。

6、審執分離: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
完善刑罰執行制度,統一刑罰執行體制。改革司法機關人財物管理體制,探索實行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權和審判權、檢察權相分離。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作出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7、巡迴法庭:審理跨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辦理跨地區案件。完善行政訴訟體制機制,合理調整行政訴訟案件管轄制度,切實解決行政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等突出問題。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加大對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行為的懲治力度。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8、終身負責制: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
明確各類司法人員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准。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陪審權利,擴大參審范圍,完善隨機抽選方式,提高人民陪審制度公信度。逐步實行人民陪審員不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審理事實認定問題。

9、依法治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依法治軍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健全適應現代軍隊建設和作戰要求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嚴格規范軍事法規制度的制定許可權和程序,將所有軍事規范性文件納入審查范圍。健全軍事法制工作體制,建立完善領導機關法制工作機構。改革軍事司法體制機制,完善統一領導的軍事審判、檢察制度,維護國防利益,保障軍人合法權益,防範打擊違法犯罪。建立軍事法律顧問制度,在各級領導機關設立軍事法律顧問,完善重大決策和軍事行動法律咨詢保障制度。改革軍隊紀檢監察體制。

10、防範外部勢力:防範和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
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依法行使中央權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內地與香港、澳門經貿關系發展和各領域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運用法治方式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規,依法規范和保障兩岸人民關系、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運用法律手段捍衛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這個解讀《當代陝西》黨建版有

『柒』 我國能源立法的特點

由中國能源法研究會舉辦,以「推進依法治國與完善能源立法」為主題的「2015能源法年會」近日在黑龍江省大慶市召開。

會議圍繞「能源革命、能源安全與能源法治」、「能源立法"立改廢"與能源法律體系建設」、「《能源法》的立法契機與制度選擇」、「國外能源立法與我國能源立法的比對與借鑒」等議題展開為期數天的討論,為國家能源行業立法積極建言獻策。

據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送審稿)繼2008年提請國務院審議後,又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急需的項目,於2015年被列入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而此次會議正是為配合目前正在進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送審稿)》的修改工作,落實《中國能源法研究會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的「建設特色突出的能源法治智庫」、「服務支持國家能源立法」等目標和精神,在新形勢下,重新梳理我國能源立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能源立法滯後的體制、制度和機制等方面的深層次矛盾及原因,借鑒國外能源立法的成熟經驗,對《能源法》基本框架進行科學的頂層設計,結合實際對《能源法》(送審稿)進行深入研究及修改,推動該法盡快出台,促進能源法制建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並明確提出制定和完善能源方面法律法規。一些多年未有改觀的事項,也提示著我國能源立法工作亟待提速。今年,國家相關部門發文強調,抓緊修訂電力法律法規。我國能源立法或將進入新階段。

此次會議,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國家能源局、中國法學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大慶油田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均有出席,各大能源企業法律顧問、行業協會法律部門負責人及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實務部門從事能源法研究的專家、學者共近百人參加。

『捌』 如何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一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加強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近年來,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過去五年間,僅國務院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39件法律議案,制定、修訂了137件行政法規。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改革和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立法工作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要進一步增強政府立法工作的計劃性和針對性,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按照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繼續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產品質量和安全、規范政府自身行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的立法;特別要注意加強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質量。要創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機制,擴大立法工作的公眾參與。在法律法規起草、修改過程中,要通過組織聽證會、論證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原則上要公布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二是推進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政府的組織、政府的權力、政府的運行、政府的行為和活動,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准繩,都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須與憲法和法律保持統一和協調。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核心的現代行政執法觀念,形成職責許可權明確、執法主體合格、適用法律有據、問責監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機制。合理界定和調整行政執法許可權,明確執法責任,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強對行政收費的規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執法財政保障機制。健全行政復議體制,完善行政補償和行政賠償制度。認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訴訟權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護。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保持清正廉潔,促進行政執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加強執法監督,確保行政權力正確行使。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服務,確保權力正確行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要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綜合運用各種監督形式,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真正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組織法制和程序規則,保證政府權力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行使。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大力推進執法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力度。改善和加強新聞輿論對行政執法的有效監督。切實強化政府層級監督,充分發揮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的作用。要把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作為重點,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確保監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積極探索法制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形式,善於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多種傳媒,精心組織各種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強法制教育的科學性、准確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憲法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權威,使憲法在全社會得到遵守。加大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牢法治思想基礎。法律對社會生活的規范、引導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過權利義務機制實現的。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中,必須強化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既要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也要增強法治意識和義務意識。具體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權利的行使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國家保護合法的權利;國家提供權利的保障、救濟和保護。只有讓每個公民都樹立了正確的法制觀念,自覺在法制框架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才能夠真正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實處,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玖』 依法治國的角度講,如何推進節能減排,生態環境的保護

(一)增加節能減排的財政投入 財稅政策對節能減排具有激勵和約束作用。通過財稅政策等措施將環境污染成本內部化,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推進污染減排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二)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循環經濟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其根本特徵是資源的綜合利用,生產和消費污染排放最小,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三)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四)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性任務,也是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財稅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五)改革和完善稅費制度在目前稅費改革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節能減排的因素,努力挖掘稅費政策在節能減排中的潛力。

熱點內容
朝陽幾個法院 發布:2025-01-23 07:57:48 瀏覽:475
商標權利人鑒定結論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7:37:58 瀏覽:408
行政法律關系的不對等性 發布:2025-01-23 07:28:29 瀏覽:228
勞動法團建 發布:2025-01-23 06:38:49 瀏覽:868
公司法律顧問年度總結報告 發布:2025-01-23 06:30:36 瀏覽:143
經濟法合同法提綱 發布:2025-01-23 06:30:27 瀏覽:456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