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德
㈠ 道德經的德怎麼理解
道德經的德怎麼樣理解?這個德指的是道的顯化。道是無形無相的,你是看不見的,你也不知道它的功能是什麼樣子,所以道要通過德來顯示它的功能。所以道是本體德是功用。我們觀察天地宇宙的過程中就是要觀察德這一方面的功能。從德來推導德的作用。因此這個德的意思就是功用、功能,德是來演化道的,讓你知道「道」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所以德非常的重要。千萬不要認為是道德思想品德的意思,這就大錯特錯了。老子的道德經,怎麼可能跟你講品德。他講的是天地宇宙的功用對人體的影響,人在這個宇宙中要怎麼去與宇宙和諧相處,這才是道德經的作用。
㈡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1、道德經復的德可以理解為德行、品制德修養。
2、在道德經中,這個德是不能離開道的,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體用關系,道是體,德為用。所以對德也就不能單純停留在品德或德行上理解了。
3、道可以描述為,本來具有的、就應該這樣的一種規律、准則或規范;而德就是對道的具體實施,也就是依道奉行者所表現出來的具體行為。
4、而老子所提倡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上德,這個上德簡單說,就是依道奉行,而不以自己有德來自居,是對無為而無不為的真正實施和體現。
㈢ 道德經中的德指的是什麼
《道德經》一文中提到「德」的有十二章。
一、「德」的涵義
「德」在《道德經》歸結為兩層含義:
(1)德者,得也,少則得。23章:「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德通得,得,少也,少則得,行得則與得同體。言隨其所行,故同而應之。
(2)從道就是德。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惟以虛無為德,然後乃能動作從道。
二、德之具體表現
既然得之於道的就是德,德一定是符合道的原則。那麼就可以由道的狀態以及運行規律來推論德的具體表現。老子在文中其實已經從侯王統治、戰爭、日常事務等方面對德的具體方面進行了描述。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對內靜養。
因為道對萬物不偏不彰,不炎不寒,一視同仁,所以能做到無欲,無欲便自然能靜,即通過去欲的方式達到靜養的目的。3章提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王弼:可欲不見,則心無所亂矣。即不要有那些可以引起人們的私心、雜念,人們的心自然就靜下來了。在26章中提到:「重為輕根,靜為燥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45章中提到:「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在王弼看來,凡事有本末,清靜無為就可以保全物之真性,帶領天下走上正道。內里清凈自然不妄為,即清靜便能無為。
在第2章中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萬物都是自足的,皆備智慧,聖人只需要順著物之本性適時的引導就好了,所以也不必貪功居位,只有不居功,功勞才能長久下去。另外知足也是去欲靜養的方式。
(2)對外虛空。
因為道體涵蓋萬物,是一個整全,像山谷一樣包容萬物。「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又像大海一樣能容納川流「辟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大海。」所以得於道之德也是虛空的。虛空就意味著對待事情沒有一些成見和定法,完全根據客觀現實,找出最佳方案處理事情。所以老子主張聖人要不自見,不自是,不自彰(24章)。不要自我炫耀,拋開我見,迎接真知。還要去甚,去奢,去泰。
(3)貴柔。
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即是道。這個過程是不斷適應順應自然、順應社會、順應人心的過程,時時處處要求守柔的品質。所以老子在64章中指出:「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要順從自然規律去行事,不爭也是柔的體現。
三、道之用
道德經一書中有多處提到「道」的功用。14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無形無相者,是萬物之宗,雖然今古不同,時移俗易,道也一直發揮作用。萬物因道生長,在第57章中提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其實道體現為無為,道的功用更多是「無」在發揮功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是便利,無才是用。在69章中提到:「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出兵打仗看不見他的行列,伸出無形的臂膀,真大起來,具有無敵的力量,這種無形的力量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無的功用。
四、為政、治國主張:無為而治
第80章中提到:「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章遭到很多學者的批評,認為老子是個復古保守者,其實,我認為應該從老子所處的時代來看待小國寡民的價值。老子所處的社會是諸侯國間連年征戰,民不聊生,田園荒蕪,盜賊四起的社會,給人民帶來無窮盡的災難。所以老子說:各諸侯國的國土面積小就小了,民少就少了吧,不要再互相侵犯了。老子希望通過教導侯王無為的方式來達到諸侯國之間相安無事的狀態,進而達到真正的天下太平。在老子看來,這也是天下大治的表現
㈣ 道德經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4)道德經德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㈤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德又是什麼
《道德經》的「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德」是老子把這種法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㈥ 《道德經》里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 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德經》的這段闡述本身就是一種很哲學的說法,其實換作我們通俗的理解可能會更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說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很多都是與「錢」相關的,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人心所向。同理,人們為什麼要設置法律法規,要普及仁義禮教,因為有人在違法,有人在違信違德。
綜上所述,老子的《道德經》向來被看作是人類為人處世的准則。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道是體,德是用。道是宇宙的本體,德是萬物實踐道之用。
㈦ 《道德經》中「道」和「德」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嗎
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
㈧ 什麼是《道德經》的德
「道」是老子勉強對宇宙最本質的一種稱呼,有點像是一種源動力和法則
「德」是老內子把這種法容則運用到人類身上的規則,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通常「德」會跟「道」一起使用,就是宇宙的法則需要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合稱為「道德」
㈨ 老子《道德經》中的"德"是什麼意思
德:心行、行為。德的甲骨金文象形有目有心有行。
《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該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原文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俗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
以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引自網路)為例:「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對其中「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的各家解讀可謂是多如牛毛,然而在最早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對應的第一簡中根本就不是「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幾個字,而是「絕智棄[下+又],民利百[人+不]」
《道德經》的版本有多種,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郭店楚簡本等不同年代王公貴族隨葬的《道德經》版本。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比馬王堆帛書本的《道德經》年代早100多年,其它版本,傅本、河本、想本、王本、今本都是漢代以後的版本。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㈩ 道德經的「德」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顧名思義,講的是道和德,先有道而後有德,德不過是道在人類社會的折射,因此,道遠比德更重要。所以,說清了道,德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什麼是道?古往今來,大家都是稀里糊塗矇混過關,道就成了胡說八道的道。所以,對於《道德經》的解讀,絕大部分都是胡說八道。
什麼是道?老子在《道德經》里說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什麼是道,看起來老子也不知道。道,就是不知道的道。不過,老子雖然不知道道是什麼,總算知道道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面這句話怎樣解釋?人法地,就是人類的生存要遵從地理條件的規律;地法天,就是山川河流季節變化的方式要遵從於地球運行的規律;天法道,就是地球的運行要遵從於天地運行的規律;道法自然,就是天地的運行要遵從於宇宙生成滅亡的規律。
所以,道,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是天地要遵從的法則。而這個法則的具體內容,老子當然不知道。
實際上,以上的說法也可以說成是人法天地,天地法道,道法自然。如果要打個比方的話,就是士兵聽班長的,班長聽排長的,排長聽連長的。
到這里,老子的說法非常正確。但是之後,老子開始犯一個原則性的錯誤。
既然說人法天地,那麼在接下來就應該說人怎樣去適應天地,譬如逐水草而居,譬如春情萌動,譬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譬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等。然而,老子卻開始大講人類如何應該法道,如何應該按照道的要求去做。
這,就好像不是教導士兵如何聽從班長的指揮,而是教導士兵去聽排長的指揮。於是,一切亂套。
天地運行的規律是什麼?也就是說道的要求是什麼?天地運行,要求各自在固定的軌道上運行,互不幹擾互不接觸,就像地球和火星,它們可以靠得很近,它們可以總是互相看見,但是,決不會零距離。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它們都將毀滅。所以,天地運行,追求的是一個永不改變的平衡。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則,就是道。
問題是,老子用這個標准來要求人類。天地的運行,不需要個體的智慧,不需要慾望和追求。如果把這些投射到人類,那就必然是小國寡民、愚民政策和無為而治。
所以,當你明白《道德經》就是試圖用天地運行的「道」來應用於人類,你就能輕松理解其中的每一句話。你可以把每一句話轉而用於天地運行,你會發現那就是真理。
所以,道德經其實很簡單,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學習了現代天文地理的人來說。是的,天地運行的無為無語保證了「天長地久」。如果人類也能如此,人類也能「千秋萬代」,而不用擔心自我毀滅。但是,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是有慾望有追求的。人如果無知無欲,與草木有什麼區別?
《道德經》的道,是坐而論道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