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加強立法

加強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17 09:46:18

㈠ 加強立法的益處

規范立法,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與推動作用,應當從以下方面著力:
一、正確處理改革與立法的關系
改革開放初期,法律很不完備,法治建設與經濟改革關系的主導性思維是改革先行,先破後立,邊改邊立。而今,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改革發展對立法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總結以往經驗、肯定已有做法、鞏固改革成果,而且還要求堅持立法先行,通過立法做好頂層設計、引領改革進程、推動科學發展。
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必須始終做到各項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否則,在缺乏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進行改革,會增加改革的難度,也會使改革處於無序狀態。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要求,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時上升為法律;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規,要及時修改和廢止。為此,新修《立法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等形式,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統籌安排」。
二、推進民生立法,加強公眾參與,實現立法的民主化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完善,相關經濟立法已基本完備,而現階段社會矛盾凸顯,不利於社會平衡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立法應著重於民生立法,通過立法完善社會保障、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問題。
推進民生立法應當充分聽取民意,了解民情,加強公眾的有序參與。通過拓寬參與渠道、加強信息公開與意見反饋等多種方式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公眾參與在立法過程中的作用,實現民主化立法。
三、完善法律專家顧問制度,實現立法的科學化
專家在現有立法過程中,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專家參與立法的形式主要是座談會或專家論證會,且一般都是一次性發言,另外受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左右,難以充分發揮專家在立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因此應當完善法律專家顧問制度,建立法律專家顧問團隊,使法律專家顧問在立法全過程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提高立法質量,實現立法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

㈡ 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什麼化

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㈢ 加強什麼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加強重抄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襲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需要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斷深化,公眾要求參與立法的呼聲日益強烈,近年來,各地關於召開聽證會、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等各種形式的公眾參與,已成為我國立法和公共決策領域的一道的風景。但是,當前公眾參與立法的相關制度不完善、參與立法的渠道還不夠寬闊,參與的程度還不夠深入,因此,有必要科學地認識公眾參與立法的作用,努力探索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的規律,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立法活動的機制。

㈣ 加強立法是什麼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在聯合國的歷史上,至今為止,一共舉行過3次海洋法會議。第1次是195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2次是1960年3月17日至4月26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3次從1973年12月3日開始,先後開了11次共15次會議,直至1982年4月30日通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簡稱UNCLOS)。

第1、2次海洋法會議,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參加會議的國家中,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只佔其中半數。會議通過的4項日內瓦海洋法公約,即《領海和毗連區公約》、《公害公約》、《公海漁業與生物資源養護公約》和《大陸架公約》,不利於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廣大沿海國家)維護主權和海洋權益。而第3次海洋法會議是一次所有主權國家參加的全權外交代表會議,此外還有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成員參加,一共有168個國家或組織參加了會議。也是迄今為止聯合國召開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國際立法會議。會議通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斗爭的結晶。

該《公約》共分17部分,連同9個附件共有446條。主要內容包括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群島國、島嶼制度、閉海或半閉海、內陸國出入海洋的權益和過境自由、國際海底以及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境保護與安全、海洋技術的發展和轉讓等等。

其中,有些內容是對舊的法律制度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例如,對領海寬度的確定,對大陸架邊緣的界定等;有些則是新建立起來的制度,如群島水域、專屬經濟區、國際海底等等。《公約》是國際間多種勢力相妥協的產物,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甚至嚴重缺陷,但就總體而言,仍不失為迄今為止最全面、最綜合的管理海洋的國際公約。自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以後,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同霸權主義做了不懈的斗爭,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產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該《公約》於1982年12月在牙買加開放簽字,我國是第一個簽字的國家之一。按照該《公約》規定,《公約》應在60份批准書或加入書交存之後1年生效。從太平洋島國斐濟第一個批准該《公約》,到1993年11月16日蓋亞那交付批准書止,已有60個國家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就意味著該《公約》到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我國於1996年5月15日批准該《公約》,是世界上第93個批准該《公約》的國家。

國際干預公海油污事件公約

國際干預公海油污事件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lating to Intervention on the High Seas in Cases of Oil Pollution Casualties,1969)為確定沿海國對公海發生油污事件損害利益採取干預措施而簽訂的國際公約,簡稱《干預公約》。1969年11月10~29日,由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在布魯塞爾召開的海上污染損害國際法律會議上通過。1975年5月6日生效。共17條和1個附錄。

主要內容:在發生海上事故後,如有根據地預計到將造成嚴重後果,沿海國有權在公海上採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減輕或消除由於海上油類污染或污染威脅而對其海岸或有關利益造成的「嚴重而又緊迫的危險」。但是,沿海國所能採取的只是那些被認為是必要的措施,而且必須與實際造成的損害或勢將發生的損害相適應,不應超出為達到防污目的而採取的必需措施范圍,並應在達到此目的後立即停止行動,而在採取任何措施之前,應與有關利益方(包括船旗國、船舶所有人和船上所載貨物的所有人等)進行協商,在情形允許的情況下,還應與為此目的而聘用的獨立專家進行協商。沿海國應對超出公約所允許採取的措施所造成的損害負賠償責任。締約國之間的任何爭議,如果不能通過協商解決,經任何一方提出要求,可以提請調解,倘調解不成,則提請仲裁:有關調解和仲裁的程序要求,公約附錄作了具體規定。適用的「船舶」是,任何類型的海船和任何浮動船艇,但為勘探和開發海床、洋底和海底資源的設備除外,且不適用於軍艦或國家擁有或經營的並在當時僅用來從事政府的非商業性服務的其他船舶。沿海國可干預的「海上事故」是指,船舶碰撞、擱淺或其他航行事故,或是在船上或船舶外部發生的對船舶或貨物造成物質損失或有造成物質損失的緊追威脅的事故。截至1995年12月31日止,已有67個國家加入該公約。我國於1990年2月23日加入,1990年5月20日對我國生效。

㈤ 1.政府為什麼要加強立法工作等

立法,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國家和人民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政府立法,通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起草法律草案、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活動。九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於2000年3月15日通過的《立法法》,是規范立法活動的基本法律,對政府立法活動作了原則規定。國務院根據《立法法》於2001年11月16日制定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專門就行政法規、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進一步作了具體規定。這些法律、行政法規的根本要求,就是明確立法許可權,規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維護法制統一。
明確政府立法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於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做好政府立法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而准確把握政府立法的特點,則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立法質量的前提條件。
政府立法,除了具有一般立法活動的特點如普遍性、確定性、公開性、平等性、規范性、不溯及既往性等之外,還有其自身固有的特點。
一是,從權力來源上看,政府立法包括職權性立法和授權性立法。
二是,從依據、許可權和效力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根據我國的政治體制,政府由人大選舉產生並對人大負責;下級政府必須服從上級政府的領導。與我國的政治體制相適應,政府立法具有從屬性的特點
三是,從程序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及時性、靈活性。一般來說,權力機關的立法程序比政府的立法程序更加嚴格。
四是,從內容上看,政府立法具有執行性、補充性。
改進政府立法工作方法,創新政府立法工作機制,是提高政府立法工作質量的重要途徑。

㈥ 如何加強行政立法

一是增強對憲法和法律的理解力與執行力。只有加強學習,增強對法律法專規及政策的理解力,工屬作才有主動性、全面性和科學性,行政和執政才有根有據、有的放矢。
二是保證行政與執政程序的合法與公開。「行政是調整社會秩序的指揮棒」,行政工作千頭萬緒、行政程序五花八門,程序的不透明、不連續,是造成行政工作被動、甚至是貪污腐敗的主要因素;只有保證行政的程序公開、合法,建立陽光政府,才能提升執政的能力和政府的公信力,實現行政的效率與公平。
三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轉變思想,提高法律素質。依法行政必須從人入手、從幹部入手,加強隊伍思想建設,領導幹部必須從依法治民、依法治事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權轉變;從公民責任向政府責任轉變。必須牢記:行政權力的取得必須由法律設定,行政權力的行使必須依據法律,違法行政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㈦ 加強立法

環境問題來是和諧礦區發展的重要部自分,有生命力的穩定發展的礦區需要始終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環境破壞之間的矛盾,獲得雙贏。繼頒布《國家環境政策法》之後,美國先後還頒布了一系列包括保護空氣、水資源、野生動植物以及文物古跡等在內的法律法規,各州省也分別出台了適用於各自的推進和諧礦區發展的法律:《水質法》(1965)、《清潔水法》(1972)、《清潔空氣法》(1963)、《資源保護與恢復法》、《綜合環境反應、補償和責任法》、《礦山租賃法》、《漁業與野生動物協調法》(1934)、《復墾法》(1939)、《聯邦水污染控製法》(1948)、《固體廢棄物處理法》(1965)、《國家環境政策法》(1969)、《露天采礦管理與土地復墾法》(1977)、《環境擾動、賠償與責任綜合法》(CERCLA)(1980)、《聯邦土地政策與管理法》(FLPMA)。

㈧ 加強國家立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什麼化

加強國家立抄法和法律實施工作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㈨ 政府要加強哪些方面的立法

《2011法治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工作開內始從重點解決立法空白問題容
如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社會保險領域,預演算法,同時,2012年將加快慈善立法,還有知識產權方面和專利的立法

熱點內容
醉駕撞死人同車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12-26 12:28:10 瀏覽:193
和平法治公正 發布:2024-12-26 12:05:35 瀏覽:841
新源公司法人 發布:2024-12-26 12:02:41 瀏覽:561
電子版offer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2-26 11:56:54 瀏覽:593
有關於經濟法搜題的公眾號 發布:2024-12-26 11:47:20 瀏覽:386
自治區教育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6:02 瀏覽:19
湖南水務行業法律法規 發布:2024-12-26 11:43:39 瀏覽:731
公司解僱懷孕員工最新勞動法如何賠償 發布:2024-12-26 11:13:28 瀏覽:376
援額法官 發布:2024-12-26 10:31:27 瀏覽:861
深圳電大經濟法基礎網上形考作業答案 發布:2024-12-26 10:24:09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