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法治結構是指
『壹』 中國古代法制禮刑二元結構 禮先於刑的原因
一、刑屈從於禮的原因分析 ( 一) 從客觀環境上分析 刑為什麼要屈從於禮? 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中國 古代禮與刑的產生談起。 禮源於祭祀,刑始於兵。 禮最初源 於人們飲食供奉, 是古人在祭祀活動中形成某些禮儀 道德規范,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過程逐漸蛻變為強迫人們 遵守法律規范或制度性規定。 中國古代的刑「始於兵」,是 人們古代戰爭的產物, 戰爭或大型軍事活動中產生的軍 法,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最早的法律規范。 禮和刑作為國家 調整人們社會行為規范工具手段在同一國家模式下孕 育並存,且禮先於刑而存在,更因家國一體中國傳統文 化模式社會性質使得禮始終高於刑。 中國國家是由戰爭中氏族族長權力擴而來, 形 是一種氏族與國家混合體,一種家、族、國一體國家 制度,即「宗法國家」,或「氏族國家」。 這種所謂國家,雖然 以國家名義進行統治, 實際上是按氏族原則組織起來 血緣組織 [1] 。 國家各級組織和權力分配基上就是由氏族 血緣關系所決定,而「禮」在一個國家就是劃分社會等 級最高根據,「法」 則是保證社會等級被破壞和顛覆 保障。 在兩者間,禮是強盛國家根,所以,在這樣一種家 國一體國家政權體制之下,「禮」自然是始終高於「法」,甚 至要以禮統法,自然,刑也就是要屈於禮。 ( 二) 古人對刑屈從於禮原因的闡釋 孔子曾將「禮」與「刑」作過比較,他說:「導之以政,齊之 以刑,民免而無恥。 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刑罰可 以予人以威懾讓人因害怕而敢作惡, 禮教化卻是以 令人知恥而心中為惡 [2] 。 顯然,「禮」為,刑為末,「禮」高 於「刑」,刑要屈於禮。 他指出,「禮」之所以高於「刑」,就在 於「禮」通過「仁」示範與「德」教化具有預防犯罪功 能。 而刑罰則在於懲治罪犯。 預防在前,懲罰在後,「禮」自然 是高於「刑」。 西漢董仲舒「天人感應」與陰陽五行角度曾對德刑 關系即禮與刑關系做過相關闡釋。 他認為「天道之者在 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 天親陽而疏陰,任 德任刑。 他把德和刑同陰陽、四時相比附,其目就在於 說明天有德有刑,「刑者德之輔,陰者陽之助也」,那麼人間 也要有德教、有刑罰,而且是德主刑輔 [3] 。 這里,他就告訴了 我們禮高於刑第四個理由:禮為陽,刑為陰,陰者陽之助, 刑者禮之輔。 韓愈是仲舒「性三品說」和「德主刑輔論」繼承者和 闡揚者。 根據仲舒「性三品說」,人性可以分「聖人之 性」、「中之性」、「斗筲(shao,一種竹器)之性」三等 [4] 。 依韓 愈思想論人性,「上品之性」學而愈明,「中品之性」必須通過 教育才能引到善境界,否則就會墮落,那麼治國家當 然必須「以德禮化為先」,因為人中絕多數都是「中 品之性」,也有一些「上品之性」。 於「下品之性」者,既然 能指望通過教育使其向上,那麼就只有靠刑罰。 因為這種人 只有少數,所以刑法只能擺在次要地位,即「輔之以政刑」。 同時,於占多數「中品之性」,若僅恃教化,恐收效 甚微,故也必須「輔之以政刑」才能使其樂於接受教化。 禮樂 主持教化,政刑則用以「率其怠倦」,「鋤其強梗」 [5] 。 其間主輔 關系言自明。 ( 三) 刑屈從於禮的哲理原因分析 以上論是禮和刑產生先後順序看還是禮與刑 在一個國家所處地位而言,禮都是先於刑;論是通過 外在自然天地運行規律禮和刑關系加以考量, 還是 禮和刑自身在社會中所展現出來價值而言, 禮也都是 高於刑。 就某種意義上而言,禮其實僅僅是高於刑,甚 至以說無禮則無刑,禮去則刑逝。 「禮法合流」且「以禮統法」乃是中國古代法律重要特 色之一。 僅是由於「出於禮,入於刑。 禮之所去,刑之所 取」,更重要是中國幾千年來主張「為國以禮」,以「禮」 中國古代刑屈於禮現象分析 吳佩展 ( 中南民族大學 法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摘 要:「 禮法合流」且「 以禮統法」乃是中國古代法律的重要特色之一。中國古代禮法始終相結合,出於禮則入於刑,禮之 所去,刑之所取。 禮是刑的先導,刑是禮的輔助。 中國古代乃至現代刑和禮關系,兩者都可謂是相生相隨,無禮則無刑,禮去則 刑逝。只要國家需要禮這種社會規范來運作,就要禮教刑辟,交相並用。刑屈從於禮,是中國古代人們的歷史選擇,也是中華民 族法文化的結晶。 正視這一法文化現象,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中國現象下刑法的地位及其價值的所在。 關鍵詞 刑屈從於禮;原因;現象 中圖分類號:DF08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3232)06-008-02 Vol.3 No.6 Jun.2011 第 3 卷 第 6 期 201 年 6 月 赤 峰 學 院 學 報( 科 學 教 育 版 )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 (scence&ecaton) 8 - - 治國的理念一直影響著世世代代的中國人, 人們自古以來 所形成的禮的觀念一直都在左右著人們的生活。 國家的維 持離不了禮的作用的發揮。 同時,因著事物發展的本性,任 何事物都是作為一種矛盾對立的事物而存在, 任何事物發 展到極端都會走向其反面。 重禮之國就會產生重刑之態,禮 儀之邦與嚴刑峻法並行不悖。 若無禮法,則刑罰就會濫而且 重,刑罰濫且重刑則不以為刑,萬事皆亂。 歷史的教訓已經 告知我們沒有一個施行酷刑暴政毫無禮教可言的國家可以 得以長存的。 國之不存,刑則無以為用。 所以,刑應用在禮之 後,無禮則亦無刑。 二、刑屈從於禮的表現 中國自古以來,刑一直是屈從於禮的,即使是後來刑的 地位得以不斷地提高, 也從來都沒有在根本上改變過禮高 於刑、刑屈從於禮這種中國既有的禮法模式。 在不同的歷史 時期都有著不同的傑出的思想家、 政治家對於這個問題進 行闡釋, 但是闡釋的結果就是刑屈從於禮在不同歷史時期 的具體表現。 在中華文明史上,最早對中國政治、法律進行系統思考 的傑出思想家,當首推周公。「以德配天」思想、「明德慎罰」 思想和「禮治」思想構成他完整的「德-- -禮」法思想體系 [6] 。 周禮的制定意味著「禮治」的基本確立。 而西周「禮治」思想 最主要的原則之一即「出禮入刑」原則。 也即所謂「出於禮, 入於刑,禮之所去,刑之所取」。(《論衡·謝短篇》) 春秋戰國時期, 孔子在德刑關繫上提出了頗具代表性 的觀點:「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導之以德,齊之 以禮,有恥且格。 」(《為政》)其宗旨就是重德輕刑 [7] 。 根據他 的中庸主義指導政刑得出的結論:「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孔子之後的孟子認識到「徒善不足以為政」,他認為在 禮與刑的關繫上兩者是互補的。 但是他仍然沒有將刑屈從 於禮的地位作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禮仍然是高於刑位之 上。 在此之後,中國古代的德刑關系理論經過荀子之手由西 周「明德慎罰」的籠統原則進到「先德後刑」、「德主刑輔」的 法思想模式。 在人與法的關系問題上,儒家思想所體現出的 即是重人輕法。 而重人輕法其實也正是重德輕刑的一個方 面的具體體現。 新儒學的倡導者董仲舒吸取秦亡的教訓,繼承孔、孟重 德輕刑的思想,提出了德刑相輔、大德小刑的統治方法。 這 一時期的主流法律思想繼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倡「德 治」、「仁政」,認為刑罰只是治國的輔助手段,刑以弼教,刑 期無刑,教化可禁犯罪於未萌。 通過董仲舒的闡釋,在抽象 的「天道」理論支撐下,德主刑輔理論獲得了絕對性、神聖性 與永恆性,從而成為了正統法律思想的主要組成部分 [8] 。 在此之後歷朝歷代的思想家對禮與刑的關系的闡述都 是圍繞著德主刑輔而演進和發展的。 東漢明帝、章帝時期著 名的思想家王充在禮法關繫上, 繼承了儒學的德主刑輔主 張。 他第一次明確闡述了「出於禮,入於刑。 禮之所去,刑之 所取」。 禮側重在「勉其前」,刑側重於「防其後」 [9] 。 晉杜預、張 斐納禮入律,以禮率律,從而實現「理直正刑」。 至隋朝,楊堅 在德刑關繫上主張「使生人以化,以德代刑。 」(《隋書·高祖 紀上》)唐李世民君臣繼承和發展了西漢以來儒家「德主刑 輔」、「禮法結合」的法律思想,將「德禮為本,刑罰為用」,作 為唐朝立法、執法、司法等的指導。「德禮為本,刑罰為用」, 德禮與刑罰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實質上就是以禮率律,禮 法結合。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唐制定的《唐律疏議》中首篇 《名例》中就明確言明:「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 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者也。 」 [10] 韓愈提出「以德禮為先,而輔 之以政刑」的主張,是董仲舒「大德小刑」、「先德後刑」思想 的闡揚。 禮樂主持教化,政刑則用以「率其怠倦」,「鋤其強 梗」 [11] 。 宋朱熹關於「德」、「禮」、「政」、「刑」關系的理論,繼承 了孔子、董仲舒的思想,同時更加強調了四者間相互依賴的 關系,並將「德主刑輔」論與「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緊密聯 系在了一起。 王陽明則主張「教化為本,刑名為輔」。 明時,丘 浚認為「德禮刑政四者,王道之具也」,主張「禮教刑辟,交相 並用」,「刑以弼教,論罪者當以教為主」 。直到清末,這種思 維再未改變。 甚至直到近代法思想家的開山鼻祖沈家本, 仍認為: 「刑者非威民之具,而以輔教之不足也。 」(《歷代刑法考·刑 制總考》) 三、結語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以德主刑輔的人治法加 以維護和運行, 就說明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自有其 存在的理由和意義。 它在一定時期是適合中國社會的發展 和運行的。 但是隨著封建社會的瓦解,德主刑輔的人治法的 弊端也不斷地顯露,最終也走向了瓦解。 然而今天的中國依 然是一個人口大國,依然是熟人社會,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 發展,社會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多了許多經濟利益的 摻雜,更加多了現代意義上的平等、自由的需要,也就更加 的多了要有一種更為理性的現代意義的法治來制約和規范 的需要。 而這種現代意義的法應是民刑兼備, 且以民為主 的。 禮與刑的關系在現今當然的也就相應隨之發生一些變 化。 也許隨著歷史的不斷進步,終有一天,我們實現了「人 治-- -法治-- -人治」 的完美過渡後,禮與刑都不再需要。 但是只要國家還需要禮這種社會規范來運作, 重德治的人 治法中就必要有刑, 重法治的法治法則應逐步走向輕刑適 刑。 但是無論如何,禮與刑都是相生相隨,無禮則無刑,禮去 則刑逝。
禮與刑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兩種主要社會規范。從禮刑互動交融關系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古代的禮刑結合過程及其原因 ,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禮刑結合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深遠影響。這一發展過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歷了四個發展時期。禮刑結合的實質是反映封建等級特權政治關系和封建宗法血緣家族關系的等級性社會秩序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貳』 什麼是二元制為什麼說我們的社會是二元制社會
關於改革中國的二元制社會戶籍制度的建議[轉貼]
斗<br><br><br><br><br><br>對二元戶口體制及城鄉二元制度進行違憲審查的建議書<br><br>胡星斗<br><br><br><br>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br><br><br>依據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在此我提出對二元戶口體制及城鄉二元制度進行違憲審查的建議。<br><br>涉嫌違憲審查事項:1958年1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及由此衍生的城鄉二元隔離的種種規定、法律和制度安排。戶口登記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等不僅違背「54憲法」關於保障公民遷徙自由的條款,而且也涉嫌違背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r><br>涉嫌違憲審查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條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第四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通過對居民常住、暫住、出生、死亡、遷出、遷入、變更等人口登記,以法律的形式嚴格限制農民進入城市,限制人口的正常流動,成為如今中國嚴重的二元結構、城鄉隔離及歧視制度的始作俑者。因此,我們認為該條例涉嫌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r><br>目前,世界各國雖然也有「人口登記」、「人號」、「社會保障號」、身份證、公民檔案甚至「戶籍」等管理措施,但極少存在城鄉二元戶口安排及城鄉嚴重隔離的制度。雖然經濟學家劉易斯(Lewis)、拉尼斯(Ranis)、托達羅(Todaro)、邁因特(Mint)早就注意到發展中國家的「二元結構」的問題,並對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他們恐怕誰也沒有想到中國的二元結構是以官方文件、法律和制度的形式超穩定地固定下來的,因此,其嚴重性為世界第一。比如,在人均財產方面,城市人是農村人的20~30倍(《南風窗》)。在人均收入方面,城市是農村的6倍,為世界之冠,有人稱之為「斷裂社會」,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城鄉差距第二大(3倍)的國家莫三比克。<br><br>在中國,二元戶籍制度衍生出二元就業制度、二元醫療制度、二元社會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二元稅費制度、二元金融制度、二元電力制度、二元土地制度、二元人才制度、二元組織制度(城市有工會,農村卻沒有農會)、二元國有資產制度(「國有資產」、「全民所有制」竟然沒有農民的份),而且,農民在政府服務、基礎設施、生產資料供給、糧食銷售、燃料、住宅等方面都處於劣勢。<br><br>二元戶籍制度還導致中國的城市化速度遠遠落後於工業化,形成了「工業國家、農業社會」的畸形狀況,如從1994年到1998年,我國工業化增長了40~50%,但城市化率僅增加了1%。千百萬農民無法轉化為城市居民,他們只能像候鳥一樣穿梭於城鄉之間,飽受勞累和歧視,最終回到農村結婚生子,形成了所謂的「民工潮」,也造成了目前中國南方的「民工荒」。民工潮的實質是制度歧視,「民工荒」的實質是戶口限制,農民工無法成為穩定的產業工人,農民無法從身份制轉換為職業制。<br><br>由於二元戶口制度及其附加職能的不斷強化,農民在教育、醫療、社保、稅費、金融、甚至選舉權等方面都受到種種的歧視。各級政府不為農村的義務教育買單,不對農民的醫療、社會保障履行其應有的責任,農民人均收入極低但仍然需要繳納相當的稅費,農民很難獲得貸款、農民住房不能抵押、貸款利息遠遠高於城市但郵政儲蓄和銀行仍然每年吸走農村6000億元資金用於城市建設,這些都致使中國的城鄉關系陷入惡性循環。據研究,建國50多年來,農民對城市的無償貢獻折算成現值在20萬億元以上。而現在農民子弟進入國家重點高校的機會僅為工人子弟的4分之一、黨政幹部子弟的31.7分之一;某校錄取分數線,農民子弟平均高於幹部子弟24分(電氣工程)、29分(會計)、31分(計算機)、32分(電子)(見「我國教育公平的理論與現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由於中國的醫療衛生經費過於向城市傾斜,農民「小病撐、大病抗、重病等著見閻王」,中國的衛生公平性在世界191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4(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世界衛生報告》)。另據《農民日報》報道,目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僅1人是真正的農民。各級人大代表中僅9%是農民。農村人的選舉權只有城市人的八分之一,而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黑人的選舉權也達白人的五分之三。<br><br>我們欣慰地看到,新的一屆國家領導人在農村義務教育、合作醫療、降低稅費、戶籍改革、保護民工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希望所在。不過,我們認為,由於歷史慣性和現實問題的高度復雜性,二元戶口體制及城鄉二元制度並沒有從根本上被動搖,因此,有必要對之進行違憲審查,以推動問題的解決和中國的進步。<br><br>違憲審查要達到的目的:啟動違憲審查機制,建設憲政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撤消或修改戶口登記條例,消解城鄉二元制度,進一步推動戶籍體制改革,加快城市化步伐,建立寬松、自由、統一的新的人口登記、一元戶籍或透明檔案管理制度,保證農民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教育、就業、稅費、金融、電力、國有資產、基礎設施、政府服務等方面享受平等的國民待遇,維護社會公正,從而從源頭上維護社會穩定。<br><br>以上建議,如被採納,全體農民幸甚,全國人民幸甚!<br><br>敬請答復為盼!此致,<br><br>敬禮!<br><br>胡星斗<br><br>(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
『叄』 什麼是法律文化的二元結構
二元沖突結構是中國法律文化沖突的主要特徵,它在性質內容上表現為西方現代法律文化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間的沖突,在結構形式上表現為法律制度文化與法律 觀念文化之間的沖突.當代中國法律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特殊性以及法律制度文化建設自身存在的不足,是當前中國法律文化二元沖突發生的主要原因.破解中國法 律文化的二元沖突結構,要明確當代中國法律文化建設的價值定位,健全現代法律制度體系,加強對公民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增強法律觀念文 化與法律制度文化的協調性、一致性.
『肆』 西歐政治上二元制指什麼
什麼是二元制的社會結構?
為什麼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都帶有宗教的色彩?原因很簡單,基督教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特點。學習西方的社會歷史而不了解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二元制結構的社會特點和背景,則很難真實,全面地了解西方。
中世紀乃至近代,西方(歐洲)的社會是一個二元制結構的社會,即在中世紀和近代的歐洲,封建統治階級中除了世俗的封建君主和諸侯之外,還有一個代表神權的更強大的封建統治集團——天主教會,存在著一個半人半神的跨國的君主——羅馬教皇,而且教會勢力才是歐洲最強大的封建勢力。世俗封建統治集團與教會封建統治集團之間既有勾結又有矛盾斗爭,所以世俗封建統治集團在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中是反對教會勢力的。
天主教會是歐洲最強大的封建主集團。
首先,經濟上它擁有歐洲1/3的地產,並且在這些領地上享有政治經濟特權,不受國王管轄,可以向領地內農民徵收很重的租稅,此外還享有超經濟剝削的特權,可以向全體居民徵收什一稅、特赦稅,所以教會就是歐洲最強大的封建地主。
其次,政治上天主教會是最有勢力的封建主集團,是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國際政治中心,其最高的權力機構是羅馬教廷,最高的統治者是羅馬教皇,羅馬教皇的統治具有跨國性,各國封建統治者的權威都無法與之匹敵,是一個半人半神的人間上帝。教皇為首的教會勢力與世俗的封建統治集團相互依存:羅馬教皇的神權統治給封建制度披上了神聖和合法的外衣,包括拿破倫在內的統治者都希望得到教皇的加冕;而教皇也需要得到世俗權貴的支持和保護;而且一般的情況下,教權是高於王權的。
第三,思想上,中世紀的歐洲幾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從生到死都與天主教會有著密切的聯系,從思想到行動都受天主教會的嚴密控制,教會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思想方面。天主教神權理論宣揚的君權神授、迷信以及清規戒律,是與封建落後相適應的,而與越來越發展繁榮的工商業、科學技術、城市市民生活格格不入,與新興的資產階級價值觀念、意識形態越來越矛盾,與新興的自然科學的發展日益沖突,是封建落後和愚昧保守的代名詞
『伍』 城鄉二元結構具體說是什麼意思
1、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一般是指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農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並存的經濟結構。
2、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主要表現為:城市經濟以現代化的大工業生產為主,而農村經濟以典型的小農經濟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衛生和教育等基礎設施發達,而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後;城市的人均消費水平遠遠高於農村;相對於城市,農村人口眾多等。
這種狀態既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結構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這些國家相對貧困和落後的重要原因。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實現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的轉換。
3、在發展中國家由傳統農業經濟向現代工業經濟過渡的歷史進程中,必然出現農村相對落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與城市不斷進步的現代生產、生活方式之間的不對稱的組織形式和社會存在形式,即所謂「城鄉二元結構」。
(5)二元法治結構是指擴展閱讀:
1、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關系提高農民收入、協調社會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大舉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2、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只有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才能實現社會的協調發展。
今後,只有根據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統籌,才能明確財政體制和投融資體制的改革方向,使較多的資金投向農村教育、衛生、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使城鄉居民的教育和醫療保健條件更為平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更為牢固。
3、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有利於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4、城鄉分割消除後,生產要素的流動順暢了,這同樣有利於城鄉企業的資產重組,從而可以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關閉、合並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
5、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任務之一。只有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改變二元經濟結構,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陸』 什麼是二元社會結構,是怎麼形成的
二元社會結構是指城市為一元、農村為另一元的城鄉分隔和差異狀態;改革以前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特徵是城鄉差異明顯和城鄉分隔剛性,而改革以來中國二元社會結構特徵是城鄉差異更加明顯化和城鄉分隔開始彈性化;走出二元社會結構既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現代化,又有利於當前中國農業面貌的改變、工業效益的提高、社會公平的實現、社會心理的平衡和城鄉環境的改善;走出二元社會結構應該樹立城鄉一體的新觀念,創建促進城鄉一體的新制度和新機制.
『柒』 二元結構是什麼
洪水挾帶的細粒泥沙二元結構是河流沉積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結構,引起河內漫灘洪水流速減容小,形成 下部為粗沙和礫石組成的河床沉積物,覆蓋在河床沉積物上。洪水期河流斷面擴大,構成下粗上細的沉積結構,上部為細沙或粘土組成的河漫灘沉積物,叫「二元結構」
『捌』 社會二元結構具體指的是
社會二元結構是指社會的某項指標的兩個極端同時存在,也指一個事物的兩種版形態並存的情況,一般權會具體說明,比如
社會經濟二元結構,即城鄉貧富差距過大
社會科技二元結構: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
社會政治二元結構:一般指有兩個權力中心,
社會文化二元結構:一般指主流文化與一個較強勢的亞文化並存的現象
『玖』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指什麼怎麼解決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通常是指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農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並存的經濟結構。
近代以來,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逐步形成不僅有與西方相同的原因,如市場成長、分工深化,更有近代中國特殊的原因。在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城鄉二元結構變遷走過了一條特殊道路。
城市內部二元社會分割體現在不同身份的人享受城市公共服務的先後有嚴重區別;在空間方面,體現在城市中大量「城中村」的出現;在勞動力待遇方面,體現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種種分割和歧視;在生活方式方面,流入的外來勞動力(主要是來自農村的勞動力)與城市戶籍居民之間存在巨大的生活方式的差異。
(9)二元法治結構是指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配合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國家戰略,在勞動力流動方面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戶籍制度,將公民分為農村戶籍與城市戶籍,對人口在城鄉間的流動、城市招工范圍、農轉非的途徑等做了極其詳細的規定。一方面將農民釘在土地上,強制他們完成為城市工業部門和城市建設提供積累的任務;另一方面將廣大農民享受城市較充裕的糧食供給、較高的工資與福利待遇、較完備的公共產品提供的權利剝奪了。
同時,戶籍制度還帶來了空間、歷史差距、二元部門和社會地位四重鎖定效應。即使農民再有管理國家的能力,也沒有渠道進入公務員行列,更不用說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有領導職務的公務員。這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農民為國家工業化戰略做出了巨大犧牲與貢獻,但卻不能享受與他們的貢獻相匹配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戶籍制度不斷被完備,不斷被強化。
『拾』 二元法律體系的概念
我覺得,這個「城鄉二元結構」至少是由這樣的幾個因素構成的。1.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1951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有關戶籍管理的法律法規。1957年政府實行了控制戶口遷移的政策。1958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91次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該條例第10條第2款對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做出了帶約束性的規定:「公民由農村遷往城市,必須持有城市勞動部門的錄用證明,學校的錄取證明,或者城市戶口登記機關的准予遷入的證明,向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請遷出手續。」這一規定標志著中國以嚴格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為核心的戶口遷移制度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該條例使用了「公民」的概念,但公民的最基本的流動和遷徙自由卻在這個使用「公民」概念的《條例》中被剝奪了。在改革以後,開始允許農民進入城市經商或打工,但農村居民仍然沒有在城市定居的權利,而是實行暫住證制度。暫住證制度既可以看作是這種城鄉壁壘存在的標志,也可以看作是弱化這種壁壘的一種措施。2.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制度。改革前中國社會中的資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場來進行配置的。在實行這種再分配的時候,在城鄉之間實行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教育和公共設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礎設施,幾乎完全是由國家財政投入的。而農村中的教育和基礎設施,國家的投入則相當有限,有相當一部分要由農民自己來負擔。在改革前,農村中小學的相當一部分開支要由人民公社或生產大隊來負擔。民教師的報酬,也要由農民來承擔。改革以來,這種情況不僅沒有好轉,而且進一步地惡化了。目前,國家每年幾百億元的教育經費幾乎全部用在城市,城市學校的一切開支經費是由國家財政撥款的。1985年以前,國家財政每年還有對農村每個中學生31.5元、小學生22.5元的教育撥款。1985年國家取消了這筆財政撥款,改由農民自籌經費教育,鄉村兩級教育經費由農民上交教育附加費提供,農村學校改擴建也是由農民集資進行的。僅農民每年負擔的教育經費就達300-500億元。公共設施就更是如此。國家每年上千億元的財政開支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而農村享受到的極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公益設施建設不得不從農村企業、農民頭上攤派、集資、收費甚至罰款來解決。現在,一些工程本應由國家財政出資的,但卻採取「釣魚」法,上級撥一點為「誘餌」,地方財政再擠一點,剩下大部分由鄉村自行解決,結果只能是向農民攤派集資。農民自己搞公共建設還有一個更重的負擔,就是政府規定的10-20個勞動積累工、5-10個義務工,而絕大多數農村都取了最高數,即農民每年要出30個無償義務工,有時出工,多數鄉村喜歡叫農民出錢,每個工出10-20元,僅此一項全國農民每年負擔高達1000-2000億元。但是,這一負擔是不列入國家規定的5%范圍的,也就是說在中央的政策里,這不是農民負擔。3.以戶籍制度為基礎的城鄉壁壘,事實上是將城鄉兩部分居民分成了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這兩種社會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別,從城鄉之間存在的事實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這兩種不同的社會地位不是虛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支撐的。比如,在物資供應方面,1953年以後,隨著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中國開始實行糧油計劃供應制度。這一制度原則上規定國家只負責城市非農業戶口的糧油供應,不負責農業戶口的糧油供應。這項制度基本上排除了農村人口在城市取得口糧的可能性。在就業制度方面,國家只負責城市非農業人口在城市的就業安置,不允許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尋找職業。在社會福利制度方面,早在1951年2月,政務院就發布了《勞動保險條例》,1953年又進行了修改。該條例詳細規定了城市國營企業職工所享有的各項勞保待遇,主要包括職工病傷後的公費醫療待遇、公費修養與療養待遇,職工退休職後的養老金待遇,女職工的產假及獨子保健待遇,職工傷殘後的救濟金待遇以及職工死後的喪葬、撫恤待遇等。條例甚至規定了職工供養的直系親屬享受半費醫療及死亡時的喪葬補助等。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勞保待遇,國家是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單項規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來的。至於城市集體企業,大都參照國營企業的法實行勞保。除上述在業人員享有勞保待遇外,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會福利制度還保證了城市人口可享有名目繁多的補貼,在業人口可享有單位近乎無償提供的住房等。即使是在改革已經進行了20多年的今天,基本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國家每年為城鎮居民提供上千億元的各類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而農民生老病死傷殘幾乎沒有任何保障,農民還要上交鄉村統籌為五保戶、烈軍屬提供補助救濟。據統計,1999年全國社會保障支出1103億元,其中城市社會保障支出977億元,佔88.6%,農村社會保障支出126億元,佔11.46%,城市人均413元,農村人均14元,相差29.5倍。農民沒有社會保障,土地就成了農民惟一可作生存保障的資源,於是國家又出台了一個農村土地延長30年不變的土地政策。然而,這一政策與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村現代化是背道而馳的,將不可避免地阻礙中國農村的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