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旅遊立法

旅遊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7-05 18:13:17

A. 簡述我國旅遊法的主要特點

第一、三大市場「兩增一減」,出境、國內旅遊增長有所放緩,入境旅遊持續下降。

第二、大資本進軍旅遊行業,旅遊投資主體多元化,民間資本旅遊投資額約佔全年旅遊直接投資總額的57%,民間資本成為旅遊投資的主力。

第三、泛旅遊現象日趨顯著,旅遊消費行為自主化、多樣化,旅遊空間日趨泛化,城市、鄉鎮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遊活動空間,同時產業融合進一步增強,催生了創意旅遊、在線旅遊、會展旅遊、旅遊地產等多種旅遊新業態。

第四、在線旅遊發展勢頭迅猛,在線旅遊市場初具規模,市場交易規模較2008年增長近5倍,達到2204.6億元,在線旅遊預訂使用率持續上升,發展潛力巨大。

第五、旅遊管理走向法制化,《旅遊法》的實施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全面依法興旅、依法治旅的新階段。

(1)旅遊立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經2013年4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13年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號公布。《旅遊法》分總則、旅遊者、旅遊規劃和促進、旅遊經營、旅遊服務合同、旅遊安全、旅遊監督管理、旅遊糾紛處理、法律責任、附則共10章112條,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同時也是我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推動。為促進自由貿易,旅行我國入世承諾,作為服務貿易的旅遊業,有必要對不適合世貿規則的法律進行修訂。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迅速崛起,旅遊法制建設經歷了從無到有、加強建立、逐步強化的過程。隨著旅遊業的飛速發展,旅遊法制建設也日新月異,推動著我國躋身旅遊大國的行列。盡管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國的旅遊立法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模式上以及程序上都存在著明顯的滯後性,與市場經濟和依法治旅的現實需要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B. 中國《旅遊法》的立法歷程是怎麼樣的

在我國,現代意義上的旅遊立法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為了保障現代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在頒布的眾多民事和經濟的法律和法規中,十分重視對旅遊業的法律保護。但是,由於旅遊活動領域存在著某些不同於一般經濟或民事關系的特殊的權利義務。僅靠通用性法律的一般原則和規定,不足以調整這些特殊的權利義務。這樣,調整旅遊社會關系的專門法律法規也不斷出台。所以,目前我國有兩類法律和法規調整旅遊社會關系。一類是通用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盡管這些法律從立法意圖上不是專門針對旅遊社會關系制定的,但事實上它所提供的法律原則和規定也適用於旅遊事業。另一類是專門調整旅遊關系的法律、法規。旅遊業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產業部門,旅遊專門立法工作起步較晚。1985年5月11日,國務院頒布了《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旅遊業管理方面的法規。該《條例》施行後,相繼有幾十個專門法規問世。這些法規在實踐中也在不斷地修改和完善。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旅遊法律、法規主要有:《旅行社管理條理》、《導遊人員管理條理》《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旅行社質量保證金暫行規定》、《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評定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規定》、《旅遊投訴暫行規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從制定的部門來看,有的是國務院批準的旅遊法律法規,有的是國家旅遊局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法規。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地方政府制定的有關地方旅遊的法規

C. 我國現行主要的旅遊法規有哪些

一、旅遊行業和企業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旅行社管理條例》、《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暫行辦法》、《導遊人員管理條例》、《中國旅遊飯店行業規范》、《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及評定》、《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二、旅遊交通運輸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公路法》、《中國民航旅客、行李運輸規范》、《汽車旅客運輸規范》等。
三、旅遊者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旅遊投訴暫行規定》等。
四、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辦法》等。
五、旅遊市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如《旅遊統計管理辦法》、《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等。
六、其他相關法律法規。除了專門的旅遊立法之外,我國現行的一些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境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對旅遊社會關系起到了調整作用。

D. 文化和旅遊部立法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範文化和旅遊部立法工作,保證立法質量,提高立法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立法工作是指:

(一)編制年度立法計劃;

(二)根據全國人大、國務院授權或者委託,起草、修改法律、行政法規草案,以及提出相關立法建議;

(三)起草、解釋、修改、廢止部門規章;

(四)審議文物方面的立法。第三條立法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全過程;

(二)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內容和程序符合憲法和上位法規定;

(三)切實保障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義務的同時明確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四)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職權的同時明確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第四條涉及文化和旅遊領域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立法,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第五條政策法規司負責組織協調立法工作,各司局按照職能分工,負責有關立法項目申報、調研論證、草案起草和徵求意見等工作。第二章立項第六條政策法規司負責編制文化和旅遊部年度立法計劃。

各司局應當於每年年底前將立項申請報送政策法規司,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進展情況和進度安排等作出說明。政策法規司應當對各司局報送的立項申請進行評估論證,形成立法計劃報部務會議審定後印發公布執行。第七條各司局認為需要對年度立法計劃進行調整的,應當向政策法規司提出調整建議。政策法規司經審查認為確需調整的,提出調整建議報部務會議審定。第八條政策法規司應當監督年度立法計劃實施,及時跟蹤年度立法計劃進展情況,向有關司局提出立法項目督辦建議。對於未按照年度立法計劃完成立法任務的,相關司局應當向部務會議作出說明。第三章起草第九條列入年度立法計劃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由提出立項申請的起草單位負責。立法項目內容涉及兩個以上起草單位的,在提出立項申請時應當確定牽頭起草單位。

起草單位應當成立成員相對固定的起草工作小組,並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第十條起草立法草案,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書面徵求意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起草單位應當將立法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徵求意見。向社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第十一條立法草案有下列情形的,起草單位應當進行論證咨詢聽取意見,並在論證、起草階段及時與政策法規司溝通有關情況。

(一)涉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突出矛盾的。

(二)減損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

(三)對社會公眾有重要影響等重大利益調整事項的。依法需要進行聽證的,起草單位應當舉行聽證。第十二條立法草案可能影響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起草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公平競爭審查。

立法草案涉及國際條約和對外貿易政策的,起草單位應當開展貿易政策合規評估。

立法草案涉及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或者重大行政措施等情形的,或者可能造成較大輿論影響的,起草單位應當依法開展風險評估,提出應對預案。第十三條起草單位向政策法規司報送草案送審稿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草案送審稿;

(二)起草說明,包括起草目的和依據、立法必要性、起草過程、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徵求意見情況、需要說明的重點問題等;

(三)匯總的意見,包括對草案送審稿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

(四)其他有關材料,包括領導有關批示指示、所規范領域的發展情況和相關數據、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關條款的上位法依據、聽證會筆錄、調研報告、國內外有關立法資料等。

E. 我國旅遊立法體系是怎樣劃分的。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我國出台了一些旅遊或與旅遊有關法規和回規范,為旅遊企答業同旅遊者及其他法律關系主體的正當權益提供了法律保護。

如今旅遊業已被列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基於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2009年《旅遊法》起草工作啟動;2010年國家旅遊局召開起草《旅遊法》專家論證會;2011年旅遊法起草組在京再次召開旅遊法立法研討會。這樣,我國的旅遊法規體系趨於形成和完善,更有利於旅遊市場秩序的規范和整治。

F. 《旅遊法》的立法框架是什麼

作為成文法國家,我國的旅遊法相對滯後,已嚴重影響我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結版合我國國情和權發達國家的成果立法實踐經驗,我國《旅遊法》的立法框架是:
(1)規定國家發展旅遊事業的根本宗旨和原則;(2)規定政府主管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職能;(3)規定各類旅遊企業的行為准則;(4)規定對旅遊者合法權益的保護;(5)規定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原則;(6)規定國際旅遊原則;(7)規定一系列行業管理制度;(8)規定法律責任。

G. 旅遊立法的概念.作用

旅遊立法的概念主要是調整平等旅遊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旅遊協作關系,使旅遊消費者和旅遊服務者在旅遊過程中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
作用:以旅遊者權益保護為中心,賦予旅遊經營者更加全面的謹慎注意義務,確立了旅遊者是普通消費者的法律地位,明確了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

H. 旅遊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旅遊法》於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2013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

I. 旅遊方面的法律法規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二、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3、《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4、《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5、《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6、《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三、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7、《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8、《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9、《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四、福建省和旅遊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0、《福建省旅遊條例》

(9)旅遊立法擴展閱讀:

在法律層級上,除了《旅遊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外,我國規范旅遊活動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相關司法解釋方面,其中還有:

1、規范旅遊者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等。

2、規范旅行社旅遊經營活動的有《旅行社條例》、《旅行社條例實施細則》、《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邊境旅遊暫行管理辦法》等。

3、規范導游和領隊旅遊活動的有《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出境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領隊人員管理辦法》等。

4、規范旅遊安全的有《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旅遊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等。

5、規范旅遊糾紛處理的有《旅遊投訴處理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問題的通知》等。

6、現行有效調整旅遊活動的一般性法律還包括《合同法》、《環境保護法》、《公司法》、《刑法》等。

J. 旅遊法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主要內容

旅遊法從國家層面來立法,包括以保障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為宗旨,明確各方權利、責任,旅遊者和經營者的維權、政府部門的監管執法方面的內容。
旅遊涉及面很廣,包含了吃、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因此《旅遊法》對適用的行為范圍規定得較為寬泛,不僅包括狹義的旅遊活動,凡為旅遊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其他行業的經營活動也應納入本法調整范圍。《旅遊法》規范的重點是團隊旅遊活動。個體旅遊者參加的自助游、自駕游等旅遊活動,更多地可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取得保護。

熱點內容
最高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發布:2025-01-23 03:30:20 瀏覽:940
司法中打架 發布:2025-01-23 03:18:00 瀏覽:895
鐵路法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3 03:03:11 瀏覽:403
農業發展公司管理規章制度範本 發布:2025-01-23 02:40:29 瀏覽: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 發布:2025-01-23 02:26:07 瀏覽:293
初中籃球競賽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23 02:12:16 瀏覽:258
南通十大律師 發布:2025-01-23 01:41:49 瀏覽:609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發布:2025-01-23 01:41:39 瀏覽:424
法院員額人大 發布:2025-01-23 01:17:52 瀏覽:600
法院怎樣找到被執行人 發布:2025-01-23 00:40:09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