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刑法學
『壹』 電大刑法學(1)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刑法學(1)作業1
第一題:山本某某,女,42歲,日本國籍。馬某某,男,35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民...
參考答案:參看教材有關刑法的效力范圍即刑事管轄權問題。
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走私毒品的,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本案中的可卡因屬於毒品的一種。山本某某違反我國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攜帶毒品進入我國境內,不向海關申報而選擇綠色通道,意圖逃避海關監管,其行為構成走私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馬某某攜款接貨的行為屬於走私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處,都適用我國刑法;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犯罪。山本某某和馬某某的走私行為開始於我國境外,但完成於我國境內,屬於在我國境內犯罪。同時,山本某某雖然是外國國籍,但並非是享有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而馬某某雖然是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民,但其行為並不是發生在香港區域內,因而二人的行為均不屬於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形,因而適用我國刑法管轄。對山本某某和馬某某的行為應適用我國刑法關於走私毒品罪的規定予以處罰,毒品的數量應以查證屬實的數量計算,不進行純度考慮。並以此作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據。
第二題:王××(男,17歲)與被害人陳××(13歲)系鄰居,平素關系甚好。一日,王××與其弟去河邊洗澡...
參考答案:王某的行為與陳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王某的行為構成了不作為形式的過失殺人罪。從客觀方面看,王某的行為構成不作為犯罪。王某負有實施保護陳某安全的特定義務,這種特定義務是由王某先行的行為使陳某處於危險狀態所產生的。陳某是兒童,王某答應他將他帶到離河岸七米多遠處的深水處游泳,這無疑使陳某的生命處於危險狀態,因而就產生了王某應當保護陳某的特定義務。王某有履行保護陳某的特定義務的可能而未能履行。王某的不作為行為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客體和對象,即陳某的生命權。並且,王某的不作為與陳某的溺水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所以,從客觀方面看,李某的不作為行為構成犯罪。從主觀方面看,王某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王某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預見到如果自己不陪同保護或把陳某帶回到岸邊。陳某很可能會發生溺水死亡的危險。然而他卻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正是由於這種不負責任的疏忽大意導致了陳某溺水死亡結果的發生,所以,從主觀方面看,王某的行為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
刑法學(1)作業2
第一題:趙某,男,1989年3月生,某某學校初一學生...
參考答案:趙某焚燒他人房屋邊的草堆,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且對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了嚴重威脅,其行為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趙某實施放火行為時不滿十四周歲,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符合犯罪主體的成立條件,其行為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題案情:李某,男,45歲,農民。李×小,男,15歲,李某之子。某日,李某見一群農民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控樹蔸作柴燒...
參考答案:李某行為時的心理態度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屬於故意(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犯罪的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李某明知山坡上有許多人,而與其子一道從山上向下滾石頭,導致他人死亡。李某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採取放任的態度,屬於故意(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
刑法學(1)作業3
第一題:王某,女,33歲,經人介紹與湯某相識結婚而因家庭瑣事毒殺案件...
參考答案:王某的行為屬於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答題時要具體敘述犯罪中止的含義及具體描述)王某出於殺害湯某的目的,實施完成了投放毒葯的故意殺人的行為,因而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其很快就基於自己的意志,將被害人送至醫院搶救脫險,有效地阻止了既遂結果的發生,因而其行為符合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構成故意殺人罪的犯罪中止。根據刑法的規定,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王某的故意殺人罪已經給被害人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身體傷害。因此對王某的故意殺人罪的處罰原則是應當減輕處罰而不是免除處罰。
第二題:周某,女,17歲;甘某,女,16歲,李某,13歲,孔某,男,19歲,胡
某,男,18歲...
參考答案:周某、甘某、孔某、胡某四人均已年滿16周歲,屬於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應當對自已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周某、甘某(要具體描述犯罪情節)出於共同的故意,共同實施了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共同犯罪。周某屬於強奸罪的教唆犯,孔某、胡某直接實施了強奸行為,因此屬於強奸犯的實行犯。周某既有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又有強奸罪,就對其實行數罪並罰。根據刑法規定,滿14不滿18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不滿18的不適死刑。周某、甘某犯罪時均不滿18,因此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且不適用死刑。
刑法學(1)作業4
分析案例(每小題50分)
第一題:案情:李某,男,36歲。1998年11月,李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一年...
參考答案:李某不構成累犯。我國刑法典規定的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兩種。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並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5年內在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本案中,被告人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在緩刑考驗期滿後,又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但他不構成累犯,因為緩刑是附條件的不執行刑罰,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了,而不是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因而不符合累犯的構成條件。對李某第二次犯故意傷害罪和盜竊罪應當數罪並罰。按照刑法第69條對判決宣告前一人所犯數罪應當首先分別定罪量
刑,然後根據數罪並罰的原則決定執行的刑罰。
第二題:案情:王某(男,26歲,無業)從吳某家盜竊...
參考答案:法院的判決有錯誤。應以搶劫罪判王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罰金若干元。我國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證據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本案中,王某先在吳某家盜竊2000餘元,構成盜竊罪;後為了抗拒抓捕而殺死了李某,構成了轉化型搶劫罪的犯罪條件,所以對王某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我國刑法第263條規定:「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刑法第57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所以應以搶劫罪判王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罰金若干元。
『貳』 電大刑法學1案例分析
肖某已經構成故意傷害罪。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回法定程序確認已答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肖某由於在緩刑執行期內,再次實施違反刑法的規定。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叄』 電大刑法學案例分析
構成犯罪,故意傷害罪。
首先,主體,十九,完全責任能力;主觀方面,故回意;客觀方面,答傷害的事實;客體,人身權。
其次,是否正方防衛。陳打傷趙的行為已經結束,則不存在侵害依然存在,趙的行為不屬於自我防衛,而屬於故意傷害。
因此,趙某構成故意傷害罪
『肆』 我是電大法律專科生,自考本科的話還要考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以上科目嗎
需要,本科學習的內容與專科的差不多的,都需要要考,除非你以前是本科生,其他專業的本科生可以辦理公共課的免考,專業課是不能的。
需要所有的課程都通過之後,並進行論文答辨合格後才能發自考的本科畢業。
『伍』 電大刑法學案例分析
1.甲是主犯 他組來織 策劃 實施自
2.b 我國刑法處理 在我國的飛行器內實施犯罪
3.犯罪中止 已在犯罪過程中 個人主觀原因停止犯罪
4.構成犯罪 故意傷害罪 行為人能夠意識到行為會導致的結果 但放任行為的發生
5.構成犯罪 搶劫罪 這是應該轉換 本來是盜竊行為 卻加上了暴力威脅 構成搶劫罪要件
『陸』 電大2016年刑法學(1)形成性考核冊答案(有題目)
找試題答案的話,我覺得可以去電大題酷小程序找一下的,這是最近剛出不久的搜題小程序吧,感覺搜題搜答案還行,基本上都能搜到的,希望能夠幫到你~~~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非法拘禁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選擇一項:
對
錯
正確的答案是「錯」。
以營利為目的,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選擇一項:
對
錯
正確的答案是「對」。
數額特別巨大,並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沒收財產的有集資詐騙罪、保險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
選擇一項:
對
錯
正確的答案是「錯」。
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罪的主體包括境內外機構、組織或者個人。
選擇一項:
對
錯
正確的答案是「對」。
未經海關許可並且未補繳應繳稅額,擅自將特定減稅、免稅進口的貨物、物品,在境內銷售牟利構成犯罪的,應定()。
選擇一項:
a. 偷稅罪
b. 騙取出口退稅罪
c. 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d. 逃避追繳欠稅罪
正確答案是: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
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香煙而加以銷售,數額較大的,應定()。
選擇一項:
a.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b. 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c.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d. 假冒注冊商標罪
正確答案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柒』 電大刑法學 刑法修正案草案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要修改
刑法修正案( 九) 草案的七大變化:
參考人大網資料:http://www.npc.gov.cn/npc/zgrdzz/2014-12/02/content_1887853.htm
變化一:「少殺、慎殺」理念下,擬再減9個死刑罪名
此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草案,取消了9個死刑罪名:走私武器、彈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偽造貨幣罪,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阻礙執行軍事職務罪,戰時造謠惑眾罪。
變化二:加大對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犯罪的懲治力度
草案增加了製作資料、散發資料、發布信息、當面講授等方式或通過音視頻、信息網路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或者煽動實施暴力恐怖活動的犯罪,以暴力、脅迫等方式強制他人在公共場所穿著、佩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的犯罪等規定。
變化三:出售或非法提供個人信息、網傳虛假信息都將入刑
變化四:收買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作出犯罪評價
修改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猥褻兒童罪,擴大適用范圍,同時加大對情節惡劣情形的懲處力度。修改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對於收買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作出犯罪評價。
變化五:反腐的「制度籠子」再扎緊
原則規定數額較大或者情節較重、數額巨大或者情節嚴重、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情節特別嚴重三種情況,相應規定三檔刑罰,並對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保留適用死刑。
變化六:買賣、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護照,組織考試作弊將入罪
變化七:多種危險駕駛行為將追刑責,司法秩序進一步規范
『捌』 請問電大刑法學2作業答案是什麼
構成了投放危險物質罪和污染環境罪。
胡某的公司以廢物利用的名義從國外一家公司進口回了1600餘噸答被淘汰的電視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回收之後的剩餘物資和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等唄一隨意傾倒.排放.焚燒等方式進行了外理,結果導致周邊村莊群眾白玉人呼吸道疾病集中爆發一面與某根的以及附近的地下水被嚴重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
根據刑法典第114條和第115條第一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上10年一下有期徒刑 至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玖』 電大刑法學1案例分析
1、王某的抄行為與陳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2、王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因為王某對陳某構成不作為犯罪,王某應對他的先前行為對陳某存在進行救助的義務,但王某沒有實施救助行為,所以構成了犯罪。應認定其為過失犯罪。因為王某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危害的結果,但其輕信可以避免,屬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