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兩難故事法

道德兩難故事法

發布時間: 2022-07-10 11:39:23

⑴ 親社會道德兩難故事法的創立者是誰

是科爾伯格。 科爾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1959年去耶魯大學任助教,1962—內—1968年任教於芝加容哥大學;從1968起轉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道德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認知結構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學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他根據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提出了「道德兩難法」,在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產生了很大影響。「道德兩難法」即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法,就是在道德兩難故事討論中,啟發兒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從道德沖突中尋找正確的答案,以有效地發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

⑵ 道德兩難法是教育學哪一章提出的

道德兩難法是教育學道德階段認知發展理論這一章提出的,指的是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是他道德階段認知發展理論的基礎,講的是海因茨偷葯的故事。

科爾伯格把皮亞傑的研究方法改進為道德兩難故事法,他所設計的故事中包含著一個在道德價值上具有矛盾沖突的故事,讓被試聽完故事後對故事中人物的行為進行評價,他還設計了相當完備的評價標准體系,以此來測評被試道德發展的水平。

(2)道德兩難故事法擴展閱讀:

科爾伯格兩難故事測驗本來是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科爾伯格(L.Kohlberg,1927—1987)研究兒童和青少年道德認知發展模式的一種研究方法,現在也被人力資源管理者在招聘選拔中用於對人才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

科爾伯格兩難故事測驗採用9個道德價值上互有沖突的兩難故事,讓被試者在兩難推論中作出是非、善惡的判斷並說明理由,科爾伯格對被試的陳述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分出30個不同的道德觀念維度,如是非觀念、權利義務觀念、責任觀念、賞罰觀念、道德動機與行為後果等等。

科爾伯格根據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結論:0--9歲兒童屬前世俗水平;9--15歲,多屬習俗水平;16歲以後,一部分人向後習俗水平發展,但達到的人數很少。科爾伯格認為,這種發展的順序是由低級階段依次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這種順序既不會超越,更不會逆轉。個體在某個發展階段,主要使用某個階段的推理,而同時使用其他幾個階段的推理。

⑶ 採用兩難故事法對兒童道德判斷發展水平進行研究的是(  )。

正確答案:C
解析:柯爾伯格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方法來研究品德的發展,提出了品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模式。

⑷ 為什麼教育要用道德兩難故事法

科爾伯格
科爾伯格1958芝加哥拿博士位,1959耶魯任助教,1962——1968任教於芝加哥;1968起轉專任哈佛教授、哈屬佛道德發展與教育研究主任.認知結構主義派代表物,提:校道德教育目促進道德判斷能力發展.根據童道德認知發展階段性提道德兩難,童思想道德教育產影響.道德兩難即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道德兩難故事討論,啟發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道德沖突尋找確答案,效發展童道德判斷力.

⑸ 什麼叫「故事兩難法」

兩難故事法是心理學家採用的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水平的一種方法,其要求個體考慮是非價值並做出困難的決策,但又不可能圓滿解決的假設性情境。

它們是以故事形式描述的兩難情境,讓被試者對進退兩難的道德問題做出回答,從而研究不同文化、階層、年齡的人在道德認識、道德標准、道德判斷上的特點和規律。

最早科爾伯格編制了9個道德兩難故事,讓被試者評價故事中的人物行為。其中以「海因茲偷葯」故事最為有名,不僅要求兒童回答是非,還要講出依據。根據被試者的回答,對兒童的道德水平進行劃分,並把這一水平的劃分作為量表,用來測試兒童的道德發展水平。

(5)道德兩難故事法擴展閱讀

理論:

1、水平一:前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還沒有內在的道德標准,而是取決於外在的要求。他們用來作為道德判斷的基準取決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及其與自身的利害關系。

(1)、懲罰與服從為定向。

個體以行為對自身所產生的後果來決定這種行為的好壞,而不管這種後果對人有什麼意義和價值。以為任何一件事只要被懲罰了,不管其理由是什麼,那一定是錯的。避免懲罰和無條件地屈服力量本身就是價值。

(2)、相對功利為定向。

個體以行為的功用和相互滿足需要為准則,開始知道了人們之間的關系是根據像市場地位那樣的關系來判斷的,知道了公平、互換和平等分配,但總是以物質上的或實用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價值的。

2、水平二: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能按照家庭、集體或國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認為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而不大理會這些行為的直接後果。這時他們能夠從社會成員的角度來思考道德問題,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范,並遵守執行這些規范。

(1)、以「好孩子」為定向。

個體以人際關系和諧為導向,認為凡是討人喜歡或幫助別人而為他們稱贊的行為就是好行為。在進行道德評價時,總是考慮到他人和社會對「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並盡量按照這種要求去做。對行為的是非善惡,開始從行為的動機入手來進行判斷。

(2)、遵從權威與維護社會秩序為定向。

這時個體所作判斷的根據是相信規則和法律維護著社會秩序,因此,個人應當遵循權威和有關規范去行動的義務。由於情、法、理三者有時難以兼顧,這一階段的學生判斷善惡常會出現相互矛盾的現象。

3、水平三:後習俗水平,又稱為原則水平。

該水平的主要特點是:個體努力在脫離掌握原則的集團或個人的權威,並不把自己和這種集團視為一體,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准則。想到人類的正義和個人的尊嚴,其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准。

(1)、社會契約為定向。

個體開始認識到,法律或習俗的道德規范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以因大多數人的要求而改變。在判斷好壞時,認為只有兼愛的行為者才是道德的,錯誤的行為可以根據其動機是好的而減輕對其責難的程度。但並不因為動機良好而將其錯誤的行為也看成是正確的。

(2)、以普遍的倫理原則為定向。

以人生的價值觀念為導向,對是非善惡的判斷標准超越現實道德規范的約束,以正義、公正、平等、尊嚴等等這些人類最一般的倫理原則為標准進行思考。並根據自己所選定的原則進行某些活動,行為完全自律。

⑹ 採用「兩難故事法」研究道德發展階段的心理學家是

科爾伯格提出道德發展階段論,採用「道德兩難故事法」,最經典的就是「漢斯偷葯」的故事,讓兒童對道德兩難問題作出判斷。

⑺ 科爾伯德的道德兩難

柯爾伯格採用道德兩難故事,與10~16歲兒童進行道德談話。兩難故事創設了一種道版德兩難情境權,要求兒童作出選擇。人的行動是應該遵從規則和權威,還是應該遵從與此相沖突的他人的需要與利益?經典的兩難故事為:一個名叫海因茨的人,需要一種昂貴的特效葯來挽救生命垂危的妻子。他向發明並控制這種葯的葯劑師提出先付一半的錢,另一半以後再付,卻遭到葯劑師的拒絕。海因茨為挽救妻子,若偷取葯品就違背了社會「不許偷盜」的規則;若遵守社會規則,就使妻子等死。柯爾伯格依據兒童對遵從規則還是服從需要的行為選擇,將兒童的道德發展劃分為三種水平、六個階段。水平一,稱為「前習俗水平」,行為受逃避懲罰和獲得獎賞的需要驅使,兒童主要著眼於自身的具體結果,還沒有發生社會規范的內化。水平二,稱為「習俗水平」,兒童認同於父母,並遵從父母的道德判斷標准,兒童主要滿足社會期望,這時社會規范已開始內化。水平三,稱為「後習俗水平」,兒童主要履行自己選擇的道德准則。此時社會規范已完成內化。

⑻ 兩難故事法是誰的理論

兩難故事法是科爾伯格提出的。。
科爾伯格1958年在芝加哥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1959年去耶魯大學任助教,1962——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從1968起轉任哈佛大學教授、哈佛大學道德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是認知結構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學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他根據兒童道德認知發展的階段性提出了「道德兩難法」,在兒童思想道德教育中產生了很大影響。「道德兩難法」即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法,就是在道德兩難故事討論中,啟發兒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從道德沖突中尋找正確的答案,以有效地發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
歐洲有個婦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本城有個葯劑師新研製的葯能治好她。配製這種葯的成本為200元,但銷售價卻要2000元
病婦的丈夫漢斯到處借錢,可最終只湊得了1000元。漢斯懇求葯劑師,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將葯便宜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帳。葯劑師不僅沒答應,還說:「我研製這種葯,就是為了賺錢。」
漢斯別無它法,利用晚上撬開葯劑師的倉庫門,把葯偷走了。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當這樣一個道德兩難故事呈現給孩子們之後,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兒童討論,以此來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所依據的准則及其道德發展水平。
1、漢斯應該偷葯嗎?為什麼?
2、 他偷葯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麼?
3、 漢斯有責任或義務去偷葯嗎?為什麼?
4、人們竭盡所能去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為什麼?
5、 漢斯偷葯是違法的。他偷葯在道義上是否錯誤? 為什麼?
6、仔細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認為漢斯最負責任的行為應該是做什麼?為什麼?
科爾伯格提出了道德發展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的模式(如下表所示):

水平
階斷
道德推理的特點
關於「海因茨兩難」的道德推理淘寶網女裝評價祛痘產品哪種好好用身體香氛哪個牌子好瘦臉二次清潔哪個牌子的好
不該偷的理由
該偷的理由
前習俗水平
1
以懲罰與服從為定向
偷東西會被警察抓起來,受到懲罰
他事先請求過,又不是偷大東西,他不會受重罰
2
以行為的功用和相互滿足需要為准則
如果妻子一直對他不好,海因茨就沒有必要自尋煩惱,冒險偷葯
如果妻子一向對他好,海因茨就應關心妻子,為救她的命去偷葯
習俗水平
3
以人際和諧為准也稱為「好孩子」取向
做賊會使自己的家庭名聲掃地,給自己的家人(包括妻子)帶來麻煩和恥辱
不管妻子過去對他好不好,他都得對妻子負責。為救妻子去偷葯,只不過做了丈夫該做的事
4
以法律和秩序為准則
採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別人的東西犯法。
偷東西是不對,可不這樣做的話,海因茨就沒有盡到丈夫的義務。
後習俗水平
5
以法定的社會契約為准則
丈夫沒有偷葯救妻子的義務,這不是正常的夫妻關系契約的組成部分。海因茨已經為救妻子命盡了全力,無論如何都不該採取偷的辦法解決問題,但他還是去偷葯了,這是一種超出職責之外的好行為。
法律禁止人偷葯,卻沒有考慮到為救人性命而偷東西這種情況。海因茨不得不偷葯救命,如果有什麼不對的話,需要改正的是現行的法律,稀有葯品應該按照公平原則加以調控
6
以普通的倫理原則為准則
海因茨設法救妻子的性命無可非議,但他沒有考慮所有人的生命的價值,別人也可能急需這種葯。他這么做,對別人是不公正的。
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對於任何一個有道德理性的人來說,人的生命最可貴,生命的價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無條件的道德義務的源泉。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模式給我們勾畫出:道德發展是連續的按照不變的順序由低到高逐步展開的過程,更高層次和階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層次和階段的道德推理方式,反之,則不能;各階段的時間長短不等,個體的道德發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習俗水平或習俗水平,而永遠達不到後習俗水平的階段。

⑼ 科爾伯格三階段六水平口訣是什麼

口訣:懲罰功利前習俗,遵守法規好孩子,契約原則最後述。

柯爾伯格把道德認識劃分為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三個不同的發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兩個不同的階段,共有六個階段。關於階段對應的年齡劃分,大多數9歲以下的兒童以及少數青少年處於前習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處於習俗水平。

後習俗水平一般要到20歲以後才能出現,而且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



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

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兩難故事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葯」。故事的主要情節為:漢斯的妻子得了重病,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葯能夠救她,而這種葯只有一個葯劑師能夠配置出來,葯價十分昂貴。漢斯想了很多辦法都得不到這種葯,他到處借錢也沒有借到。

他哀求葯劑師,葯劑師也無動於衷。如果再得不到這種葯,他的妻子便熬不過當天晚上了,於是漢斯想到了晚上去偷葯。故事講完以後,研究者會向被研究的兒童提出問題:漢斯該不該去偷葯。處在不同的道德發展階段的兒童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他們的理由便是研究者做出判斷的依據。

⑽ 簡述科爾伯格的品德發展階段理論

發展階段理論是道德認知發展論的理論核心。勞倫斯·科爾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學位論文中對其作了首次闡釋後,不斷修正,直到1983年他把所有研究成果整理為三大文集時還在進行修改,可見其治學之嚴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了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判斷,而是藉助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希望了解兒童作出行為是非道德判斷後如何說明其判斷的理由。

科爾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於了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認知行為表現,而在於探討兒童對道德判斷的內在認知心理歷程。科爾伯格當時採用的道德兩難(moraldilemma)問題情境,是要兒童們對"海因茨題"(Heinz'sDilemma)的故事作出判斷並陳述自己判斷的理由。該故事大意為:"歐洲某地的一婦女海太太罹患嚴重癌症,醫師診斷只有一種新制鐳錠葯物可治。海先生奔赴葯店時,店主將成本僅200美元的葯物,提高為2000美元。海先生為妻子久病已用盡所有積蓄,向親友借貸只能湊得1000美元。他懇求店主允許其先付此數取葯回去救他妻子一命,餘款保證稍後補足。店主拒絕並稱賣葯目的只求賺錢,不考慮其他問題。海太太性命危在旦夕,海先生走投無路,就在當天夜間撬開葯店窗戶偷得葯物,救了妻子一命"。在這則故事之後,科爾伯格要被試回答:"你認為海先生偷葯救妻的行為對不對?如果說他對,為什麼?如果說他錯,為什麼?"
他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理論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折疊前習俗水平
這一水平上的兒童已能辨識有關是非好壞的社會准則和道德要求,但他是從行動的物質後果或是能否引起快樂(如獎勵、懲罰、博取歡心等)的角度,或是從提出這些要求的人們的權威方面去理解這些要求的。這一水平包括兩個階段:
階段1
懲罰和服從的定向階段。行動的物質後果決定這一行動的好壞,不理會這些後果所涉及的人的意義或價值。他們憑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懲罰和無條件服從權威的決定,而不考慮懲罰或權威背後的道德准則。在這個階段,兒童主要關心的是置身於苦惱和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憂慮。這個階段相當於皮亞傑的"客觀責任感"。
階段2
工具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正當的行動就是滿足自己需要的行動,偶爾也包括滿足別人需要的行動。人際關系被看作猶如交易場中的關系。他們相互之間也有公正、對等和公平的因素,但往往是從物質的、實用的途徑去對待。所謂對等,實際上就是"你對我好,我也就對你好",談不上什麼忠誠、感恩或公平合理。兒童一心想自己的需要,但也能體會到別人也有正當的需要。從而,他有時願意為滿足各個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方式去"作出妥協"。
折疊習俗水平
這一水平上的兒童已能理解維護自己的家庭、集體或國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會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後果。兒童的態度不只是遵從個人的期望和社會的要求,而且是忠於這種要求,積極地維護和支持這種要求,並為它辯護。對與這種要求有關的個人和集體也一視同仁。這一水平也包括兩個階段:
階段1
人際關系和諧協調的或(願做一個)"好孩子"的定向階段。好的行為就是幫助別人、使別人愉快、受他人贊許的行為。這很大程度上是遵從一種老看法,即遵從大多數人的或是"慣常如此的"行為。皮亞傑的"主觀責任感"是在本階段出現的。
階段2
"法律與秩序"的定向階段。傾向於權威、法則來維護社會秩序。正當的行為就是克盡厥職、尊重權威以及維護社會自身的安寧。兒童認識到社會秩序依賴個人樂於去"盡本分"和尊重適當建立的權威。
折疊後習俗的、自主的或原則的水平
在這一水平上,人們力求對正當而合適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原則作出自己的解釋,而不管當局或權威人士如何支持這些原則,也不管他自己與這些集體的關系。這一水平也分為兩個階段:
階段1
社會契約的、墨守成法的定向階段。一般說來,這一階段帶有功利的意義。正當的行為被看作是與個人的一般權利有關的行為,被看作是為全社會所認可、其標准經嚴格檢驗過的行為。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個人價值和個人看法的相對性,同時相應地強調為有影響的輿論而規定的那些准則。除了按規章和民主商定的以外,所謂權利,實際上就是個人的"價值"和"看法"。這樣就形成一種傾向於"法定的觀點",所不同的是可以根據合理的社會功利的理由改變法律與秩序(不是像階段4那樣固定在法律與秩序上)。在法定范圍以外,雙方應盡義務的約束因素即自由協議和口頭默契。這就是美國政府和憲法的"官方品德"。
階段2
普遍的倫理原則的定向階段。公正被看作是與自我選擇的倫理原則(要求在邏輯上全面、普遍和一致相符的、由良心作出的決斷),這些原則是抽象的、倫理的,如金箴(基督)、絕對命令(康德的)等;它們不是像聖經上的"十誡"那樣的具體的道德准則。這些實質上都是普遍的公正原則,人的權利的公平和對等原則,尊重全人類每個人的尊嚴的原則。

熱點內容
按照勞動法臨聘人員傷亡補助 發布:2025-01-22 22:47:54 瀏覽:796
法治宣傳月講話 發布:2025-01-22 22:47:52 瀏覽:336
民法王澤鑒 發布:2025-01-22 22:44:13 瀏覽:678
違反國家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22:37:35 瀏覽:871
二准則四條例活動過程 發布:2025-01-22 22:24:23 瀏覽:75
人民法院對查封規定 發布:2025-01-22 22:18:34 瀏覽:228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
司法大講堂 發布:2025-01-22 20:50:42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