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哲學
❶ 道德哲學是什麼
《道德哲學》是高國希著書籍,本書提出,道德在三種層次上為我們所關注。首先,道德是一種智慧,給人的生活提供價值和理智的方向,需要去學習;其次,道德是一種規范,用以指導、約束人的行為符合價值取向,需要去承擔;最後,道德是一種信念,與生命一體,需要去體悟持存。
❷ 道德哲學是怎樣誕生的
在西方哲學史上,泰勒斯被稱為自然哲學之父,蘇格拉底則被認為是道德哲學的創始人。蘇格拉底號召人們把目光從自然界轉向人自身,如果說對人的身體的認識導致了神學目的論,那麼對人的心靈的認識則導致了道德哲學。
❸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什麼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美德論、義務論、結果論倫理學、正義倫理。
這四種理論分別是由亞里斯多德、康德、密爾、羅爾斯這四位西方學者提出的。
美德論
美德倫理學誕生於古希臘,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其關注的中心詞便是美德、強調存在而非作為。
柏拉圖曾主張知識即美德,他以二元論的觀點來看世界,將世界劃分為理念的世界和現象的世界,並且認為由於經歷了出生的血腥,人類原本干凈純真的靈魂被污染,而要回到理念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哲學思考,不斷地汲取知識。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其最為擅長的正是哲學思考,亞里士多德的美德倫理學是建構在目的論基礎上的。
義務論
經過近代啟蒙運動的價值顛覆,道德責任確定性的根據主要有絕對命令的義務論、功利主義、契約論、美德論等幾個基本理路。
康德絕對命令的義務論思想給義務的規定性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與景仰的理路。這是一種普遍有效性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一種善的道德義務必定具有普遍性。
結果論倫理學
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學家有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傑瑞米·邊沁等。功利主義亦稱「功利論」、「功用主義」,通常指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
正義倫理
《正義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著作,作者是約翰·羅爾斯。1971年初版,1975年與1999年出版修訂本。在該書中,羅爾斯嘗試用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公正的問題。
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體現的正義,或略作公平即正義),理論導出了他的正義兩原則: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其中平等原則詳細表述為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
❹ 什麼是道德哲學
1、道德哲學就是研究關於道德的根本問題的哲學;
2、常見的觀點為「倫理學就是道德哲學」。
❺ 道德哲學之間有沒有先進之分
我覺得用先進這個詞有點不妥,用完善可能更可取一點
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古人提出的道德哲學觀點肯定多多少少都有不完善的方面,蘇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學觀再怎麼具有開創性,再怎麼具有權威性,他們終究是生活在兩千年前,而後人一代代地對他們的道德哲學觀進行研究,肯定也能發現他們的問題,進而不斷得對哲學觀進行補充完善。
比如,古希臘哲學認為,奴隸就是會說話的工具,人與人之間天生就是不平等的,社會存在著嚴格的等級,但是近代西方哲學家就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就應該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相信這樣的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駁吧!如果誰還主張人和人之間有三六九等之分,那他註定會遭到世人的唾棄!
道德哲學研究權威
還有,孔子的「父為子隱」的觀點,也就是說,父親犯了錯誤,兒子就要將其隱瞞。這在當時的古代社會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現代,恐怕沒有哪個哲學家敢為這種道德觀辯護,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僅為法律所不容(包庇罪),也為道德所不容。
還有諸如人性論的探討,即人性善,還是人性惡的問題,毋庸置疑,現在的哲學家比以前的人理解得更深刻。
因此,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我覺得現在的哲學更精緻了,越來越符合人性了,越來越把人從那種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每個人的個體性得到發揮,讓每個人的尊嚴得到體現。
❻ 羅素的《道德哲學》講述了哪些
《羅素道德哲學》內容簡介:我的一生始終為以下三種激情所支配:對真專理的不可屬遏止的探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止的同情,對愛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哲學是人生觀的學問,哲學是心靈的完善,哲學是生命的詩。這是一次走近大師的心靈之旅,或許會改變你的一生。
❼ 孔子道德哲學的基本內容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是處於核心地位的。而「仁」,被他解釋為「愛人」,有以下幾個的特徵:
1、情感性。「仁」是出於內心的對他人最顯淺,也是最深沉的愛。孔子曾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句話指的就是,作為一種價值信念,對父母長輩的敬愛之情決定了我們與犬、馬等動物有本質性的區別;
2、普遍性。孔子認為,「仁」的對象不僅僅是父母兄弟,還應該有天下大眾;
3、族群本位性。孔子認為,「仁」之為「仁」是在自我與他人,個人與族群的良好關系中被證成的,「仁」的價值並不能離開特定的族群關系;
❽ 古代中國道德哲學發展與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道德教化不但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社會性,是政治性和社會性的統一。教化的社會性,首先表現在它的有效實施必須充分調動社會的各種力量,而不能只依靠政府和官吏憑借政治力量來推行,也不是象現在所理解的學校德育一樣,只被看作是教師的職責。在我國古代,每一個人都是道德教化的接受者,同時又是道德教化的參與者。
在家庭或者家族中,不僅長者要對家族中的其他人作出表率,規劃、執行和監督整個家族的教化活動,而且每一個人在做任何行動時都要考慮到對整個家族的道德影響和可能會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帶來的影響。在中國古代宗法痕跡明顯的農業社會中,這一規則和要求可以擴展到整個社會。另外,道德教化的社會性還表現在,它的目的是社會性的。道德教化的直接目的,就是使人接受和遵守一定社會的道德規范和要求,促進人的社會化,這是社會穩定的關鍵,也是社會存續的基礎。
(8)道德哲學擴展閱讀:
道德教化的逐漸社會化、民間化就具有了現實的基礎,名門望族的家訓、由地方士紳所編定並推動印行的各種勸善書,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得社會中無論是讀過書的人還是沒有讀過書的人,都能夠有所領悟,從而將其中所宣揚的同當時的社會秩序的要求相一致的各種道德規范逐漸內化於觀念、見諸於行動。
❾ 道德哲學是什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道德哲學亦稱倫理學,是研究善與惡、對與錯、職權與義務等概念的哲學分支。
道德哲學是對人類道德生活進行系統思考和研究的學科。它試圖從理論層面建構一種指導行為的法則體系,即「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此類處境」,「我們為什麼又依據什麼這樣處理」,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評判。
中世紀自然法學體系發展的產物。隨自然法學體系內部非法學材料的不斷增加突破了法學的框架,形成了一個新的綜合體系,稱為「道德哲學」,其中」哲學「的含義是該詞的古義,即知識的總和。道德一詞和自然一詞相對。」道德哲學「和」自然哲學「(即自然科學的總和)相對,表示社會科學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