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

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

發布時間: 2022-07-17 02:07:21

1. 如何理解學風與科研誠信如何理解優良學風與科研誠信之間的關系

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的本質是科學不端行為、學術失范和浮躁學風。
1、科學不端行為主要指那些違背誠實原則,在課題申請、研究實施、成果報告等科學活動中的篡改、編造、偽造、剽竊等行為。這類行為在科技界和社會上的影響相當惡劣,損害了科技界的社會信譽和科學家之間的相互信任,並傷害了科研成果的質量;
2、學術失范現象在科學研究與科研管理活動中大量存在,主要表現為一些科研人員的工作動機發生扭曲,他們不潛心鑽研學問,而是一味追名逐利,為獲取和佔有資源而熱衷於拉關系、走後門、立山頭,已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行政干預、權力壟斷、官學一體、權學交易、學術霸道、暗箱操作、流於形式等「制度失靈」現象,並濫用了學術權威;
3、浮躁的學風反映了研究氛圍的不正和研究群體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行為習慣的沉淪。少數科技人員和一部分大學生、研究生喪失了科學求實的態度和科研誠信,單純追求名利,而不能踏實地開展研究工作。例如,熱衷於發表在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沒有什麼意義的「花架子」論文甚至「垃圾」論文。這種浮躁的學風已開始在相當一部分大學和研究機構中蔓延。

2. 如何看待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

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是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前提,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石。所以充分認識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仍是當務之急。科學道德是科學的內在屬性,既是科技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也是科研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研究的基礎是誠實守信,這是科技工作者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培養造就優秀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關鍵舉措,也是培育創新文化、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我國,依靠科學和民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百餘年來中國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堅持真理、開拓創新、誠實守信,不僅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熱愛科學、勇攀高峰、忠於祖國和人民的高尚品格,顯示出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術素養,為全社會樹立了光輝典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創造偉大功勛中凝煉的偉大精神。沒有這種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沒有我國科學事業今天這樣良好的發展局面,就不可能實現黨中央確立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誠信的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誠為本、取信於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誠信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保證,歷來被視為處理個人與他人關系的基本准則。誠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應當抱著心誠意善的動機和態度,相互理解、接納和信任,重信用、守信義。堅持誠信原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研究生身心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誠信教育必須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課。應該讓學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場經濟准則,又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一個標志。研究生作為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
誠信是社會的基礎,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社會主義中國本該是一個極有誠信的國家,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很多方面利益與誠信天平失衡,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 誠信首先是現代經濟規律,其次才表現為倫理性質。「資本主義愈發展,它就愈不能採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徵的那些瑣碎的哄騙和欺詐手段。的確,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場上已經不合算了,哪裡時間就是金錢,哪裡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並不是出於倫理的狂熱,而純粹是為了不白費時間和勞動。」經營者從誠信到不誠信的轉變,不是良心的發現,而是隨著市場競爭機制不斷健全,企業生存、發展、獲利的巨大壓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一個人要想在市場經濟交易中獲得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須承認和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想自利,必須利他,自利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由此可見,市場經濟需要道德。

科研本身就是一件嚴肅以及認真的事情。對於研究生,學術固然重要,道德卻更不容忽視。學術道德是治學的起碼要求,是學者的學術良心,其實施和維系主要依靠學者的良心及學術共同體內的道德輿論。學術界不可一日無學術道德,否則歪風邪氣便會乘虛而入,擾亂嚴謹科學的學術界。

3. 如何理解優良學風與科研誠信之間的關系

近兩年,科研機構的作風、學風和誠信問題頗受公眾關注,時常被人提及。在實際工作中,因對三者關系不甚了了而貽笑大方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筆者因為整理一份書稿,翻閱了有關作風、學風和誠信的資料,深感三者在科研機構中並非一種完全等同的關系,現予簡要論述。

2017年「107篇論文撤稿」事件發生以來,科研誠信(Research Integrity,又譯學術誠信、研究誠信)已漸成顯學,做學術研究要求誠信、推廣科技成果要求誠信、撰寫論文要求誠信、申報榮譽獎勵要求誠信、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要求誠信。一時間,誠信審核成了熱門工作內容,誠信治理變成諸項治理工作的重點。

科研誠信工作正在迅速演變成一個無所不裝的籮筐,其他一些長相接近的如作風、學風也紛紛湧入這個籮筐。尤其是自2019年以來更是將三者混為一談了。這一混,就不免使一些部門在工作中打起了太極。

依筆者愚見,這三者的工作各有側重、互相配合,也有各自的主管部門,切不可混淆。

其中,科研誠信建設的重點是「築基」,其核心是負責任的研究。誠信是科技活動的基礎,沒有誠信科學的結果就會偏離客觀事實,變成鏡花水月、最終貽害社會。誠信也就是國際同行講的負責任研究,做不到負責任、客觀、真實、可重復再現的研究,就會變成瞎猜、冥想、不可驗證的玄學。

這兩年學術調查的制度牢籠逐漸扎緊,遏止學術不端行為蔓延的手段逐漸豐富,對付被曝光的科研誠信輿論或案件,各機構拿出「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的勁頭和思路做實調查工作,一些誠信案件得到了認真處理、一批學術不端者受到了聯合懲戒、部分典型案件得到披露、反面典型警示效應開始顯現,善意誠信提醒受到歡迎。凡此種種,均彰顯了誠信之基正在築牢的趨勢。

學風建設的重點是「涵養」,其核心是專業主義。科研機構的良好學風並非天然就存在,而是需要長期引導、悉心澆灌、涵養而成。所謂澆的是水、開的是花;或吃的是草、擠的是奶。根據《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學風涵養的內容包括「正向引領、科學精神、公平評價、配置資源、榮譽激勵」等幾個方面。

正向引領指的是對外樹立正面典型如科學大家,對內樹立身邊的榜樣以形成帶動。科學精神指的是在全體研究人員中塑造尊重科學的專業主義精神。公平評價指的是在機構評估、項目和人才評價中保持公平公正和開展科學評價,摒棄人情評審、避開利益沖突、打破門戶之見。配置資源指的是按照科學研究規律和實際需要合理配置科技資源,保證最大化科技資源效用。榮譽激勵指的是給研究人員恰當的榮譽和合適的物質激勵,使之實至名歸、避免帽子滿天飛。這些工作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管理部門和各級機構,所以需要共同努力、長期協作。

作風建設的重點是「培育」,其核心是扎實、低調。作風培育的內容包括「愛國奉獻、攻堅克難、甘守寂寞、獎掖後學」等。作風是一種立場和態度,需要大力培育。如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說的是培育科學家的愛國情懷。攻堅克難、解決「卡脖子」問題,是要培育科研團隊在解決科學難題時敢為人先、舍我其誰的勇敢氣魄。幾十年如一日專注科學問題、甘坐冷板凳,不盲目追逐研究熱點,是要培育科研人員甘守寂寞、勇攀高峰的工作作風。獎掖後學是要培育導師們傳道授業解惑和帶好研究梯隊的人師風范。

那三者的關繫到底為何呢?

依筆者所見,誠信必然是學風的一部分,而學風除了誠信,還體現在資源、榮譽、激勵和評價等諸多工作中,作風則是另一套工作體系。在科研單位,作風和學風有重合的部分,特別在甘守寂寞、獎掖後學部分是這樣。在高校,學風所指則更為廣泛,學風包含了作風的大部分內容。在機關單位,作風常常是體現其政策性、嚴謹性和辦事效率的指標,因而作風有時也同誠信——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政策的科學性等——發生關聯。

弄清楚誠信、學風和作風的關系,對於我們守住初心、提升各項工作的治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 如何大力推進科研誠信與科學道德學風建設

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規范、行為准則、治學精神、治學態回度、治學風氣、治學原則等答方面出現的失范現象。因為其不利於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確使用,所以稱之為問題。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反映了現代科研體制在科研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層面的倫理道德問題,也有行為層面的科研規范問題。對科技事業而言,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直接影響到科學的繁榮發展,是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不僅是推動學術研究自身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且對倡導求真務實的社會風氣,對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水準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5. 談談具體怎麼樣恪守學術道德和科研誠信

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專利法》、中國科協頒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范(試行)》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及學術道德規范,要堅持科學真理、尊重科學規律、崇尚嚴謹求實的學風,勇於探索創新,恪守職業道德,維護科學誠信。應當遵守下述基本學術道德規范:
(一)在學術活動中,必須尊重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已經獲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時如實註明出處;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構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實質部分;從他人作品轉引第三人成果時,如實註明轉引出處。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發表前要經過所有署名人審閱,並簽署確認書。所有署名人對研究成果負責,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對研究成果整體負責。
(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作品進行介紹、評價時,應遵循客觀、公正、准確的原則,在充分掌握國內外材料、數據基礎上,做出全面分析、評價和論證。
(四)尊重研究對象(包括人類和非人類研究對象)。在涉及人體的研究中,必須保護受試人合法權益和個人隱私並保障知情同意權。
(五)在課題申報、項目設計、數據資料的採集與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確認科研工作參與人員的貢獻等方面,遵守誠實客觀原則。搜集、發表數據要確保有效性和准確性,保證實驗記錄和數據的完整、真實和安全,以備考查。公開研究成果、統計數據等,必須實事求是、完整准確。對已發表研究成果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應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和承認。
(六) 誠實嚴謹地與他人合作。耐心誠懇地對待學術批評和質疑。
(七) 對研究成果做出實質性貢獻的有關人員擁有著作權。僅對研究項目進行過一般性管理或輔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權。合作完成成果,應按照對研究成果的貢獻大小的順序署名(有署名慣例或約定的除外)。署名人應對本人做出貢獻的部分負責,發表前應由本人審閱並署名。
(八) 不得利用科研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正確對待科研活動中存在的直接、間接或潛在的利益關系。

6. 怎樣恪守與踐行學術道德與科研誠信

學術道德與科研誠信應積極踐行,從我做起

高等學校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是科學研究工作者應遵循的基本倫理和規范。近日,我校開展了大量的有關學術道德,學風建設的主題教育活動,為端正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國有句古話,「有德無才,德不足以成其事;有才無德,才足以促其奸。」近年來,國內外都出現了一些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失范的問題,在學術界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學術道德建設關系著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形象,關系著學術環境、學術聲譽和學術進步,更關系著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社會發展和民族創新能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
多年來,我校一貫倡導嚴謹求實、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涌現出了一批批學術道德典範。楊守仁教授「願做一塊『墊腳石』,讓年輕人踩著我的肩膀去攀登科學高峰」;陳溫福院士強調「做學問不能貪,貪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和成果」……這樣一批老科學家以其高尚的學術道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著身邊的人,帶出了一支支「星光燦爛的隊伍」。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一件小事可能毀了學生的前途,也毀了導師的名譽和學校的聲譽。因此學校始終把學術道德作為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國家政府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嚴格要求導師和研究生遵守學術道德、規范學術行為,杜絕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的現象發生,為防範學術腐敗奠定了基礎。
然而強調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僅靠制度約束是不夠的,更要靠精神引導和道德影響。我們要時刻牢記並弘揚 「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堅決反對沽名釣譽、急功近利等不良風氣,努力營造一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良好學術氛圍和制度環境,讓每一位師生員工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學術道德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淺薄,雖成亦小。」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在學術上有一定的造詣,還要在德行上有更高的修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服務於人民,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國家。因此,我們要努力建設一支具有強烈使命感、學術作風嚴謹的高素質學術隊伍,促進學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同時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更加註重德育教育,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21世紀德才兼備的國家棟梁。

7. 如何理解優良學風和科研誠信的關系

現在優良學風和科研誠信他們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在社會上這種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對我們來講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是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前提,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石。所以充分認識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仍是當務之急。科學道德是科學的內在屬性,既是科技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也是科研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研究的基礎是誠實守信,這是科技工作者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培養造就優秀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關鍵舉措,也是培育創新文化、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我國,依靠科學和民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百餘年來中國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堅持真理、開拓創新、誠實守信,不僅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熱愛科學、勇攀高峰、忠於祖國和人民的高尚品格,顯示出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術素養,為全社會樹立了光輝典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創造偉大功勛中凝煉的偉大精神。沒有這種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沒有我國科學事業今天這樣良好的發展局面,就不可能實現黨中央確立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
中國傳統道德認為,誠信的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誠為本、取信於人,「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誠信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保證,歷來被視為處理個人與他人關系的基本准則。誠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應當抱著心誠意善的動機和態度,相互理解、接納和信任,重信用、守信義。堅持誠信原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研究生身心健康發展極為有利。 誠信教育必須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一課。應該讓學生明白,信用既是市場經濟准則,又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一個標志。研究生作為今後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個體,必須樹立信用意識,這是當代研究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道德素質,也是走上社會後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不受人歡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的。
誠信是社會的基礎,更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石。社會主義中國本該是一個極有誠信的國家,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很多方面利益與誠信天平失衡,誠信缺失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 誠信首先是現代經濟規律,其次才表現為倫理性質。「資本主義愈發展,它就愈不能採用作為它早期階段的特徵的那些瑣碎的哄騙和欺詐手段。的確,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場上已經不合算了,哪裡時間就是金錢,哪裡商業道德必然發展到一定水平。其所以如此,並不是出於倫理的狂熱,而純粹是為了不白費時間和勞動。」經營者從誠信到不誠信的轉變,不是良心的發現,而是隨著市場競爭機制不斷健全,企業生存、發展、獲利的巨大壓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一個人要想在市場經濟交易中獲得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須承認和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想自利,必須利他,自利的目的只有在利他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由此可見,市場經濟需要道德。

8. 如何理解學風與科研誠信如何理解優良學風與科研誠信之間的關系

學風與科研誠信之間的關系:

二者的工作各有側重、互相配合,也有各自的主管部門,切不可混淆。

其中,科研誠信建設的重點是「築基」,其核心是負責任的研究。誠信是科技活動的基礎,沒有誠信,科學的結果就會偏離客觀事實,變成鏡花水月,最終貽害社會。誠信科研也就是國際同行講的負責任研究,做不到負責任、客觀、真實、可重復再現,研究就會變成瞎猜、冥想、不可驗證的玄學。

這兩年學術調查的制度牢籠逐漸扎緊,遏制學術不端行為蔓延的手段逐漸豐富,對付被曝光的科研誠信輿論或案件,各機構拿出「零容忍、無禁區、全覆蓋」的勁頭和思路做實調查工作。

一些誠信案件得到了認真處理、一批學術不端者受到了聯合懲戒、部分典型案件得到披露、反面典型警示效應開始顯現,善意誠信提醒受到歡迎。凡此種種,均彰顯了誠信之基正在築牢的趨勢。

學風建設的重點是「涵養」,其核心是專業主義。科研機構的良好學風並非天然就存在,而是需要長期引導、悉心澆灌、涵養而成。所謂澆的是水、開的是花;或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根據《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學風涵養的內容包括:正向引領、科學精神、公平評價、配置資源、榮譽激勵等幾個方面。

誠信必然是學風的一部分,而學風除了誠信,還體現在資源、榮譽、激勵和評價等諸多工作中。

在科研單位,作風和學風有重合的部分,特別在甘守寂寞、獎掖後學部分是這樣。在高校,學風所指則更為廣泛,學風包含了作風的大部分內容。

在機關單位,作風常常是體現其政策性、嚴謹性和辦事效率的指標,因而作風有時也同誠信發生關聯。弄清楚誠信和學風以及作風的關系,對於我們守住初心、提升各項工作的治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優良學風與科研誠信之間的關系:

正向引領指的是對外樹立正面典型如科學大家,對內樹立身邊的榜樣以形成帶動。科學精神指的是在全體研究人員中塑造尊重科學的專業主義精神。公平評價指的是在機構評估、項目和人才評價中保持公平公正和開展科學評價,摒棄人情評審,避開利益沖突,打破門戶之見。

配置資源指的是按照科學研究規律和實際需要合理配置科技資源,保證最大化科技資源效用。榮譽激勵指的是給研究人員恰當的榮譽和合適的物質激勵,使之實至名歸、避免帽子滿天飛。這些工作分散在各個不同的管理部門和各級機構,所以需要共同努力、長期協作。

科學道德與學術誠信是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前提,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石。所以充分認識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仍是當務之急。科學道德是科學的內在屬性,既是科技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證,也是科研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研究的基礎是誠實守信,這是科技工作者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培養造就優秀創新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關鍵舉措,也是培育創新文化、加快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在我國,依靠科學和民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百餘年來中國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愛國奉獻、堅持真理、開拓創新、誠實守信。

不僅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而且塑造了熱愛科學、勇攀高峰、忠於祖國和人民的高尚品格,顯示出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術素養,為全社會樹立了光輝典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創造偉大功勛中凝練的偉大精神。

沒有這種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沒有我國科學事業今天這樣良好的發展局面,就不可能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

9. 大學生應如何培養自己的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

1、熱愛科學

作為一名大學應該對科學事業有熱愛,要有追求真理、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精神,而不是將科學看成是自己可以獲獎、可以為個人謀取私利的一種手段。

2、對待科學應當堅持和執著。

只有執著和堅持,科學精神才得以延續。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如果要想有大的發現,就要有執著和堅持的精神,有堅毅的心態,才是培養科學精神的基礎。

3、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一定要樂觀。

即使有失敗,也還是學到了東西。在人生整個過程中總是會學到東西、得到東西,「失敗乃成功之母」,即使失敗了,在失敗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學到許多經驗和教訓。

4、科學研究中需要嚴謹的態度。

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要有非常嚴謹的學風,不能憑大概和想當然這樣的態度進行科學研究,對待學術要嚴謹,要有完善的思路和邏輯去進行證實。

5、拒絕學術造假,養成良好的學術道德習慣。

在進行科研的過程中,杜絕學術抄襲和造假等不誠信的行為,要堅持科學真理、尊重科學規律、崇尚嚴謹求實的學風,勇於探索創新,恪守職業道德,維護科學誠信。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