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立法委
『壹』 人大是立法機關嗎
法律分析:不準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立法機關,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只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不是立法機關。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貳』 人大有立法權嗎
法律分析:全國人大常委會有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包括:1.立法權。2.憲法和法律的解釋權。3.憲法實施的監督權。4.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的監督權。5.對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人事任免權。6.對國家生活中重要問題的決定權。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一)修改憲法;(二)監督憲法的實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七)選舉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八)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九)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十)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十一)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十二)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十三)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十四)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十五)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十六)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叄』 人大常委會是立法機關嗎
法律分析:人大常委會是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具有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不是獨立的國家機關,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代行部分職權。各級地方人大在不和憲法及其它國家法律規定相沖突的情況下有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規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四)解釋法律;(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十一)根據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的提請,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十三)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十四)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十五)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十六)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十七)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十八)決定特赦;(十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二十)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二十一)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二十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肆』 人大立法委員會職能是什麼
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伍』 四平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立法活動,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地方性法規及其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制定地方性法規僅限於本市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第四條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堅持黨的領導,發揮常務委員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第五條制定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從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實際立法需要出發,體現地方特色,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一般不重復上位法規定的內容。第二章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第六條編制立法規劃和擬訂年度立法計劃,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廣泛徵求意見,科學論證評估,確定立法項目。第七條常務委員會應當在每屆第一年度制定立法規劃,在每年第一季度擬訂年度立法計劃。
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編制立法規劃和擬訂年度立法計劃。第八條列入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的事項,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市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三)除應當由法律規定的事項外,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根據本市實際,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第九條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通過。在執行過程中需要調整的,由法制工作委員會提出建議,由主任會議決定。
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後,應當向社會公布。第三章法規草案起草第十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以下簡稱法規草案)一般由主任會議、市人民政府、市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按照各自職責組織起草。
主任會議組織起草的法規草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起草。
市人民政府組織起草的法規草案,由市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起草。第十一條起草法規草案,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
對於專業性較強的法規草案,可以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第十二條起草法規草案,應當就法規調整范圍、涉及主要問題和解決辦法、需要建立的制度和採取的措施、權利義務關系、與有關法律法規的銜接等問題進行調研和論證,徵求人大代表、相關部門、基層單位、行政相對人和有關專家的意見。第十三條起草法規草案,根據需要可以邀請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的人士等參與,也可以向其徵求意見。第四章立法程序第一節法規案提出第十四條主任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政府、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主任會議也可以將法規案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主任會議認為法規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第十五條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規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主任會議也可以將法規案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未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規案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十六條提出法規案的部門,在提出法規案前,對法規案中重大問題的不同意見,應當負責組織協調,並達成一致。第十七條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規案,在審議前三十日,提出法規案的部門應當將法規草案文本、起草說明及相關參閱資料報送常務委員會。
起草說明應當包括制定法規的必要性、可行性、制定依據、主要內容,以及對重大分歧意見的協調處理情況;擬設定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的,還應當包括設定的必要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聽取和採納意見的情況等。
未按時報送法規草案的,一般不列入當次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陸』 大連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立法活動,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地方性法規,以及相關立法活動,適用本條例。
市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等活動,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地方立法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地方特色,一般不重復上位法的規定。第四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對地方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健全立法工作機制,發揮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常務委員會)應當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地方立法專家顧問制度建設,完善立法論證、立法聽證、立法評估等制度,健全向區(市)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征詢立法意見、立法機關與社會公眾溝通等機制,推動民主立法進程。第六條地方性法規應當符合立法技術規范的要求,採取適當、簡約體例,用語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第二章立法許可權第七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遼寧省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八條本條例第七條規定范圍內的下列事項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規定本市特別重大事項的;
(二)規定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的;
(三)對市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等作出具體規定的;
(四)其他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作出規定的。第九條常務委員會可以就本條例第七條規定范圍內的下列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一)為了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和遼寧省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具體規定的;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作出規定的;
(三)國家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
(四)其他應當由常務委員會作出規定的。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可以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但不得同該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十條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市人民政府可以先制定規章。
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規定的行政措施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市人民政府未提出地方性法規議案的,以及議案未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該規章規定的行政措施自動失效。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要求有關單位對專門事項作出配套的具體規定的,有關單位應當自地方性法規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作出規定,並報常務委員會;地方性法規對配套的具體規定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有關單位未能在期限內作出配套的具體規定的,應當向常務委員會說明情況。第三章立法准備第十二條常務委員會應當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需要,編制本屆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第十三條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負責編制本屆立法規劃草案、年度立法計劃草案等具體工作。
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可以採取專題調研、聽取匯報等形式,掌握年度立法計劃實施進展情況,適時向有關單位通報;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有關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督促年度立法計劃的落實。第十四條編制本屆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應當認真研究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市人大代表)的議案和建議,廣泛徵集意見。
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可以通過組織專家論證、委託第三方評估等形式,對立法項目和年度立法計劃草案開展科學論證評估。第十五條本屆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由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以下簡稱主任會議)討論通過並向社會公布。
年度立法計劃通過後,應當送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
『柒』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否具有最高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具有最高立法權。
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權。主要包括: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這樣,除了憲法和基本法律外,大量的立法工作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承擔。
最高立法權是指對憲法和基本法的立法,這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捌』 懷化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規范地方立法活動,提高地方立法質量,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全面推進法治懷化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制定地方性法規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科學立法工作格局,把黨的領導貫徹地方立法活動全過程。第三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修改、廢止、解釋地方性法規,對市人民政府規章的備案審查,適用本條例。第四條規定本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除應當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以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規;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對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該地方性法規的基本原則相抵觸。第五條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省本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制定地方性法規,應當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從本市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突出地方特色,防止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傾向。
地方性法規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上位法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一般不作重復性規定。第二章市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第六條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一個代表團或者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地方性法規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第七條向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地方性法規案,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條例第三章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或者提案人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
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第八條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地方性法規案,一般應當在會議舉行的十五日前將地方性法規草案發給代表。第九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地方性法規案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地方性法規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派人到會介紹情況。第十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第十一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由法制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地方性法規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地方性法規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第十二條列入市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地方性法規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地方性法規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地方性法規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玖』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公開工作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範本省地方性法規立法公開活動,推進立法工作的民主化、科學化,提高立法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廣東省地方立法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立法公開,是指省人大常委會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將立法規劃、立法計劃、地方性法規案及其他與立法工作有關的信息向社會公布,並就立法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徵求公眾、人大代表和有關單位意見的活動。第三條本規定適用於省人大常委會的立法信息公開和公開徵求意見工作。第四條立法信息公開應當遵循全面、准確、及時和便民的原則。
公開徵求意見應當遵循廣泛、平等和效率的原則。第五條省人大專門委員會及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立法信息公開和公開徵求意見的工作。第二章立法信息公開第六條下列事項應當在廣東人大網公開:
(一)本省立法規劃、立法計劃及其調整情況;
(二)本省地方性法規案、法規草案修改稿、省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委員會的初審意見、修改情況的報告、審議結果的報告等立法文件;
(三)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地方性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
(四)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人員對地方性法規草案的意見;
(五)立法規劃、立法計劃和地方性法規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的基本情況;
(六)其他應當公開的事項。
前款第二項所列立法文件還應當在省人大常委會公報刊登。第七條第六條第一款規定的事項,應當按照以下要求在廣東人大網公開:
(一)第一項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於立法規劃、立法計劃確定或者調整後一個工作日內公開;
(二)第二項由有關委員會於省人大常委會會議結束後一個工作日內公開;
(三)第三項、第四項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於省人大常委會會議結束後一個工作日內公開;
(四)第五項由負責徵求意見的有關委員會在公開徵求意見結束後五個工作日內公開;
(五)其他事項由省人大專門委員會和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辦理。第八條根據需要,下列事項可以在廣東人大網公開:
(一)立法工作調研報告;
(二)立法座談會、聽證會、論證會和專家咨詢會的基本情況;
(三)省人大常委會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受省人大常委會委託完成的項目情況和有關報告;
(四)其他可以公開的事項。前款規定的事項由省人大專門委員會和省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辦理。第九條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或者普遍關注的內容時,可以接受公民申請旁聽。
旁聽省人大常委會會議的要求和程序按照《公民旁聽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試行辦法》、《關於公民旁聽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工作實施意見》辦理。第十條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地方性法規由省人大常委會按照《廣東省地方立法條例》的規定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地方性法規公布後,應當在省人大常委會公報、《南方日報》以及廣東人大網刊登。
涉及地方性法規公布施行的專題性新聞發布會由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與省人大法制委員會、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辦,負責法規實施的相關委員會協辦。新聞發布會的召開按照《廣東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新聞發布辦法(試行)》的規定辦理。第十一條根據需要,可以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或者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和網路等途徑公開立法的有關事項。
廣東人大網是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信息公開的官方網站。第三章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公開徵求意見第十二條省人大常委會編制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時,應當向公眾、省人大代表、我省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有關單位徵集立法項目建議。
向公眾、人大代表和有關單位徵集立法項目建議的時間應當不少於三十日。第十三條立法規劃草案和立法計劃草案在報送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前,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應當向省人大代表和我省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徵求意見。
立法規劃草案和立法計劃草案徵求人大代表意見的時間應當不少於十五日。第十四條編制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還可以根據需要向地級以上市、縣(含縣級市、自治縣、市轄區)人大常委會以及地級以上市、縣(含縣級市、自治縣、市轄區)、鎮(含鄉、民族鄉)人大代表徵集立法項目建議並就立法規劃草案和立法計劃草案徵求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