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小篆
1. 道德經鋼筆楷書字帖/國學經典中有臨摹紙嗎評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鍾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中國書法在中國文化里產生、發展起來,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是區別於其他種類藝術的主要標志,是世界藝術的奇葩。
書法除具有交流功能之外,還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線條的布局或疏或密,或粗或細,或攲或正,造成空間的對比和變化,在矛盾中尋求和諧與統一,在相對的空間中,給人無窮的韻味和藝術感受。這是其他民族文字所無法做到的。這種復雜的美學原理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卻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潛心修煉,小孩子學習書法時,往往望而卻步。在楷書的教學過程中,我試圖結合人體美學原理來探究楷書的審美情趣,我理解為漢字的形象就像人的形象,特別是楷書。朝著這條路去理解和書寫漢字,真是太奇妙了,既可以使抽象的線條立時變得有血有肉,還可以指導我們把漢字寫好,寫規范。下面我就以楷書為例來說說我的理解。
古人講「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就是把漢字比做人,楷書就像站著立正的人,行書就像行走的人,草書就像奔跑的人。楷書是書法的入門,也是其他書法的基礎,古人早就說過「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所以楷書也是我們現在學習漢字書法通用的途徑。寫好楷書的價值和意義就自不必說了。
杜雄俠,1976年生,四川平昌人。中國當代特色藝術代表人物、國際優秀書畫家、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壇百傑、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被錄入《全國楹聯書法繪畫邀請展作品選》、《今日翰墨中國書畫家優秀作品選》、《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國際書畫交流展作品集》。
2. 陰符經全文及譯文
陰符經全文及譯文
《陰符經》是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被歷代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智謀之士所重視。下面一起閱讀一下陰符經全文及譯文吧!
《黃帝陰符經》作者說是軒轅黃帝,歷史上有太公、范蠡、鬼穀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李筌、李治、李鑒、李銳、楊晟等都作過註解,《四庫全書》中有所收集。《陰符經》應該是一部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國方略,養生之道,兵法戰術等。《黃帝陰符經》立義於社會,導向於人生。
《黃帝陰符經》共四百餘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內容是闡述天道與人事的關系。中篇主要內容是論述富國安民的道理。下篇主要內容是論兵法戰術的。
歷史上對《黃帝陰符經》評論不一。許多注家將其神化。其實《黃帝陰符經》是一部樸素、抽象的思想著作,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其中養生之道對我國的中醫理論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關於治國、治兵等謀略在歷史上都曾發生過積極作用。我們仔細研究,此書大抵言天地陰陽運行變化,與人事之間有相生相剋之辯證關系,蘊含無窮機變,包含比較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這些思想對於我們研究宇宙大自然變化規律,養心修身,謀事策略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現根據自己學習以後的體會,作些淺顯解釋,旨在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上篇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心,萬化生乎身。天性,人心;人心,機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上篇解釋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觀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則,掌握這個自然界法則來行動,也就足夠了。
這里天字古代很難解釋清楚, 天就是指這個世界,自然界甚至宇宙,是人力不可改變的客觀存在。執是掌握的意思,道是自然法則,這個道不是後世說的道教的道, 這里是指道家學說法則。中國自古以來,老子寫了《道德經》,形成道家學說,後來形成道教。,但漢以後,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道家學說落敗。其實漢以前我國古代思想,道家學說佔有重要地位。這一句就是要按照宇宙法則行動,天之道的自然規律如人的性,是靜止的。天之行是自然規律的運動,是動態的,如人的命,這一種靜、動結合,道家叫性命雙修,道家思想就是叫你順應宇宙自然規律,做到無為而為。包括人的生命運動和宇宙自然運動密不可分的,如果你認識這些道理了,你就算是比較完備了。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自然界運動規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壞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領悟宇宙這種關系的規律,以天道為人道的法則,這樣的人就能夠使它昌盛了。
賊:古代解釋意思是殘害、傷害的意思,這里是指破壞力量。宇宙自然界有這五種傷害關系,《陰符經》中的五賊解釋很多,太公批註,為賊命,賊物,賊時,賊功,賊神。說?S帝得賊命之機,白日上升。殷周得賊神之驗,以小滅大。管仲得賊時之信,九合諸侯。范蠡得賊物之急,而霸南越。張良得賊功之恩,而敗??楚。有些注家認為,「五賊」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相生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剋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也有人認為是身體的口、眼、耳、鼻、舌等,身體器官變化與自然變化息息相關,總之說法不一,不管怎樣說,說明事物內部存在矛盾規律,如果你掌握這些矛盾規律,順應這些客觀規律辦事,你就得到事功,得到萬物昌盛。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心,萬化生乎身。
將天道的五行相生相剋的變化規律同自身變化規律一起認識,成竹在胸,你就可以施行與天道之規律,這樣宇宙雖大,如在心中;萬化雖多,不出一身變化規律之內。
五賊者為五種道術,也就是大自然變化歸納的五種客觀規律,如賊命,賊物,賊時,賊功,賊神;說小點是事物的五種變化規律,如「木火土金水」五行;再說小點是人身體中的「口、眼、耳、鼻、舌」等。古人常常講「天五星,地五行,色五色,音五音,人五??」等,這是對立統一的五種變化規律關系,同道家修身按照這五種變化規律關系相結合,使其自身內應適合其外應,以達天、人同一之境界。就象《黃帝內經》裡面的養生必須適應一年四季變化的氣候規律一樣道理,以求心理平衡,生理平衡。明白了自然規律和身體規律,你不僅保養好了身體,也能夠做好事業,當然《陰符經》的道理是能大能小,大到蘊涵治國之策,小到養生之術。所以講到明白這些道理,掌握這些規律,宇宙雖大好象在你心中,了如指掌,宇宙中萬象變化無非在你自己身體變化規律中都可找到。
天性,人心;人心,機心。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其實是人原來的本性;這天人合一的人的本性,是在天地動靜變化規律中無形的變化著,這就叫機心。人性的變化都是由這「機」來決定,如果用天之自然規律的道來端正人性的方向,人們才能克服一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主觀慾望,達到存天理定人性。
人的心是稟承於天地之性的,人性是隨著的自然變化規律而變化著的,所以說人性即是天性,人們的心常常自然而然,卻又不知所以然,比如人認識到自然規律中往往受到風寒要感冒,受到炎熱要中暑,但是沒有認識的東西很多,這就叫做「機」。天之所以能夠動,地之所以靜,這也是「機」在起作用。這種「機」表現在人身上就是生命長短,身體好壞,人格高低,事業成敗等等諸多方面。「立天之道」就是要用天地自然規律來端正人性的方向,既修練自己的人性,又按照自然客觀規律成就事業,以天理定人性,真正達到性命雙修。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發了殺機,星宿就要移位可隕落;地發了殺機,江海中的龍蛇就要爬上岸來;人動了殺機,就會弄得天翻地覆。
天發殺機,是指一些反常的自然現象。如氣候反常,冬天變暖,久旱久澇,這樣連星際都會脫離軌道隕落。地發殺機,就是地震、海嘯、山崩,連水中動物都會逃離爬上岸。人發殺機是講人違背人性,用所有的武器進行相互殘殺,就會造成地覆天翻,面目全非的場面。指人性不能違背自然之規律,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要求,也就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達到和諧,比如現在氣候變暖就是人違背自然規律之結果,長此下去就會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天和人共同發生了殺機,這就造成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大亂必然得到大治,在天下大亂,八方不守的局面時候,肯定會出現一個新的王朝,來奠定了自己萬變中的基礎。人的天性有靈巧和笨拙之分,但是要揚長避短,善於正確運用伏藏之術。
天發殺機是自然殺機,主要指自然災害:如天氣異常,山崩地裂,大水泛濫,蟲災旱災。人發殺機是人為殺機,主要指人事禍亂:如壞人當道,好人受氣,政治腐敗,經濟混亂。人的本性是和天性相通的,因此人在心理上保留著與天性相通的靈性。聖人總結出大自然的規律,盡量做到天人合一來安定社會,奠定基業。每個人的個性,都是有巧有拙的,不可能只有長處,沒有短處。所以處事就應該不動聲色、深藏不露,使對手難測深淺,就可以發揮長處,藏匿短處了。所以,伏藏便成為致勝的關鍵。所謂伏藏,就是嚴守機密,「大智若愚」便是這個道理,唯有善於伏藏,方能用其巧,揚其威。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就是揚長避短的謀略藝術。從道家修練角度看就是要養道育德,巧拙之性俱隱伏於身心,然後內觀正性,外視邪淫,善則行之,不善則舍之,修身煉性,達到神定氣和。天性的自然威力,人應該可以掌握它,人要按照自然規律變化來行動,大到國家安邦定基,小到身體道德修養,做到揚長避短,自然規律無法抗拒時候就要預測,盡量化害為利,減少社會或者自身的傷害,所以道家一直提倡大智若愚,韜光養晦,順其自然。歷史上就象孫臏、蘇秦、諸葛亮、郭子儀等運用《陰符經》取得事業的正面效果。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人有九個竅位,這九個竅位常常受到誘惑和干擾,九竅中惟耳、目、口三者為招致精、神、氣散失之要竅,如果能夠得到動靜相宜的修煉,就能抗拒外來邪魔的入侵。
九竅者,耳二、目二、鼻孔二、口一,此為七竅,也叫「陽竅」,還有「陰竅」二(尿道、肛門),合稱為「九竅」。九竅之中,惟耳目口三者為招邪之要口,耳朵聽到雜亂聲音就會精力動搖,眼睛迷於濃艷色彩就會神光鬆弛,嘴巴不停多說就會內氣散失,精、神、氣一傷,就會心緒迷亂,九竅不通,邪不可拒。但是, 眼睛總是要看,耳朵就是要聽的,口是一定要講話的,它們不可能絕對靜止,只在懂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人才能靜觀自然,心歸淡泊,更何有邪氣之不消滅哉!這是講人道,人體之自然規律,懂得修心養身的人,才能夠做到無為而為,有作為不以為之,無欲理事不被心身所累,萬物有忍而心不生厭,無執無著,身歸自然,造福人類。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火是生於木者,木乾枯禍發,生大火,必然會攻克任何東西。姦邪的人生於國家內部,當他們時機成熟有動亂時,整個國家都會崩潰。懂得這五行相生相剋的自然變化規律和自身正邪變化規律,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修煉,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聖人了。
五行相生相剋中,金本克木,木反因之雕刻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茂盛繁榮;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濫;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曼延;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光明;克中有生,生中有克。同樣人的五行是五心、肝、脾、肺、腎,又稱五臟,也和自然規律五行差不多,只有生克適宜,五行相安。肝為木,心為火,腎為水,脾為土,肺為金,又有木對肝對目火對心對舌土對脾對口金對肺對鼻水對腎對耳。總之,自然的五行變化同身體的變化是密切聯系的,其實中國的中醫理論也是有此而來。如肝為木,心為火。木火熾燃必由水降,腎水降心火,心火溫腎水,達到身體平衡,身體不平衡,往往憂之傷脾、氣之傷肝,火之傷心,怒之傷腎,大喜大怒傷志。不平衡產生雜念,雜念為奸,奸起妒忌,動亂必生,這樣的人當道,國家就不安定。所以《陰符經》講到人應該合乎自然五行規律,要修煉,精通動靜與伏藏之術。研究事物內部發展的必然規律,以智慧來防微杜漸,以法制嚴加限制。這樣的統治者,才是真正「天人合一」的的聖人。
中篇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材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人生焉,神明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中篇解釋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生萬物,又使萬物走向死亡,這是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之道理。
宇宙中的萬物都是有生到死往復循環的道理,從個體生命來看沒有一個不是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這就是天生天殺。但是從整個物種來說,那還是往復循環的發展,人通過生命繁衍,一代一代的發展,野草是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產生,大地在冬天的休眠中,帶入來年春天的勃勃生機。人沒有夜晚的休息,細胞的死亡和成長過程,就沒有來日的精力旺盛。所以事物都是在生死往復循環中發展,我們必須明白這個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是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材既安。
天地精華,可以被萬物攝取;萬物,可以被人利用和破壞,人,過多利用萬物,反而會被萬物所殘害,這三種盜用關系應該把握得適宜,才能夠使三者相安。
盜這里指攝取、殘害、利用、破壞等意思。天地精華被萬物攝取,才會蓬勃生機,但是過多的攝取等於殘害和破壞。比如現代工業的發展,廢氣過多排放,空氣被污染,天地精華被殘害、破壞。萬物可以被人利用,比如砍伐木材可以建築房子,開採石油可以發展工業,但是過多利用,成為了破壞,過多砍伐木材,造成生態不平衡,水土流失,過多利用石油,造成廢氣污染。人過多沉迷與萬物,卻被萬物所傷害,叫玩物喪志,有的甚至使人沉溺喪生。
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
所以說:飲食應該按一定時間進行,才能調理身體健康;行動要合其自然規律,就能保證萬物安順和諧。
「時」者,時機也,「百骸」指身體;「理」就是調理、健康的意思;「機」者規律也。這里講了二層意思,一是講人的合理飲食規律。萬物都有個成熟的時機,熟而食之對身體有利,比如水必須煮開,人喝了就不生病,糧食、蔬菜、肉類必須煮熟,人食了就有營養,熟則益人,生則傷及五臟,少則飢餓傷身,多則傷其胃害其體,「冬補春溫夏清涼,四季調理身無妨」。二是講人與自然和諧的規律。機就是規律,動其機就是人要合乎大自然客觀規律,使大自然處於平衡和諧的狀態,這樣才能夠達到萬化安。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以時取用」的原則,要尊重客觀規律,尊重一切生物的自然本性,切不能人為的去破壞。《陰符經》給我們指出了理性之思、智慧之思,明智地懂得自身生理平衡和大自然平衡相互關系的重要性。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
一般人看見神奇的事物認為才是神奇,而不知道有些事物表面看並不神奇,而其實卻是令人高深莫測,這才是真正的神奇也。
神是會意、形聲字,小篆:神,從示、從申。小篆的示上部為二,二古通上字;下部為三條下垂的線,義作「上天垂相」解。所謂上天垂相就指現代所說的自然現象。古代對日、月、風、雨、雷、電無法解釋稱之為神。後來智慧才能超絕於人者曰神,德之極高者曰神,知道宇宙變化的聖人曰神,透過中國文字這一智慧符號,為我們揭示出:「通達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謂之神」。所以《陰符經》給了我們啟示,有些平淡無奇,屢見不鮮的事往往包涵著無數的神奇,關鍵在於人們認識和探求。就象現代人不斷探索科學規律一樣的道理,瓦特發明蒸汽機無非是在茶壺煮水的渺小事物中得到啟發,牛頓發現萬有定律也不過是蘋果落地時得到啟發,這就是「不神之神」的藝術魅力。創造「不神之神」的境界,就需要激發人的聰明才幹,需要運用人的智謀韜略,對其客觀事物及其運行規律有其超乎尋常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從修道者來說,要明白宇宙外象有吉凶之兆,你必須運用智謀韜略,掌握其客觀規律。同時要明白自身之神,外通天地,內修聖功,從點滴起始,積累知識,身心齊修,才能洞察一切事物變化規律。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人生焉,神明出焉。
人們對每一年的日數,月數按照自然規律來確定數字,大月、小月有明確規定;人們按照這樣的原理來生存、勞作,探求天地奧秘的聖人產生了,神明的智慧也由此而出現。
一年的日數由地球繞太陽一周,定為三百六十天,每月的日數由月亮繞地球一周定為三百六十個時辰(即三十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稱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稱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不機械地安排。農歷以12個月為一年,共354日,與回歸年相差11日。為此,通過每十九年安插七個閏月的辦法回以協調。閏月的安排由二十四節氣來決定。由此可見歷法的安排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這就是自然規律。《陰符經》就是告訴我們探天地奧秘的神明,也是據此而產生的,這種准確的`推算,使每年的節氣符合實際氣候,有利於人們的修養生息。這就是時間概念,是人民實踐中的科學總結。比如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在晚上10點到凌晨的三點是有科學道理的,說明人按照歷法應該活動時候該活動,應該休息該休息,這樣的人才懂得自然規律。如果常常違背自然規律,更何談生命健康和事業成功。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天盜、物盜、人盜,三道的規律契機,深藏於事物之中,不為天下人們的感官所察見,察知。君子發現了這種契機,就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親身實踐,而小人發現了這種契機就會拚命去追求私利而玩命。
「盜機」就是前面講的「三盜」即「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這三者關系是潛伏的契機,一般人是很難發現,而且也很難理解,所以講是莫能見,莫能知。君子明白這種契機是自然規律,就需要好好把握,在實踐中去體味,去正確把握,這就是智謀韜略。而小人呢?為把這種暫時的契機,通過權力去占為私利,濫用無度,最終會因私慾的膨脹而葬送了自身。
中篇主要講人們如何正確運用自身和自然規律來富國強民。首先講到人的生命和萬物的新陳代謝都有其客觀的規律。其次天盜、物盜、人盜,三道的規律都需要好好把握,不可能人為的去破壞這個規律。作為人就必須從自身的規律中去了解自然規律,從自身的修養中明白運用智謀韜略,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再次懂得自然規律是客觀的,就象歷法規律那樣去遵循,才是聖明,三盜之機深藏於事物之中,一般人是很難發現,必須從實踐中去體會,從自身修養中去把握,如果天、人、物三者和諧發展才能夠真正富國強民。
下篇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生死之心在於物,成敗之機見於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下篇解釋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
瞎子以耳代目,所以他的聽覺特別靈敏,聾子以目代耳,所以他眼光特別銳利。這是因為他們少受外界干擾,身心專注一事的結果。如果一個軍隊的統帥也能夠做到身心不亂,主事專注,白天黑夜都會認真思考,反復掂量,那樣十倍的兵力可以達到萬倍的戰鬥力。
瞽:?括常?(形聲字。從目,鼓聲。本義:瞎眼),《書?堯典》傳:「無目曰瞽。」這里用瞎子、聾子作為比喻,要求軍隊的統帥者,做到靜慮。一個人如果少受到外界干擾,靜心專注,這樣不但有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於事業的成功,任何事情能夠考慮周密,才能夠深入探究其無窮奧妙。如果一個人生性浮躁,做事不專注,或者象「小貓釣魚」蜻蜓來了捉蜻蜓,蝴蝶來了捉蝴蝶,那麼連一條小魚都難以釣到。《陰符經》告訴我們用兵者更需要一種深思熟慮的修養。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生死之心在於物,成敗之機見於目。
人內心的慾望,是由於物慾的刺激而產生的,人一旦沉溺於物慾,就會被物慾所葬送。人引起對事物的慾望的奧秘關鍵在於眼睛。人的心生心死也在於對事物的追求和舍棄而引起,一個人的事業成敗的奧秘也在於你一雙慧眼。
3. 「道德經」三個字中的道和德分別是什麼意思請高人指點一二。
道是規律,是真相,是本質,是本體,是本性,是自性,是永恆不變。德是事相,是得失,是表現,是變化無窮,是用。道是能生能現,德是所生所現。
4. 老子道德經中有「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請問益的是什麼,損的又是什麼
第四十八章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亡為,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恆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釋:
損:與「益」相對,減少。
亡,會意。小篆字從入,從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隱蔽。合起來表示入到隱蔽處。
譯文:
做學問每日曾益,為道每日而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亡為,亡為無不為。
奪取天下永遠使事變無,如果有事就不足以取天下。
理解:
學者日益。我每天都能從認識或者琢磨的東西中學到一些。那麼日積月累,我自身的學識素養、思想行為模式也就越來越厚,而不斷增益自身彌補不足。
為道者日損。我每天都成就理想之道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身那些潛意識中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減損並改正自身錯誤的(過分或不足)認知意識行為等。
減損啊再減損,最終使我自己的心態舉止都居於亡與為不斷調和的狀態,也就是混沌。
我和我們不斷追求並行於大道,不斷學習彌補不足,又不斷改正自身態度心理行為模式,我們又能很好的調和亡與為,我們終於無不為(全德)。中華。
達到亡為而無不為的全德,我們就能取天下,取天下就是永遠讓天下保持平衡而無事,如果社會產生或輸入了某些信息,讓天下有了事端,也就是產生內部矛盾,甚至招致本國民眾尖銳對立反感,那就不能足夠取天下了。
荀子說:「君有過謀過事,將危國家、殞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爭……傳曰:『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
另一種斷句: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亡),為無為而無不為。
1當漸漸損到無意識狀態,這種境界就叫無,而此境界無與倫比,可以腦腦通信。也可以讓我們忘卻一些不想要的。(腦與腦的連接似乎是靠一組波,例如雙胞胎心靈感應,全世界所有人的大腦都是聯通的。對腦傳輸,可製造夢。似乎存在思想主宰。人體穴位,經絡,神經線,似乎可以接收信號或被編程)
2為道之人改變自己,損掉自身的行為習慣毛病,損之又損到自己沒有任何作法習慣毛病,也就是無,以後做事做自己沒做過的,嘗試新做法,進而沒有什麼不能做。那樣遇到任何事都能靈活應對了。
3為道就好像馬拉松長跑,跑一步,路少一點。道就損一點,道損之又損,沒道可跑了。為道的高度逼近到了天花板。就叫以至於無。這時候總會可能發生沒有人去做的新事,去做或預防或引導這件可能發生的新事,就叫為無為。那樣社會就沒有不為的了。
4管理國家,為道,對國家各種知各種為各種事進行減損,一直損到無(無所作為,或無事),而後做無人做的,整個社會就無不為了。
「為無為」有兩種解釋:1為,無,為:做事,停止並思考,然後再做事。此解主要是保持理智。2為「無為」:做那別人做過外國做過,但我們沒做過的事。或者開拓創新。或者沒人願意做的事,務本。舉個例子,比如社會無人願意沉下心研究數學,那麼聖人(政府機構)就得做。
5. 圖中小篆體是什麼字 謝謝
天道至臨,周行不殆。
《莊子·天道十三》中開篇有言:「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夫明白於天地之道者,此謂之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銘文中的「天道」在這里既有「天」、也有「道」,二字合一,即成「天道」。「天」是天文學研究關注的主要對象,「道」則是以老莊為核心的我國傳統哲學的精髓,也是天文學在「問天尋道」的追求中,得出的關於宇宙與大自然的理論性結果。在中國傳統國學中,「天」、「道」、「自然」 是高度濃縮的哲學觀念,而「道」則是我們人類對於外部世界認知的終極追求,「道」也一直在老莊哲學中被賦於了崇高的地位。所以在老子《道德經》中稱:「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同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對於「道」,則是很難用文字定義的,《道德經》第一章開篇就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在其第二十五章中,老子則進一步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在這一段文字中,我們看到了成為萬物核心的「道」,它先於天地而存在,它「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永恆而無止息。「天」如此,「道」亦如此,「天道」料也應如此。「天道」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它自然也就處於「至臨」的地位。「至」在這里意為「極至」(一如天文學中的「至點」概念),「臨」即是「居高臨下」。「至臨」一詞源於中國國學的另一部經典《周易》中第十九之「臨」卦:「**,至臨,無咎。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而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所以,「天道」正是處於至高無上的有利地位而君臨天下。
「天道至臨」高度概括了「天道」傲然於世的優越地位,而「周行不殆」也進一步加強肯定了其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特徵。
6. 《道德經》中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求解
我寫的文章,看看有沒有用?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什麼叫做「德」。金文中是這樣寫的「 」,也就是一隻眼在看路「路」者,道也。看「路」而得來的東西,就叫「德」。至小篆發展到我們近乎現在的「 」。左從「彳」,右從「目」、從「心」。「彳」者,「行」也,意思就是說要我們親身實踐;「十目一心」則是警策我們要一心一意沿正道而行。我們可以總結說: 從「目」中所過,經過實踐的考驗、我們所得到的認為篤志而行的東西,就叫「德」。「德」者,「得」也。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中國古代哲學叫「陰陽」,現代哲學叫辯證法。「德」也不例外,有上等的「德」,也有下等的「德」。那上等的「德(得)」是什麼呢?老子說是----「不德(得)」。換句話說,最好的「得到」就是「不得到」,注意不是「得不到」。「得不到」說明你去求了,只不過是沒得到而已;「不得到」就是不去得,根本不去求。這就是「清靜無為」。前面我講過的老鐵匠怒摔紫砂壺的故事就是這么一個道理。他擺脫了物的羈絆,但收獲的卻是真正的滿足與快樂。這就是「上得不得」。當然,這一點也曾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使用。某拍賣會上,展出了絕世僅存六個青花瓷盤,每個標價60萬。一富商將其拍下,但當場他就將其中的五個摔碎了。然後,他高聲宣布,自己手中所存的瓷盤標價600萬。我們也可以將這勉強當做「不得有得」的另類運用。當然,這脫離了老子所講的「上得」的真正內涵。所以,有人說,學習《道德經》,不易為君子,多易為小人。這也許就是許多大家們不願細解《道德經》的原因之一吧。
好,我們再來看「下德(得)」。「下德(得)」是什麼呢?——「下德不失德(得)」。把自己得到的東西抱得牢牢的,總是害怕失去,可這種人最終的結果卻是「無德(得)」,什麼也沒得到。周國平講了這么一個故事:一隻小白兔非常喜歡月亮,陰晴圓缺在它的眼裡都各具風韻。於是,諸神之神就找見了它說,從今之後,月亮就歸你了。可從此以後,小白兔的閑適心情就一掃而空了。烏雲蔽月,它滿心不安;滿月缺損,它痛如刀割,月亮以往的無限風韻現在是盪然無存。這就是「不失德(得)而無德(得)」。
「上德」和「下德」為什麼會產生如此不同的結果呢?關鍵還是一個「以為」——在起作用。有目的地「為」。上等的「德(得)」沒有私慾,認為沒有什麼是值得做的,所以就什麼也不做,可往往卻能取得好效果;下等的「德(得)」認為許多事是值得做的——有以為,整天的瞎忙活,往往卻什麼也沒得到。這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如果說「上德(得)」是「無」的話,那麼「下德(得)」又都是些什麼東西呢?老子明確地提出了三種:仁、義、禮。對這三種「下德(得)」老子也作出了自己的評價。他說:「仁」是「下德(得)」中稍好一點的。因為它做事「無以為」——不懷有任何目的的「為」,他不求回報,博施於人;「義」就是在次一等的了。它反對苟且,主張為事為己慷慨就義。這些「為」是有目的的,是「有以為」;最不可救葯的是「禮」,你喊幾嗓子,別人不理你,你就捲起袖子來強拉別人就範——「攘臂而扔之」。所以說「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可不得了。我們知道孔子講仁、孟子講義、荀子講禮。這些人都是儒家學派的典範人物。老子先生一句話,把這些後世們(有人說作書老子是春秋時期人,有人說戰國時期人,本章且不論之,暫定以春秋時人)做的事都否定了。可隨後的歷史證明老子說的這些話並不悖謬。孔子周遊列國,高呼「仁者愛人」,可是沒一個國家麥他的帳;於是,孟子站出來講「義」,要求尊賢任能、反戰愛民,可戰爭卻越打越厲害,百姓越活越痛苦;隨後,荀子蹦出來講「禮」,他的思想被他的兩個好學生——李斯、韓非運用的淋漓盡致,甚至發展為「法」,終於幫秦國取得了統一,可這種「禮」畢竟是「攘臂而扔之」,沒有取得老百姓的認同,結果情況更糟,秦連國家都滅絕了。
有人說,孔子、孟子、荀子、李斯、韓非子等這些人是「世之時者」。硬用老子先生的話說是「前識者」——有先見之明的人。可老子說這類所謂的「前識」之人,其實只是了解了事物的表面現象,這些理論一出,愚蠢就開始表現出來了。真正的有識之士是朴實而不虛華,敦厚而不淺薄。說到「實、厚」,不由得想到了萬曆時期的張居正。張居正登上內閣首輔大臣的高位,原首輔高拱提拔起來的官員們都惴惴不安,甚至出現了應天府長官張佳胤瑩罷官事件。高派勢力趁此紛紛指責張居正玩弄權術,要進行幫派大清洗。面對這種種錯綜復雜的局面,張居正就採取了「處其厚不居其薄」的方法,開誠布公地闡明了自己的治國策略,稱自己絕不會因為黨派之爭而徇私忘公。張佳胤羞愧難當,高派勢力的人心也得到了安撫。為萬曆新政的推行掃清了道路。這種「實、厚」所取得的效果,是權、術、勢難以達到的。所以,為人處事要學會去彼取此。
7. 老子學說集中在哪一本書
為促進文化的交流,秦滅六國以後,還統一了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推廣使用.老子的學說主要集中在《道德經》一書,它被奉為道家經典.
故答案為:小篆;道德經.
8. 初中歷史問題。
初三中考歷史復習提綱(中國古代史部分)
1、識記:元謀人、北京人的文化遺存。
1)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
2)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保留猿的體質特徵,直立行走,能夠用手製造和使用工具從事勞動,會使用天然火,過群居生活。
2、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
1)炎帝: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號稱神農氏,是中華原始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2)黃帝: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創始人。3)炎帝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4)堯、舜、禹先後成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堯、舜通過「禪讓制」推舉繼承人;禹是治水英雄。
3、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實: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定都陽城。禹死後,兒子啟繼承父位,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4、通過商鞅變法,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
史實: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開始變法,主要內容:1)編制戶口,加強刑罰;2)獎勵生產;3)獎勵軍工;4)承認土地私有;5)推行縣制;6)統一度量衡。
作用:經過變法,秦國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後兼並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知道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和吳廣率眾在大澤鄉起義。起義失敗,但它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6、張騫通西域的史實。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作用:開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
7、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絲綢之路是一條橫穿歐亞大陸的著名古代陸上商貿通道,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作用: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有力地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
8、了解秦兼並六國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史實: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國長期割據爭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順應了歷史潮流,有利於當時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對歷史發展起了促進作用;秦的統一,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統一的趨勢則成為此後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9、了解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和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史實,評價漢武帝。
項目\ 皇帝 措施
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規定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2、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對皇帝負責;3、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4、統一車輛形制、文字、貨幣、度量衡;(A、秦統一後,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以後又在民間流行更為簡單的隸書。B、貨幣:統一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5、組織修補長城;6、焚書坑儒。
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1、 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加強監察制度; 3、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4、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用儒家經書教育青年子弟。5、大力反擊匈奴,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6、派張賽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評價漢武帝:漢武帝是西漢時期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在西漢初年經濟繁榮與政權鞏固的基礎上,使西漢進人全盛時期。他在位期間,西漢出現了大一統的格局。漢武帝的大一統的措施順應了建立統一國家的潮流,符合歷史發展的方向。
1 中國歷史{全部}1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3 、北京人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裡,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徵。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製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陝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築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後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後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後,中華民族先後又出現了幾位傑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於治服了洪水。
14、後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於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17、夏朝最後一個統治者桀,暴虐無道。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18、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業有很大的發展。商朝後期製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 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數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 盛起來。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後的統治者紂王好酒淫樂。周武王時,周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後,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生了許多大型樂舞。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分為「春秋」、 「戰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 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徵,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後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後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卧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右圖)
30、《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31、生活於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33、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整理編訂了《易》、《詩》、《禮》、《樂》、老子授經圖孫武像《尚書》、《春秋》等 「六經」。
34、孔子享年73歲,死後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孔子故居後來改建為「孔廟」。
35、孔子的學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典,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36、孫武,是春秋未期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傳世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
37、《孫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戰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許多戰爭原則。
38、《孫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於:精通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因此被稱為「兵學聖典」,並被廣泛應用於政治、外交、商戰、體育等領域。
39、《孫臏兵法》是另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國時期的孫臏所著,孫臏是孫武的後代。
40、齊將田忌與齊王賽馬屢敗。孫臏教田忌改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敗一場;再用自己的上等馬、中等馬分別與齊王的中等馬、下等馬對陣,田忌勝二場,總比分2:1,田忌勝。「孫臏賽馬」是一個很著名的策略。
41、戰國時期開始後,各個諸侯國都和周王一樣,自稱為王,其中的七個強國號稱「戰國七雄」,他們展開了「兼天下」、「一宇內」的戰爭。
42、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盛行「鍾鼓之樂」。近年在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124件古代樂器。
編鍾
43、在出土的鍾鼓樂器中,有一套大型編鍾,最為珍貴。這套編鍾在地下埋藏了2400餘年,現在仍能以准確的音調、優美的音色演奏古今樂曲。
44、中國古代第一個享有盛譽的名醫,是春秋戰國後期的民間醫生扁鵲 。
45、扁鵲精通各種醫術,又總結前人方法,創造瞭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幾千年來一直為中國傳統醫學所採用。
46、「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戰國爭雄激烈之時,也是百家爭鳴鼎盛之際。
47、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為中國西部的一個諸侯國,疆域較小,國力不盛,始終被中原諸侯鄙視。但自從實行了商鞅變法後,國勢蒸蒸日上,很快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48、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 秦王贏政,開始親理朝政,經過短短的17年,滅其他六國,於公元前221 年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朝 。
49、秦滅六國後,贏政稱「皇帝」,意即「德過三皇,功高五帝」。
50、為盡快改變春秋戰國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種混亂,鞏固秦王朝的統一,秦始皇下令統一幣制,使用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作為全國統一的貨幣。
51、秦始皇還下詔統一度量衡 ,並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弛道,車同軌 ,書同文」,來鞏固秦萬里長城 秦王朝的政權。
52、中國古文字中,最早有 甲骨文、 金文,西周時期有 大篆(籀文),戰國時期有蝌蚪文(古文)。 此外一些諸侯國還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53、秦統一後,規定小篆為統一字體,通行全國,後來,秦朝出現了一種更加便於書寫的隸書,這 種字體從漢朝起在官方和民間通行,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54、秦、趙、燕等北方諸侯國,為抵禦北部游牧民族的入侵,曾分別修築過長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 後,下令把不相銜接的各段長城連成一體,再向東西延伸,全長達1萬多華里,號稱萬里長城。長城大都修築在高山峻嶺之上,易守難攻。
55、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劉邦領導的武裝力量推翻了。
56、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57、在發生於巨鹿的一次大戰中,項羽命士兵砸破鍋鼎,鑿沉船隻(「破釜沉舟」),只帶三天口糧,以示決戰必勝的決心。結果項羽的軍隊九戰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稱為 「西楚霸王」。
58、劉邦曾與秦朝關中父老 「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且下令廢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軍擾民。由於實施德政,得到廣泛擁護,劉邦被封為「漢王」。
59、公元前202年,劉邦圍項羽於垓下,項羽自刎。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 公元25年)。為順應民心思安、期盼休養生息的現實,劉邦制定了各種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60、漢高祖之後,漢文帝(右圖右)、漢景帝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經過漢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國出現了政治昇平、經濟繁榮的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61、漢武帝即位後,以其雄才大略,開拓西部疆域,建立起豐功偉業,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上把「秦皇漢武」並稱,正是因為他們先後完成了中國統一、穩固發展的偉大事業。
62、西漢帝國的強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稱為「秦人」,而通稱 「漢人」、「漢族」了。
63、公元8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但由於他施行暴政,引起赤眉、綠林軍起義,隗囂、公孫述等擁兵自立。公元23年9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
64、劉秀是劉邦之後,王莽內亂時期起兵爭奪天下,於公元25年重建東漢(公元25——220年)政權,定都洛陽,自號為「漢光武帝」,史稱「光武中興」。
65、養蠶抽絲、紡紗織綢,是5000多年前中國人的重大發明。公元前5——6世紀,絲綢傳到西域。到了漢代,絲綢業已十分發達。紛至沓來的商隊,把各種絲和絲織品運到了古羅馬帝國,絲綢之路開始形成。
66、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實際上是一種絲織品,有一種帛(極薄的絲綢)在古代作為「紙」用。所以漢代以前就有許多帛書帛畫。
67、到了 西漢早期,出現了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 絮紙、麻紙。
68、公元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發明價廉物美的 「蔡侯紙」 這種紙平整光滑,又薄又軟,成本低廉,便於書寫。
69、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政權,提出「獨尊儒術」,以孔子學說為核心內容的儒家思想開始占統治地位,並逐漸形成儒教。
70、佛教在元前後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到中國,對後世的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東漢時中國道教在民間興起。
71、東漢將亡之際,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此後各種大小戰爭不斷,著名的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夷陵之戰。最終的結果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史稱三國(公元220——280 年)。
72、三國時期有幾位彪炳史冊的著名人物,如: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曹操有雄才大略,關羽是忠義的英雄。他們受到後世中國人的尊崇。
73、晉朝(公元265——420年)時的煉丹家葛洪,在冶煉各種礦物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些礦物的性 質,總結出不少化學知識,他寫的 《抱朴子》堪稱一部原始化學的重要著作。
74、《水經》是漢朝桑欽的一部河道學專著,但記述過簡,有缺漏。北朝(公元386——581年)酈道元以 此書為綱要,詳加註釋,取名《水經注》。
75、《水經注》記述了1252條水道河流,連許多歷史事件、人物、傳說神話、文物碑石等各種史跡故聞,都有涉獵。全書30萬字,是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巨著。
76、王羲之是東晉(公元317——420年)傑出的書法家。據說他年輕時常臨池寫字,就池洗硯,使得池水盡黑,故有「墨池」之說,相關的名勝有多處,推浙江紹興蘭亭。
77、公元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人在蘭亭飲酒賦詩,共得佳作四十餘篇,編為一集,王羲之親為作序並書寫,稱為《蘭亭序》,是中國書法的絕代佳作。真跡惜已失傳。
78、瓷器的製造工藝比較復雜,故瓷器的出現比陶器晚。從商周起才有原始青瓷。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到了東漢晚期,中國已能大批生產胎堅質細、色澤翠艷的青瓷。三國兩晉時期,南方越窯所生產的青瓷最為有名。
79、從三國的吳國開始近400年間,連續有六個朝代在南京建都,後人稱南京為 「六朝古都」。
80、三國時代的大數學家劉徽,最早提出了圓周率的計算方法 「割圓術」。他從圓內接正多邊形入手,求得圓周率的近似值為3.14159。
81、南朝的數學家祖沖之,得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比歐州 數學家計算出同精度的圓周率早了1000多年。
82、經過四、五百年戰亂,公元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文帝楊堅重新統一中國。
83、隋文帝是個明君,他勵精圖治,治國有方。十幾年後,各地府庫皆已盈滿,無處再容納糧食布帛。因此隋朝的典章制度後來都在唐朝得到繼承,有的長期為後世沿用。
84、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後又設進士科。"科舉」即分科舉士,「進士」即晉仕之意。隋朝創立的科舉制,沿襲1000多年,直到清末才終止。
85、隋朝時,中國經濟的重心已開始南移,大量的糧食財富從南方運往全國,為此,公元605年,隋煬帝下令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86、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南至餘杭(今浙江杭州市),北達涿郡(今北京通縣),全長2000多公里,沿河修了堤道,栽種了柳樹。
87、隋朝工匠李春營造的趙州橋(原名安濟橋),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此橋的單孔大拱跨度為37.37米,完全用石塊砌成。
88、公元618年,唐朝(公元618 ——907年)建立。626年,李世民繼位當了皇帝,即唐太宗。唐太宗十分注意安撫百姓,他經常引用古代荀子的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以警醒自己,告誡朝廷官員。
89、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唐太宗最善於兼聽納諫。他鼓勵臣下直言切諫,且常能屈己納諫。
90、魏徵是唐初名臣,他常說「兼聽則明, 偏信則暗」。一生對皇帝據理力諫達200多次。
91、魏徵病逝後,唐太宗惋惜不已,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92、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號稱「開元盛世」。當時的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有百萬人口,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數以萬計。四方珍奇積聚,極盛極富。
93、唐朝廷在廣州設市舶司(其長官稱為市舶使),專管海外貿易。
94、唐代開始,東南沿海許多商人紛紛揚帆出海。他們每年九、十月間,乘著東北季風南下東南亞各國經商,待來年三、四月間再隨著東南季風「回唐山」。這些在東南亞「住蕃」和移民的「唐人」,成為最早的華僑。
95、唐後,許多國家都把盛唐的中國人及華僑稱為「唐人」,他們聚居的地方就成了唐人街。
96、唐朝多才子,更多有不屈不撓捨生取義之士。著名者如玄奘隻身徒步往天竺(印度)取經,過沙漠、翻雪山,越叢山峻嶺,闖林莽沼澤,九死一生,歷時19年,行程5萬華里。
97、唐朝天寶初年,鑒真和尚乘船五渡東海挫敗,幾度死裡逃生,歷經12年磨難,雖雙目失明,信念仍不減當年,六渡滄海終於成功,終老日本,成為一代宗師。
98、唐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西藏,帶去許多工匠、技藝、典籍、物種,對西藏的開發起到積極作用。
99、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國號為「周」。武則天富權略,能用人,掌握政權達40餘年,死後,唐中宗復位。
100、唐玄宗早期政治清明,任用賢相,稱為開元盛世,但晚年因寵愛楊貴妃,釀成「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從此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
101、唐朝工匠用各種礦物燒制出青、綠、黃三種艷麗的彩色陶器,所以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為人物或動物俑,個個造型生動,栩栩如生,為藝術珍品。
102、唐代的繪畫風格十分注重線條的變化,不論是凡人常物,還是雲中的飛天神仙、反彈琵琶的歌女舞妓,都給人以「天風飛揚,滿壁風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美感。
103、唐代天文學家中最有成就的是僧一行(原名張遂),他通過觀測,證實了太陽的運行速度是不均勻的,時快時慢。僧一行還大規模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104、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六大古都」,它們分別是陝西西安、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北京(以上四地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河南開封和浙江杭州(分別是北宋和南宋的都城)。
105、唐朝時期,中國是東方最先進的國家,日本先後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人數多時達五六百人。這些日本譴唐使回國以後,積極傳播中國的社會制度和文化,促進了中日的友好關系和文化交流。
106、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後梁。此後的50多年裡,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公元907——960年)。同一時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後出現了10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結束。
107、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發動兵變,手下將士們把黃袍加到他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取國號為「宋」,定都在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108、宋太祖為了鞏固統治,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加強中央集權。他設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杯酒釋兵權」。
109、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後實行變法,整理財政和軍政,稱為「王安石變法」。後來由於司馬光等人的強烈反對,變法維持不到十年就結束了。
110、北宋時期官員包拯,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人們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為「包公」、「包青天」或「包龍圖」。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包公的動人故事,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
111、五代十國時期,各地佛教盛行。宋朝時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經》,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印刷佛經。
112、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相當發達,火葯、造紙、印刷術和指南針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113、沈括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對天文、歷法、音樂、醫葯、數學等很是精通。他在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了自己豐富的研究成果。此外,他還記錄了當時勞動人民的許多發明創造,比較有名的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等。
114、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被譽為世界文明之母。北宋時期,畢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大約200年後,這一技術傳到其他國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起到推動作用。
115、火葯的發明與中國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因為火葯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唐朝末年,被廣泛應用到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技術有了更大的改進。後來火葯的製造方法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各國。
9. 請問這個小篆是什麼字呀~ 出自老子道德經的~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版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權不我知。知我者稀,則我者貴。是以聖人披褐而懷玉。
這不是一個字,而是兩個字「懷玉」
另,這不是小篆,而是大篆文字
10. 老子的《道德經》是用什麼字體書寫的
不會是蝌蚪文,那是傳說中大禹刻石時所用的字體,也不會是金文,那是個在青銅器上的內,不是用來手寫的,我容覺得應為
理由:
石鼓文處於承前啟後的時期,承秦國書風,為小篆先聲。石鼓文比金文規范、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起於西周晚年
注意其與西周晚年,時間上大致一樣,有為太史所創,且老子作過王官,應用官方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