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與環境

法治與環境

發布時間: 2022-07-27 21:59:43

❶ 中國人民共合國環境保護法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的關於環保方面的法律,是我國法律的一部分。依法治國要求我們在執法過程中依照法律,環境保護法就是為環境執法部門提供的法律依據,藉由該法律,貫徹環境保護部門的依法治國。所以,環境保護法是提供依法治國的基礎的一部分,依法治國需要環境保護法的存在。

❷ 如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健康成長的基礎和前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這些論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對於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而言,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從外部環境看,首先,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企業最需要的。在這個競爭環境中,各類市場主體可以公平地、有序地參與競爭,商品和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公平交易、平等使用,公共資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化,企業的經營成本特別是政策和法律風險成本將有效降低。其次,法治的完善將為企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當前,企業轉型升級面臨三大關鍵障礙:包括交易成本在內的綜合成本高,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不完善,缺乏足以有效支撐轉型升級的金融體系。法治的完善不僅可以通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觀念的加強有效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還可以完善金融法制,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金融體系向創新友好型發展。特別是可以通過完善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比如,針對「山寨泛濫」等「痼疾」,實施更加嚴格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比各種其他形式的獎勵和補貼對創新的激勵作用更大、更直接。
除去外部環境,就企業自身而言,法治不僅是一種科學、合理的社會治理方式,其所具有的規則的科學合理性、可預期性等特徵,對現代企業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從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只有擁有持續性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保持這種競爭力優勢,需要企業依法完善其治理結構,實現決策機制科學化、合同訂立合法且規范化、激勵機制長效化。唯有按照合法經營、規范經營、有序競爭的方式經營企業,才能有效避免市場中的法律風險,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並以制度化手段保障此種競爭力得以延續,從而使企業長久立於不敗之地。
法治興則國家興、企業興。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和諧、有序的法治環境,依法治國將強化市場經濟的法治基礎,讓企業得到更公平的生存空間。在良好的法治環境中良性發展、良性競爭,企業的發展將更有活力,也會發展

得更好。如何建立和完善這一法治環境,需要社會外部環境和企業內在機制的良性互動。從外部來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時機成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有利於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從企業自身而言,要在理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基礎上,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為目標,推進現代企業的法制建設。比如,強化企業自律性,促進企業法治水平提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要求,理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同時立足公司法人制的建立與完善,建立與社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司化經營模式,完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建立所有者、生產者、經營者相應獨立、相互制約的治理格局,建章立制,加強企業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的建設,努力實現依法治企,進而推動整個市場經濟的法治建設。再如,完善企業法律監督機制。各企業要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和法律風險控制,建立法律顧問參與企業決策、規章制度制定的工作機制,逐步使企業法制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總之,只有社會、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在完善法治建設上齊下功夫,才能真正營造良好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❸ 如何打造良好法治環境,政務環境,投融資環境,輿論環境環境

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法治政務環境是一種軟實力和競爭力
政府是法治建設、法律實施的重要主體。建設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實踐證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政府改革轉型、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能夠為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堅強保障。有人認為,搞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會影響行政效率、拖改革發展後腿。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真正拖後腿、留後遺症、影響長遠發展的,是不依法辦事。缺乏法律約束,就容易出現「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現象。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按照法律規則和程序辦事,盡管有時看似慢一些,但有利於形成共識、避免失誤、減少工作中的矛盾糾紛,從而有效推進改革發展。法治水平、法治政務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新形勢下,我們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必須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努力打造法治政務環境。
目標導向要明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治理體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求治理者具有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治理國家的能力,善於運用法治處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各方面事務。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目標就是使行政機構依法設立、行政權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確定、行政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責任依法承擔,讓一切行政行為在法律的規范和約束下進行,保證行政權力運用符合法治精神,防止行政權力盲目擴張和濫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
法治思維要強化。新形勢下,看一個領導幹部是否稱職,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有沒有法治思維、具不具備法治能力、能不能堅持依法辦事,是否做到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法治軌道上履職盡責。領導幹部應用法治思維想問題,使法治思維成為基本思維方式,說話辦事先考慮一下是不是合法;用法治思維作決策,使決策的許可權、程序、手段合法。領導幹部只有切實把法治思維運用到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才能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建立經常性的學法制度,邀請法學專家講解相關法律知識。新任領導幹部和新錄用公務員應經過法律知識考試和相關培訓。強化法治思維,需要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對政府工作中涉及相關法律的研究,為政府重大決策、制定規范性文件等提供法律意見。
重點任務要突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突出政府立法制度建設,完善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對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行政法規、規章,要及時推動修改和廢止。要突出行政執法,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積極推進基層綜合執法,大幅減少市縣兩級政府執法隊伍種類,積極探索和推行跨部門綜合執法。突出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專門監督和審計監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責任分工要落實。打造法治政務環境,要完成的任務很多,需要啃的硬骨頭也很多。要明確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主攻方向,拓展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實踐平台,豐富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抓手,集中力量、逐個破解,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提升,蹄疾步穩,善作善成。應把長遠目標與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與年度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抓具體、具體抓,細化任務分解,制定落實路線,明確進度要求,做到每一件工作都有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積小勝為大勝。
以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
建設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務環境,就其本質來說是在法治軌道上理順政府和市場、社會的關系,實現政府有效限權、放權和分權,真正形成權力行使有限、政府與市場和社會職能邊界清晰的政府治理體系。因此,其重點是構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權界清晰、運轉高效的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明確政府職能邊界,優化權力配置和組織架構,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和高效行政。
政府職責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做什麼事」的問題。職能科學、權責法定,是政府職責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具體而言,與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相適應的政府職責體系應包含釐清權力邊界和強化履職責任兩方面內容。
釐清權力邊界,就是劃定政府與市場、社會的權力邊界,明確政府應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從現階段行政實踐看,釐清權力邊界的主要矛盾是政府管得太多需要「放」,政府應堅定地放權於市場、放權於社會。放權於市場,關鍵是將市場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的事情還給市場,加快推進「三個大幅度減少」:一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二是大幅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三是大幅度減少對資源要素價格的干預。放權於社會,關鍵是將社會組織能夠自己管理的還給社會,加快推進「兩個轉移」:一是行規行約制定、行業技術標准規范擬定、行業統計分析和信息預警、行業糾紛調解等行業管理和協調事項,轉移給行業組織承擔;二是對有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水平能力的評價、認定,以及相關從業執業資格、資質等專業技術管理與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自己管理。
強化履職責任,就是明確政府在市場和社會管理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政府是責任主體,權力是政府履行公共責任的一種工具。明確了政府的履職責任,也就明確了政府權力的邊界。就地方政府而言,履職的重點是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具體而言,對於市場,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對於社會,政府的主要責任是加強社會管理,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在公共服務上保基本、補短板、兜底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政府組織體系主要解決的是政府「誰來做事」的問題。政府的職能是由具體的政府機構來承擔的,如果僅有職責體系的合理而沒有組織體系的優化,轉變政府職能往往就會成為一紙空文,難以取得實質性成效。因此,需要從縱向和橫向兩個層面著手,在整體上構建與現代政府職責體系相適應的組織體系。縱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突破政府層級間「職責同構」的模式,根據權責事相統一的原則,合理劃分政府間管理許可權,減少管理層級,優化政府層級間職責分工和組織架構。對於橫向職能配置的優化,主要是解決同一層級部門間職能配置「碎片化」的矛盾,堅持以職能有機統一為導向,深化大部門體制改革,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分別從理順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和理順政府層級間、部門間關系的角度,架起現代政府治理體系成長的主體框架,構成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兩大基石。這也決定了加強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體系建設是打造法治政務環境的重點。

❹ 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法治環境有什麼不同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❺ 中國當前的法治環境

我們當前的法制環境雖然比原來有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是需要在某些方面繼續加強和提高,立法也要跟上,現在很多方面法治還不健全,需要完善法治。

❻ 從依法治國的角度,說明如何加強環境法治建設

(1)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執法力度,深入開展節能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嚴懲浪費資源、違法排污、破壞環境的行為。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資源和環保意識,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提高人民的環保法制觀念,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積極同浪費資源和破環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3)健全環保監督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明確各自職責;發動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監督權,積極揭發檢舉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
(4)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大對科研資金投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更新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可再生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1.從國家的角度:⑴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⑵堅持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⑶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⑷加大環保科技攻關力度,加強區域污染防治,發展循環經濟,研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終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⑸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要逐步完善與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加大執法力度,加快實施有利於節約減排的政策性措施。
2.從青少年的角度(或青少年怎樣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踐行者?)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積極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好習慣;積極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同時要敢於並善於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具體說來:⑴節約資源方面:隨手關燈;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使用紙張;節約每一粒糧食等。⑵保護環境方面: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不亂扔垃圾;自備購物袋、盡量不使用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等。

道德品質的提高與法治環境的形成有什麼關系

道德品質的提高,
與法治環境的形成,
當然應該有關系,
道德品質的提高有利於建成法治社會,
法治環境的形成需要每個人提高道德品質。

❽ 請從法治角度,簡要說說最嚴環保法出台的必要性

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最嚴環保法出台的必要性:
(1)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逐步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執法力度,深入開展節能環保專項執法檢查,嚴懲浪費資源、違法排污、破壞環境的行為。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資源和環保意識,使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提高人民的環保法制觀念,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積極同浪費資源和破環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3)健全環保監督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明確各自職責;發動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監督權,積極揭發檢舉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
(4)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大對科研資金投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更新設備,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可再生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1.從國家的角度:⑴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⑵堅持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⑶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⑷加大環保科技攻關力度,加強區域污染防治,發展循環經濟,研發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最終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⑸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要逐步完善與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加大執法力度,加快實施有利於節約減排的政策性措施。
2.從青少年的角度(或青少年怎樣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踐行者?)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積極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好習慣;積極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及有關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同時要敢於並善於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具體說來:⑴節約資源方面:隨手關燈;隨手關閉水龍頭;節約使用紙張;節約每一粒糧食等。⑵保護環境方面: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不亂扔垃圾;自備購物袋、盡量不使用塑料袋;不亂扔廢舊電池等。

❾ 《幸福到萬家》:萬家莊的法治建設和環境保護等議題如何得到最終解決

新農村的建設需要全體人民付出努力,萬家莊一開始雖然已經是富裕村了,但是停滯不前就等於是倒退,所以要為村裡尋求一個上進的出路,也是非常困難。其中發展建設,法治建設是萬家莊面臨最大困境,然而在何幸福帶領下,萬家莊一步步前進,最終都實現了這些理想。

熱點內容
催收死人承擔法律責任不 發布:2025-01-22 08:45:33 瀏覽:591
中醫有關道德 發布:2025-01-22 08:23:28 瀏覽:570
司法廳孫 發布:2025-01-22 08:04:06 瀏覽:225
張亞坤法院 發布:2025-01-22 07:32:36 瀏覽:519
大學經濟法企業法試題 發布:2025-01-22 07:10:59 瀏覽:487
伊斯蘭法系法官 發布:2025-01-22 06:07:59 瀏覽:472
公司法合同法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22 06:07:23 瀏覽:943
鍾律師說法 發布:2025-01-22 05:55:49 瀏覽:785
反恐怖法院 發布:2025-01-22 05:52:20 瀏覽:248
民事訴訟法第二章第二節 發布:2025-01-22 05:50:49 瀏覽: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