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許可效應

道德許可效應

發布時間: 2022-07-28 15:48:36

1. 如何告別間歇式墮落

什麼是間歇式墮落?

通俗地說,間歇性墮落就是在經過長時間的自律後,出現偶爾的「墮落」。比如:

  • 讀書∶開始時每天20頁起步,後來看手機兩小時

  • 早起∶開始准時六點起床,後來睡到中午十二點

  • 減肥∶開始少食多餐多運動,後來半夜去翻零食

願同學們都能擺脫墮落,不再迷茫,為自己的未來不斷努力不停奮斗。

願各位都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所求皆成真。

2. 《道德經》中「知其白,守其黑」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

出處:《老子·第二十八章》——春秋·老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釋義: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

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

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樸素本初的東西經製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這句話的意思是教人處世之道,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對錯,而外表要裝成愚鈍,對世俗之流既不贊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塵世,與"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實乃大隱於市之道。

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2)道德許可效應擴展閱讀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這句話也是人們相當熟的名言。「辱」是一個借字,本字是的意思是黑點,或者引申為暗昧。

深知明亮,卻安於暗昧,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川穀。川穀是個比喻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為眾望所歸。這是形容一種處世的心態。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作一些發揮,展開其中所蘊涵的幾個道理。

首先,我們對明白光鮮的那一面是要承認的。有些人解老子,看老子否定盛滿,便拒絕盛滿,甚至持視而不見的態度。

老子是說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確實勸說人們「功遂身退」。但如果在盛滿的時候還視而不見的話,顯然此人讓人覺得有點「孺子不可教也」。對此我們應該保持客觀而清醒的務實態度,只有實事求是地確認現狀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守其辱。」深知明亮,甚至正處在光艷耀眼的狀態之中,那麼就需要作一個合適的選擇,雖然不一定必須按照老子所說的,但他的這句話是個很好的提醒。再次,知其轉化。

3. 知其白守其黑什麼意思

意思是: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

出處:《老子·第二十八章》——春秋·老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釋義: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復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

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復到不可窮極的真理。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

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樸素本初的東西經製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則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3)道德許可效應擴展閱讀: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這句話也是人們相當熟的名言。「辱」是一個借字,本字是的意思是黑點,或者引申為暗昧。

深知明亮,卻安於暗昧,就可以成為天下的川穀。川穀是個比喻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為眾望所歸。這是形容一種處世的心態。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作一些發揮,展開其中所蘊涵的幾個道理。

首先,我們對明白光鮮的那一面是要承認的。有些人解老子,看老子否定盛滿,便拒絕盛滿,甚至持視而不見的態度。

老子是說過「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常保」,確實勸說人們「功遂身退」。但如果在盛滿的時候還視而不見的話,顯然此人讓人覺得有點「孺子不可教也」。對此我們應該保持客觀而清醒的務實態度,只有實事求是地確認現狀才能解決問題。

其次,「守其辱。」深知明亮,甚至正處在光艷耀眼的狀態之中,那麼就需要作一個合適的選擇,雖然不一定必須按照老子所說的,但他的這句話是個很好的提醒。再次,知其轉化。

4. 【知道日報】關於道德行為的七個真相,你知道嗎

為了解人們在道德問題上的真實現狀,心理學家們通常會採用一些想像出來的情境來考驗人們。例如,他們讓參與研究的人面臨一個想像的道德兩難困境:一輛失控的電車沖向5個人,唯一拯救這5個的方法是把它轉上另外一個軌道上去,但是另一個軌道上有一個人會犧牲,你會把軌道扳過去嗎?或者,他們會詢問參加研究的志願者:「一個人從超市買回來一隻雞,跟它性交之後把它吃掉,你覺得這個事情是道德的嗎?」。通過這些研究,心理學家確實發現人們道德生活的一些重要現象,例如,政治上的民主派和保守派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見喬納森·海特(Johnathon Haidt)的《the righteous mind》)、情緒比理性更能決定我們的道德判斷、以及道德許可效應(moral license, 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情之後,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做不道德行為的通行證)。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真的有那麼具有道德含義的行為嗎?我們真的是像心理學研究中表現出來的那樣嗎?最近,德國科隆大學的心理學家霍夫曼(Hoffman)及其同事突破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限制,調查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道德行為的狀況。他們通過社交網站招募到了1252名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成年人志願者,通過手機的應用軟體來隨機在不同時間點提醒這些志願者,讓他們回答一系列道德相關的問題。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結果中,他們基本證實了先前實驗室研究的結論,也揭示出了日常生活中關於道德行為的7個現象:

1.別人的不道德行為多

調查結果顯示,在人們的個人日常交流中,更多地是去了解他人不道德的行為,而了解他人的道德行為要少得多。這個結果正好印證了2004年Dunbar提出來的關於八卦(gossip)的作用:人們之所以相互八卦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他人的人品,從而避免那麼喜歡搭便車而自己不付出的人。八卦作為一種社會機制,可以讓人們有效地結成聯盟。所以如何你做了什麼壞事兒,不要奇怪人們會在背後對這些壞事進行相當有效地傳播。
2.自己的道德行為多

在這個調查中,研究者問到了志願者自己做的與道德相關的事件,志願者對此問題的回答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自我偏見(self-bias):自己做的好事明顯多於自己做的不道德行為。這個結果是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偏見的一種:人們有意識無意識地更加關注於自己好的一面,而不是一個公正的旁觀者一樣去客觀地觀察自己。正如80%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智商高於群體的平均水平,相信自己做好事次數高於群體平均水平的人,也是遠高於50%的。
3.政治立場可能決定你的道德視野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喬納森?海特近十年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道德應該包括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純潔/墮落和自由/壓迫六個維度,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對這些維度的重視程度不同:自由派會更加關注於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而保守派則比自由派更加關注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在關愛/傷害這個維度上兩派相似。霍夫曼等人的調查結果支持了這一結論,發現自由派報告的道德行為中,與關愛/傷害、公平/不公平和自由/壓迫較多,而保守派則更多地報告於忠誠/不忠誠、權威/服從和純潔/墮落方面的道德行為。
4.宗教信仰不影響人們道德行為

宗教與道德的關系一直撲朔迷離,關於兩者關系的研究在社會心理學雜志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但是,霍夫曼等人對有宗教信仰和無宗教信仰的所報告的道德事件進行比較之後,未發現他們在積極的道德行為上有顯著的差異。但有趣的是,宗教人士在面對道德事件時經歷更強烈的情緒體驗,他們會對自己的不道德行為表現出更強的內疚、尷尬和厭惡,對自己做的道德行為則會更加驕傲和感恩。
5.做好事不增加幸福感,被做好事才行

我們教導小朋友做好事兒時通常會說:助人為樂。那麼助人行為真的會讓助人者 「樂」嗎?沒有這么簡單。霍夫曼等人調查的結果顯示,比起不道德行為,道德行為確實與幸福感相伴,但這種快樂並非在自己做好事最強,而是在被他人「助」的時候。但做好事確實有助於增加志願者的目的感(sense of purpose)。要讓人生充滿意義,恐怕還是得多做好事兒。
6.道德行為會傳染

道德傳染(moral contagion),即將道德行為從一個主體傳遞到另一個主體,被許多人當作一碗美味的心靈雞湯,也曾經激勵過許多人行善。在霍夫曼等人的這個大規模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道德傳染的現象:當某個志願者成為一個道德行為的受益者之後,他自己去做出類似善舉的可能性會更大。這個調查可能告訴我們,做好事確實是可以傳染的,不要吝惜你的善意。
7.道德行為會使壞

當你自己做過一件好事之後,你做壞事的可能性是否會增加?心理學先前的研究表明,確實會。這種現象被稱為道德許可現象,即人們好像將善行當作自己今後做壞事的許可證或者免責牌。這個現象在霍夫曼所調查的志願者身上也得到了印證:他們在做了一個道德行為之後,再做出好的行為的可能性就下降了,而做出壞的行為的可能性卻上升了。
霍夫曼等人進行的這個大規模調查是社會心理學家嘗試使用手機移動端進行研究的初步成果,引起了其他社會心理學家的高度關注。加州大學心理學系的傑西?格雷姆(Jesse Graham)認為,霍夫曼的這個研究讓道德的學術研究走出了實驗室,是了解人們真正道德生活的一大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布雷恩?諾斯克(Brian Nosek)提醒我們對這個結果保持謹慎,因為畢竟這只是我們道德生活的「粗略草稿而不是精確的腳本」,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研究者在今後的研究中進一步去釐清。

參考文獻:

Graham, J. (2014). Morality beyond the lab. Science, 345(6202), 1242. doi: 10.1126/science.1259500
Hofmann, W., Wisneski, D. C., Brandt, M. J., & Skitka, L. J. (2014). Morality in everyday life. Science, 345(6202),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251560
Benedict Carey (2014). In a Study, Text Messages Add Up to a Balance Sheet of Everyday Morality, New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09/12/science/a-window-into-everyday-morality-via-text-message.html
補註:上市三日榮登當當社科類新書熱賣榜首,4億網友熱捧的大數據辟謠寶典,網路知道邀您共同求真溯源,《那些年我們一起信過的謠言》,再不買就要搶光啦!http://..com/s/book/index.html

5. 自控力學習的影響因素

自我意識---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為什麼這樣子做

1)現狀:大部分人做決定的時候意識不到自己為什麼做決定,也沒有考慮過後果

2)影響因素: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屈服於誘惑

3)怎麼辦:做決定的時候必須意識到自己此刻需要意志力,從而實現自控

5、訓練大腦,增強自控力

1)故意布置陷阱挑戰三種力量

2)每天固定時間冥想5分鍾


二、自控影響因素

一、生理因素--心率變異度

1、面對威脅的本能

誘惑看似是外在的威脅,實際上是你想做這件事,但你知道你不應該做的一種內在沖突

2、自控力的生理學基礎

1)三思而後行最佳生理指標(反映意志力程度):心率變異度,心率變異度越高,則意志力越強

2)心率變異度影響因素:飲食、壓力、空氣質量、慢性疼痛和疾病、焦慮、憤怒、孤獨

3)改善心率變異度的方法:

1>將呼吸降至4-6次/min,每天20min鍛煉身體(非坐著、躺著、站著不動、或吃零食),每次5mi

3、長時間自控也有可能破壞身體,故需要「生理學放鬆反應」(正念冥想)


二、生理因素--生理極限

1、自控和肌肉一樣有極限,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會消耗意志力

原因:

1)大腦本能,血糖降低會導致沖動行為

2)低血糖造成自控失效,強行自控進一步消耗能量,如此循環

3)自控是大腦活動中消耗能量最多的,血糖降低時大腦不願再給自控提供能量

怎麼辦?

1)在意志力最強的時候處理「我想要」事件

2)調整飲食,穩定的血糖能夠獲得較多的意志

2、如何想肌肉鍛煉一樣鍛煉意志力

1)設定有期限的目標,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2)小事的持續性自控會提高整體的意志力

3、自控力有限是一種感知行為,你的意志力實際上還有,正確的激勵也可以堅持更久

1)發掘「我想要」力量,以恢復意志力

2)想像挑戰意志力成功後,你將獲得什麼?依賴你的人會獲得什麼?

3)如果你現在願意做困難的事情,一段時間之後他將變得容易


三、心理因素--「自控」陷阱

1、引入

自控和道德之間的聯系:

1)大多數人以為道德判斷(罪惡感、羞恥心)具有驅動力,能夠幫助實現自控

2)大多數人將自控力作為一個道德問題,完成了意志力挑戰就是「好」,沒有完成就是「不好」

2、道德許可效應

定義:當自己對某事有一明確的道德標准之後,在做出與這項道德標准相關的行為和判斷時反而更傾向於違背這項道德標準的行為

包括:

1)只是想一想自己做過的善事(對自己美德感到滿意的事),就會相信自己的沖動,在其他方面做壞事(獎勵自己)

2)只是想一想自己可能做的善事,就會相信自己的沖動,在其他方面做壞事

3)本可以做,但實際上沒有做的善事,就會相信自己的沖動,在其他方面做壞事

後果:有時自己做出背離自己最大利益的事

3、道德許可效應在自控中的體現

1)過去的進步,會刺激人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怎麼辦:

1>把自己的行為當做努力彎沉目標的證據

2>記住為什麼拒絕誘惑,而不是記住自己拒絕了誘惑

2)計劃未來,進而影響自己的決定,會刺激人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怎麼辦: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行為,將今天做的每一個決定看成是對今後每一天的承諾,比如拖延時不要問自己「是今天做還是明天做?」,而是問自己「是否想一直拖延下去,天天如此」

3)罪惡和美德同時出現,罪惡產生光環效應,認為罪惡符合道德,會刺激人做出妨礙目標的行為

4)對罪惡行為做出彌補時,更易加劇罪惡行為

故:認同目標本身及個人價值觀,勿將意志力挑戰看成衡量道德水平的標准

6. 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存在於做過的事中嗎

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存在於做過的事中嗎?其實道德許可效應只能坐在做過的事了,還有沒做過的史上

7. 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什麼

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莫過於人品。

什麼叫人品?

品,是等級。

人品,是指一個人的等級。

如果一個人的人品極差,就意味著此人有重大道德缺陷。如果你和他戀愛結婚,或是職場共事,多半會被坑到極慘。

我們的思維是直線的,人性不一定非走直線,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道德許可效應。普林斯頓大學的貝努瓦莫林和戴爾米勒兩名教授,徵召一些大學生,分成兩個組,進行辨論。辯論的主題是:女生蠢又笨,只配在家裡看孩子。毫無疑問,這是個錯誤的命題。參賽的兩組學生,反方還好辦,只要駁斥這個胡說八道就行了。艱難的是正方,要絞盡腦汁的以偏蓋全。總之,在這場辯論賽中,反方步步得分,而正方則一敗塗地。

辯論賽後,兩名教授讓所有的學生們,再參加一場招聘場景,以大老闆的身份,從幾名候選人中,挑選出適合做高管的人。候選人中,有男也有女,而且女性候選人更優秀。意想不到的事兒發生了——凡是在辯論賽中,反對「女生蠢又笨,只配在家裡看孩子」觀點的學生們,毫不猶豫的把優秀女性候選人全部排除,選擇了差勁男性。而正方,被強迫支持「女生蠢又笨,只配在家裡看孩子」觀點的學生們,反倒能夠客觀的篩選。

怎麼會這樣涅?這,就是人性的道德許可效應。

道德許可效應,就是當一個人認為自己「道德高尚」時,更容易做不道德的事兒。換句話說:當人自認為是好人時,更可能做壞事。

——那些口頭上支持女性權利的人,行動中可能對女性更挑剔、更苛刻。

警惕那些以正直、善良而自居的人,他們很有可能也做出壞事來。

道德許可效應,也不見得全是壞事。精明的商家,會利用這種社會心理進行營銷。在美國,麥當勞經常推出他們的健康菜譜。每逢這時候,食客們就蜂擁而至,前來品嘗「健康菜餚」,但當食客走進餐廳時,卻很少有點健康菜譜的,反而點了更多他們超級喜愛的垃圾食品。

心理學家說,這就是人類飲食時的道德許可效應。當這些食客們決定來餐廳吃健康菜譜時,就認為自己已經為減肥做出很大努力,已經很辛苦了,所以要多點幾道不健康、高脂肪的垃圾食品,犒勞犒勞自己。實際上,食客們所謂的減肥很努力、很辛苦,只是他們內心的一個想法。正如那些以道德高尚自居者,都只是自己心中的想法,並非是事實。

道德許可效應,讓人性在這里拐了個彎。

讓直線式思維判斷,統統落了空。

那麼我們該怎麼判斷人品呢?

——仍然是直線式思維的,但要洞穿道德許可效應的幻像。

第一:要看一個人的言談,他是自我標榜者多,還是傾聽的時候多?

第二:看這個人是付出者,還是給予者?

第三:接受工作時,他是反抗意願明顯,還是立刻行動起來?

第四:遇到挫折時,他是沮喪?抱怨?還是淡靜?

第五:這個人愛讀哪些書?喜歡哪類型的人?

第六:他是否有足夠的幽默感?還是沉迷於人格表演?

第七:他有沒有自我覺察力?有沒有自我認知能力?

評判一個人的人品,要看他的穩定性。

看他的性格是不是大起大落,大轉大合,讓你的預期落空。

所以諸葛亮說,人品有七個要素:

第一看他是否尊重自己,是否有自尊。有自尊者才有事業心。

第二看他是否愛惜自己。不愛惜自己的人,連自己都傷害,別人又算個毛?

第三看他的性格是否沉靜,動輒一驚一炸,見個賣糖葫蘆老奶奶都落淚的人,多半是戲精。

第四看他是否有勇氣,戰勝惰性,活出名堂。

第五看他是否足夠豁達,不會動輒鑽牛尖角,情緒化嚴重。

第六看他夠不夠通透機變。太僵化的人,活得憋屈,說不定哪天就跟個定時炸彈一樣炸了。

第七看他的志向。有遠大志向者,目光遠,格局大,很少會扯些雞毛蒜毛,干出劈腿傷人等卑劣之行。

自尊、自愛、沉靜、勇氣、豁達、通透、志向,這七個要素,聽起來似乎都明白,但在現實中的應用,卻不啻七座無法逾越的山峰。

人生如登山,想遇到高處的人,你自己須得登到高處。沒自尊的人,更愛講面子,自尊是要求於自己的,面子卻需要別人給。不自愛的人,更喜歡放縱自己的慾望,要求別人愛自己。諸此七種要素,如果你自己不足具,就無法看到別人身上所具有的這些。所以評判別人,你須得有明晰的評判能力,鑒識別人的人品,你自己的人品必須要站得足夠高。簡單說就是,只有反求諸已,認識自己的智慧人品,才能夠於芸芸眾生中,認出那些同道中人。相反,如果一個人自己沒志向,人品七要素一個也沒有,卻想找個有志向、人品好的人背著自己走,這事真不太好辦。

熱點內容
刑事法律責任是什麼 發布:2025-01-21 21:22:58 瀏覽:759
法院系統層級 發布:2025-01-21 21:21:04 瀏覽:947
2018年新出婚姻法 發布:2025-01-21 21:20:55 瀏覽:182
16歲以後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20:10:58 瀏覽:337
勞動法里強制性加班 發布:2025-01-21 19:54:04 瀏覽:450
根據勞動法訴訟時效期是多少年 發布:2025-01-21 17:53:36 瀏覽:762
政府違法強征承包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7:04:20 瀏覽:769
合肥市縣處級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789
李惠娟法官 發布:2025-01-21 16:54:59 瀏覽: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