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湖南建設綱要
① 耒陽編委正主任是
為加強對法治耒陽建設工作的領導,全面推進法治耒陽建設,經市委同意,成立法治耒陽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組 長:
唐文峰 市委書記
副組長:
林喜洋 市委副書記
羅衛華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黎家能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張東輝 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
李學玲 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蔣運宇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譚志鋒 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
陳 飛 市政協副主席
劉衛華 市人民法院代院長
左才軒 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成 員:
李興武 市政府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
市政府辦主任
黃湘乃 市政府黨組成員、市監察局局
長、市經濟開發區紀工委副書記
羅志宏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
陳宏國 市委辦副主任、市委(市政府)
警衛處處長
李清河 市政府辦副主任、市法制辦主任
徐進先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江方敏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
局長
熊艾春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谷文華 市委統戰部紀檢組長
鄭康強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辦
主任
李建翔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歐陽毅 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
羅馮燕 市婦聯主席
李選武 市人大內司委主任
劉悅文 市政協法制群團委主任
蔣從群 市民政局局長
肖熙仁 市司法局局長
賀祿飛 市財政局局長
陳烈全 市教育局局長
徐冬開 市統計局局長
文建平 市工商局局長
許志明 市人民法院副院長
梁承德 市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
蔣雲峰 市公安局副局長
段 毅 團市委副書記
伍利榮 市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實施《法治湖南建設綱要》和《關於建設法治耒陽的實施意見》;確定法治耒陽建設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年度工作重點和重大工作措施;及時提出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宣傳教育和權力監督等重大問題的指導性意見;通報和討論分析法治耒陽建設的重要情況,研究解決法治耒陽建設的重大問題。
② 法治湖南建設作為依法治國的地方樣本,其主要做法是
以科學發展觀的思維為先導,開啟法治湖南新征程。
以行政程序的法治化為內抓手,規范行政權力容的運行。
以政府服務的法治化為重點,保障服務型政府建設。
以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為號角,全面推進湖南法治建設。(詳情參見湖南日報法制建設)
③ 求湖南省第十屆黨代會的工作報告,急 謝謝
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共湖南省第九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向大會報告5年來的工作和今後5年工作建議,請予審議。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過去的5年,是湖南省經濟社會大發展的5年,也是黨的建設取得新成績的5年。在中央紀委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省第九屆紀委和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行政監察職能,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為推進全省「一化三基」、「四化兩型」建設,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提供了堅強保證。
(一)深入開展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把嚴肅政治紀律擺在首位,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深入開展監督檢查,切實維護政令暢通。先後對中央關於推動科學發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十二五」規劃等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一化三基」、「四化兩型」、抗冰救災、對口援建等決策部署開展監督檢查,促進和保障了擴大內需、調整結構、自主創新、「三農」工作、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水利建設、市場價格監管、保障和改善民生、房地產市場調控、節約集約用地、安全生產等方面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加強對黨和國家重大活動、換屆等重要工作中政治和組織人事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和中央、省委的權威。
在加強監督檢查的同時,緊緊圍繞政府重點工作,依法開展效能監察。大力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配合開展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行政效能投訴處理機制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責任制、企業測評監督、涉企檢查備案和重點工程聯系點等機制、制度,在全省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效能監察和重要崗位效能監督。全省先後開展「企業服務年」、「機關效能建設年」、「效能制度落實年」等活動。
(二)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按照中央關於堅決懲治腐敗的要求,始終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突出查辦領導機關、領導幹部的案件,發生在土地管理、工程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產權轉讓、政府采購以及選人用人、司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案件。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強化金融證券、民生社保領域和壟斷行業、國有企業辦案力度。2006年11月至2011年10月,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38356件,其中地廳級幹部案件66件,縣處級幹部案件1058件;結案37930件,處分37479人,移送司法機關1641人。省紀委、省監察廳立案查處了程海波、周政坤、傅國良、熊金香、謝光祥、符詠梅、劉萬清、謝光球、唐長久、曾濤、楊建農、馮偉林案等一批有影響的大案要案。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商業賄賂案件8787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711人。扎實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全省共排查政府投資項目9361個,3000萬元以上其他投資項目2065個,糾正問題9322個,查處工程建設領域違紀違法案件235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59人。加大「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力度,完善治理工作長效機制。深挖隱藏在群體性事件和責任事故背後的腐敗問題,嚴肅查處了湘西非法集資案等一批案件。全面推行辦案工作規范化建設,健全查辦案件協調機制,成立案件監督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安全文明辦案制度體系。建立網上舉報平台,拓寬信訪舉報渠道。加強案件審理和申訴復查工作,嚴把案件質量關。在嚴肅查辦案件的同時,注意為受到誣告、錯告的幹部澄清是非,保護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注重對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
(三)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深入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加大糾風治亂力度,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公平。持續開展對中小學收費的監督檢查,重點整治教材教輔資料過多過濫和違規辦班培訓,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嚴肅查處高考舞弊、弄虛作假違規加分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維護教育公平。深化對醫葯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治理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規范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建立全省葯品集中采購交易平台,全省縣以上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全部參加葯品集中招標采購,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和葯品零差率銷售,較大幅度減輕了群眾醫葯費用負擔。嚴肅查處醫療衛生領域商業賄賂案件和社會廣泛關注的案件。加強對社保基金和各類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其惠及民生。努力解決食品葯品安全、土地徵用、房屋拆遷、企業改制、農民工工資支付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協調和督促有關部門深入開展長株潭環境同治、湘江流域污染治理、關停洞庭湖區造紙污染企業等專項治理,對鳳凰縣沱江大橋坍塌等一批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進行嚴肅查處。加強對保障性住房建設與分配的監督檢查。清理規范全省道路交通標志和技術監控設備使用和管理、有線數字電視收費和服務、駕培駕考等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評比、達標、表彰和慶典、研討會、論壇過多過濫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對部分縣市農民負擔進行重點監控,會同有關部門切實加強對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害農行為。
(四)切實強化對領導幹部的教育和監督。按照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要求,對廣大黨員幹部進行經常性的黨紀政紀、警示提醒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風廉政教育,落實黨政「一把手」講廉政黨課、領導幹部任前廉政談話、黨政「一把手」廉政培訓和新任領導幹部廉政培訓等制度。制定了關於加強和改進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建立一批廉政文化示範點和廉政教育基地,廣泛開展廉政文化創建和「六進」活動,努力提高全社會廉潔意識,營造良好的反腐倡廉社會氛圍。深入學習宣傳《廉政准則》,加強貫徹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開展制止公款出國(境)旅遊,規范公務用車配備管理使用,禁止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建設,清理糾正領導幹部及其配偶、子女和特定關系人違規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等專項治理和檢查,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堅持把監督和制約權力作為防治腐敗的核心,認真落實中央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和關於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規定。深入探索加強對黨政正職監督的思路和途徑,先後出台加強對縣市區黨政正職、市州和省直廳局級單位黨政正職監督的暫行辦法,在全省范圍內推行黨政正職「三個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態、向紀委全會述廉並接受評議等制度。改進和加強巡視監督。省委巡視組由4個擴充到6個,運用集中巡視、專項巡視、跟蹤巡視等多種方式,對全省14個市州和全部縣市區進行了一次普遍巡視,加大對省直單位和部分高校、國有企業的巡視力度。在全省全面開展規范權力運行工作,按照完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和公開透明運行的要求,各級各部門認真開展了釐清權力來源、公開權力目錄、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查找廉政風險點、建立健全規范權力運行相關制度等工作,其中,69個省直單位共建立規范權力運行制度3704項。大力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在華容、衡東兩縣開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在衡陽市、益陽市、華容縣、衡東縣、炎陵縣、天心區開展地方黨組織黨務公開工作試點,在全省黨的基層組織全面推行黨務公開。以黨務公開帶動政務、村務、廠務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深化資金、項目管理等重要領域和環節政務公開。目前,糧食直補、扶貧資金等50項民生資金財政預算實現了公開。穩步推進全省電子政務和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建立由省紀委牽頭、19個機關和部門組成的湖南省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了監督的合力。
(五)積極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和預防腐敗工作。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中央要求,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先後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湖南省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和《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等系列規章以及《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等基礎性法規制度。圍繞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防治腐敗,省里出台新增投資項目財政性資金管理使用規定、防止和遏制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項目建設規定、重大項目報告規定等重要法規文件。在全省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執行情況專項檢查,狠抓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的落實。深入推進從源頭上防治腐敗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省分9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1011項,取消行政審批收費項目103項,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59項。各級行政執法機關按照規范行政裁量權的要求,普遍制訂實施了本單位行政裁量基準和配套制度,並上網公示。積極推進部門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管理、國庫集中支付、非稅收入管理、公務消費、公務接待定點管理、差旅費管理等財稅制度改革,大力推進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和擴權強縣改革。穩步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投融資體制等各項改革。創新公共資源交易制度,省市縣探索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在部分地方開展了建立農村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試點,工程項目招投標、國有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招拍掛等制度進一步完善。部署開展制度廉潔性評估和防止利益沖突試點工作。全面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扎實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2008年3月我省被確定為全國預防腐敗工作試點省,2010年4月掛牌成立了湖南省預防腐敗局。在認真推進長沙市和14個方面預防腐敗試點工作基礎上,省委出台加強預防腐敗工作意見。同時,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了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隊檢查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懲防體系建設落實情況已經走向制度化。
(六)大力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和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省委和省紀委始終堅持把加強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5年來,省委出台了3個加強和改進領導幹部作風建設的重要文件,連續5年開展作風建設主題月活動,每年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部署確定一個主題,派出若干個工作組,組織十萬幹部下基層,在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中轉變作風,5年累計解決各類問題20萬余個,處理各類信訪件3萬余件,調解處理矛盾糾紛18900多起。在全省各級廣泛開展群眾評議機關和幹部作風活動。先後開展3次萬人民主評議省直機關作風活動,共收到評議意見5000多條,均督促各被評議單位限期進行整改。針對黨風政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了治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治庸、治懶、治散等專項整治活動。結合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加強農村基層幹部作風建設,全面推行基層站所行風評議和村幹部勤廉雙述、村民詢問質詢、定期評議等制度,建立健全村民監督委員會和黨風廉政監督員制度,加強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開展對農村土地承包、土地徵用、村級組織選舉等情況的監督檢查,組織對17800多個村進行財務集中清理,辦結涉農信訪件1萬余件。切實加強國有企業、高校、城鎮社區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探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反腐倡廉建設的途徑和方法。嚴肅查處了一批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七)堅持不懈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在全省紀檢監察系統深入開展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活動和「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主題實踐活動,涌現了一批先進集體和湯楊、賀秀連、王海洋等先進典型。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省紀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實行常委分工負責制、幹部選拔任用票決制。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活動,注重加強理論研究和經驗總結,不斷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強化幹部培訓,提高幹部隊伍素質。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實行系統幹部雙向掛職制度,增強幹部隊伍活力。把強化內部監督作為大事來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了專門負責內部監督的機構,嚴格執行紀檢監察幹部行為准則和紀律規定,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從嚴查處。全面落實中央紀委關於加強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建設的意見,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在人員編制、裝備、經費保障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完善高校、國有企業、鄉鎮紀檢組織設置和工作機制。深化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統一管理工作。實行紀檢監察工作目標考核制度,進一步激發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
5年來,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各級黨委政府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鮮明態度、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得益於全省紀檢監察幹部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得益於各部門認真落實責任,得益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在此,我代表省第九屆紀委表示衷心的感謝!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違紀違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呈易發多發態勢;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現象仍然較為嚴重,大案要案時有發生;一些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還沒有得到有效糾正;一些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和政策措施還沒有得到完全落實,與人民群眾對反腐敗的期望還有差距,反腐倡廉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我們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扎實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二、過去五年的基本工作經驗
過去的5年,是世情、國情、黨情、省情發生深刻變化的5年。黨的十七大將反腐倡廉建設確定為黨的建設的一項基本任務,要求全黨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大課題。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戰略目標,我省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進程顯著加快,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踐中,我們堅持從湖南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決策部署,探索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經驗,主要有:
(一)必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維護政令暢通、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始終堅持正確的工作方向。紀檢監察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一部分,承擔著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時刻找准自身定位,牢記神聖職責,把握時代要求,始終堅持正確的工作方向。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等重大戰略思想和根本理念,牢固樹立中心意識、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帶頭落實和推進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自覺在黨和國家整體工作中謀劃和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忠實履行黨、人民、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始終堅持維護政令暢通、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同一切損害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破壞社會公平的消極腐敗現象作堅決斗爭,始終不渝地做黨的忠誠衛士、人民群眾的貼心人、社會公平的堅定守護者。只有這樣,反腐倡廉工作的路子才會越走越寬廣,紀檢監察機關才能贏得黨和人民的信任,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
(二)必須審時度勢、因勢施策,增強反腐倡廉決策部署的前瞻性、針對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腐敗現象雖然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但也有具體表現形式上的差異。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經濟社會背景下,腐敗現象在滋生的具體領域、部位,以及發生的誘因、機制上具有不同的特點。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既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中央的統一部署,又要堅持從湖南的實際出發,准確把握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以及與之相關的腐敗滋生的特點和規律;既要保持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以貫之、堅持不懈地著力解決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各種腐敗問題,又要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創造性,超前預判、有效防範各種可能發生的腐敗風險。要深刻認識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和信息化進程加快,道路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房地產開發向市縣級延伸,以及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等重要趨勢對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履職用權帶來的影響,及時掌握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新苗頭、新動向,對於存在腐敗高風險的領域、部位、崗位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苗頭性問題發展成傾向性問題、局部性問題發展成全局性問題,才能牢牢把握反腐敗斗爭的主動權。
(三)必須整體謀劃、統籌推進,針對懲防體系建設薄弱環節和防治腐敗難點問題,切實找准工作著力點。現階段,腐敗現象具有很強的滲透性和擴散性,反腐倡廉工作要堅持全面協調、統籌兼顧和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的戰略思想,既要全面推進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各領域的防治腐敗工作,防止片面性和隨意性,又要把腐敗易發多發領域和部位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解決擺在優先位置,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進行重點治理,以重點問題的解決推動全局勢態的轉變。在治理的思路上,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落實懲防體系建設要求,注重發揮教育的基礎作用、制度建設的保障作用、對權力運行制約監督的關鍵作用、改革的推動作用、糾風的矯正作用以及懲治的威懾作用和治本功能,既要堅決懲治已然,又要積極防患未然,不斷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在全面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同時,要牢牢抓住防治腐敗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如對黨政主要負責人和要害環節、關鍵崗位的權力制約監督,建設工程、房地產等利益集中領域權力監督制約和公開透明運行等,積極探索,攻堅克難,不斷突破「瓶頸」。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的不斷深化。
(四)必須順應群眾期盼,回應社會關切,拓寬群眾參與反腐敗的渠道,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工作理念。人民群眾對腐敗感受最直接,心中最痛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深入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廉於民,傾聽群眾呼聲,順應群眾期盼,重視群眾感受,回應社會關切,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和改進工作的根本動力,從那些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抓起,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要堅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發展民主,深化公開,完善信訪舉報、網上舉報、新聞輿論監督、行風熱線、行政效能投訴、舉報人和證人保護、利益相關者參與等機制,不斷拓寬人民群眾參與反腐敗的渠道。只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反腐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反腐敗工作才能獲得廣泛的社會基礎和深厚的力量源泉。
(五)必須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形成開創反腐倡廉新局面的強大工作動力。創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源泉,又是事業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新的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既面臨許多久治不愈的頑固性問題,又面臨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挑戰。應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沒有現成的答案和辦法,根本的途徑在於實踐探索,根本的方法在於創新。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高等院校和社會反腐倡廉研究機構參謀作用,十分注重對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研究,十分注重對重要趨勢性問題的分析研判,十分注重對帶全局性、戰略性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的研究探索,堅持將理論和實踐創新作為工作的第一推動力,不斷推進反腐倡廉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的創新。要堅持正確的創新方向,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貫徹黨和國家反腐倡廉基本方略。要針對實際問題,注重創新實效,力戒形式主義,有的放矢地開展創新。要堅持科學的創新方法,注重從基層和群眾中發現和總結提升創新做法,在調查研究中形成創新思路,在借鑒吸收中整合創新資源,在案件剖析中尋求創新突破口,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創新的科學化水平。要堅持創新、試點、完善、推廣的工作思路,實行滾動式推進,漸進式完善,保證創新成果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六)必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全黨抓、系統抓、領導抓,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機制。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是一項長期、艱巨和復雜的任務,點多面廣,落實的難度很大。必須堅持全黨抓、系統抓、領導抓。要牢牢抓住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個龍頭,強化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廉政責任意識,使各級領導幹部真正認識到,發展是第一要務,抓不好貽誤事業;反腐敗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抓不好禍國殃民。要著力抓好責任分解、責任落實、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實現由「一家抓」向「大家抓」的轉變,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只有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倡廉各項任務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今後五年的工作建議
今後5年,我省面臨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十二五」規劃,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加快實現全面小康,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實現新跨越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同樣也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新挑戰。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履行黨的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兩項職能,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堅持改革創新,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維護政令暢通、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公平,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努力開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局面,為實現本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提供堅強保障。
(一)認真履行監督檢查職能,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從新的形勢和任務出發,自覺把監督檢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時、主動地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保障和服務,更好地承擔起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維護政令暢通的重任。堅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加強對黨員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和監督,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堅決維護中央和省委權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加強對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自主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水利建設與改革等重大決策以及「四化兩型」戰略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全省「十二五」規劃和本次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要及時跟進,加強組織協調,健全定期檢查、專項督查、專項巡視和責任追究等制度,督促有關部門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不斷改進監督檢查方法,擴大監督檢查開放度,增強監督檢查針對性,提高監督檢查的科學化水平和實效。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認真履行紀律檢查職能的同時,要積極開展行政監察工作,全面加強執法監察、效能監察、廉政監察,著力推進依法行政、績效管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工作。
(二)繼續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堅決懲治腐敗分子。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持有案必查、違紀必究,繼續加大查辦案件工作力度,決不讓任何腐敗分子逃脫黨紀國法的懲處。准確把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趨勢,認真研究腐敗案件的發案規律,找准並適時調整查辦案件的主攻方向。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中的貪污賄賂、失職瀆職案件,嚴厲懲處利用人事權、司法權、行政執法權、行政審批權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著力查辦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國有資產重組、政府采購、惠民政策落實等利益集中領域的重大腐敗案件,注重深挖重大責任事故、群體性事件、公共突發事件背後的腐敗問題,重視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社會廣泛關注的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打擊力度。建立健全腐敗案件及時揭露、發現、查處機制,充分發揮巡視、信訪舉報、網路、審計、監督檢查等平台作用,完善舉報人和證人保護制度,拓寬群眾檢舉揭發腐敗問題的渠道。堅持和完善反腐敗聯席會議、案件移送、信息交流、跨區域跨部門協作等辦案工作領導機制和組織協調機制,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加強辦案人員業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突破大案要案和新型腐敗案件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依紀依法、安全文明辦案,正確使用案件檢查措施,嚴格辦案工作程序,提高辦案工作規范化水平。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縱,既嚴厲懲處腐敗分子,又教育、挽救和保護黨員幹部。加強典型案例剖析和案件綜合分析,為預防腐敗提供依據。
④ 《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設主要任務有哪些
《綱要》主要有七大任務,為建設法治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
3、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4、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6、依法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糾紛。
7、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4)法治湖南建設綱要擴展閱讀:
措施:
1.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最大程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許可,最大限度縮小投資項目審批、核準的范圍,最大幅度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取消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資質資格准入許可,研究建立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制度。
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實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層管理。加大取消和下放束縛企業生產經營、影響群眾就業創業行政許可事項的力度,做好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加強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論證。對增加企業和公民負擔的證照進行清理規范。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探索目錄化、編碼化管理,全面推行一個窗口辦理、並聯辦理、限時辦理、規范辦理、透明辦理、網上辦理,提高行政效能,激發社會活力。
加快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設,實施在線監測並向社會公開,2015年實現部門間的橫向聯通及中央和地方的縱向貫通。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工作,支持地方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
全面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對保留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實行清單管理並向社會公布,堅決整治「紅頂中介」,切斷行政機關與中介服務機構之間的利益鏈,推進中介服務行業公平競爭。
2.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並實行動態管理。在全面梳理、清理調整、審核確認、優化流程的基礎上,將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許可權、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以權力清單的形式向社會公開,逐一釐清與行政權力相對應的責任事項、責任主體、責任方式。
省級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縣兩級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門、依法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權力清單的公布工作。開展編制國務院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試點。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領域。
建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單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規、不合理的收費基金項目,公布全國性、中央部門和單位及省級收費目錄清單,減輕企業和公民負擔。
2015年年底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且未按規定批准、越權設立的收費基金項目,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務或體現一般性管理職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及收費,一律取消;擅自提高徵收標准、擴大徵收范圍的,一律停止執行。
⑤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主要原則是什麼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
堅持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⑥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
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1、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沖刺省十強、爭創示範縣」目標,以分類指導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抓手,全面深化改革,聚力「三十工程」,推動「三量齊升」,切實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爭創全省全面小康建設示範縣。
2、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始終以改善人民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努力使全縣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更優美的環境、更幸福的生活,真正實現全面小康。
——三量齊升、優化發展。始終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注重實現經濟總量、發展質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注重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統籌發展、可持續發展、和諧安全發展,著力提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著力夯實全面小康的物質基礎。
——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和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各項工作。協同全縣上下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全面小康建設,充分發揮好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創先爭優、競相發展,能快則快、好中求快。
3、工作目標。對照《湖南省縣(市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二類)》,按照「領先指標抓鞏固、達線指標抓提升、滯後指標抓攻堅」的工作思路,統籌協調,攻堅克難,確保到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創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示範縣。
——經濟發展。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4000元以上,人均財政總收入3300元以上;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80%以上;二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9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20%以上;城鎮化率達6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長率(較2012年)達100%;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農產品加工值與農業產值比高於250%。
——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000元、16000元;人均儲蓄存款達28000元;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比重達16%;全縣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30平方米以上;農村居民安全飲水比率達100%;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達95%以上。
——社會發展。全縣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0%以上,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達5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5年以上;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數在4張以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小於12‰;人均擁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面積2平方米以上。
——民主法治。全縣村(居)委會依法自治達標率達100%;全社會安全指數達到100%。
——生態文明。單位GDP能耗小於0.8噸標煤/萬元;森林資源蓄積量增長率達3%以上;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26%以上;城鎮污水處理率達70%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達95%以上;地表水質達標率100%;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達95%以上。
二、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任務
1、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三十工程」建設為抓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推「三量齊升」。把產業優化升級作為主攻方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幅提升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工業強縣不動搖,加快湘陰工業園區、中國(湖南)輕工產業園、金龍新區、漕溪港產業新區、遠大配套產業園建設,充分發揮園區在產業聚集發展中的平台作用;強力推進以遠大可建三期、中聯重科傳動機構、中鐵重工、「山島湖園」旅遊開發等項目為重點的「十大產業擴張升級」工程,支撐縣域經濟發展。把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戰略重點。堅持規劃引領,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構建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節點、小型集鎮和農村居民集中定居點為脈絡的新型城鎮體系,推進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分步重點推進金龍、南湖洲、新泉、嶺北、鶴龍湖、東塘、湘濱、袁家鋪、樟樹、六塘等中心集鎮和邊界集鎮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擴大集鎮規模,提升集鎮品質。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實施創新驅動和開放發展戰略,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要支撐。強力推進「十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突出抓好芙蓉大道北拓(湘陰段)、岳望高速和平益高速(湘陰段)、漕溪港碼頭二期、新喬路拓改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更好地服務和支撐縣域經濟發展。
2、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堅持把以人為本、改善民生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推進農村規模經營和多種經營,引導農民向城鎮轉移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再就業政策,鼓勵支持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等重點人群的就業指導和援助。切實強化社會保障。以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為目標,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為基礎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標准,推動城鄉保障制度接軌。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布局,促進教育公平,高水平普及基礎教育,創新發展職業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努力建設教育強縣。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加快郭嵩燾廣場、圖書館、體育館等重點文體工程建設,不斷完善村圖書室、籃球場等基層公益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廣泛開展公共文化體育活動。積極培育壯大文化旅遊、印刷、廣播電視、文化創意、演藝娛樂等文化產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優化醫療服務。以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為契機,優化城區醫療布局,加強鄉、村醫療衛生設施建設,大力引進、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努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居民群眾看得起病、能看好病。不斷改善安居條件。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完成好廉租房、公租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完善多渠道、多形式解決群眾住房問題的住房保障體系。
3、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縣。認真實施《法治湖南建設綱要》,嚴格依法行政,規范權力運行,建設法治湘陰。擴大人民民主。推進基層民主自治,提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完善黨務、政務、村(社區)務公開,健全城鄉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維護社會穩定。創新社會治理,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完善社會矛盾調處機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諧因素;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始終保持對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加強生產安全、食品葯品安全、公共安全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4、改善城鄉生態環境。把兩型理念貫穿全面小康建設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湘陰。加強資源保護。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對砂石資源進行限采,對高嶺土等資源進行禁采,促進水、土地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生態建設。大力植樹造林,加強水土保持和森林、濕地等自然資源保護,推進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扎實開展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不斷提高生態建設水平。加強節能減排。建立和完善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制度,嚴格實施項目准入聯審制度,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推廣清潔生產,促進企業達標排放和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三、加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考評監測工作
1、對鄉鎮實行分類考評監測。根據省、市全面建成小康指標體系,制定對鄉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考評辦法,對19個鄉鎮按6萬以上人口鄉鎮(6個)和6萬以下人口鄉鎮(13個)兩類進行綜合考評排隊,6萬以上人口鄉鎮的前3名和6萬以下人口鄉鎮的前5名評定為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考評優秀單位」。同時,設立「進步獎」1個,授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年度考評中進步快的鄉鎮。
2、對縣直部門單位實行分線考評監測。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標任務分解到相應的縣直部門單位,分黨務群團、經濟管理、社會服務、司法和行政執法、學校醫院流通企業五個系列進行綜合考評排隊,從各系列中按一定比例共確定20個縣直部門單位評定為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考評優秀單位」。同時設立「進步獎」1個,授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年度考評中進步快的縣直部門單位。
對省市垂直管理單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考評實行單列,得分排名前8名的單位評定為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績效考評優秀單位」。
四、強化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委專職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有關領導任副組長,縣直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導、協調、督促工作。各包垸區聯鄉鎮的縣級領導同時作為所聯鄉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的指導聯系人,要加強指導協調,推進工作落實。各鄉鎮要相應成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班子,安排人員和經費,細化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職責,形成縣、鄉、村聯動的推進工作機制和格局。
2、強化部門責任。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各部門單位要按照縣里的統一部署,結合各自工作職能,認真落實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責任。特別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評價指標直接相對應的部門單位,要出台相應的工作方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要求具體化、定量化、項目化,落實推進措施,解決具體問題;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相關數據的採集、評審、分析、監測和上報工作,把工作做實、數據報實,確保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3、強化政策支持。要加大財政投入,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積極爭取中央和省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縣財政預算專項資金重點向產業升級、城鎮化、民生工程、生態環保等領域傾斜。要加強要素保障,以改革創新的辦法積極破解融資、用地等方面的難題,激勵引導各類人才來湘陰創新創業。要優化發展環境,從轉變政府職能和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入手,努力創造優質、高效、公平、誠信、開放、安全的發展環境,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強化宣傳引導。全縣上下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一步調,凝聚力量。各級各單位要把宣傳貫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全過程,宣傳部門及電視台、湘陰周刊、湘陰新聞網等新聞媒體要強化正面宣傳報道,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成效和經驗,推介先進典型,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集中共謀小康、共促小康的濃厚氛圍,形成同建小康、同奔小康的生動局面。
⑦ 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的社會法治
推進社會法治建設
37.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治理結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更加註重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社會關系,平衡社會利益,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推進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城鄉社區建設,探索「社區管理社會化」,推進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推行「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管理模式。加強特殊人群幫教管理,全面推行社區矯正。加強和完善信息網路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
38.發展和規范社會組織。大力培育和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功能到位、作用明顯的社會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依法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管,健全監管體制,創新監管方式,制定社會組織行為規范和活動准則。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制度。實行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和評估制度。引導社會組織建立行業規范,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強化社會責任,完善誠信自律機制,提高自律性。鼓勵發展社會志願者組織,建立健全志願服務制度,規范志願服務行為。
39.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健全完善公眾參與、訴求表達機制,確保不同職業身份、不同利益群體,特別是弱勢群體和利益相關方充分發表意見。發揮人大、政協、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以及大眾傳媒等的社會利益表達功能,推行公共決策社會公示、聽證、咨詢論證等制度。建立社會協商對話機制,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促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建立社會心理預測、預警機制和社會情緒疏導機制,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
40.健全公民權益保障和利益協調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認真實施就業增收、社會保障、素質提升、全民健康、安居宜居、暢通、安全、解困八大民生工程,依法保障公民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各項民生權利。健全黨委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逐步建立以公正的利益分配、有效的利益調控、暢通的利益訴求表達、有力的利益約束、合理的利益補償為重點的利益協調機制,引導公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重點做好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進城務工人員、下崗困難職工等社會群體的權益保障工作,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41.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大力拓展工作領域,健全組織網路,完善工作制度,推動人民調解走上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推廣建立醫療糾紛、交通事故等各類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以案結事了為目標,把調解優先原則貫穿於執法辦案中,積極推行刑事自訴、輕微刑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等案件的和解解決模式。暢通行政復議申請渠道,創新行政復議體制機制,探索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復議審理和行政復議委員會試點工作,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在解決矛盾糾紛中的作用。大力發展仲裁事業,依法加強仲裁體系建設,創新仲裁工作機制,努力擴大仲裁覆蓋面,探索建立長株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統一的仲裁機構。完善信訪制度,暢通信訪渠道,依法規范信訪行為,促進信訪與訴訟、復議、仲裁、執法監督相配合,積極引導信訪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矛盾糾紛。加強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全面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健全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42.加強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到基層。建立健全點線面結合、網上網下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控管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重點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治安混亂地區的整治,加大對嚴重暴力犯罪、黑惡勢力、涉槍涉爆、搶劫搶奪盜竊、涉黃涉賭涉毒、拐賣兒童婦女、電信詐騙、金融詐騙等犯罪活動的防範打擊力度,完善反恐處突和應急救援工作機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防群治的新途徑新辦法,全面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 推進文化法治建設
43.依法推進和保障文化強省建設。認真落實文化法律法規和規章,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依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權益。依法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文化市場主體做大做強。注重運用法治手段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創新。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充分發揮思想道德規范在法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44.依法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加大文化市場執法力度,建立健全以綜合行政執法、社會監督、行業自律、技術監控為主的文化市場監管體系,保障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對網路傳播行為和網吧的監管,落實網吧上網實名制,規范網站經營,依法制裁互聯網上的違法行為,凈化網路環境,保障網路傳播健康發展。加強對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娛樂休閑等重點領域的監管,深入整治非法出版物、違法音像製品和非法營利性演出,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會風氣的行為。 十一、推進「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法治建設
45.以法制創新推動和保障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建設。充分運用地方立法權,加強「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法制建設。開展針對試驗區改革建設的專項立法,根據實際需要,制定適用於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的地方性法規和省政府規章。在「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尚未作出規定的,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根據先行先試的原則積極創制地方性法規,為全國探索積累經驗。依照國家法律規定,探索制定「兩型社會」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准。以法制創新為先導,推進長株潭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和發展方式轉變。
46.加強資源環境執法。推進資源環境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探索在資源環境領域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等工作,實行綜合執法,整合執法資源,提高執法效能。加強執法協調,探索建立區域環境監管執法聯動機制,推進執法手段和機制創新。完善環保信息公開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增強公眾資源環境意識,加強對資源環境執法的監督。探索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探索設立長株潭資源環境保護專門法庭,強化對資源環境的司法監督,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維護公民的環境權益。 十二、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47.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全面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在全省公民中深入學習宣傳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法律和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反腐倡廉相關法律法規。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增強全省公民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義務意識和規則意識。加強國防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國防觀念和依法履行國防義務的意識。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的法制宣傳教育。豐富法制宣傳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切實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形式主義。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用法治實踐推動法制宣傳教育。
48.大力提高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和能力。各級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不斷增強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養,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推動工作、促進發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健全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法制講座、法制培訓、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制度,各級黨委中心組每年安排集體學法或法制講座。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公務員培訓機構要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課程,加強通用法律知識和與公務員履行職責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學習。推行領導幹部任職前法律知識考察、離任評估和公務員錄用法律知識測試制度,領導幹部任職前要考察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情況,離任時要對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情況進行評估,將考察評估結果作為任職的重要依據。公務員錄用考試要注重對法律知識的測試。
49.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完善城鄉公共活動場所法制宣傳教育設施。加強法治文化產品創作和推廣,不斷推出各種優秀的法治文化作品。加強法治文化傳播體系建設,鼓勵和引導廣播、電視、報刊等各類媒體辦好普法節目、專欄和法治頻道,鼓勵和引導互聯網、移動媒體等新興媒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鼓勵各類文化團體參加法治文化建設。加強高等學校法學學科專業建設,推動法學教育、法學理論研究與法治實踐的緊密結合。
十三、加強和規范法律服務
50.健全法律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司法鑒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法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不斷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整合法律服務資源,積極為重大工程建設、招商引資、經濟結構調整、信訪、民生等領域提供法律服務。切實維護律師執業權利,依法保障律師履行職務,為律師執業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法律服務國際合作,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國外、境外有實力、有影響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和信用評估機構到我省開設辦事處或分所。整合本省律師資源,積極引導律師事務所走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道路,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專業能力突出的大型律師事務所和知名律師。
51.加強法律服務市場監管。完善法律服務市場行政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法律服務行業的准入機制、執業狀況評估機制、執業獎懲機制。加強法律服務接受者權益保護制度和司法鑒定技術標准建設,建立服務質量糾紛調處機制,切實保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52.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工作體系,積極引導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鄉自治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提供法律服務。選聘國內外、省內外優秀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組建湖南省法律顧問團。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以政府購買和財政補貼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律師和法律工作者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為黨委和政府科學決策、依法辦事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健全農村法律服務機制,為基層和農民提供法律服務。 十四、加強對法治湖南建設的領導和保障
53.加強組織領導。法治湖南建設在省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建立黨委統一領導,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法治建設推進機制。省委成立法治湖南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湖南建設的領導,定期研究解決法治湖南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指導、協調、督促檢查法治湖南建設各項工作。省人大常委會要根據本《綱要》,作出建設法治湖南的決議。省人民政府要制定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意見。省政協要加強調查研究,為建設法治湖南建言獻策。省高級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檢察院要研究制定促進司法公正的具體意見。各級各部門要根據《綱要》提出的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意見和配套的政策文件。
54.健全工作機制。建立推進法治湖南建設責任制,明確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職責,明確法院、檢察院以及有關部門的任務,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相互配合、上下聯動、有序推進的工作機制和齊抓共管、協同推進的合力。省委法治湖南建設領導小組每年制定法治湖南建設的年度工作要點,明確法治湖南建設的工作責任、重點任務、具體目標和工作措施,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建立健全領導小組工作例會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開展法治先進城市、先進縣(市、區)、先進鄉鎮(街道)和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等創建活動。加強監督檢查和輿論宣傳,營造法治湖南建設的良好氛圍。建立法治湖南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制定考核辦法,將考核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任期目標考核和年度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作為幹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55.加強隊伍建設。把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作為推進法治湖南建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加強政府法制隊伍和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加強政法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民警察、法官、檢察官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政法幹部隊伍。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實行律師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評定,提高法律服務隊伍素質。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提升公務員隊伍法律素質,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注重選拔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和法治意識強,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進入各級領導班子。 也許與湖湘與生俱來的靈秀地氣有關,湖南總是在全國率先走出先聲奪人的一步,創造一項項引人注目的成績,「填補中國行政程序立法空白」、「建設法治政府的『湖南模式』」……如今,《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的審議通過,更是讓湖南在法治建設的探索與創新的這個節點更加光芒四射,讓「法治湖南」的名片大放異彩。
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曾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形同虛設。」湖南將「法治湖南」提升到法規層面,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文件里,顯然是把「法律」當成必須的社會管理「信仰」,無疑對湖南來說意義重大。
綱要的出台是保障湖南科學發展得以踐行的穩固基石。
周強多次強調,建設法治湖南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湖南的具體實踐,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需要,是省委根據新形勢,立足新起點,順應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他還提出「抓法治就是抓發展,就是抓科學發展」的口號,為此,湖南積極打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可預期的法治環境來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但是無疑這會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需要堅持不懈地去推動。《綱要》作為法治湖南建設的行動綱領,會要求湖南按設定的目標持之一恆的走好、走下去,那麼它對於湖南的科學發展之路就像投下了「定盤石」。這個《綱要》會產生強大的推動力,推動湖南盡快的走上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進程,提高整個湖南的法治化水平,讓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在湖南生根、開出奇葩、結出碩果。
綱要的出台是保障人民「四項權益」得以彰顯的重要條件。
法治是政治的重要內容。隨著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人民群眾對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參與,將呈現出越來越積極的發展趨勢。法治湖南的進程,人民群眾應當是積極的建言者與參與者。為此,省委書記周強在湖南省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大力推進『法治湖南』建設,切實保障廣大勞動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切實保障湖南人民的四權,是「法治湖南」建設問民意、聚民力、合民心的重要保證。《綱要》的出台,顯然有利於更好維護、實現、發展人民群眾參與「法治湖南」建設的各項權利,為社會各階層成員都能自由的表達自身權益訴求提供了條件與法律支持。由此也就有利於拓展法治建設的內生動力,讓人民群眾成為「法治湖南」建設的重要推力。從而實現上下相得益彰,形成整體建設的合力。
綱要的出台是保障法治政府「湖南樣本」更加出彩的得力推手。
當代中國,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控制模式必然是法治而非人治。只有實行「法治」才能更好的限制權力,約束權力,讓權力在合法合理的軌道上運行。以《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為起點,湖南開啟了中國行政程序立法破冰之旅,之後,《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作為我國首部關於「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省級政府規章出台。幾個規章的出台,打造了一條依法行政邏輯鏈條,像是在幹部頭上戴上「緊箍咒」,開啟了一場行政機關「作繭自縛」式的革命,並由此打造了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湖南模式」。《綱要》的出台,會讓政府更能「正確地做事」和「做正確的事」,會提高政府按程序辦事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會讓服務老百姓不僅成為廣大幹部的一種自覺意識,而且成為一種法定義務。由此,會推動法治政府這個「湖南樣本」更加出彩出新。
⑧ 法治湖南建設過程中是如何體現依法治國厲行執法的
摘要 以科學發展觀的思維為先導,開啟法治湖南新征程。
⑨ 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的加強完善
14.健全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加強與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相配套的地方立法,確保法律、行政法規統一實施。圍繞我省「四化兩型」建設的總體部署,加強自主性、創制性地方立法。重點加強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進「兩型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統籌城鄉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和文化強省建設等方面的立法。
15.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加強立法前論證,提高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完善向社會公開徵集立法項目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法規規章起草工作機制,完善委託起草和立法機構、專家學者等聯合起草的方式。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所有地方性法規草案和政府規章草案,都要通過互聯網向社會公布,公開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創新公眾參與立法方式,完善立法聽證、專家咨詢論證以及公開徵求意見、聽取和採納意見情況說明制度。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擴大人民群眾參與立法的途徑,保證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得到充分表達,合理的訴求、合法的利益得到充分體現。堅決克服立法過程中的部門利益化傾向。制定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著眼解決問題,突出地方特色,增強法規規章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積極探索開展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會風險評估和立法後評估工作,建立法規規章清理工作常態化機制。
16.加強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管理。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規范性文件,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和有效期制度。加強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切實維護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加強規范性文件資料庫和檢索系統建設,全面落實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清理結果。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17.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政府各職能部門要逐步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能夠自主解決、市場機制能夠自行調節、社會組織通過自律能夠解決的事項轉移出去,更好地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完善行政運行機制。合理劃分和依法規范省、市、縣三級政府的職責和許可權,理順財權、事權關系。穩步推進強縣擴權改革,擴大縣級經濟社會事務管理許可權。加快推進政府職責、機構和編制的法制化,建立健全機構編制管理與財政預算、組織人事管理的協調制約機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規范、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18.完善行政決策機制。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和具體操作規則,並向社會公布。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嚴格執行公開產生聽證代表、及時向社會公布意見採納情況等程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和風險評估機制,探索建立重大行政決策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和集體討論決定製度。加強重大決策執行情況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
19.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綜合執法,減少行政執法層級,提高基層執法能力。探索完善鄉鎮行政執法體制,採取依法授權、委託等方式,加快賦予經濟發達鎮城鎮建設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執法權。改革和創新執法方式,堅持管理和服務並重、處置和疏導結合,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推進執法流程網上管理,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嚴格執行行政執法程序,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調查取證與證據適用規則,健全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嚴格規范行政裁量權行使。加強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完善行政執法公示制、行政執法評議制和執法過錯追究制。
20.推進政府服務法治化。規范政府服務行為,明確政府服務內容、標准、程序和時限等事項,並將政府服務行為納入行政電子監察,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平台,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建立和發展社區服務和社會求助服務平台,建立健全統一的報警服務平台和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系統。推進政府服務公開,編制政府服務項目目錄和辦事指南。健全完善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等制度。減少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加強公共服務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
21.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後監督管理等手段,採取行政指導、行政規劃、行政合同、行政獎勵、行政調解等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監督和保障機制,重點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開。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建設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和便民服務網路平台,建立和完善網上審批系統和電子實時監察系統,擴大網上服務項目的范圍。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和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建設,探索建立全省統一招投標平台,依法加強對招投標行業和行為的監管。 推進公正司法
22.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認真落實中央深化司法體制機制改革的各項部署,優化司法職權配置,進一步健全完善司法職權結構和組織體系。完善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制度和措施。完善司法隊伍管理制度,加強司法職業保障。建立健全司法經費保障體制。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和刑事賠償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擴大司法參與。
23.加強司法規范化建設。以程序公正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司法工作規范,明確司法各個環節的辦案要求和操作規則,形成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的司法工作機制。規范證據收集、審查和認證、採信,嚴格貫徹執行刑事、民事、行政證據規則,全面落實和完善訊問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加強對民事案件執行、涉案款物處置、執法辦案安全防範等的規范。全面規范自由裁量權,推進量刑規范化改革,加強案例指導,統一裁判和執法尺度。嚴格執行案件辦理期限制度,積極探索繁簡分流和速裁機制,研究建立輕微刑事案件快速審理制度,提高司法效率,降低訴訟成本。
24.全面推進司法公開。推行「陽光司法」,進一步完善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制度,擴大公開范圍,拓寬公開渠道,創新公開形式,以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廉潔。除依法不能公開的外,法律依據、司法程序、辦案各個環節和結果都要向社會公開。進一步完善司法聽證制度、新聞發布制度以及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群眾旁聽庭審、裁判文書上網、訴訟檔案查詢等制度。推進司法信息化建設,加大數字法庭建設力度,建立案件信息查詢系統,推行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同步顯示和重要案件庭審的電視或網路直播。
25.強化訴訟活動法律監督。加強對司法工作人員瀆職違法犯罪行為的監督,防止和糾正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行為。加強對訴訟程序嚴重違法,侵害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監督,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違法立案,刑訊逼供、違法取證,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款物,在執行判決、裁定活動中嚴重不負責任或濫用職權致使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遭受損害等問題。加強對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嚴重錯誤案件的監督,著力糾正定性明顯錯誤或處理嚴重不公,損害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等問題。加大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的監督,促進監管場所依法管理。探索開展對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
26.保障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各級黨委要帶頭維護司法權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依法實施監督,各級行政機關要依法參與訴訟活動、認真履行協助義務、自覺履行生效裁判。對重大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要主動出庭應訴。加強司法保障機制建設,建立對非法干預司法活動進行備案登記、查處的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排除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對司法活動的干擾,依法規范新聞媒體對司法機關正在辦理案件的報道,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加強司法公信力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司法不公問題,健全司法糾錯機制。加大生效裁判的執行力度,建立健全執行聯動威懾機制,有效解決執行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