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讀後感
Ⅰ 法理學 法學書讀後感 寫法 謝謝~
首先,法學的讀後感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界限的,既可以是摘抄一段原文,說專說自己的感受,也屬可以是將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遍。
當然,剛剛接觸法學的話,可能會覺得吃力一些,但是也不要心急,其實老師布置這個作業給你們,主要是想看看你們的想法和疑問是什麼。
因此,直接摘抄其他論文的話,一下就會被識破了。所以建議不要抄,自己寫。比如你看到作者寫到「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時你可能想到一個案例,可能和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或者你覺得人的自由是與責任聯系起來的等等,都可以寫出來。
再比如你列舉的「立法者的法理學」,你可以從很多方面來創建你自己的發散思維,比如立法者所站的角度、所代表的利益是否會影響所立之法?法理學和社會的一般倫理在立法中是怎樣體現的?有這樣那樣的疑問的時候,你既可以自己網路答案,也可以就把問題寫上,相信老師都會感到滿意的。
多看書會進步很快的,祝你順利。
Ⅱ 法學專業怎麼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怎麼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你猜:一定要說到頭懸梁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於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並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Ⅲ 青少年法律知識手冊讀後感,500字
青少年法律知識讀後感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改革開放深入,大學生的生活空間大大擴展,交流領域也不斷擴寬,在校期間,他們除了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外,還需要走出學校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會生活知識,尤其是安全知識,勢必導致各種安全問題的發生。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已成為目前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節。
大學生時代對於人生,是一個探索與追求、理想與奮進的黃金時代,年輕的大學生才華橫溢,精力充沛,熱情奔放,少不了人際交往,這都是極為正常的。然而隨著隨著高校校園日益「社會化」,少數大學生書生氣十足,只記得「世界充滿愛」,忘卻了世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忘記了美與丑、正義與邪-惡並存,因而不加選擇或選擇不慎,輕率交友,盡管有善良的動機卻落得不幸的結局,這些正是詐騙分子屢屢得手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們要保持監看的心態,樹立防範意識。社會壞境千變萬化,青年大學生必須盡快適應環境,學會自我保護;在交友方面要慎重,避免感情代替理智;在各種交往活動中,克服主觀感覺,避免以貌取人;並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
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的報道越來越多。據中國法學網報道:當今社會中,大學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佔17%。有關專家指出:大學生違法犯罪與文化素質高低並沒有太大的關系,大學生違法犯罪主要是由於是非觀念不強,思想道德容易脫變;不健康、不成熟心理導致大學生違法犯罪;法律素質不高,法律觀念淡薄;校園管理不嚴,不良、違法違紀行為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我們要加強是非觀念,防止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脫變;開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咨詢;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強化校園管理,控制不良行為,營造良好的育人壞境。
通過對大學生中一些常見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學生雖然文化知識較高,但因他們踏入社會較晚,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法制觀念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一些案件的發生。據統計表明:發生在大學生中失竊和上當受騙案件占學生中發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這些案件絕大多數是由於大學生自身安全防範意識淡薄,思想麻痹、財物保管不當,輕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發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學生的財產損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學生的性命安全。如:宿舍沒有養成隨手關門、鎖門的習慣;夏季開門休息;高檔貴重物品如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快譯通、mp3等隨意亂放;現金不及時存入銀行或將存摺密碼告訴他人,存摺與身份證放在一起等等這些一方面可以誘發犯罪,另一方面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這是導致校內失竊發生的重要原因。
Ⅳ 法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讀後感
法學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科學或學問?在我國的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雙重大躍進的今天,尤有檢討和追問的必要。為什麼我們的法學總被人指為「幼稚」?為什麼法學上的研究總難與其他學科進行一種實質性的對話與交流?為什麼實務人士與法學研究者總是互相鄙視?雖然置身於法學這個圈子,但我仍然不得不頗不情願地承認,我們的法學確實有太多的理由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迄今為之,我們對於投身於其中的法學本身,仍然缺乏足夠清晰和准確的認識。
最廣義上說,法學無非是與法律相關的一門學科,但此種界定實際上相當於什麼都沒說。在現代社會,在各學科存在廣泛交叉的今天,與法律相關者實在是數不勝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政策學甚至是醫學,無一不與法律密切相關。固然我們亦可將法社會學、法人類學、法哲學、法心理學、法經濟學、法政策學以及法醫學統統歸於某種廣義的法學,但實際上這些交叉學科無不是從其他學科的基本假設出發的,所運用的亦是其他學科固有的方法。似此,若以為法學即限於此,則所謂法學與其他學科的真正界限何在?法學觀察法律問題的獨特視角何在?法學真正的智慧性何在?法學的專門貢獻又何在?實際上,法學如果不能單單限於法解釋學(法教義學)的話,至少應當是以其為基本的。換言之,舍上述交叉學科仍可認為有獨立法學的存在,但舍法解釋學,則將無從發現真正的法學。這是因為,與上述形而上學(哲學)和各事實科學相比,真正能體現法學獨特立場和方法的只能是法解釋學。法解釋學是以承認一定的法秩序為基礎的,其獨特方法就在於,通過觀念(概念)的形成,將原本單純的價值判斷轉換為純粹的形式邏輯問題,從而尋求相對的客觀性和合理性。與各事實科學(行為科學)旨在通過觀察、試驗、統計、模型建構等方法來發現某種客觀的規律或趨勢,並因而具有證偽性相比,法解釋學顯然不同。與抽象地探討存在的本體或獲取客觀知識的方法的哲學,亦不相同。
不妨從法學史的角度來看。無須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通常認為,現代法學產生於歐洲中世紀後期。其時,法學與神學、醫學並稱為三大學術,而法學之所以能從神學和哲學中獨立出來,實賴於所謂「實證法學派」的興起。此實證為分析實證,而非社會實證。換言之,即以對特定法秩序下的實在法進行分析注釋為其唯一任務。其後雖然過度形式化地發展成了所謂「概念法學」,因此受到隨後興起的「利益法學」、「價值法學」或自由法運動的抨擊,但利益法學並非是對概念法學的全盤推翻,而毋寧是對其呈現出來的過於僵化和機械進行的一種適度的調整和糾偏。時至今日,雖然所謂自然法又以新的形式卷土重來,但實證分析法學仍為主流的法律思想。這毋寧是由法律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密不可分的關系決定的。
Ⅳ 老師讓寫一篇關於法律的讀後感
1.腦中的革命——《法律與革命》讀後感[「外國法制史」讀書報告選登(之六)]
時間:2006年11月29日 作者:葉昊然(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學生) 來源:學術批評網
哈羅德�6�1伯爾曼的《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巨著,不單是指其書本厚度而言,更是指其思想之深度與探究之廣度,實在是大大拓展了我們學習和研究西方法律傳統的視野。對於這樣的著作,我自知沒有能力進行評價。這里是對其書第一部「教皇革命與教會法」的讀後感。
一、無無源之水
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無因即無果,這是正理。但我們於學習時卻經常犯一步到位的錯誤,不考慮事物的原因就全盤接受一些概念。比如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封建」概念,稍微一動腦筋,誰都能明白「分封建制」是這個詞的內涵,而再稍微一思考,就懂得我們中華的歷史上自秦以降就再無大規模的封建制度。但出於教育的緣故,我們還是習慣於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明顯錯誤的觀念。在伯爾曼的書中,一切概念皆有其源頭,很難從邏輯的角度對他的立論產生質疑。這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所進行的歷史研究。作者從西方法律傳統的背景——民俗法開始,分別論述西方法律傳統的三個起源——教皇革命、大學和神學,繼而詳細介紹第一個西方近代法律體系——教會法,再分析教會法律體系的結構要素,環環緊扣,結構緊湊,沒有任何地方給人以突兀的感覺。
「只有上帝才能看透一個人的思想、內心和靈魂,而人間法官只能知道外部表現出來的行為,『教會對隱秘的事物不予裁決』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即僅僅是犯罪准備(即使到了裝配犯罪工具的地步)尚不能受到懲罰……」 學習刑法時大家都明白犯罪預備不構成犯罪,且不進行懲罰。但到底為什麼呢?歸根結底到其神學的淵源,即便是無信仰的中國人,也能夠理解了。雖然這並非伯爾曼的發現,我卻用它來證明本書極強的緊湊感……即其中每一事件必有其原因,這實在需要進行耐心的考證和擁有嚴謹的態度。從以前的閱讀中,總是想當然地假定西方法律傳統乃是啟蒙運動時期,從諸位偉大的頭腦中自然躥出來的。而在讀本書中,時時汗顏,從前對中古時期的不屑和太過想當然的進行聯系,已經使自己的無知蔓延。不過幸好,及時讀了本書,避免了更加可怕的自大產生。
二、精神之法
法律並非一種單純的條文體系,或者什麼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工具,它應該是活的,物質與精神所並存的系統。從教會法乃是第一個西方近代法律體系便可看出,法律的精神涵義其實比想像得深刻。在審判之時,為何要以賦予罪犯以特定的尊嚴和權利,而不是單純地法官高高在上對其進行審判為原則?按理來說,罪犯即是有罪之人,似乎犯不著給他尊嚴之類。從普遍的認識角度講,是說不出道理的。那麼,其來源還是神學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盡管犯罪與罪孽之間的聯系造成了罪犯方面對於上帝的無限責任,然而包括守法者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具有的罪的屬性卻起到了降低自以為是的義憤作為刑法組成部分重要性的作用。 」這個原則對於有宗教背景的人而言,自然是非常淺顯,但由此又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於不信教的人來說,這個原則的意義何在?西方法律的許多原則建立在神學背景之下,至少是在信仰的背景下。對於只把法律當作實現自己利益、保護自己權利的工具的國人來說,並不存在對法律精神上的信仰和傳統,那麼如何從本民族的精神出發,尋找一條結合的道路,而不產生排斥,真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
三、偏見的惡性
偏見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傷害,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其反映在學習上時,也是一個道理。對於中古時代和基督教會的偏見,使我們一直認為這些是那個時代落後的代表,並無不自豪地說著「西方不亮東方亮」,將野蠻、落後等詞語同歐洲中古時代相聯系。其實並非如此,尤其在讀過本書之後。近代西方的一切思潮,其實並非只是對希臘羅馬文化復興後、擯棄中世紀糟粕而產生的。法律體系、學術方法、相互制約的權力(封建權和教權)、神學思想……那些後來成為啟蒙思潮精華並且一直延續至今的東西,都可以從中世紀找到它的源泉和基礎。比如,以前對於格里高利的教皇革命,更多看到的是一些負面的評價,本書以非常大的熱情頌揚這次革命的意義,並將其與英國革命、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等並稱為偉大的革命。還有一個一直以來的偏見是,歷史可以用確定的規律予以描述,任何國家或者民族的歷史都脫不開這個規律。這自然是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從歷史的觀點看,黑格爾假定意識決定存在的觀點是錯誤的,但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馬克思所主張的存在決定意識的觀點是正確的。在歷史的真實生活中,誰也不『決定』誰;它們通常是並駕齊驅;當情況不是這樣時,便有時是這個有時是另一個成為決定的因素。」 並沒有誰說的規律可以解釋一切歷史活動,那麼這就說明,歷史並不是可以套用公式的。但可惜的是我們的教學中目前還是堅持著這一套,至少是在大學以下的教育中。「要知生命創進不受任何限制雖然可能有其勢較順之順序,卻並無一定不易之規律……在生物界中,雖不妨有高下之第,卻無必進之階。」幾十年前,梁漱溟老人即已能看得如此透徹,為何現今發達而開放之世,反倒後退了許多!
四、關於大學
有關大學的起源這一部分是寫的很有意思的。從波倫亞大學的出現和歷史來看,由學生掌控權力,到教授們力量漸漸增強,整個過程值得人玩味。就現在的國內大學來看,行政權竟然是首要的,而教師和學生無法與行政抗衡。按理來說,甚至從大學的歷史來看,都絕然應該是學生主導,或者教授控制學校的領導權力。因為學生是大學出現的原因,而教授是大學存在的基本。為何現在看到的皆是,學生維權無用,德高望重的教授終身住一小破樓房,這樣一些違背大學本意的現象。或許我們的大學確實不能算真正的大學吧。扯遠了。大學的研究為法律體系的產生提供了方法基礎,還有一大批人才,但並非唯一的淵源,這仍是與大學在當時的地位有關。
五、道德之底線
歐洲人對法律的依賴與信任,是與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法律體系的出現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督教的功勞,這也是本書第一部中一直討論的內容。出於上帝對他們精神領域的掌控,他們寧可相信法律——這樣一個諸多原則來自於神學的制度——能夠成為他們最終的救濟渠道。那麼這種信任,在東方是否存在呢?答案是不的。我們的法律並沒有這樣一個信仰基礎,而是直接建立在皇權之下,從而使國人對法律的敬畏源自對皇權的敬畏。那麼現在沒有了皇權,法律的權威性如何體現?無源之水終將乾涸,這是個實際問題。由於對「罪」的神學解讀,使西方人在做事時有一道德底線,即為死後考慮,為最後的審判考慮,這令其惡能得到限制。而我們的這種限制已經磨滅了。現在在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無數「潛規則」正在日益浮上檯面,見得天日,再這般下去,以這些所謂「潛規則」代替了原有的道德規范,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
六、其他
本書還有一個令我震撼的方面,是引用。引用之多、廣泛和豐富,實在令人咋舌。全書600多頁篇幅的正文,竟有150多頁的注釋。這與其他某些專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引用不但說明了作者的閱讀面之廣博,也說明了他極其認真的學術態度。有這許多的引用,在讀的同時一可令人大大放心創作部分的質量,二可方便讀者翻閱相關的資料,不至於以偏概全。這實在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法律在書中革命,書在我腦中革命。單是本書的第一部,就在我腦中進行了一次革命。對從前各種知識的重新排列,偏見的解除,實在是令人暢快。作者嚴密的寫作結構和流暢的字詞句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要看第二部了,相信這會是另一次革命。
學術批評網(www.acriticism.com) 2006年11月29日 讀《法律教育讀本》有感
2.張老師經常用綜合實踐課,讓我們閱讀《法律教育讀本》,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經常聽人們說法律的事,可總是沒有一個大概的概念,上了這幾節課後,讓我懂得了法律的真正概念,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而不是虛無縹緲的。
這本書介紹了很多未成年少年的犯罪經歷,其中有許多原因,可能因為父母的教育錯誤;也可能因為父母沒時間去管孩子,造成了孩子長大後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有可能父母沒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但我們可以自覺,不一定要靠別人。
這本書十分有趣,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來啟發我們,故事後面還有采訪犯罪少年的真實談話,還有相對的法律條文。
法律是真實的,它是對每個人都一樣的,這些犯罪少年大多自律能力十分低,在他們犯罪之前,他們都是祖國的花朵,都有可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但他們沒有控制住自己……。
我們不能重倒他們的覆轍,要學會自覺,也要抽空適當的閱讀一些與法律有關的文章。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抗擊犯罪.
Ⅵ 關於法律名著的讀後感800字(法律方面)
讀完葉航老師的《效率與正義:一個經濟學和法學的對話》後,我認為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經濟學和法學的對話.不過由此引發了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我們能不能把經濟體系分為「純市場經濟」和「純計劃經濟」這樣兩個極端情況來包含所有的經濟體系?其他的經濟體系只不過是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的問題.當我們分析兩個極端情況時,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純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效率」第二;在「純計劃經濟」條件下,「效率」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公平」第二.請注意這里表達的觀點與傳統的觀點不同,這是本文想要討論的問題.
我國經濟體制目前總體上講還是處於計劃經濟范圍內.我們只要看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中的「發改委」對國民經濟「計劃發展」擁有絕對的權力就清楚了.只是目前我國正在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經濟體制將一直處於「計劃」多於「市場」的體制下運行.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人認為我國現在已經是市場經濟了.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勢下,我們對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認識似乎出現了偏差.我們可以這樣來認識「純計劃經濟」,從某種意義上講,「戰爭時期的經濟」可以視為「絕對的計劃經濟」,在這個體制下,只有效率,沒有公平可言.戰爭在政治上追求的是正義,而在經濟上打的就是高效率,而且不分政治體制,效率之高,超乎想像.
這實際上這是一個大多數人需要效率優先還是公平優先的問題.如果我們希望效率高一點,那麼政策就偏向計劃就多一點.如果希望公平多一點,政策就就偏向市場多一點.目前我國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總體上是效率優先,也就是說,我國的經濟體系還是偏向計劃多一點.這是本文的一個基本判斷.與西方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地位的判斷結論基本一致.
縱觀我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成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我國的經濟沒有出現市場經濟國家通常出現的周期性經濟衰退的情況,而是穩步向前發展.這恰恰說明,我國經濟「計劃」多於「市場」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但事物的另一方面顯示,這又加大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社會道德風氣下降.在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對經濟活動的立法,執法以及社會財富的分配等等問題,公平問題顯示出這是一個非常迫切而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又顯得非常矛盾.
一般來講,我們「順理成章」的接受「純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公平第二;在「純計劃經濟」條件下,公平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效率第二.經濟學講義常用「蛋糕故事」來解釋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行為.比如,我國經濟學傳統觀點認為,「純市場經濟」可能首先強調的是效率,要做大蛋糕;「純計劃經濟」可能首先強調的是公平,要分配好蛋糕.我原來也是這么認為和分析的,並且堅信不移,而且專家也是這么講的.可是看了葉航論述的觀點後認為(本文認為葉航是效率派的代表),如果這樣分析問題,會由此帶來理論和實踐問題. 假如在「純市場經濟」條件下,當我們想要做大蛋糕時,做蛋糕所需的材料是市場各個交易方根據公平的原則提供的,請注意,此時蛋糕還未開始做!在所有參與做蛋糕的各方在做蛋糕前必須達成一個公平一致的契約後(誰出多少面,誰出多少奶油,誰出多少糖,誰出多少水,誰出多少資金等等),才開始做蛋糕,這里涉及到的是公平問題.假如在「純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分配蛋糕時,蛋糕已經做好了.那麼我們想問在蛋糕做好之前,做蛋糕消耗了多少資源,這些資源是如何「計劃」達到最優經濟配置的等等,這里涉及到的是效率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市場化程度越高,法制越嚴厲.在嚴刑峻法的環境下,必將首先體現公平,第二才是效率.在發達國家,有些法律的誕生,可能需要幾年或幾十年,而且執法嚴厲.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恰恰相反.我國越是邁向市場經濟,越將面臨更多的立法和執法問題.
總而言之,效率和公平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在不同的經濟體中,效率和公平總可以找到一個暫時的平衡點.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效率和公平的搏弈,這個平衡點也在不斷的變化.在一般人眼裡,維護公平的「法律」似乎可以不計成本,而為了實現「效率」似乎可以隨心所欲.
以上這些似乎是和目前的傳統思維發生沖突,而且很難理解.這里先提出問題,供大家思考.
問題的提出:
我們假設經濟體系可以分為「純市場經濟」和「純計劃經濟」這樣兩個極端情況來包含所有的經濟體系.當我們分析兩個極端情況時,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純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效率第二;在「純計劃經濟」條件下,效率被視為第一交易原則,公平第二.
討論:
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提出的問題:如果「純市場經濟」和「純計劃經濟」這兩個極端情況的假設模型成立,那麼在他們之間的中間點或者平衡點上必定存在一個市場和計劃各佔一半經濟體制.在這一平衡點上,該經濟體制中所期望的公平和效率將相等或同等重要.那麼從平衡點向市場靠近或向計劃靠近,將帶來的公平和效率問題,既優先公平還是優先效率的問題.本文認為離「純市場經濟」這極越近,「公平」的作用將越大,「效率」的作用將越小;離「純計劃經濟」這極越近,「效率」的作用越大,「公平」的作用越小.如果在計劃經濟中過分強調「公平」,可能會引發(經濟)混亂或衰退.而在市場經濟中過分強調效率,可能會引發(社會)「混亂」.
Ⅶ 法志讀後感五年級300字
在中國經濟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法律法治與社會現實產生了巨大的沖突——法律移植不適應我國現狀,《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讀後感。然而,在法學界強烈主張法律移植,要求引入西方法治文化的情況之下。蘇力老師在本書中從社會實證分析的角度出發,主張挖掘本國「民間法」的法治資源,構建本土化的法律體系,探索有本國特色的法治之路。
蘇力老師在本書中所舉的例子大多立足於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西北等落後地方,並試圖從中找出某些啟發,這種從實際出發,關注相對弱勢群體的精神大概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法律人應學習的。
本書談論到法律規避的問題,正是從農民身上得到啟發的。在中國農村裡,人們一旦發生了法律糾紛,他們通常都會避免利用法律途徑而採取「私了」的方式來解決,如此的現象並非少數。蘇力用一個私了未成的案例來闡述這個問題:一對處於感情萌芽期的男女青年見面,男青年強奸了女青年。事後,男青年利用法律規避,和受害人達成協議——男青年賠錢並迎娶該受害人。在本案中,受害人選擇接受私了,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她的名聲,也使她承擔了較少的風險,另外她還可以拿到一筆賠償金,再加上她對違法者有感情。因而這事的解決方法無疑是兩全其美的——雖然它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所以,「私了」有時也是理性的。這就牽涉到私了的優點了——避免了法律程序上的繁雜,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雙方的利益(試想如果受害者接受法律的保護,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她以後的生活會好過嗎?或許遭人白眼受人唾棄就是她以後生活的常態了,這樣她的利益不就收到更大的傷害嗎?)。所以,有時候「私了」是「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解決糾紛方法。或許我們會為此感到悲哀,但這就是國家制定法的某些不完善。
另外,法律規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人們進一步了解國家制定法,因為人們想要更有效的規避制定法,他們就要更了解制定法,換言之,法律規避也是一個了解和學習國家制定法的過程!
在本書第一編變法與法治中,蘇力老師還通過文學藝術作品《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爺》向我們展示了兩個問題:一、秋菊層層告狀想討個說法,到最後卻不懂為什麼村長被捉警察走了,這反映我國許多邊遠地區法治依舊落後。二:近現代以來,一味的法律移植與我國現實不相符合——長久以來,我國以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為主,「在農村這樣一個人際關系緊密、人員較少流動的社區中,村民必須相互依賴、相互幫助才能克服一些無法預料的事件」「因此他們並不是如同近代以來西方文化中占統治地位的學說所假定那樣,是分離的、原子化的個體。」這啟示我們一要加強法律知識普及——不僅僅是在沿海地區,更應該關注西北等邊遠地區。二要注重民間法,融合西方法和習慣法,制定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家制定法。而這,如蘇力老師所言,是我們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方向,讀後感《《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的讀後感》。
當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法律人,我們該考慮「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律」,我們也該從「市場經濟中的犯罪違法現象」中找到一些「市場經濟對立法的啟示」。在本書中,對這幾個問題,蘇力老師都有很精闢的見解和精彩的論述。
在《市場經濟需要什麼樣的法律?》一文中,蘇力老師引入韋伯的「形式理性的」和「實質非理性的」兩個概念。相對於「沒有確定的成文法律,法官依據社會上的一半公正觀念未准則,依據它個人對世態人情的洞察、他個人化的知識積累斷案」的「實質非理性」,韋伯認為「重視原則和形式(法律的內在邏輯關系和整體關系),不注重個別案件直接實質結果」的「形式理性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而我們社會缺乏的正是這種理性」。作為我們法律人,我們的任務正是使我們的法律制度擁有更多的「形式理性」。
本書中蘇力老師論述完大的方面「變法與法治」後,回歸到當前我國「司法問題研究」。「論法律活動的專門化」告訴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告訴我們「必須加強法律隊伍和法律機構的專業化建設」——不但要提高法律人的文化專業知識,也要關注和培養他們的行為方式和心理素質。
目前,中國的司法審判中引入了抗辯制。這無疑引起了法學界的重大反響。抗辯制沖擊這「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在審判過程中,法官更注重「以證據為主「,而不是「以事實為主」,這使得有許多隱含的問題浮現出來:例如收集證據的財力不均,於是財富不均可能會造成對富有訴訟方的有利,而對資財不足的一方不利,辯護律師會有意無意壓制對其不利的重要證據,導致「錯案」數量不斷上升。而且抗辯制的社會成本很高,使得國家承擔的費用很大。還有,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民事和經濟沖突糾紛不斷增加,行政機關處理和解決能力也逐漸下降,國家司法制度也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盡管抗辯制有其不足,但中國也在試點當中,它在中國還是有其意義的!抗辯制,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司法機關的「私人」成本,使司法機關能夠集中財力處理更多重大的案例;另一方面又可以適度阻隔市場對司法程序的干擾,減少司法人員的腐敗,增強法院的專業性。我們應該將中國的抗辯制變得更有自身的特色!
本書的第三編是關於「法學研究的規范化」。在《法學研究的規范化、法學傳統與本土化》一文中,蘇力老師提出「交叉學科」的問題,認為我們應當「以一個多方面手或者通才的眼光來研究中國的法律問題」,因為「世界是一個整體」,「各學科之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就啟示我們——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未來的法律人,要在大學中廣泛涉獵,讀不同學科的書以豐富自我、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用以改造我國現在西方化的知識體系結構、學科劃分方法,並「形成中國的學科,提出中國的學術命題、范疇和術語,形成中國的學術流派」。
在第三編中,我很驚訝地發現蘇力老師有好幾個論題都是從讀書中得到啟示並形成自己的見解的。或許這就是蘇力老師要教給我們的:讀法學需要讀一些大家的著作,汲取其中的營養成分;獨立思考、分析中國的法學現狀,形成自己的見解,並找出解決的方案。
法治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一個共識,為了我們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奉獻出自身的力量。在文章的結尾,蘇力老師說道,「本文沒有、不可能也不打算勾勒一條中國法治之路」,「中國現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最需要的也許是時間,因為任何制度、規制、習慣和慣例在社會生活中的形成和確立都需要時間」。的確,要構建屬於我們中國的法制道路,我們需要的是時間,需要一代代法律人的不斷努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給我的不僅僅是思維的拓展,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責任感的加強!所以,「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的法學學習道路上,將以如蘇力老師那樣優秀的法律人為榜樣,永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Ⅷ 求《法學階梯》讀後感 ,大學本科水平
《法學階梯》讀後感
一、從《法學階梯》看羅馬法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法學階梯》只不過羅馬法絢麗冰川很小的一角,而且由於自己的學識,在某中程度上或許連這一角也看不清楚,而只是冰霧籠罩下的對冰川的朦朧的感覺而已——甚至不知道這朦朧後面究竟存在什麼,但「無知者無畏」或者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還是要為自己的感覺留下一點什麼,還想對羅馬法做出最粗淺的評價。畢竟這是自己學習法律以來看的最認真的一本書了。
粗淺的幾點感覺如下:
1.內容的精細化。
作為個體的人類生活是感性的,而作為法學則是理性思維的產物。法律就是將感性的個體生活上升為理性的普遍規則。而在這過程中,如何處理感性生活的個別正義和普遍規則的普遍正義一直是法學界的主題。古羅馬人在這一點上遵循的是精細的具體規則和抽象的原則的結合。
在這一點上,對古羅馬人的敬佩不再只是停留在感性的道聽途說上了,至少從法律的細致和法律的合理性角度來看,我們並不比古羅馬人進步多少!在當今的整個學術界、法學界以及從事實際法律工作的人當中,一方面存在著對法律的僵死的理解,他們需要詳而又詳的法律法規——但人類理性並沒有這個能力;而另一方面,在學者當中,存在著一種玄學的傾向,以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善良和完美的大寫的人,都能夠依據簡單的道德說教就能夠實現社會的大同,因此追求的是法律的原則性規定,餘下的問題被讓位於或訴諸於人類的道德良心或者是對原則和理性的理解。在這方面,應該好好的學習羅馬法,至少看到目前為止,羅馬法既保留了人類終極關懷的品質,又不失為世俗而可操作性。既努力去追求理性的思索,試圖函蓋所有的社會生活,同時又承認理性的不足,通過一些原則性的規定來補充。而在法律的發展上,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通過正義乃是「給每個人應得的部分」這一主線,除了在傳統中尋求法律規則的合法性根據之外,還通過敕令等形式不斷地就舊有的法律規則作出合理的解釋和合理的修正。在這一點上,與現代的法律發展理論是相一致的。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法學雖然不斷地就現有的法律作出自我的修正,但卻在很大程度上丟失了傳統,並沒有對過去中國的法律傳統進行很好的繼承,或者是對當下正在發生的生活現實的漠視——至少,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調查民間到底存在什麼自足的規則體系,而羅馬法中卻將民間生活規則不斷地上升為法律,如信託制度。因此,必須注意法律的理性標准和法律的可實施性,也正是因為如此,法學乃至法律就是「形而上的抽象和形而下的操作的完美結合!」李老師的這一教導將永遠伴隨我對法學的學習和理解之中,並伴隨著自己不斷成長!
2.表述方式的經驗化。
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是羅馬法的重要的特點。不過,由於尚未閱讀《法典》,因此還不敢斷定是否法律規范(這好象也是現代法律的語言)也是適用這種表述方式。但至少作為一本法學教材來說,能把復雜的法律理論和規則加以生活經驗化,畢竟是一種了不起的事情。在這一點上,我們不盡要責問我們的普法教育,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法律類刊物倒是一些《民主與法制》等法律通俗刊物。(這些讀物在倡導法治建設方面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由於其傳播的廣泛性,應該得到研究。)整個《法學階梯》所闡述的法律原則和規則是如此地復雜,以至於現代法律仍然逃不出其范疇。但優士丁尼往往用最簡單的例子將這種復雜性消解,而使法律又重新溶入現實的個體感性生活中去。如果從現代意義上而言,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法律的傳播問題。我們現在也有一些案例匯編的形式,通過案例闡釋法理,但這種教材也只能是受過法學專業訓練的人才能看的懂。本來《民主與法制》等通俗刊物可以很好地做到這一點,但由於其過於注重情節的起伏和跌宕,其小說式的敘述又消解了內在的法律精神,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現在的《今日說法》似乎在慢慢地嘗試著這種羅馬法式的方式。但由於其缺乏系統性——至少應該將某部門法的東西歸類分析,也容易由於其鬆散而消解其內在的作用。
結合第一點特點,忽然又有所思考,法律究竟應該是精細復雜還是簡單明了?作為法律職業人來講,我寧願是復雜的,至少可以存在知識資源的稀缺狀態;而從普通人來講,我寧願法律是簡單的,因為如此精細和細致的法律,普通人又如何能夠事無巨細的了解和運用?除非法律是如此地遵循普通生活准則,是真正的市民法,但法律又如何能夠保證每個人的生活規則都得到反映?畢竟,法律是一種普遍正義的訴求,而個人的生活始終遵循的是個人的生活准則,每個人要求的是個別正義。「給每個人應得的部分」又如何能夠實現?因此,我們在制定法律時,應盡可能地反映市民生活,使得法律能夠為生活所用,而不是要求百姓學習法律——百姓永遠是無罪的,我們不能苛求百姓能夠知曉所有的法律,而只能讓我們的法律去適應生活,除非有些規則非改不可(如迷信等)。
3.現代法律制度的導源。
在這一點上,感覺尤為深刻,畢竟自己民法的底子不是特別的好,而通過閱讀《法學階梯》,至少對現代民法的許多制度有了淵源上的理解。而且有些制度很有啟發,比如象財產的分類、信託監護,雙重人格、物權的各種形式以及對債的分類和各種債的理解,都有了一些新的含義,關於其具體制度的理解,就把他寫在了每天的讀書心得中了。心中朦朧地有一種感覺,似乎理解了羅馬法,就理解了西方法律的精髓,而由此又可以與中國的傳統法律文化做一比較性的分析。
4.與中國傳統(古代)民法的比較。即人類生活的相通性。
由於對中國古代民法的愛好或者說是接觸,天生地就想拿羅馬法與中國傳統民法想比較,但由於手頭資料的匱乏,或者說是筆記的缺乏,這一比較很難進行。但總體感覺上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說人類生活具有某種天生的共同品格,法律都是人類基本生活訴求基礎的規則的反映,因此在很多地方都具有類似的規則。等把羅馬法好好地研習了以後,嘗試著做一下這方面的有關文章,看是不是能有所發現。可以將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和敦煌卷子的有關研究找出來看看,同時結合這邊的一些古代契約文書作一比較研究。
二、、讀書的方法和治學的方向
看完了一本書,而且是用新的方法看書——至少是用電腦做筆記了,而不是在書的邊邊角角做注釋了,這樣一來,得總結一下這看書的效果如何。
回過頭去看了一下自己做的筆記,還是不是十分清楚,這是技術上的錯誤,還有待改進。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自己學識的有限,對有關材料的評注並沒有能夠體現自己的所思所想。一是自己表達的緣故;二是接觸的書比較少,至少對法哲學原著的閱讀量或理解程度不夠,因此其評注往往是無力的,或者是沒有思想的評注;三是民法的底子不是十分縝密,對外國民商法的相關規定沒有什麼融會貫通,往往就某一制度的評價還得查閱大量的書以後才敢下結論,這樣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自己對閱讀對象的敏感度。這幾方面的問題都是比較嚴重的,如果一直這么持續下去,就不可能做好一個學者——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畢竟這是做好學者的基本的要求。
就表達的問題,似乎應該增加一些除法學外的閱讀內容,比如《隨筆》之類的;自己一直以為法學枯燥的語言正消解或萎縮著自己的語言功能,畢竟語言優美的法學文章還身少的。
就知識面的問題,只有增加閱讀量了,但應該改變以前的閱讀方式,看一本書就是一本書,得有所得,有所進步才是看書,如果只是「泛讀」,那或許沒有什麼收獲。另外,在閱讀的方式上,等把羅馬法的底子稍微積累了一點以後,可以開始向以前那樣閱讀——通過一個個的專題形式來閱讀,這樣對內容的把握或者功利的寫作都是一件好事情。但不能太急,畢竟沒有底子的法學研究就象沒有根的浮萍,怎麼也不可能長成蒼天大樹的。
對於外國民商法的有關內容,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那種理解上,把外國的法典只是作為一類工具書加以運用,應該做下來好好地閱讀才不會出現一知半解。把法典當成專著來讀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這需要自己的耐力,畢竟後世的民法典不象法學階梯那麼可以有詳細的例子讓自己充分的理解。
就記這些,以勉之。
Ⅸ 法律的概念讀後感
《法律的概念》讀後感
[摘要]本文嘗試用展開的方式考察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即聯系個人生平、相關概念、歷史背景甚至是寫作方式來解讀該書,《法律的概念》讀後感。所以讀者可能無法找到在以往介紹該書的資料中總結的觀點。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標新立異來否定前人的知識總結,而是要在那些耳熟能詳的觀點中發掘哈特提出它們的原因,告訴我們為什麼那個時代誕生了這本書,作者希望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意象。我希望用盡量嚴謹的文字,告訴大家《法律的概念》文字背後或者相關的知識。
[關鍵詞]哈特 實證主義法學 法律故事 服從意象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種,選擇讀書方法的標准就是對閱讀者而言文本的重要性,以此出發才有了精讀和略讀的區別。《法律的概念》這本書就個人而言有精讀的必要性,原因大致如下:研習法理學繞不過的幾本書之一赫然就有哈特的《法律的概念》,這點毋須多言,此其重要性一也;分析實證對於我們法學研究的重要性再日漸顯現,無論是語義實證還是邏輯實證,都具有純化某些粗糙的理論的作用,此其二也;除了以上這些客觀因素,個人口味的轉換也驅使著我把目光從當初本科的《為權利而斗爭》們投向了一些理性冷靜而又不乏睿智的文字。
讀書一般是帶著問題開始的,這個過程能回答很多以前的問題,也會產生很多新問題。產生問題和回答問題的過程是互動過程,二者此消彼漲,似乎無窮盡矣。在這一過程中達致了知識在質和量上的增長。讀《法律的概念》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的典型。因而這篇讀後並不是「談收獲」的老套路,談得更多的是體悟,收獲和不解兼而有之。收獲需要的是分享和檢驗,不解需要的是思考和回應。
《法律的概念》並不是一本暢銷小說或者文壇經典,讀一本學術書籍的過程期間的最考驗人的就是興趣的不間斷。硬著頭皮往下看固然可行,但是痛苦和郁悶也隨之呈幾何級數增長。我沒那份定力沿著這個進路看完這本重要的書,而且我認為重要的書也不能這樣對待。於是我開始嘗試用一種調動起興趣的方式閱讀,這種方式不光要求「知其然」,更要求「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即了解哈特的基本觀點是比較枯燥的,這意味著從文本中篩選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篩選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套用了前人的總結,從而喪失了自己閱讀的獨立性,結論會流於膚淺片面,而且這種工作也完全可以用比較偷懶的方式——看他人寫的介紹性文章,來完成,讀後感《《法律的概念》讀後感》。「知其所以然」是一種與「知其然」相關的閱讀過程,它所要針對的是:為什麼此人會在那個時間那個地點提出這樣的觀點(甚或完成這樣的文本)?在這種過程中,我不必把注意力僅放在《法律的概念》這個文本上,因為這本書能給的信息只是部分的,它的背景無疑更為廣闊,這種廣闊就意味著某種對未知信息的探求或者思考,這種以好奇為原動力的過程深深地吸引了我,興趣油然而生。除此以外我認為,不無裨益的是,這種探求也在無意間進一步澄清以前一些認識模糊區。
不可避免的,有人還會追問「知其所以然」的意義何在。這里必然涉及對待文本的態度問題。文本提供的是什麼?也許有人會說是知識,我認為這是一種絕對的看法,文本至多提供的是信息。知識這個詞語包含了肯定的價值判斷,而這些文本能所提供的能夠符合這種肯定的價值判斷嗎?不然,離開了歷史的解讀,所謂的「知識」也許僅僅是被肢解、拼湊的信息。拿《法律的概念》來說,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本書談的是:哈特在批判奧斯汀的「法律命令說」基礎之上提出的「規則說」,即國內法律是由第一性規則和第二行規則的結合構成的一個規范體系,他在堅持法律與道德分離的同時,也承認了「最低限度的自然法」,等等。並且有這種「進化論式」的感覺:哈特的觀點比奧斯汀要完善。這種解讀文本的方式是靜態受動的。在肯定時間精力有限的前提下,這種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是對自身而言甚至是對研究一門學科而言具有重要價值的文本,這種方式是值得商榷的。在這種方式里,文本的信息被我們提取,形成了某種認識。提取的過程無形中賦予了認識生命力,這種生命力「似乎在開辟原理生活實踐的自身的歷史和世界」,當我們以後在就該認識進行討論時,「往往不是從這些生活現實中具體的歷史事件入手,而是直接從抽象的一般理論入手,不是使理論回到生活現實,而是在遠離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離開了文本自身的創作歷史環境以及作者感受,我們得到的是僵化的信息,而非完整的知識,即使能倒背如流也是流於全面的膚淺。文本並不是物化的文字和紙張,而是思想傳遞的載體,思想雖然具有超越時代的一面,但是同樣也無法擺脫時代、家國的烙印。
大多數對於《法律的概念》的解讀是帶著前理解,這種前理解的來源以介紹性文章、師友的談論等媒介為主,但是淹沒在介紹性文字(或語言)當中的是文本所要針對的現實問題,哈特的觀點彷彿是「理論自身發展的必然產物,而理論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僅僅是與作者生平聯系在一起的社會背景的問題,這些問題出現在教科書中並不是作為一個理論的核心來關注,而僅僅是作為與作者生平聯系在一起的社會背景的一部分而加以例行公事的程式化的介紹。這種對理論和理論所要面對的問題的處理方式,或者說關注理論自身而輕視理論面對的問題,實際上割斷了理論在歷史上所面臨的迫切問題或者說一個歷史上的問題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的聯系。」
Ⅹ 劉作翔的法理學定位讀後感
法理學是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它有其自己的知識體系及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但多少年來,法理學被賦予了同它的學科性質不太相符的學科定位,使它遭到很多誤解與責難。本文試從以下幾層關系來看看法理學應該如何准確定位。
一法理學與部門法學的關系
多少年來,在法理學的研究以及法理學教科書中,我們給法理學這門學科賦予了一個不恰當的定位,總是認為法理學與部門法學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這樣的定位使我們陷入了一個認識誤區,也是法理學者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使中國的法理學研究一直受到部門法學的責難,成為部門法學經常「攻擊」的口實。其中一個最大的且經常性的責難是「法理學無用論」,認為法理學對部門法學乃至法律實踐提供不了什麼可指導性的理論和學說。其實,這樣一種責難根源於對法理學學科性質和學科特點的認識上。
法理學究竟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學科?它有哪些研究特點?在這些問題上至今仍有爭議。在總體上,國家教育部學科目錄表上將法學學科定位為「應用學科」,也可叫實踐性學科。這樣的定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法學的研究對象是法律及其法律現象,而法律及其法律現象是實踐性極強的社會規范和制度體系。但具體到法學學科體系內部,它又有不同的屬性和特點,宏觀上可以分為「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當然,也有人不同意這一分類)。法理學則屬於「理論法學」中的牽頭性學科。理論法學屬於思想性、思維性學科,它相對區別於法學中的直接以具體法律制度為研究對象的部門法學。當然,這樣講並不意味著部門法學不需要理論性,而是就其主要特點和功能而言。法理學中的「理」字,本身就標明了這門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學科。這里的「理論性」,主要是指它的「思維性」,說明它是一門思維性學科。正是在這一層意義上,它具有哲學的特點。法理學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比如案件如何審理,程序如何進行,引用何種法律,適用何種制裁等等,它所關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問題,而對這些原理性問題的分析說明,則必然是理論性的和思維性的。
對於法理學的研究特點,我過去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普遍性,以及概而言之的理論性是這門學科的應有屬性和特色」。[1]對於法理學的研究特點,國外一些著名的法理學家也有論述,如在美國法學家德沃金教授的法理學觀點中,就用十分肯定的語氣指出:「法律的一般理論肯定是抽象的,因為它們旨在闡釋法律實踐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結構而不是法律實踐的某一具體方面或具體部分。」[2]抽象性是「法律的一般理論」即法理學的顯著特點,這種抽象性是同法律實踐的具體性相對而言的。法律實踐一般而言是具體的,它或者涉及某一法律制度、法律規范,或者涉及某類具體的案件或某一具體的個案。而法理學所關涉的則是對整個法律現象、法律實踐的闡釋,這種闡釋也可能是對制度本身的抽象思考,也可能是對制度之外、制度背後因素的抽象思考。
對法理學抽象性特點的認識,有助於我們把握法理學這門法學基礎學科的一些本質屬性或規定性。這些年來,在實用功利主義學術思潮的影響下,加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以致用」的深厚積淀,一切都追求「有用性」,而將這種「有用性」又具體地闡釋為對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具體的實際的功效上面,有時甚至就等同於經濟效用。這種思潮不加區別地要求一切學問、學術、學科都要為實踐服務,要求產生一種「立竿見影」的直接效用,而忽略了各種學問、學術、學科性質間的差別。比如忽略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差別,在社會科學中又忽略了基礎性理論科學和實用性應用科學之間的差別。並且,在「有用性」的追求上,也嚴重忽略了「直接有用」、「直接效用」和「間接有用」、「間接效用」的區別,用一把尺子來度量所有的學問和學術的價值,自然會導致對理論學科的非難和無端指責。所謂「理論無用論」、「法理學無用論」等正是這種學術思潮影響下的當然產物。似乎一切抽象的、不能為實踐帶來直接效用的學問、學術和學科都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
法理學就其學科本性而言,是理論思維科學,而這種理論思維科學必定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它具有較濃厚的哲學色彩。正是在此種意義上,法理學有時也被稱之為「法哲學」。但法理學的抽象性並非是空想性,它不是空靈之物,而是有其堅實的基礎,這個堅實的基礎便是豐富的法律實踐;法理學正是在對大量豐富的法律實踐和法律現象考察的基礎上,抽象出其帶有共同性和規律性的理論來。因此,任何對法理學的指責和非難,要麼是對法理學抽象性特點的不甚了解,要麼是從實用功利主義思潮角度對法理學的苛刻要求,而這種苛刻要求無助於發展這一具抽象性思維性特徵的學科,同時也反映了對法理學學科性質認識上的盲區。
而法理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概括性。法理學的概括性是指它將許許多多個別的、具體的法律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從中概括出一些帶有共性的、普遍性的結論,這種結論對那些具體的、個別的法律現象具有普遍性的闡釋作用。概括性在法理學學科和研究中處處體現出來。比如,關於權力學說,法律實踐中所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個別的權力形態,如立法權力、司法權力、行政權力、監督權力等等;而法理學則在這種多樣性的具體的權力形態基礎上,概括出、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特徵的一般權力理論,而對許多具體權力形態的研究則分屬於具體法學。再比如關於權利學說,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權利形態有許多種類,僅公民基本權利形態就自成為一個龐大的權利體系,如財產權利,選舉權利和被選舉權利,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自由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人身自由權利,人格尊嚴權利,住宅不受侵犯權利,通信自由權利,勞動權利,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科學研究和創作自由權利,男女平等權利,婚姻家庭自由權利,等等。再比如關於法律關系理論,在法律實踐中有憲法法律關系、民法法律關系、刑法法律關系、行政法法律關系等等,而法理學范疇中的法律關系理論,既要建立在這些具體的法律關系理論基礎之上,又要從其中抽象出帶有共性的,能夠說明、闡釋各具體法律關系形態的一般法律關系理論,這才真正稱得上是法理學的法律關系理論。
不僅僅上述一些具體的法理學問題具有概括性,法理學所使用的概念、命題均具有概括性。如法律、法律的起源、法律的本質、法律的作用、法律的價值、法律的發展規律等等,這些概念和命題都是一些概括性的概念和命題。比如,法理學在研究「法律的作用」時,並不具體地去闡釋刑法的作用、民法的作用、憲法的作用等,而是研究作為整體的法律的作用。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價值時,也並不研究具體的法律諸如刑法、民法、憲法、商法等法律價值,而是研究作為整體形態的法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