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的調查

道德的調查

發布時間: 2022-08-01 04:29:04

1. 關於道德的調查

C B A A A

2. 大學生公德行為調查可以調查什麼內容

有關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
「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說到社會公德,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對於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領域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擴大,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公共生活日益成為社會成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會公德則是指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應該遵守的道德准則。社會公德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基礎層次。
調查目的: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修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科學素質,已成為我國傳播社會公德意識和實踐社會公德規范的重要力量,對宣傳、維護社會公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現狀,發現大學生公德意識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傳播公德意識的建議,共創和諧社會。
調查形式:於2009年4月7日,隨機抽取湖南地區兩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中南大學)的210位學生進行調查,其中男生佔49.7%,女生佔50.3%,調查問卷回收率79.5%,有效問卷167張,有效率100%,人工處理數據,統計圖表用EXCEL來繪制。
調查內容:從長沙市大學生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以及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三個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一、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次調查我們通過如下幾個問題,對大學生對待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態度進行了研究。
1、坐公交車時,你會給老幼病殘孕讓座嗎?
2、坐公交車時,你自己沒有座位,但看到坐著的年輕人對身邊的老人小孩熟視無睹,你會
3、你會在自習室里大聲接電話嗎?
4、一位農民工的權益受到侵害,但卻不知如何維護,而你恰好懂這方面的法律知識,你會
調查發現對於問題一,有70%以上的同學表示一定會讓,25%的同學表示視情況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學表示不會讓。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識,視情況而定的同學,可能是因為公交車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離老人又遠,不方便給老人讓座。對於問題二,有75%左右的同學,只是心中責怪那人沒素質,但沒有任何行動,有5%左右的同學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學表示提醒年輕人讓座。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至少對這種行為表示不滿,但絕大多數保持沉默,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更深層次的探究,還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別人不聽勸告,而使自己尷尬,或者說不知道怎樣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與私德之間,大多數人還是在維護私德的基礎上再去維護公德,問題四和問題五同樣顯示出了這樣的問題。
二、對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態度
我們主要是通過調查大學生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等方面進行研究的。
1、你對國計民生的態度是
2、你曾主動去無償獻血嗎?
3、你曾經利用手機或網路等媒介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嗎?
調查發現,對於國計民生的態度,有57%的同學表示偶爾看一下,只了解周圍人談論的事情;40%的同學表示很關心,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學表示與自己無關的不關心。表明大部分同學還是會去關心社會問題,但並沒有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大多都是從別人不經意的談論中,獲得信息的,也有極少數同學表示不關心。當我們調查大學生無償獻血情況時,我們了解到有36%的同學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學沒有獻過血;31%的同學無償獻過血。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還是願意去無償獻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學卻不敢去獻血,因為擔心衛生條件,害怕自己因為獻血而感染疾病。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我們認為跟負面宣傳有關,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報道,大多是會因此而感染病毒。我們的社會、政府應該積極為大家創建一個安全的環境,作一些正面的宣傳與引導,消除人們心中的障礙,建立人們對社會的信賴。隨著近年來網路逐漸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網路活動也中存在著不少突出的問題,如網路暴力,色情信息泛濫等,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對大學生在網路中的道德作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從來沒有在網路上傳播過淫穢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從來沒有做過,11.25%的男生曾經有過這種行為,但現在不再有,僅1%的女生有過這種行為,7.5%的男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6%的女生一直都有這種行為。 結果顯示,在網路上接觸不良信息並傳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顯多於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強。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正確使用網路工具,健康進行網路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網路,養成自律精神。
三、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態度
此項內容,我們主要是通過大學生對待環保問題的態度,進行研究的。
1、你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是
2、如果在舉行一些環保活動,你會積極參與嗎?
在調查大學生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態度時,有70.5%的同學表示有意識,盡量少用;6.5%的同學表示堅決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結果顯示,大多數同學有一定得環保意識,在能不用的情況下盡量不用,女生的環保意識要強於男生。可能是因為女生比較細心,比較關注細節,更注重環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異造成的。同樣在調查大學生參加環保活動的積極性中,我們發現女生的積極性也要高於男生。
從上述三個方面的分析表明長沙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具有以下特點:<一>大多數大學生具有公德意識,並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二>大多數大學生能自覺遵守公德但缺乏維護公德的勇氣;<三>大多數大學生還是會在維護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維護公德。對於以上特點,我們認為有如下原因:1、大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和素質有待加強和提高;2、社會公德所規范的行為包括社會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為細節,而大學生往往會忽視這些細節;3、從眾心理普遍存在;4、網路中的不良信息的影響,如:網路中的暴力游戲等;5、學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強;6、社會陋習依然存在。
關於如何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公德意識,我們有如下建議:1、首先是加強大學生自身修養與素質,通過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培養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要在點點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養公德意識,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從小事做起,從小節攻起,帶頭踐行公德規范;2、其次應該加強家庭與學校對大學生公德意識的教育。大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園,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正確的道德教育,不要將一些自私利己、時時提防他人的錯誤思想教給孩子;作為學校,應該多開展一些有關加強公德教育的活動,讓同學們積極參與,並讓他們從實踐中培養公德意識;3、最後政府應該要為提高大學生公德意識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在路邊乞討的人們能夠獲得救濟;完善醫療保障制度,讓人們在更完全、更清潔的醫療環境中得到治療。總的來說,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的進一步加強需要個人、家庭、學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只有人們社會公德意識的普遍提高,社會風氣才會逐漸變好。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3. 有關道德品質的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系部名稱:
專業: ______
年級______ 班級:_________ 姓名: _____ 學號:____ 實踐單位:
實踐時間: 2012年--月--日 至 2012 年--月--日
一、實踐目的:介紹實踐的目的,意義, 實踐單位或部門的概況及發展情況, 實踐要求等內容。這部分內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單列標題及序號。
二、實踐內容:先介紹實踐安排概況,包括時間,內容,地點等,然後按照安排順序逐項介紹具體實踐流程與實踐工作內容、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以記敘或白描手法為基調,在完整介紹實踐內容基礎上,對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或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重點介紹,其它一般內容則簡述。
三、實踐結果:圍繞實踐目的要求,重點介紹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的分析,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等。分析討論及對策建議要有依據,有參考文獻,並在正文後附錄。分析討論的內容及推理過程是實踐報告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所提出的對策建議,是反映或評價實習報告水平的重要依據。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用自己的語言對實踐的效果進行評價,著重介紹自己的收獲體會,內容較多時可列出小標題,逐一匯報。總結或體會的最後部分,應針對實踐中發現的自身不足之處,簡要地提出今後學習,鍛煉的努力方向。

4. "公民道德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目前,公民道德建設有許多不利因素。
1.政府道德建設行為職責模糊:一是責任者模糊。道德建設該誰來承擔,縣委?宣傳部?文明委?眼下將道德建設劃歸文明委負責,協調工作由文明辦承擔。實際上,道德建設問題文明辦遠遠無法協調。因為諸多問題都落在有關部門。尤其是司法部門與道德建設關系密切,文明辦能協調的下來嗎?
二是規范模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其總要求是:要將公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體的道德規范並不明確。哪些是道德行為,哪些是非道德行為,沒有明確的解釋。這工作誰來承擔?
2.政府行為中的不道德行為
由於部分政府官員(含司法人員)的腐敗和素質低下,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一是不守信用。由於情況的變化,政策進行調整,群眾利益受損。群眾打趣地說,「政策,政策,一時一色。」有的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工作人員並沒有向公民作必要的解釋。有些新領導一上台,原先的政策就被推翻。領導一換,許諾不算。有的明擺著的合約,新領導卻以這是上一任領導的事與我何關為由,推卸不辦。
二是不顧全局,為了局部利益,政府往往做出許多不道德之事。比如,有的地方為了評上貧困縣,爭一些好處,就少報收入。有的地方,為評上先進,則拚命摻水,虛報成績。
三是不負責任。由於政府職責的交叉,有利益的各部門爭相插手,沒有好處的大家撒手。爭相插手的多為收費項目,使群眾利益受損。大家撒手的群眾找不到辦事之門。
四是不公正,處理問題偏袒,庇護。「法」隨情走嚴重。領導者出於私心,處事不公,使守道德者利益受損,動搖了群眾的道德信念。尤其是司法人員,收受好處而置法律於不顧,影響極為惡劣。在百姓心目中,這些都是共產黨的責任。
3.政府對道德建設的放任
政府就道德建設而言,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面要搞好自身的道德建設,另一方面要搞好平民的道德建設。然而,在抓經濟建設時,往往忽略了道德建設。在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句話很受大家的推崇,只要不違法就行了。言下之意是,違背道德無所謂。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放鬆了道德建設。自身榜樣無法塑鑄,群眾行為不加管束,有些事剛現苗頭不作處理,而後無能為力。
家庭道德建設中,政府滲入更少。農村老人不受尊重,有的甚至受虐待。有許多家長,放任.溺愛孩子,有的無暇顧及孩子的成長。重知識教育輕道德教育。家庭暴力,政府基本不過問。家庭中的其餘不道德行為,政府基本不幹預。這就導致家庭道德問題的突出。
三.公民道德建設中政府行為的思考
1.加強政府自身道德建設
我們的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這就決定了政府的性質:為人民。具體表現為:(1)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2)政府要最大限度地發展生產力;(3)傾聽群眾的意見,關心群眾的疾苦,為人民辦實事,不說空話;(4)維護人民群眾的自尊與人格;(5)政府要講信譽,不能朝令暮改。
政府宣傳的道德標准,政府首先要實行,要為公民做一個榜樣。要實施政府道德工程建設。
首先,要建設一個廉價的政府。建設廉價政府不僅僅節省開支,其道德意義勉勵百姓勤儉自強。我們國家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處於發展中的國家。提倡節儉的傳統美德仍具有重大意義。古語說,成由節儉敗由奢。
建設廉價政府要消除臃腫,改善功能。實行機構改革,解決人浮於事的現實問題。從而減少內耗,提高效率。減少特權,節省開支。一個所長往往不止一輛小車,局長就更不用說了。要知道,一輛小車一年要耗費多少?加強財務管理,嚴格按國家財務規定列支。
其次,建設一個公正的政府。公正的政府可促公民愛國守法,敬業奉獻。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第三,建設一個守信譽的政府。講信用的政府可使公民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地方政府有了困難,應與百姓協商,共同度過難關。政府不要一遇困難,就輕易改變政策。
2.營造氛圍與激勵內求並舉
道德形成的兩個條件,一是內求,二是氛圍。道德的形成過程是相當復雜的,但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內求是通過內因發生作用,進行自身道德修養;氛圍是通過外因的作用,促進道德養成。二者關系相輔相成。道德氛圍不好,政府的行政行為就顯得更為重要。
首先要完善道德評價體系。道德評價體系建立於道德標准之上。可使人們明晰道德具體行為,從而進一步規范自身行為。
宣揚社會主義道德,創造良好氛圍。一是對《公民道德建設實施剛要》展開討論,使每個公民都明確道德規范。二是樹立道德楷模。道德楷模包括領導楷模和道德先鋒。古語說,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意思說,領導者的道德力量如同大風,對平民的影響極大。領導者對社會道德趨向負有重大責任。領導者道德楷模是指領導者道德表現的一貫行為,這種行為值得人們效仿,為多數人公認,什值得推廣。如果說領導的道德影響極大,道德先鋒則是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中堅力量。政府發現和培養道德先鋒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實施道德重賞,不僅創造良好氛圍,同時激勵道德內求。宣傳道德是道德建設的面的工作,那麼,獎勵先進就是點的工作。政府要重獎道德先進,激勵平民追求道德先鋒,以養成道德風尚。
第三,開展道德活動,創建道德日。道德活動形式多樣,不僅僅局限於扶助行為,募捐集資等。
政府組織要給公民道德行為以大力的支持。法律必須同樣要懲治家庭內違法行為。這表明法律對道德的支持。政府要給財力支持。道德宣傳,道德獎賞,道德活動必須有專門經費。這種道德建設投入完全可以從不道德之事大大減少而得以彌補。同樣,道德建設的硬體(道德建設基地等)建設,思想道德隊伍建設,也要投入,這可促發全民道德需求,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3.加強道德建設管理,強化道德監督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形的法律。二者是一脈相承的。曾經對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進行討論,引起了理論上的糾緾。給人們一個誤解,法律與道德是不同性質的東西。其實,法律就是為了維護道德。道德行為的規范,道德行為的獎懲,道德理論的探究--必須有一個專門機構。
道德標準的不明確,給道德建設帶來困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剛要》進一步明確了道德規范。這是全民道德修養之綱。要以此為綱健全完善道德規范體系。道德規范解決道德行為的具體問題,道德評價對道德行為的調整起著重要作用。

將道德建設納入日常管理。道德建設不是孤立的事,應該溶入日常管理之中,管理也是教育,管理可以促成道德養成。對隨地吐痰的處罰,對亂插隊的批評等等,將促成良好公德的養成;工作中,諸多規章制度的嚴格實施,將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所以說道德建設建設是全社會的事。
從管理的角度,道德建設已有三重的制約。一是法律法規,二是行政規章,三是道德載體。法律保證最基本的道德規范。行政措施強化道德行為的完善,霞浦電影院秩序管理就是一例。道德建設載體是新時期道德建設的新舉措。就以商業道德建設而論,不僅僅通過市場經濟的規章制度來實現--規章制度是較顯化的道德,與人人恪守的良知是有距離--因此,近來又派生出許多載體,諸如服務承諾制,一條龍服務,創文明號等等,各種新載體只是臨時軌跡,因為這些載體只是過度時期採取的權宜之策。
美國在許多公共場所設立了監視器,並發布廣告。結果發現,凡是安裝監視器的地方,犯罪率大大降低。這說明缺德懼怕暴光和處罰。這就是監督的力量。
輿論監督是暴光。必須利用其在道德建設中特殊作用。
處罰也是監督,不要讓缺德者輕易躲過處罰。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監督就是道德監督。
4.實踐道德推行個性化修養
我們將道德先鋒方可實現的道德規范,即理想道德稱作提倡道德,將大多數平民現實之中履行的道德規范稱作實踐道德。提倡道德是道德的最高層次,實踐道德雖也屬道德行為,但沒有那麼光彩奪目。我們宣揚提倡道德,要研究實踐道德。由於實踐道德在現實當中的普遍存在,研究它具有特殊意義。
人的各種行為,離不開個性。道德行為也一樣。宣傳媒體宣傳的多是高境界道德,那是道德先鋒才有可能實現。而作為平民,各人各人的道德標准。這個標準的形成,與其個性關系密切。一方面,道德促進個性的形成,另一方面,個性完善了道德。因此,政府在宏觀上提倡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微觀上應推行個性化道德修養。
個性化道德行為目標:有益社會。個性化道德修養更貼近現實。道德的標準是善惡。如何判斷善與惡?是否對社會有利。由於個性的不同,從善者採取的方法也不同。如,由於信仰的不同,世界觀與方法論也不同。基督教信奉者,做好事為神;佛教信仰者做好事為佛;共產主義信仰者,為人民做好事。不管動機如何不同,方法可能不盡一樣,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同是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有個無偽商店,為了讓顧客辨明真偽,進了不少偽劣產品。工商管理者卻以其店裡查出偽劣商品為由查封了該店,摘下無偽的牌子。店主有口難辨。其實,這就是個性化職業道德的體現。
5.青少年的道德建設,政府道德建設行為的關鍵
青少年肩負建設祖國,實現中華復興重任,以德治國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人的道德形成過程,青少年時期極為關鍵。因此,政府要將青少年道德建設作為重點來抓。
一是設立家庭道德建設獎項,促進家長關注孩子的成長。
二是建立青少年道德建設網。向青少年灌輸道德全方位知識。
三是建立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讓青少年知道道德的分量。
四是開展青少年道德活動,讓他們親歷道德行為,感受道德行為的幸福。
五是普及法律教育。讓他們明確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應該懂法守法。

道德建設是長期行為,是一個艱巨的社會工程。其間還有反復。道德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與反復性,決定了道德建設的復雜性。沒有堅定的道德信念,沒有強有力的措施,沒有永不鬆懈的努力,沒有全社會的協作,就不可能收到如期的效果

5. 大學生道德素質調查報告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報告

大學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要生力軍。大學生的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關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關繫到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學生道德屬於特定社會群體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學生的道德取向,是一個社會道德的風向標,它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出這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業、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壓力下,大學生的道德現狀是值得思考的。

為了了解我們北師大珠海分校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素質,讓我們更加正確地認識自己,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會做人做事,遵紀守法,自我警醒,自我評估。本人於二OO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三十日的半個月時間里對本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調查對象涉及校內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調查內容包括大學生的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等。

以下為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表:

大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同學們:
大家好!為了進一步了解我校學生目前的思想道德狀況和學校德育工作現狀,我們特組織這次問卷調查活動,請您仔細閱讀問卷,並根據您平時所想做真實的選擇。答案的選擇對您無任何影響,本卷純屬了解情況,調查結果僅供研究之用,請不要顧慮。對於您的支持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請在以下選擇題中選擇你認為的最佳選項(選其他的請另外作答)

1、當看到有人亂扔果皮紙屑時,您會怎麼做?

(A)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 (B)上前制止 (C)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在公共汽車上見到老弱病殘幼,您是否會主動讓座?

(A)假裝沒看見(B)別人不讓我也不讓 (C)主動讓座 (D)說什麼都不讓

3、買東西時,如果售貨員多找了錢,您是否會主動退還?

(A)會 (B)不會 (C)看情況

4、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

(A)為了考高分,可以理解 (B)總比補考好吧

(C)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D)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

5、您對校園中的「課桌文化」有何看法?

(A)蠻不錯的,有品味 (B)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

(C)不是我做的,與我無關 (D)討厭這種事

6、您是否樂於參加學校組織的社區服務或公益勞動(如學雷鋒等)?

(A)是 (B)不參加 (C)有時參加 (D)其它_____________

7、您是否每天上網?

(A)是 (B)不是 (C)從不上網 (D)其它_____________

8、您在網上聊天時注意文明用語嗎?

(A)非常注意(B)不太注意 (C)不注意 (D)其它_____________

9、作為一名中國人,您是否感到自豪?

(A)是 (B)沒有 (C)有一點

10、目前我國公民的道德現狀怎樣?

(A)很好 (B)一般 (C)較差 (D)不知道

11、 您認為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2、 您認為自己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

(A)好 (B)差 (C)一般 (D)不知道

13、您認為未來社會更會趨於哪一方向?

(A)法治社會 (B)德治社會 (C)兩者互補 (D)不知道

14、您認為道德對公民的制約作用如何?

(A)作用很大 (B)作用在逐漸弱化 (C)沒有任何作用 (D)不知道

15、對個人未來的發展而言,您是否認為思想品德比知識更重要?

(A)是 (B)不是 (C)知識和思想品德一樣重要 (D)不知道

16、您認為自己的誠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 (B)差 (C)比較好 (D)比較差

17、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您參加本次調查!

調查結果:

(發出問卷20份,共收回有效問卷20份。)

題號
A
B
C
D

1
10
0
10

2
1
1
17
1

3
12
2
6

4
4
8
4
3

5
1
4
5
10

6
6
11
11
2

7
11
9
0
0

8
8
9
2
1

9
15
1
4

10
0
11
9
0

11
2
2
16
0

12
9
0
10
1

13
2
0
16
2

14
8
11
1
0

15
8
0
12
0

16
8
0
12
0

一、道德的含義及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1、道德的含義: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2、道德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中華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稱的禮儀之邦,民族優秀傳統道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核心,也是中國道德教育深刻蘊含的精髓。

在當今這個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尤為重要。特別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講信譽,誠實不欺。同時,加強大學生誠信道德培養,還可以促進學校規范自身行為,樹立誠信觀念,實現依法辦學和以德治校。甚至對整個國家和社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意義。

二、關於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

1、政治素養:表現為大學生政治態度與理想信念,包括大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政治局勢及經濟形勢的認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政治覺悟較高,對自己的祖國有很深厚的感情,對我國公民道德素質、大學生道德素質以及個人道德素質的認識比較客觀,並表示堪憂,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德智兼有的人。但仍有40%的人認為知識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2、社會公德:體現在大學生應具有的基礎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禮誠信、培養公民意識與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等。此次調查表的前三題用三個假設性的生活場景題。亂扔果皮紙屑、公車上的讓座以及購物找零這幾件事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及思想素質的大學生,理應是選「自己撿起來扔進垃圾箱」「主動讓座」「會主動退還」。但是據調查結果表明,有50%的人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在第2題中還有5%的人選擇「死都不讓座」,在第3題中10%的人選擇「不會主動退還」!所以,雖然現在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已經較高了,對於奉獻及助人為樂等高尚品德已經有了較強的認同感了,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素質應從細微之處做起。

3、個人道德素質:包括道德價值取向、道德認知、心理素質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問卷中有一道題:您對考試時的作弊行為有何看法?據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人認為「作弊總比補考好吧」,20%的認為「為了高分可以理解」甚至「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干過」,只有15%的人「反感,自己從來不作弊」。從這道題中就可以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對於考試作弊問題雖然都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仍然因為各種原因作弊過或對作弊表示無奈與認同。所以,雖然大學生的心理已經趨向成熟了,但是對事物認識的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仍然不能忽視。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我還設置了一道主觀題——你對本次道德現狀問卷調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幾種:還可以;意義不大;了解現狀,利於自我認識;答案設置不是很好……

通過此次調查,以及對調查結果的總結和分析使我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當代大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它不僅關繫到我們個人的素質問題和今後的發展,還關繫到國家、社會的建設。

三、大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主客觀原因

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與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密切相關。

從客觀上講造成的原因有:一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有欠缺,對大學生從小的道德教育產生影響;二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導致學校過分注重了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三是家長長期過分溺愛,使當前部分大學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欠缺;四是就業體制的不完善及觀念的落後,阻塞著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侵蝕著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主觀方面分析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社會上流行的功利價值取向影響了大學生的實際行為,比如對於考試作弊的事,明知道是錯的,但為了成績還是會無奈的去做。二是思想觀念與實際行為的分裂;三是大學生還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事物認識有不穩定性、不全面性和矛盾性。

四、意見與建議

1、以正面教育為導向
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八榮八恥」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思想,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2、樹立正確的觀念
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意識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法紀和社會公德,通過自主的體驗來感知道德知識,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通過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規范,並在實踐中培養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遵循思想道德原則
學校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為使大學生的知識教育和思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德育工作時應遵循以下原則:基礎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針對性原則。社會性原則。

4、家庭、學校、社會、自我通力合作
思想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需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家庭教育對於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什麼有的學生勤奮刻苦懂禮貌,修養好,深得教師的喜愛,有的學生則相反,這很大程度與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對子女的道德教育中,應作出榜樣,提出要求並嚴加管理。另外,社會這個大環境也應相應正確輿論導向,並及時樹立典範,只有這樣,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6. 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現狀調查

可以看出,中學生無論在社會上,在學校內,其愛國意識的養成,總體上看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由此也驗證了學校在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學生愛國認識與愛國行為養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在升國旗、奏國歌時,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的行為調查中,有89%的學生能做好。也說明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建立在學生對愛國主義概念認識之上的。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文化成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材料,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講,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調查結果則表明,一部分學生對一些基本常識缺乏掌握。應該看到,德育與智育是辯證統一的。我們在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十分注意智育因素的培養。

另外。13%的學生不了解國徽圖案的象徵意義,還要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有3%的學生對升旗儀式持無所謂的情感,甚至有厭煩的情緒,令人擔憂。說明《國旗法》的學習教育要深入開展,升旗儀式有待進一步規范。參加升旗儀式是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一,不是一種形式主義要讓學生自覺地通過這一活動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基於以上分析,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道德品質教育,德育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政治方向、形成馬克思主義正確的思想觀點、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不然的話,他們很有可能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迷失方向。學校要注意研究學生品德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抵制德育工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學校一定要把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努力開展「寓德於教」的活動。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就是一句空話。要充分發揮政治課及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學校一定要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鼓勵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能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停留在觀念的層次上,衡量一個人道德水平高低的標志是其行動,這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立足點和歸屬。孔子說,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強調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我們要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才真正地落到實處,找到方向,德育的功能才能真正發揮。

對待師長的情感行為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中小學生對師長的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來看是比較好的,這從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小學愛國主義品質的人格基礎狀況,又從另一方面表明我們的中小學具有形成優秀道德品質的潛在的較強的能動性,自然也是加強道德教育能受到實效的前提。

禮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訓曰:「不學人與禮無以立」「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可見,禮儀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尚使命。它一方面把中華民族禮儀轉化為青年一代的素質結構: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礎上,形成新的時代禮儀。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不盡人意。一些與禮儀相悖的行為侵襲和影響著青少年,不少青少年缺乏起碼的禮儀常識。調查顯示,有的不會鞠躬、不會微笑、不會拍手;有的見到老者不是昂首挺胸,「目中無人」,就是低下頭來,摔肩而過;有的家庭甚至出現「孝順顛倒」的不正常現象。「禮儀之邦」的中國出現了禮儀失落,不能不使人感到憂慮。

人生在世要有「三自」,即自尊、自知、自製。「自尊」是為氣節、「自知是為智慧、「自製」是為修養。有了「三自」,在人格上能頂天立地,在交際上能使用文明用語、道德規矩,不卑不亢,在品德上能上下稱道。

人生價值取向

學生最敬佩的人物調查中處於前五位的次序為:

1、科學家

2、革命領袖

3、成功人士

4、英雄模範

5、著名演員或歌星

崇拜偶像的選擇時代的限制,年齡和社會影響的痕跡是很明顯的,敬佩的人物中科學家居第一,革命領袖居第二。每個健康的孩子都有可望長大的急切心理,在這種急切心理的催促下,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未來的我」。這個「未來的我」,就是孩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中心崇拜的偶像是學生心甘情願選擇的,是在一定環境熏染下潛移默化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不易動搖、不易轉移,就會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起規范作用、推進作用。

作為家長和教師應該將一些追求高遠、矢志不移、貢獻卓著、完善小我、光大大我的知名人物介紹給孩子。讓孩子的心靈逐漸與他們產生共鳴。讓孩子去體察,去感受,逐漸從崇敬升華為崇拜。

幫助孩子選擇崇拜偶像,就是幫助孩子選擇永不退休的終身教師,一旦做成功了,又是終身有益的大好事,就會全方位、多層次地影響孩子,給孩子以前進的動力。

奉獻與所取的關系是人生價值取向的核心問題,學生中認為人生在於奉獻的佔40.6%,認為在於奉獻也在於索取的佔49.2%,多數中學生用奉獻與索取兼顧的價值取向取代「人生價值在於奉獻」這一觀點的主導位置。

對人生的思考,多數中學生是非觀念比較明確,但社會生活的實際狀況比理性的標准更具有影響力,他們思考的熱點更側重對現實人生的關注,不確定的因素不少。

在政治價值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正確認識並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領導,對走社會主義道路持肯定態度的佔95.19%,表明大多數學生希望國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持長期穩定和繁榮。當然有部分學生對政治教育課冷淡,對意識形態不關心,「政治無用論」有一定的市場。

在道德價值觀方面,對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61.6%的學生認為需要大力提倡。有35.3%的學生既要為人民服務,也要為自己謀利益。

在道德行為上,一些公認的社會道德准則在不少中學生中並沒有成為約束自我的力量,對考試作弊問題,30%的學生認為「不作弊更好,作點弊也無妨」;有3.2%的學生認為「不作弊太傻了」。調查還表明,對英雄模範人物表示敬佩,但不準備去仿效。

在道德情操上,部分學生道德能力不強,道德選擇是非不清,對社會上的一些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認識錯位,道德行為表現不良。少數學生有打架斗毆、偷竊、欺詐等行為,受到校紀、法紀處理。

職業價值方面,在選擇職業考慮的因素上。選擇職業符合個人特長和興趣的佔35.8%,而符合社會需要的僅佔20.6%。總體上看,中學生考慮職業選擇因素上,更加註重自身發展,強調符合個人興趣、特長,以實現個人抱負為出發點,並且兼顧社會需要,同時也考慮工資收入和穩定等實際問題。

在具體職業選擇上,把從事科技工作放在首位,偏重個人生活和前途,民族、社會、集體責任感不強。認為講人生理想就是自我設計,講成才就是成名成家,講幸福就是個人幸福,講民主就是個人自由。

極大多數學生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同時有追求個人利益,嚮往高收入、高消費的現象比較明顯。不少學生在對待理想與現實、精神生活與物質享受、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繫上,明顯地向後者傾斜,具有兩面性。對學生情況的估計,不能只停留在調查數據的分析上,還要看到問題的深層內涵和實質。當今的中小學生,思想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他們思維敏銳,勇於探索,求知慾強,文化科學知識面廣,但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務實、自立、開拓的一面,也有短視、盲目的一面。其表現為可望實現現代化,又對社會主義方向不夠明確和堅定;能較快適應改革開放,但情緒起伏不定;務實觀念增強,但對政治漠不關心;自主意識突出,但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減弱;開拓意識強,但刻苦意識欠缺。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不在學校教育階段給予正確引導,勢必影響他們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影響他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給點分吧!謝謝

7. 大學生道德現狀和我們的責任 調查報告

當今,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要求大學生盡快成才。大學生能否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能否為社會發展作出自身應有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責任的履行。 一、大學生的責任 責任是對承擔一定角色的人所應當擔負的任務、職責、使命等方面的規定。人所承擔的角色不同,責任也就不同,責任總是與人的角色緊密相連。大學生的責任就是從大學生作為一個特定的責任主體出發,分析他們行為的價值取向,引導他們關注自己的行為後果、承擔起自己所應盡的責任、從而形成自覺的責任意識的一種理論形式。大學生尚未走向社會,許多方面尚未定型,所以大學生的責任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責任或者說是向未來敞開的責任,因而大學生的責任更多地所表達的就是國家、社會對大學生一種社會使命或歷史任務的期許和引導。 從倫理的角度來審視,大學生應當從如下維度來關注自己行為的價值取向:關心國事、關心民生、關心家庭、關愛自身、關心自然。 二、大學生的責任現狀 (一)責任意識淡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個性獨立化程度越來越高,加之不良的社會風氣使社會失去了過去那種強大的凝聚力,權力金錢化現象也使人們對社會的離心力逐漸增大,個人只要權利,不要責任、義務,這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必然的也是嚴重的。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89.3%的學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是「為自己」,在人生奮斗目標上表現出日益增強的個人意識逐步取代了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社會責任感淡漠已漸成必然,突出表現為「無興趣、無所謂、無意義」的「三無』現象。第一、「無興趣」。即有些大學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沒有勁,表現在行動中就是情緒冷漠、消極,情感萎頓、空虛,整天無精打采、懶洋洋的。第二、「無所謂」。就是學習無所謂,工作無所謂,成功無所謂,失敗無所謂,贊揚無所謂,批評無所謂。一切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虛無主義態度。第三、「無意義」。有些學生似乎看破了紅塵,將社會發生的一切都看成是「演戲」,將人們的活動都看成爭名奪利,因而對他人、對社會都看得很黑、很陰暗,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毫無意義,心態漸漸變得冷漠起來,嚴重者則走上出家乃至輕生的道路。 (二)人生價值錯位 人生的價值取向是貫穿於人生價值實現過程中的個人價值評價和選擇的傾向性,主要取決於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的關系。由於社會生活各方面的調整和變革,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價值主體日益由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化,從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現實和功利、從無私奉獻或奉獻與索取並重到更多地注重金錢的價值、感官的享受,淡化了社會責任和集體觀念。具體表現在:一是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目前,有一部分大學生只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忽視社會需要,更有甚者以犧牲集體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更多的大學生表現為關注自身發展和現時利益,如獲得獎學金、困難補助、評先評優、入黨、擔任主要學生幹部等等,而很少關心他人、集體和社會,且對別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二是重物質享受,輕精神追求。大學生中對物質生活和個人需要過分看重,對精神生活和集體事業普遍冷淡,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學習目標短淺,缺乏遠大志向,學習目的功利化,在就業選擇時,以單位所在地、經濟待遇、工作環境等作為重要條件。三是重索取,輕奉獻。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過分強調權利強調所得,而忽視責任忽視奉獻,他們不再贊賞只講耕耘、不問收獲的觀念,而把工作的付出和取得視為等價。撈黨票,是為了今後更好的就業;當學生幹部,是為了給自己積聚資本;獲得獎學金,只認為是自己努力所得。只願從社會、集體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體、社會對自己負責,奉行利己主義;而不講奉獻、不願為他人、群體、社會負責,沒有履行自己責任、義務的自覺意識。四是感情冷漠、極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大約有佔大學生總人數6.5%的學生暴露出的首先是個體的感情冷漠、極端自私,責任意識淡漠。 (三)道德缺失 在公共生活中,文明禮貌、說話和氣、待人熱情、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等道德行為和倫理規范,會令人滿意並受到贊揚。但有少數大學生連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一是表現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某些缺陷。比如,在校內反映在:教室垃圾視而不見、牆上腳印無故出現、桌上塗寫、圖書撕頁、購飯插隊、水電浪費等缺乏文明的傾向;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乘車無序、待人無禮、隨心所欲、自私自利等社會公德的缺失行為。也有的大學生明哲保身,面對他人不文明的行為往往不聞不問、熟視無睹、甚至見怪不怪。二是表現在法紀規范方面的意識不夠。譬如大學生劉海洋公園硫酸潑熊事件,曾一度引起社會轟動和高校反思。三是在道德信仰上,一些大學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迷失了自我,信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的人生信條,為謀求金錢和私利不擇手段,損害他人利益、集體利益甚至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四是心理耐受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較低,不能正視人生矛盾,無力排除人生困境。自殺和傷人事件並不罕見,缺乏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 (四)行為失范 大學生的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日常行為失范。不遵守公共秩序、不愛護公物、出言不遜、惡語傷人、失禮不道歉、與異性交往缺乏分寸等等。二是學術行為失范。有的大學生混文憑、信奉「60分萬歲」,把許多寶貴的時間消磨在吃喝玩樂之中;考試舞弊、科研造假、抄襲論文等現象已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聲譽和發展。三是就業行為失范。有的大學生一切以個人的得失為出發點:如少數大學畢業生毀約現象,在職業選擇上不願意從事收入較低、條件艱苦的工作:甚至為了博得用人單位的好感,昧著良心製造假證書、編造成績單。四是網路行為失范。部分學生沉溺網路之中,廢寢忘食,甚至忘記上課、考試,導致學業荒廢。五是競爭行為失范。有些大學生缺少良好的競爭風范甚至無視校紀校規。 總之,由於大學生自身責任感的缺失,對社會義務和責任存在一種淡漠態度,一方面導致自我評價降低,缺乏信心、勇氣,學習自覺性差,不要求上進;另一方面導致社會信任度降低,近年來,許多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人才質量紛紛提出質疑,紛紛批評大學畢業生在高校沒有學會做人,如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不會合作,欠缺團隊精神;缺少學習的動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等等。 三、大學生責任的道德引頒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要以國家利益為重,民族利益為先,具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們應當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大力宣傳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使他們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愛國者。二是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許多優良的道德傳統值得繼承發揚,大學生要深入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明確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將傳統優良品質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三是要注重歷史教育,引導大學生了解中國的國情。只有銘記歷史,記住封閉、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把改革開放視為己任,樹立趕超意識,振奮民族精神,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 (二)堅持養成教育 對大學生進行道德習慣養成教育,也就是要逐漸培養大學生守規矩的良好習慣,是對大學生開展責任教育的重要環節。一旦養成了良好行為習慣、責任習慣,大學生就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產生一種積極的進取精神。目前,一些大學校園里的不文明行為,雖不成氣候,但卻嚴重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整體形象,因此,大學生應加強道德行為習慣訓練,提高文明素養,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第一,大學生必須以公民道德建設為己任,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既對自己也對別人負責,犯錯時不推諉、不找借口,要敢於承擔責任:要講誠信、重承諾,不能說話不算數;要尊師崇道和關愛身邊的人與事物;對人要有禮貌,要文明修身,謙虛謹慎,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二,積極參與和管理校園的各級各類活動,在承擔責任中鍛煉自己,養成大處著眼、小事著手的思維方法,「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第三,樹立節約意識,從小處著手,從小事做起——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滴油、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要養成「飯菜不剩、錢不亂花」的好習慣,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切不可舍「小」求「大」。 (三)深化實踐教育 在大學教育中,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技能,也不僅僅要具有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意識和品質,還應採取措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力所能及地服務於社會和人民。大學生承擔責任的落腳點就是要運用所學所知,即學以致用。社會實踐活動是在校大學生承擔責任、奉獻社會的途徑,也是磨煉意志、砥礪品格的重要條件,團中央16號文件明確提出,社會實踐對於增強大學生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使大學生了解國情、社情、民意,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錘煉出敬業、奉獻、愛民、親民的優良品格;也使大學生能進一步樹立孝敬、友善、勤勞的傳統美德。大學生通過實踐教育,還可校正價值觀,找到社會需求和自我價值實現的結合點,在實踐中校正就業、服務理念。 (四)強化榜樣示範作用 榜樣是人們模仿的對象,榜樣教育的效果是通過向榜樣學習而實現的,這種學習主要是靠大學生個人對榜樣行為的模仿,從而轉化為自覺、自願、自發的自我行為。第一,「感動中國」的人物、道德楷模、抗冰抗洪英雄等等,是青年大學生最崇敬的榜樣,先進典型的道德力量和倫理精神,使大學生不僅學到了優良的精神品質,更重要的是可以由人及己,體會人生真義,發掘自身的道德潛能,自強自立,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第二,家長和教師,是青年大學生最接近的榜樣。勤勞善良的家長是青年學生最先模仿的對象,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不僅在於養,更在於育;愛崗敬業、嚴謹治學的教師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對青年學生起著感化、熏陶和示範的作用。第三,青年學子中的優秀典型,如「三好學生」、「自強之星」等,都是青年學生最熟悉的榜樣。這些榜樣跟青年大學生生活在一起,年齡相近,經歷相同,有共同的語言,具有強烈的可比性,容易激發大學生的上進心。 (五)突出艱苦奮斗教育 鄧小平同志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後要抓緊,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今天提倡艱苦奮斗,並不是要我們再去爬雪山、過草地、吃野菜、穿草鞋。艱苦奮斗首先是指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學習上要有不畏艱險、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自覺抵制各種奢靡之風,增強艱苦創業的意識。其次,當代大學生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抑奢少費,崇儉守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提倡艱苦奮斗,大興勤勞節儉之風,人人奮發努力,個個勇於負責,才能生生不息,蓬勃發展。據調查,湖南某高校學生月消費一般在400---600元之間,月消費在iooo元以上的約佔18.2%,消費在3000元左右的竟達4.1%,大學生還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主要經濟來源還是來自父母的供給,要培養他們的節儉觀念,教育他們消費要恰到好處,不能攀比、更不能揮霍、浪費。艱苦奮斗是當代大學生成才的必由之路,當代大學生要真正擔負起振興中華的責任,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沒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勇氣是不行的。 青年大學生只有牢記使命高於生命,責任重於泰山,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和倫理品質,培養德性,把個性的發展與社會要求聯系起來,使自己的成才目標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興祖國、強國富民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提高個人修養,使學業、德業得到不斷更新,「德」才不會蒼白,「育」才不會顯得乏力,「以德治國」才能深入人心。

8. 為什麼說道德調查范圍小於法律

從來沒有什麼道德調查范圍小於法律的說法,道德的外源大於法律,通俗的說,道德就是我們通常認為合理的、善良的風俗、習慣、做法等等。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的被人們廣泛認可的思想關系,是一種特殊的社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築。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

法律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就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9. 小學生關於「道德品質」的調查報告

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缺失與對策 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在小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統帥和靈魂的作用。然而,在小學階段的道德教育中,存在著許多缺失,致使道德教育的實效偏低;採取對策,克服缺失是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必然選擇。一、小學生道德取向現狀調查:小學時期是人生觀與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對三年級小學生道德取向進行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內容涉及到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方面。在調查中我發現生活中的道德現象與理想中的道德目標有了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如下:1、淡薄理想:在「我的理想」道德取向中,許多同學選擇了當經理、老闆、歌星、影星,原因是最實惠最榮耀,而對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較為淡薄。一談到當清潔工就鬨堂大笑。2、缺乏感恩:在「孝敬父母」道德取向中,80%學生不知父母生日,選擇了「父母養育我是應該的」。獨生子女任性,只懂得享受、不懂的孝敬,總是挑肥揀瘦,唯我獨尊。「小霸王」「小公主」「小太陽」紛紛亮相,父母成了新時代的「牛」和「馬」,與父母溝通少,缺乏感恩之心。怕苦怕累,很少幫父母做家務,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3、講究攀比:在「勤儉節約」道德取向中,65%同學選擇要闊氣。他們認為勤儉節約過時了,只有闊氣,才被人瞧得起,於是,在同學間常攀比誰家房子大、誰家最有錢,攀比風較為嚴重。有的還說有錢不花是傻瓜,於是每天都得花光父母給的零花錢。4、不講誠信:在「誠實守信」道德取向中,了解到80%學生都講過謊話,年紀越大,說謊越多,方法越巧,認為誠實是吃虧,能說謊話是聰明表現,並為說謊成功引以自豪。小學生的知與行存在嚴重脫節,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不吻合,道德觀念滑坡。學生中不誠實的現象較為普遍。5、厭倦讀書:在「讀書快樂」道德取向中,60%學生選擇讀書煩惱。信息技術的應用,小學生知識面廣了,雖然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但「虛擬世界」負面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人生價值取向,學生沉迷於上網游戲,作業抄襲,學習缺乏內在動力,以致厭學。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道德取向偏差,少數學生還有逆反心理,道德判斷能力的差異,嚴重阻礙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極不相稱,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二、導致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因素1、家庭缺失家庭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環境,而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任老師。小學生從小生活在怎樣的環境,從小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舉止,並且父母採取怎樣的養育方式都直接關繫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調查發現,80%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身體,而道德教育卻隻字不提。其次,家長對子女道德教育簡單粗暴,或是放任不管。而有的家長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不斷地給孩子學習加碼,孩子承受不了過重的負擔感到厭煩,產生逆反心理。再者,家長自身素質低,家長不良言語給是非辨別能力差,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起了催化作用,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大人們的過度呵護,過分寵愛,導致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在我工作中曾碰到過這樣幾個例子,在孩子與他人爭吵時,不管對或是錯,家長總袒護著自己孩子;在地震捐資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家長卻不熱心支持;平時孩子積極參加做值日,家長總在潑冷水,家裡什麼活都不做,反倒跑到你學校里來掃地;同時部分家長言行不一,教孩子怎樣不吃虧,別人打你你也去打別人;怎樣不花錢又能受益等,加大了向功利傾斜的砝碼。學生感受到理想與現實反差大,產生道德取向的迷茫,嚴重影響了學生正確道德觀的確立。2、學校缺失學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由於升學率的困擾,「德育讓位」的現象還依然存在。過強的學習負擔,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壓力,孩子們的課內外只是為了疲於應付上課、作業、考試和課外補習,家長與老師把書讀好看成是將來唯一的出路,忽視了對大多數學生的全面培養。應試教育帶來了教育內容和方式的蒼白,孩子失去了學習快樂和憧憬同時老師也是和孩子接觸時間最多的人,是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師的一言一行不應該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但很多教師對學生懷有深深的愛,卻往往恨鐵不成鋼,但有時動機雖好,教育方式卻是反教育的。教師簡單、粗暴的語言,未經充分調查輕易給學生下定論,凡此種種都可能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3、社會缺失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出現的文化、道德和價值多元化的現狀,混亂了學生的道德取向。隨著社會的發展,網上的信息逐漸模糊了青少年的道德規范,。網路游戲、光碟、書刊、影視上經常充斥著一些血腥暴力、淫穢色情的東西,對自控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小學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對真善美、假惡丑的辨別力、鑒別力還不強,加之客觀現實的錯綜復雜,因而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顯得偏狹,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出現認識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就很容易進入他們的心靈,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一些成年人價值觀發生扭曲,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少數學生精神空虛、行為失范,出現了無節制的上網,曠課、逃學等現象。二、小學生道德缺失的幾點對策小學生道德缺失問題是學校、家庭、社會及個體遺傳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要改善其心理健康狀況,就必須建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針對不同小學生人群的不同特點,採取形式多樣的心理教育措施,方式上變被動治療為主動預防,幫助其提高心理素質,形成正確道德取向。1、重視和發展家庭教育小學生的道德取向與家庭教育有極其重要的聯系。那麼家長該給他們以怎樣的輔導呢?(1)目標定位。家長對子女的要求不能超出他們的承受力,當其竭盡全力也不能完成時,他們就會泄氣。一要從實際出發,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即從自己孩子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學校和社會教育實際水平出發,從孩子的智力、性格、愛好、個性、體力等方面出發,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定位。給孩子定的目標,要讓他們經過努力,跳一跳可以夠得著、能達到。二要嚴愛結合。「嚴愛結合」,即讓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得到溫暖,得到愛的體驗。感到父母既是自己學習的榜樣,又是知心朋友,有什麼心裡話願意和父母講,因為父母能幫自己解困,但不能父母事事包辦代替孩子去做,愛要有個「度」,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激勵孩子的積極性,教給孩子學會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知識,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使孩子健康成長。(2)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家長要通過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掌握孩子心理變化的規律,為教育提供依據,給孩子提供適宜的多方面的教育和培養,使孩子智力、心理等和諧發展;此外,家長還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較緊張,時間顯得十分寶貴。當家長的既要做好本職工作,又要料理家務、教育孩子,家長的教育態度不能隨著自己情緒的好壞而變化。要防治在勞累、身體不適、夫妻反目、下崗等特殊情況下,不在孩子身上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學會控制、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為子女做楷模。(3)家庭輔導應注意:①教育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如何看待學習成績。②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對待批評和自我批評。孩子容易用放大鏡來看待別人的缺點,用顯微鏡來看待自己的弱點,要引導孩子胸懷寬廣,性格開朗,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別人。③要鼓勵孩子廣交朋友,積極參與,學會做人。一個熱情大方,有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受人喜歡的,其心理必然是開朗、愉快的。④引導孩子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提高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勇敢地面對現實,增強挫折容忍力,鼓勵和培養他們忍受挫折,再接再厲的精神。⑤讓孩子多在生活的風浪中自我搏鬥,父母要幫助孩子在風浪中經受鍛煉。⑥培養孩子的刻苦精神。吃苦,經受磨難,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家長要鼓勵孩子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疊被子、拖地板做起,還要讓孩子獨立克服學習上的困難,養成刻苦學習的好作風,使其在克服各種困難的鍛煉中逐步成長起來2、加強學校教育和輔導作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環境,學校應擔負起對其進行道德教育的責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教師要理解和尊重學生。身為教育者,首先是要在心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樹立平等的意識,確實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教育學生時,不應該挫傷他的自尊。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強調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要求換位思考,體驗學生的情感,學生是與老師共同克服困難,尋求進步和解脫的「當事人」,因此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可以充分表露自己,有利於教師開展工作。尊重與理解也就是對學生的肯定,只有得到肯定,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以愉悅的心情努力學習。教師應努力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傾聽,根據學生不同氣質特徵、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激勵法加以鼓勵,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維護心理健康。喚醒對方希望實現自我價值的潛意識,激發對方強烈的自尊心,從而轉化為巨大的精神力量。 (2)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用帶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闊學生眼界。例如:請先進模範,校外輔導員到校作公德報告,用生動事例來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體驗教育,培養他們審美鑒賞能力和良好的藝術修養,使之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品德和班會課上,採用討論、故事演講、心理短劇、角色扮演等活動方式,向學生進行教育。同時還應與優化校園環境結合起來,提倡使用文明用語等活動,不斷地引導學生在道德實踐中體驗、感悟。把道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在各項教育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3、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小學生不是封閉在一個真空的環境里,小學生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要與社會接觸,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就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1、要凈化社會環境,讓正確道德取向走進和諧社會。社會應該給孩子們道德教育創造必要的條件,藉助社會力量開辟德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拓寬學生德育實踐的渠道,有機進行榮辱觀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是非觀。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光榮的,什麼是恥辱的。2、正確引導學生觀看各種有益的電視、電影、報紙、刊物等,使他們開闊眼界、提高素質、陶冶情操、愉悅心情;3、加強對校園網站的管理,規范上網內容,為學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綠色網上空間,充分發揮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育他們文明上網,健康上網; 4、建立學校、家庭和社會輔導相聯系的網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路體系,來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現狀。形成教育合力。為學生創設一個學校、社會、家庭一致的教育氛圍,要樹立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從學校內部來說不僅要有清新、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而且還要創設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積極情感,增強適應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學校要通過家訪、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辦家長學校等多種形式,同家長建立經常性聯系,幫助家長提高認識。要充分利用社區教育委員會、校外輔導員站等社會資源,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和輔導。小學生心理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賴於學校教育,有賴於教師培養,同時也有賴於家庭影響和社會氛圍。要努力推行「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方法,讓小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接受一致的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努力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結合的道德教育網路,盡力保證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質得到的健康發展。

熱點內容
政府違法強征承包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7:04:20 瀏覽:769
合肥市縣處級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789
李惠娟法官 發布:2025-01-21 16:54:59 瀏覽:491
未成年把人打傷了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5:45:46 瀏覽:614
浙江興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14:50:32 瀏覽:543
新行政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1-21 14:10:08 瀏覽:162
刑事訴訟法駁回迴避申請 發布:2025-01-21 13:49:11 瀏覽:929
先學刑事訴訟法還是刑法 發布:2025-01-21 13:42:47 瀏覽:168
學歷證明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21 13:42:40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