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論文
『壹』 道德經論語有助於寫論文嗎
有的,應該說對某些方面的論文特別有幫助。
有很多論文直接研究《論文》、《道德經》。例如:關於《論語》與《道德經》所含哲學思想的比較這個論題就有很多人研究和討論過。
《論語》與《道德經》這兩部書裡面,包含了很多古人的智慧,人生觀、價值觀,都可以用作論文的佐證。
『貳』 關於道德的論文2000字.
我來做個答復。
關於《道德的定義》的問題之略談
耿閣:著
sa56 03月11日 17:02
關於《道德的定義》的問題之略談
耿閣(鳴天士君)著
《道的定義》是:「可昭示一切的規律(道理)就是道。」 道大無形囊天納地其無所不包也!」
《德的定義》是:「能載現所有的行為(物象)則為德。」 德廣統馭物事情理其皆寓其中也!」
《道德定義》是:「能夠昭示承載著無極宇宙自然間一切事物固有存在總和的天然法則或之客觀規律的道理就是道德。」 (之其於人類而言就是:「道德指的是人類所需要遵循著的行為意識趨向的法則和行為行動准則的規律就是道德。」 道德是一種無比正義的公道公德的宇宙觀。」 「道德她是整個人類靈魂的坐標並整個世界文明的燈塔。」)「別解則缺理,另釋則欠情。」 另附我耿閣在「人民網」發表過的一篇小文章現錄於下:
《道德經》中的「道」和「德」之間的關系之淺識 耿閣:著
sa56 03月06日 14:54
耿閣(鳴天士君)著
耿閣認為:「若能較為全方位系統的徹悟老子的思想理論的話其結論大慨(這里只能用「大概」一詞)就是這樣的,即:「說到永恆的這個「道」它常常是以與同時無間的德無間結合的方式表現為「有大行大為」的這個大德的道德之功能的同時而既所本然又所必然的所能達到的無所不能為無所不可為的那種地步或之境界的。」 這一句話的意思說的是:「道」和「德」之間的關系的問題。」「道」和「德」之間是一體的。「道」和「德」之間是不可分割的。「道」和「德」之間是整體無間的。無道是無德的。有道是有德的。無德是無道的。有德是有道的。「道」和「德」之間是「無間整體」「整體無間」之一體的。「道體德用」是極其悖論而又風馬牛不相及的。「「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道」本身的大行大為之「道」的本身所固有的本身的本質本能的大行大為是被德所表現所承載著的而又體現成為無所不能為無所不可為的。」說到底就是說:「人家老子先生所說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指的就是「道」的本身所固有的大行大為是被德這個大行大為所表現所體現所承載著的之道德的無所不能為無所不可為的這個規律道理的」並之「人家老子先生說的是「道」和「德」之道德的本身所固有的那種無限大無限真無限美無限善的無極質場的物質質量能所形成的事物運動發展變化過程始終中的規律道理的及其道和德的作用和意義的。」(並不是說的什麼無所作為的那種意境狀態的)。」 為了說明:「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句話的道理的真諦之所在,我耿閣在《《嫵媚永恆的春天★統御世界的美奐》之「簡說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中國大易經》「並「徹悟世界文明中最偉大的《中國道德經》」》的這篇文章中用了約有兩萬字的說辭進行了表述論證和詮釋。」復
『叄』 求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之對道家思想的概述和解釋
老子《道德經》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釋者逾七百餘種,然釋意離題萬里者自不必說,想找到能用現代人思維來詮釋,而拋卻「道」、「規律」、「奧妙」之類語言者,卻是難事.
本人對《道德經》並無很深入的研究,但在佛、道理論的指導下,十餘年實修有一定的心得.由於自己學醫出身,為探索佛、道原理,在醫學、哲學、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中涉獵多年(著有《心理與衰老——生命的三位一體結構及其調控機制》一書,04年5月北京中醫出版社出版),自信對佛學「佛性」、道家「道」、「無」、「內丹」的內在含義,以及「道」與「德」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做到明了無誤,也因此一直想翻譯《道德經》以及用現代科學解釋佛理,但一來時間關系,二來對世人會否相信信心不足,故而一直拖著.
這次召開國際道家學術大會,善音大姐讓我寫一寫《道德經》方面的文章,雖然自己對《道德經》涉獵不深,寫的文章也不象論文,但佛日:「唯法施功德無量」,自己也應該為《道德經》的推廣盡一份綿薄之力,並衷心地希望《道德經》能給現代人帶來福慧,同時也為大會推一點波,助一絲瀾.
一、《道德經》總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對於這一段,歷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系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只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並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歷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面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只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一,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實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故前人有把經文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部分,實是很有見地.對於沒有實修過或尚未修持到練虛合道的人來說,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或者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往往只是從字意上理解為某種規律的東西,但具體這個規律是什麼,誰都說不上來,所以千百年來,《道德經》的譯本越來越多,但是經中說些什麼人們卻越來越爭執不下.
同樣,德經的內容就被人們說成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這倒是沒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一整套個體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一個人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幾人能解也,竟被人認為甘守柔弱、與世無爭、甘居人下,是空談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現代唯我的人們看得一文不值的「德」,卻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東西.這一些,如果不是自己親身去修道體驗過,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東西.
二、《道德經》的道經部分
除總論部分外,《道德經》中論道的還包括:第四章中關鍵的一句是「和其光,同其塵」;第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十章「載營魄抱一,有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十四章是對修道者色、聲、觸、意等方面的一些要求;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第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第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等等.
三、有關《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如果理解了這一點,我想對《道德經》的內容也就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所以也沒有必要一一地去解釋,各人可以有各人不同的見解,很多地方在當今社會里可能也應修改,但無論如何,一定要通過實修,才能體會到修德與修道的內在聯系,因此,這篇文章也就寫這些吧.
《道德經》有很多人想從他裡面學習到什麼修真的方法什麼的,其實不全真但也不全假.《道德經》其實是一本修心的一個材料,讓你保持心態的平和,看事的方法等.
『肆』 為何《道德經》是人類高心靈的燈塔1000字論文
道可道,非常道。常道可為道也,亦不可為也,無道為有道,有道亦無道既然常道都非道,又何必去尋道呢,無為自然不是更好? 《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資本的流通過程》可以說明為系統發生學的「邏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可以說明為現象發生學的「邏輯」;《剩餘價值理論》可以說明為認識發生學的「邏輯」。 在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中,「道」是一個源起。先寫一個「首」,再寫一個「走之」。「首」就是腦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動和步伐。有想法,然後付諸行動;有行動,也要伴之以思考。因此,「道」字的結構已經說明了它的含義。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明了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規律。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認為,這是老子寫給掌權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經典。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在我看來,四分之一部《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荒漠化嗎?從《道德經》到《資本論》的崛起! 各家演說,匯入保衛資本論洪流……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我讀《道德經》—— 是一種政治邏輯。但不是從所謂現代的「生機系統論」觀點上領悟,而是從周易的社會實用的方向領略得到。道德經是講邏輯的,是第一部關於中國邏輯的著作。這里的邏輯,不同於西方的科學邏輯,歸根結底是人的行動的規范。是以人之行規范人自身,從而為後世的家文化奠了基。它說明中國沒有抽象的「哲學」,只有實踐哲學,沒有純(科學)邏輯,只有實用邏輯,政治邏輯和生活邏輯。這個邏輯是和行動裹在一起的,構成了中國實踐哲學。中國學術和文化之根在《易》和《道德經》,正確解讀這兩本著作卻是很重要。這是中華條件下的馬克思的「我的辯證方法」工作語境,由此,我們可以在歷史探究方面合並敘述「農業史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工業史的經典著作——《資本論》」。 ———————————————————— 《道德經》與經濟學欄目寄語: 經濟學的懂和不懂 任何的科學批評的意見我都是歡迎的。而對於我從來就不讓步的所謂輿論的偏見,我仍然遵守偉大的佛羅倫薩詩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 —————————————————————— 之所以選擇《道德經》為標題和開局: 一,經濟學的源頭是《道德經》二,《道德經》研究的兩個基本范疇「道」「德」,是經濟形態社會理論的總綱。三,《道德經》總覽了《資本論》的邏輯。 《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 ——兼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 許光偉:《<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兼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8輯,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 該著全名為「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 基金項目:【《資本論》與中國經濟學實踐創新研究】項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5YJA790073) 閱讀關注,交流提高。凡讀《道德經》者,明《資本論》邏輯也,中國經濟學入門也! P16-P36 摘 要:善讀善用《資本論》,同時,也要善於進行中華轉化;注意從中發掘中國元素,以開放的態度統一中華歷史和世界歷史,創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國學馬克思主義」。一句話,沒有民族內涵和工作體式作為支撐,任何門類或流派的經濟學都將不可避免地淪為理論空殼,免除不了成為一堆邏輯的空殼。這是現代語境中「創建中國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必然要求。嚴格意義看,《資本論》是「12部史」:轉化史I、轉化史II、資本生產史;運動史I、運動史II、資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資本積累史;范疇史I、范疇史II、資本批判史。表明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它的內在的方法、邏輯和工作話語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這是中華條件下的馬克思的「我的辯證方法」工作語境,由此,我們可以在歷史探究方面合並敘述「農業史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工業史的經典著作——《資本論》」。《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說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資本的流通過程》可以說明為系統發生學的「邏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可以說明為現象發生學的「邏輯」;《剩餘價值理論》可以說明為認識發生學的「邏輯」。其首篇則是對以上邏輯的一個「導引」以及「總括」。將歷史發展過程說明為由這些「史」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規定所構築,乃是升華了《資本論》的工作邏輯。這是絕對的歷史主義和行動主義,自然是對「結構主義」、「科學主義」、「形式主義」的最大反動。進一步又可以說,《道德經》和「《資本論》的「研究同構」乃是確立了社會科學的根基。 關鍵詞:《資本論》;《道德經》;邏輯;辯證法;發生學;歷史;理論;批判;事的科學
『伍』 老子李丹的《道德經》是論文散文亦或者屬於說明文難不成還是記敘文莊子是寓言故事小說還是散文
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的寓言故事都是散文。
『陸』 關於老子與道家 的高中論文(800字左右 要求引用道德經的內容)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凈心,凈處人生方向。
「凈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凈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凈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凈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凈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凈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柒』 跪求:老子的《道德經》中的和諧思想的體現之處和期刊中體現和諧的部分摘錄!謝謝,我急需做一個科研立項
論文關鍵詞 :《道德經》 「和諧 」思想 自然 小國寡民 沖氣 文化資源
論文摘要:老子《道德經》中的「和諧」思想極其豐富,極其高明。文章主要從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以及「和諧 」的哲理來弘揚老子的「和諧 」思想 ,作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文化資源。
構建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 出的偉大 目標。構建和諧世界 ,是胡錦濤主席在 2005年聯合 國成立 6O周年首腦會議上提 出的偉 大 目標黨的「十七」大又把構建和諧社會與建設和諧世界作為我 國戰略發展的基本「國策」。
而今國內與國際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即他人)、人的身與心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衡與不和諧的問題,急需我們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態 、世態和心態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發展,從而構建一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貫徹落實對內構建和諧社會與對外構建和諧世界的偉大目標,需要很多資源 。我們應努力從中華文化傳統里挖掘、弘揚優秀文化資源,使之成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軟實力。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 、追求和諧的民族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有著非常豐富的和諧思想資源不僅孔子所開創的儒傢具有「和諧」思想,老子所開創的道家同樣也具有珍貴的「和諧」理念與「和諧」智慧。
一、 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諧
老子關於「和諧」的智慧與思想最精深的理論就是他的「四大」學說。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經 ·二十五章》)這一著名的判斷里 ,全面精當地 回答了人 與 自然界的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的身與心的和諧 的問題。其 中人代表「人」,內含「人」與「人」、人的「身」與 「心」;「天」與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與「人」、人的「身」與「心」,加上作為它們以及其他萬物的本原與起源的「道」,本來都是各不相同的東西。而各 自獨立的東西之間,是存在著差異、對立、甚至矛盾的。但是,萬物的生存與發展,又都離不開彼此之間所應具有 的「和諧」狀態。那麼,這「和諧」狀態如何才能出現並保持呢? 對於這一重大問題 ,儒家與道家作為我國最早的兩大思想體系,都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體現於《論語》里所提 出的「禮之用,和為貴」之說。有子日:「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 ,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 ·學而》)意思是說 ,「和諧」是「禮」的各種各樣的作用 中最為重要 的一種 。這是因為,古代君王在治理國家時,無論遇到什麼事情 ,都由於做到了「和諧」,從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而不知道用「禮」去節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見,有子認為「禮」與「和諧」二者之間的關系應該是 :「禮」是「體」,「和諧」是「用」;是「禮」決定著 「和諧」,而不是「和諧」制約著「禮」;「和諧」必須從屬於「禮」。不難發現 ,有子把他的老師孔子關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原則作為更基本的原則。
我國數千年的歷史證明,一方面在「禮」的指導與制約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間呈現並保持了「和諧」的狀態,從而使我國封建社會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另一方面 ,在「禮」的指導與制約下 ,人與人之間本應有的「和諧」關系,被破壞殆盡 ,「禮教」與「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殺人的殘酷工具。他義正詞嚴地指出 :「尊者 以理責卑 ,長者以理責幼 ,貴者以理責賤 ,雖失 ,謂之順 ;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 ,雖得 ,謂之逆 ……上 以理責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勝指數 。」最後,他憤慨地鳴不平 :「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 ;死於理 ,其誰憐之?」由上述可見,儒家「和為貴」的「和諧」思想 ,其依據僅僅是我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和宗法制 的社會規范和道德規范的「禮」與「理」,其作用僅僅是或主要是關繫到人與人這一層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諧」學說 ,則截然不同。它深深地紮根於「自然」之上 ,並且全方位地作用於「和諧」的各個層面。
那麼 ,究竟什麼是老子所說的「自然」呢?這無疑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道德經》全書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詞。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 我 自然」(《道德經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經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勢成之 。是 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貴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經 ·五十一章》),「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 ,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道德經 ·六十 四章》)。顯然,這五處「自然」,沒有一處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專指「自然而然」而言的。這是大多數注者的共識。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漢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書中注道 :「道性 自然 ,無所法也 。」意思是說,「道」的本性或本質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質的存在為法的,此外則別無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國魏晉玄學的創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經注》一書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圓而法圓,於 自然無所違也。」王弼在這里是通過「方」與「圓」二者所法的應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質的存在 自身,這 當然 就更具體而易解 了這些詮釋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見,「道」與「自然」,實乃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自然」作為原則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則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麼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與「自然」,雖有五個名稱,但其實只有 四個單元 ,所以老子不說「域 中有五大」,而說「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過這「道」、這 「自然」、這「自然而然」,啟發並要求人們在從事一切活動時,無論 是思想 ,還是語言以及行動 ,都必須 自覺做到「從 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既堅決反對任何超客觀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堅決反對人們的一切 主觀臆想與盲動 。只有這樣,人們在實踐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錯誤 ,走向成功 。所 以,這「自然而然」,乃人生獲得智慧與成功的「大道」。
拿「環保」來說 。自然環境已經受到並繼續遭受人類更嚴重的破壞 ,生態平衡每況愈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嚴重威脅 。所以,我們必須牢 固地樹立環保意識 ,並大力採取措施 ,以恢復 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 。但是 ,無論我們如何發動廣大群眾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環境保護,也無論我們如何動用財力 ,投入巨資,採用高新技術去搞好環境保護,歸根結底,恢 復 、保護 、發展 自然環境生態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則 與方法,是切實遵循 自然環境生態平衡 的規律 。而 這正是老子所說的「法 自然」的奧義與妙用。
為了創造與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老子十分強調對進行統治與教化的「侯王」與「聖人」應提出嚴格的要求。要求 他們一定要 自覺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則 ,如果他們違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隨心所欲 ,胡作非 為,就 必定會破壞國 家與人民應有的「和諧」局面,使得「國家滋昏」(《道德經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經 ·五十八章》),「而民彌貧」(《道德經 ·五十七章 》)。與此相反,如果「侯王」與「聖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則,去信任群眾 、關心群眾 、保護群眾 、尊重群眾,而不瞎指揮群眾、橫加干涉群眾、越俎代庖 ,對群眾採取「清靜無為」、「無為而治」的態度,就一定會「天下將 自定」(《道德經 ·三十七章》),「以無事取天下」(《道德經 ·五十七章 》),「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 ·四十八章》),人 民就會「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經 ·五十七章》)。
可見 ,老子在解決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問題時,把全部責任至少是 主要責 任指 向 了「侯 王」與 「聖人」,而這與儒家 的責任指向,豈不是正相反嗎?所以,我們說,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經 》里,不僅含有許多「君人南面之術」,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話來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說的「愛民治國」四個字。總之 ,老子關於「和諧」的「四大」學說及其「法自然」的主張 ,言簡意賅 ,充滿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價值 ,具有無窮的力量 ,對我們全面徹底地解決所面臨的 自然界的和諧、人與自然界的和諧 、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的身與心的和諧問題,無疑是極富啟迪意義的。
二、人與社會的和諧 :小國寡民式的保民利民樂民的社會和諧
老子的「和諧」智慧還表現在他所精心設計的「小國寡民」說中。該說全文是:「小國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 ,無所陣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 ·八十章》) 老子的「小國寡民」說 ,話雖不多 ,但說得卻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與「不要」兩個層面:所要的,是五點 ;所不要的,也是五點 。
相對於老子「小國寡 民」的社會,現實社會往往是「大國眾 民」的社會。這「大國眾 民」的社會 ,正是統治者所夢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賓 ,莫非王臣」的疆土遼闊、人口眾多的強大的帝國統治者為了實現「大 國眾民」的野心,千方百計地使用各種各樣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統治者的橫征暴斂之下 ,人 民難以安身立命 ,為逃避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勞役 ,而不得不離鄉背井,四處逃亡 。統治者之所 以熱衷於發展「舟輿 」以利交通運輸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還是為了便於並加強他們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最甚者,則是統治者不擇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進的殺傷力最大的「甲兵」,去頻繁地發動爭城奪地和擄掠人民的侵略戰爭。
老子對這種置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大國眾民」的社會 ,感到非常憤怒與痛恨,所以給予 了無情的揭露與徹底的批判,並針鋒相對地提 出了他認 為可以保民利民樂民的「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他在其社會理想中,堅決地對「什佰之器」、「遠徙」、「舟輿」、「甲兵」、「往來」五種引起社會不安與危機的現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國寡民」社會中的「五不要」的提 出,絕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貫思想 的繼續與發展。他 曾斷言:「大道廢 ,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 ,有忠臣。」(《道德經 ·十八章》)又斷言:「絕聖棄智 ,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並且 ,老子還強調指出:「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 ,少私寡慾,絕學無猶。」(《道德經 ·十九章》)意思是說 ,這三者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還要使他們 的思想有所從屬 ,即一定要保持淳樸的本性 ,減少私心雜念以及拋棄文化學問,才能免 於憂患。因此 ,老子在「小國寡 民」的社會里,又提出了「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鄰 國相望 ,雞犬之聲 相 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
事實已一再證實,文明發展不僅有正面作用,也有負面影響 ;社會進步不僅有合理之處 ,也有不合理之處。老子獨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發展中的負面影響和社會進步中的不合理之處,並對此感到極大的憤 懣,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論,老子的批判「有過之而無不及」,顯然是過了頭。甚至還是「因噎廢食」。我們認為文明與文化的進步對推動社會 向前發展的巨大貢獻,是決不可抹殺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則是他「小 國寡民」理想社會中的核心與實質之所在它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如果切實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飲食,漂亮 的衣服,安適的住房 ,歡 樂的習俗 ,那他「小國寡民」的社會 ,豈止是溫飽有餘,簡直還是超越小康呢!毫無疑問,他這樣的「小國寡民」的社會 ,必定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諧的。
但是,眾所周知,這樣高度和諧 的社會,是一定要 以科技進步,生產發展 ,經濟繁榮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為前提與基礎的。所以,對這些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決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否定態度,務必採取足夠的重視的態度。否則,老子的「小 國寡民」的社會,就只能是烏托邦式的空想的社會或者保守的、落後的、開歷史倒車的社會。
總之,老子 的「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其 中的「五不要」,可以啟發我們在構建和諧社會時,對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的問題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 ,克服片面性,一分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則可以大力弘揚,作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 的寶貴思想資源。
三 、「和諧」的哲理:萬物生於和諧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經》中,通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闢論述,以獨創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闡釋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諧。而其實質與重點則在於闡釋了人與自然(即天與地)的和諧。同時,老子在《道德經》中通過設計「小 國寡民」的理想國,闡釋了人與社會的和諧 。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 ,「自然」,是事物 ;「社會」,也是事物;其餘現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無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諧去化解它們的矛盾的。有無這種可能性?老子作為大哲學家,《道德經》作為哲學經典 ,明確告訴了人們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為,老子在《道德經》中極其深刻地揭示出萬事萬物產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於「和諧」。他這樣說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 ·四十二章》) 老子的這一名言,是由兩小句組成 的。第一小句說明「萬物」是由「道」生出來 的。這充分彰顯了道家的特色。因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這個獨創的理念作為其哲學體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疇。
這里的「萬」字 ,並非是確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無窮」數 、「無限」的。人們都熟知,「萬」位數是 由「千」位數相加而構成的,「千」位數是由「百」位數相加 而構成的,「百位」數是 由「個 」位數相加而構成 的。所以,老子在這里就借用 了常識來加以說明「道」生「萬物」的大道理。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對第一小句津津樂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這是很可惜的。因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極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諧生萬物」或者「萬物生於和諧」的大道理。老子認為,「萬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陰氣」和「陽氣」共 同構成 的。所 以,他 說 :「萬 物 負 陰而 抱 陽。」那 么,「陰」、「陽」二氣又是如何構成「萬物」的呢?老子進一步認為,只有 當「陰」、「陽」二氣在相互發生「沖突」而又達到了「和」(即「平衡」、「和諧」)的狀態時 ,才能產生「萬物」。所 以,老子說 :「沖氣 以為和 。」這樣就可以解說「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氣 ,即「元氣」;「一」所生的「二」,即指「陰陽二氣」;「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氣」;「三」生「萬物」,即指「萬物」由「和氣」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氣」,「元氣」生「陰陽」,「陰陽」生「和氣」,「和氣」生「萬物」。可見,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與基礎,第二小句是對第一小句的補充與深化。兩句具有 內在的有機聯系,共同說明了「道」通過「和氣」生出「萬物」。因此,我們也可以說老子的哲學是「和」的哲學或「和生」的哲學。
老子的「和氣」、「和諧之氣」生「萬物」說 ,是對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於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說的「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 ·鄭語》)的繼承與發展 。發展主要在於把史伯的「和」上升為「和氣」,並從屬於「道」。
莊子則繼承並發展了老子關於「和氣」、「和諧之氣」生萬物的學說 。他說 :「至陰肅肅 ,至陽赫赫 。肅肅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兩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莊子 ·田子方》)莊子這段話說明了「陰陽」二氣的狀態與特色 ,「陰陽」二氣源於何處,而關鍵則是說明了「陰陽」二氣「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說的「沖氣以為和」,「交通成和」的「和氣」就可以生成萬物了。
《淮南子》對老子「和氣」、「和諧之氣」生「萬物」的繼承與發展主要在於,強調「和氣」、「和諧之氣」是天下所有的「各種各樣的氣」中「最大」的「氣」。他鮮明地指出:「天地之氣 ,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與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論訓》) 我們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體認 到史伯 、老子、莊子、淮南子等所說的「和 (氣)生萬物」的大道理。所以,他們早就承認「心平氣和」,乃長壽之道;「家和」乃「萬事興」之道。
綜上所述 ,可見老子《道德經》中有關和諧的智慧既多且大又高,弘揚《道德經》中的和諧思想 ,可以為我們對內構建和諧社會與對外構建和諧世界提供寶貴的思想文化資源。
參考文獻 :
[1]孟子字義疏證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1:161.
『捌』 想求一篇2000字左右的有關道德經的論文 謝謝 急求!!
《道德經》論文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構成和開展起來的比擬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聰慧的結晶。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著過去時期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的祖先,帶著本人民族的顏色。等到時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或者抱殘守缺,固化為明日黃花。
道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無足輕重的位置,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它和儒、釋兩家一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主流之一,關於我國社會的影響持久而深遠。
道家文化在產生和長期的開展、成熟的過程中,浸透到了認識形態的許多范疇之中,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以及民族心理、社會風俗等各個方面都曾產生過深入的影響,發揮過嚴重的作用。如今,道家文化並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退出歷史舞台,它已牢牢地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中。
作為道家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它充沛表現了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用不多的字數,論述了道家對事物的產生、開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根本思想。文章大局部言語有些晦澀難懂,在此摘錄文中一些名句及其大意,首先來共同感受一下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
「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翻開《道德經》劈頭就是這一句。這句話的字面意義是說:道是可遵照的籠統的運動規律,但又不是一種恆定不變的籠統運動規律。依據事物的特性來冠以稱號,是事物相貌的反映,但這種相貌不是原封不動的。而道的轉義是道路,也能夠引申為人生道路。人的終身都在屬於本人的道路上行走,道是人走出來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因而所謂「道」,就是一條人人都能夠走得通的路。老子提出的「常道」就是這個道理。但我們大多都是走在能夠通行的道路上,而不是走得通的道路上,因而有的人走到半途就停下了,有的人走進了歧路,有的人走得很辛勞。同樣,「名」也不用專指稱謂,他能夠是功名,名分或是人世的一切價值。當我們自以為完成了許多人生價值時,老子卻說你所完成的價值是真的完成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名可名,十分名。老子並不是要否認我們所做的一切活動,而是要讓世人有所警醒:一切可道可名都不是真正恆久存在的。在這可道可名之外,還有一層不可道不可名但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老子要提示我們留意這真正恆久存在的大道,不要被你眼前的可道可名所蒙蔽。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是說:天地本無仁慈可言,僅僅是將萬物視為一個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會;具有大智能的聖人也無仁慈可言,僅僅將如何管理百姓視為第一要務,對人民的痛癢也漠不關心。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是最好的態度。大自然經過漫長的進化,萬物之間曾經構成了一種均衡,假如妄加干預,就會毀壞這種均衡,結果不堪想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干預。天道自然無為,人道一樣的應該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一個理想的國度應該是這樣的:執政者只為人民提供一個平安,公平的自在生息的環境,至於人民有怎樣的想法,人民如何停止本人的活動,則完整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在開展。人人都能夠有本人的思想,只需不進犯別人的利益,人人都能夠做任何本人想做的事。這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充沛表現出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家徒四壁,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這句話是說:當一旦得到的東西曾經很豐厚了,就不要得寸進尺,不如停下來,你所佔有的金錢位置多了,他人就會眼紅,究竟是不能「長保」的。人一旦發富發貴,常常會自豪自大,這樣反給本人栽下禍根。人一旦有所勝利,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規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說:最高的善行好像流水的境地。流水只一味的滋養萬物,而不會同萬物相抗爭。流水總是處於低窪之處,這與眾人積極向上、追求開展的肉體相背逆,自然遭人們的厭惡。水的位置與無為的「道」相仿。人要找一個優秀的環境寓居,要擅長去研討一些淵深的學術,與人交往要擅長講求仁道,當政要擅長管理,做事要能充沛發揮你的才能,辦大事要擅長選擇好的機遇。但不要與人相爭,才不會有錯。
群眾追求小利小惠,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則著眼於久遠,不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素日里注重信譽,注重團結,又擅長把握最優機遇來開展事業。所以一味的「爭」是不適宜的,「爭」也是需求諧和的。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缺乏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這句話是說:對深邃的理論研討有幾種態度:最高的境地是,不要以為它是客觀存在的,它只不過是一種籠統的理論而已;其次是對它頂禮膜拜;再其次是畏懼它;第四類是不置信他,以至凌辱它。還有的是置信這一說法,但根據又缺乏,有的人則是完整不信那一套。有的人以為這裡面蘊含著深奧的、極有價值的理論。總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一個人事業上有所成就時,連普通百姓都以為這是我自但是然的斗爭結果,與這深邃的道理毫無關系。
「道」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它有時似乎在顯現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宏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又或展現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活力。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入的體察,這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察看和一種激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道家文化是一種追求個人絕對自在的文化。道家文化孜孜以求道,所追求的是一種不擔負社會任何義務,主張擺脫各種肉體桎梏,以自我肉體為滿足的絕對自在。因而,道家之道是一種無為之道、一種反樸歸真之道。道家文化是一種以天道來縱容人道的學說,其人道主義帶有超理想主義的特徵,所推崇的價值觀側重於反樸歸真。道家文化的人道深入地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審美層面。
『玖』 求一篇小論文,論道德經給我們的啟示
《道德經》給我們的智慧啟示
《道德經》既是道教最重要的經典,也是人類思想文化的重要寶藏。從如何更好地保持好、發展好、實現好生命之和、生活之和、生態之和來看,《道德經》給了我們這樣的智慧啟示:
第一,保持和發展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雖然天地萬物都根源於「道」,但「道」對萬物卻是「生而不有」,絲毫不幹涉萬物的自然發展過程,這就叫「道法自然」。老子希望人們以滿足維護生命健康的自然需求為度,不要過分追求感官享受,否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反而傷生。
第二,保持和發展見素抱朴的生命方式
《道德經》說:「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人生之初是自然純朴的,但隨著年長而身強,由於情慾的滋生和外物的牽纏,人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離純朴真道愈來愈遠,以至身命不保。因此,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教導人們應追求素樸純真的生命方式,感知樂道安貧的精神生活。
第三,保持和發展柔弱不爭的生命精神
《道德經》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所謂柔弱不爭,並不是懦弱無能,而是一種既能堅韌不屈又不爭強好勝的精神與品格。老子說:「柔弱勝剛強。」又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他告誡我們,要像嬰兒一樣專氣致柔,柔弱不爭的生命精神亦將促進宇宙萬物的繁榮生息。
第四,保持和發展清靜無為的生命狀態
《道德經》說:「清靜以為天下正。」清靜能使人心身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清靜可以使人心胸明朗、智慧增長,清靜還可以助人正確地立身處世,實踐宏願。保持清靜的生命狀態,要在無為而任自然,亦即寡慾而不妄為,身處塵世而不染不著,心以應物而不滯不留,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順物而自然,和光同塵。
第五,保持和發展上善若水的生命情懷
《道德經》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水具有處下不爭、無形無色、能方能圓、洗滌濁垢、應期而動、清明空虛、利濟群生的上善情懷,它普濟天下萬物而不求索取,它無形無色卻又能堅持自己的品質,它真而無偽,朴而無華,清而無雜,靜而流居,是道的品性的體現。
第六,保持和發展知止不殆的生命活力
《道德經》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者當知有福不能享盡,有勢不能用盡,有力不能使盡。知止者當知當止則止,適可而止,樹立起正確的成就感,才不會遭到亡身之災。這就要求人類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自然界生態環境的承受限度,避免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
第七,保持和發展有容乃大的生命境界
《道德經》說:「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老子告訴我們,要像道一樣虛無清靜,無所不容,猶如海納百川,不拘細流。在現實世界來說,不同人群和種族、不同宗教和文化,構成了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只要我們能虛懷包容,就能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拾』 道德經第十章適合寫什麼話題的論文
好象主要是說要精益求精,不自以為是,不居功,不佔有;也就是所謂的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