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方案
㈠ 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專項工作方案
法律分析:結合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地教育發展水平差異、兼顧各級各類教育、回應人民群眾和社會關切等因素,共確定9個方面評價重點。具體包括:加強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情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情況,統籌落實教育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情況,保障和促進教育公平情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加強中小學幼兒園校園安全工作情況,鞏固教育系統意識形態陣地重點任務落實情況,打造良好教育生態情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學校規范管理情況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二條 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㈡ 實施義務教育法對推動中小學依法治校的重要意義
加強法制教育 推進依法治校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精神,增強學校師生的法制觀念和民主意識,提高學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水平,形成依法治校的育人氛圍,維護師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市新營小學校結合實際情況,認真開展法制教育宣傳活動。
一、加強學校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落實依法治校的根本保證,依照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學校各部門、各崗位工作有序高效運作,使學校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1、校長、書記、辦公室、少先隊、教導處、工會、總務處、班主任都有相應的工作職責,如《政治學習制度》、《班主任工作條例》、《學科教學常規》、《工作崗位聘任條例》等,實現責任到人。
2、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學校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使管理工作在常規化、制度化、規范化下開展。為此,我校重新修訂了新營小學《公共財物管理制度》、《教職工崗位職務聘任實施方案》、《教師年度考核方案》、《校務公開實施方案》《教師教學常規「六認真」條例》、《小學教育管理「十不準」基本要求》、《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六認真」基本要求》《教職工崗位職務聘任實施方案》等管理制度。這些規章制度都是經過全體教師討論修訂後並提交教代會審議通過後進行實施的。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斷完善,為我校法治管理制度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奠定了基石。使學校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二、完善管理體制
1、合理設置組織機構。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核定的內部機構數額,我校設置有辦公室、教導處、少先隊、工會、總務處5個常設機構。所有機構職責明確,權利與責任對等,協調一致。
2、工作機制規范。我校成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書記、法制副校長為副組長, 辦公室主任、大隊輔導員、教導主任、工會主席、總務主任為成員。每年開學初召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成員會,回顧總結上年工作,制訂當年依法治校工作實施方案,把依法治校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依法治校工作與學校各項工作同計劃、同實施,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學校各個部門和具體人員。確保依法治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法制教育
1、我校按照普法要求,利用政治學習例會時間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守則》、新《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新《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充分利用學校網站及黑板報及時公布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向全校師生宣傳法律知識。
2、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持課堂教學為主,多種形式並舉,努力做到「五個結合」:①法制教育與課堂文化教育相結合。把法律知識教育列入學校教育計劃,在中高年級開設法制課,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②把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現有思品課、社會課中,滲透法制教育內容;把法制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中,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③把法制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的講話」、黑板報等陣地,宣傳《教育法》、《教師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教育法規,讓學生增長法律知識。通過 「遵守交通法規」 、「我與文明同行」 等系列活動豐富了法制教育的形式。④把法制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按照《中小學教師師德規范》要求,嚴禁教師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有償家教,堅決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制,並把法律知識的學習列入教師師德培訓和繼續教育內容。⑤與社會、家長緊密聯系,形成依法治校合力。我們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這塊陣地,搭建教育平台,全力推進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先後聘請市公安局法制教育科的李軍、劉兆海兩名同志擔任法制副校長,定期對學生進行普法知識講座,強化法制教育。還多次聘請交警支隊的幹警對學生開展交通法規講座。聘請專家指導家長如何教育管理學生,提高家長綜合素質。
四、加強依法管理,確保依法治校
1、進一步健全了工會組織及教代會制度,重新修訂了《新營小學教代會管理辦法》。根據學校實際設立了4個工會小組,制定了工會工作人員職責和行為規范,對工會的議事、決策和監督程序進行了規范。完善教代會工作機制,建立了重大問題經教代會通過制度。
2、堅持校務公開,制定了《新營小學校務公開實施方案》,凡是涉及學校的重大事項如評優評先、職稱評聘、工資變動、業績考核、經費收支等一律公示上牆,及時向教職工公布,做到公開、透明。
3、規范收費工作,嚴格執行教育局、財政局下達的有關文件,並按文件規定的內容對收費進行規范公示,開出的票據規范,杜絕教師個人行為和其它行業的搭車收費行為。嚴格執行學校《財務工作管理制度》,教育教學工作及教職工福利,做到明確、公開。
4、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作息制度,調課、代課一定要到教導處登記,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市教育局規定。各年級所有學科只使用經教育局審批的教材,各科學生的作業都能夠按要求嚴格控制,不加重學生學業負擔。
5、開展學生、家長評教活動,通過問卷調查徵求家長對學校及老師的意見,學校領導多次進行師德師風講座,並要求老師撰寫師德師風學習論文。結合「規范教學行為 創建和諧校園」活動,要求老師對照師德條例,層層自查,對自查出來的問題及學生、家長反映的問題及時分析原因,及時整改。組織「優秀教師」和「優秀輔導員」事跡演講。大力表彰師德、師風建設中的優秀人物,促進了我校教師思想素質的提高。
五、保障教師合法權益
1、我校制定了依法治校學習計劃及實施方案,有計劃地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法》、《教師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義務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強化教職工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普法知識考試,教職工普法考試人數達到100%,合格率100%,增強了教職工的法制觀念,為全力推進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基礎。
2、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注重情感投入。啟動了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的幫教工程,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每年免費組織全校教師定期全面體檢,保證了教師們的身體健康。制定了《新營小學送溫暖制度》,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特別是對病、困的退休教師,學校領導每年都定期看望並贈送慰問品。對教師的婚、喪大事都及時祝賀、慰問。依法調解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人性化的管理增強了全校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凝聚力,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不竭動力。
六、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1、組織豐富的課余活動,幫助學生在快樂中成長。長期以來,我校開辦了「紅領巾」廣播站,培養了一大批綜合素質較高的小編輯、小記者、小主播,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堅持每天升降國旗儀式,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操;組織學生走進社區訪寒問孤,慰問貧困學生家庭及以「爭當環保小衛士」為主題的社區義務勞動,升華了學生的思想、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開展了「書香滿校園,好書伴我行」的讀書活動,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培養了學生讀書的熱情;其他還有如體育節、講故事比賽、科技節、藝術節、乒乓球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意志得到鍛煉,素質得到提高,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使學生真正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2、美化校園環境,使學生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我校充分發揮的積極作用,加強校園文化的環境建設,讓學校的每一棵樹、每一幅畫、每一面牆、每一句話都對學生起到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濃厚的校園人文環境中成長。提倡學生為綠化、美化、凈化校園作貢獻。宣傳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創建綠色校園網、開辦校園廣播站、製作校園文化牆、懸掛名人名言、師生優秀作品。利用黑板報和宣傳欄等宣傳陣地,進行遠離毒品宣傳、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宣傳等,給學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環境,使學生在學校的每一處都能受到教育,心靈得到啟迪,情操得到陶冶。
3、強化治安綜合治理,確保學生遠離危險。學校非常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多次開會研究部署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有專人負責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同時我校還制訂了《安全工作制度》、《處置突發事件工作預案》、《火災隱患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等較為完善的校園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規章制度,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本年度,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起草了《新營小學學生在校安全事故處理辦法》等文件,保證了學生在校安全及合法權益。學校還組織相關人員反復排查校園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切實保證了學校師生的安全。
加強法制教育,推進依法治校,使學校管理工作科學有序,學校校風好、學風正,無重大事故及違法犯罪現象,教師和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顯著提高。
㈢ 小學生依法治校徵文
依法冶校
人無信則不立,國無法則難興。法對於每一個國家來說他是冶國之本。對於學校來說也一樣,它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從古到今,人們在法律的庇護下安居樂業,因為有法,犯罪分子不敢肆無忌憚去損害人們利益;因為有法,人們才能井然有序在社會中生活;因為有法,對中國虎視眈眈的美國才不敢胡作非為……
法是一間學校的靈魂。一間沒法的學校尤如一個框架,學生會無拘無束的在學校混日子,更別說會去學習、聽課。學校沒有法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也使國家損失了人才。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然而學校是讓少年插上飛得更遠的翅膀,如果翅膀夠強壯,學生會飛不遠嗎?國家會不強大嗎?要想學校有好的靈魂,必須把校法校規建立好。
法是校的靈魂。但這靈魂也必須是精髓。學校立法必須有的放矢,按照學校的需要而立,取舊法的精髓,去其糟粕,按照自校的切身需要,一步一腳印去改進切忌盲目跟從。如果把法立得過了。框架容不下這一個靈魂,這法又有何意義?
校在有法的情況下,必須嚴格執行,把校法落實,才是法存在的意義,法既然定下來,誰都不能違反,誰都不能破例,這就是法的威嚴。如果法被人違反了,那麼這法也就很難實施,持久下去,只會變是一堆繁瑣的文字。這法也失去了它不可侵犯的神性,它那威嚴的臉孔讓學生覺得是笑話。
法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它照亮了社會中的黑暗,法是春雨,它滋潤著社會的爭執。如果每間學校野能把法立好,執行好,那麼我們將滿懷信心去迎來這一個教育法治的春天。
㈣ 急求初級中學依法治校的全套檔案急急急急急急急
初級中學依法治校的全套檔案,去相關論壇找找
㈤ 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的政策解讀
1.制定出台《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制定出台《實施綱要》是教育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各級各類學校實施依法治校是教育領域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必由途徑。《實施綱要》共分9個方面,全面涵蓋了各級各類學校推進依法治校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對學校按照法治精神與原則,轉變管理理念和手段、方式提出了系統要求,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對推動我國學校行政管理體制和內部治理機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頒布《實施綱要》,根本目的在於促使各地和各級各類學校深刻認識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推進依法治校的思路、舉措和重點;積極推進依法治校的實踐,加快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學校、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教師依法執教,社會依法支持和管理學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為政府管理學校和學校內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如何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校?
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依法治校的要求,2003年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實施綱要》根據已有實踐和新的形勢,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全面部署。《實施綱要》抓住了學校辦學和管理中核心要素,對各級各類學校提出了普遍要求,全面推進。二是全面闡釋內涵和要求。《實施綱要》根據實踐發展,全面闡述了依法治校的內涵、意義和指導思想,系統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措施。三是全面推進實施。《實施綱要》從健全依法辦學自主管理的制度體系、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規范學校依法辦學行為、健全校內權利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營造學校法治文化氛圍、健全依法治校評價考核機制和轉變政府職能等7個方面,對學校辦學管理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將全面提升學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擺上了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議事日程。四是全面動員各方力量。《實施綱要》明確了政府及學校內部各個主體,以及社會在推進依法治校中的地位、職責及權利義務,構建了廣泛參與、共同推進的格局。
3.《實施綱要》對學校內部制度體系建設提出了哪些要求?
《實施綱要》強調學校要以章程建設為核心,切實推進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的制度體系建設。《實施綱要》明確,學校章程應當著力規范學校的內部治理機構和權力運行規則,成為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據;要求教育部門建立健全章程核准機制,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局面。同時,要求學校從程序和實體兩個方面,不斷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凡制定章程和關系師生權益的重要規章制度,都要遵循民主公開的程序,健全師生參與的渠道,徵求利益相關方意見。學校規章制度的內容要符合法律保留、公平公正等法治原則,不得非法給師生設定義務,如亂設罰款等。《實施綱要》還要求建立校內規范性文件審查與清理機制,由專門機構依據法律和學校章程對校內規章制度進行審查定期進行清理,保證學校制度體系的合法適當和協調統一。
4.《實施綱要》對學校治理結構的完善提出了哪些要求?
依法健全學校內部治理機構,保障學校權力依法規范行使和有效監督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關鍵。《實施綱要》要求,學校首先要健全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在加強和改進學校黨的領導的基礎上,高等學校、中小學、職業學校、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要根據各自特點,依法健全決策機制,在重大事項決策上建立相應的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完善決策公開和決策執行效果評估制度。同時,要完善決策執行與監督機制,在學校內部形成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治理結構。其次,學校應當以教學科研為核心,探索完善管理體制,克服實際存在的行政化傾向,實現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相對分離,保障學術權力按照學術規律相對獨立行使。第三,要完善學校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實施綱要》強調,學校要擴大有序參與,加強議事協商,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切實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會等組織,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第四,要健全社會參與機制,積極擴大社會參與學校辦學與管理的渠道和方式。
5.為什麼要把家長委員會制度作為中小學依法治校的重要內容?
在中小學全面建立家長委員會制度,既是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的重要途徑,也是保障學生家長能夠有效參與學校管理,增加學校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完善學校治理機構的重要機制。《實施綱要》對中小學家長委員會的職能、產生辦法以及學校與家長委員會的關系作了全面規定,特別規定在一些涉及學生利益的事項上,家長委員會要有發言權甚至是決策權。要求學校完善制度、提供條件,保障家長委員會在學校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6.《實施綱要》對學校依法自主辦學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書育人是學校的核心職能和存在根基。依法辦學,落實師生主體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環境,是學校推進依法治校的落腳點和具體體現。《實施綱要》從學校組織和實施辦學活動、建設平等校園環境、保護學生和教師權利、健全學術自由的保障與監督機制、推進信息公開和辦事公開等幾個方面,對學校依法辦學提出了全面要求。明確了學校在招生、教學、評價等活動中依法實施管理行為的基本規則。要求堅決杜絕教師違反法定義務和國家規定,利用自身特定職權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強調要在校園中大力弘揚平等意識,注重對學生和教師權利的尊重和保護。要求全面加強學校的信息公開和辦事公開,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公開社會、師生關注的信息,使師生對學校的意見能夠及時得到反饋。
7.《實施綱要》為什麼提出建設平等校園環境?
構建平等校園是落實教育公平、權利平等理念的直接要求和集中體現。實踐中,有些學校在辦學、管理以及招生過程中,制定的政策或者規章制度有意或者無意間,違背了權利平等原則,甚至構成歧視。因此,《實施綱要》從建立平等理念入手,要求以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為核心,明確學校要在體制和機制上落實和體現師生平等、管理者與師生平等、性別平等和民族平等,消除任何不合法、不合理的分類及區別對待,並特別強調要把保障殘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權作為依法治校、建設平等校園的重要內容。
8.為什麼要把保障學術自由作為依法治校的內容?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保障教師和學生的研究自由、學習自由和學術自由是學校辦學自主權的重要內容。同時,學術自由也需要在法定限度內行使。當前出現的學術失范行為等現象,與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實施綱要》從保障和監督兩個層面對學術管理的體制機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學校建立公正、公平的學術評價標准和程序,健全完善對違反學術規范、學術道德行為的認定程序和辦法,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
9.《實施綱要》對健全學校內部的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提出了哪些要求?
當前,教育領域的各種矛盾也開始日益突出,學校與學生、教師之間糾紛也呈多發趨勢。學校傳統的管理手段正在面臨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學校要依法健全校內權利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切實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學校改革發展中矛盾、糾紛的能力。這既是依法治校的重要要求,也是維護和諧穩定校園環境的必要條件。《實施綱要》要求學校依法建立和暢通糾紛解決渠道,特別是要建立校內教師申訴或者調解制度,規范學生申訴制度,落實正當程序原則,積極運用聽證等方式,保證處理程序的公開公正。針對目前學校安全面臨的較大壓力和復雜局面,《實施綱要》強調,要健全校園安全管理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妥善處理因為安全事故引發的糾紛,積極藉助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專業組織,多方合作共同構建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學生傷害事故調解等制度,通過法治手段,建設平安、和諧校園。
10.為什麼要加強學校法治文化氛圍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校長、教師和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是基礎。《實施綱要》進一步強調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針對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三個群體分別提出了要求。要求學校管理者要帶頭增強法治意識,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提高運用法治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在學校領導任職前,教育部門以適當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識和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在教師入職、崗位培訓和履行職責的全過程都要包含法制教育的內容,全面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與能力。同時,要加強和改善學生法制教育,開展好「法律進課堂」活動,把法治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11.就提高學校依法治校水平的能力與水平,教育部門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提高學校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制度保障,《實施綱要》從組織工作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兩個方面規定了具體措施。要求學校將依法治校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規劃,作為年度工作專門內容進行報告。強調學校要有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負責法律事務,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法律顧問,協助學校處理法律事務。學校出台有關管理措施、簽訂合同、實施改革方案等,都要進行合法性評估、論證。《實施綱要》要求,教育部門在對學校辦學和管理評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綜合考核的作用,減少對學校具體辦學和管理活動的干擾。要把依法治校作為對學校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標,創新考評機制,聽取師生和社會公眾意見。
12.《實施綱要》對轉變政府職能提出了哪些要求?
轉變政府職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關鍵因素。《實施綱要》 提出兩個方面要求:一是切實轉變對學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強調依法監管、提供服務,減少過多、過細的直接管理,要主動協調有關部門為學校解決法律問題,為學校改革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二是依法建立健全對學校的監督和指導機制。教育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教育行政執法的體制機制,提高執法能力,依法糾正學校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建立對公辦學校及其負責人的問責機制,健全對違法辦學活動的投訴機制,改革和完善行政監管機制,實現對學校的依法管理。
13.為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教育部近期有何舉措和要求?
近期,教育部將根據《實施綱要》制定依法治校的具體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中小學、高等學校依法治校的行為規則,指導各地深入開展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活動。將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推動示範學校創建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集中推廣一些典型經驗,促進各級各類學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體提高。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從新的高度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意義。按照《實施綱要》要求,把全面推進依法治校作為推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一項核心工作,切實抓好落實。
㈥ 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的綱要內容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推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在各級各類學校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依法治國要求,大力推進依法治校,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制定本實施綱要。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1.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性。當前,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設的推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級各類學校的發展環境、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迫切需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加快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推進依法治校,是學校適應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發揮法治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校治理法治化、科學化水平的客觀需要;是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內在要求;是適應教育發展新形勢,提高管理水平與效益,維護學校、教師、學生各方合法權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障。
2.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緊迫性。《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教政法〔2003〕3號)發布以來,各地和學校普遍重視學校章程和制度建設,加強校長和教師法制培訓,積極創建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依法辦學和依法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但是,與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相比,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要求相比,依法治校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工作進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學校對推進依法治校認識還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些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辦學、違規招生、違規收費等問題在個別地區和學校還不時發生;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身權益、依法對學生實施教育與管理的能力、意識還亟待提高,權利救濟機制還不健全;政府教育管理職能轉變還未完全到位,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還不強。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影響到教育科學發展與深化改革的進程。解決以上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加快推進依法治校。
二、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3.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將堅持和改善學校黨的領導與學校的依法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必須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校長、教職工和學生的法律素質,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辦學,積極落實教師、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法保障師生的合法權利;必須切實轉變管理理念與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4.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總體要求。學校要牢固樹立依法辦事、尊重章程、法律規則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統完善的制度與程序,保證學校的辦學宗旨、教育活動與制度規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要求;要以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為目標,落實和規范學校辦學自主權,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學校,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教師依法執教,社會依法支持和參與學校管理的格局;要以提高學校章程及制度建設質量、規范和制約管理權力運行、推動基層民主建設、健全權利保障和救濟機制為著力點,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學校改革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實落實師生主體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識、服務意識,依法落實和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積極建設民主校園、和諧校園、平安校園。
三、加強章程建設,健全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的制度體系
5.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學校章程。學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統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本原則,以促進改革、增強學校自主權為導向,著力規范內部治理結構和權力運行規則,充分反映廣大教職員工、學生的意願,凝練共同的理念與價值認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突出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高等學校要依據《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制定或者修改章程,由教育部或者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准;普通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經過核準的章程,應當成為學校改革發展、實現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據。
6.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學校制定章程或者關系師生權益的重要規章制度,要遵循民主、公開的程序,廣泛徵求校內外利益相關方的意見。重大問題要採取聽證方式聽取意見,並以適當方式反饋意見採納情況,保證師生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合理訴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體現。要依據法律和章程的原則與要求,制定並完善教學、科研、學生、人事、資產與財務、後勤、安全、對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辦事程序、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則等,形成健全、規范、統一的制度體系。章程及學校的其他規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則,符合理性與常識,不得超越法定許可權和教育需要設定義務。學校章程和規章制度,應當加以匯編並公布,便於師生了解、查閱。有網路條件的,應當在學校網頁上予以公開。涉及師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實施前要經過適當的公示程序和期限,未經公示的,不得施行。
7.建立規范性文件審查與清理機制。學校要設立或者指定專門機構,按照法制統一的原則,對校內規章制度進行審查。對與上位法或者國家有關規定相抵觸,不符合學校章程和改革發展要求,或者相互之間不協調的內部規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要及時修改或者廢止,保證學校的規章制度體系層次合理、簡潔明確、協調一致。要建立規范性文件核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制度,清理結果要向師生公布。新的教育法律法規、規章或者重要文件發布後,要及時對照修訂校內相應的規章制度。
四、健全科學決策、民主管理機制,完善學校治理結構
8.依法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要依法明確、合理界定學校內部不同事務的決策權,健全決策機構的職權和議事規則,完善校內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規則,大力推進學校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學校的領導,按照《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在公辦高等學校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中小學、民辦學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依法明確高等學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的職權范圍和決策規則,發揮學術委員會、學校理事會(董事會)等組織在決策中的作用;中小學要健全校長負責制,建立有教師、學生及家長代表參加的校務委員會,完善民主決策程序;職業學校要建立有行業企業人員參加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形成校企合作決策機制;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要健全學校董事會或者理事會的議事規則,依法按期開會履行法定職責。健全決策程序。有關學校發展規劃、基本建設、重大合作項目、重要資產處置以及重大教育教學改革等決策事項,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合法性論證,開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評估,建立完善職能部門論證、邀請專家咨詢、聽取教師意見、專業機構或者主管部門測評相結合的風險評估機制。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積極探索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體制,克服實際存在的行政化傾向,實現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相對分離,保障學術權力按照學術規律相對獨立行使。
9.完善決策執行與監督機制。 要在學校內形成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內部治理結構,保證管理與決策執行的規范、廉潔、高效。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和為教師、學生提供便利服務的要求,自主設置職能部門,明確職能部門的職責、許可權與分工,健全重要部門、崗位的權力監督與制約機制,完善預防職務犯罪和商業賄賂的制度措施。除依法應當保密或者涉及學校特定利益需要保密的事項外,決策事項、依據和結果要在校內公開,允許師生查閱。在重大決策執行過程中,學校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教職員工及有關方面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並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公辦學校因違反決策規定、出現重大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追究責任。
10.完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要落實《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作為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主渠道的作用。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收入分配方案等與教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制度、事務,要經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涉及學校發展的重大事項要提交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要擴大教職工對學校領導和管理部門的評議權、考核權。要積極拓展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渠道,進一步改革完善高等、中等學校的學生代表大會制度,推進學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學生利益的管理規定,要充分徵求學生及其家長意見。要擴大有序參與,加強議事協商,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在民主決策機制中的作用,積極探索師生代表參與學校決策機構的機制。
11.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制度。中小學、幼兒園應當逐步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家長委員會承擔支持教育教學工作、參與和監督學校管理、促進學校與家庭溝通、合作等職責,其成員應當由全體家長民主選舉產生。學校應當提供必要條件,保障家長委員會對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管理活動實施監督,提出意見、建議;應當定期與家長委員會成員進行溝通,聽取意見。學校實施直接涉及學生個體利益的活動,一般應由學校或者教師提出建議和選擇方案,並做出相應說明,提交家長委員會討論,由家長自主選擇、做出決定。要積極探索完善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形式和運行規則,不斷擴大家長對學校辦學活動和管理行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12.依法健全社會參與機制。要積極探索擴大社會參與學校辦學與管理的渠道與方式。中小學要加強與所在社區的合作,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創造條件開放教育資源和公共設施,參與社區建設,完善與社區、有關企事業組織合作共建的體制、機制。健全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聘任辦法和任職要求,探索藉助社會資源和力量,加強學校安全管理、開展法制和其他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改善學校周邊環境。職業學校、高等學校要積極擴大社會合作,在決策咨詢、教學科研、安全管理、學生實習實踐等方面更多引入社會資源,健全制度,擴大社會參與的廣度與深度。
五、依法辦學,落實師生主體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環境
13.依法組織和實施辦學活動。學校辦學活動應當以育人為本,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切實依法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執行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注重教育教學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要嚴格依法依規招生,建立內部制衡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保證招生制度、選拔機制的公平、公正,招生活動的規范、透明。學校不得違背法律原則和國家有關規定,擅自設立有區別的招生條件或規則。要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材選擇等環節建立評估機制,建立教學質量的評估和反饋機制。要依據有關規定,完善管理制度,對學校內設機構開展或者參與經營性培訓活動進行規范,保證不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要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教師行為規則,堅決杜絕教師違反法定義務和國家規定,利用自身特定職權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
14.依法建設平等校園環境。大力弘揚平等意識,在體制和制度上落實和體現師生平等、性別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與師生平等的理念。全面落實面向每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的原則,消除以不當形式對學生進行分類、區別對待以及帶有歧視的制度、言行。要切實保障殘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權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絕招收殘疾學生。要為殘疾學生平等、無障礙地參與學校生活提供必要條件和合理便利。
15.尊重和保護學生權利。要完善制度規則,健全監督機制,保證學生在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資源,獲得學業和品行評價,獲得獎學金及其他獎勵、資助等方面受到平等、公正對待。學生管理制度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公平公正和育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尊重和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基本權利。對學生進行處分,應當做到事實清楚、定性准確、依據充分、程序正當,重教育效果,做到公平公正。作出不利處分前,應當給予學生陳述與申辯的機會,對未成年學生應當聽取其法定監護人的意見。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要明確處分的期限與後果,積極教育挽救。要保障學生的人身權、財產權和受教育權不受非法侵害,杜絕體罰或者變相體罰、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嚴、違法違規收費,以及由於學校過錯而造成的學生傷害等侵權行為,以及教師、學校工作人員對學生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
16.尊重和保障教師權利。學校要依據《教師法》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師聘任和管理制度,制定權利義務均衡、目標任務明確,具有可執行性的聘任合同,明確學校與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依法聘任教師,認真履行合同。要依法在教師聘用、職務評聘、繼續教育、獎懲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規范,保障教師享有各項合法權益和待遇。要充分尊重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專業權力,學術組織中教師代表的比例不低於 1/2。要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強化師德建設,明確教師考核、監督與獎懲的規則與程序。
17.建立健全學術自由的保障與監督機制。要依法建立健全保障師生的研究自由、學習自由和學術自由的體制、機制。健全學術評價制度,保障各種學術評價機構獨立開展活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學術評價標准和程序。要建立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鼓勵、保護學生自主、自由的學習,形成有利於創造性人才成長的制度環境。要明確教師課堂教學的行為規則和基本要求,保障教師根據課程的有關要求,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充分、正當地行使教學的專業自主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要建立完善對違反學術規范、學術道德行為的認定程序和辦法,維護良好的學術氛圍。
18.大力推進信息公開和辦事公開。學校配置資源以及實施幹部選拔任用、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聘任、學術評價和各種評優、選拔活動,要按照公開公正的原則,制定具體的實施規則,實現過程和結果的公開透明,接受利益相關方的監督。要按照《高等學校信息公開辦法》以及中小學信息公開的規定,建立健全信息公開的機構、制度,落實公開的具體措施,保證教職工、學生、社會公眾對學校重大事項、重要制度的知情權,重點公開經費使用、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教育教學質量、招生就業、基本建設招投標、收費等社會關注的信息。要創新公開方式、豐富公開內容,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使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對學校的意見、建議能夠及時反映給學校領導、管理部門,並得到相應的反饋。學校面向師生提供管理或者服務的職能部門,要全面推進辦事公開制度,公開辦事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充分告知辦事項目有關信息,並公開崗位職責、工作規范、監督渠道等內容,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
六、健全學校權利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
19.依法健全校內糾紛解決機制。要把法治作為解決校內矛盾和沖突的基本方式,建立並綜合運用信訪、調解、申訴、仲裁等各種爭議解決機制,依法妥善、便捷地處理學校內部各種利益糾紛。要特別注重和發揮基層調解組織、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團體和法制工作機構在處理糾紛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處理程序,將因人事處分、學術評價、教職工待遇、學籍管理等行為引發的糾紛,納入不同的解決渠道,提高解決糾紛的效率和效果。要尊崇法律、尊重司法。對難於在校內完全解決的糾紛,應當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有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社會調解組織或者司法機關依法解決。對師生與學校發生的法律爭議,學校應當積極應訴,認真落實法律文書要求學校履行的義務。
20.完善教師學生權利救濟制度。學校要設立教師申訴或者調解委員會,就教師因職責權利、職務評聘、年度考核、待遇及獎懲等,與學校及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發生的糾紛,或者對學校管理制度、規范性文件提出的意見,及時進行調處,做出申訴結論或者調解意見。教師申訴或者調解委員會應當有廣泛的代表性和權威性,成員應當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認可。完善學生申訴機制。學校應當建立相對獨立的學生申訴處理機構,其人員組成、受理及處理規則,應當符合正當程序原則的要求,並允許學生聘請代理人參加申訴。學校處理教師、學生申訴或糾紛,應當建立並積極運用聽證方式,保證處理程序的公開、公正。
21.健全安全管理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完善校園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對學生教育與管理的法定職責,健全學校安全事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切實保障學生、教師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維護學校秩序的穩定。要積極藉助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專業組織,構建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形成以校方責任險為核心的校園保險體制,建立學校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制度,健全安全風險的事前預防、事後轉移機制,建設平安、和諧校園。
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形成濃厚的學校法治文化氛圍
22.切實加強對學校領導幹部、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依法治校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學校管理者要帶頭增強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牢固樹立依法辦學、依據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尊重師生合法權益的理念,自覺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准確把握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治、實體與程序、教育與懲戒的平衡,實現目的與手段的有機統一。學校領導任職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適當方式考察其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和依法治校理念的情況。學校要高度重視內部職能部門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轉變,切實提高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依法、依章程辦事,為師生服務的意識。
23.全面提高教師依法執教的意識與能力。要認真組織教師的法制宣傳教育,在教師的入職培訓、崗位培訓中,明確法制教育的內容與學時,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規要實現教師全員培訓。要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要求,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有關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范辦學行為、維護教師合法權益、保障教職工民主管理權的法律規定,明確教師的權利、義務與職責,切實提高廣大教職員工依法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參與學校管理的能力。對專門從事法制教育教學的教師,要組織參加專門培訓,提高其對法治理念、法律意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24.加強和改善學生法制教育。認真落實教育系統普法規劃的要求,開展好「法律進課堂」活動。中小學要將學生法治意識、法律素養,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予以體現。要深入開展學生法制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豐富法制教育的形式與內容,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方式,掌握法律知識,培養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平等自由意識、權利義務觀念、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等理念,滲透到學生行為規則、日常教學要求當中,凝練到學校校訓或者辦學傳統、教育理念當中,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要適當加大對《兒童權利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等我國簽署加入的重要國際公約的宣傳教育,培養學生建立對多元文化、少數人群和弱勢人群權利的尊重與平等意識。
八、加強組織與考核,切實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與水平
25.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機制。學校要將依法治校納入整體工作規劃,明確學校領導班子、各級職能部門、工作崗位的職責,建立健全工作要求與目標考核機制。要將依法治校情況作為年度工作的專門內容,向教職工代表大會進行報告,並同時報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門。高等學校應當設立或者指定專門機構、中小學應當指定專人負責學校法律事務、綜合推進依法治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專業機構或者人員作為法律顧問,協助學校處理法律事務。學校的法制工作機構或人員在學校的決策、管理過程中要發揮參謀和助手作用,對學校出台的有關管理措施、對外簽訂的合同、實施改革方案等,要進行合法性評估、論證。
26.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評價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把依法治校情況,作為對學校進行綜合評估重要方面,在對學校辦學和管理評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綜合考核的作用,減少對學校具體辦學與管理活動的干擾。要完善校長選任和考核制度,把依法治校的情況,作為考核學校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創新考核評價機制,採取多種途徑聽取師生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要建立由法制工作機構或者其他綜合部門牽頭負責的推進依法治校工作機制,加強對學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導,健全學校領導依法治校能力培訓和考核制度,採取有效措施,推動和鼓勵學校積極實踐、不斷創新推進依法治校的制度、機制。
九、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學校依法治校的保障
27.切實轉變對學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推動依法治校工作,嚴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規定的職責、許可權與程序對學校進行管理,規范行政權力的行使。要切實轉變管理學校的方式、手段,從具體的行政管理轉向依法監管、提供服務;切實落實和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減少過多、過細的直接管理活動。要主動協調其他有關部門為學校解決法律問題,保障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合法權益,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的治理工作,依法維護校園安全,為學校改革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28.依法建立健全對學校的監督和指導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實現依法對學校辦學與管理行為的監督和管理。要遵循法定職權與程序,積極運用行政指導、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手段,依法糾正學校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法律和國家政策有效實施。對公辦學校實施違反國家法律和政策規定的行為,要依法健全對學校及其負責人的問責機制。要建立對學校辦學與管理活動中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機制,引入社會監督和利益相關人的監督,進一步健全教師、學生的行政申訴制度,暢通師生權利的救濟渠道,改革完善行政監管機制。要建立學校規章和重要制度的備案制度,及時糾正學校有悖法律規定和法治原則的規定。
29.深入開展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活動。推進依法治校要立足學校需求,結合實際、分類指導、示範引領。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要根據本綱要,結合自身特點和需要,制定本校依法治校的具體辦法。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及時總結在依法治校實踐中形成的典型經驗與成功做法,完善對不同層次、類型學校依法治校的具體要求,分類實施指導。要進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示範校的評價標准,將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在國家和地方層面,開展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創建活動,積極推廣典型經驗,推動各級各類學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體提高。
㈦ 學校組織開展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活動的實施方案
孫克明小學依法治校規劃及實施方案
一、目標:
增強學校管理者和全體教師、學生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學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監督的水平,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范和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關系、新情況和新問題,維護校園穩定,維護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障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
二、法律文書依據
1、《教育法》。
2、《義務教育法》。
3、《教師法》。
4、《未成年人保護法》。
5、教育部:《關於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
三、建立組織,明確職責
為提高我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監督的水平,維護校園穩定,維護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證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實施,決定建立依法治校工作領導小組,同時下設三個工作小組。
四、各組工作職責
1、依法治校工作領導小組。
(1)依法制定學校《章程》、《學校管理制度》,學校黨政協同,會同學校工會共同討論制定,教代會通過,報教育局審定後執行,合法、公正、公開。
(2)制定《依法治校實施方案》。
(3)全面負責學校依法治校實施工作,每周研究工作一次。
(4)聘請學校法制副校長。
(5)宣傳、落實、保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2、法制教育工作小組。
(1)結合教育系統普法教育活動,落實計劃教材、師資、課時。
(2)負責社區、家庭的協調、聯系,定期聽取意見,保證法制教育的普及。
(3)學法用法的工作總結。
3、師生校內申訴處理小組。
(1)宣傳、保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2)受理、處理師生校內申訴案件。
(3)以書面形式宣布處理決定。
4、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小組。
(1)制定《學校安全工作制度》,並負責組織實施。
(2)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警鍾長鳴,制度化、規范化。
(3)建立應對突發事件預案預警制度,努力預防和減少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
(4)做好應急處理,負責向上級報告。
依法治校是當今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迫切要求,我校已經把依法治校作為辦學理念,全方位、深層次地開展依法治校工作,相信,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會搞得更好。
㈧ 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的創建工作
堅定不移地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是所有普通高中統一的目標和統一的本質特徵,但不同的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途徑和實踐模式應結合校情、結合實際,應有不同的實現道路,該校所探索的「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又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因而所開拓的是一條素質教育的校本化之路。在「適應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學校圍繞創建工作這一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初步形成了具有六十六中自身特點的辦學特色。 關愛教育是一種以關懷為價值取向,以關愛情感為先導,以關愛品質的形成為目標的情感性教育。它旨在通過系列的體驗性、實踐性教育活動,發展學生個體的關愛能力,形成對人、對事、對己的親社會態度和人格特徵,學會對愛的感受、體驗、理解與創造、給予和表達,從而優化人際關系,提升精神境界。關愛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學校德育的主旋律。學生需要得到關愛,需要學會感受關愛,需要學會關愛他人,需要懂得如何關愛。
六十六中每年大約有一半學生來自郊區和農村,不少孩子的家庭比較貧困;絕大多數學生高中入學時文化課成績全市排名在3萬名以後,不少學生存在學習困難、行為習慣不良的情況;大約每六名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單親家庭,不少學生因各種原因而導致心理不夠健康、人格不夠健全。為此,學校扎實開展了系列活動,認真實施關愛教育。
近年來,先後開展的「黨員學生結對、幫困助優」、為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為該校高一年級父母雙亡的朱廣芸同學獻愛心、關愛殘疾人為下關區小市街道殘疾人運動會提供服務等系列活動。學校還設立「致遠獎學金」和「關愛獎學金」,每年拿出8萬余元,資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生。學校還每年為低保家庭的學生減免約200人次,減免費用近10萬元。這些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養成教育是該校德育工作的重點,也是校風、學風建設的主要內容,他們通過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發現和發展每一個學生潛在的能力,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材、成功鋪平前進的道路,從而為提高學生社會適應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校聘請小市派出所副所長作為學校法制副校長,定期開展對學生的法制教育。派出所、學校、班主任、家長共同教育,增強學生的法律道德意識和公民意識。
學校校風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學生對行為規范的遵守程度,為確實促進良好校風的形成,他們抓好「三條線」:德育處,班主任,家長委員會,「三線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狠抓一個「學」字,突出一個「嚴」字,提出一個「恆」字。輔導學生逐條掌握全面了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在校一日常規》;嚴格要求,檢查學生在校學習、活動的種種表現,並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經過努力,學生的行為由強制到自製,從他律到自律,形成了良好行為能力,不但促進了學校校風、校紀的優化,而且更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保證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是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體現,高中生心理世界豐富多彩,對世界的看法感性多於理性,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形成了多元的價值觀,使得價值觀正在形成的中學生們產生了諸多的心理問題。
學校成立了心理咨詢室,每天中午定時開放,持有上崗證的心理輔導教師接待來訪的學生,面對面地交流,疏導學生的心理。學校黑板報開設了心理咨詢的專題欄目,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和教育。各班級開展了以「怎樣才是一個合格健康的人?」「中學生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意志品質?」等為題的大討論和課題研究,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心理訓練,培育學生健康的靈魂。學校還要求每位教師不論任教什麼學科,都應該具備基本的心育能力,積極主動地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為了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條科學之路,學校申報了南京市「十五」規劃課題《自我成長記錄卡的編制與使用》,成立了由校長洪洋同志掛帥的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幾年的實驗研究,已順利結題,並獲得南京市課題研究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榮譽。 學校把教學計劃所列入的每門課都視為基礎課,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新生入學初各主要學科均開設專題講座,由任課教師介紹本學科的特點,傳授高中階段學習該課程的方法,做好初高中的銜接教育,以引導學生變難學為易學,變學會為會學,掌握終身學習的基本本領,使學生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要求,並為適應未來的終身學習社會奠基。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准確把握學生,放低教學的起點和重心,不求難、不求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所有教師更新觀念,改革各科教學,豐富教學內容,突出素質訓練,堅持「三基」並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和學習的本領。
學校還成立了田徑隊、美術特長小組、管弦樂隊等,為在藝體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生搭建成才的立交橋,每年均有部分學生考取高校的藝體專業。 學校在面向全體、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實行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
一方面改變只重知識,忽視能力;只重雙基,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應試教育傳統,而強調每一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調發展,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未來社會生活中和對人生幸福的重要性,以此作為構建「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的一個要素。
另一方面改變只重成績優秀的學生,忽視成績較差學生的傾向,而強調學校里人人平等、學生無好壞優劣之分,強調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抓兩頭、促中間」,即不僅關注成績和表現優異的學生,而且要給成績和表現較差的學生更多的關愛,要求教師走近他們的身邊,走進他們的心靈,了解他們成長的故事,尋找他們成為現在的歸因,探索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途徑和策略,同時鼓勵、帶動「中間段」的學生,促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所發展。 學校以社會需要、學生發展和學科體系為三個基本點,構建包括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位一體的課程模式。學校嚴格執行《南京市普通中學高中課程設置安排》的精神,開齊開足規定的全部課程,並根據新課程實行三級管理的理念,大力開發和選擇了《數學思維與方法》、《唐詩與旅遊》、《宋詞與人生》、《化學與生活》、《物理與生活》、《現代生物科學與技術》、《網頁設計與製作》、《中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等近30種校本課程,提高了課程對學生的適應性,保障了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性。學校帶領學生走進社區、走進軍營、走進企業、走進鄉村,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十里長溝的水污染調查》、《問吧》等研究性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
學校實施新課程計劃,指導教師做到五個「優化」:一是優化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導學生為教師適應學生;二是優化教學環境,變強制、封閉為民主、開放;三是優化教學進程,變教師傳授知識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四是優化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啟發式、探討式;五是優化教學手段,變傳統的單一媒體為多媒體輔助教學。並把優化教學過程作為主攻方向。探討教學新模式。在豐富和發展原有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找到與本學科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模式。優化作業設計。加強提高課堂效益和作業的「科研」,課堂教學抓基礎、重能力多反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
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率為46%,社會反應強烈。近三年在生源狀況全市最低水平的前提下,每年均有20-40人左右考取本科院校,其中均有數人考取一、二類本科,本科推進率高,每年的綜合考試合格率均在94%以上,資格線達線率均在80%左右,高考升學率均在95%左右,並有一批學生在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獲得獎勵。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治國在教育系統的具體體現。六十六中一貫以法律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為准繩,結合校情加強學校管理,形成了依法辦事、民主集中、人人學法、全員守法的特色。
該校實行校長全面負責、黨支部保證監督、教代會民主管理的領導體制,所有重大問題如學生收費、基礎建設、人事變動、管理制度、獎勵機制等均由「三會」(支委會、校委會、教代會)討論,定出最佳方案。學校章程、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學校重大事情的決策均以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文件精神為依據。多年來,學校始終營造著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端正辦學方向,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努力減輕學生課業過重負擔,杜絕亂訂資料、亂收費、亂辦班等行業不正之風;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歧視後進生;不許侮辱毆打教師等等,為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所稱道。
學校法制教育做到計劃、內容、人員、時間「四落實」,分層次有重點地進行,多次聘請區委黨校、檢察、公安等部門對校級主要領導作有關法律、法規、保持黨的先進性、八榮八恥等相關知識講座。
學校對中層以上幹部提出了「增強法制意識,強化依法治校的觀念,提高依法決策的能力和依法管理的水平,維護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的要求,一方面定期組織幹部認真學習、交流、討論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還把能否依法辦事作為幹部考核的一個重要內容,強化幹部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
學校利用政治學習、黨組織生活會等,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的道德水準和法律素質,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學校在對學生的法制教育的實施途徑和方法上構建了三個系列:一是以知法、懂法為目的的課堂教學系列。利用政治課、法制教育課上好法制課程。二是以增強法制觀念為目的的各種教育滲透系列。通過寓法制教育於學科教學中,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法,時時依法辦事,有效地增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三是以提高守法、用法自覺性為目的的實踐活動系列。通過舉辦法制講座、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途徑,深化學生的學法、守法、用法,全體學生遵紀守法,15年以來,學生犯罪率為零。
通過以上工作,使學校依法治校的水平逐步提高,保證了學校的辦學方向不偏差,維護了師生應有的權益,學校先後被評為下關區「法制教育先進集體」、「民主法制示範單位」、「教育收費規范化先進單位」和「師德先進集體」。 精細化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並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關鍵一步。學校加強精細化管理,做到系統健康、層層完善、責任落實。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到位、盡職,對崗位負責,從而形成人人都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的機制。
學校著力抓好了三個層面的工作:第一,抓好培訓,統一思想。學校組織教師學習《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要求教師寫出心得體會,明白「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道理,感悟精細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訂立制度,明確規范。首先,制定了學校各部門人員的崗位職責,做到人人有事負責,事事有人負責。其次,制定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流程及規范,把領導決策、辦事程序等每項工作都建立管理流程,說明管理的步驟和要求,在此基礎上,細化了工作規范。學校工作規范有《校務公開制度》、《重大事項議事規則》、《學籍管理制度》、《教師一日常規》、《班主任工作守則》等。再次,制定了教師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包括《獎勵工資發放辦法》、《教職工月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集體備課制度》、《巡課制度》等等,全面考核教師的工作過程、績效及工作態度。第三,檢查督促,抓好落實。事實證明,執行制度過程中的檢查督促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基於執行過程信息溝通的需要。學校確定製度執行的反饋人、反饋時間、反饋流程,對制度執行的全過程實行監督控制。比如:學校制定了《巡課制度》,對教師課堂教學常規作了明確的規定,教務處每天必須巡課3節以上,發現問題,必須當天落實解決,明確責任人,並以書面形式報校長辦公室備案,作為當月考核依據,而教務處執行情況如何,由分管校長負責監督檢查,若教務處發現問題,未能及時按章處理,將追究教務主任的責任。
通過精細化管理的逐步推行,各項工作計劃制定的隨意性減少了,有計劃無落實或有執行無檢查的現象少了,學校政令暢通,工作效率提高了,家長、學生的滿意度提升了。 學校的內部管理機制的優化,關鍵在於張揚管理人性,讓教師安心、舒心、熱心、盡心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何學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師們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有各種需要,渴望自身價值的實現――這些正是作為生命體的人的主要特性。學校管理應正視這些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學化、有序化的同時,學校確立生命意識,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樹立人本主義的現代管理理念,進行民主管理,努力創設寬松、和諧、團結的人際環境來促進教師更主動、積極地做好工作,促進學生更主動、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都有不斷改善物質生活的權利和願望,這與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也是相一致的。教師也是普通人,不應該只是「窮教書匠」的代名詞,基於這樣的認識,學校領導班子形成共識,要千方百計逐步提高教職工的待遇,保障教職工諸如醫療費用、住房補貼、課時獎等方面的基本福利。學校本著「獎優罰劣、獎勤罰懶、向教學第一線傾斜、向班主任傾斜」的原則,制定了《六十六中獎勵工資發放辦法》,操作的結果是打破了大鍋飯,工作量大、成績突出的教師待遇顯著提高,維護了學校的利益,保護了大多數人的積極性,我們認為這是踐行「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方面。我們始終堅持「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以待遇留住人」的原則,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內在環境,主動為教師排憂解難。如對把退休教師的福利、醫療費報銷、春遊秋遊、教師節會餐、節日團拜、生病探望等工作做得實實在在。對在職老教師的工作量計算,每節課按1.3節課計算。對青年教師,學校領導經常找他們談心,引導他們緩解經濟拮據、贍養老人、子女入學等等問題帶來的精神壓力,竭盡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同時對一些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教師,學校扎實開展「青藍工程」,結成幫扶對子,以老帶新,相互促進,給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創造條件。學校優先改善教師辦公條件,重大決策首先充分聽取教師意見,處處是人本精神的體現。
「真心換來誠心,熱情換來激情」,教職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年教師節聚餐或是元旦聯歡,更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一幅團結和諧、春意盎然的景象,難怪各級領導來校指導工作、考核班子或四方同仁來校交流學習、傳經送寶時,無不交口稱贊說:六十六中是一所健康的、和諧的學校,班子團結,教師敬業,上下齊心,一定能創佳績。 學校認為,在信息時代,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必須具備多種能力:教育教學能力、課堂駕馭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更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創新的科研能力、高雅的審美能力……。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學校十分注重在教師的業務素質和科研能力兩個方面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特別是青年教師和學歷不達標的教師,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提供機會,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同時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市、區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和校內的集體備課活動。
學校堅持「科研強師」的理念,「以科研促課改,以課改促素質,以素質促質量」,把全體教師引導到教育科研的軌道上來。近幾年來,該校承擔了「九.五」國家級教科研課題子課題一個,並獲得課題組南京地區先進學校、先進個人等榮譽。市級「十五」規劃課題兩個,市級「十一五」規劃課題一個。廣大教師在提高業務的同時,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積極參與市區優課的評選。2003—2004年度,該校25名教師在省、市、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獲獎,2004-2005年度,該校36名教師在教育教學論文和省、市級優課評比中獲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從制度、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創造條件讓青年教師參加黨課學習和業務進修,鼓勵青年教師外出學習,要求青年教師苦練基本功,讓他們參與學校課題的研究,安排新老教師結對子,切實從師德上、業務上完成傳、幫、帶,青年教師「六個一」系列練兵活動扎實有效,使廣大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科研能力迅速提高,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教科研中得到鍛煉,脫穎而出。馬愛英、王向榮、王滄霖、張利海、王穎等幾位教師先後榮獲「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教科室成立的那天起就不斷向全體教師提供最新教科研信息。教科室創辦了「好學致遠」刊物,每季一期,發布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新理論、新動態、新問題,刊登學校教師的論文。
在市區教育局的支持下,這幾年,學校分別從啟東、高淳、淮安、洪澤、江陰、姜堰等地引進了20多名教學骨幹教師,大大增強了師資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現在的六十六人,正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教育的「三個面向」,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堅定不移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他們有理由相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潮中,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將開辟出一條素質教育校本化的星光大道,一所現代化的高中將在古城南京的東郊崛起。
㈨ 簡述:如何依法治校,構建和諧平安校園
依法治校創建和諧平安校園
青年學生是社會的未來和希望,是21世紀的建設者,加強依法治校,全面提高青年學生綜合素質是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我校在實施依法治校近期目標工作中,把依法治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對學校依法治理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法為准」的宗旨,抓好依法治校各項措施的落實,增強全校師生的法律素質,推動我校民主法制建設,實現依法治理與教育事業同步發展。通過依法治校,促進學校走向規范化管理道路,創造良好育才環境,主要做法是「五個加強」: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依法治校的工作機制
組織建設是開展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保證。我校成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由校長、書記擔任組長,德育校長為副組長,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校團委會處室的領導為成員。每年開學初學校都要召開依法治校領導小組成員會,回顧總結上年工作,制訂當年依法治校工作實施方案,把依法治校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依法治校工作與學校各項工作同計劃、同實施,並把目標任務分解到學校各個部門和具體人員,確保依法治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加強認真學習,樹立法治觀念
為確保依法治校各項工作的落實,學校從抓學習入手,著力提高廣大教師員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多年來領導幹部堅持每周一次、普通教工每月一次的學習制度。校黨支部組織黨員帶動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中央有關依法治國的文件,學習鄧小平法制建設理論和教育思想,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師德規范,大力宣傳依法治校、以法育人的重要性,通過配發讀本、輔導資料、觀看錄像等多種形式,增強廣大師生的法治意識,形成自覺守法和依法治教的優良風氣。先後邀請了法制副校長和政法部門理論骨幹來校為師生上法制課,學校把法制教育,列為師生必修課,融入到教書育人各個環節里,落實在施教全進程中,通過依法施教,營造出一個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的優良環境。長期以來學校沒有出現教師違紀違法現象和毆打、體罰學生的侵權事件,建樹了優良的師德形象。
三、加強法制教育,打好依法治校的基礎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委、中央綜治委和司法部《關於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把法制教育作為依法治校的基礎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課堂教學為主,多種形式並舉,努力做到「五個結合」:一是法制教育與課堂文化教育相結合。把法律知識教育列入學校教育計劃,作為必修課內容。做到每周上一節法制課,真正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努力使青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更加規范、更加系統、更具效果。二是把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現有政治課、德育課教材中,深化法制教育內容。一方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把法制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中,使學生在規范日常行為中接受法制教育。特別是開展依法治校工作後,制定各種規章制度本身就是化法為規的產物,青年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既學到了基本法律知識,又提高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三是把法制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於樂,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一方面,充分運用學校櫥窗、牆報等學校最常規的法制宣傳陣地普法。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舉辦興趣小組,開展法律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四是把法制教育與師風師德教育和提高教育素質相結合。加強師風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特別是法律素質是加強學生法制教育的前提。五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相結合的教育網路。我校通過開展「三個延伸」,建立社會、學校、家庭一體化的教育網路,使青年學生全方位地受到法制教育和熏陶。第一,向課外延伸。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青年法制教育基地和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使青年學生在參與中受到生動、形象的法制教育。第二,向家庭延伸。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並重,通過舉辦家長培訓班的形式,使家長形成正確家庭教育觀和人才觀。第三,向社會延伸。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協助和支持學校法制教育。首先通過聘請司法機關幹警擔任法制副校長,協助學校制定法制教育計劃和完善管理制度,指導法制教育活動,為學校上法制課。
四、加強監督機制,推行校務公開
我校相應建立了七套監督機制:一是自覺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行政監督,二是充分發揮黨支部對學校各項工作的保證監督作用,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在學校各項工作中的貫徹落實。三是不斷完善教代會制度,實行校務公開,實施民主監督,學校決策重民主,辦事重民意。每年召開兩次教代會,發揮教工代表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對校長的工作報告和重大改革方案行使審議權,對學校的重大事項行使表決權,對學校領導幹部的德才表現和財務收支行使監督權,提高校務工作的透明度和教工的主人翁地位。四是每學年開好1-2次學生代表大會,建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機制,徵集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提案,並且學校做到案案有迴音,事事有落實。五是定期舉行師生座談位,設立投訴制度,廣泛徵求民主治校的群眾意見,了解師生的心聲,調整各項工作。六是設置家長來訪接待日和家校互訪制度,虛心聽取學生家長對辦學治校的建議和意見。七是依法建立家長委員會,藉助家長和社會力量幫助學校抓好行風建設和依法治教。
五、加強建章立制,確保依法治校的實施
建章立制是落實依法治校的具體措施,依照憲法、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全校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保證學校各部門、各崗位工作有序高效運作,使學校管理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軌道。這些措施,有效的激勵、督促教師認真執教,嚴格履行崗位職責,推動文明教風的形成。
學校要發展、要改革、要創新,只有走「抓治理,促管理,出成效」
的道路,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實現「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與「教書育人,文明育人、法律育人」的有機統一,才能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做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