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分類
⑴ 道德包括哪幾方面
道德包括:
一、一般慾望部分
行動方面的道德有自信和勇敢,不道德有魯莽,遲鈍和怯懦等。感情方面的道德有節制和自製,不道德有放縱和冷漠,病態和變態等。
二、特殊慾望部分
交易方面的道德有慷慨和節儉,不道德有揮霍,浪費和吝嗇等。交流方面的道德有嚴肅和溫和,不道德有暴躁和麻木等。交談方面的道德有風趣和誠實,不道德有滑稽和乖戾,誇張和刻板等。交際方面的道德有大方和謙遜,不道德有驕傲,虛榮和虛偽等。交往方面的道德有博愛和公正,不道德有自戀和諂媚等。
三、理智部分
考慮方面的道德有周詳和謹慎,不道德有繁瑣,沖動和馬虎等。
四、理性部分
思辨方面的道德有深刻和廣博,不道德有膚淺和狹隘等。
(1)道德的分類擴展閱讀:
道德的起源為: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來源於愛好,痛苦來源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⑵ 簡述道德的歷史類型和法律的歷史類型的種類差別和原因
道德的歷史類型1、原始社會的道德
2、奴隸社會的道德
3、封建社會的道專德
4、資本屬主義社會的道德
5、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法律的歷史類型:這是指根據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按照法的階級本質和經濟基礎而將法劃分為不同社會形態的法。以奴隸制社會的法、封建制社會的法、資本主義社會的法以及社會主義社會的法,這四種社會形態為標準的劃分,通稱為法的歷史類型。它不同於法的淵源的分類和一般法的分類(國內法和國際法)、部門法的分類或法系的分類。
⑶ 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經歷的道德類型,有幾種分類方法每種分類的具體內容是什
1、原始社會的道德
2、奴隸社會的道德
3、封建社會的道德
4、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
5、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⑷ 公德包括什麼,私德包括什麼
1、公德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公德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社會公德是社會生活中最簡單、最起碼、最普通的行為准則,是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進行的最基本條件。
2、私德包括:個人品德、修養、作風、習慣以及個人生活中處理愛情、婚姻、家庭問題、鄰里關系的道德規范。
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私德通常以家庭美德為核心。學校中的私德教育即培養學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識及行為習慣。
(4)道德的分類擴展閱讀
今天的中國人講的公德與私德,最早是受到梁啟超的影響。
梁啟超當年在學習到了西方倫理學後,感嘆中國傳統倫理學太重修身,太注重私人關系,而忽略了對公共事務、陌生人的關注,因此梁啟超後來力倡公德。
梁啟超說:「道德之本體一而已,但其發表於外,則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獨善其身者謂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謂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在梁啟超看來,公德、私德是一體兩面的概念,前者是個人在公共空間下,對其他人表現的德行,而後者屬於個人在私人生活下的操守和行為。
因此,公德與私德不必刻意的去區別,兩者都是為人立身處世的必備品德。
⑸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從形式來看,道德包括一個人的言論和行為兩大方面;從內容來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道德雙修是人生的哲學。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
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
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5)道德的分類擴展閱讀:
表徵個人道德的總體特點的范疇。簡稱品德。指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做到「日三省吾身」:
第一應當分得清先與後,該先的一馬當先,該後的甘居最後。先進性最重要的特點是「先」,即走在前列,一是走在群眾的前列,帶領群眾;
第二走在時代的前列,引領時代潮流。共產黨員要有"先人後己,先公後私"的思想覺悟,始終把黨的利益、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置於自己利益之上,好事、喜事首先想著群眾,不搞近水樓台先得月。
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優良品質,艱巨任務搶在先,危難之際沖在先,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攻關克難的急先鋒。生活享受往後靠,物質待遇不與人攀比,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人、帶動人。
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識,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執行黨的決議率先垂範,完成黨的任務身先士卒,不落在群眾後面。
⑹ 道德是什麼
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很難有清楚的解釋。我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我們不妨把「道德」這一抽象的概念分解為幾個成分:
1、道德感
2、道德判斷
3、道德實踐
道德感:(Moral feelings)道德感是人根據道德規范來評價社會行為時所體驗到的情感。這句話說明了幾個問題。
首先,情感也許是我們道德的基礎。孟子就有過很好的論述: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顴顴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看到小孩子掉到井裡,難免就為他難過心痛,並不是和孩子的父母有什麼交情,或是要什麼榮譽。我們只是有一種惻隱之心,否則我們就不是人了。
所謂的」惻隱之心「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共情(Empathy,有些人譯為同理心,哎,還不如惻隱心呢)。每個正常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別人的痛苦,常常能讓我們掩泣,別人的快樂,也能讓我們開心。正是因為我們能感受到別人的喜怒哀懼,我們才會用道德來對待別人。
其次,道德也是社會性的。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就不存在所謂道德與不道德了。而因為道德具有社會性,所以古今中外、各個民族,他們的道德就會存在區別。比如,中國古代有裹小腳的傳統,歐洲人販賣黑奴,在那個時代可以被接受,在我們現在就不行,就是因為整個社會價值發生了改變。
道德判斷:道德就是人們對社會行為來進行價值判斷,形成道德觀念。美國心理學家科爾伯格對道德判斷及道德發展做了很好的論述。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關於道德判斷的一些分類。
科爾伯格用兩難故事發來考察各個年齡段的兒童,然後得出了他的結論。兩難故事的例子如下:
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個葯劑師最近發明的鐳。製造這種葯要花很多錢,葯劑師索價還要高過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製造鐳,而這點葯他竟索價2000元。病婦的丈夫海因茲到處向熟人借錢,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夠葯費的一半。海因茲不得已,只好告訴葯劑師,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請求葯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欠。但葯劑師說:"不成,我發明此葯就是為了賺錢。" 海因茲走投無路竟撬開商店的門,為妻子偷來了葯。
請問海因茲應該這么做嗎?為什麼?
根據兒童的回答,科爾伯格認為道德推理存在三個層次,每個階段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前習俗層次,年齡在4-10歲左右
第一階段:這個時候兒童的道德完全依賴於是否受到懲罰。孩子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就是,「海因茲是不對的,因為警察會抓他。」
第二階段:這個時候兒童的道德依賴於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比如,孩子們會說,」海因茲的老婆要是對他好,就應該去偷,對他不好,就別偷。「這種道德,是互惠型的,而非有什麼原則。
(2)習俗層次,年齡在10-13歲。
第三階段:這個時候道德是一種習俗,如果行為能得到表揚,那麼就是好的。孩子們會說,」他偷葯會讓家人蒙羞,她其中也不一定要吃,他不應該去偷。「
第四階段:這個階段的道德是強調權威的,就是說看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遵從權威。」他偷東西是不對的,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他妻子的情況就變得合法。「或者,」偷東西是不對的,但是不這么做,他又沒有盡到做丈夫的義務。「
(3)後習俗層次。年齡在13歲以後
第五階段:道德是一種社會契約。規范的存在,是為了集體的利益。因此規范是可以質疑的,也可以進行理性分析、進行協商。孩子們會說,」他不應該偷葯,丈夫沒有偷葯救妻子的義務。葯劑師雖然不對,但是這畢竟是他的權利。「,」法律禁止偷竊,但是沒有考慮為了救人而偷竊的情況,這說明法律存在問題。海因茲是對的,錯的是法律不夠完善。「
第六階段:道德是基於普遍的倫理原則,比如平等、尊嚴、自由、生命等。這個時候的道德往往成為一種體系,會根據個人所選擇的某些倫理原則而形成系統的、全面的道德體系。這個時候的回答就會變成,「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該尊重其他生命,這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海因茲的偷盜即使受到懲罰,那也是值得的。」「海因茲這么做是不對的,也許城裡還有其他人得病,他們本來可以買到,但是因為他的偷竊他們卻得死去。他的偷盜是自私的表現,對別人不公平。」
科爾伯格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最後的道德階段,有的人一生都停留在權威階段。因為最後的階段,人的道德水平是基於他的理性認識才產生的。他必須認識到道德的相對性,然後懂得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倫理原則是要取捨的。
⑺ 道德分為哪幾種
道德就調整的范圍來說,可分為社會普遍道德和職業道德。社會普遍道德是調整所內有社會成員人際關容系的道德,還有人將這一部分道德進一步分為社會公德和家庭道德,或者分為公德和私德。
公德是調整公共生活領域人際關系的道德,比如尊重公共良俗的規則;私德指調整私人生活領域人際關系的道德,比如愛自己的親人,關心自己的朋友等,調整家庭成員間或朋友間純私人關系方面的道德規則等。
職業道德是調整特定職業內部人際關系以及職業所涉及的外部人際關系的道德,這種道德表現出對一定職業行為的特別要求。
⑻ 什麼是道德
道德
開放分類: 中國文學、哲學、教育、道、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等。
道家則以為所謂天地萬物之自然為「道」,而各種事物所得之自然為「德」。對人而言,便是品德。宋明理學家把「德」稱作是實行某種原則,有所得於心。
德 dé
[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
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
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
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
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
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
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
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
道德是行道積德——實踐真理、發展真理。
真理就是大道。行道,就是創造條件、建立機制、運行和諧發展、大家都贏的客觀規律,創造和諧發展的客觀實際,是運用科學、實踐真理。積德,就是不斷創造和諧發展的客觀實際,是追求真理、發展真理。行道積德就是道德。
損人利己、損公肥私破壞和諧發展,是不講道德;平等互利、誠信互助實現和諧發展,是一般道德;助人為樂、奉公為樂促進和諧發展,是高尚道德;捨己救人、為公犧牲在行道積德上達到了頂峰,是最高道德。道德的這種階級(等級)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高尚道德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自然是高度和諧發展的社會。這是和諧道德觀的基本觀點。
行道需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普遍接受大道的理念,明確發展的方向、目標與指導思想,這是精神條件。二、創造出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保證,在經濟上首先要消滅貧窮與壟斷這兩極分化,普遍建立生活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物質條件。三、建立個體與群體行為的和諧制約與激勵機制,就是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與風俗習慣,這是社會運行條件。只有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才能普遍運行和諧發展、大家都贏的客觀規律,使社會向高度和諧發展的理想目標靠近。
【釋義】
(一)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參見詞條「道德(一)」。例:品德|公德|德育|德才兼備。
(二)情義;恩惠。例:功德|積德|感恩戴德|《書·盤庚上》 「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
(三)心意;信念。例:同心同德|離心離德。
(四)感德。例:《左傳·成公三年》 「然則德我乎?」
(五)事物的屬性。例:章炳麟《國故論衡·語言緣起說》 「實、德、業三,各不相離。」
(六)德國的簡稱。
(七)姓。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來稱頌老年人。
〖例句〗李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教育界、科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義的老話。
今天,當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或在對傳統道德進行繼承光大時,是否也應對這句老話有一番檢視呢?
這句老話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還包含了父權制文化對男女兩性的雙重價值標准和雙重道德標准,更緊要的,這還是一種封建統治的手段,即將女性的「德」與「無才」緊密聯系起來,以「德」為由,剝奪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將她們置於愚昧無知的境地,從而造成了中國女性上千年間「女憧憧,婦空空」(《大戴禮記·主言》)的狀態,無論是未婚女子還是出嫁婦人,大都不知不識,頭腦空空,懵懵懂懂——以此來確保男權中心主義的統治地位及對女性的壓迫與控制。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最早出處已無從考證,但與它涵義相近似的說法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懿厥哲婦,為梟為鴟」(梟、鴟都是極兇猛的飛禽,喻狠毒)、「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皆出於西周的《詩經·瞻卯》。可見,認為男人擁有聰明才智可以成就事業,女人擁有聰明才智則非但不是好事,還是攪亂天下、釀成災難、禍國殃民的根源。根據《詩經》之中的這些說法可斷定,「女禍論」的觀念也算得上是歷史悠久了。從這一意義上說,為提防、阻止女性變得聰慧,不讓她們有思想、有才能,也就成為鞏固封建統治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政治問題了,因其直接與江山社稷的穩固聯系在了一起。為不讓「哲婦傾城」,就必須使女性不成為「哲婦」,最關鍵的就是把她們限制在家庭的小圈子裡,使之成天忙碌於家庭事務,不知亦不問世事。根據記載,漢代女子到了十歲就禁止外出了,要深居閨房,學習執麻、治絲、織紉、制糟醬酒漿等等一大堆「女事」,以練就從事家務勞動所需的基本技術。之後,十五而笄,二十而嫁。可見,這一時代的女子也並非是什麼都沒學,而是按照「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扮演,使女性「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即只讓她們學習掌握家務勞動的技術,而不讓其參與到社會教育體制之中去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特別是關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方面的知識。
根據東漢班昭所著《女誡》的記載,女子出嫁之前除了要加緊練習家事技術外,還要進行所謂「女教」,以達到規范女性言行舉止的目的。「女教」的內容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個方面,是封建禮教對女性要求的具體化。所以,「女教」絕非等同於近代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興女學」,「女教」的目的與「興女學」正好相反,它不是為了推進婦女解放,而是為把套在女性脖子上繩索拉得更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女教」在「德、言、容、功」四方面的表述,都是以「不必」這樣的否定形式來進行闡述的:「婦德不必才明絕異」、「婦言不必辯口利辭」、「婦容不必顏色美麗」、「婦功不必工巧過人」。顯然,這些規訓要求女性本來可以做到的也不必、不要去做,即佯裝自己做不到,更無須盡量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這四個「不必」、特別是「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不僅再度與「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相互印證,還非常明確要求女子必盡量「裝懵扮傻」——即使聰明過人,心裡明鏡似的,也要表現出木訥、遲鈍、無知、孱弱的樣子,自我壓抑,自輕自賤,保持低於、次於男性的姿態,切不可將自己的聰明伶俐顯露出來。班昭是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彪的女兒,其哥班固也同為著名的史學家。班昭雖為女流,卻得益於家學淵源,文慧超群,曾有公卿大儒馬融之輩向她問業,被《中國婦女史》的作者陳東原譽為「好一個了不得的女子」。想必作為學問家的班昭本人,是完全清楚有多少男人的學問其實是在自己之下的,也知道有多少女子其實十分聰慧。然而,無奈受制於封建禮教倫常,班昭不但遵從三綱五常,還應邀進後宮給嬪妃們講解婦德,並運用自己的文思,將原本散漫浮泛的男尊女卑封建禮教系統化,編撰而成《女誡》。此書與《烈女傳》、《女訓》等著作一起,成了封建時代進行「女教」的範本,也成為牢牢套在中國女性脖子上的千年枷鎖。
由女性來做束縛女性的事,嗚呼哀哉!
為使「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制度化,父權制還與儒學結合大力推進貫徹「男女有別」、「男女大防」的封建禮教,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防女子之「淫」。為此,大加渲染的是女子一旦有了知識,就可能具備對自由的嚮往和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僅難以駕馭,還會變得「淫盪」,繼而發生種種「不貞」之事。歷史上,此類女子「因才而淫」的故事傳說比比皆是。如才女卓文君被司馬相如的琴聲感動而與之私奔;蔡文姬雖才學豐富,卻感情復雜繾綣,結果三易其夫;杜麗娘、崔鶯鶯因知文斷字,看了一些文學「雜書」,愈發多愁善感,移了性情,春情萌動,將對封建倫常的反叛付諸行動,等等。所以,上千年來女性受教育的權利一直遭到剝奪,目的就是為了將女性塑造為俯首貼耳、唯命是從的封建禮教的奴隸。
⑼ 當今社會對道德有哪幾種分類,分別是什麼
一類是有錢無德
一類是有德無錢
另一類是既無德又無錢
⑽ 道德的內容與分類
任何一個事物都可從內容和形式給其分類
一、道德的內容,即概念:
概念: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二、道德的形式分類:
一是階級學說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在階級社會中,道德是指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行為規范。
它是統治階級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創造的精神產物。目的是使被統治者自願的放棄自己的利益,心甘情願的接受統治階級的奴役。
因此階級社會的道德往往是一種最卑鄙的雙重標准,對於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行為規范。
統治階級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於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要求被統治者的個人利益無條件的服從虛幻的集體利益(即統治階級的利益),甚至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個人的生命。
二是自由法則
一切不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都應該受到保護。
這條法則是自由主義者提出的,檢驗一切道德規范的標准,不符合這條規則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隸道德。換句話說,只要是與他人無關的、沒有侵犯他人的自由和利益的行為都不應該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邪惡的、可恥的,不應該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輿論譴責。
例如禁止同性戀、禁止乞討、歧視性工作者等行為都是對弱勢群體的迫害,因為他們沒有侵犯任何人的利益、沒有傷害任何人,因此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干涉這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