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判斷

道德判斷

發布時間: 2020-12-17 11:24:10

1. 道德判斷能否主張客觀性

我認為不能,道德判斷大多數出於主觀意識,而每一個人的主觀意識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大眾問題,也許存在大多數的道德判斷相似或相同,一旦遇到關乎利益的問題,道德判斷不能主張客觀性。

2.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要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這人一點都不道德;你的行為要符合道德的標准,等等。有時候靜下心來想想,究竟怎麼做才算是道德的?道德的標準是什麼呢?
可能有人說:只有你的行為在法律的允許的范圍內,那麼你就可成為一名道德的人?是這樣的嗎?想想,答應肯定是否定的。因為道德的外延比法律寬廣的多。也許有人說:你的行為只要符合社會習俗,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你就是道德的?想想,答應也是不一定。因為道德內涵不僅僅只是指符合風俗習慣。也許有人說:沒法給「道德」的標准下個定義,因為道德的標準是隨著社會的風俗習慣變化而變化的,在一定的社會階段,道德的標準是不同的。此點,我也承認,確實「道德」的標準是隨著時代而不斷變化的。但如果否定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准,我又覺得是不可能。
那麼究竟拿什麼來衡量「道德」的水準呢?
在思考以上問題時,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一則故事講的是:一名小偷在機場偷了一名乘客裝有機票的錢包,導致該名乘客無法按時登機,誰知該次航班因故卻在空中爆炸了。這名乘客因錢包被小偷偷,卻因禍得福,救了自己一命,請問:該小偷是道德的呢,還是不道德?
第二則故事是:一個人的朋友得了癌症住院,因是癌症晚期,生命也沒有幾天了,為了使朋友能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里安逸的度過,當朋友問此人:我的病要緊嗎?要住多久的醫院?此人回答:你沒事,一點小病,你不用擔心,住幾天就可出院了。請問:此人對他的朋友說謊,此人道德嗎?
可能看了以上的故事,我們絕大部分人都得出這樣的結論: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想大家都是摻進了自己的情感的,因為我們以一般的人情世故來作的判斷,以「情感」作為了我們判斷的主旋律。
那麼怎樣來判斷「道德」呢?怎樣的判斷才是有說服力的呢?而且此判斷的標准本身就是道德的呢? 這就看我們判斷「道德」的標准與視角了。
一般來說,我覺得判斷一個人或其行為的是否道德的標準是:「意識」與「結果」兩者。(這里補充一點:判斷「道德」與法律上判斷「犯罪」是有區別的。法律上只看其行為是否對社會造成了影響,而不涉及意識。而「道德」就不同,分析道德的行為,我們可探究到道德的意識本身。)從意識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不道德的,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道德的。從結果的角度來判斷:第一則故事裡的小偷是道德的,因為他救了乘客一命;第二則故事裡的「此人」是不道德的,因為他沒把真相告訴朋友,讓朋友沒有心理准備。
從以上我們可看出:通過「意識」或「結果」來判斷,兩者有矛盾的地方。那不是又讓我們產生混亂了嗎?沒有一個有效的標准來衡量我們的行為是否道德了嗎?通過思索與尋找,我們只能找到判斷人類的行為道德的最底線,人類世界普通相通的法則,即社會發展過程中無形形成的社會美德。這種美德應該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語言,不同風俗,不同皮膚人群共同認可,共同遵守,約定俗成的「共識」。然而,用這種「共識」來判斷行為道德與否,又會讓人產生一些誤會,甚至會混亂人的思維與視野。

那麼,究竟道德的標准在哪裡呢?

也許,大家會說:沒有一個標准,因為世上本沒有「道」,又哪來的衡量「道」的標准呢?也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於無形無聲無名中,探討本就虛無的東西,也只能虛虛實實罷了。

3. 皮亞傑,科爾伯格道德判斷發展的階段各是什麼

皮亞來傑的學說
「適應自」,這就是認識活動的本質。
兒童的道德發展總是以其已經具有的或是正在形成著的道德思維結構為轉移的。
促進道德發展的因素是社會交往。兒童在社會情境中所表現的角色采擇方式是不斷發展的,這就構成了兒童道德的發展階段。
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l5歲)。其中貫穿著自律向他律的轉變。

科爾伯格的學說
「三水平,六階段」:
一)前習俗水平,包括懲罰與服從階段和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易階段。
①懲罰與服從階段:
②個人的工具主義目的與交易階段:
二)習俗水平包括相互性的人際期望、人際關系與人際協調階段和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段。
③相互性的人際期望、人際關系與人際協調階段:
④社會制度和良心維持階段:
三)後習俗的水平,包括至上的權利、社會契約或功利階段和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
⑤至上的權利、社會契約或功利階段:
⑥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

4. 道德的標准如何判定如何來評判是否算是道德低下呢

道德其實是人類為了自己所生活的群體不發生混亂,而設定的一些干預手段。
也就版是設定了一權些標准和尺度,一旦觸碰就會成為喪失了道德。
在法律不能很好的落實和判定的情況下,所謂的道德標准,便成了審判和遵循的標准。
其實感情這東西,根本沒有一個准確的定義評判。
誰能說誰的感情是卑微是錯的或者是罪惡邪惡的。?
在不傷害周圍人的情況下,根本不足以成為問題。
道德的標准尺度也會隨著時間而不斷變化的。
在以前,根本沒有所謂的近親結婚,表兄妹之間也都不存在問題。
在當今社會,這肯定是不予接受的,不論是法律還是世俗的觀念。
這便是一種轉變,一種更新。
說到道德,以前的社會白髯翁新娶小嬌妻的情況很常見。
即便在現在,楊翁還不照樣娶了翁帆。
很多時候,社會和世俗並不是死守不變的,對同樣一個事情,對同樣一個方式。
報以怎樣的態度和言論,其實,更多的。
是取決於當事人如何,假設事件人是可以被他們接受的,便所謂的道德尺度就會寬容許多,人們的接受觀念也會寬松很多的。
所以,決定的關鍵,不是在所謂的道德尺度和標準是多少,而是在於「你」,
是否有做好了准備啊。。。。。

相信你可以明白,問題的實質是什麼了。

5. 道德的意義和判斷一個人是否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一、復道德的意義
1、道德品制質決定個人的本質
認定個人本質最重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質的好壞。絕大多數兒童在觀看影視時最愛問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她)是好人還是壞蛋?」
2、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前途
衡量個人道德水平的「德商(MQ)」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德商是一個人在道德水平測試中的得分,得分越高品德越好(忽略出題的失誤和答題的做弊)。與德商相對應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
一個德商高的人,往往會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台灣省白曉燕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3月所做的「台灣1000個大企業用人調查」顯示:企業主用人最先考慮的是屬於MQ的「德性」[佔54.9%],然後是屬於EQ的「相處」(佔13.2%),最後才是屬於IQ的「能力」(僅佔2%)。
二、判斷標准
能否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6. 道德以什麼為判斷標准

一切不侵犯非己自由的自由都應受到保護,也就是說不能刻意欺壓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故意內欺壓自容己。這條法則是檢驗道德規范的標准,不符合這條規則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隸道德。換句話說,只要是與他人無關亦未侵犯他人自由和利益的行為,不應該被認為是不道德的、邪惡的、可恥的,不應該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輿論譴責。
所謂道德,就是由一定社會關系,特別是經濟關系所決定,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系,以區分善惡、正邪、榮辱等為內容的思想意識、行為規范和實踐活動的總稱。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精神現象,是隨著人類歷史不斷發展的一種特殊意識形態。
道德在不同時代、地域、國家、文化、民族等范圍內是不同的。最簡單的評價方法是「入鄉隨俗」,不要以自己的道德標准去衡量別人。

7. 問答題:什麼是道德道德由什麼維系判斷道德的標準是什麼

道德道德有什麼關系,判斷人們道德的標准,道德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隱形的約束力,道德由人們的心理來維系。

8.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

善惡

道德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道德標准亦稱「善惡標准」。是指判斷和評價回人們行為是非、善惡答、榮辱的尺度或根據對於道德標准問題。馬克思主義道德學說認為:人們總是以他們所處那個時代的社會或階級所倡導或實際奉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直接作為評價行為善惡的標准。凡是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或規范的行為,這一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即認為是善,反之即為惡。

(8)道德判斷擴展閱讀:

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內,為了指導並約束這一時間區域內的人們行為規范所形成的理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道德標準是倫理體系的定盤星是界定人為形為是非的准繩,拋開其階級和歷史成因,它當是人道主義品德的標准。

如簡單的理解成父母與子女之間、弟兄姊妹之間以及泛化的人際之間如何相處、做人的基本准則,這不是高尚的標准,如儒家的一些道德思想是適用於一夫多妻制的舊式道德標准。

9. 我們根據什麼進行道德判斷

什麼是道德?為什麼要講道德?判斷道德與否的標准又是什麼?

道:道路,規律,事物發展的一種趨勢,一種要求。

德:德性,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或行為。

道德:道之德,符合要求的態度或行為,德之道,對態度或行為的一種要求。先德後道,再道而束德。現在講道德是指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規范。

道德是人類一種廣泛同情的實現,就是說道德是愛,也沒有什麼不可。人類於弱肉強食之外,對於非我之人及動物,另具有一種真摯的情感。所以常有許多事情,即沒有強力逼迫著去做,而做了之後,在實際上對於他自己並沒有利益,或更有所損,在這種情形下盡可以不做,但他覺得不得不做。或者有許多事情,很可以快他一己的慾念,並沒有強力不叫做,也不是他不能做,而心裡總覺得不願意。這類心思,是廣泛同情的實現,是人類的靈性,就是道德的根本。道德是個人一種良心的制裁。有自動的能,方清楚自由的意識,主宰精神肉體兩方面的勢力。他對於個人自己內心負責任,不肯受外界制限。換言之是從我的意志,判斷我的行為,做出一種理性的規范,自己不由的去遵守它。

道德判斷是應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識對行動的是非、好壞和善惡進行評價的過程。道德判斷是一種認識活動。人們的道德判斷是基於個人對道德的不同認識、對道德標準的個性化理解而形成的。根據美國道德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研究表明,各種不同的道德判斷是處於人類道德發展的整體結構中的。他稱這個有階段的、有序的、嚴密的整體結構為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
一個學生的道德判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識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有關。

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是逐步發展起來的。關於兒童評價行動的動機和效果問題,心理學家早已進行廣泛的研究。有的研究表明,在對包含行動動機和效果因素在內的對偶道德故事進行道德判斷時,年幼兒童從注意某一行動所造成的後果,逐漸過渡到注意特定行動的動機,年長兒童則總是注重行動的動機。例如,年幼兒童往往認為無意打碎15隻杯子的男孩的行動,比有意打碎1隻杯子的男孩的行動更不道德;年長兒童則恰恰相反。

從一個關於兒童對行動的原因和結果的道德評價的研究中,也可看到不同年齡階段兒童道德評價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向。研究者讓學生對兩個道德故事做出比較判斷,其中一個故事裡的主人公不願承擔任務,但在提供了客觀條件後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另一個故事裡的主人公勇於承擔任務,但在客觀情況牽制下沒有完成任務。研究結果表明:(1)小學低年級學生所作的好壞判斷大多著重行動的結果,少年學生較多地傾向於從行動的原因上做出判斷,青年學生則傾向於把行動的原因和結果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判斷,從是否很好地完成了任務,是否盡到了責任上去考慮問題;(2)我國兒童較早就突出地能從行動的主觀原因上做出比較判斷,但是,在他們的道德判斷中,能認識到道德行動中任務的重要意義的,即使高中學生也為數不多。因而研究者指出,教育學生認識道德行動的意義,提高他們道德認識的水平,是很必要的。

關於學生對行動的後果的道德評價,也有不少研究結果值得我們注意。有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道德判斷是從行動的直接後果逐步向行動的長遠後果過渡的。年幼兒童傾向於把什麼是好事等同於什麼是直接使自己滿足的事。他們的道德行動同他們的行動的直接後果有關,這些行動是被無條件的命令和禁止以及遵從或違反這些命令的直接後果所支配的。當他們長大了,他們的是非觀念變得更概括化,變得更傾向於與日後獲得獎賞的可能性相聯系的長遠的滿足,而不是去反應單純的直接後果了。

有的研究則指出,年幼兒童評價行動的好壞,是按他們行動的個人後果去判斷的。如果年幼兒童經常處於懲罰的威脅情況下,由於他們的某種行動經常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懲戒,他們就很快學會把這種行動說成是「壞」的;相反,他們會把那種經常被稱贊的行動說成是「好」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就逐漸懂得按他們的行動的社會後果去判斷,而不大關心行動的個人後果。這時,他們已想到同輩會怎樣評價自己的行動,而不去想他自己會怎樣被同輩所稱贊。例如,少年學生在教師或家長面前告發同夥的秘密,這會使他們本人暫時感到得意;但他們馬上會發覺到同夥對自己的行徑極為不滿,因而他們就意識到自己的這一行動是一樁「壞」事情。一般說來,在6~12歲之間的兒童,他們根據道德或不道德行動的性質、內容去判斷是非的能力在逐步發展,就是說,他們對行動的具體後果的判斷逐漸被行動的性質、內容的判斷所取代。

學生認識和評價別人以及認識和評價自己的道德品質的能力是從小學時期才逐步開始形成的。這種道德認識和道德評價能力在道德品質的發展上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學生之所以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同這種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般說來,小學兒童已經能夠認識自己、評價自己。但是,他們還只能一般性地敘述自己的活動、行動、舉止和與周圍人們的相互關系,如「我沒有幫助媽媽做事」「對大人說話沒有禮貌」等外表現象,他們還沒有注意行動的原因,很少見到他們涉及人的內心世界。研究表明,11~12歲兒童對於小說中所描寫的人物的內心體驗常常不很注意,甚至在看過以後會完全忘掉;而12~13歲少年就越來越注意和關心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甚至能更多地議論和評價人物的行動動機、個性特點以及道德品質了。

少年學生對於自己的評價往往落後於對別人的評價。他們往往能夠正確地分析別人的行動,但卻不善於全面而確切地分析自己的行動。少年認識和評價自己品質的能力,是從他們評價別人的品質開始的。他們是在評價別人過程中,逐步學會以別人為「鏡子」來評價自己的。因此,少年學會把別人和自己作比較,這是他們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源泉和依據。

少年學生的道德評價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們不善於把個人的行動的目的和動機等等全部情況聯系起來去評價,他們判斷一個人往往是極其簡單直率的。他們往往把一個人的某一品質當作他的全部品質。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有時候只要一個人做出了一次勇敢正直的行動,就會長期地獲得少年學生的信任,或是偶然犯了一次小錯誤,就會在他們面前喪失威信。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少年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同時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熱點內容
四所法學院 發布:2024-09-20 18:37:34 瀏覽:927
民政局的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09-20 18:32:40 瀏覽:322
家司法解釋 發布:2024-09-20 17:37:18 瀏覽:281
支付寶轉賬法院 發布:2024-09-20 16:23:57 瀏覽:578
社會工作中級法規試題 發布:2024-09-20 08:01:39 瀏覽:13
每個月休息八天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4-09-20 08:01:05 瀏覽:69
百萬網民學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發布:2024-09-20 07:35:27 瀏覽:727
私人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4-09-20 07:29:00 瀏覽:61
貴州省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4-09-20 07:07:36 瀏覽:762
司法考試超難 發布:2024-09-20 06:50:01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