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基礎
1. 法的基本理論和法的一般原理
一、法學基礎理論
又稱「法學理論」、「法的一般理論」。是指中國自1980年以後使用的關於法的一般理論的學科、教科書和課程的名稱。建國以後直至50年代後期,法律院系的法的基本理論課程學習蘇聯模式,
稱作「國家和法的理論」,1980年以後改為「法學基礎理論」,其學科的內容和體系也有了很大變化,主要研究法的一般理論問題,而國家問題專門由政治學研究。
法學基礎理論是法學體系中研究法的一般性問題的導論性的基礎理論學科,對其它具體法學學科具有方法論性質的指導意義。
二、法原理
法律原則是為法律規則提供某種基礎或根源的綜合性的、指導性的價值准則或規范,是法律訴訟、法律程序和法律裁決的確認規范。
在用語上,法律原則與法律原理(Doctrines of Law,或簡稱「法理」)是有一定區別的:前者是被確認為法律規范內容一部分的准則;後者是對法律上之事理(拉丁文naturalis ratio,德文Natur der Sache)所作的具有說服力的、權威性闡述,是法律的公理或法律的教義、信條。
法律原理可以構成法的非正式淵源,但只有被實在法接受為法律規范內容的法律原理,才屬於法律原則。另外,法律原則中包含的政策性原則未必全都屬於或符合法律原理。
導論。主要辨析了法哲學的概念,法和自由意志的關系。黑格爾認為法按其本質而言是精神之物,出發點應該是意志,而意志又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是法的實體和規定性。
抽象法。即抽象的權利,是自由意志藉助外物(主要是財產)實現本身。該篇又包括三章內容:所有權(包括取得、佔有、使用、轉讓)、契約(分為贈與、交換、擔保)、不法(包括無意識的不法、欺詐、犯罪)。
道德。黑格爾認為道德是自由意志在內心的實現,所以道德是一種特定內心的法。該篇又包括故意和責任、意圖和福利、善和良心三章。
倫理。黑格爾認為倫理就是自由意志既通過外物,又通過內心得到充分的現實性。該篇又分為家庭(包括婚姻、家庭財富、子女教育和家庭解體)、市民社會(包括需要及滿足的方式、勞動方式及財富三要素)、國家(包括國家法、國際法及世界歷史)。
(1)法學基礎擴展閱讀
法的形式特徵
一、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
行為關系是法律的調整對象。法律通過對行為的作用來調整社會關系。法律的調控對象既是社會關系又是行為。對於法律來說,不通過行為控制就無法調整和控制社會關系。法律是以行為關系為調整對象的規范。
法律的規范性。法律的概括性。法律的構成要素中以法律規范為主。法律規范的邏輯結構中包括行為模式、條件假設和法律後果;這是法律的規范性最明顯的標志。法律的規范性決定了它的效率性。
二、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和認可
制定和認可是法律創制的主要方式。法律的國家性。法律的普遍性。
三、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
法律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法律的利導件。法律的利導性取決於: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是雙向的。
四、通過程序而強制予以實施
法律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的強制力以法定的強制措施和制裁措施為依據。法律的強制力具有潛在性和間接性。法的程序性。近現代法律只是對法的程序標准加以正當化,使法律實施的方式更科學、更理性。
法的本質特徵
一、如何認識法的本質
鑒別「本質」與「現象」;界定「內容」與「形式」;區分「實然」與「應然」。
二、法的意志性與規律性
法律是意志與規律的結合。但我們卻不能把法律與規律等同起來。
三、法的階級性與共同性
法律是階級統治和社會管理的手段。
四、法的利益性與正義性
從應然意義上講,法律是為實現社會正義而調整各種利益關系的工具。
基礎
法理的基礎是由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制度所決定的。在現代中國,凡是,違背法理基本核心原理的法律規定,都是錯誤的,都是必須糾正的。
這些錯誤,往往是在管理方法上的失誤,這些失誤的糾正,是無法被用來否定中國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所以,在法律專業,法理課與各政治理論課,為最重要的課程,可以塑造一個可應萬變的政法工作人員。
2. 法學基礎包括哪些內容法學綜合又包括哪些內容(法學考研方面的)
你是考法碩吧? 法學基礎:法理學,憲法學 法學綜合:民法學,刑法學,中國法制史
3. 法律碩士專業基礎考什麼
法碩初試共四門:政治、外語、專業基礎課(刑法、民法)、專業綜合課(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其中政治、外語是全國統考,專業基礎課和綜合課的命題從2004年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也是全國考生一樣的試卷。
專業基礎考的是民法學、刑法學;專業綜合考的是憲法、法學基礎理論、中國法制史。考生可以依照該專業的考試大綱了解有關內容,並進行各門科目的復習。
法律碩士考試注意事項
要注重做題,尤其是成套的題目。真題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必須將每一套真題都研究透徹,認真分析真題的出題思路和重復出題的考點,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要在做真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時間安排,以防在考場上出現時間不夠的狀況。
要著重於重點知識的背誦,法碩需要背的內容很多,而且考試題目偏向考察背誦的知識。因此這個階段很重要,直接影響到考試題目的得分,現在法碩出題已不單純的考重點難點,因此背誦要全書覆蓋式背誦,每背完一個章節或者科目,要自己動手寫一寫,以檢測自己是否真正的背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律碩士
4. 法學基礎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1、政治權利和自由: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參加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公民權利:公民權利是為公民所擁有、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權利,簡稱民權,例如投票權等,它是根據憲法、法律的規定公民享有參與公共社會生活的權利。現代民主國家公民權利分為四類:⑴法律權利,指基本人權,大多是自由權,和法律程序性權利。⑵政治權利,指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權利。⑶社會權利,指公民維持其社會存在的基本權利。⑷參與權利,公民參與市場和公共生活的基本權利。
2、行政主體:
行政主體是指享受國家行政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並能獨立承擔因此產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
3、國有獨資公司:
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4、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衛行為。它是對不法侵害者進行反擊,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侵害的行為,是刑法規定的保護行為人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法律制度。
5、法人:
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名詞解釋
1、特別行政區:
特別行政區是指根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域。
2、執行罰:
執行罰,是指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義務,由行政機關迫使義務人繳納強制金以促使其履行義務的強制行政制度。執行罰主要適用於當事人不履行不作為義務、不可由他人替代的義務,例如特定物的給付義務或者與人身有關的義務等。執行罰不同於行政處罰中的罰款。雖然它們都是使當事人向行政機關交納金錢,但是兩者的目的、功能和法律後果不同。行政罰款是對過去已經發生的行政違法行為的制裁和懲罰,執行罰是促使當事人履行應當履行尚未履行的行政法義務的手段。 執行罰是行政強制執行機關對拒不履行不作為義務或不可為他人代履行的作為義務的義務主體,科以新的金錢給付義務,以迫使其履行的強制執行。 執行罰是間接強制的一種。根據行政強制執行是否由強制執行機關直接實施可分為間接強制和直接強制。 稅務機關收繳滯納金是對納稅人的執行罰。
3、增值稅:
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但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准確計算的。因此,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4、犯罪構成:
是指依照我國刑法規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及其程度而為該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須的一切主客觀要件的有機統一。犯罪構成要件包括犯罪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客體。
5、法定繼承:是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繼承的一種繼承方式。
名詞解釋
1、行政確認: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通過確定、證明等方式決定管理相對人某種法律地位的行政行為。
2、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
「三同時」制度是指建設項目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
3、財產稅:
財產稅是以納稅人所有或屬其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收。它以財產為課稅對象,向財產的所有者徵收。財產包括一切積累的勞動產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自然資源(如土地、礦藏、森林等)和各種科學技術、發明創作的特許權等。國家可以選擇某些財產予以課稅。對各種財產課征的稅,按一般稅收分類方法,統稱為財產稅。財產稅屬於對社會財富的存量課稅。它通常不是課自當年創造的價值,而是課自往年度創造價值的各種積累形式。
4、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
其實這些在網路上都可以查得到的 我幫你匯總了下 你看下對你有沒有幫助
5. 法學基礎包括哪些內容
大學法律系的基礎課程包括
憲法學、法理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版法學權、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商法學、國際私法、合同法學、國際經濟法、國際稅法,中國法制史。經濟法。還有新的物權法。知識產權法。。
6. 法學基礎二要背法條嗎
法學基礎二要背法條。
從某種程度上說,法考的關鍵就是博聞強記,掌握法條。法考廣泛地採用案例的形式出題,其與真實案例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考試中的案例是事先根據某一或若干法條來設計的,是「因法設題」,命題者頭腦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內容和知識點,由此決定了所適用的法條,然後再去設計案情和題目。
因此,我們只要根據已知條件,「因題找法」,根據案例去推知它是依據哪些條款設計出來的,答案自然就明確了。因此,只有熟練掌握法條才能通關法考。
法學基礎階段復習注意事項
1、關於參考書:需要注意對於參考書問題,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下。參考資料不在多而在「精」,我們要把每本參考資料都摸索透徹,而且千萬要避免漏看參考書。如果拿錯了工具,再怎麼用力也不會達到想要的效果的。選擇對了參考資料是有助於我們考研成功的。
2、關於專業熱點問題:基礎階段專業課的復習,我們還應該注意本年度所涉及的專業熱點問題。關注當下的熱點,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是要比後期通過熱點盤點去解析更直觀、感觸更深的。要時刻關注專業相關的權威期刊、報道等,實時掌握專業熱點。
7. 法律的基本知識是什麼
法律的基本知識內容如下:
1.法的定義
法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權利好義務為調整機制,以人的行為及行為關系為調整對象,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和價值目標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2.法的特徵
(1)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2)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認可和解釋,並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3)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4)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3.法的本質
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法體現的是整個統治階級的意志,而不是統治階級中個別人或少數人的意志,同時也不是統治階級每個成員個人意志簡單的相加。
二、法的淵源
法的淵源,也被稱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權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現形式。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一般地方性法規、自治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
(一)法的淵源
1.憲法
作為法的形式,憲法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經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綜合性地規定國家、社會和公民生活的根本問題,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種法。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補充、廢止的。根據《立法法》第7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是國家行政機關體系中最高的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法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在不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和頒布的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5.自治法規
自治法規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大制定的與民族區域自治有關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6.規章
規章通常稱行政規章,是國家行政機關依照行政職權所制定、發布的針對某一類事件或某一類人的一般性規定,是抽象行政行為的一種。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 (二)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級
上述各種法的淵源都具有法的效力,但它們的效力等級又是有差別的。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2.中國立法指導思想
當代中國立法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立法觀。當代中國立法基本指導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我國現階段立法的指導思想,必須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而不能以別的思想為指導,不能離開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個根本任務。
3.中國立法的基本原則
立法的基本原則:(1)立法必須以憲法為依據;(2)立法必須從實際出發;(3)總結實踐經驗與科學預見相結合;(4)吸收、借鑒歷史和國外的經驗;(5)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為標准,立足全局,統籌兼顧;(6)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7)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與及時立、改、廢相結合。
4.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序
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審議、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和法律的公布等四個階段。
(1)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提出是指依法有專門許可權的國家機關和個人向立法機關提出創制、修改、補充或廢止某項法律的法律案。
(2)法律案的審議。法律案的審議是指立法機關對已列入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進行審查和討論。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經過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
(3)法律草案表決稿的表決。這是指立法機關對法律案經過審議後提出的表決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動。這是整個立法活動中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根據我國憲法和《立法法》的規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或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超過半數通過。
(4)法律的公布。這是立法機關將獲得通過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於眾(社會)的一個法定程序。
5.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也稱為部門法體系,是指一國的現行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劃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內部和諧一致、有機聯系的整體。它不包括國際法和已失效的國內法。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法:憲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訴訟法。 (二)法的實施
1.法的實施中的相關概念
法律實施包括執法、司法和守法。所謂執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貫徹和實現法律的活動。所謂司法,也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定職權好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
2.法律適用的要求和原則
法律適用的要求:(1)准確,指適用法律時,事實要調查清楚,證據要准確;(2)合法,指司法機關審理案件時要合乎國家法律的規定,依法辦案;(3)及時,指司法機關辦案時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還必須做到遵守時限。
法律適用的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實事求是,有錯必糾。 3.法律關系:
(1)法律關系是在法律規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
(2)法律關系的基本特徵。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的社會關系;法律關系是以現行法律存在為前提的社會關系。它不屬於物質關系,而是一種思想關系。
(3)法律關系的構成
法律關系的主體:公民(自然人);機構和組織(法人);國家。 法律關系的客體:物;行為結果;精神產品;人身。 法律關系的內容: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4.違法行為、法律責任與法律制裁
2.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3.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4.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優先適用效力,經濟特區法規的優先適用效力。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5.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許可權范圍內施行。
6.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新的規定優於舊的規定的原則: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是指法具體生效的范圍,及法在適用對象、時間和空間三方面的效力范圍。 1.法的對象效力
第一,中國公民、法人好其他組織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在國外仍受中國法的保護並履行中國法定義務,同時也遵守所在國的法。第二,我國法律對外國的適用包括兩種情況:(1)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除享有外交特權好豁免權或法有另外規定者外,一律適用我國法律;(2)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或中國公民、法人犯罪,按中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適用中國刑法規定,但按犯罪地的法不受處罰的除外。
2.法的空間效力
(1)有的法在全國范圍有效;(2)有的法在一定區域內有效;(3)有的法具有域外效力。
3.法的時間效力
是指法的效力的起止時限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法開始生效的時間:一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後經過一段時間生效。法終止生效的時間:一是以新法取代舊法,使舊法終止生效;二是有些法完成了歷史任務而自然失效;三是發布特別決議、命令宣布廢止某項法;四是法本身規定了終止生效的日期。
四、法的作用
法的作用泛指法對人們的行為及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發生的影響。
1.法的規范作用
作為國家制定的社會規范,法具有告示、指引、評價、預測、教育和強制等規范作用。
(1)告示作用:法律代表國家關於人們應當如何行為的意見和態度。
(2)指引作用:法是通過人們在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以及違反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的責任來調整人們的行為的。
(3)評價作用: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好尺度,具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4)預測作用:根據法律規定,人們可以預先知曉或估計到人們相互間將如何行為。
(5)教育作用
(6)強製作用:在於制裁違法行為。
2.法的社會作用:
(1)維護統治階級的階級統治。 (2)執行社會公共事務。 五、法的運行過程 (一)立法
1.立法的概念
立法是指由特定主體,依據一定職權好程序,運用一定技術,制定、認可和變動法這種特定社會規范的活動。
(1)違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規定並具有社會危害性的有過錯的行為。 構成:違法主體,違法客體,違法的主觀要件,違法的客觀要件。 違法的分類:刑事違法,民事違法,行政違法,違憲行為。
(2)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所產生的由相關主體所應承擔的具有法定強制性的不利後果與政治責任、道義責任等其他社會責任相比,法律責任有如下特點:第一,法律責任是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法律上的義務包括法定義務、約定義務以及正確行使權力、權利的義務;第二,法律責任具有國家強制性。該責任或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以直接強制手段實施;或由當事人協商主動承擔,但以國家強制力作為潛在的保證。
(3)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由專門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應負的法律責任而採取的強制性懲罰措施。法律制裁主要有以下幾種: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違憲制裁。
5.法律實施的監督
(1)法律監督及其構成
法律監督,是指由所有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所進行的監察和督導。法律監督的基本構成要素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法律監督的主體、法律監督的客體和法律監督的內容。法律監督的主體主要可以概括為三類: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法律監督的客體是立法、司法和執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的公務活動。通過法律監督促使被監督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正確行使權力。
(2)國家機關的監督
國家機關的監督,是國家機關為保障法律的切實實施所進行的監督。具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和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在我國就是指人民代表大會所進行的監督。
行政機關的監督,又稱行政監督,是指國家行政系統內部、上下級之間存在的法律監督,以及行政系統內部設立的專門機關的法律監督。
司法機關的監督,是我國監督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體包括檢察機關的監督和審判機關的監督兩種。
(3)社會的監督
指各政黨、各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對各種法律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六、法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
(一)法與經濟基礎的關系
1、法與經濟的聯系是最根本的聯系。
2、經濟基礎決定法的性質,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決定著法的發展變化;法又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3、生產力發展的水平直接影響法的發展水平。
4、法在市場經濟宏觀調控中的作用:引導作用;促進作用;保障作用;制約作用。
5、法在規范微觀經濟行為中的作用:確認經濟活動主體的法律地位;調整經濟活動中各種關系;解決經濟活動中的各種糾紛;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二)法與政治、政策
1、法受政治的制約。體現在:政治關系的發展變化是影響法的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政治體制的改革也制約法的內容及其發展的變化;政治活動的內容更制約法的內容及其變化。法又服務於政治。
2、法與政策的關系:黨的政策是法律的依據和指導,法律是政策的規范化、法律化,是實現黨的政策的重要工具。
8. 法學基礎內容
法學基礎:法理學,憲法學。
法理學又稱法學的哲學,一切專業的內、非專業的人士學習法容律,第一門必修課就是學習「法理學」。
作為剛接觸法律的人,剛看「法理學」只看「法律的基本問題」就可以了,包括以下內容:
「法的性質」、「法的作用」、「法的特徵」、「法的淵源」、「法律結構」、「法律分類」、「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法律責任」、「法系」
憲法又是國家根本大法,一切法律制定依據。你只有弄明白以上概念,才可以很好地學習其他部門法(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這些是絕對的基礎。不然,您很難學明白。
所以,法理學,憲法學是法律基礎。
請參考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出版韓競主編的《法學基礎知識》,出版時間為2006年6月版。
第一章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徵和歷史
發展
第二節我國社會主乂法的本質、作用和
發展
第三節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創制
第四節社會主義法的實施
第五節法律關系
第二章憲法
第一節憲法概述
第二節我國的基本制度
第三節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四節我國的國家機構
第五節國家標志
……(以下省略)。以上供參考。
9. 法學基礎知識的介紹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法學基礎知識》作為介紹基礎法學知識的教材,以較為淺顯的語言,從最接近公民生活的視角出發,介紹了法的一般原理,並在此基礎上涉獵了憲法、行政法、民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刑法、環境和自然資源法、訴訟法、國際法等基礎法律部門知識。《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法學基礎知識》內容緊密聯系法條,並輔以針對性極強的案例,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實用性。
10. 法律專業基礎課內容
法律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以及涉外、涉僑等部門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介紹
《法理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經濟法概論》、《婚姻法、《國際法》、《法學基礎》、《行政法》、《邏輯學》、《律師實務》、《《外國語》、《勞動法》、《婚姻家庭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公司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法律文書寫作、(《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票據法》、《保險法》、《稅法》、《金融》、《公證與律師制度》、《房地產法》
法律從業資格證分類
法律從業資格證A類:適用於報名學歷為大學本科以上,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A類資格證書全國通用。
法律從業資格證B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且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國家司法考試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主要是依據《法官法》、《檢察官法》和《律師法》有關適用本科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區,可以將任職、執業學歷放寬為法律專業專科學歷的規定而採取的措施。因此,符合放寬報名學歷條件、考試合格的人員,按照法律這一特別規定的精神,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或執業,以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這也是立法允許在這些地區放寬報名學歷條件的初衷。至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人員獲得法律職業資格後,又取得本科以上學歷的,其任職和執業選擇,應由所在的法院、檢察院系統和律師管理部門規定並掌握。
法律從業資格證C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考試成績為320-359分的應試人員,以及在民族地區,確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訴訟而得到照顧的以民族語言文字應試的人員。此類人員包括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和大學本科以上兩種情況。之所以對這些地區的應試人員實行合格分數線放寬,其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證該地區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和補充,因此,取得此類證書的人員應當在放寬地區任職和執業。
本專業畢業生以理論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而著稱。要求學生具有堅實的法學理論基礎,系統地掌握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國際法、資源與環境法等領域的法學知識和法律規定,了解國內外法學理論發展及國內立法信息,並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閱讀專業外文書刊。在能力方面,學生應能較熟練地應用有關法律知識和法律規定辦理各類法律事務,解決各類法律糾紛,並具有從事法學實務及法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