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法治思維
❶ 如何培養和提升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
(一)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維定勢。
1、領導幹部充分認識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理解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法治思維與權力行使、依法行政與依法治權的關系,不斷增強法治建設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
2、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理念。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公平正義,以人為本、以法為尊、保護人權、依法治權等法治理念,不斷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價值,使領導幹部能自覺用法治理念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自覺而堅定地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3、領導幹部要形成運用法治的思維定勢。法治思維定勢,就是思維主體在運用法治思維時的一種心理定勢和法律價值趨向。領導幹部遇到問題和矛盾時,選擇運用法治思維,還是行政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解決問題,就是一個思維定勢的問題。領導幹部形成運用法治思維的定勢,就是讓選擇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和思維選擇,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良好習慣。
(二)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教育,充實幹部隊伍法治思維知識儲備。
1、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內容上,要注重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關鍵在於法律素養的提高和法律知識的儲備。從現實情況看,苛求領導幹部像法律工作者一樣,系統掌握法律體系,熟練使用法律條款,准確把握法律關系,是難以實現的。首先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憲法性法律,理解國家制度的基本內容、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和國家權力運行的規則,特別要重視對法律基本原則的學習。其次要熟練掌握業務工作中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規、各種法律關系及法律程序,成為熟悉業務工作的行家裡手,再次要加強法律基礎理論、法律邏輯、反腐倡廉、平安中國、綜治維穩等社會法治知識的學習和更新。
2、在在領導幹部法律學習方式上,要注重加強多元化和有效性。不斷創新法治教育培訓方法,完善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學法用法長效機制。要通過初任培訓、中心組學習、法治講座、專題交流、學習考試等多種形式,使法律知識、法治意識、法治精神融入身心,內化為領導幹部的自覺意識和精神修養,外化為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領導幹部要不斷提升法律思維運用能力,豐富法治思維實踐途徑。
養成法治思維不是簡單的學習法律知識,而是要注重優化領導幹部知識結構的同時,提高其依法思考、依法決策、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一是領導幹部在法治實踐中,要善於發揮法治的引導、規范、保障、懲戒作用,切實做到依法化解社會矛盾、依法預防打擊犯罪、依法規范社會秩序、依法維護社會穩定、依法發展市場經濟。二是要運用法治思維引導人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鼓勵人民群眾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實現定分止爭,維護法治機制、法治權威,努力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把握多種法治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和價值判斷,依法決策正確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問題得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解決,實現決策科學化。
三、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治國理政 ,營造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的良好社會環境和法治環境。
(一)加強依法執政、依法行政體系建設。
1、要進一步完善和推進各項立法工作的科學化。按照注重頂層設計,明確權力界限,規范權力內容,防止權力濫用的原則,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中做到法治先行,在法治框架內推進科學立法工作。
2、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強化權力運行規則法治化建設,「將權力關進法治的籠子」,要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程序立法,特別是規范領導幹部決策權、執行權方面的法律和程序,推進對行政權、司法權運行機制的監督制約。
3、加強市場經濟法治建設。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現代市場經濟從建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就是法治不斷推進的過程。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法律的調節功能,克服市場經濟自發性、盲目性、無序性缺陷,規范市場經濟有序進行,使市場經濟由政府主導型向法治主導型轉變。
(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一要把法治理念轉化為制度體制機制,加強制度機制整體設計和頂層設計,加快法治政府進程。二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健全程序規則,保證行政機關按照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三要制定和完善保障法律執行、運作、實施的各項具體制度,保障執法公平、公正、公開。四要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如根據物權法規定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保障不動產交易安全,為預防和懲治腐敗夯實基礎,又如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制度,從基礎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四是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建立決策風險評估和依法糾錯制度。
(三)加強幹部隊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教育。一要堅持法治政績導向,把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納入對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內容,建立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並以此作為選拔、獎懲、晉升、晉級的重要依據。二要通過鼓勵、獎勵、晉職、晉級等激勵機制,引導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重視提拔使用法治思維意識強、善於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維護穩定、推動發展的優秀幹部。三要有計劃的培養、選拔、任用一批具有法律專業背景的領導幹部,形成黨委政府選人用人的正向激勵引導機制。四要建立適應科學發展觀和法治內在要求的幹部法治績效綜合評價體系,引導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
(四)加強黨和社會的監督機制建設。一要在治國理政的體系內,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加強行政、司法監督體系和監督制度建設。二要健全完善質詢、問責、離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黨政紀處理等制度,保障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有力有效監督。三要加強人大權力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促進其監督行為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四要深化政務公開,建立健全各項陽光監督制度,不斷拓寬社會監督渠道,讓人民群眾監督權力。五要按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要追究的要求,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❷ 領導幹部需要什麼樣的法治思維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包括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在內的所有領導幹部自覺樹立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那麼,領導幹部需要什麼樣的法治思維?
規則至上:一切從講規矩、講規則開始
普遍的法治思維,一切從講規矩、講規則開始。在任何工作中,制定規則很重要,制定「良法」(合理的規則)更重要。在有規則之後,尊重規則成為第一要務。規則至上思維,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規則為依據,運用法律規則中的法律術語進行觀察、思考和判斷。
比如,某派出所接到電話舉報,稱其轄區內一居民正在家裡播放黃色錄像,遂派4名民警未帶任何文書在該居民房屋外通過門窗向內窺視,之後又強行進入居民家中搜查。此時,一個有法治思維的民警就應該考慮:我已經具備為此事出警的法律依據了嗎?事實上,相關法律只規定不得「組織播放淫穢音像」,而沒有規定不得在家裡播放淫穢音像。因此,民警不能以此為由搜查該公民住宅,更不能因此懲罰觀看淫穢音像的公民。
當然,規則與規則之間是有效力高低或優先秩序的。比如,當法律與憲法相矛盾時,以憲法為准;當行政法規與法律相沖突時,以法律為准。當同等級別的老法規則與新法規則相沖突時,應當堅持「後法優於前法」原則。當同一效力級別的特別法規則與一般法規則相沖突時,堅持「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
權利本位:公民權利是權力的邊界
任何案件到法官律師手裡,都必須首先考慮權利及其根據。黨政官員在處理涉及公民或法人利益的事務時,也要從他們的權利角度考慮。因為,公民權利是權力的邊界。
比如,前述派出所民警查處黃色錄像,窺視和強行搜查民宅。面對類似事件,從法治思維的要求來講,執法者應當考慮:公民有沒有在家做某事的權利或自由?強行進入公民家中搜查某物品,是否會牽涉或影響到公民的某種權利?如果有法治思維,就會比較謹慎地處置類似的事件,也就會用法治方式來管理社會。實際上,該四名民警的搜查行為已經涉及公民的住宅權。如果執法者多從公民權利角度考慮,就可止步於侵權發生之前。
在市場領域,法治也同樣要求法律把禁止公民、法人做的事項列出來。這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法律實踐中叫「負面清單」。沒有被列入「負面清單」的事項,公民和法人都可以做。這就是所謂「法無禁止即自由」,體現的正是法治思維中的權利本位思維。
控制權力:權力不受限就沒有安全感
任何不受約束的權力都會膨脹甚至腐敗。因此,法治要求權力受到控制,這也就是所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公權力總是有各種正當的理由和目的,來觸碰公民權利。比如民警搜查黃碟案中,可以看到警察會因治安的理由而觸碰到公民權利,並且很有可能侵犯到公民自由或權利。治安的理由是正當的,但是你不能認為自己的理由是正當的,就可以亂來。從社會整體而言,權力不受限制的後果就是:任何人都沒有安全感。
如果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只「制度籠子」該有哪些柱子呢?一是權利,比如公民和法人,可對政府提出復議申請,也可起訴。二是法定許可權,即法無規定無權力。有些重要事項由法律保留,只能通過人大制定法律,政府不得自行規定;在法律上,把政府權力列明清單,沒有列入「權力清單」的,就不是你的權力。三是正當程序,通過程序來控制權力。如果程序有瑕疵,就會帶來行政行為無效的後果。四是監督,通過本系統之外的力量,如人大和法院對政府的監督與審查。五是裁量基準。就是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設置基準,按這個既定的基準來權衡裁量。
程序優先:正當程序是正義女神的蒙眼布
法治思維要求重視程序,充分發揮程序的作用。遇到有爭議或糾紛的問題,即使是非對錯很清晰,也要善於考慮程序上的處理方式,讓爭議各方平等地發表意見。如果法律程序不到位,決定可能無效甚至違法。比如,行政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這里的「告知」就是一個程序。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這個「聽證」是作出處罰前的必經程序。執法者要有這個程序優先的意識。
一些西方國家的司法用正義女神作為圖騰。這是一位被一塊布蒙住雙眼的女神。根據我的考證,這塊蒙眼布就是正當程序。正當程序有兩個功能。一是有意識地阻隔對法外因素的過多考慮。二是有意識地阻隔對結果過早的把握。因此,這也構成了正當程序的優勢和特殊功能:把爭端各方統一到程序中來。我們的世界已變得越來越錯綜復雜,價值體系五花八門,常常很難就某一點達成一致,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也是因人而異的。因此,程序是沖突各方最容易達成一致的地方,也是糾紛各方唯一能達成一致的地方。
程序優先思維還意味著,我們對司法權的尊重和對司法程序的尊重。法治思維要求大家不要干預司法活動,應當讓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地行使判斷權。這也是各級黨政幹部有無法治思維的重要標尺。程序也是一種良好的工作方式。無論是解決糾紛,還是作出決策,都離不開程序。要相信,一切難題總可以在正當程序中突破。
技術理性:不受大眾化情感因素的左右
在法治社會,法律職業思維與大眾生活思維形成鮮明對照。技術理性和專業邏輯是法治所要求的。它是經法律專業訓練的結果,主要表現在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思維。在法治要求之下,它也擴大到了代表政府執法的公務員甚至更廣泛的范圍。
自古以來,處理法與情的關系是衡量法治思維的重要標准。原則上講,法治思維重視邏輯但並不排斥「情理」,而是在法律邏輯的前提下關注情理。大眾思維多屬道德思維,是一種以善惡評價為中心的思維活動;而法律思維是以事實與規則認定為中心的思維活動。因此,法律思維首先是服從規則及其邏輯,而不受大眾化情感因素的左右。具體到公權力主體,就是應當在注重縝密的法律邏輯的前提下,再考慮「情」的因素。
技術理性思維還表現在對待事實和證據的態度上。執法、司法過程中的所謂「以事實為根據」,其實是指「以證據為根據」。如果證據是非法取得的或者證據滅失了,那隻能放棄對事實的認定。
❸ 領導幹部為什麼要培養法治思維
領導幹部的法治能力,就是領導幹部運用法治理論、法治方針、政策策略動員和組織人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科學發展、保障人民權益、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增進人民福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本領。強化法治思維、提升領導幹部法治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對於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法治中國建設的優秀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自覺擔當治國理政、治黨治軍、內政外交的歷史重任,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重大。
作為承擔治國理政大任的各級領導幹部,無論是為國家地方立規畫圓、頒布規章、發布政令,還是制定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規劃、出台政策措施、實施社會治理行動方案,都要樹立善治思維,既為治國理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治黨治軍、內政外交提供良法治理體系,又要善於運用行業規章、企業章程、鄉規民約、家訓家教等社會「軟法」動員社會力量、疏導社會心理、調節社會關系、化解社會沖突、處理社會矛盾、保障人民權益、增進社會和諧。
法治方式則是指社會主體以法治思維為先導,以法律規定為依據,遵循和運用法律程序處理和解決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社會事務以及社會組織內部事務、公民個人事務的方式方法。它要求社會主體處理既定事務的目的具有合理性、合規性與合法性;適用的法律法規章程公約具有合憲性、權威性、准確性和效力性;運用的規則程序具有規范性、協調性和可救濟性;效果評價具有預期性、可測度性和引領性。
❹ 領導幹部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關鍵是要做到哪些方面
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重點是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1、重視法治思維養成,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社會比較缺乏法治傳統,一些領導幹部不習慣、不善於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推動工作、解決問題。因此,必須重視法治思維的養成,教育引導黨員幹部著力提高法治素養。一要牢固樹立法治信念。黨員幹部要從關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法治的認識,懷有對法治發自內心的認同和尊崇。要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法律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實現。
2、要加強法治學習培訓。
在法治已確定為黨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的今天,如果領導幹部不學法、不懂法,有的連基本法律常識都不知道,怎麼能當好領導?怎麼能保證不出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不僅要學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法律知識,而且要學法的原則、原理,學法的價值、精神。通過學習,知道法律授予了什麼權力,這些權力的邊界在哪裡,權力行使的原則、程序是什麼,不依法行使權力需要承擔什麼責任等,提高依照法定許可權、程序行使權力的素養。各級黨組織及其組織部門要加強法治教育培訓,把憲法法律列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各級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幫助廣大幹部切實提高法治思維水平和能力。同時,要堅持把法治教育與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
3、要高度重視法治實踐。
法治思維的養成特別是法治能力的提高,關鍵靠實踐。各級領導幹部在領導和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一定要撲下身子、躬身實踐,凡是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第一原則就是按法律辦事,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律規定;沒有法律規定的,遵循法治原則、法治原理。同時,要深入法治工作第一線,注意剖釋個案,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從而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❺ 領導幹部公職人員怎麼培養學習法治思維呢最好列出來,不要復制粘貼的!謝謝
(一) 加強復領導幹部對憲法和製法律的學習
第一,加強對憲法的學習。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
第二,改革學習方式,加大學習力度,提高學習效果。
第三,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德國法學家伯爾曼說:「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
(二) 營造良好的體制內法治環境
第一,加強內部行政程序建設。
第二,杜絕體制內腐敗。改革開放以來,體制內腐敗問題嚴重,領導幹部道德楷模形象一再破滅,行政司法機關公信力急劇下滑,社會矛盾不斷激發,不穩定因素隨之增加。
第三,完善公務員救濟制度。
(三) 營造良好的體制外法治環境
第一,培養公民法治思維。
第二,保障體制外監督實效。
這些是我簡單摘抄的希望可以對你有也可以到 法宣在線 學習法治思維
❻ 談談如何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
十八大報告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強調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法治思維不同於行政命令思維、經濟思維、人情關系思維等,它一般是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法律規范、法律原則、法律精神和法律邏輯對所遇到或所要處理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進而形成結論、決定的思想認識活動與過程。其目的在於使其行為、決策更具合法性,問題的解決更趨於公平、公正。如何提高領導幹部從「一般思維」方式向「法治思維」轉變,在這里談一談粗淺的建議,以供商榷。
法律學習常態化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各級領導幹部的領導管理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領導幹部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法律素養,增強了法治意識,才能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依法管理經濟、依法管理社會事務的水平,從而適應新時期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而要培育和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能力,只有不斷的進行法律學習,並使之常態化。
「四學法並舉」是實現學法常態化,培養各級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重要基礎。1、中心組集體學法,是各級領導幹部學法經常化的保證,學法的時間每月應不少於一個法律學習日,學法內容安排上可以既豐富又靈活。2、高水平的法制講座,是提高法律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提升學法效率、提升思想認識上效果很好。3、法律知識輪訓,是系統學習法律的有效方式,可以規定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每年接受法律知識培訓的時間和內容,在教學力量和教學投入上予以保障。4、個人自學,也是重要的學法方式,領導幹部在時間、內容上都能自己靈活安排,可要求適當摘錄學法筆記、提高學習效率。
領導幹部學法的內容要有針對性,應重點包括民主法制理論、依法治國理論、憲法和法學基礎理論、基本法律等,其中履行職務常用的專業法律知識又是重中之重,學習內容可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和不同崗位的要求確定。要將學習基礎法律知識和專業法律法規相結合,在本職崗位所必備的法律知識上下功夫,才能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水平。
依法治理制度規范化
對領導幹部而言,學法的目的在於用法,用法反之又能促進學法,法治思維並不是理論上的學法,而是學法與用法的統一。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嚴格執行用法制度,通過落實責任、用制度去強化各級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
「三制度強化」是提升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的主要手段:
1、法律顧問制度。是領導幹部依法行政、依法執政的基礎,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是促進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保證;是規范政府行為,有效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健全防範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機制的重要途徑。領導幹部在決策和管理實際工作中通過與法律專家的溝通,聽取專家意見,法律意識得到培養和提高,這是培育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好途徑、好方式。
2、責任追究制度。是落實領導幹部獎懲措施,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思維的重要手段。當法治思維能力成為領導幹部判斷是非、行使權力、實施管理的重要價值標准和行為規范時,其學習法律,依法行政的觀念便將不斷得以強化。
3、風險評估制度。是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的又一重要舉措,是實施領導幹部風險管理監督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建立風險評估制度,可以防範領導幹部因失職或管理能力缺陷給社會經濟事業發展造成損失,防範領導幹部因瀆職甚至腐敗等形成的社會不安定。
制度是一種外部環境,但通過制度的強化,影響了領導幹部依法行政、依法執政行為這個內部因素。制度的健全,對領導幹部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進行了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只有提高法治思維,才能充分運用法制軌道上的權力,為一方發展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學法用法機制保障化
法治,追根溯源是追求公平、公正、公開。「法治思維」首先是一種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是建立在法治理念基礎上的,一個平時沒有法治理念的公職人員、領導幹部,遇到問題不可能突然形成法治思維。因此,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的提升,除了法律知識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完善各類制度,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以機制保障領導干法學法用法尊法守法。
「三機制落實」是保障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提升的有效舉措:
1、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是掌握各級領導幹部平時學法、依法辦事的情況的重要手段。只有將「法治方式」引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和選拔任用標准之中,並且占很大的分量,才能讓法治思維成為領導幹部主動自覺的慣性思維方式。
2、提升激勵機制。是組織人事部門對領導幹部的學法、用法、依法行政成效的激勵。也是領導幹部任用、晉升的評判依據。
3、述法機制。是領導幹部勤政廉政的綜合自評,既能反應領導幹部自身學法情況,又能反應實踐中用法實績。俗話說「自己有一桶水方能授人一碗水」, 領導幹部帶著壓力和目標學法,自然了解得更多、思考得更深,並得到更多的鍛煉。
提升領導幹部法治思維能力、引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勢必成為今後一個時期領導幹部的一個重要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應該以學為基礎,以用為手段,用制度、機制來保障,不斷改善法治環境,形成法治環境與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運用的良性循環。
本文轉載自中國普法創新網 責任編輯:鍾瑜
❼ 什麼是法治思維,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法治思維是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的准繩,包括:
1、法治思維是規則思維。法律實際上是一種規則。法律規則具有明確性、穩定性和可預測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准繩。有了這種法律思維,人們對於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就有了穩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范。規則思維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並貫徹它、遵守它。
2、法治思維是平等思維。法律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是平等,即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平等思維要求每一個人都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於法律的監督和制約之下。法律的制定需要貫徹平等原則,不允許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將自己的特權法制化;法律的實施更要落實平等原則,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權。
3、法治思維是權力受制約思維。權力受制約思維要求制定科學的制度機制,使權力得到制約,使權力行使具有明確邊界。依據法治思維,權力體制與機制必須保證權力在相互制約的前提下相互配合。
4、法治思維是程序思維。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證。程序思維要求分析問題特別是處理問題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須遵循規律,為公權力的行使設立科學、合理的程序,並確立違反程序的制裁性後果,從而防止破壞法定程序的行為。
(7)領導幹部法治思維擴展閱讀:
法治思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各種利益分歧、矛盾沖突相互交織,只有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種張力、化解各種沖突,為社會和諧穩定奠定根基。當前各級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治國能力強弱,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治思維
❽ 如何提升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1)深刻理解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科學內涵。法治思維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運用法律精神、法律原則、法律邏輯和法律規范分析問題、進行決策的思維過程。法治方式則是指在法治思維的指導下,運用法治手段、法治方法、法治程序和法治規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執行法律規范、依法強化法治監督的實踐過程。法治思維是一種價值觀,強調思想的轉變,突出黨對法治的理念和態度,從思想層面上提出的明確要求。而法治方式這一方法論是法治思維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是一種行為准則,從執行層面提出的明確要求。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思想和行為兩個方面,為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指明了具體的路徑,深化了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
(2)充分認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重大意義。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的確立,使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都已納入法治化的軌道,而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則成為貫徹落實法治原則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法治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維護社會穩定。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新時期,特別是最近幾年來,隨著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思想觀念也發生很大變化,各類糾紛和矛盾頻發,重大事件或惡性事件不斷,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重視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必然要求領導幹部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矛盾的化解,保障社會的和諧。三是加強領導幹部自身建設的必然選擇。法治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權力與權利的沖突,所以法治的精髓就在於限制權力、保護權利。強調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有利於改變一些領導幹部頭腦中長期存在的重權力、輕權利,重治民、輕治官,重管理、輕服務的傳統觀念;改變根深蒂固的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思想;克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等背離法治精神和原則的不良行為,服務群眾,促進發展。
(3)注重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基本途徑。首先,提升領導幹部的法治信仰。一方面要提高領導幹部的法律信仰,這是提高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前提條件和決定性因素,堅持憲法至上,帶頭樹立忠於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自覺意識,言必合法、行必守法,使法律成為思想和行為的第一準則,影響和帶動全社會法治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另一方面養成辦事依、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習慣,使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成為領導幹部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和職業情操。其次,學習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包括通用的法律知識、相關的行政法律法規、與行使職權相關的業務法律法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再次,重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踐。處理解決多種問題要符合法的原則、法的精神、法的價值,合理考量法治思維與戰略思維、全局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等相關因素,綜合考慮法治方式與經濟方式、道德方式、行政方式之間輕重緩急,做到合法合規、合情合理,提升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4)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於改革發展的全過程,體現在各個方面。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不斷通過改革來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而不能倒過來,以不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抵制改革;同時,通過法律來引導改革,為改革提供保障,不能為了一時一事的處理來損害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尤其不能妨礙改革的正常進行。要正確處理發展與法治的關系。法治應與「五位一體」的總布局一體謀劃,在保障公民權利的基礎上提高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嚴格依法按政策辦事。對法律政策明確的問題要依法按政策抓緊解決;對一些解決不了的,做好說服教育工作,並積極創造條件,加以解決;對提出不合法、不合理訴求的要積極引導。不能突破憲法、法律、法規的底線,不能突破政策的底線,特別是不能引發新的攀比、新的矛盾和新的問題。要正確處理好封堵與疏導的關系。擺脫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的思維定勢,構建順暢的社會溝通機制,把群眾的利益訴求、矛盾糾紛納入到法治軌道,為改革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❾ 領導幹部必須具備哪些法治思維
一、規則性思維
法治是法律之治、規則之治,因此領導幹部應當樹立規則性思維。
(一)先立規矩後辦事
法是效力最高的規矩,規則性思維首先要求有法可依,即「先立法,後行為」,依照普遍性的法律治理國家、推進改革。有法可依的基本要求有:一是法律體系的主體應當是最高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不能由行政法規等長期「代行」法律職能。《立法法》規定的只能由法律規范的財產徵收、財政、稅收等基本事項必須通過人大立法規范,即使由於立法條件不成熟暫時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也應當盡早納入法律范疇。二是法律沒有規范或者規定不明的事項,盡可能通過行政法規或地方性法規予以規范,盡量減少使用層次低的規章,增強法律的剛性和約束力。三是處理好法律和政策的關系,盡可能運用法律手段,而不是用政策去規範本屬法律調整的事項,「政策定調—試點探索—總結推廣—法律固定」的改革模式需要改變。
其次,規則性思維要求凡事要有規矩,「先立規矩後辦事」。強調有法可依,並不是說法治社會的規則只有法律。在沒有法律規定或者法律規定不明確時,也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事、管人,不能依批示、指示辦事,不能動輒特事特辦。
(二)立好規矩再辦事
治國理政,光有規矩是不夠的。規則性思維不僅要求有法可依、先立規矩,更強調法律可依、規則可遵循,也就是說法律和規則要求人們做的必須是其能夠做的,必須讓人們對法律和規則先心「服」後行「從」。而要達此目的,法律和規則就應當滿足好規則的基本品質。好法律的基本品質要求是公開、明確、穩定、可預期、無內在矛盾、可遵循、具有同一性,這些法律的品質性要求也基本適用於非法律的規則。
1.公開。法律應在其影響的范圍內通過各種形式公布,從而對於受其影響之人來說,法律是可得的、易得的。公開是法律和內部規定、潛規則等的重要區別,可使法律融入人們的知識體系,進而可能有更多的人認同法律。2.明確。法治是規則之治而不是原則之治,抽象、原則、概括是立法之大忌,應當盡可能避免。只有明確,方可給立法、執法、守法以明確指引,既便於法律的貫徹執行,同時也可有效約束立法、執法行為。3.穩定。法律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惟有穩定,法律方可約束公權,保證法律不因領導人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意志的改變而改變,有利於人們產生穩定的預期,樹立法律的權威。4.可預期。可預期是法律發揮指引、規范功能的重要基礎,惟有可預期,方能使人們有信心、有恆心,進而大膽交易、促進市場繁榮。5.無內在矛盾。協調統一的法律體系,可給人們以明確指引、清晰預期,從而降低執法成本,減少執法偏差。6.可遵循。民主、科學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和法律的可遵循度,是降低守法成本,增強守法意願的關鍵。7.具有同一性。同一性,是指應該在公開、穩定、明確而又一般的規則的指導下制定特定的法律命令或行政指令。惟有具有同一性,方可避免「自己立法、自己解釋、自己執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以及濫用自由裁量權,從而最大限度實現法律的目的,畢竟絕大多數法律要通過政府來實施。[1]
二、合法性思維
法治意味著法律至上,憲法至上,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接受、服從法律的統治。因此,領導幹部應當具備合法性思維,無論是立法、還是執行,都應當事先問一下是否合法。
(一)合乎法律文本的具體規定
法律的制定要遵守《立法法》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同時,不同的法律,效力等級也不同,在立法、執法、司法、法律解釋以及規范性文件制定過程中,當法律文本規定不一致時,應根據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確定應當依據或適用的法律,也就是說都要找准、用准法律依據,既要杜絕「黑頭的(法規)不如紅頭的(文件)、紅頭的不如白頭的(領導批示)」現象,也要避免根據個人喜好或利益選擇性適用法律,自覺維護法律的統一與尊嚴。
(二)合乎立法目的、法律原則和法治精神
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和社會實踐的復雜多變,使得法律涵蓋不全或者出現一些概括、模糊規定不可避免。因此,當某一領域沒有法律具體規定時,應根據法律的原則、法治的精神去填補法律漏洞、適用法律,而不能為所欲為胡亂作為。同時,領導幹部在面對法律規定不明確時,也要根據立法目的、法律原則、法治精神解釋、適用法律,恣意解釋、適用法律,「打擦邊球」,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等心態都應當盡力克服和避免。
(三)正確對待「惡法」或者「壞法」
與自然法則、普遍道德、天理人性相背離的惡法是不是法?應不應當得到尊重和執行?更進一步的問題是,領導幹部能不能以法律法規與行業、當地實際不符而作出不同規定或拒絕執行?與明目張膽違法違規不同,以法為「惡法」、不符合實際為由拒不遵守、執行的現象,在我國的實踐中不僅比較常見,而且更容易為人們寬宥,因而值得深入探討。
從歷史來看,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以死捍衛了惡法的尊嚴,二戰結束後的紐倫堡大審判則宣告與人類基本道德和人性完全相悖的法西斯惡法非法,二者只不過分別是幾千年「惡法亦法」和「惡法非法」之爭的典型例子而已。「惡法亦法」所體現的是形式主義法治思維,強調規則的形式價值和普遍平等;「惡法非法」所體現的是實質主義法治思維,更多地強調規則內容和個案公正。
對領導幹部來說,「惡法非法」的實質主義法治思維與中國傳統的德治、人治思維更為接近,有時會更有利於眼前問題的解決,因此也更具誘惑力。但這種「惡法非法」的實質主義思維傾向恰恰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首先,在現代法治發展演變過程中,形式主義始終是現代法治的核心理念,也是現代法律制度設計和安排的理論基石。[2]哈耶克認為:「甚至可以說,要使法治生效,應當有一個常常毫無例外地適用的規則,這一點比這個規則的內容為何更為重要。……重要的是,規則使我們能夠正確地預測別人的行動,而這就需要它應當適用一切情況——即使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我們覺得它是沒有道理時。」[3]
其次,「惡法亦法」是法治在中國生根發芽的必經階段。我國從來沒有經歷過法律至上、規則至上這樣一個形式法治的階段,我們的國民規則意識非常欠缺,守法還沒有成為慣行,法律還沒有被信仰。實踐中,法律不科學、不合理已經成為一些組織、公民甚至領導幹部不遵守、不執行法律的慣常借口。在這種情況下,強調「惡法非法」的實質主義思維,無疑是賦予了執法者、司法者更少限制的自由裁量權,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這樣做的結果無非是另類的人治。因此,只有強調「惡法亦法」,權大於法、情重於法的頑固結構才有可能被觸動,法律至上、規則至上才會成為國民的共識。因此,在當今中國,即使「惡法」、「壞法」,也必須給予足夠的尊重,在沒有依法修改或廢除之前,不能允許任意突破。因為,一旦允許隨意突破一條「惡法」,在潘多拉盒子打開以後,就意味著成千上萬條的「良法」將可能因此而受牽連,從而危及法律的權威和生命。對於一個法治社會而言,個案正義的失衡總是在所難免,法律的偶爾失當和沉默只能說是一種無奈,是人們選擇法治這種社會生活方式必須付出的代價。領導幹部應當力戒因看到法治的這種必要代價而喪失自己對於法治的信心,更不能以此為借口攻擊和否定法治。[4]在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不能制定與上位法不一致的下位法,不能直接突破法律或者乾脆否定法律,也不能繞開具體規定直接適用法律原則,或者以法律原則否定具體規定。在執法實踐中,不能以公平執法替代嚴格執法,因為公平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而對於嚴格依法辦事確實可能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或者嚴重社會後果的,也應由有權機關通過法律解釋等途徑予以妥當處理。
三、程序性思維
公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因此,領導幹部應當樹立程序性思維。
(一)公權力的取得和行使需要程序
公權力需要程序。「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司法要遵守程序法,這已眾所周知。立法也要遵守程序,《立法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了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的制定程序。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分、行政處罰,進行徵收徵用等,也須遵守一定的公開、公正、民主程序,以保障人民權利,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政府的信賴。
程序重於實體。實體相對於程序而言更具目的性,但法治強調程序正義甚於實體正義,因為法治的根本任務在於規范約束公權力,不藉助於正當程序,公權力將很難被「關進籠子里」,實質正義也無從得以實現。
(二)程序不應等於「形式、過場」,程序要正當
近年來,在幹部提拔、公務員招錄等方面不斷有負面新聞報道,有關部門和領導的表態往往是「程序上沒有問題」。對此種現象,有人認為「如果程序上沒有問題,就是程序本身存在問題」。因此,不僅要有程序,程序還應正當,否則走程序將淪為「走形式、走過場」。程序的正當性來源於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參與、自治、及時終結和公開。
1.程序中立性要求程序參與各方不得因程序設計而受到不公正對待或享受特殊優待。「自己不得作自己的法官」所強調的就是程序的中立性,迴避原則即是這一原則的體現。2.程序理性要求程序應具有合理性,以有效防止武斷、恣意、專橫或反復無常。程序理性的核心在於權力應當以一種合理的、可以通過說明、論證以及邏輯上一致的方式而行使。[5] 3.程序排他性是指每一個程序獨立、依法展開後,非經特定程序,不得更改,即排斥與其相同程序的再次重復與沖擊。[6] 4.程序可操作要求程序明確、具體。5.程序平等參與要求接受程序法律後果的各方當事人在相同條件下,從程序主持者獲得相關信息,並有相同的機會向程序主持者陳述自己的看法。[7]「任何裁決都要聽取當事人的陳詞」是平等參與的體現。6.程序自治要求程序的參與基於自願,不得強迫。例如不得強制投票、聽證等。7.程序及時終結要求程序符合效率原則,應有時限,要有終點,不能沒完沒了。8.程序公開要求程序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應當向程序參與人和社會公開。
四、權義性思維
法律通過權利和義務調整社會關系。因此,領導幹部樹立權義性思維。
(一)以權利、義務為線索去審視、調整社會關系
法治社會社會關系的基本框架是由法律通過權利義務建構起來的。依法治國、建設法治政府要求領導幹部首先能夠識別權利義務的基本類型和特點,從而以權利、義務為線索去審視、調整社會關系。以人為本本質上講就應以權利為本,權利的本性是平等,因此要在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平等配置、一體尊重、公平保護公民、法人的權利。尤其要注意的是,對於工作權、文化教育權等社會權,政府有積極作為的義務。因此,領導幹部應從權利、義務兩個緯度分析、認識社會關系,從調整、平衡權利、義務關系的角度去制定法律、推進改革、執法司法。
(二)認真對待權利,切實履行義務
領導幹部要認真對待他人權利。領導幹部在行權履責過程中,幾乎沒有不影響他人權利的立法、決策和執法。一般情況下,他人的權利就是公權力的邊界。因此,要尊重他人的權利。當然,尊重權利並不意味著權利不可限制。但必須注意的是,對權利的限制是有條件的,即限制本身也是有限度的,比如徵收就應當以公共利益為原則,程序正當、公正補償。
領導幹部應切實履行義務。不僅要尊重他人權利,還應當切實履行職責,嚴格市場監管,消除地區封鎖,打破行業壟斷,維護全國市場的統一開放、公平誠信、競爭有序、自由安全。
(三)以權利、義務為基本分析工具,正確對待、妥善處理社會矛盾
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如果從權利義務的角度去分析,就會清晰得多、簡單得多,這也是正確對待矛盾糾紛及其當事人,妥善處理社會矛盾的一種有效方法。比如,面對一起事件、一個矛盾糾紛,領導幹部首先應當思考的是事件或矛盾糾紛的性質、權利義務關系,正常的法律途徑,然後分析一下政府自身的權利、義務,並以此作出決策。既要避免該為的不為、不到位,同時也要防止大包大攬、亂作為。「花錢買平安」、「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等所體現的顯然不是權義性思維。
五、權責性思維
權力是應當履行的職責,與權利具有選擇性、可行使、可放棄、可轉讓相反,權力必須行使、不可放棄、不可轉讓。領導幹部作為權力的行使者和責任的擔當者,理應樹立權責性思維。
(一)有權必有責
首先,制度設計上要做到有權必有責。法律法規在賦予行政機關權力的同時,應當規定相應的責任保障機制,既要避免有權無責,也要防止權責錯位。也就是說,誰享有權力誰就應當負有責任,只規定權力不規定責任固然不好,但權力行使者和責任承擔者不一致也需避免。
其次,實踐中既要保證用權當負責,也要避免無權亂負責。責任不僅應落到紙上,更應落在實踐中。要切實避免只有權力沒有責任;上級享受權力,下級承擔責任;一把手享受權力,二把手、副職或者其他人承擔責任等權責脫離的現象。當然,沒有權力卻亂攬責的現象也應避免。
(二)權責要相當
越是權高位重,責任就應越大。有多大權力就應當承擔多重責任。責任過輕既不能糾正濫用權力行為,也不足以威懾潛在違法行為。但責任也不是越重越好,過重的責任如同過輕的責任一樣不會產生應有的約束力。
從理念上講,全能政府就應當承擔無限責任,而擁有有限權力的政府只能承擔有限責任。因此,從責任的角度看,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也正是政府承擔無限責任向有限責任轉變的過程。
從制度設計講,既要注意權力與責任在類型配置方面的相當,也要注意某一責任類型中責任程度的相當。立法中要實現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的合理平衡配置,改變重行政責任,輕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現象。同時,立法中要盡可能規定明確具體的責任,這樣不僅可以使潛在的違法者提前防範、分散法律風險,而且可以有效約束執法者和司法人員,避免執法、司法不公。
從追責實踐看,一要嚴格執法,任何人違法犯罪,都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將法律文本規定的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實下去,避免「老實人吃虧」。二要防止不問青紅皂白濫施責任。任何法律責任的承擔都要符合一定的構成要件,不問原因、不問過錯、不問真正的責任者的追責表面看來很嚴格,實際上往往是不妥當的。三要尊重責任追究機制。責任不同,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不同,有權追責的機構也不同。對於沒有追責權力的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來說,要尊重有關部門依法執法,不要動輒過問、插手,更不要接手、大包大攬責任追究過程。
❿ 領導幹部為什麼要樹立法治思維
領導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執政骨幹,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直接貫徹者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具體執行者,也是依法行政的主體,理應成為自覺樹立法治思維、主動運用法治思維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者,成為堅持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的表率和模範。然而,在現實中有些領導幹部忽視法律,決策不依法、遇事不講法、辦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的現象依然存在。一是特權思想嚴重,認為權大於法,對法律缺少敬畏,甚至自認為位高權重,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不守法,也無人敢於追究,因而時常突破法律底線。二是以權壓法、以權亂法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矛盾激化、干群關系惡化。三是把法律法規置於腦後,在工作過程中常出現有悖於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甚至任意在法外擴權,將一些「霸王條款」和「土政策」披上法律的外衣,有失社會公平。四是有的領導幹部雖然也懂法,也知道違法犯法的後果,但總是心存僥幸,以為背地裡干點違法之事無人知曉,因而恣意妄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注意學法知法,法治觀念淡薄,不依法辦事,習慣把有限權力擴大化;另一方面是不敬畏法律,不遵守法律,習慣靠「拍腦子」、搞個人說了算。而所有這些,實質上都是缺乏法治思維的表現。
法治思維就是領導幹部在想問題、作決策、定政策、辦事情時,牢固樹立人民授權和職權法定,嚴格遵守目的合法、許可權合法、內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的要求,切實尊重和保護人民權利,自覺接受監督和承擔法律責任,並強調尊重法律權威、遵循法治原則、體現法律理性。樹立法治思維,既是領導幹部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標志,又是領導幹部執政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樹立法治思維,首先要深入學法知法。法律是一種寶貴的軟實力。實踐證明,只有把法律法規學好了、裝進腦子里了,才能轉化為內心的行為規范,才能發揮其強制約束作用,才能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當前,少數領導幹部法治觀念還相對淡薄,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人治」思維方式,習慣於用個人職權和關系「打招呼」「寫條子」「走路子」,還在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研判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施法治,這顯然不符合依法治國的要求。作為肩負使命、手握權力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學法、知法、懂法,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包括憲法和法律權威的觀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法大於權的觀念、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觀念、權力必須受到監督制約的觀念等。當前要深入學習憲法,學習國家基本法律和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切實增強法律意識,形成對法治本身的崇尚和信仰。
樹立法治思維,必須要時刻敬畏法律。法律是人們最起碼的行為規范,也是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執行的行為准則。只有時刻敬畏法律,才能心存憚慮,警鍾長鳴,不以權代法;只有時刻敬畏法律,才能做到在誘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窮奢極欲,以身試法。《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個人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法律的公正性就在於法律的平等原則,任何地方、部門單位和個人都不能突破。作為領導幹部,敬畏法律、尊重法治是對權力的最好保護,更是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最好保護。領導幹部樹立法治思維,就必須做到憲法法律至上,樹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從內心深處把堅持依法辦事作為政治責任、施政習慣、自覺追求。一是要克服特權思想,樹立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的觀念,牢記任何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符合法律法規,違法行使職權要承擔法律責任。二是要樹立法律權威觀念,自覺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絕不謀求凌駕於法律之上和超越於法律之外的特權,絕不以權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這是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思維的起點。三是要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嚴格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自覺做到遵守法律。
樹立法治思維,關鍵要堅持依法辦事。法律的權威和生命力在於實施。沒有實踐的法律,只是掛在牆上的法律和寫在紙上的法律,不僅不會有實際效用,而且也沒有尊嚴權威,更難以形成人們不願違法、不能違法、不敢違法的法治環境。必須明確,任何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准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或職責。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那麼良好的法治環境就難以形成,依法治國就成為一句空話。當前,我國改革正進入深水區、攻堅期,發展正處在關鍵期,各種利益矛盾日益凸顯。利益矛盾如何妥善處理?利益多元如何實現公平?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用法治思維認識問題、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領導幹部作為黨和國家的執政骨幹,無論面對多大困難和挑戰,在想問題、作決策、定政策、辦事情時都應尊重規律、尊重法律,既要科學決策,又要依法決策,更要依法行政,不管是土地徵收、房屋拆遷,還是資源開發、勞動關系調處,都要學會用法治思維思考問題,以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真正把解決各種利益矛盾納入到法治的框架之內。一是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強化法治意識,培養積極的法治情感、法治信仰,養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高度自覺。二是要善於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堅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與對法律負責的高度一致性。三是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辦事,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依法行政的底線不能突破。要多為群眾發展經濟保駕護航,讓經濟行為真正成為法制行為;要多放權於民、讓利於民,讓群眾在社會生活、經濟發展中受到法律保護;要依法保障公平正義,保障群眾合法利益,最大程度地規避公權力施政的風險。
樹立法治思維,還要帶頭遵守法律。遵守法律是領導幹部的底線。要克服特權思想,將自己的言行置於法律的約束之中和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不當特殊公民。無論職務高低,都必須自覺地、無條件地遵守法律,決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要始終堅持以法律為准繩,對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要求群眾做到的,領導幹部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領導幹部自己首先不能越雷池半步,努力爭做遵守法律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