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中立法
A. 美國廢除「網路中立」規則的後果是什麼
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舉行投票,廢除了前總統奧巴馬任內極力主張出台的一項旨在保護互聯網自由開放的「網路中立」規則。此舉一出,立即在美國引發抗議,美國多個州的檢察長威脅將針對聯邦政府廢除「網路中立」的舉動進行起訴。
網路中立性原則廢止,意味著今後美國網路運營商可以區別對待不同的互聯網公司網站。這也是為何此次美國廢除「網路中立」原則相關保護條款之後,美國企業Netflix被視為最大輸家的原因。因為它和Youtube的流量佔美國網路流量的比例高達70%。
當然,美國電信運營商也有自己的理由。它們認為網路中立原則導致它們缺乏足夠的資金來鋪設相關的電信基礎設施,諸如4G網路的覆蓋率相較其他某些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國家覆蓋率低等。總之,它們聲稱網路中立法案限制了電信運營商從網路投資中獲得更高回報率的機會,也就限制了美國基礎電信設施的發展。
為此,無論是電信運營商,或是互聯網科技企業,都一直對美國國會議員進行游說。前者主張摒棄「網路中立原則」,而後者則極力主張維護「網路中立」。
如今當數據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之時,比如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技術,已經越來越依賴於數據和網路通信,互聯網的入口卻被少數幾家電信運營商所控制,這勢必對美國的商業和文化造成巨大的問題。現在,這種擔憂似乎正在變成現實。
因此,雖然此次FCC廢除了相關保護條款,但鑒於有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有83%的民眾拒絕廢除「網路中立」原則,相關爭議不會就止停息。相反,圍繞互聯網的未來、開放與自由,美國將發起更多的爭論。美國政府、電信運營商與科技企業之間,未來還會發生更多的故事發生。
B. 網路中立的中立法案
2009年10月22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決定開始起草「網路中立」法規,以阻止電話和有線電視公司濫用其對寬頻接入市場的控制權。盡管這一決定遭到電信業巨頭的反對和FCC兩名共和黨成員的擔憂,但FCC還是通過投票決定起草該法規,向著禁止寬頻網路服務提供商支持或者歧視某些類型的互聯網流量邁出了重要一步。
制定這些法規是為了確保每一位寬頻網用戶均能訪問所有合法的網站和服務,包括互聯網電話應用和視頻網站。根據格納考斯基的計劃,FCC應正式採納通信原則,即網路服務運營商必須允許用戶訪問所有合法的在線內容、應用、服務和設備。去年,FCC正是根據這一原則要求Comcast停止封殺用戶使用BT文件共享服務的行為。但Comcast對這一決定提出上訴,稱FCC無權實行這種「不歧視」原則。格納考斯基還希望FCC採納另外兩條原則,禁止寬頻服務提供商歧視某些內容或應用,並要求其公開網路管理行為。 2015年2月27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以3票贊成、2票反對,通過「網路中立化」提案。該提案的相關規定被視為將確保美國互聯網成為一個自由公開的交易平台。這項提案由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維勒提交,禁止所謂的「付費優先權」,即互聯網服務商在收取內容提供商更高費用後,該提供商即可享受更快捷的寬頻服務。
總統奧巴馬當天也對「網路中立化」的支持者們表示感謝,感謝他們長期以來的不斷游說,促成聯邦通信委員會通過新規定。該法案是近20年來對互聯網業做出的最大監管整頓,預計將會引發互聯網公司一系列的法律訴訟,恐怕需要花上幾年時間才能解決。不過消費者們也普遍為該法案的通過叫好。不過也有包括多名國會共和黨人在內的反對者認為,聯邦通信委員會的這一計劃是危險的,結果可能弄巧成拙,最後由消費者為上漲的網路費用買單,同時還會妨礙對網路產業的投資。
C. 《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第二分冊》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英] 勞特派特 修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g67njCPG2N6EoJxBpgq9gg
書名: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
作者:[英] 勞特派特 修訂
譯者:石蒂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72-12
D. 人大代表建議清明節為「全國素食日」,你怎麼看這一提議
【江湖之遠——人大代表——廟堂之高】
《晉書·惠帝紀》中記載了晉惠帝司馬衷的一則故事:司馬衷在位期間,天下荒亂、生靈塗炭,被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消息傳來,晉惠帝垂詢大臣:百姓為什麼會餓死呢?大臣答曰:因為他們沒有米飯吃。晉惠帝更加大惑不解:沒有米飯為什麼不吃肉粥呢?
這則故事我們都曾聽聞,反應的是古代居廟堂之高的帝王,對處江湖之遠的眾生缺少最基本的了解,正所謂不知民間疾苦。
而今非昔比,在傳媒高度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執政者了解民間的渠道萬千,但中國人素來有報喜不報憂的傳統,新聞媒體亦是如此,這時常導致社會底層的聲音很難表達,更無法影響國家的政策和決議。而人大代表制度設立的初衷之一即是深入其所代表的無力發聲的民眾,傾聽並傳遞他們的聲音,表達他們的訴求。
【傳媒+代表=娛樂】
眾所周知,作為傳媒行業,吸引關注和流量是其賺取利益的途徑,由此出現了臭名昭著的「標題黨」,本來作為媒體應當「立論秉公正,居心務期誠正」「胸中不染一塵」,傳播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端正價值取向,規范輿論。而如今很多媒體選擇了一味的媚俗,從而造就了「娛樂至死」的時代。
作為人大代表,其使命為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作為民眾的「傳聲筒」,而近年來,部分人大代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在媒體的鏡頭下,毫不掩飾的融入了「娛樂至死」的洪流。
【清明節=素食日,背後的邏輯】
今年兩會之前,就傳出不允許記著、代表帶自拍桿的新聞,往昔我們對於兩會中代表們各種自拍、各種瞌睡、各種娛樂,已經產生了審「代表」疲勞,早已見怪不怪。而今年,會方禁止了自拍,使得人民代表大會這一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運轉,顯現出了一些莊重的格調。
但,在今年兩會中,各種「奇葩」的議案層出不窮,又無疑增添了幾絲滑稽的味道:孩子實施校園暴力,家長承擔刑事責任;設立「愛國者」節、「漢位元組」;將清明節設為素食日等等,不一而論。
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在人大會議上「立法萬能化」以及「設節萬能化」成為議案的一種趨勢,本來立法權即為人大的法定權利,人大會議立法無可厚非。可並非所有的社會問題都能夠通過立法、通過設立一兩個節日解決。更有甚者,所提議案中立法、設節不切實際,屬無稽之談。
那為什麼很多人大代表對此樂此不彼,媒體也爭相追捧呢?並不難理解,最沒有用的東西也最簡單,最不容易犯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酒肉吃的多了,容易導致各種「富裕病」,這個時候提議清明當天食素,提醒民眾注意飲食健康,預防疾病有用嗎?沒有用。
還記得「地球一小時」的噱頭嗎,後被曝出,地球同步關燈一小時,反而加劇了資源的浪費。而如果整個中國在清明那天真的只食素,那麼會對相關食品產業的正常運轉造成不可估量的打擊。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因為不知道過多的食肉不適宜嗎,恐怕並非如此。
端午節,並沒有讓我們更愛國;勞動節也沒有促進國民勞動的激情;團圓節的時候,家人常常背井離鄉,四處打拚;就連春節,也有很多人被堵在了回家的路上。所以設立素食日,即使通過,最終也只是一種噱頭而已。
但,你能說設立素食日的提議有錯嗎?並不能,它體現出了無比的政治正確。因此代表們廣為津津樂道,由於觀念新,通俗易懂,老百姓也喜歡圍觀,所以媒體、代表一舉兩得,彷彿是一團和氣,其樂融融。
【民生疾苦】
和平年代,國泰民安,可真的就萬事大吉,百姓安居樂業了嗎?並不是。放眼望去,因為高房價相當部分的百姓並沒有「安居」,因為工資水平與物價水平不能相適應,很多百姓也沒有「樂業」。
同時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污染問題,安全生產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醫療衛生問題,比比皆是,甚至愈演愈烈,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如果說是過多的食肉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那麼有毒有害食品危害則更大。即使設立了「全國素食日」,全國人民一起吃著有毒有害的素食,又有何健康可言。
【其他人大代表的堅守】
值得欣慰的是,人大代表不止一個幾個,即使在「娛樂至死」的時代,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大代表盡職盡責,選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了自己的使命。
本次兩會中關於稅制改革、科技發展、扶貧攻堅、教育醫療等諸多涉及國計民生方面的議案不時被代表提及。雖然這樣的領域,大多屬於改革的攻堅區、深水區,尤為艱難,但正因為有他們的堅守,有億萬百姓的期待,才會有不斷完善的可能,才會讓更多普通百姓從改革中受益,分享發展的紅利。
篇末,我想說,即使在信息化的當下,晉惠帝時代的故事也並非天方夜譚,不可思議。信息爆炸也會造成信息真空,眼花繚亂讓人無從抉擇。作為大大代表,就應該是人民的眼睛和喉舌,既然身負使命就應該不負眾望。當務之急很多,全國素食日,不設也罷。
E. 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萌動創新的意識。例如,我在講「春秋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為了讓學生理解1977-1978年中國「在徘徊中前進」,我把當年的 「你辦事我放心」、「黑龍江省委敬迎華國鋒主席像」、「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等宣傳資料展示出來,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由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由於資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有的想到了雖然「文革」結束,但個人崇拜現象依然存在,並且還在製造新的個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錯誤仍在繼續;還有的想到了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改變等等。這樣,學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誘發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另外,高中學生很喜歡在歷史教學中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學過的歷史思維方法去聯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分析歷史現象。例如,在講到蘇聯與德國法西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為防範德國的侵略,為作戰做了一些准備,加緊東部的開發和經濟建設,並將重工業遷往東部。這些准備工作為蘇聯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開發大西北。提到此,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得出了新穎的結論,開發大西北不僅僅是發展了中國經濟,還具有戰略意義,獲得了創造性思維成果。因此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啟發引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一、要學會閱讀課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具體方法是:一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組織語言表達。三是教會學生構建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網路。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事物後邊的問題,當得不到結果時,老師及時引導。如我在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秋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決定了全面抗戰的路線,為什麼不把八路軍直接調到正面戰場上作戰,而要開赴敵後戰場呢?開赴敵後戰場以後,又為什麼不立即組織百團大戰呢?」通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最後得出結論:1937年,八路軍3個師才3萬人左右,若與強敵硬拼,不僅達不到抗日救國的目的,反而會達到蔣介石對紅軍五次圍剿沒有達到的目的。八路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既避免了國民黨可能的挾制、吞並,又能夠組織起抗日游擊隊,開展敵後武裝斗爭。這樣,既有利於持久抗戰,又保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引導下,適時設疑,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問題,更有利於學生不斷轉換分析問題的視角,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多維歷史聯想能力。因此通過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又可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同時又可把學生思維帶到老師設計好的思維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第一、課堂討論。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結論,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課堂首先就要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暢所欲言,容忍學生對教師、對教材說「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心靈自由。鼓勵學生爭論,教師及時點撥,可以使問題在討論中解決,知識在討論中豐富增長,又可使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如我在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我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並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獲得各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下,教材不只是課程資源,同時非常重視史料的編輯。教師要多渠道,有針對性篩選史料。在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回到歷史中,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如講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環境的變化,氣候的演變,經典作家的論述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緣由,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處理,最大限度的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做到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從而使思維向多維的方向發展,更好拓寬了思維視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高中教材,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從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歷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綜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證、討論。這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習題為範例,仔細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方法。第一步,要先讀懂材料,通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選自什麼文章或哪一年的誰的講話,通過材料里邊提供的時間、人物、事件來判斷是課本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第二步,聯想課本中內容來解題。第三步,有的問題要弄清問什麼,通過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經常找一些材料題,並逐漸地由易而難布置一些解析題,讓學生練習。另在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材料的基礎上,上課盡可能增加課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電視等,使學生見多識廣,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變的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使學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道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問答題來做。各種題型可考查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第四、逆向發散性。逆向發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指向與題目意義的方向相異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時歸納整理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應用時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勢,對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有積極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規定性發生變化時造成誤判。善於運用逆向發散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思維的失誤,而且在解決問題時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評價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僅要從整體上逆向思考,而且要從局部去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因此歷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點。例如我在講解內閣的設立時,我要求學生順著我設立的問題去整理教材看書。明成祖為什麼設內閣?明太祖為什麼要廢丞相?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何時產生?有何變化?變化的趨勢的是什麼?逆向思維的考查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很多,要多選擇相關的高考題去訓練學生。
第五、寫作實踐。事實證明,讓學生寫史學小論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鍛煉,其思維能力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途徑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途徑可以探究。所謂「教無成法,教學有法」,這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究、總結。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這些能力在將來步出校門後,可以用於實際生活,在這一點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是其它任何學科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F. 《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第一分冊》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英] 勞特派特 修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gMi2LBpFnDBCcp-lcTGOEA
書名:奧本海國際法(下卷·爭端法、戰爭法、中立法)
作者:[英] 勞特派特 修訂
譯者:石蒂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份:1972-12
G. 如何看待美國廢除網路中立法
美國廢除網路中立法的目的很簡單,也很明確。全世界運用網路最多的是中國人,它不支持中立,意在於對中國的網路體系造成巨大的困擾,從而在經濟上給予中國重創。
H. 奧地利的資料
奧地利
國名: 奧地利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獨立日:4月27日(1945年)
國慶日:10月26日(195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國王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為一隻鷹。黑色的雄鷹頭戴金冠,兩爪分別握著金色的錘子和鐮刀,胸前的盾面上為國旗圖案,鷹爪上還套有被打斷的鎖鏈。鷹是奧地利的標志,璧形金冠象徵市民,鐮刀和錘子象徵農工,鎖鏈被打斷象徵奧地利人民獲得自由、解放。
國歌:《讓我們拉起手來》
國花:火絨草
國鳥:家燕
國石:貴蛋白石
國家元首:總統海因茨·菲舍爾(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Wolfgang Schuessel ),2000年2月任職;聯邦議會議長安娜·伊麗莎白·哈澤爾巴赫 (Anna Elisabeth Haselbach), 2004年7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為83858平方公里。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東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山地佔全國面積的70%。東阿爾卑斯山脈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大格羅克納山(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為全國最高峰。東北部是維也納盆地,北部和東南部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境內,長約350公里。有與德國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奧匈邊界的新錫德爾湖。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年平均降水量約700毫米。
人口:811萬(2000年),絕大多數為奧地利人,其中外國人75.8萬人,佔9.3%。少數民族有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匈牙利人,約占人口的0.52%。官方語言德語,98%的人講德語。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維也納 (Vienna) ,人口156.3萬人(2000年)。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9個州,15個有自主權的城市,84個區和最低一級的2355個鄉鎮。9個州是:布爾根蘭、克恩頓、上奧地利、下奧地利、薩爾茨堡、施蒂利亞、蒂羅爾、福拉爾貝格、維也納。州以下設市、區、鎮(鄉)。
簡史:公元前400年,克爾特人在此建立了諾里孔王國。公元前15年被羅馬人佔領。中世紀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亞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這一地區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書中第一次提及「奧地利」。12世紀中葉巴奔堡家族統治時期形成公國,成為獨立國家。1276年被神聖羅馬帝國侵佔,1278年,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長達640年的統治。1699年獲得對匈牙利的統治權。1804年弗朗茨二世採用奧地利皇帝稱號,1806年被迫辭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稱。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成立了以奧為首的德意志邦聯。1860—1866年向君主立憲制過渡。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聯。翌年與匈牙利簽訂協議,成立二元制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軍戰敗,帝國隨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奧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國。1938年3月被納粹德國吞並。二次大戰中作為德國的一部分參戰。同盟國軍隊解放奧地利後,奧地利於1945年4月27日成立臨時政府。同年7月,德國投降後,奧地利又被蘇、美、英、法軍佔領,全境劃分為4個佔領區。1955年5月,4國與奧地利簽署條約宣布尊重奧地利的主權和獨立。1955年10月佔領軍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奧國民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
2005年5月11日,奧地利國民議會批准《歐盟憲法條約》。
政治:現行憲法於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先後通過兩項附則。1934年憲法被廢除。1945年奧重建後宣布1920年憲法和兩個附則繼續有效。憲法規定,奧地利為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由普選產生,任期6年。議會為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組成。國民議會制定法律,按比例代表制產生,任期4年。聯邦議會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議員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派。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聯合組成聯邦會議,主要職能是接受總統就職宣誓以及在必要時決定對外宣戰。總理為政府首腦。
經濟: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奧地利的工業特點是國有化程度高,國有企業控制了95%的基礎工業和85%以上的動力工業,其產值及職工人數均占其總數的70%。主要工業部門是采礦、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電力、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等,采礦業規模相對較小。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奧地利化學工業原料豐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煤焦油等,為化工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化工產品有纖維素,氮肥和石化產品。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工業機械成套設備,如水輪發電機、多鑽頭採煤機、鐵路築路機、木材加工機和鑽探設備等。汽車工業是奧地利機械製造業的又一主要部門。主要生產載重汽車、越野車、拖拉機、牽引車、裝甲運輸車及散件等。采礦業是奧地利的傳統工業,主要開采鐵礦、褐煤、鎢、膏、菱鎂礦、大理石、滑石、高嶺士、石英。礦產主要有石墨和鎂,另有褐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等。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森林占國土面積的42%,有林場400萬公頃,木材蓄積量約9.9億立方米。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自給有餘。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勞動力總數的56%,其中旅遊業是最重要的服務行業,主要旅遊點是蒂羅爾州、薩爾茨堡州、克恩頓州和維也納市。奧地利對外貿易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產品是鋼鐵、機械、交通工具、化工製品和食品。進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費品。農業發達。
新聞出版:2000年全國有各類報紙186種,其中日報28種,主要報紙有:《新皇冠報》、《信使報》、《新聞報》、《標准報》、《薩爾茨堡消息報》、《維也納日報》。主要雜志三種:《新聞周刊》、《規格》周刊、《側面》周刊。奧地利通訊社1946年建立,以向奧報紙和電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訊社的消息為主,有時也發布奧官方消息。1924年建立廣播電台。1999年共有4家電台,並用德、英、法、西四種語言對外廣播。1957年開播電視節目。
文化:談起奧地利,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
奧地利學齡兒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均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可免試上大學。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於1365年,系德語區最古老的大學。
在奧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應邀赴宴,可著深色裝,也可著淺色裝;較正式的重要場合(例如有較重要的人物參加)應著深色裝,以示莊重,參加婚禮或生日慶祝活動可著淺色裝;聽音樂會、看歌劇須著深色裝。奧地利的餐館以"鴿子"作為餐館的星級標志。"鴿子"越多,餐館越高級,最高為四星級。宴請可分為工作宴請和私人宴請兩種。如系工作宴請禮物可免;私人宴請則需帶禮品。 趣聞: 日食五餐的奧地利人>>>
名勝: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國家歌劇院。二戰時被炸得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戰後重建,整修10年,恢復舊觀。外貌古色古香,整個舞台區完全現代化,配有最先進的音響設備。1955年11月以演出貝多芬的費德利奧慶祝再生。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築。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徹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觀眾席共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鵰像,古雅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廳的演奏會。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室,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 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櫃,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音樂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協會擁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
薩爾茨堡(Salzburg)是奧地利西北部薩爾茨堡州首府,瀕臨多瑙河支流薩爾察赫河,是奧地利北部交通、工業及旅遊中心。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樂藝術中心」之稱。薩爾茨堡1077年設市,公元8世紀—18世紀為天主教大主教駐地和活動中心。1802年薩爾茨堡脫離宗教統治,1809年,根據《舍恩布龍條約》歸巴伐利亞,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決定歸還給奧地利。這里的建築藝術堪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相媲美,有「北方羅馬」之稱。城市分布在薩爾察赫河兩岸,偎倚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峰之間。城市被蒼郁的陡山圍繞,充滿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爾亨薩爾茨堡(11世紀),歷經900年風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歐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紀城堡。本尼狄克隱修道院建於7世紀末,長期以來是當地佈道活動的中心。聖方濟會教堂建於1223年。模仿羅馬聖教堂的大教堂建於17世紀初,是奧地利第一座義大利式的建築。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紀的一座文藝復興式宮殿。米拉貝爾宮原是17世紀為薩爾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宮,18世紀又經擴建,現在是包括宮殿、教堂、花園、博物館等的游覽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紀建造的皇家花園,以「水的游戲」著稱。花園內建築物的門旁檐下,道路兩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時噴射,水花飛濺,雨簾霧障。走進花園內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發出了26種鳥鳴的聲音,組成一曲悅耳動聽的空山鳥語。在一處由機械裝置控制的舞台上,通過水流的作用,156個活動小人再現了這里300多年前小鎮生活的情景。走進薩爾茨堡,無處不見莫扎特的蹤跡。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糧食街9號。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
莫扎特故居(Mozartst Seburtuts)奧地利18世紀著名音樂大師莫扎特出生的地方。它坐落在薩爾茨堡市糧食大街9號。這是一座金黃色的6層樓建築。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就誕生在這里,並度過了他的童年。昔扎特14歲被任命為宮廷樂師。1781年,他向宮廷提出辭呈,遷居維也納,從而打開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大門,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為了紀念他,1917年把這里辟為莫扎特故居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莫扎特生前使用過的小提琴、木琴和鋼琴、親筆寫的樂譜、書信以及親自設計的舞台劇藍圖等。館內如今還珍藏著莫扎特的一縷金色頭發。故居前面是莫扎特全身銅像。莫扎特故居是到薩爾茨堡的遊客們必到之處。在博物館內陳列有莫扎特的一縷金發和少年時使用的小提琴、樂譜。館前的莫扎特廣場上豎有莫扎特全身銅像。廣場附近還有莫扎特音樂專科學校等;連商店出售的巧克力糖果等也都以莫扎特命名。薩爾茨堡歷史上就以音樂之城聞名,該城每年都舉行國際音樂節活動。包括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為期5周),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為期2周),薩爾茨堡國際藝術節(為期5周)。其中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的前身即1877至1910年舉行多次的莫扎特音樂節。它以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世界十大劇院)和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世界三大愛樂管弦樂團之一)為主,廣泛接納世界各國的著名交響樂團、指揮家、獨奏家和獨唱家。薩爾茨堡國際音樂節已成為世界音樂盛會。
維也納多瑙塔(Donau Tower in Vienna)位於市區北面的多瑙河公園內,於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徑31米。多瑙塔高聳入雲,為維也納市容劃出一條新的空中輪廓線。塔內設有兩部高速電梯,遊人可乘電梯從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電梯終點。在電梯終點上下各5米處,分別是露天咖啡館和室內咖啡館。登上170米高的露天咖啡館,頓感冷風撲面,寒氣逼人,但俯首下看卻有人上九天之感。進入160米高的室內咖啡館,頓覺溫暖如春。憑窗極目遠眺,遠方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和穿城而過的藍色多瑙河盡收眼底。由於兩個咖啡館環塔而建,其地板構架同塔軸相連,故能以3種速度圍繞高塔轉動,形成別致的旋轉咖啡廳,咖啡廳每隔39分鍾自轉一周。隨著咖啡廳的轉動,窗外的景色也隨之慢慢移動。遊人可邊品嘗飲品,邊領略維也納繁華的都市風貌和城郊的田園風光。
維也納舍恩布龍宮(Schonbrunn Castle in Vienna)舍恩布龍宮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部,亦稱「美泉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離宮。1694年由瑪利亞·特利薩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宮殿佔地2.6萬平方米,稍遜於法國的凡爾賽宮。宮內共有1400個房間,其中44間是以18世紀歐洲流行的洛可可式建築風格修裝的,纖巧華美、優雅別致;此外,還有以東方古典樣式裝修的廳堂,如鑲嵌紫檀、黑檀、象牙的中國式和飾以泥金和塗漆的日本式。房間內部的飾品和陳設也與建築風格相一致,在琳琅滿目的陶瓷擺設中,尤以明朝萬曆年間的彩瓷大盤和描花古瓶最為珍貴。宮內有哈布斯堡王朝歷代帝王設宴的餐廳和華麗的舞廳,現在奧地利政府仍在那裡舉行舞會或款待各國外交使節。在宮內,供人參觀的幾輛瑪利亞·特利薩女王加冕大典時使用的鎏金馬車,豪華無比,引人駐足。在長廊上,掛滿了哈布斯堡王朝歷代皇帝的肖像和記錄他們生活場景的圖畫以及瑪利亞·特利薩女王16個女兒的肖像畫,其中最惹人喜愛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後瑪麗·安東涅特少女時代的畫像,其優雅細膩的筆調將當時王朝豪華的盛景和奢麗的生活盡現於畫上。後來,在這座宮殿里長大的瑪麗皇後同其夫君路易十六一起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在房間和迴廊的拐角處是各種式樣的火爐,其中俄式的大火爐造型最為奇特,堪稱一景。在宮殿後面是一座巴羅特式的大花園,每當百花盛開之際,園中奇花異卉芬芳怡人,令人留連忘返,更增添了離宮之美。拿破崙曾兩次佔領過維也納,兩次都居住在這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時期也曾在離宮的宮廷舞台上為女皇演奏過鋼琴。拿破崙戰敗後,1814年9月—1815年6月,這里曾舉行過有名的瓜分歐洲的維也納會議。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以其縱橫捭闔的手腕,在歐洲諸列強之間玩弄均勢平衡外交,顯赫一時。
歷史名人:沃爾夫岡·莫扎特 (Wolfgang Mozart,1756-1791):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出身於薩爾茲堡宮廷樂師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即興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歲即創作了一首小步舞曲,並在歐洲旅行演出獲得了成功,被譽為「神童」。1773年任薩爾斯堡大主教宮廷樂師,1781年不滿主教對他的嚴厲管束而憤然辭職,來到了維也納,走上了艱難的自由音樂家道路。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著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並迸發出在巨大社會壓力下的明快、樂觀情緒。他廣泛採用各種樂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奧、意等國的民族音樂和歐洲的傳統音樂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賦予它們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形式,為西方音樂的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其創作手法新穎,旋律純朴優美,織體干凈細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發揮了復調音樂的積極作用,對後世音樂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創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後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並作有大量交響曲、協奏曲、鋼琴曲和室內樂重奏。
弗朗茲·舒柏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者之一。生於1797年1月31日,父親是維也納近郊的一所小學的校長,有19個孩子,舒柏特最小。他自幼喜歡音樂,8歲開始隨父、兄學習提琴和鋼琴,11歲時進入免費寄讀的神學院合唱團。1811年創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爾的悲哀》,16歲到他父親的小學里當教員。他一邊教課、一邊進行音樂創作。17歲為歌德的詩篇《紡車旁的葛萊卿》、《野玫瑰》等譜曲。18歲那年,一天午後,他拿起歌德的敘事詩《魔王》來讀,忽然心情激盪,一小時後,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誕生了。這首名曲,立即轟動了維也納,使他從此走上音樂創作之路。舒柏特只活了33歲,但他一生卻寫了634首藝術歌曲。此外,他還寫了8部交響曲、一些重奏、奏鳴曲,即興曲和其他音樂作品,《小夜曲》以其深情、優美為世人所贊賞。舒伯特採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劃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於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他很崇拜貝多芬,1822年,舒柏特帶著新發表的作品去見貝多芬,恰好貝多芬出去了。後來貝多芬在病中發現這首曲子,說「這作品充滿了神奇的火花」。可是,當舒柏特再去拜見貝多芬時,貝多芬已病危不能說話了。舒柏特臨終時要求親友將他葬在貝多芬旁邊,現在他倆的銅像並立在維也納廣場上。
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約翰·施特勞斯的兒子,奧地利著名的輕音樂作曲家。出生在風行跳舞的維也納一個音樂家家庭,與父親同名。其創作以《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等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節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十六部輕歌劇,對於歐洲輕歌劇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斯蒂芬·茨威格 (stephen zweig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於富裕的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世界各地游歷,結識羅曼·曼蘭和羅丹等人,並受到他們的影 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事反戰工作,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二十年代赴蘇聯,認識了高 爾基。1934年遭納粹驅逐,先後流亡英國、巴西。1942年在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中與妻子雙雙自殺。茨威格在詩、短論、小說、戲劇和人物傳記寫作方面均有過人的造詣,尤以小說和人物傳記見長。代表 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師》、《同精靈的斗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等。茨威格對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說感興趣,作品擅長細致的性格刻畫,以及對奇特命運下個人遭遇和心靈的熱情的描摹。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奧地利精神科、神經科醫生、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於摩拉維亞一猶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個子女中的長子。他4歲時隨家人遷居維也納。17歲考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後開業行醫,擔任臨床神經專科醫生,終生從事精神病的臨床治療工作。在探尋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拋棄了當時佔主流的生理病因說,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說,創立了心理分析學說(Psychoanalysis,又譯精神分析),認為精神病起源於心理內部動機的沖突。他思考敏銳、分析精細、推斷循回遞進、構思步步趨入,探討問題中,往往引述文學、歷史、醫學、哲學、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們心靈的底層。主要著作有:《夢的解釋》(1900年)、《性學三論》(1905年)、《心理分析導論》(1910年)、《文明及其缺陷》(1929年)。1886年與馬莎·伯萊斯結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兒A·弗洛伊德後來也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
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奧地利小說家。1883年7月3日生於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3部長篇也均未寫完。卡夫卡是歐洲著名的表現主義作家。他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 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 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情緒的短篇小說《地洞》(1923年);通過小職員薩姆沙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1912年);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秘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斃的長篇小說《城堡》;借銀行職員約瑟夫· 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本質的長篇小說《審判》等。
外交:1955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冷戰之後,奧地利對其以中立政策為核心的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致力於開展積極的全方位外交。
與中國關系:1971年5月28日,奧地利與中國建交。2005年4月奧地利總理許塞爾訪華。